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豆瓣
作者: 任美锷 商务印书馆 1999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3版)》是一部反映我国自然地理面貌的专著,分两大部分。第一篇总论包括中国面积、位置、疆域、地貌、气候、陆地水、植被和土壤等;第二篇区域分论,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内蒙、西北、青藏八个区域进行介绍。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豆瓣
作者: 彭震伟 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 8
《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较系统地阐述了区域研究和区域规划有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区域信区域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规划的要领性质、区域规划的概念、性质、类型、发展演进及主要的规划内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中的方法论;区域规划的编制等。
所有可能的世界 豆瓣
作者: [美]杰弗里·马丁 译者: 成一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豆瓣
作者: 刘明光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8 - 8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是综合性区域自然地理图集,主要是供高等学校地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使用,并兼顾中学地理教师和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和研究中国自然地理时参考。图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境内各种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相互联系和各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反映了我国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和最新科研成果,并适当地吸收了一些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作品。全图总图,划分为地貌和地质、气候、陆地水、海域、土壤、生物、自然环境的演变、资源、综合自然区划、环境问题、主要改造自然工程、中国自然保护等十二个图组。每一图组按照自然要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几幅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组成。
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 豆瓣
作者: 苏珊·汉森 编 译者: 肖平 / 王方雄,李平 商务印书馆 2009 - 9
《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内容简介:全书分成四组内容,即“世界的表达”、“作为人类家园的世界”、“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加上作为结尾的“结语”,系统地阐述了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是文集,但实质上不是彼此较少关联甚至彼此分割的论题,而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这是真正的理论著作。作者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学科同时作出各种各样贡献的态势中,从较长的时间尺度和较大的空间尺度内,梳理总结出地理学和地理学家们的贡献及这些贡献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综合自然地理学 豆瓣
作者: 蒙吉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1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2版)》在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特点及与部门自然地理学各学科内容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蒙吉军编著的这本书共11章。首先,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及时间地理规律,其中,空间地理规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组合规律,时间地理规律则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发生、发展、演替和变化规律;其次,探讨了区域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重?研究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再次,研讨了局地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土地类型学,重点研究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的原理和研究方法;第四,系统介绍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主要涉及土地变化科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第五,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最后,分析了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农业发展、景观生态设计、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区域开发以及自然环境发展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2版)》内容系统全面,逻辑严谨,脉络清晰,文字流畅,难易程度适中。《综合自然地理学(第2版)》综合了国内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加入了地域组合规律、时间地理演化规律等内容,全书在研究了国内同类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取其所长,构建了结构严密合理的体系。此外,内容新颖,追寻前沿也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第2版)》特点之一。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增加了当前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土地变化科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景观生态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作为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第2版)》将为培养学生从事地理科学、土地科学、区域科学研究、自然区划、土地资源调?、区域开发、资源环境、旅游地理、城市规划等工作奠定基础,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各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 豆瓣
作者: 格雷戈里 商务印书馆 2006 - 8
NO
2012年11月5日 已读
中规中矩。算是80年代前作《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的最新修订版。作者是个英国人,关注的大多是英语系国家的情况,基本忽略了为地理学贡献极大的瑞典德国俄罗斯;另外限于研究背景,讨论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地质和土壤,对大气海洋生物等涉及不多。但是胜在提纲挈领涉及到了一些较新的技术应用,也提到了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