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ノッキンオン・ロックドドア 2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青崎有吾 徳間書店 2019 - 11
解かないほうがいい謎なんて
この世には存在しない。
若きミステリー作家が描く
最高のダブル探偵シリーズ、第2弾!
不可能な謎専門の御殿場倒理(ごてんばとうり)
不可解な謎専門の片無氷雨(かたなしひさめ)
密室事件と思いきや
壁には巨大な穴が開けられていた。
犯人の目的とは? (「穴の開いた密室」)、
トンネルに入った女子高生が忽然と姿を消した。
彼女は一体どこへ? (「消える少女追う少女」)
など全6篇を収録!
目次
穴の開いた密室
時計にまつわるいくつかの噓
穿地警部補、事件です
消える少女追う少女
最も間抜けな溺死体
ドアの鍵を開けるとき
2020年1月25日 想读
虚无 豆瓣
Nothing: From Absolute Zero to Cosmic Oblivion, Amazing Insights into Nothingness
作者: [英] 杰里米·韦布 译者: 冯永勇 / 金泰峰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零、无、虚无缥缈、毫无生气……“虚无”实在太容易被人忽视了,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它的迷人之处。但科学家们早在几百年就懂得,虚无是理解一切的关键——从为什么粒子有质量,到无什么宇宙会膨胀。 所以说,如果没有虚无,我们就什么也发现不了。
本书以宇宙的诞生和湮灭、真空、虚无的力量、零和绝对零度为主题,按时间顺序分为起源、神秘、懵懂、惊讶、发现、结论六个部分,每部分由4-5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试图以科学的角度解答某些存在真的能从虚无中诞生吗?为何某些动物终日无所事事?当我们试图思考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这些看起来不知所谓的问题,最终提出“虚无”,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应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都是某个真实存在的不同表现形式。
这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即使对物理学、数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都能有所收获。
2020年1月22日 想读
追寻记忆的痕迹 豆瓣 Goodreads
In Search of Memo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of Mind
8.5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 喻柏雅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 8
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宏大画卷
诺奖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
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为一流科学、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出版十几年来引领无数学子走进科学殿堂
◎ 编辑推荐
☆ 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伟大科学家的研究路径、问题意识与情志襟怀
作者以清晰易读的文笔,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 向读者介绍了最好的科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从确定题目,到提出假说,寻找实验对象和方法,结识最合适的合作者,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使之进入商业领域的整个过程,为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行动的指引。
☆ 同时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
坎德尔的职业生涯,恰逢现代科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时期。在他进入医学院后不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给整个生物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变。神经科学——对记忆、情感、判断等心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在此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浮现出来,而坎德尔就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新学科从无到有的整个经过。
☆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较为多元,值得推荐给那些渴望从名人传记中汲取人生经验的普通读者、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读者、想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读者,以及对“二战”奥地利犹太难民史感兴趣的读者。此外,本书译者还认为它是一本“赴美留学指南”,它如实地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文化氛围,能给那些打算赴美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提供绝佳的参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顶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 名人推荐
☆ 恐怕没人能像坎德尔那样在细胞和分子的层面上推动人类记忆机制的研究。他破译大脑记忆密码的激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科学家如何进行思考,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 埃里克·坎德尔的这本书别人写不出来。他通过毕生的视角透视科学,跌宕起伏、硕果累累。我们受到了坎德尔持久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指引。我向所有那些正在寻找有关大脑和记忆知识的个人观点,以及那些正在考虑开启科学生涯的读者推荐此书。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
☆ 埃里克·坎德尔写出了一部绝佳作品,从头至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了神经科学在令人惊叹的20世纪后半叶的壮丽图卷。坎德尔把个人经历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广泛交流,使得科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共同事业。
——奥利弗·萨克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科普畅销书作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动人地讲述了埃里克·坎德尔站在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大胆人生,他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革新了我们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存储的认识。
——詹姆斯·沃森,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我向所有对一位重要科学家的人生和工作,或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进程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坎德尔优雅地做出的这些研究,会极大地诱惑有天赋的学生将他开启的这些令人难忘的工作向前推进。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会威廉·詹姆斯奖得主,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融自传、科学史和基础生物学于一炉,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才华横溢之作。它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谓一流科学,以及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E. O.威尔逊,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
2020年1月19日 想读
隐秩序 豆瓣
作者: 约翰 H. 霍兰 译者: 周晓牧/韩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 8
像艾滋病一类疾病为何能够摧毁免疫系统?像纽约、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如何能够不间断地保障食品、医疗、服饰和数百万种居民必需品的供给?这类高度复杂系统的运作仍然是一个谜。但是通过霍兰及其同事在圣菲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的工作,现在已经接近找到一种解答。
作为遗传算法之父和复杂性新科学的先驱者之一,霍兰从一开始就处于复杂适应系统(CAS)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中心。
这部里程碑式著作为这一崭新领域首次提供了一种协调一致的综合,展示了霍兰的独特洞见。本书强调寻找支配CAS行为的一般原理,注重扩展众多科学家的直觉。书中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全部CAS的计算机模型。霍兰通过描述我们能够做什么,总结了如何增强对CAS的理论认识。他提出的若干理论方法,可以指导人们对付耗尽资源、置我们世界于危险境地的棘手CAS问题。
2020年1月18日 想读
复杂 豆瓣
Complexity: 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9.0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 译者: 陈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4
这部书叙述一群美国科学家如何开创“21世纪的科学”的故事,对正在形成的科学的复杂体系做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介绍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故事是,美国的一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越来越无法忍受自牛顿以来一直主导科学的线性和还原的思想束缚。他们在各自领域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和相互进化的世界,并非线性发展的,并非现有科学可以解释清楚的。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不仅存在着混沌,也存在着结构和秩序,他们逐渐将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聚集起来,共同努力形成对整个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认识。
2020年1月18日 想读
妖怪 豆瓣
妖怪
作者: [日] 小松和彦 译者: 宋衡 新星出版社 2016 - 11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着这些神秘的异界生灵,演绎出行色各异的妖怪画作。它们时而狰狞可怖,时而滑稽可爱,时而与降妖师搏斗,时而与人饮酒作乐……这些在历史中不断演变的妖怪形象,是千变万化的人性缩影,更蕴含着日本民间文化的内核。
现在,就让我们展开这漫长的画卷,在渺远山川、丰繁草木和鱼禽走兽幻化出的千百般样貌中,一窥潜藏于日本人意识深处的爱恨、疑惧、悲伤、喜乐……
2020年1月10日 想读
劍齒虎 豆瓣
作者: 星野之宣 译者: 涂愫芸 尖端 1996 - 5
2020年1月7日 想读
罗马的复辟 豆瓣
The Restoration of Rome:Barbarian Popes and Imperial Pretenders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彼得·希瑟(Peter Heather) 译者: 马百亮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
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
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与之相伴的利益催动着重建帝国的野心。
在西方,哥特人狄奥多里克几乎恢复帝国的荣光。511年时,他用罗马人的方式指挥着西罗马故地近一半地区的事务,霸权延伸至北非和中欧。可是他一去世,帝国的光环便全然从他以前的领地消失。
在东罗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编纂法典,一面用战事彰显力量,征服北非,夺回意大利,俨然西方帝国的复兴者。但他死后不到两代人,东罗马的疆域仅剩从前的三分之一,再无力量重现辉煌。
800年的圣诞节,来自北方的法兰克人查理曼走进圣彼得大教堂,教宗为他加冕,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启动改革,统一帝国内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运气耗尽,继承纷争打破了帝国重现之梦。
西罗马陨落500年后,来自西方、东方、北方的复兴尝试均告失败,亚欧大陆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复当年,体现罗马精髓的帝国已无可能复生。不过,王权的竞逐争斗使宗教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在无意间创造了教宗的新罗马帝国——拉丁基督教世界,从11世纪开始屹立千年,影响延续至今。
在重建罗马的努力中,帝国渐渐归于乌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欧洲从废墟中创生。
2020年1月7日 想读
简明量子场论(第2版)(英文) 豆瓣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作者: [美国] 徐一鸿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 10
这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徐一鸿教授的又一本关于物理学的专著。量子场论是物理学之大成,它融合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精义的集中体现,也是物理学最艰深的部分之一。许多量子场论的教程,写的晦涩难懂。冗长复杂的数学公式,让物理学的核心思想模糊不清,不知所在。物理学的专业人士,也常常不知所云,更遑论一般读者。而徐一鸿教授的“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无论是写作的风格,或者是问题的阐述及处理,都一扫前非。《简明量子场论(第2版)》用略带口语化的语言写成,作者似乎是面对面与你谈论有关的物理学话题。体现作者深刻物理学智慧的内容,俯拾皆是。用最简洁的数学工具,凸显物理学思想,结合轻松幽默的语言,不经意之间,将你引入物理学问题的核心。阅读《简明量子场论(第2版)》给你带来的喜悦,和喜悦之后的收获,似乎只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与之在伯仲之间。如果想体念和分享,量子场论之美,量子场论之优雅,你不可不读《简明量子场论(第2版)》。
2020年1月6日 想读
Basic Color Terms 豆瓣
作者: Brent Berlin / Paul K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3
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monograph was begun in the winter of 1967 in a graduate seminar at Berkeley. Many of the basic data were gathered by members of the seminar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esented here was initially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eminar discussions. Much has been discovered since 1969, the date of original publication, regarding the psychophysical and neurophysical determinants of universal, cross-linguistic constraints on the shape of basic color lexicons, and something, albeit less, can now also be said with some confidence regarding the constraining effects of these language-independent processes of color percep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n the direction of evolution of basic color term lexicons.
2020年1月5日 想读
隐页书城(三部曲) 豆瓣
DIE SEITEN DER WELT
作者: [德] 凯·迈尔 译者: 顾牧 / 赖雅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11
◎编辑推荐
★凯·迈尔,德国幻想作家的领军人物(《科隆评论报》),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大师(德国卫星一台),科林纳国际图书奖、法国幻想文学大奖、德国恐怖文学大奖得主,著有五十多部小说,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奇幻经典三部曲《隐页书城》是迈尔酝酿二十余年的诚意之作,甫一出版便霸占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26周,也为他赢得了2015年德国幻想文学炽天使大奖。
★“如果还有人不相信书籍的魔力,那一定是因为他还没有读过《隐页书城》。”(《明镜周刊》)
长久以来,迈尔一直想写个关于“书之爱”的故事,他发现伴随气味、光影、声调的阅读魔力,就是引发写作与爱书狂热的源头,也正是这些隐而未显的面向构筑了书与人的联结,《隐页书城》的故事也由此诞生。
★爱书的人能够从心灵书中获得力量,开启在书页间与语词相搏的命运:
“你已经得到了谕示,知道自已只是由词句组成的,存在于一本高于我们所有人的书中,我们所有人都存在于这本书中。”“已经领悟的人有时候能够认出彼此。”
“你分离书页之心,穿越到隐页世界,故事就这样开始。”“哪怕需要一千年的时间也无所谓,因为故事只要被写下来,就不会死。”
“彼此喜欢意味着,发现彼此说着相同的语言;而彼此相爱则意味着,用相同的语言赋诗。芙莉亚,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已经彼此赋诗,但至少我们在共同写着一本书。”
★写作者的终极梦想,这一次由角色自己完成:让命运跃然纸上,令语言自圆其说。
每个写作者,都是一方世界的造物主,同时在更高的世界中扮演角色;每个阅读者,都是文学庇护所的闯入者,偶遇并创立自己的冒险家。
作为个体的角色是孤独的,而文学的宇宙是广阔无限的;“世界是黑白的,而凯·迈尔是彩色的。”(德国《图书》杂志)
★绵延一千页的《格林童话》,后《哈利·波特》时代的奇幻经典。恢弘阔大的世界架构,层出不穷的酷炫设定,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欢迎来到庇护所、亚当学院、折纸鸟、传送船、无名河、穿越术、书妖、书蛭、空白书、死书林、书窖……心灵书和书巫术的世界!
“历史悠久的书城海伊堡矗立在小镇中央的山丘上,尖尖的山墙、漆成血红色的烟囱,整座城市的屋脊像是一片由山墙与斜瓦屋顶构成的大海,袅袅烟气从烟囱升起。”
“庇护所一直以来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功能,有像书城或者印刷厂庇护所这样专为满足图书收藏需求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为“浅层庇护所”;另外还有一些位置偏僻、规模较小的庇护所,它们满足的是特殊的需求,例如娱乐庇护所里住着从色情书籍里掉落出来的书妖,还有狩猎庇护所、疗愈庇护所,甚至还有一些庇护所能模拟永夜庇护所中的战斗场面,好让那些从来没有参与过战争的人体验一下惊险刺激的书巫战争。”
“书巫术是有天赋的爱书人通过汲取蕴藏在书中的魔力创造出的奇迹。能力完备的书巫拥有自己的心灵书,每次分离书页之心,都会蓄积书巫力,但必须是心灵书找到书巫,而非书巫找到心灵书。凡是没有对书籍抱持敬意的书巫,最终都会失去他们的能力。”
“烟与镜是大部分书巫都喜欢的香烟品牌,只要稍微练习一下,就能让它的烟再现出吸烟人最后看的那本书里的关键场景。”
“书妖属于二等生物,他们不愿接受自己只是人类想象力的邪恶产物,是在书巫术作用下、虚实世界的界线逐渐模糊而不慎误闯入真实世界的小说角色。人类世界里没有人欢迎他们,他们自己也渴望重返原来的书。可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亚当学院的密探便将他们囚禁在庇护所的管制区,任由他们在困苦抑郁中悲惨度日。”
“在死书林里,如果种下一本被毁坏的书,就会长出一棵树,假如种下的是书巫的心灵书,那么里面就会长出一个卡利斯特,样子就像他们之前的主人。白天,卡利斯特们变成人形在树林里游荡,晚上他们就会变成一种类似桦树的树木,藏在矮树林中,一直到太阳升起。”
“空白书大可称为书巫术定时炸弹,据说不知到了什么时候,空白书就会让它附近所有的书籍感染空白,而这种空白将会如野火燎原般在书籍之间蔓延开来,几天后,世上所有图书馆的藏书都将会变成一册册的白纸,所有文学作品也会在一夕之间消失殆尽,届时书巫术也将随而灰飞烟灭。人们赋予这种末日预言一个响亮的名号:文殇。”
“阅读灯是好久以前芙莉亚的祖父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书巫神器,没有眼睛也没有嘴巴,它的声音是从内部发出的,有如古老留声机般泛着金属音色,移动时关节发出的刺耳咯吱声几乎可以让石头酸软。”
“两只迷你的折纸鸟蹲踞在上方的书架上,已有些泛黄褪色了,其中一只鸟在啄食一册诗集上的灰尘,另一只似乎在回应芙莉亚的目光。”
“想要利用书籍穿越,需要两本相同的书,而且必须出自同一版次。 穿越完成后,书就消失了,从此人间蒸发,这是免不了的牺牲。”
“布朗什号静静地停在大厅中央,仿佛有人将密西西比舰队最引以为傲的一切从它熟悉的环境里拿了出来,放大了几十倍摆在这里,就像是被冰封在海洋表面上的残骸,两个浆轮上纸做的脆弱桨叶纯粹只有装饰作用,这艘船绝对不可能下水,它只是用来在隐页世界中飘浮航行的。”
“无名河从隐页世界中流过,沿途经过无数的书籍。它会穿过每一本写到河流的书,这条河就像一个出现在无数影片中的演员,有时是主角,有时只是背景。据说无名河的河水最终会经过所有这种书,可能是小溪,也可能是湍急的大河。”
◎内容简介
★第一册:心灵之书★
沿着台阶往下走,在前往书窖的途中,芙莉亚就已经嗅到了故事的气味,那是全世界最棒的味道。
新书飘出油墨、装订胶水和渴盼的气味;旧书散发出自身及其故事里所蕴含的奇险历程的气味;至于好书,不只吐露出蕴含这一切的香氛,还夹带着一缕魔法的幽香。
尽管她自己已经极度不耐烦,却还是改变不了必须是心灵书找到她而非她找到心灵书的这个定理。外面的广大世界如此宽阔、熙攘、热闹、骚动,但费尔菲克斯家族却在科茨沃尔德离群索居,活在书本的寂静中,躲避亚当学院的密探。
和人类一样,书籍也有隐而未显的一面,但只有极少数有天赋的读者才能发现它的魔力。这样的读者被称为书巫。芙莉亚·萨拉曼德拉·费尔菲克斯,一位十五岁的少女,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心灵书到来,从而正式成为一名书巫,施展出语言和文字的魔力。
然而,危机骤然杀到,“文殇”的阴谋即将启动、父亲在夜狩空白书时被误杀、弟弟被女杀手抓走、家族庄园也被敌人占据,她唯一的机会是逃往书城。在那里,芙莉亚遇见了爱吃巧克力的城主、长角的羊人、亚当学院的密探、偷书的少女与反抗军的少年,见识了斗书场与各种古怪的书店,更重要的是,她遇见了自己的心灵书——一部红色封面的鸟喙书。
她懵懵懂懂地被卷入了书巫世界的统治集团亚当学院与反抗军之间的斗争,经历了战斗与伤痛,也体会到了友谊与考验,甚至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在无意中改变了“过去”,她越发熟练地掌握了书巫的力量,书巫世界也逐渐向她袒露出它的秘密……
★第二册:永夜之国★
苏梅贝拉走到菲尼安父母被枪杀的那堵墙前,指尖抚过墙上的砖。无比漫长的一分钟之后,她才又朝菲尼安转过身来。“你知道他们对大家做过的最残忍的事情是什么吗?他们让我们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故事,你、我、芙莉亚,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强行给我们套上同一个模子,夺走那些我们爱的人,让我们做出一些此前绝对不会去做的事。就连那些抵抗他们的人,也被他们强行安排了角色。”
芙莉亚的身上开始散发出书香:她正在顺利地成长为顶级的书巫。与此同时,反抗军却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是亚当学院无所不用其极的高压手段;另一方面,是反抗军内部的分裂与动摇。
芙莉亚早已知道,书巫世界是自己儿时的笔友塞弗林、她两百年前的先祖、盗匪小说作家“七芒星”创造出来的。但她没想到的是,就连七芒星,也只是一本更高的书中的角色——“是我通过写造物书创造了菲德拉和书巫世界,如果说我自己也只是一本书里的人物,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不是吗?也许整个宇宙都不过是一座图书馆中的图书馆,每本书都是另外一本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来自某个作者的想象,而这个作者自己又是另外一个作者想象出来的。”
作为更高意志的造物、被强行安排的角色,并已洞察了自身的处境,芙莉亚和她的朋友们,将如何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并肩作战,谋求生存?
★第三册:家族之书★
“这就是你那句话的意思吗?”芙莉亚问,从船舷边退开好几步。“你说我有一天会想自己写完最后一本空白书,你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能够说服我用你的眼睛去看世界?认为它活该被毁灭?”
“并不是盲目地摧毁,”七芒星说,“而是更新,是改变,是要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以前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曾经删掉整个章节重写,为的是让故事变得更好,你也可以这样做,芙莉亚,只不过这是你自己的故事,是所有书巫的故事。只要改写造物书里的内容,你就能改变过去,同时也改变现在和未来。芙莉亚,你有这个力量,能改正我所有的错误和愚蠢,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谁会拒绝这样的机会呢?”
“我,”芙莉亚说,“我连想都不愿意想。”
如今,压迫与反抗都显得徒劳而滑稽,书巫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种被称作“想法”的东西正在不断蔓延,吞噬了一个又一个的庇护所,整个书巫世界即将被蚕食殆尽。
芙莉亚被“想法”吞下,却没有彻底消失,反而被抛送到了永夜庇护所——三十多年前的血色战场、如今的沦丧之地,同时也是七芒星的流放之所。在那里,她遇到了衣衫褴褛的七芒星、“书巫之母”菲德拉,以及强大的书妖门塔纳,每个人都要求芙莉亚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写“造物书”,好让现实变成符合各自心意的样子。毕竟,按照造物书中的记录,只有七芒星与芙莉亚有权改写它,而七芒星又早已失去了书巫力。
然而,上一次改写历史的教训让芙莉亚选择了断然拒绝。因为错误会像疾病一样,毫无先兆地出现在之前健康的地方,而没有人可以预见并阻止每一个错误的发生,谁都没有资格去改写历史与他人的命运。芙莉亚决心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书巫界……
◎评论推荐
如果还有人不相信书籍的魔力,那一定是因为他还没有读过《隐页书城》。——《明镜周刊》
凯·迈亚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多重宇宙,读来令人激动不已,并在多个维度启人深思。——《威斯特法伦邮报》
前几代的美国人曾如饥似渴地捧读《格林童话》……在后哈利·波特的时代,凯·迈亚及其颇具欧洲特色的奇幻想象,再次给新大陆的读者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甚至是略感不安的阅读体验。——《纽约时报》
世界是黑白的,而凯·迈尔是彩色的。”——德国《图书》杂志
2020年1月4日 想读
異世界の名探偵 1 首なし姫殺人事件 豆瓣
作者: 片里鴎 講談社 2019 - 10
【電子書籍には特典として書き下ろしSSを収録】 元警察官でミステリーマニアだった「俺」は、探偵にあこがれて私立探偵となるが、くだらないもめごとに巻き込まれて死んでしまう。 こんなのは本当の俺じゃないんだ。 そう強く願ったことが幸いしたのか、「俺」は記憶を持ったまま異世界の住人として転生し、ヴァンと名乗る。 転生した先は、剣と魔法、そしてモンスターとダンジョンがそこにある、ファンタジーの世界。しかしヴァンは、持ち前の魔術の才能に前世からの知識や記憶を活かして、王都の名門校に入学する。 入学から3年。王女から表彰を受けるほど優秀な成績を収めたヴァンだったが、その表彰式のさ中、惨劇は起きた。不可解と言えばあまりに不可解なこの事件を解決できるものは誰もいなかった。ただ一人、前世ではミステリマニアで「真の探偵」を目指していたヴァンを除いて。剣と魔法の世界に突如として誕生した名探偵の推理がさえわたる「本格異世界ミステリ」、開幕。
2020年1月4日 想读
沈黙の目撃者 豆瓣
作者: 西澤保彦 徳間書店 2019 - 10
本年度の“特殊設定”ミステリー、ナンバー1!
死体×ビアマグ=謎!?
なぜここに、ビールのロング缶と
ビアマグが置いてあるんだ?
世話になった先輩の
絞殺死体を前にして、
彼は首をひねる。
先輩はたしか、
下戸だったはずなのに――。
ビールグラス、マグカップ、タンブラー。
見慣れぬコップを見つければ、
不思議な事件の
はじまりはじまり……。
ミステリー界の鬼才が贈る、
予測不能の衝撃展開!!
「沈黙の目撃者」
「まちがえられなかった男」
「リアル・ドール」
「彼女の眼に触れるまで」
「ハイ・テンション」
五篇収録の連作長篇ミステリー!
2020年1月4日 想读
大秦帝国·第一部 黑色裂变(上、下)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孙皓晖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大秦帝国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帝国,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其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她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在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艺术佳构中,作家力图艺术地再现,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变法图强,经过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艰辛悲壮历程。
2020年1月1日 想读
何为良好生活 豆瓣 Goodreads
8.8 (128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2020年1月1日 想读
俄耳甫斯教辑语 豆瓣
作者: 吴雅凌 编译 华夏出版社 2006 - 1
编译者通过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古希腊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一个古老的教派:“俄耳甫斯诗教”,它是与荷马—赫西俄德教派相并列,甚至更幽古的教派(一般研究者倾向于认定,荷马—赫西俄德的诗教是政制性的宗教,俄耳甫斯秘教则似乎是如今所谓“民间”宗教),集诗歌和宗教教义与宗教生活实践为一体。译著者搜集整理了各种文献,编订了“俄耳甫斯诗教:传说与教义”,这是本书的第一个部分;随后是经考订的现存的俄耳甫斯诗教的“原始文献”的全部汉译;最后的附录部分译介了两篇研讨论文,便于读者大致了解西方古典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晚近研究进展。
2019年12月28日 想读
蒂迈欧篇 豆瓣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谢文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1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提出两个重要概念:载体和理型。载体指称的是事物的材料来源,而理型则为事物提供了形式结构的来源。载体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在别处读不到关于这个概论的讲座。本概念提出和含义在拍拉图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理型柏拉图的著述中是讨论得最多的概念。
2019年12月28日 想读
西方建筑图解词典 豆瓣
作者: 王其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 8
《西方建筑图解词典》是查询西方建筑名词的词典,所有条目都附有插图。《西方建筑图解词典》的内容涵盖了从古埃及建筑一直到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和主要建筑风格,常用的专业词汇都在书中进行了解释。全书按照历史顺序排列,因而又是一本实用的西方建筑历史的参考图书。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
2019年12月28日 想读
外国建筑史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陈志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 1
本教材第四版的改动,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字整理更准确、更精练;第二,换了一批插图,更清晰一些,也有少量补充。
2019年12月2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