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Collecting the World 豆瓣
作者: James Delbourgo Belknap Press: An Impri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 7
In 1759 the British Museum opened its doors to the general public―the first free national museum in the world. James Delbourgo’s biography of Hans Sloane recounts the story behind its creation, told through the life of a figure with an insatiable ambition to pit universal knowledge against superstition and the means to realize his dream.
Born in northern Ireland in 1660, Sloane amassed a fortune as a London society physician,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hig establishment and 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and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His wealth and contacts enabled him to assemble an encyclopedic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and objects―the most famous cabinet of curiosities of its time. For Sloane, however, collecting a world of objects meant collecting a world of people, including slaves. His marriage to the heir of sugar plantations in Jamaica gave Sloane access to the experiences of planters and the folkways of their human property. With few curbs on his passion for collecting, he established a network of agents to supply artifacts from China, India, North America, the Caribbean, and beyond. Wampum beads, rare manuscripts, a shoe made from human skin―nothing was off limits to Sloane’s imagination.
This splendidly illustrated volume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ntanglements of global scientific discovery with imperialism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biography of Sloane based on the full range of his writings and collections, Collecting the World tells the rich and complex story of one of the Enlightenment’s most controversial luminaries.
2018年8月3日 想读
万物皆数 豆瓣
7.9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卡埃尔·洛奈(Mickaël Launay) 译者: 孙佳雯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已被译为英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等6种语言
法国亚马逊科学史分类第1名
获法国数学期刊Tangente图书奖
……………………
◎ 编辑推荐
★ 数学是人类的发明,还是独立的存在?
数学家是创造者,还是发现者?
·鹦鹉螺的外壳、松果的正向与逆向螺纹……数学原理是否掌控着自然选择的最优解?
·数列基本性质的几何表示,何以构成美妙丰富的曼德博集合?
·史前时代的制陶工匠已经发现了让花纹保持不变的全部7种几何变换
·阿拉伯的艺术家们先于定理一步,在阿尔罕布拉宫留下了有且仅有的17种几何密铺
·GPS导航仪发出的“向左转、向右转”指令,是使用正弦或余弦计算得出的即时结论
追寻人类历史上的提问者、研究者,感受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奇妙与优雅
★ 在复杂的研究对象与简洁的表达式之间建立令人目眩神迷的联系,即数学美之核心
·美的定理是朴素的,没有冗余的边角料,没有随意的例外,也没有毫无用处的差别
·美的定理是大音希声,是用几个字概括的真理精髓,是无懈可击的完美
……………………
◎ 媒体推荐
“带上你的背包,睁开你的双眼,集中你的精神:你已经准备好了踏上米卡埃尔·洛奈邀请我们一起体验的这段美妙旅程。”
——《法兰西西部报》
“这本书是一场大冒险。这位年轻的数学家清楚地为我们讲述了‘才华大爆炸’,不仅描述了我们物质世界的现实,并且能够预测其未来的走向。”
——《法国世界报》
……………………
◎ 内容简介
你观察过鹦鹉螺的外壳吗?注意过松果表面的螺纹吗?侦探剧中确定嫌疑人位置的三角定位是什么原理?阿尔法狗的算法与数学有哪些关联?
在史前时代,数学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出现的。数字被用来计算羊群的数量,几何图形被用来测量田地并绘制道路。自那时以来,很多艺术家、创作者、匠人或者单纯的梦想家和好奇者,在无意中踏入了数学的领地。他们是不自觉的数学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提问者、最早的研究者、最早的头脑风暴践行者。如果想了解数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必须追随他们的脚步,因为一切正是因为他们而起。
本书将引领我们穿越回史前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带领我们漫步于巴黎卢浮宫与发现宫。作者巧妙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构建了无数历史或现今的场景,将数学从亭台楼阁之上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数学之美化为一篇篇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
“大部分人是喜欢数学的,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门学科。”如果你从来没有了解过数学,如果你讨厌数学,何不考虑给这门学科第二次机会呢?跟随作者回顾这门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迷人的学科发展至今的曲折历程,认识那些通过意外发现和奇思妙想而创造了历史的人。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2018年7月28日 想读
Pim and Francie 豆瓣
作者: Columbia, Al 2010 - 1
This gorgeous grimoire is part alchemy, part art book, part storybook, part comic book, and part conceptual art from the pen of Al Columbia, a longtime fan favorite contributor to comics anthologies like Zero Zero, Blab , and more recently, MOME. Collecting over a decade's worth of 'artifacts', excavations, comic strips, animation stills, storybook covers, and much more, this broken jigsaw puzzle of a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Pim and Francie, a pair of childlike, male and female imps whose irresponsible antics get them into horrific, fantastic trouble. Their loosely defined relationship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ential fear that lingers underneath the various perils they are subjected to. Columbia's brilliant, fairytale-like backdrops hint at further layers of reality lurking under every gingerbread house or behind every sunny afternoon. Never have such colorful, imaginative vistas instilled such an atmosphere of dread, and with such a wicked sense of humor.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Columbia's Pim and Francie work, including paintings, comics, character designs, and much more, all woven into something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with Pim and Francie careening from danger to danger, threaded together through text and notes by the artist. This is the first book collection by Columbia, a well-regarded talent amongst longtime fans of the alternative comic book scene, and one who will thrill an entirely new audience with the singular, inspired, fully-realized fantasies within Pim and Francie.
2018年7月17日 想读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Biology 豆瓣
作者: Uri Alon Chapman and Hall/CRC 2006 - 7
Thorough and accessible, this book present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systems, and highlights the recurring circuit elements that make up biological networks. It provides a simpl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which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even design biological circuits. The text avoids specialist terms, focusing instead on several well-studied biological systems that concisely demonstrate key principle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Biology: Design 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Circuits" build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principles. It encourages the reader to ask why a system is designed in a particular way and then proceeds to answer with simplified models.
2018年7月16日 想读
星間ブリッジ 4 豆瓣
作者: [日] きゅっきゅぽん 小学館 2018 - 6
終戦。そして二人は――…
日に日に悪くなっていく戦局。
上海に住む日本人たちも
中国人と一緒に暮らすことは許されなくなる。
そして…終戦の日。
追い詰められたハルの前に現れたシンは――…!?
2018年7月15日 想读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豆瓣 Goodreads
Mathematics: the Loss of Certainty
8.3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M·克莱因 译者: 李宏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 6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M·克莱因指出,今天,普遍接受的数学概念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数学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却在持续扩大。这是为什么?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2018年7月10日 想读
寻找希格斯粒子 豆瓣
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作者: 肖恩·卡罗尔 译者: 王文浩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1
希格斯玻色子被视为自原子结构揭示以来我们对宇宙认识的最大突破。它是理解“为什么存在质量”和“原子如何是可能的”等问题的关键。在人类投入了90亿美元,付出几十年的努力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成功运行后,经过6000多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终于被发现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希格斯子的三位物理学家。
《寻找希格斯粒子》不仅解释了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性,而且详细介绍了大型强子对撞机这一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机器。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卡罗尔对这一项目的缘起和进展都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这是一个讲述有关人类如何在渴望理解宇宙的推动下做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的故事。
2018年7月1日 想读
Quantum Field Theory 豆瓣
作者: Franz Mandl / Graham Shaw Wiley 2010 - 5
Following on from the successful first (1984) and revised (1993) editions, this extended and revised text is designed as a short and simple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 for final year physics students and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beginning research i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article physics. The thre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book are to: Explain the basic physics and formalism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To make the reader proficient in theory calculations using Feynman diagrams To introduce the reader to gauge theories, which play a central role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Thus, the first ten chapters deal with QED in the canonical formalism, and are little changed from the first edi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auge theories (Chapter 11) is then followed by two sections, which may be read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They cover QCD and related topics (Chapters 12-15) and the unified electroweak theory (Chapters 16 – 19) respectively. Problems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New to this edition: Five new chapters, giving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chromodynamics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understand it: in particular, path integrals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of electroweak interactions has been revised and updated to take account of more recent experiments.
2018年7月1日 想读
夢的宇宙誌 豆瓣
作者: 澀澤龍彥 译者: 許晴舒 如果出版社 2008 - 4
《夢的宇宙誌》導讀:只探討理性是不夠的!─黑暗美學的背景及澁澤龍彥
文 / 王思迅
人類的心靈就像大樹,當他的枝幹伸向光明的天空時,他的根條也已紮進黑暗的泥土中。對於澁澤龍彥來說,奔向光明天空的心靈是好的,走向黑暗深邃的心靈也是好的,但如果讓他來選,他卻寧可選擇後者。這就是為何他被稱為「黑暗美學大師」的原因。
澁澤龍彥是日本戰後新思潮的領航人,也是日本超現實主義的旗手,以及暗黑文學、美學的開山宗師。他早期研究法國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1740─1814)帶有性虐待傾向的情色文學,後來則大量譯介西方各種黑暗主題的事物,並執筆創作超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他的筆下世界,總是充滿奇異的幻想色彩,像是各種隱晦的慾望癖好,不見容於社會的異端行徑,以及令人不安恐懼的人性黑暗面等等,經常涉及的議題包括SM、死亡、邪惡、魔法、怪物、畸形、機器人、暴力、玩具、變裝等等,凡是能引發人類強烈本能反應,或者激發強烈想像力的非日常性事物,都是他喜歡探索的主題。
要進入澁澤龍彥的暗黑美學世界,不能不先談二戰前西方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思潮。這一思潮以想像力的徹底解放為核心議題,從布列東(André Breton,1896—1966)在巴黎發表宣言開始,逐漸蔓延至全球,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藝術運動。
人類心靈向來是對宇宙自然抱持謙卑禮敬的態度,但在進入二十世紀的歷史時刻,人類心靈卻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峰,驕傲地睥睨世界萬物。這是因為人類理性的力量得到空前的發展,其所建構的物質與精神文明,已經到了不受任何約束的地步。即使上帝現身在人類面前,也無法禁止人類理性能力的張揚。
但心靈世界的發展,不可能是單向的,凡是理性走過的地方,必然留下非理性的足跡。有多少傲人的文明成果,就會製造多少黑暗的廢墟。這兩方面的發展是大樹的枝幹和根條,表面上看個全然相反,實際運作上卻一起成長,互相襯托,彼此滋養。當人類驕傲建立巍峨的文明高塔時,他同時也造就了一座意識的地下殿堂。
在過去,人類社會總是尊崇理性的光明高塔,而排斥非理性的黑暗殿堂。人們總認為可以透過社會壓制,切割這兩個世界的往來。然而,嚮往無限的現代心靈,在突破某一高度以後,便無法滿足單一的理性世界。他希望得到更多,追求全部。如果這個世界包含天堂和地獄,現代人就會希望自己既是天使也是魔鬼,這才了無遺憾。這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即現代文化的特徵,那位跟魔鬼打交道以企求無窮的浮士德,即是這一精神的代表符號。
一九○○年,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出版《夢的解析》,其「潛意識」的理論對全世界造成極大的震動。依照他的說法,人類對文化的所有創造力,其源頭並非理性,而是隱身底層的非理性潛意識世界。這一說法正式揭開進入心靈黑暗宮殿的路徑,也賦予這樣的黑暗一種價值性的合法地位。於是,各種非理性的象徵事物一一浮上台面,成為人文與藝術研究者極欲解放與探索的新領域。
在這樣的背景下,超現實主義的目標就是要走向更深、更幽暗、更不受理性控制的意識,藉以開發生命的想像力本能。布列東稱此為「追求徹底解放精神的一種方式」。但因為社會受理性控管太久了,日常事物已無一不是理性產物,藝術要探索更幽微的世界只好轉向非日常事物取材,尤其長期被理性所排斥的事物──暗黑事物,更是他們著墨的重點。這種顛倒認知、錯置價值的手法,必然伴隨產生出人意表的美感,也就是所謂的「暗黑美感」或「驚異之美」。布列東甚至說:「除痙攣性驚厥之美外,無美可言。」
《夢的宇宙誌》是代表澁澤龍彥核心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書名似乎跟布列東下面這一句話相互呼應:「在未來,夢幻與現實這兩種表面上互不相容的狀態,將會融合成一種超覺的現實。」(一九二四年,超現實主義宣言)此處所謂「夢的宇宙」,正相對於理性的「現實宇宙」,所指涉的是夢幻、想像力、潛意識,或者精神解放後的創造力之意。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樣一個夢,在三十年前的確很難見容於社會,時至今日,所謂「融合成一種超覺的現實」的理想,似乎正是目前的文化景觀,尤其在「視覺文化」與「遊戲文化」的領域更是如此。以當前動漫、電影的視覺表現來說,黑暗主題跟現實的主題早已打成一片,不可分離。那在十九世紀驚世駭俗的「惡之花」或者薩德侯爵的情色作品,如今在「夢」的程度上可能與「追殺比爾」、「三百壯士」這種大眾電影不相上下,更不用說電玩、COSPLAY等青少年文化的表現,若是缺乏暗黑美學的想像力,那就「很瞎」了!
2018年6月30日 想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豆瓣
Les formes é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作者: [法国] 埃米尔·涂尔干 译者: 渠东 / 汲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11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8年6月24日 想读
月鱼 豆瓣
月魚
7.1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浦紫苑 译者: 毛叶枫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6
◆《月鱼》是直木奖得主、书店大奖得主三浦紫苑人气佳作!
◆三浦紫苑是被宫崎骏称赞不已的才女作家。
◆三浦紫苑在29岁获得有日本文坛“奥斯卡”之称的直木奖,35岁获得书店大奖,赢得日本书店店员一致好评。
◆写冷门职业比她还清新有趣的作家,至今没有出现!
◆继《多田便利屋》《编舟记》《强风吹拂》后,三浦紫苑书写旧书世界的友情岁月。
◆《月鱼》细腻勾勒了家庭与友谊,成长与救赎。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回味无穷。
◆越是旧的东西越值得珍惜,朋友也是如此。
这是两个年轻人如何重拾友谊的故事。
因为一册稀有的旧书,两个家庭支离破碎,原本亲密无间的少年再也无法坦诚相对。时光缓缓流逝,他们的人生道路看似波澜不惊,却一直暗流涌动。忘不了的往事,回不去的童年,填补不了的心灵裂缝,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他们。
我们总是追悔莫及,也总是向往真挚的友情。也许,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给彼此一个原谅和救赎的机会。
2018年6月20日 想读
纯粹理性批判 豆瓣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9.2 (5 个评分) 作者: [德]康德 译者: 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1
为了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康德的这部最重要的著作就在《康德著作全集》的汉译序列中脱颖而出,要预先出版了。
同样是为了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时间紧迫,这部《纯粹理性批判》单行本也就抛却了例行的“译序”和“注释”,纯粹以康德自己的文字问世了。这里谨就版本问题做一番交代。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也就是说,根据1968年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Akademie-Textausgabe”翻译,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翻译难,翻译康德难,翻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难。难不仅在于康德的著作本身,不仅在于康德的语言和思想,更在于康德的这部著作为国人所熟悉的程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对所有这些先行者已作出的贡献,译者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更因吸取了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而特致谢意。译者力求能够在康德的翻译和理解方面有所创新,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自知学养有限,“众口难调”,谨欢迎学界和读者提出批评。
2018年6月19日 想读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豆瓣 Goodreads
Last Evenings on Earth
8.2 (226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4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2018年6月14日 想读
异人们的馆 豆瓣
異人たちの館
6.4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折原一 译者: 吴得智 新星出版社 2013 - 8
郁郁不得志的青年作家岛崎接到了一份新工作,为失踪的小松原淳写一本传记。淳的妈妈将岛崎迎进神秘的小松原公馆,打开尘封的档案柜,允许他翻阅记录着淳短暂一生的资料。岛崎循着资料中的文字,试图探寻淳的一生。
同为立志创作却不被认可的青年作家,岛崎越来越能理解淳的心情。只是淳的生命中有太多谜,还有一个高大的异人常伴左右,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貌。岛崎决心赌上全部,用心编写这部传记,但只存在于文字资料中的淳似乎不甘心被他人撰写,他的形象慢慢从文字中浮出,其暗影渐渐笼罩了岛崎。
2018年6月13日 想读
死灵之书 豆瓣 Eggplant.place
Necronomicon: Complete Stories of H. P. Lovecraft
8.1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 [英] 莱斯·爱德华兹 绘 译者: 竹子 / Setariu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 - 7
※ H.P.洛夫克拉夫特小说全集震撼来袭,国内仅此一版!
※ 独家收录履获国际大奖的恐怖奇幻插画艺术大师赖斯•爱德华兹多达50幅的高清插画,中文世界独*家引进!最早发表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杂志《诡丽幻谭》(Wired Tales)和《惊骇科幻小说》(Astounding Stories)中的经典插画也尽在书中!另外,还特别收入美国布朗大学馆藏珍品: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的40幅手稿,近距离领略大师创作真迹!总插图超过100幅!
※ 超级强大的译者阵容!包括国内克苏鲁神话小说知名译者竹子,活跃在国内外各大洛夫克拉夫特论坛十余年的大神Setarium,以及原《科幻世界》编辑敬雁飞等,多位专业、权威的恐怖和科幻译者倾情贡献!
—————————————————————————
当你打开这本《死灵之书》的时候,一个异世界扑面而来,旧日支配者、邪神、自焚、活死人、复活者、杂交人鱼、外星生物、灵魂互换、食尸鬼……近80篇作品包含了洛夫克拉夫特所有的奇思妙想!其中最令人叹服的是洛夫克拉夫特开创的“克苏鲁神话”体系,几十篇小说一脉相承,营造出了一个宏大、神秘、诡谲的架空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精神脆弱的人都在做怪梦,梦里高达数英里的巨物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四处游荡;美国考古学会议上出现的一尊奇怪雕像,引起了一位考古学家经历恶魔崇拜的恐怖回忆;勒格拉斯探长在沼泽森林中抓获了一群进行渎神祭祀的巫毒教教徒……这些毫无关联的事件,被一只巨兽般的手牵引着,难以言明的恐怖与怪异伸向黑夜的海边,海底那古老神秘的强大力量蠢蠢欲动,妄想再度觉醒,支配一切。“在拉莱耶的宅邸中,死去的克苏鲁等待入梦”,远古的旧日支配者克苏鲁发出沉睡的怒吼,那模糊不清的碎片进入了每个人的梦境,呼唤着它的追随者……
2018年5月27日 想读
放学后的侦探队 豆瓣
ほうかご探偵隊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日)仓知淳 著 / 唐泽直树 插图 译者: 魏明杰 阳光出版社 2009 - 8
献给曾经是孩子的你以及风华正茂的你们——神秘大陆系列!
上过小学的你必定不会陌生
那些年幼时的神秘事件,是恶作剧还是惊天阴谋?
放学后,以过人的旺盛智慧去冒险吧!
我们班发生了连续消失事件。都说我是第四个被害者!话虽如此,不见的只不过是在课上已经不使用的竖笛的一部分。为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栋方的画,鸡,巨大的招财猫形的捐款箱,并且竖笛每隔一天消失一次的现象只在5年级3班发生。鸡是在密室消失的。在我的劝诱之下,喜欢江户川乱步的龙之介君决定和我一起开始我们的侦探活动。那些鸡惨遭杀害的目击证言……!和市内发生的珠宝大盗的关系是……
龙之介君的推理会使一切都水落石出的!
2018年5月25日 想读
认识商业(修订第10版) 豆瓣
Understanding Business
作者: [美] 威廉·尼克尔斯 / 吉姆·麦克修 译者: 陈智凯 / 黄启瑞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2
张维迎、汪丁丁、吴晓波作序推荐
全球300万人选用,10次更新,长销不衰
一部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融为一体的商业入门经典
一部教初入社会者如何与这个时代对接的宝典
一部助商场先行者直抵商业本质的博弈法则
◎ 编辑推荐
★ 包罗万象的商业世界,一本就够了
从企业管理到 人力资源,再到营销、财务、金融,涵盖商业的方方面面
★ 全球化的视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
将理论和真实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细节操作。
★ 本书抛弃了枯燥的理论与公式,文字干练,图表详解
即使是从未接受商业专业训练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完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商业普及教育。
◎ 内容简介
《认识商业》是一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入门书,出版30年来,历经9次修订更新,长销不衰,被全球几百所高等院校列为企业管理课程必选教材,销量超过300万册。
商业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经济学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在书中,作者系统性地梳理了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商业常识,内容囊括了经济运行、求职创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营销、财务、金融等方方面面。本书独辟蹊径地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援引全球众多企业和企业家的真实案例,整体架构适合阅读且实用性强。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版《认识商业》更新并添加了许多有关商业新兴领域的热门话题,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社交媒体的商业运用等,升级读者的商业认知。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独特的教科书。它以全球化的视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将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管理实践。
——张维迎
从常识开始传授知识,这就是《认识商业》的作者们的写作原则……一部优秀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或管理经济学)教科书和它的教师,应当既讲授工具理性也讲授价值理性。
——汪丁丁
其实这是一部教初入社会者如何与这个时代对接的图书。它按照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大学生,从求职或立志创业开始,如何理解企业的原理与运作规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材不同,本书抛弃了枯燥的理论与公式,以尽量干练的文字,和大量丰富的案例组合,完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商业普及教育。
——吴晓波
作为一本入门教材,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商科本科生的初级必修教材,同样,也适用于那些希望了解最新的企业管理知识并渴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但是我们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否则无法赶上当今商务活动迅速发展的步伐。
——魏杰
2018年5月24日 想读
公义之死 豆瓣
殺してもいい命
作者: [日] 秦建日子 译者: 赵仲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3
《公义之死》内容简介:一张耸人听闻的广告宣传单拉开了一起连环杀人案的序幕。备受争议的女刑警雪平夏见再次卷入其中。讨厌的跟踪狂、温柔的家庭主妇、美丽的女设计师同执的忠愿者、强势的公司社长……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各色人物似乎都与真凶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过去与现在,忠诚与背叛,血腥与温情,软弱与刚强,雪平夏见拨开层层迷雾,真相触手可得,可是她却付出了无法承受的代价。
2018年5月12日 想读
アリスの国の殺人 豆瓣
作者: [日本] 辻真先 徳間書店 1990 - 6
児童書の編集者・綿畑克二は、童話の『不思議の国のアリス』の世界をこよなく愛す青年だった。ある日、スナック「蟻巣」で眠ってしまった綿畑は、夢の中で美少女アリスと出会った。しかも彼はアリスの婚約者であり、殺猫犯人の容疑者として追われていた。やがて目が醒めた彼は編集長・明野重治郎が殺害されたと知らされるが、再び睡魔に襲われ、アリスの待つワンダーランドに引き戻される。長篇ミステリー。
2018年5月1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