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男孩别哭 (1999) 豆瓣 TMDB
Boys Don't Cry
8.1 (164 个评分) 导演: 金伯莉·皮尔斯 演员: 希拉里·斯万克 / 科洛·塞维尼
其它标题: Boys Don't Cry / 没哭声的抉择(港)
布兰顿(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 饰)来到法奥斯城,成为了当地的大众情人,很受女性欢迎。然而他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俊男本是女儿身。“他”的真名叫蒂娜,一直对自己是个女性缺失认同。他喜欢成为男性,并决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角色和新生活。
布兰顿和当地女孩拉娜(科洛•塞维尼 Chloë Sevigny 饰)恋爱了,还和拉娜的前男友成为好友——尽管他们粗野、酗酒,行为暴戾,但被接纳的布兰顿却得到了认同感。生活朝着布兰顿想要的方向发展,一次交通违章却暴露了所有的秘密。布兰顿被识破女儿身,尽管拉娜原谅了她,悲剧却发生了。拉娜的前男友对布兰顿怒不可遏,将她摧毁在一场残忍的暴力事件中。
大亨游戏 (1992) 豆瓣 TMDB
Glengarry Glen Ross
7.8 (42 个评分) 导演: 詹姆斯·弗雷 演员: 阿尔·帕西诺 / 杰克·莱蒙
其它标题: 글렌게리 글렌 로스 / 摩天楼を夢みて
某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业务每况愈下,除了员工里基(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业绩尚可,其他员工只剩下在酒吧里买醉。公司主管约翰(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饰)看到士气低落,于是请来了推销大师布莱克(亚历克•鲍德温 Alec Baldwin 饰)前来布道。这家伙盛气凌人,出言尖酸刻薄,把各位批得一无是处。为了生存,老推销员莱文(杰克•莱蒙 Jack Lemmon 饰)因为女儿生病住院,所以希望可以得到照顾,保住饭碗;乔治(艾伦•阿金 Alan Arkin 饰)则因为年事已高,听天由命;戴夫(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饰)偷窃里基买卖的主意,一切通过金钱交易,神不知鬼不觉。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并不是一帆风顺......
夺金三王 (1999) 豆瓣 TMDB
Three Kings
6.6 (23 个评分) 导演: 大卫·O·拉塞尔 演员: 乔治·克鲁尼 / 马克·沃尔伯格
其它标题: Three Kings / 三条好汉
海湾战争终于结束了。三个好兄弟阿奇(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特洛伊(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饰)和埃尔金(艾斯·库珀 Ice Cube 饰)准备在退役前结结实实捞上一笔,那样他们退役后就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人生了。可不要以为他们 在异想天开,其实他们早就在伊拉克听到坊间传闻:总统萨达姆暗中收藏了一批从科威特偷来的黄金在他的秘密碉堡内。恰巧兄弟三人从伊拉克的一名战俘的屁眼处发现了一张萨达姆秘密碉堡的地图,于是三人经过准备,往夺宝之路进发……
青春年少 (1998) I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TMDB
Rushmore
8.0 (252 个评分) 导演: 韦斯·安德森 演员: 詹森·舒瓦兹曼 / 比尔·默瑞
其它标题: 맥스군 사랑에 빠지다 / 天才マックスの世界
才华横溢,有一腔理想抱负的热血少年马克斯·费舍尔(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饰),在休斯敦一间贵族预备学校就读。初入名校的马克斯,却把全部的心思都投注于社团上。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在各种社团里游刃有余。然而过分忽视功课的他,不久就面临着被退学的威胁。因缘际会,他与事业成功的商业大亨赫尔曼·布卢姆(比尔·默瑞 Bill Murray饰)成为了忘年之交,学会了很多人生真理。然而这一切都终结在了才貌双全的女老师露丝玛丽·克罗丝(奥莉维亚·威廉姆斯 Olivia Williams饰)手里。马克斯深陷爱情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天才一族 (2001) Eggplant.place 豆瓣 Min reol TMDB
The Royal Tenenbaums
8.1 (318 个评分) 导演: 韦斯·安德森 演员: 吉恩·哈克曼 / 安杰丽卡·休斯顿
其它标题: I Tenenbaum / The Royal Tenenbaums
Royal Tenenbaum(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45岁那年夫妻分居,他一个人去住酒店,独自抚养孩子的妻子Etheline(安杰丽卡·休斯顿 Anjelica Huston 饰)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孩子才能的培养方面。不负众望,他们的三个孩子个个 都是天才,她以此写作了一本书——《天才一族》。
大儿子Chas(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12岁时就对生意运筹帷幄,初中就购置不动产,对财务有着超同寻常的理解。二女儿Margot(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两岁时被收养,这个话题被父亲叨叨终身以致Matgot有点神经质地耿耿于怀。这个天才剧作家9岁时就赢得了勇士奖。Richie(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从三年级起就是冠军网球选手,业余喜爱组乐队和收藏汽车模型以及绘画,17岁转做职业选手的他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公开赛冠军。
时间荏苒,父母分居过去20年,三个天才孩子长大成人,Chas在一次飞机失事失去妻子后从此和2个孩子惶惶度日,Matgot整日把自己锁在浴室不与丈夫交谈更是9年都没有新剧本面世,Richie在大海上准备一年的航行。这一切都被Royal的一个突然消息中止:他患上了癌症只剩下6个礼拜的生命,他想和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这天才一家再度聚首,有趣的事层出不穷。
永不妥协 (2000)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Erin Brockovich
8.3 (209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 演员: 朱莉娅·罗伯茨 / 大卫·布里斯宾
其它标题: Erin Brockovich / 伊人当自强(港)
埃琳•布罗克维奇(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是倒霉鬼中的典型。她结过两次婚,但每次婚姻都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令她成了一个拖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倒霉的她在遭到一场交通事故后,连志在必得的赔偿官司到最后都输掉了。
为她辩护的律师埃德(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饰)半是同情埃琳半是因为帮她打输了官司心感内疚,收留了埃琳在他的律师楼里打杂。埃琳的生活算是有了一点保障。在调查一单污水申诉案时,埃琳偶然发现了污水中含剧毒物质,而供水公司确对此敷衍了事。弱女子埃琳决定用她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为受污染的数百名居民讨回公道的重担!
毒品网络 (2000) 豆瓣 TMDB
Traffic
7.7 (74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 演员: 迈克尔·道格拉斯 /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其它标题: Traffic / 贩毒网
在崇尚享乐的现代社会,毒品已成为了美国政府甚为头痛的难题。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毒品犯罪和买卖,美国总统发起反毒品战争计划,正直的俄亥俄州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刘易斯(迈克·道格拉斯 饰)由此调任成为国家药品政策管理局的官员,他不仅要面对各个利益团体的攻伐和拉拢,还要应对来自家庭内部的毒品侵蚀;墨西哥南部,恪尽职守的警官哈维德·罗德里格兹在军方某将军的授意下,即将对盘桓这里的贩毒组织展开行动,而他也陷入了毒品泥潭中难以抽身;联邦干探蒙特尔和雷从事毒品卧底工作多年,虽然老牌毒枭卡尔落网,但他们又将和卡尔的妻子海伦娜(凯瑟琳·泽塔·琼斯 饰),这个继承了丈夫产业的新毒品贩子展开抗争……
歌舞线上 (1985) 豆瓣 TMDB
A Chorus Line
6.8 (12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演员: 迈克尔·道格拉斯 / 泰伦斯·曼
其它标题: A Chorus Line / 大歌舞
------A Chorus Line was not just another hit show. It spoke to and for a generation. For those who loved it, the theater was forever changed, and our lives forever enriched by this "singular sensation."
电影讲述的是一次试演,扎克(迈可-道格拉斯饰),一个著名而且非常老练严厉的音乐剧导演要为他的新作品挑选一支强健有力的歌舞团队,参加选拔的舞蹈演员挤满了大街。竞争是激烈的,很快第一轮就淘汰了一大半人。所有人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唱着:God I hope I get it.I hope I get it,I really need this job,please God I need this job.第二轮过后剩下仅十六人,他们中有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有在舞台上奋斗多年的老手,有新婚夫妇还有承担家庭重担的父亲,当他们以为自己已经通过选拔沉浸在兴奋中时,扎克告诉他们还有最后一轮筛选。他要求每个人讲述自己的人生和舞蹈生涯,以使他弄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谁满足他所需要的。十六个人站成一排,开始一个个地讲述自己的秘密,他们的成长,回忆,荣耀与悲哀,虽然开始有些犹豫。(”I can do that” “at the ballet” “hello twelve,hello thirteen,hello love” “dance-ten,looks-three” “nothing”)
扎克的旧情人舞蹈演员卡西,很久前离开他去了好莱坞,但她的事业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她回来希望能得到这份工作。而扎克对她的离开还怀恨在心,冷淡地拒绝了她,直到她强烈要求与其他人一同参加选拔,他才勉强同意让她试试(Music and the Mirror----let me dance for you,let me try)在试演主题歌 “one” 时,扎克认为卡西表现太特别,破坏了整个队伍的整齐划一,卡西向他倾诉她当年离开他的愿意是因为爱,她希望能得到他的重视(what I did for love----won’t forget,can’t regret what I did for love)演员保罗在表演踢踏时膝盖受伤被送到了医院,扎克问其他人: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停止舞蹈生涯会怎样?大家都表示对舞蹈的热爱,即使不能出名,只能作chorus的一员也值得。最后的选拔到了,十六人只能留下八个,淘汰的人带着遗憾告别,电影在众演员一同表演的主题歌 “one”中结束。 A Chorus Line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百老汇音乐剧,它首演于1975年,最初是在外百老汇上演,几个月后才搬到百老汇,它曾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记录,1990年在百老汇闭演。它是由一群舞蹈演员的真实谈话记录改编来的,也许因为它对舞蹈演员真实感情的刻画才打动了那么多人,许多人特别是演员看了以后都会有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感觉。当它被搬上荧幕后,许多看过舞台演出的人表示失望,可惜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舞台表演。不过我个人喜欢这部片子胜过《芝加哥》(具体说我看芝加哥的一个感觉是乱,而且我不太喜欢它的舞蹈场面)难怪它当年能在TONY奖评选中打败《芝加歌》。 A Chorus Line 的台译是平步青云,我觉得这个译法与情节并不太合适,港译歌舞线上也太直白。M大在DVD收藏指南中讲它译为歌舞人生,这个还比较贴切。但是line在这里应该不是指台词或剧本的意思,个人觉得它就是指这个歌舞队,看老的百老汇歌舞片舞台上总有许多作为背景的歌舞演员排成一排给前台的主角伴舞伴唱,他们也许就是chorus line。同时我注意到影片中舞台的前台有一条明显的白线,参加最后选拔的人在线上站成一排,轮到谁讲时就站出来,在最后的选拔时被点名站出来的人淘汰了,留在线上的人是最后的Winner,这跟片名暗暗呼应。作为chorus line一向是给明星们作陪衬的,他们被要求做到动作完全一致,不能有谁表现突出,以前做solo的卡西对这一点并不适应,结果一再被扎克训斥。她愤然地对扎克说:每一个人都是special的,我就是我自己。Exactly the same or special,我想这也许是电影中两个对立统一的主题。在看前面的个人展示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当他们在一起表演时又要让观众感觉到他们是完全一致的。影片的结尾扎克对入选者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优秀的,并且强调让他们不要改变自己的发型。最后的一段表演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亮相,主题歌 “one”的歌词中又有: “the special one” “second best to none”,这都与主题呼应。这部音乐剧的音乐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舞蹈。影片的一开始就是一大群身着各式各样练功服的舞者伴着很有节奏感的音乐群舞的场景,它给我的感觉是很有活力,充满现代感。我喜欢看那些整齐一致的舞蹈者脸上洋溢着的各具个性的表情,那些自信的,兴奋的,专注的,陶醉的表情。一个脸上尚带着稚气,还不太自信的女孩被叫到前台做示范,当她开始舞动起来时就象换了个人,看似娇柔的身姿竟能爆发出这样一种力量,近似疯狂的力量,仿佛每个细胞都沉浸在音乐节奏中。创作音乐剧的Michael Benett说他希望达到的效果是让观众觉得:these kids shouldn’t be in the chorus.扎克问迈可:你愿意把一生都花在歌舞队里吗?迈可脱口而出:我就是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成千上万的群众演员,成名的廖廖几个,大多数都在事业道路上挣扎,虽然大家都怀着成名的梦想,支持他们奋斗下去的还是对舞蹈的爱好。如果说《红菱艳》是讲述发生在舞蹈演员身上的不幸的童话故事,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舞蹈演员宁愿自己是那个找到红舞鞋的女孩。舞蹈给她们脱离现实生活不幸的安慰,在at the ballet中她们唱道:everything is beautiful at the ballet,every prince has got to have his swan.I was happy,I was pretty at the ballet. 简单的结构,平淡的剧情,真挚的感情,歌舞与平常生活的结合,也许这就是这部音乐剧抓人的地方。 (P.S. 我了解到有些我们知道的音乐剧演员演过这部音乐剧——Michael Gruber最早在百老汇演的就是A Chorus Line中的Mike Costa,而在电影中饰演舞蹈指导Larry的Terrence Mann是Les Mis Original Broadway Cast 中的沙威。)
豪门孽债 (1990) 豆瓣
Reversal of Fortune
8.1 (14 个评分) 导演: 巴贝特·施罗德 演员: 格伦·克洛斯 / 杰瑞米·艾恩斯
其它标题: Reversal of Fortune / 亲爱的,是谁让我沉睡了
Wealthy Sunny von Bülow lies brain-dead, husband Claus guilty of attempted murder; but he says he's innocent and hires Alan Dershowitz for his appeal.
欢迎光临娃娃屋 (1995) 豆瓣 TMDB IMDb
Welcome to the Dollhouse
7.2 (17 个评分) 导演: 托德·索伦兹 演员: 希瑟·玛塔拉佐 / Victoria Davis
其它标题: Welcome to the Dollhouse / 纯真传说
多恩(希瑟·玛塔拉佐 Heather Matarazzo 饰)是一个非常平凡的青春期的女孩,样貌平平,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扔在人堆里眨眼间就会消失。多恩一直觉得自己简直倒霉透顶,爸爸妈妈将注意力都放在工作和优秀的哥哥姐姐身上,对自己无暇顾及,而哥哥姐姐也觉得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妹妹很没有面子,而对她冷言冷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心仪的男生,却在鼓起勇气告白之后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而反观自己周围的人,好像每一个人都过得比自己要快乐。
终于,忍无可忍的多恩决定离家出走,或许外面的世界会比这里要好得多。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迷惑 (2000) 豆瓣 TMDB
Bamboozled
导演: 斯派克·李 演员: 达蒙·韦恩斯 / 萨维恩·格洛弗
其它标题: 뱀부즐리드 / Bamboozled
电视制片人皮埃尔·德拉克罗瓦感到沮丧,因为电视台高层拒绝了他的情景喜剧创意。希望能被解雇,德拉克罗瓦提出了他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主意:一个21世纪的黑人歌舞团表演。电视台不仅播出了这个节目,而且它成为了一场轰动的成功。
太空先锋 (1983) 豆瓣 TMDB
The Right Stuff
7.4 (21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考夫曼 演员: 丹尼斯·奎德 / 山姆·夏普德
其它标题: The Right Stuff / 征空先锋(港)
根据美国历史上首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他们是阿兰·舍帕德、戈斯·格瑞森、约翰·格婪尼、斯高特·卡本特、高登·库伯等,共七位英雄。影片详细地描绘了美国太空计划的诞生过程以及第一批航天员诞生的历史故事。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1939) 豆瓣 IMDb TMDB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8.6 (118 个评分) 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演员: 詹姆斯·斯图尔特 / 琪恩·亚瑟
其它标题: 스미스씨 워싱턴에 가다 / スミス都へ行く
  美国的一个小镇,Jefferson Smith(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饰)是当地的童子军的首领,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被选为新的参议员,来到了华盛顿。遇到了他父亲的老朋友,同为参议员的Joseph Paine(克劳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饰),并且迷上了Joseph的漂亮女儿。单纯的Jefferson从来没来过华盛顿,在华盛顿闹了不少笑话,被媒体纷纷取笑。Joseph让Jefferson起草一个提案,并让他的女秘书Clarissa Saunders(琪恩·亚瑟 Jean Arthur 饰)协助Jefferson。然而Jefferson却发现,他的这个所谓参议员不过是其他老谋深算的参议员手中的木偶,他发现了他们一个巨大的阴谋。Jefferson决定以自己单薄的力量来对抗那群人,来改变这个腐败的政治环境。到底他能否成功?史密斯先生的华盛顿之旅会如何结束?
  本片获第11届奥斯卡10项提名,赢得最佳原创剧本一奖。
罗斯威尔 (1994) 豆瓣 TMDB
Roswell
导演: 杰里米·卡根 演员: 凯尔·麦克拉克伦 / 马丁·辛
其它标题: Roswell
空军少校在现场捡了两块碎片回家,当时没太注意,后来有一天,他参观了碎片检查实验,工程师在对碎片进行分析,碎片折叠很多次,然后会自己展开,恢复成原样。回到家里,孩子在玩那块碎片,有一块是长条型的,上面有文字,有些像象型文,但不是象型文字。另外一块碎片薄如纸,少校有试着折叠碎片,果然,碎片自己展开,恢复成原样,没有折痕。他又试着用刀划,轻轻一划,就是一个口子,碎片自己缝合,没有痕迹,这一现象让他的妻儿很吃惊。
后来,军队发现少校收藏了碎片,并立即没收了碎片。
在小镇殡仪馆工作的一位人员接到军方电话,要求用灵车,而且还订做了三只铁箱,是用来装尸体的,可是他得知棺材的数据后发现,这里面有些让他不明白的地方,可是他不敢问,只好做。当他到达医院后,军方就警告他,不要把看到一切说出去。于是,他感到自己惹上了麻烦。第二天,他接到在医院工作的女友的电话,约他到咖啡店见面,当晚,他去了咖啡店,女友看起来很激动,而且很害怕。他坐下来,问女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军队会封锁医院?
女友很激动的对他讲述了她看到一切,医生是怎样解剖那具尸体的。她用纸大概的画了一下尸体的摸样,然后立即烧毁了纸。第三天,他得知女友出了车祸。
此后,农场主也跟着死去,电台支持人和负责人都在几年内,陆续的死去。
少校一直在追查这件事,他得到消息,去找了当年在殡仪馆工作的那个人,开始,他一直不肯说有这么一件事。少校去了几次,他终于把看到事情的一切告诉了少校。
接着,少校又来到养老院,他得知这里有三位飞行员能提供他一些消息。听说这三名飞行员是当时去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公臣。少校和他们三个谈了谈那次事件,他们说,在飞回来的路上,看到山谷里有个发光的物体。
接着少校又去找接管这件事的那位将军,将军年事已高,得了病,住在医院内,当少校来到医院的时候,发现病床上没有人,窗户是开着的,桌上有本日记,是将军写的,讲述了将军看到的一切,三具尸体,运到基地时,有一具还是活的,但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它慢慢的抬起手来,直指前方,将军突然间感到莫名的恐惧,它在传达信息,说会有更多,还会有很多要来。
少校立即跑到窗前往下一看,将军跳楼了。当他一转身的时候,发现国家安全局的人,而桌上的日记也不在了,少校没有说话,就这样,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光了,线索也因此中断。几天后,少校参加了将军的追悼会。从此,少校再也没有查这件事。静静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美国十讲 豆瓣
8.5 (23 个评分) 作者: 资中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这不是美国通史,也不是学术著作,是作者多年观察美国的心得,尽量用浅显的“大白话”讲出来。这些个人心得却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的结果。
本书作者对美国的论述,是把美国作为一种文明或者西方文明的变异来研究的,特别是把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制度作为一种人类正常的迥异于我们传统的政治文明来研究。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豆瓣
作者: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译者: 王宗华 等 上海大学 2009 - 3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讲述了: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美国第18任总统,184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格兰特率部远征,先后夺取亨利堡及多纳尔森堡,这是联邦军队自战争爆发以来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胜利。随后,他指挥夏洛战役攻克维克斯堡,粉碎了南方军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在取得铁路枢纽查塔努加战役胜利之后,林肯总统提升格兰特为中将,任命他为联邦军总司令。在里士满周边进行的旨在瓦解罗伯特·李的荒原战役中。格兰特最终摧毁敌军,于1865年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接受罗伯特·李的投降。
1868年,共和党提名这位备受尊敬的战争英雄作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并当选总统,在1872年又赢得了总统连任。
1877年离开白宫后,格兰特开始了他环游世界的旅程,曾到过中国受到当时李鸿章的接见。后来格兰特在纽约定居,在这里,他与人合伙开办一家投资公司。结果被合伙人骗得倾家荡产。1884年始,格兰特为《世纪杂志》撰写战争回忆录。尽管遭受着喉癌病痛的折磨,格兰特仍然与马克.吐温签订协议,公开出版他的回忆录。格兰特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描述了那场他本人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战争。
1885年7月23日,就在完成个人回忆录最后清样校对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格兰特病逝于纽约避暑胜地阿迪朗达克的麦克雷格山。他的书公开出版后即成为畅销书,当时销售达三十余万册,为格兰特的遗孀赚得大约四十五万美元的版税。
我们的孩子 豆瓣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8.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帕特南 译者: 田雷 / 宋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 - 5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帕特南用“以点带面”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帕特南依次讨论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全书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贫富阶级之间的“剪刀差”——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内都有鲜明的反映。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时代,仅仅谈机会均等都是不公正的!
2013年,帕特南曾因“深化了我们对美国社区的理解”而得到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本书在此意义上又是一次学术的跃进,它更生动地展示出美国社会的全幅图景:当寒门子弟发现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时,美国梦已碎。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而言,这本书以手术刀般的锐利所进行的批判,是我们千金难买的经验和教训。
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 豆瓣
作者: 斯泰格沃德 商务印书馆 2002 - 1
本书以政治事件为主线,对美国从1960年至1970年10年间的社会诸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揭示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转折时期的真相。考证清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且文笔生动活泼,易读易懂是我们了解1960年代美国社会历史的一本较好的教科书。
美国行为的根源 豆瓣
作者: 张宇燕 / 高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在当今世界,对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来说,美国无疑是头等重要的国家,无疑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理解当今国际关系或预测明日世界格局走向,还是评估中国今天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把握未来趋势,均应以对美国行为方式的深入讨论为基本出发点,均应以美国行为的根源有所了解。本书从基督教传统与普世化价值、商业理念与现实利益、精英主导与集团政治、对外行为的二元目标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美国行为的根源。
繁荣与衰退 豆瓣
Capitalism in America: A History
作者: [美]艾伦·格林斯潘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 6
这是一部史诗级的美国演变史,你将从中看到一片荒芜的殖民地如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造富和创新引擎。艾伦·格林斯潘拥有传奇般的职业经历,对美国经济最隐秘的角落了如指掌。他认为美国经济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有机体,既会增长,也会停滞。他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力如何增长,而解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理解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谜团:创新从何而来?创新如何传播?为什么创新在某些时期能够在民众中获得大量传播,而当下创新的成果只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繁荣与衰退》沿着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脉络,用精彩凝练的语言讲述了每个历史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这本书论述了美国经济史中的重要话题,无论是内战爆发前南方奴隶制发挥的作用,还是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实际效应,甚至是全球化及其影响给民众带来的剧烈冲击,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数百万普通美国民众释放出来的惊人的能量,正是这股能量推动着美国走向财富和力量的巅峰。根据两位作者的观点,美国之所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核心在于能够容纳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后果,破旧立新的潮流从未衰退,新人口、新观念总是不断带来进步。尽管创造性破坏往往会造成混乱的后果,但它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作者认为,面对创造性破坏带来的损失,美国人总是愿意用牺牲换取收益,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个事实,就无法解释美国的崛起,也无法解释美国如何应对历次挑战。最近几十年间,美国的生产力止步不前,作者认为,这是汲取历史经验的最佳时刻,美国是否还能保持其领先地位,还是将其拱手让人,应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