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利维坦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Leviathan
9.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布雷瓦 译者: 李林莹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 - 11
本书获法国安古兰漫画2014年“最佳新人奖”
前卫摇滚歌手彼得·布雷瓦首部漫画杰作
伦敦《周日独立报》热门连载
来自婴儿的哲思
...................
※编辑推荐※
当童年已逝,用那具称之为“成人”的遗骸踏入社会——一个被尊称为地狱的地方。
问为何我们会惧怕儿童,即便我们是那样地爱着他们,只因他们让 我们看到了自身的衰败。
——布赖恩·奥尔迪斯
◎ 一部包罗万象、难以形容的古怪作品。
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科学、流行文化……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种种元素都在《利维坦之书》中展现出最为特别的面貌!每个读者都能在大开眼界的同时,重塑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
◎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最受欢迎连载作品。
作为鬼才乐手彼得·布雷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漫画著作。《利维坦之书》收录了原刊登于千禧年初英国《星期日独立报》的《利维和猫的冒险》系列精华,该系列被誉为“知识分子尖酸刻薄的最高境界”。
◎ 与政治论和巨型怪兽同名的无脸小婴儿。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们就变得比你生命中任何事情都更加巨大——这就是布雷瓦将书中的小婴儿命名为“利维坦”的主要原因。在婴儿天真无邪的外表之下,是否还隐藏着不为成年人所知的复杂世界?当孩子们收起微笑的时候,或许就是他们思考哲学问题的时刻。而婴儿就像成年人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成年世界的荒诞。
◎ 丰富、多变的情节与绘制风格。
全书渗透着摇滚歌手特有的洒脱和叛逆气质,内容和绘制形式充满了实验性。阅读者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倾斜的世界:空间滑移的领域、认知双关,以及无限悖论和双重理解打造的镜子大厅。
...................
※内容简介※
婴儿每天都在思考什么?
在他们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的外表之下,
是否隐藏着不为成年人所知的复杂世界?
请跟随这个与怪兽同名的光头小婴儿利维坦,
一起漫步在生活的巨大谜题中。
他将用婴儿与生俱来的超凡理解力,
为你解读你或许还不太了解的艺术、科学与哲学。
彼得·布雷瓦的《利维坦之书》收录了原刊登于千禧年初英国《星期日独立报》的《利维和猫的冒险》系列精华。书中的内容设定在显然不受编辑控制的卡通世界里,这一系列漫画也让《辛普森一家》的作者马特·格勒宁做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评论:“是我看过最棒也最怪的东西之一”。时而离奇古怪,时而充满言外之意,一会儿黑暗,一会儿逗趣,这部作品跟随着没有脸孔的婴儿利维的脚步进出世界。这是一场逃离之旅,不过,正如某些圣人曾经说过的:只有囚犯才会对“逃脱者”感到轻蔑。
...................
※媒体推荐※
布雷瓦解放了这个早已被平淡诗歌和喋喋不休的名言警句所充斥的闭塞世界。
——《旧金山纪事报》
...................
※名人推荐※
彼得·布雷瓦的漫画是我看过最棒也是最古怪的东西之一。无《利维坦之书》,毋宁死!
——马特·格勒宁,《辛普森一家》作者
每当我被问道文学、艺术和诗歌是否可以存在漫画中时,我都以彼得·布雷瓦这本书为例证。
——本·凯绰尔,《纽约犹太人》作者
2017年11月9日 想读
致命魔术 豆瓣
作者: [英]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 译者: 林玉葳 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克里斯托弗·诺兰经典电影《致命魔术》原著小说
★英国科幻名家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代表作,世界奇幻文学奖、英国布莱克文学奖获奖作品
★豆瓣电影排行榜TOP60口碑神作!17万豆瓣影迷“五星”推荐!
★电影炫酷烧脑,小说完整解谜
===================
一 件神秘莫测的“杀手道具”,两个天才魔术师的宿命恩仇。
19世纪的两位天才魔术大师,出身贵族的鲁伯特·安吉尔和来自工人家庭的艾弗雷德·博登,因为对魔术的挚爱和执着,成为彼此终身的敌人。
安吉尔在一次表演魔术的现场,被博登当场揭穿,这成为引发他们之间仇恨的导火索。从此,他们互相拆台,诋毁对方的表演,模仿并篡改对方的杰作。在相互追逐、欲毁灭对方的过程中,安吉尔找到爱迪生的对手、美国电学大师特斯拉助力。一台危险的转移仪器出现了,它能让魔术表演登峰造极,也能将活生生的人推向深渊,并产生了蔓延世代的可怕后果……
2017年11月2日 想读
三岛由纪夫追记 豆瓣
8.9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邹双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1957年1月的某天,涩泽龙彦带着自己的译作《萨德选集》第三卷来到三岛由纪夫家,昭和时代日本文坛上两颗耀眼彗星的轨迹由此汇合。
相交十余年,既是知己,又是知音。
涩泽龙彦曾在发表的文章中坦承:
“我二十、三十多岁期间能够一直孜孜不倦地翻译谷克多、萨德、于斯曼、热内及比亚兹莱,为的就是让三岛氏读到。可惜我没能在三岛氏有生之年将巴塔耶的《情色论》翻译出来,懊悔不已。”
三岛由纪夫也曾在涩泽走入人生低谷时表现出极大的支持:
“这次的事件后,如果您被判刑,那么小生就将成为被判刑之人的朋友,这是无比光荣之事。”
世间并不缺少文人相轻和文人相惜的故事,但文人间这种至深至浅、至亲至疏的友谊,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1970年,三岛由纪夫辞世。其后某天,涩泽龙彦的朋友矶田光一这样对他说:
“自从三岛去世后,涩泽先生您的文章是不是有些变化呀?”
变化,当然是有的。在这本三百余页的小书中,两人间的轶事,涩泽对三岛文学的精彩评论,点滴文字顺着时间轴流淌而出。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岛时代的波澜与平静,以及在这个时代里最为珍贵的一段文人情谊。
2017年11月2日 想读
人工智能哲学 豆瓣
The 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者: 玛格丽特·A·博登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7
《人工智能哲学》收集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15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文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哲学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人工智能哲学是伴随现代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哲学分支。
2017年11月2日 想读
哥德尔证明 豆瓣
Gödel’s Proof
9.4 (13 个评分) 作者: 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 / 詹姆士 R. 纽曼 (James R. Newman) 译者: 陈东威 / 连永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3
《哥德尔证明》是第一本既面向学者又面向非专业人士,对哥德尔证明的主要思路和广泛含义作了易读的解释的书。对任何具有逻辑和哲学品味的受过教育的人士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先前无法企及的论题的机会。
在此书的新版中,普利策奖的获奖作者道格拉斯•R·霍夫斯塔特对这一经典著作的原文进行了重新斟酌和更新,澄清了模糊之处,使论述更为清晰,并使行文更具可读性。
2017年11月2日 想读
Gino De Dominicis 豆瓣
作者: Italo Tomassoni Skira 2011 - 9
A complex and elusive artist, Gino De Dominicis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key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Italian art and a reference point for both the artists of his time and younger generations. Gino De Dominicis' life has always been shrouded in mystery. He chose to stay outside the sphere of mediaattention and due to this intransigent position no catalogs or books on his works were published. The work entitled "Seconda soluzione di immortalità. L'universo è immobile", presented at the Venice Art Biennale in 1972, was remembered however: Gino de Dominicis faced charges for having exhibited a young man with Down's Syndrome as an art object. The absolute originality of much of his intuition has anticipated artistic experiences that came to frui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atalog, edited by Italo Tomassoni, brings together more than 700 artworks, each one accompanied by a dossier which, alongside the usual technical, chronological and bibliographic data, provid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ntext and circumstances that led to the work's creation.The volume also includes a section devoted to the artist's writings, a critical anthology and a catalogue raisonné of his works. The book concludes with appendices reproducing rare and unpublished documents dealing with the artist's life, a complete list of his solo exhibitions, his participation in group shows and an extensive bibliography.
2017年10月25日 想读
偵探.日暮旅人尋覓之物 豆瓣
探偵・日暮旅人の探し物
作者: 山口幸三郎 译者: 王靜怡 台灣國際角川書店 2013 - 3
★第15屆電擊小說大獎「評審委員獎勵獎」得主──山口幸三郎,
最受矚目的新世代溫馨推理系列首作!
★故人的回憶、幼年時的過錯、幸福的景色以及自己的過去……
以細膩刻劃情感的流動,描繪出生活中平凡卻最為溫暖的小小幸福。
★若是喜歡《古書堂事件手帖》系列,那麼《偵探.日暮旅人》系列將是您絕對不容錯過的作品。
這世上,有些東西雖然看不見,卻能確實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如風,從微風拂面的觸感及隨著驟風搖曳的花草,可以窺知它的存在。
比如聲音,心跳聲在體內律動,管弦樂團演奏的音樂化為振動,拍打全身。
除此之外,還有氣味、味道、觸感、溫度、重量、疼痛──
即使沒有形體,只要驅使五感,便能發現「它們的存在」。如果你相信第六感,甚至連未知的事物都能辨識。
五感能夠辨識周遭的一切事物。
即使喪失其一,其他感覺也能代為辨識。
然而,有些事物是用任何感覺都無法確切辨識的。
人們相信這些事物的存在,便使用言語或換個形式來表達,但終究只是魚目混珠。沒人能證明這些事物真的存在,就算想證明也做不到;因為沒人見過它們。即使用手指指著說:「就是它!」也無法引起別人的共鳴;因為這些事物的唯一依據便是個人的感覺。
所以,明明看得見卻無法傳達,是件極為悲哀的事。
日暮旅人一直在思考向他人傳達的方法。
──我的眼睛,看得見「愛」。
一間專門尋找失物的奇妙事務所,
一位專門尋找失物的奇妙偵探──日暮旅人,
他能藉由「觀看」尋找到人們遺失的事物,
無論那多麼渺小,甚至不具形體……
故人的回憶、幼年時的過錯、幸福的景色以及自己的過去……
「看」得見無形之物的奇異偵探.日暮旅人,
將尋覓那一篇篇溫馨而奇妙的物語。
來吧!
「尋覓」出生命中最溫馨感人的片段,
刻劃那一篇篇只屬於自己、渺小卻最特別的故事。
2017年10月25日 想读
Other Minds Goodreads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Peter Godfrey-Smith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6 - 12
Although mammals and birds ar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smartest creatures on earth, it has lately become clear that a very distant branch of the tree of life has also sprouted higher intelligence: the cephalopods, consisting of the squid, the cuttlefish, and above all the octopus. In captivity, octopuses have been known to identify individual human keepers, raid neighboring tanks for food, turn off lightbulbs by spouting jets of water, plug drains, and make daring escapes. How is it that a creature with such gifts evolved through an evolutionary lineage so radically distant from our own? What does it mean that evolution built minds not once but at least twice? The octopus is the closest we will come to meeting an intelligent alie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ncounter?

In Other Minds , Peter Godfrey-Smith, a distinguished philosopher of science and a skilled scuba diver, tells a bold new story of how subjective experience crept into being—how nature became aware of itself. As Godfrey-Smith stresses, it is a story that largely occurs in the ocean, where animals first appeared. Tracking the mind’s fitful development, Godfrey-Smith shows how unruly clumps of seaborne cells began living together and became capable of sensing, acting, and signaling. As these primitive organisms became more entangled with others, they grew more complicated. The first nervous systems evolved, probably in ancient relatives of jellyfish; later on, the cephalopods, which began as inconspicuous mollusks, abandoned their shells and rose above the ocean floor, searching for prey and acquiring the greater intelligence needed to do so. Taking an independent route, mammals and birds later began their own evolutionary journeys.

But what kind of intelligence do cephalopods possess? Drawing on the lates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is own scuba-diving adventures, Godfrey-Smith probes the many mysteries that surround the lineage. How did the octopus, a solitary creature with little social life, become so smart? What is it like to have eight tentacles that are so packed with neurons that they virtually “think for themselves”? What happens when some octopuses abandon their hermit-like ways and congregate, as they do in a unique location off the coast of Australia?

By tracing the question of inner life back to its roots and comparing human beings with our most remarkable animal relatives, Godfrey-Smith casts crucial new light on the octopus mind—and on our own.
2017年10月24日 想读
托尔斯泰传 豆瓣
作者: 艾尔默・莫德 译者: 宋蜀碧 / 徐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4
这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优秀传记。
19世纪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拥有毋庸置疑的崇高地位,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完整、清晰而真切地展现了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是了解及研究托尔斯泰的最佳读本。
作者曾与托尔斯泰保持了长期的友谊和密切的接触,对其辉煌的人生、非凡的个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体察入微,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以西方学者的眼光及学识,将伟大而真实的托尔斯泰传播于世,被公认为托尔斯泰研究的权威专家及其作品英译本的权威翻译家。
此译本工作始于40年代,其出版过程饱经沧桑。1984年,全译本终于由本社出版。其译文准确晓畅,受到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及广大读者的欢迎。译者之一徐迟先生已逝,现由另一译者宋蜀碧先生对全书进行修订,增补了由于历史原因删去的一些内容,并补译了全书索引,加入边码,以便于研究者检索。
2017年10月21日 想读
暗闇の教室〈2〉悪夢、ふたたび 豆瓣
作者: [日本] 折原一 早川書房 2001
「百物語の夜」から20年後。ふたたび干ばつで湖底から現われた廃校に、かつての事件関係者たちが思い出を語り合うために集った。が、彼らを待ち受けていたのは、信じがたい悪夢の再現だった!クラスメートを一人また一人と屠っていく“復讐者”とはだれか、その動機は?“折原ワールド”の全ガジェットが総動員され、深まる謎。前作『沈黙の教室』を上まわる複雑極まりない叙述トリックが生み出す眩暈と戦慄の傑作。
2017年10月15日 想读
とんがり帽子のアトリエ 1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白浜 鴎 講談社 2017 - 1
小さな村の少女・ココは、昔から魔法使いにあこがれを抱いていた。だが、生まれた時から魔法を使えない人は魔法使いになれないし、魔法をかける瞬間を見てはならない……。そのため、魔法使いになる夢は諦めていた。だが、ある日、村を訪れた魔法使い・キーフリーが魔法を使うところを見てしまい……。これは少女に訪れた、絶望と希望の物語。
2017年10月13日 想读
マヂック・オペラ --二・二六殺人事件 豆瓣
作者: 山田正紀 早川書房 2005
二・二六事件前夜。置屋の密室で芸者が刺殺された。詳細は「“乃木坂芸者殺人事件”備忘録」と縊死した囚人の手による「感想録」に綴られていた。“検閲図書館”黙忌一郎の依頼で調査を始めた特高警察の警部補が遭遇する奇怪な出来事…。黙が追いかけたドッペルゲンガーとは?昭和維新の影に潜む恐るべき陰謀とは?『ミステリ・オペラ』に続き、昭和史を探偵小説で描く“オペラ三部作”の第二弾。
2017年10月11日 想读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9.4 (8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侯世达 译者: 严勇 / 刘皓明 商务印书馆 1996 - 4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非小说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 学、可计算理 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2017年10月4日 想读
黑洞与时间弯曲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基普.S.索恩 译者: 李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1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革命及其重要结果,有些现在还不明朗。它也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作者曾亲历过为认识黑洞这一也许是宇宙间最神秘事物的奋斗和成功。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一个理论,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为一种叫“时空”的东西,它不是平直的,而是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弯曲(或卷曲)了。在我们邻近,时空几乎是平直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曲率带来的差异。但在宇宙更远的地方,时空弯曲的某些结果比爱因斯坦认识的更加惊人。一个结果是,恒星可能在自身作用下坍缩,使周围空间弯曲从而将自己同宇宙其他部分分裂开来。如何证明这个结果,如何发现坍缩在空间下的黑洞的奇异性质,正是本书的主题。
2017年10月4日 想读
その可能性はすでに考えた 豆瓣
作者: 井上 真偽 講談社 2015 - 9
かつて、僻地の宗教団体が首を斬り落とす集団自殺を行った。
唯一の生き残りの少女は、その事件の謎を解くために、
青髪の探偵・上苙丞と、フーリンのもとを訪れる。
彼女には、ともに暮らした少年が、首を斬り落とされたまま、
少女を抱きかかえ運んだ、という記憶があったのだ!
首なし聖人を彷彿とさせる、奇跡の記憶の正体とは……。
探偵は、奇蹟がこの世に存在することを証明するため、
すべてのトリックが不成立であることを立証する!!
2017年10月2日 想读
Blood on His Hands 豆瓣
作者: Max Afford Fender Tucker 2007
Chief Inspector William Read, now working for the police department in Victoria, Australia, once again enlists the help of his old friend, freelance sleuth Jeffery Blackburn, to help him solve the grisly murder of High Court Judge Sir Merton Tenison Sheldon, in Melbourne. Sheldon's murder involves a classic locked room puzzle. As if this weren't enough channlenge for Read and Blackburn, the murderer is a crafty and shifty figure who taunts the two detectives by committing even more grisly crimes.
2017年10月2日 想读
蒙太奇谋杀案 豆瓣
作者: 马洪湉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7 - 10
这是一部推理短篇集,包含了七个与影视圈相关的凶案。
《京都之雾》——这是一篇诞生于剧组生活的推理小说。导演在片场突然死亡,剧组内有三人都有对导演强烈的仇恨、充足的杀人动机以及疑点迭起的行动证据。文章以第一视角自述编剧、导演助理和男演员对导演的仇恨,以及为谋杀所付出的准备。最终的凶手却远远超出预料。
《乞力马扎罗日出》——因想知道自己死后会有多少人纪念,男演员李难导演了一场戏;因想让自己的报道会有更多人追捧,女记者夏茴逐渐走火入魔。两人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热搜榜”的争夺战。
《斯德哥尔摩之光》——在电影剧组片场谋杀女演员的录音师被判死缓,狱警在接触这个阴鸷犯人的过程中逐渐对他产生了兴趣,直到一步步走向深渊。然而深渊的尽头不是真相,而是一场策划了八年的复仇。
《土库曼斯坦之夜》——才情独具并深谙“中庸”之道的导演赵子雍坚持让神秘的何满子出演电影女主角,这与制片人何渔推荐的城府极深的女演员左坠儿产生分歧,在中亚的沙漠中,关于这部电影的故事慢慢揭开,而其背后,原来是一份通过电影来唤回往日记忆的良苦用心。
《库斯科城邦》——电影《城邦》拍摄中突遇地震,五名演员在雨夜等待救援。这个过程中,却接连发生失踪和凶案,这一切刚好被一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就这样一部伟大的揭露人性的“纪录片”诞生了。究竟是蓄意谋杀还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谜底。
《索契的雪》——一场大雪,覆盖了猫血和人血,也覆盖了天地间的罪恶。11月初一条新开通向滑雪场的高速公路开通,一起车祸、一只消失的猫、一个开机当日就发生事故的剧组,当这一切纠缠在了一起,便成为了大雪融化过浮出的真相。
《埃德蒙顿的雨》——作品以充满异域风情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则关于刻骨铭心之爱的故事。中国女子为了爱人远赴加拿大探望,在埃德蒙顿她相继遇到了画廊老板、底层的妓女等不同人,一度进入了不同的人生和故事。不论听到见到的爱情故事的悲喜苦痛,也无论自己身在何处,唯有追逐爱的脚步不曾停歇。
2017年10月1日 想读
合金男爵1 豆瓣
La Caste des Métabarons: Tome 1
7.6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编 / [阿根廷] 胡安·希门尼斯 绘 译者: 方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1
一部武侠风骨的太空歌剧
一段铁马金戈的家族史
糅合日本武士道、欧洲骑士精神、古希腊悲剧主题和重金属内核的科幻漫画
..................
※编辑推荐※
◎ 为欧漫名篇《印卡石》释谜的衍生作:1980年出版的《印卡石》中,出现了一位沉默寡言、身材高大的黑衣武士 。他身世成谜,人称“无名”,号“合金男爵”,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佐式宇宙中第一冷血、高效、战无不胜的赏金猎人,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为解答无名的身世谜题,《印卡石》团队打造了《合金男爵》一族的故事。
◎ 主创阵容强大:《圣山》《鼹鼠》导演,离经叛道、天马行空的科幻怪才佐杜洛夫斯基编剧,欧漫大师墨比斯担纲人设,阿根廷天才画家希门尼斯作画。
◎ 一部具有武侠风骨、莎士比亚式的太空歌剧:《合金男爵》的宇宙是一个雄浑瑰奇、逻辑自洽的架空世界,它以“侠”“义”二字精神打底,以“合金男爵”五代家族史为主线,在茫茫星辰大海间创造了一个等级森严、权力斗争激烈、血雨腥风的江湖武林。
◎ 一段铁马金戈、笑傲江湖的家族史:以随伺当代合金男爵“无名”的仿生机器人“铜头”口述为线索,串起了“家至大者”(Les Castakas)一族五代人的兴亡。
◎ 一部糅合蒸汽朋克风格、日本武士道、欧洲骑士精神、古希腊悲剧主题和重金属内核的科幻巨著:仿生机器人需要人类的体温维持线路不致锈蚀;每代合金男爵的选拔要经历以自残肢体,甚而弑父弑母为代价的砺炼礼;但是,深藏于科幻表壳下的永恒价值,仍然是人类不变的爱、勇气和忠诚。
..................
※内容简介※
还记得墨比斯和佐杜洛夫斯基的《印卡石》中那位一身黑衣、强大而沉默,为救爱子不惜一切的“合金男爵”(Méta-baron)吗?
他没有名字,人称“无名”;
他慈悲却又无情,是威严的慈父,刚毅的战士;
他是漫游银河系的干练杀手和精密的战争机器;
《印卡石》中,他一战成名,是这个宇宙中发挥最稳定、最令人安心的存在。
这一族以“牺牲”为宿命的武士,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
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原则和坚持?
在这个仿生人数着电子羊入睡的世界里,又是怎样不朽的手和眼,塑造了这样“骇人的对称”?
为解答这个谜团,佐杜洛夫斯基联手墨比斯和胡安·希门尼斯打造了《合金男爵》家族史:一曲浩瀚、悲壮、荡气回肠的太空史诗。
..................
※名人推荐※
《合金男爵》的篇幅之浩瀚、创新之果敢,令人手不释卷!每页都承载着全新的疯狂想法。
——著名美漫编剧沃伦·艾利斯(Warren Ellis)
《合金男爵》是一部悲壮的太空歌剧:它集饱满的情感张力和完美的创作技巧于一身,令人爱不释手。
——All-Comic.com
太空歌剧巅峰之作。
——http://www.figures.com/
2017年10月1日 想读
现代生活的画像 豆瓣
The Painting of Modern Life: Paris in the Art of Manet and his Followers
作者: T.J.克拉克 译者: 沈语冰 / 诸葛沂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 - 6
19世纪60和70年代的巴黎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一个到处都是林荫大道、咖啡店、公园和郊外娱乐场所的地方,一个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商业与休闲风俗的诞生地。T.J.克拉克通过质疑那些仅仅从技法上来看待印象派画家的史学家,着重描绘了马奈、莫奈、德加、修拉及其他画家试图赋予现代性以形式,并寻找现代生活中最具典型特色的代表——不管他(她)们是酒吧女、划船者、妓女、观光客,还是在草地上用午餐的小资产阶级。本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绘画的出现究竟是一场拿破仑三世时期巴黎消费文化的庆典,还是对这一消费文化的批评性探索?这部经典著作的修订版包含了作者撰写的新序,以及148帧高质量的插图(其中30幅是附有高清局部的彩图)。
2017年9月30日 想读
杜撰集 豆瓣
Artificios
9.3 (123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小说集,收短篇小说九篇,一九四四年与《小径分岔的花园》合为《虚构集》出版,延续虚构的传奇故事题材。其中作者声称“最得意的故事”的《南方》,被视作博尔赫斯写作的转折点。主人公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达尔曼在上楼时前额莫名地被什么东西刮破,竟至高烧不已,噩梦不断,住进了疗养院,病情好转后他决定回祖辈留下的南方庄园休养,他一路坐出租马车、乘火车、步行,最后临时起意走进一家杂货铺吃饭,却卷入一场决斗,死在对手刀下。这个故事在博尔赫斯的语言迷宫里,又有另外的读法:达尔曼没有死,回南方庄园的旅程其实是他躺在病床上做的梦,他在梦中死于决斗,一个庸常生活中的人在梦中选择了他所向往的轰轰烈烈的死亡方式。
2017年9月2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