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在中国 (1941) 豆瓣
导演:
Roman Karmen
1938年从西班牙回到苏联的罗曼·卡尔曼在莫斯科观看了《中国的反击》之后,建议当局派他去延安拍摄影片。
1938年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他在战火中一直坚持拍摄到10月25日武汉撤退才离开。他拍摄了战时的武汉景象,如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此后,卡尔 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及日军俘虏营的情况。在广西他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表演抗日戏剧的活动,在广州他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他又到达重庆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地方拍摄。1939年5月,他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了许多珍贵的资料。6月,卡尔曼告别延安。回国后,他编辑了纪录片《在中国》与《中国在战斗》,并为苏联《消息报》撰写了《中国在战斗中》、《毛泽东会见记》等多篇通讯,出版了报告文学《在中国一年》。
1938年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他在战火中一直坚持拍摄到10月25日武汉撤退才离开。他拍摄了战时的武汉景象,如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此后,卡尔 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及日军俘虏营的情况。在广西他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表演抗日戏剧的活动,在广州他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他又到达重庆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地方拍摄。1939年5月,他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了许多珍贵的资料。6月,卡尔曼告别延安。回国后,他编辑了纪录片《在中国》与《中国在战斗》,并为苏联《消息报》撰写了《中国在战斗中》、《毛泽东会见记》等多篇通讯,出版了报告文学《在中国一年》。
上帝说要有光 (1946) 豆瓣
Let There Be Light
导演:
约翰·休斯顿
演员:
沃尔特·休斯顿
其它标题:
Let There Be Light
/
San Pietro, Let There Be Light
美国导演 John Huston 制作的第二部二战纪录片。他的上一部纪录片《圣·彼得洛战役》(The Battle of San Pietro,1945)因为表现出战争的残酷而被军方从5本胶片剪成3本。而这部电影则被军方禁映了40年,因为它居然展现士兵们被炮弹震惊所苦, 以及其他因战斗而导致的精神错乱。1982年,这部电影被允许公映,让人见证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导演对生命的同情。
中国 (1972)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Chung Kuo - Cina
8.7 (220 个评分)
导演:
Michelangelo Antonioni
演员:
Giuseppe Rinaldi
其它标题:
Chung Kuo - Cina
/
China
…
这部拍摄于中国文革时期的纪录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演在北京对一些场景的捕捉,有著名的天安门广场、长城、故宫、王府井,有中国政府安排的参加小学可见课间活动、医院的针灸生产、工厂的工人家庭生活、生产合作社的状况等。 第二部分是导演被安排去河南林县参观红旗渠、集体农庄,古城苏州和南京,但他却将大量的篇幅放在了随意观察的中国人的面孔上。 第三部分是导演对上海的短暂观察,从街景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从新建的居民楼到殖民地时期的滚地龙,从茶馆到大工厂,从外滩到黄浦江上的船户,相对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上海民众的生活。
人类 (2015)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Human
8.6 (93 个评分)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其它标题:
Human
/
人类 (2015年纪录片)
…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足以撼动心灵的故事。法国知名的摄影师Yann Arthus-Bertrand就用了3年的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位不同肤色、种族、性别的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由乌克兰的自由战士、马里的农民,到美国的死囚,各人的故事集结成一部纪录片《HUMAN》。
纪录片中,受访者只站在纯黑色的背景中细诉自己的故事,没有花巧的剪接,甚至不多赘述受访者的身份。每个人自身的经历,足以为观众带来震撼。
纪录片中,受访者只站在纯黑色的背景中细诉自己的故事,没有花巧的剪接,甚至不多赘述受访者的身份。每个人自身的经历,足以为观众带来震撼。
夜与雾 (1956)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Nuit et brouillard
9.3 (250 个评分)
导演:
阿伦·雷乃
演员:
米歇尔·布凯
其它标题:
Nuit et brouillard
/
Night and Fog
…
1956年导演阿伦•雷乃用摄影机带领观众重回奥斯维辛。当年纳粹集中营的旧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丽的野外风光。然而时间倒回到1933年纳粹党掌权之时,整个城市被阴霾笼罩——大片修建起来的集中营房排列整齐,大量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开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这里对人种进行分级,在皮肤上纹上编号,在衣服上缝制等级的徽章。疾病,饥饿,劳役使集中营尸体遍地。1942年希莱姆到访,奉行“破坏”政策,集中营难民进入更加悲惨的境遇,被药品公司买下用作实验。1945年,集中营人数倍增后已不堪负荷,成堆的尸体被推土机推入大坑掩埋......
被遗忘的时光 (2010) 豆瓣
被遺忘的時光
9.4 (25 个评分)
导演:
杨力州
演员:
陈嘉桦
/
许景珍
…
其它标题:
被遺忘的時光
/
The Long Goodbye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许景珍站在亡夫张国栋上校的墓前,却不知张国栋是谁……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陈良文吃饭的速度很快,吃完之后却马上不认账说没吃……
血管型失智老人水妹把另一位失智老人尹顺周当成神父,睡觉吃饭都去磕头……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尹顺周对人的防备心特别重,认为身边很多人是共产党……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杨阿蟳从前跟丈夫杨祥永环岛,现在却认不出回家的路……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王怀义已经94岁高龄,却还想要寄照片给“70岁”的父亲……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陈良文吃饭的速度很快,吃完之后却马上不认账说没吃……
血管型失智老人水妹把另一位失智老人尹顺周当成神父,睡觉吃饭都去磕头……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尹顺周对人的防备心特别重,认为身边很多人是共产党……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杨阿蟳从前跟丈夫杨祥永环岛,现在却认不出回家的路……
阿滋海默型失智老人王怀义已经94岁高龄,却还想要寄照片给“70岁”的父亲……
裸岛 (1960)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裸の島
8.1 (29 个评分)
导演:
新藤兼人
演员:
乙羽信子
/
殿山泰司
…
其它标题:
裸の島
/
赤贫的岛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人类遵循着古老的生存法则,在严酷的环境中努力生存。
广岛濑户内海的孤岛之上,生活着一对沉默的夫妇(乙羽信子 & 殿山泰司 饰)和他们两个活泼懂事的孩子(田中伸二 & 堀本正纪 饰)。因岛上没有淡水,夫妇俩每天清晨便要早起,摇橹至对面岛上挑水,一家的吃穿用行与农作物的灌溉全靠夫妇俩挑水维持。春去秋来,严寒酷暑,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一天都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农活,喜怒哀乐,全部随着清水融进恒久沉默的大地……
广岛濑户内海的孤岛之上,生活着一对沉默的夫妇(乙羽信子 & 殿山泰司 饰)和他们两个活泼懂事的孩子(田中伸二 & 堀本正纪 饰)。因岛上没有淡水,夫妇俩每天清晨便要早起,摇橹至对面岛上挑水,一家的吃穿用行与农作物的灌溉全靠夫妇俩挑水维持。春去秋来,严寒酷暑,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一天都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农活,喜怒哀乐,全部随着清水融进恒久沉默的大地……
沉默的世界 (1956)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Le monde du silence
导演:
雅克·伊夫斯·科斯托
/
路易·马勒
演员:
弗雷德里克·迪马
/
阿尔伯特·法尔科
…
其它标题:
Le monde du silence
/
七海猎奇
…
这是一部海底探险的纪录片。海洋学家格斯特上校率领着卡利索号以及一批专业人员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探索海底世界的奇妙。经过改良的水下摄影机,跟随潜水员深入海底从未到达的深处工作,记录下探索成果和海底生物的情况。他们依靠各种水下工具,与各类鱼群共游,探测海底地貌、珊瑚礁,调查沉船的残骸。他们遇到过季候性的海上风暴,和鲨鱼鲸鱼打过血腥的照面,也遇到各种海洋奇景和航行趣事。
动物之血 (194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 Sang des bêtes
8.2 (17 个评分)
导演:
乔治·弗朗叙
演员:
Georges Hubert
/
妮可·拉德米拉尔
其它标题:
Le Sang des bêtes
/
Blood of the Beasts
…
An early example of ultra-realism, this movie contrasts the quiet, bucolic life in the outskirts of Paris with the harsh, gory conditions inside the nearby slaughterhouses. Describes the fate of the animals and that of the workers in graphic detail.
夏日纪事 (1961)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7.8 (54 个评分)
导演:
让·鲁什
/
埃德加·莫兰
演员: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
Marilù Parolini
其它标题:
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
/
Chronicle of a Summer
…
1960年的夏天,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和让·鲁什对巴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这部论述电影连续几个月跟踪调查的进行,也记录了主人公们的变化。调查中被采访的人最后在影片第一次放映的时候聚集在一起观看进行讨论,有人的赞同,有的人驳斥。两位导演通过这部真实电影,经历了既极具挑战又充满乐趣的体验。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猪年 (1968)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In the Year of the Pig
导演:
Emile de Antonio
演员:
周恩来 Zhou Enlai
其它标题:
In the Year of the Pig
/
Vietnam, année du Cochon
…
美国著名政治纪录片导演埃米尔·德·安东尼奥著名反战纪录片.197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绝对的杰作,影响法国新浪潮一代。
是一部介绍越南战争的记录片.越南战争是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是一部介绍越南战争的记录片.越南战争是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远离越南 (1967) 豆瓣
Loin du Vietnam
8.2 (13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
威廉姆·克莱因
…
演员:
Anne Bellec
/
凯伦.布朗盖农
…
其它标题:
Loin du Vietnam
/
Far from Vietnam
严格的说,这也许算不上是一部集锦影片,而是法国知识分子导演和电影工作者在越战时代的一次“良心大行动”,而且这也是不多的几部集锦纪录片之中的经典之作。
在影片开始,解说词就已经点明影片的主旨:越战是一场富人和穷人的战争,是富裕的美国和贫穷的越南之间的战争。在接下来“欲哭的约翰逊”、“倒叙(闪回)”“镜头眼”、“我们为何而战”、“安与尤艾”、“目眩”等等段落里,我们随着编导进入越南和美国的现状、探讨越战的历史、旁观知识分子的讨论、参与世界各地人们的讨论,深入地、多侧面地接近越战。这里面既有导演的主观阐述,也有从新闻影片上剪接过来的“客观”纪实,甚至还有极端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大概是在戈达尔的段落里,我们不断看到一个摄影师/导演坐在摄影机后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同一场面,而解说词却在说着:我们没法到越南去,只能在这里制作这部影片。
在大量事实和观点,甚至是包括美国、越南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越战问题争论的罗列之后,影片最后的一段解说给所有人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整部影片得到了最恰当的总结和升华:“战争就在我们周围,越南是为了我们而战”!
————————————————
《远离越南》(Loin du Viêtnam,尤里斯·伊文思等,1967年|12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是由多位导演拍摄的反映越南战争的集锦片。除了尤里斯·伊文思,其他导演为阿兰·雷乃、让—吕克·戈达尔、阿涅斯·瓦尔达、克劳德·勒鲁什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影片首先对比了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美方拥有无比先进的航空母舰,越方则以原始方式挖掘简陋的防空洞;随着一阵狂轰滥炸,银幕变得昏天黑地;一出独幕剧表现了巴黎呼吁和平的示威与纽约支持战争的游行;在越南,一出名为《约翰逊在哭泣》的话剧讽刺了好战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巴黎,戈达尔一边将眼睛伏在取景器上取景,一边解释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美国的越南,并在这个片段中插入了自己刚刚拍竣的影片《中国姑娘》的部分场景;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在前线时希望成为另一个阵营的人;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年轻的越南姑娘回忆起了在五角大楼前自焚的诺曼·莫里,他的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妻子出现在镜头前。本片的诞生过程大致如下:克里斯·马凯在听了从越南归来的伊文思的讲述后,倡议法国新浪潮的几位著名电影导演以及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1928年生)共同拍摄一部关于越南战争的集锦片,每人负责拍摄其中的1到2个片段(总共拍摄了11个片段)。这些导演的艺术风格不同,拍摄的片段多姿多彩,最极端的莫过于戈达尔拍摄的名为“镜头眼”的片段,依照形式与内容相互分离的原则,这个片段中的声音和画面毫无关联,他还亲自跳到镜头前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能去越南而只能在巴黎拍摄。本片是电影史上著名的反战影片之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影片开始,解说词就已经点明影片的主旨:越战是一场富人和穷人的战争,是富裕的美国和贫穷的越南之间的战争。在接下来“欲哭的约翰逊”、“倒叙(闪回)”“镜头眼”、“我们为何而战”、“安与尤艾”、“目眩”等等段落里,我们随着编导进入越南和美国的现状、探讨越战的历史、旁观知识分子的讨论、参与世界各地人们的讨论,深入地、多侧面地接近越战。这里面既有导演的主观阐述,也有从新闻影片上剪接过来的“客观”纪实,甚至还有极端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大概是在戈达尔的段落里,我们不断看到一个摄影师/导演坐在摄影机后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同一场面,而解说词却在说着:我们没法到越南去,只能在这里制作这部影片。
在大量事实和观点,甚至是包括美国、越南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越战问题争论的罗列之后,影片最后的一段解说给所有人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整部影片得到了最恰当的总结和升华:“战争就在我们周围,越南是为了我们而战”!
————————————————
《远离越南》(Loin du Viêtnam,尤里斯·伊文思等,1967年|12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是由多位导演拍摄的反映越南战争的集锦片。除了尤里斯·伊文思,其他导演为阿兰·雷乃、让—吕克·戈达尔、阿涅斯·瓦尔达、克劳德·勒鲁什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影片首先对比了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美方拥有无比先进的航空母舰,越方则以原始方式挖掘简陋的防空洞;随着一阵狂轰滥炸,银幕变得昏天黑地;一出独幕剧表现了巴黎呼吁和平的示威与纽约支持战争的游行;在越南,一出名为《约翰逊在哭泣》的话剧讽刺了好战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巴黎,戈达尔一边将眼睛伏在取景器上取景,一边解释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美国的越南,并在这个片段中插入了自己刚刚拍竣的影片《中国姑娘》的部分场景;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在前线时希望成为另一个阵营的人;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年轻的越南姑娘回忆起了在五角大楼前自焚的诺曼·莫里,他的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妻子出现在镜头前。本片的诞生过程大致如下:克里斯·马凯在听了从越南归来的伊文思的讲述后,倡议法国新浪潮的几位著名电影导演以及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1928年生)共同拍摄一部关于越南战争的集锦片,每人负责拍摄其中的1到2个片段(总共拍摄了11个片段)。这些导演的艺术风格不同,拍摄的片段多姿多彩,最极端的莫过于戈达尔拍摄的名为“镜头眼”的片段,依照形式与内容相互分离的原则,这个片段中的声音和画面毫无关联,他还亲自跳到镜头前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能去越南而只能在巴黎拍摄。本片是电影史上著名的反战影片之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德国之秋 (1978) 豆瓣
Deutschland im Herbst
导演:
亚历山大·克鲁格
/
沃尔克·施隆多夫
…
演员:
汉娜洛蕾·赫格
/
赫尔穆特·格里姆
…
其它标题:
Deutschland im Herbst
/
Germany in Autumn
1977年,一个商人被绑架后又被谋杀,杀他的是左翼的称为RAF的恐怖分子Armee Fraktion(红色帮派),他们绑架商人是为了试图以交换他们被抓的领导人。当诱拐的努力和一次劫持飞机相继努力失败后,RAF的3位非常杰出的领导人,安德烈亚斯巴德,古德兰·恩斯林和吉恩·卡尔泪谱,全部在监狱自杀。这3人实际上是被政府授命谋杀的。
给我庇护 (1970)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IMDb
Gimme Shelter
8.3 (20 个评分)
导演:
阿尔伯特·梅索斯
/
大卫·梅索斯
…
演员:
米克·贾格尔
/
查理·沃茨
…
其它标题:
Gimme Shelter
/
김미 셀터
…
1969年 Woodstock音乐节四个月之后,发生了一次名气远在前者之下、但就意义与成就来说不遑多让的枪杀事件。这部电影就是记录这次事件的。这支乐队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摇滚的终结者,当然它的表面现象是1969年12月。当时,在美国有大量乐迷的Rolling Stones乐队在美国加州奥德蒙举行一场免费演唱会,当天有40万观众来到现场,但悲剧发生了,被聘来维持秩序的飞车党在演唱会上演了暴力的场面,一名观众被追杀而死。这部又名《让我躲藏》的纪录片记下了“滚石”乐队最值得珍藏的瞬间,也记下了“地狱天使”的凶猛身影,本来是来维持秩序的他们最终却与部分观众大打出手,让20世纪60年代爱与和平的聚会的巨大神话在瞬间倒塌,正因为这些无比真实的镜头,这部电影在摇滚文献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牛仔撞红军超级演唱会 (1994) 豆瓣 IMDb
Leningrad Cowboys Total Balalaika Show
8.5 (13 个评分)
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 Aki Kaurismaki
演员:
Twist-Twist Erkinharju
/
Ben Granfelt
…
其它标题:
Leningrad Cowboys Total Balalaika Show
◎简 介
关于一场演唱会的电影《Total Balalaika Show》(“Balalaika”是俄罗斯的一种民族乐器,三角形,有三根弦。)。“Total Balalaika Show”这场空前的“合作”演唱会,演出者是“列宁格勒牛仔”和一整支全副军装、成员共有160人的俄罗斯红军合唱团。演唱会于1993年6月12日在 芬兰赫尔辛基的Senate广场举行,总共从芬兰和俄罗斯来了7万名热切的观众。也算是在冷战时期对“和平共处”的一个注解吧。演唱会的歌曲主要是西方摇 滚和俄罗斯民族歌曲的大杂烩,俄罗斯的民族舞者也参加了演出。9 E( Y# [! ~: n4 ^$ U7 c, o1 S5 I
同年,“列宁格勒牛仔”和这支160人的俄罗斯红军合唱团还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场“NOKIA Balalaika Show”,整场演出由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赞助。“列宁格勒牛仔”那时在德国也是当红炸子鸡。 ?1 t" d: o# `) p; F, ~% L
“列宁格勒牛仔”这支乐队,其实是芬兰著名导演Aki Kaurism?ki(阿基·考利斯马基)的发明。“阿基·考利斯马基是一位饮誉国际影坛多年的天才导演,早年曾乾过邮差、洗碗工以及影评人。”1989 年阿基·考利斯马基拍了一部片子《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在这部电影里,一支叫做“列宁格勒牛仔”的乐队去美国闯荡。阿基起用了一支现实中的乐队“Sleepy Sleepers”来扮演“列宁格勒牛仔”,另外还加入了Nicky Tesco,此人是英国朋克乐队“The Members”的前成员。就在《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这部电影完成之后,这支不一般的飞机头乐队“列宁格勒牛仔”也找到了生命力。之后他们就以这个名字 演出、发行唱片等等,很快就大红大紫起来。
关于一场演唱会的电影《Total Balalaika Show》(“Balalaika”是俄罗斯的一种民族乐器,三角形,有三根弦。)。“Total Balalaika Show”这场空前的“合作”演唱会,演出者是“列宁格勒牛仔”和一整支全副军装、成员共有160人的俄罗斯红军合唱团。演唱会于1993年6月12日在 芬兰赫尔辛基的Senate广场举行,总共从芬兰和俄罗斯来了7万名热切的观众。也算是在冷战时期对“和平共处”的一个注解吧。演唱会的歌曲主要是西方摇 滚和俄罗斯民族歌曲的大杂烩,俄罗斯的民族舞者也参加了演出。9 E( Y# [! ~: n4 ^$ U7 c, o1 S5 I
同年,“列宁格勒牛仔”和这支160人的俄罗斯红军合唱团还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场“NOKIA Balalaika Show”,整场演出由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赞助。“列宁格勒牛仔”那时在德国也是当红炸子鸡。 ?1 t" d: o# `) p; F, ~% L
“列宁格勒牛仔”这支乐队,其实是芬兰著名导演Aki Kaurism?ki(阿基·考利斯马基)的发明。“阿基·考利斯马基是一位饮誉国际影坛多年的天才导演,早年曾乾过邮差、洗碗工以及影评人。”1989 年阿基·考利斯马基拍了一部片子《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在这部电影里,一支叫做“列宁格勒牛仔”的乐队去美国闯荡。阿基起用了一支现实中的乐队“Sleepy Sleepers”来扮演“列宁格勒牛仔”,另外还加入了Nicky Tesco,此人是英国朋克乐队“The Members”的前成员。就在《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这部电影完成之后,这支不一般的飞机头乐队“列宁格勒牛仔”也找到了生命力。之后他们就以这个名字 演出、发行唱片等等,很快就大红大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