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交易系统 豆瓣
作者: 武剑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
《交易系统:更新与跨越》是中国第一部研究证券交易系统的专业著作,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既回顾和总结了系统规划、建设和上线过程中,技术管理、架构设计、应用调优、切换部署、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交易技术支撑体系,特别是,通过分析其他资本市场交易系统的近年来发展历程和后续的技术发展规划,探索了未来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致框架和可能的模式。相信《交易系统:更新与跨越》的出版对进一步完善交易所的技术系统,推动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技术进步,将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经济运行的逻辑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高善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5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
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 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
在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 豆瓣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王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作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全球最主要金融机构之一的美联储,
究竟是不是私人机构,股东是谁,利润如何分配?
谁负责制定美联储的政策?
它是否真像传说中那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
它又如何在金融危机时力挽狂澜,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量化宽松政策真的是美联储在滥发货币转嫁危机吗?
美国经济复苏后,美联储如何从现行政策中全身而退,又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本书不仅对美联储的历史背景、政策目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作了客观明确的描述,而且对国内读者特别关心的有关美联储的各个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澄清若干对美联储的常见误解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美联储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及其行事逻辑,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全球市场的预见能力!
滚雪球(上) 豆瓣
作者: [美] 艾丽斯·施罗德 译者: 覃扬眉 / 丁颖颖 中信出版社 2009 - 1
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沃伦·巴菲特,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甚至在死后还会影响后世50年的伟大人物,终于向我们敞开了他的心扉。这本他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
公司理财 豆瓣
Corporate finance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 A. 罗斯 / [美] 伦道夫 W. 威斯特菲尔德 译者: 吴世农 / 沈艺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 1
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杰弗利F.杰富编写的《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分8篇,共31章,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新增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篇章结构十分精妙、逻辑严密、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易教易学,既适合作为商学院MBA、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又适合作为财务和投资专业人士、大学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必读名著或参考书。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10版) 豆瓣
作者: 约翰·赫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7
本书建立了实务和理论的桥梁,并且尽量少采用数学知识,提供了大量业界事例,主要讲述了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采用期货的对冲策略、远期及期货价格的确定、期权市场的运作过程、雇员股票期权的性质、期权交易策略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模型、希腊值及其运用等。
本书可作为商学、经济学、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研究生提高其数量技能的参考书,同时还适合作为衍生产品市场的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 豆瓣
作者: 徐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7
《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年讲授金融学课程所结出的果实。本书主要内容由均衡资产定价、无套利资产定价以及金融摩擦三部分组成,涉及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所有重要方面。本书以本科生能接受的数学程度,平易近人地介绍了现代金融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尤其注重透视理论背后的金融学思想,揭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中澎湃的生命律动。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适用于本科生程度的数学工具,既不太过简单,也不太过专业,填补了市场同类教材的空白。本书既可作为本科生程度读者的金融学入门教材,也对研究生或MBA程度的读者有参考意义。
算法交易员 豆瓣
인공지능 투자가 퀀트
作者: [韩] 权容禛 译者: 何佩佩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 8
本书是在纽约当地积极发展的韩国宽客讲述的华尔街人工智能机器人之战。在形同战场的华尔街,宽客们在世界金融市场翻云覆雨,书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手段。同时,预测了与人工智能一起急速变化的金融业的未来。本书获第三届Brunchbook Project优秀作品奖,累计查询次数超过100万次,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够更好地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
行动的勇气 豆瓣 Goodreads
The Courage to Act: A memoir of a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本·伯南克 译者: 蒋宗强 中信出版社 2016 - 5
本书描述了美国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应对2008年大衰退的过程,无疑是同类中的最佳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披露了许多细节,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世界经济历史中的这一关键时期,很有启发意义。
——《纽约时报》
美联储为规避另一场大萧条,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行动,本书认真、详细且格外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这么做。
——《华盛顿邮报》
本书非常精彩地描述了美联储如何力挽狂澜,使得世界免于再次遭遇像大萧条那样的灾难……且不提美联储在危机爆发之前犯了哪些错误,至少伯南克主席领导下的美联储拯救了美国和世界,不至于再度遭难。人类应该有感恩之心。
——《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
伯南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何在以及未来如何规避类似问题。
——《洛杉矶时报》
本书深入浅出、精彩绝伦地介绍了一位美联储前主席的经济思想。
——新闻网站Vox.com
内容简介
全面阐释伯南克直面风险与拯救危局的金融哲学
对危机救赎内幕前所未有的披露
对金融政策的深入思考和现实考量
2006年,伯南克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从南卡罗来纳州的小镇到声誉卓著的学术殿堂,再到担任公职,伯南克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谓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巅峰。
他根本无暇庆贺。
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全球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一度濒临崩溃。从投行贝尔斯登的崩溃到对保险业巨头AIG开展空前救助,伯南克及其团队殚精竭虑,采取一切可用工具,遏制金融危机蔓延态势,使得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得以持续运转。
公众对华尔街的贪婪义愤填膺。伯南克及其团队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他们在两位总统的积极支持下,终于成功地让一个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恢复了稳定。一旦美国经济彻底崩溃,规模与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伯南克等人以非凡的创意和决心力挽狂澜。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非传统的救助工具,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开创了令其他国家竞相效仿的模式。
本书记录和阐释了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并以内部人士的视角回顾了华盛顿的应对政策,全面翔实地披露了决策过程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主要人物的个人形象,同时也梳理了伯南克在专业背景下对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思考与反思。
代谢增长论 豆瓣
作者: 陈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3
经济复杂性研究是在物理、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定量观察和建模的经济科学。本书是“经济复杂性基础研究系列”的第一卷。全书尝试以新的非平衡态物理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逻辑斯蒂小波出发,从技术进步作为根本动力来重构经济发展演化的理论,重构微观、产业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本书全面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发现,并构筑了一个可用于解释中国40年增长和发展经验的演化经济学框架,是有志于研究经济学理论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学者的必备参考书。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豆瓣
6.6 (7 个评分) 作者: 刘鹤(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 2
2010年起,中央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的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史为鉴,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研究。参与单位分别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机制等角度展开研究,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中央财办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总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为中央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本回报·穿越资本周期的投资 豆瓣
Capital Returns: Investing Through the Capital Cycle: A Money Manager's Reports 2002-15
作者: (英)爱德华.钱塞勒 译者: 陆猛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7 - 5
本书是对资本周期投资方法理论及其实际运用的一个全面介绍。本书由爱德华-钱塞勒编辑并撰写导言,包括60篇由马拉松公司基金经理在2002到2015年期间写的很好有见地的报告。本书提供了对资本周期策略的独到见解,全部都有真实的案例做支持——从优选啤酒酿造业到半导体行业——显示了这一方法如何可以被成功地运用到不同的行业环境之中,以及它在2008年前是如何保护资产不受金融灾难的影响。对于那些致力于在长期优选化组合回报的严肃投资者来说,这本书将会是一个很好好的参考。
Marathon是伦敦的一家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500亿美元。他们每年会给投资者写8封信/投资回顾(Global Investment Review),每封信有五、六篇文章,谈谈他们对市场和股票的看法。《capital returns》是他们在2002-2015年期间部分投资回顾基础上编写的。和大部分的股票分析师相比,Marathon认为其分析的独特之处在于重视供给侧的分析。今年年初以来,政府提出了供给测改革,核心是去产能和让僵死企业倒闭。本书对中国的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电子版2015年11月上市,印刷版2016年5月上市。
债务危机 豆瓣
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
9.2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瑞·达利欧 译者: 赵灿 / 熊建伟 中信出版社 2019 - 3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全球一线投资者之一瑞·达利欧公开了他独到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解释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以及妥善应对危机应该遵守的原则。凭借这些原则,桥水在其他机构受困于危机的情况下,得以准确预见事态发展,并安然度过危机。
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生活和工作》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在这本书中,他用这种方式剖析了大规模债务危机,并分享了他的模型,希望以此来降低大规模债务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掌控危机。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
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的非常规视角。无论你是投资者、决策者,还是仅仅对危机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帮助你以备受启发的新方式理解经济与市场。
预期收益 豆瓣
Expected Returns: An Investor's Guide To Harvesting Market Rewards
作者: [芬] 安蒂·伊尔曼恩 译者: 钱磊 格致出版社 2018 - 5
本书介绍投资预期收益方面的主要专题。机构投资者的传统准则过于关注历史业绩,而对资产种类配置关注不足。本书认为投资决策的制定应当**资产类别的视角,而且在评估预期收益时应当考虑更广泛的因素。?本书详细讨论了众多的收益来源: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和另类投资)、策略风格(价值型、套利型、趋势型等等)以及风险因素(例如增长率、通货膨胀和流动性)。
资本全球化 豆瓣
作者: (美)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 译者: 麻勇爱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 7
本书第 1 版出版于 1998 年,由于深刻细致地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国际经济的重要性,并更有助于读者了解国际经济的运作机制,而被经济学界誉为国际货币市场的经典。但本书绝对不是一本只写给经济学家的书,书中涵盖了大量历史、政治政策、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作者认为,只有在了解了货币系统的历史后,人们才能明白货币市场每日起伏背后所蕴含的逻辑。
在本书第 2 版中,作者加入了亚洲金融危机,欧元区的形成等近十几年来货币市场的新动向,对于对国际货币市场有浓厚兴趣的学者、投资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读物。
现代货币理论 豆瓣
作者: L.兰德尔·雷 中信出版社 2017 - 1
《现代货币理论》研究横跨数个经济学子学科,如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史、货币理论、失业与贫困、金融与金融机构、部门收支平衡、经济周期与危机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大规模地更新、融合了诸多非主流的异端理论。
《现代货币理论》作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入门读物,以新颖的视角解读宏观经济学,挑战传统思维,揭示货币如何在现代经济体中“运作”。本书根据现代货币理论的主要原则,阐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宏观会计、货币与财政政策、货币制度和汇率等问题。
《现代货币理论》特别分析了由于对货币性质的误解如何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并就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如何解决本国经济疲软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豆瓣
Money,Bank 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
作者: [西]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译者: 秦传安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自本书第二版在2009年出版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有越来越多的外文译本出版,譬如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荷兰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等13种译本在10个不同的国家出版。
本书主要在于考量在具体的经济和政治语境下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的对危机和改革原因的分析对于目前各个国家应对其经济形势衰退都极为重要,而要想防止这些原因在未来可以预期的再度出现,就必须把这些分析应用于当前的银行和货币体系。除了敏锐的分析,本书还针对经济危机开出了三个药方:一是把100%准备金的要求扩大到活期存款及其等价物,二是废除中央银行,三是回归古典金本位。这些药方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无论如何,这些改革建议得以在政治层面讨论,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
大衰退年代 豆瓣
The Great Recession: The Other Half of Macroeconomics and the Fate of Globalization
作者: 辜朝明(Richard C.Koo) 译者: 杨培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9 - 5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呈现了宏观经济学的全新理论,为应对停滞挑战和困扰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恶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2008年大衰退以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深陷停滞。为实现通货膨胀和增长目标,货币安排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然而,中央银行和政府不断重复着失败的政策和结果,公众有理由对当局和经济学家产生怀疑。
辜朝明,经济学界的著名思想领袖,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的创造者,激发了关于当前债务的全球政策辩论。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介绍了具有洞见的新概念——被追赶经济体。这个概念表明,随着经济体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已然发生变化。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还界定了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与政治困境的核心驱动因素,并为其在新全球环境下向前发展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