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中国电影的全新认知:汤尼·雷恩谈《红高粱》 (2018) 豆瓣
导演:
顾鹏远
演员:
汤尼·雷恩
其它标题:
A New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Cinema: Tony Rayns on Red Sorghum
碟影传媒发行的《红高粱》国版蓝光中附带的独家花絮,著名电影学家汤尼·雷恩谈《红高粱》的背景、制作以及电影本身。
制造的原理 第一季 (2001) 豆瓣
How It's Made Season 1 所属 : 制造的原理
8.9 (11 个评分)
这是探索频道正在播出的一套介绍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生产过程的系列片。极富娱乐性和知识性。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因琳琅满目的各类产品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Discovery的王牌节目《How it's Made》将带领我们亲眼目睹数千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从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面食,糖果等;到高端技术如计算机,汽车,飞机等,几乎无所不包。 这套节目是在加拿大录制的。加拿大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工业化国家,我们可以透过节目了解到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加拿大同时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工业化国家,不像我国的工业结构那样偏向简单的来料加工,加拿大的工厂更多的是一气呵成,从产品设计研发到包装出厂基本是一厂包办。这使我们能更深入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由于国情的不同,节目还会介绍少量我们闻所未闻的产品。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你不需要拥有制造业的专业知识,通过观看该节目就能了解这些产品的来龙去脉。当中的宏大的生产场面,运转流畅无阻的流水线,精确无误的装配,鬼斧神工的技术,妙不可言的构思,绝对令人叹为观止,获益良多。 这套节目极富娱乐性和知识性,全面的展示制造业的魅力,其对众多行业的各种产品的介绍绝对能开阔您的视野,启发你的灵感。 该套节目生动易懂,适合所有人群观看。小朋友观看这套节目,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当然,他们需要家长的指导。如果你对制造业有一定研究,那就更加不能错过这套节目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套节目绝对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叫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来自人人影视
北方的纳努克 (1922) T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Nanook of the North
8.0 (105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弗拉哈迪
演员:
Nanook(Allakariallak)
/
Nyla
…
其它标题:
북극의 나누크
/
極北の怪異
…
本片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比如隐瞒纳努克平时用猎枪狩猎的事实,刻意表现因纽特人的传统鱼叉狩猎法;又比如为了拍摄冰屋内纳努克一家清早起身的场景,去掉一半冰屋采光等。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2019) 豆瓣
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
8.5 (162 个评分)
导演:
戴维斯·古根海姆
演员:
比尔·盖茨
/
梅琳达·盖茨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难以忽视的真相》《他叫我马拉拉》)带来新作《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这部全新的三集纪录片探索了著名技术先驱、商业领袖和慈善家比尔·盖茨的思想和抱负。在辞去微软首席执行官职务之后,盖茨将时间和出色才智投入到解决一些世界上最持久的问题上,由此便开始了现代史上最伟大的职业生涯第二幕。该剧集深入并真实地描述了比尔·盖茨在人生历程中经历的成功和挫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让我们了解了比尔·盖茨,他的乐观、好奇心和热情曾激发他对微软的初始愿景,现在也激励他为世界上一些最复杂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走进比尔》记录了这些努力与个人时刻,采访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以及他们的朋友、家人、慈善事业和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塑造了一个富于创新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在改变世界之后,他可能还将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1994) 豆瓣
9.8 (53 个评分)
导演:
邱礼涛
演员:
窦唯
/
张楚
…
其它标题:
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
/
魔岩三杰+唐朝: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
…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点,窦唯、张楚、何勇以及作为嘉宾演出的唐朝乐队所参加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正式开演,现场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近万名香港观众。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有机会亲眼目睹来自北京的新音乐风采,而在香港这个中国人的娱乐重镇中,红磡体育馆向来被视为偶像与巨星的舞台,人们在这里一向只为娱乐而来,在声光舞影中求取一夜欢乐。
观看之道 (1972) 豆瓣 TMDB
Ways of Seeing Season 1 所属 : 观看之道
9.3 (77 个评分)
导演:
John Berger
演员:
约翰·伯格
Ways of Seeing is a 1972 BBC four-part television series of 30-minute films created chiefly by writer John Berger and producer Mike Dibb. Berger's scripts were adapted into a book of the same name. The series and book criticiz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al aesthetics by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hidden ideologies in visual images. The series is partially a response to Kenneth Clark's Civilisation series, which represents a more traditionalist view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and cultural canon.
十月 (1928) 豆瓣
Октябрь
7.8 (20 个评分)
导演: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
谢尔盖·爱森斯坦
演员:
Nikolay Popov
/
Vasili Nikandrov
…
其它标题:
Октябрь
/
震撼世界的十天
…
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拍摄的纪录风格影片,片中群众角色很多为当时参与十月革命的工人和士兵,当时起义的领导之一Nikolai Podvolsky也参与演出一名布尔什维克(此公是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的主席,正是他向爱森斯坦委约了这部影片)。脚本参考了美国记者里德(John Reed)的新闻体纪实著作《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此片和《战舰波将金》、《罢工》一样,同为爱森斯坦二十年代探索蒙太奇剪辑的代表作。
通常上映的版本配乐,采用了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作品和小品。
通常上映的版本配乐,采用了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作品和小品。
珍珠纽扣 (2015) 豆瓣 TMDB
El botón de nácar
8.4 (25 个评分)
导演:
帕特里西奥·古斯曼
演员:
帕特里西奥·古斯曼
其它标题:
El botón de nácar
/
深海光年(台)
…
海洋中蕴含了人类的全部历史。海水中能听到来自地球甚至外太空的声音,潮汐吸收着斗转星移的力量并将其传递给万物生灵。水构成了智利最长的国界线,同时也埋藏着洋底两个神秘珠扣的秘密。智利拥有2670英里海岸线,群岛众多,这是一块充满神秘力量的土地。这里有火山、群峰和冰川,有巴塔哥尼亚原住民、最早的欧洲航海家,当然也有政治犯。有人说,水是有记忆的;这部纪录片则向我们展示了,水也是有声音的。
四万万人民 (1939) 豆瓣 IMDb
The 400 Million
8.1 (23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演员:
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莫里斯·卡诺夫斯基
…
其它标题:
The 400 Million
/
四亿人民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故乡之光 (2010) 豆瓣 TMDB
Nostalgia de la luz
8.5 (19 个评分)
导演:
帕特里西奥·古斯曼
演员:
Gaspar Galaz
/
Lautaro Núñez
…
其它标题:
Nostalgia de la luz
/
星空尘土(台)
…
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天文学家探寻宇宙以寻找生命的起源,不远处,当地的妇女正在沙丘中搜寻亲人的尸骸,他们是被皮诺切特独裁政权随意处置和杀害的。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将这两种关于生命的找寻并置在一起,引人深思。
这是一部在海拔3000米的Atacama沙漠拍摄的纪录片。天文学家聚集在那里观测群星。这个地方还因一个原因吸引了众多来访者:地表的干旱能使人类尸体完好无损。除了那些干尸和迷路的探险者的尸体,还有许多政治被关押在这片沙漠中而死去。影片强调了这样的两面性,将天文学家观测繁星寻找外星生命和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寻找亲人对比。所以影片的政治层面很清晰。
幕后制作
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的每一部影片都和20世纪智利国家的回忆有关:从他在1975年戛纳影展平行竞赛单元放映的《智利之战》三部曲开始,一直到在2004年非竞赛单元放映的《萨尔瓦多·阿兰德》。《故乡之光》也延续了这一主题,影片面向未来(群星),同时不忘为了赢得独立的代价和那段充满鲜血的痛苦的过去。
这是一部在海拔3000米的Atacama沙漠拍摄的纪录片。天文学家聚集在那里观测群星。这个地方还因一个原因吸引了众多来访者:地表的干旱能使人类尸体完好无损。除了那些干尸和迷路的探险者的尸体,还有许多政治被关押在这片沙漠中而死去。影片强调了这样的两面性,将天文学家观测繁星寻找外星生命和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寻找亲人对比。所以影片的政治层面很清晰。
幕后制作
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的每一部影片都和20世纪智利国家的回忆有关:从他在1975年戛纳影展平行竞赛单元放映的《智利之战》三部曲开始,一直到在2004年非竞赛单元放映的《萨尔瓦多·阿兰德》。《故乡之光》也延续了这一主题,影片面向未来(群星),同时不忘为了赢得独立的代价和那段充满鲜血的痛苦的过去。
愚公移山 (1976) 豆瓣
Comment Yukong déplaça les montagnes
9.1 (14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伊文思和罗丽丹的《愚公移山》是历时5年完成的长达12小时的12集系列片,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从每集的片名即可略见一斑:《大庆油田》(84分钟),《上海第三医药商店》(75分钟),《上海电机厂》(131分钟),《一位妇女,一个家庭》(110分钟),《渔村》(104分钟),《一座军营》(56分钟),《球的故事》(19分钟),《秦教授》(12分钟),《京剧排练》(30分钟),《北京杂技团练功》(18分钟),《手工艺艺人》(15分钟),《对上海的印象》(60分钟)。
五十年代留苏学子的往事 (2007) 豆瓣
演员:
曾子墨
/
张奇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批建设人才,为此中国政府向前苏联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在那块浩瀚的土地上度过了充满激情和理想的美好岁月。
红在革命蔓延时 (1977) TMDB 豆瓣
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
9.2 (23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Laurence Guvillier
/
Davos Hanich
…
其它标题:
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
/
A Grin Without A Cat
…
紅在革命蔓延時》(直译为《没有猫的笑容》,A Grin Without a Cat)是基斯.馬爾卡的史詩作品,由1967年開始(馬爾克認為那是真正的轉捩點),以六、七十年代的環球戰火為主題,探討從國際視野探討舉足輕重的十年間政治起落變遷。包括越南、波利維亞、五月風暴、布拉格、智利,還有新左翼的命運。1978年在法國公映,十五年後由馬爾克修復「再面世」。電影分為兩部份,各由兩條支線交織而成:第一部份:《柔弱的手》1. 由越南到古哲華拉之死。2. 1968 年的五月風暴的種種。第二部份:《斷掌》1. 由布拉格之春到法國政府的共同綱領。2. 由智利到 到哪?
简介:对比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欢呼和西方青年的摇滚文化、布拉格在改革前夕的和平理想游行,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妇女解放,一部青年改革社会的乌托邦回顾史。
以个人化的视点表现了1967年至1977年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左派革命史。本片分为上下集:上集《脆弱的手掌》回顾和反思了越南战争爆发以来全球范围激起的反战浪潮,以及因而兴起的全球左派革命风潮,这一切直接催生了1968年5月的法国“五月风暴”;下集《忙乱的手掌》反映了苏联军队对“布拉格之春”的介入,以及左派斗士对苏联模式的幻灭,左派斗争的战线转移到了新的战场,如保障妇女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呼吁全球裁军,等等。
简介:对比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欢呼和西方青年的摇滚文化、布拉格在改革前夕的和平理想游行,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妇女解放,一部青年改革社会的乌托邦回顾史。
以个人化的视点表现了1967年至1977年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左派革命史。本片分为上下集:上集《脆弱的手掌》回顾和反思了越南战争爆发以来全球范围激起的反战浪潮,以及因而兴起的全球左派革命风潮,这一切直接催生了1968年5月的法国“五月风暴”;下集《忙乱的手掌》反映了苏联军队对“布拉格之春”的介入,以及左派斗士对苏联模式的幻灭,左派斗争的战线转移到了新的战场,如保障妇女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呼吁全球裁军,等等。
异狂国度 (2018)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Wild Wild Country Season 1 所属 : 异狂国度
8.7 (56 个评分)
导演:
Chapman Way
/
Maclain Way
演员:
奥修
/
Ma Anand Sheela
…
一名充满争议的教派领袖在俄勒冈州的沙漠中建起乌托邦之城,他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演变为了全球性丑闻。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89) 豆瓣
八千里路雲和月
导演:
凌峰
演员:
凌峰
台湾电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採集,镜头深入十二亿人口居住的每个角落,尽览中国如诗如画的江山美景、奇峰峻岭,嚐遍各地的珍稀佳餚,玩味雋永趣味历史典故、炎黄子孙的千古传说、文化遗迹尽收眼底,百年中国传家至宝,世代珍藏
感谢全国观眾对《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爱护,这是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中国,镜头匠心独具,真实揭露老中国的心和新中国的情,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不必出门,就可将整个中国放在家中!DVD全套30集,每一集完整蒐录一个省份的精华,堪称是当今中国完整版图的代表鉅作,最适合经商、旅游、探亲的您收集珍藏,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历史、地理的最佳教材。
縱橫三萬里,上下五千年,在撰稿者深厚文史 素養與主持人幽默風趣的敘說下,靈活生動, 不落俗套,直叫觀眾的心情隨影片的詮解在大 陸山河上起伏跌宕,無法自己。
它的攝影、畫面及音樂性的精緻及豐富性,讓人直接便察覺到節目的品質,而且許多單元或片段的表現,較之日本製作的 「大黃河」毫不遜色,更令人動容的是在其撰稿的品質,我不記得過去國內任何同性質的節目,曾經出現過如此優秀的撰稿水平。
以往因为两岸的隔阂,台湾人只能在念书时,得到一些与现状脱节的中国大陆知识;《八千里路云和月》与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的播出,让台湾人可以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大陆。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由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所成立的“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所赞助,制作单位是威京总部集团成员“京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有沙鸥国际多媒体发行的VCD与DVD版。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主题曲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凌峰与一群儿童合唱,先合唱“八千里路”,再由凌峰独唱“云和月”;第二个版本是完全由腾格尔独唱“八千里路云和月”,两者旋律完全不同。
感谢全国观眾对《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爱护,这是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中国,镜头匠心独具,真实揭露老中国的心和新中国的情,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不必出门,就可将整个中国放在家中!DVD全套30集,每一集完整蒐录一个省份的精华,堪称是当今中国完整版图的代表鉅作,最适合经商、旅游、探亲的您收集珍藏,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历史、地理的最佳教材。
縱橫三萬里,上下五千年,在撰稿者深厚文史 素養與主持人幽默風趣的敘說下,靈活生動, 不落俗套,直叫觀眾的心情隨影片的詮解在大 陸山河上起伏跌宕,無法自己。
它的攝影、畫面及音樂性的精緻及豐富性,讓人直接便察覺到節目的品質,而且許多單元或片段的表現,較之日本製作的 「大黃河」毫不遜色,更令人動容的是在其撰稿的品質,我不記得過去國內任何同性質的節目,曾經出現過如此優秀的撰稿水平。
以往因为两岸的隔阂,台湾人只能在念书时,得到一些与现状脱节的中国大陆知识;《八千里路云和月》与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的播出,让台湾人可以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大陆。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由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所成立的“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所赞助,制作单位是威京总部集团成员“京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有沙鸥国际多媒体发行的VCD与DVD版。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主题曲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凌峰与一群儿童合唱,先合唱“八千里路”,再由凌峰独唱“云和月”;第二个版本是完全由腾格尔独唱“八千里路云和月”,两者旋律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