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
耶路撒冷三千年 豆瓣 Goodreads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7.0 (35 个评分) 作者: 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 张倩红 / 马丹静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 - 1
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 ——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
西蒙•蒙蒂菲奥里扎实的研究功底,栩栩如生的讲述能力,使得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将这本书视若珍宝。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1年年度选书,基辛格视 若珍宝的经典巨作。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更是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Why Nations Fail 谷歌图书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7 (13 个评分) 作者: Daron Acemoglu / James Robinson Crown Business 2012 - 3
NEW YORK TIMES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BESTSELLER • From two winners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who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etal institutions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

“A wildly ambitious work that hopscotches through history and around the world to answer the very big question of why some countries get rich and others don’t.”—The New York Times

FINALIST: 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 ONE OF THE BEST BOOKS OF THE YEAR: The Washington Post,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BusinessWeek, Bloomber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Plain Dealer

Why are some nations rich and others poor, divided by wealth and poverty, health and sickness, food and famine? Is it culture, the weather, or geography that determines prosperity or poverty? As Why Nations Failshows, none of these factors is either definitive or destiny.
 
Drawing on fifteen years of original research,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Robinson conclusively show that it is our man-mad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underlie economic success (or the lack of it). Korea, to take just one example, is a remarkably homogenous nation, ye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mong the poorest on earth while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South Korea are among the rich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oreas is due to the politics that created those tw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trajectories. Acemoglu and Robinson marshal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 Empire, the Mayan city-states,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rica to build a new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great relevance for the big questions of today, among them:
 
• Will China’s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at such a high speed and ultimately overwhelm the West?
 
• Are America’s best days behind it? Are we creating a vicious cycle that enriches and empowers a small minority?

“This book will change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 . . as ambitious as Jared Diamond’s Guns, Germs, and Steel.”—BusinessWeek
2017年5月30日 已读
车轱辘话来回说,看着真累。讲了半天,到底怎么建立inclusive体制,还是说不清楚,既要看历史传统,又要靠偶然事件。
2017 kindle 制度 政治经济学 比较政治
银河帝国:基地 豆瓣 Goodreads
Foundation
9.2 (160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 3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 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好色”,出版了一系列两性话题的“黄书”。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是当代机器人研究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

译者:叶李华

一九六二年生,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理论物理博士,致力推广中文科幻与通俗科学二十余年,相关著作与译作数十册。自一九九○年起,即透过各种管道译介、导读及讲授阿西莫夫作品,被誉为“阿西莫夫在中文世界的代言人”。
Steve Jobs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Steve Jobs
8.5 (3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沃尔特·艾萨克森 Simon & Schuster 2011 - 10
Based on more than forty interviews with Jobs conducted over two years—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more than a hundred family members, friends, adversaries, competitors, and colleagues—Walter Isaacson has written a riveting story of the roller-coaster life and searingly intense personality of a creative entrepreneur whose passion for perfection and ferocious drive revolutionized six industries: personal computers, animated movies, music, phones, tablet computing, and digital publishing.
At a time when America is seeking ways to sustain its innovative edge, and when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trying to build digital-age economies, Jobs stands as the ultimate icon of inventiveness and applied imagination. He knew that the best way to create valu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 to connect creativity with technology. He built a company where leaps of the imagination were combined with remarkable feats of engineering.
Although Jobs cooperated with this book, he asked for no control over what was written nor even the right to read it before it was published. He put nothing off-limits. He encouraged the people he knew to speak honestly. And Jobs speaks candidly, sometimes brutally so, about the people he worked with and competed against. His friends, foes, and colleagues provide an unvarnished view of the passions, perfectionism, obsessions, artistry, devilry, and compulsion for control that shaped his approach to business and the innovative products that resulted.
Driven by demons, Jobs could drive those around him to fury and despair. But his personality and products were interrelated, just as Appl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nded to be, as if part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His tale is instructive and cautionary, filled with lessons about innovation, character, leadership, and values.
在巴黎的天空下 豆瓣
作者: 郑实 2013 - 4
第一部全面解析巴黎历史文化景点的中文旅行指南
一本书读懂法国王宫、巴黎博物馆和法式花园的前世今生
300幅精美图片,深度解读50多个经典目的地
巴黎迷恋症患者、浪漫派文青小清新行前必备枕边书
随书附赠巴黎历史文化人物别册,贯穿逾40位法国名流的悲喜人生
看景点、读故事、学历史,带你畅游文化巴黎上下2000年。
人们常说,游览巴黎最好的方式是慢慢欣赏,就像品味一杯醇酒。而去巴黎旅行的我们,往往行色匆匆,没有足够时间品读它的悠闲与浪漫。常常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千辛万苦来到世界上最美的都市,却茫然迷失于语言不通的异国陌生文化。为什么不做好功课,多了解一些巴黎和法国的历史再出发?
这是第一本专为中国读者撰写的真正意义上的巴黎文化之旅指南。作者精心设计的巴黎经典游览路线,将带领读者穿越2000年起伏跌宕的法国历史,同时感受到古典面纱之下这个世界之都的当代脉搏。不管是行前准备还是随身枕边指南,这本书都是你探索巴黎秘密的一把万能钥匙。
众病之王 豆瓣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9.0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李虎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2016年1月31日 已读
非常精彩。从历史上的癌症如何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到近代开始尝试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治疗,最后深入癌症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揭示了一百年间医学领域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借助医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集成最终实现重大突破的过程。作者梳理这个征程中若干里程碑事件,又不忘记关照普通患者的经历和遭遇。科学家们的精妙思路叫人击节叫好,病患的顽强和痛苦又让人默然无语,在这样的起伏波动中,不知不觉就随着作者穿越了这百年医学史上曲折反复,却又最终柳暗花明的篇章。这是值得多看几遍的好书,严重推荐。
2016 kindle 电子书 科学史 科普
从0到1 豆瓣
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6.9 (95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蒂尔 / [美] 布莱克·马斯特斯 译者: 高玉芳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图书简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0NjcyMzE2.html?wm=3333_2001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2015年7月3日 已读
断断续续看完的,印象不太深刻了。有时间把划线部分重新看看,再来写短评。
2015 kindle 创业 商业 电子书
美国十讲 豆瓣
8.5 (23 个评分) 作者: 资中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这不是美国通史,也不是学术著作,是作者多年观察美国的心得,尽量用浅显的“大白话”讲出来。这些个人心得却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的结果。
本书作者对美国的论述,是把美国作为一种文明或者西方文明的变异来研究的,特别是把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制度作为一种人类正常的迥异于我们传统的政治文明来研究。
2015年5月1日 已读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集合了资先生一生对美国研究的精髓。对内民主、对外霸权的判断,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也是对美国无限美好幻想的天真理想派的一个提醒。打出来的国家和谈出来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何时能够实现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法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2015 kindle 电子书 美国
Postwar 豆瓣
作者: Tony Judt Pimlico 2007 - 2
Almost a decade in the making, this much-anticipated grand history of postwar Europe from one of the world's most esteemed historians and intellectuals is a singular achievement. Postwar is the first modern history that covers all of Europe, both east and west, drawing on research in six languages to sweep readers through thirty-four nations and sixty years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all in one integrated, enthralling narrative. Both intellectually ambitious and compelling to read, thrilling in its scope and delightful in its small details, Postwar is a rare joy.
Finalist for the Pulitzer Prize
Winner of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rthur Ross Book Award
One of the New York Times' Ten Best Books of the Year
解憂雜貨店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
8.4 (35 个评分) 作者: 東野圭吾 译者: 王蘊潔 皇冠 2013 - 8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煩惱……
東野圭吾最令人感動落淚的作品!結局更出人意表!
榮獲「中央公論文藝賞」、達文西雜誌2012「Book of The Year」第3名!
日本熱銷突破30萬冊!亞馬遜書店讀者★★★★(四顆星)一致好評!已改編成舞台劇!
這裡不只賣日常生活用品,
還提供消煩解憂的諮詢。
困惑不安的你,糾結不已的你,
歡迎來信討論心中的問題。
靜僻的街道旁,佇立著一家「解憂雜貨店」。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捲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裡拿到回信解答。
男友罹患不治之症,陷入愛情與夢想兩難的女孩;一心想成為音樂人,不惜離家又休學,卻面臨理想與現實掙扎的魚店老闆兒子;爸爸的公司倒閉,打算帶著全家捲款潛逃,在親情與未來之間游移不定的少年……
當他們紛紛寫信到雜貨店,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接二連三發生。而那些一瞬間的交會,又將如何演變成一生一世的救贖?跨越三十年時空,雜貨店恆常散放著溫暖奇異的光芒……
2014年10月27日 已读
环环相扣,反复轮回的温暖故事。佩服东野圭吾构造时空的非凡想象力。
2014 kindle 小说 电子书
乌合之众 豆瓣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7.9 (5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 戴光年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 8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2014年10月18日 已读
针般尖锐,神一般的深邃和洞察。看完本书,你将对历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些事情不再觉得费解,同时,你也会得到某些操控人群达到自己目的的秘笈诀窍。从书里面不太能够看出写作的具体时间,估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可能性较大。书里面对拉丁民族固有的冲动非理性性格特点有极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我这个中国人看了也很紧张汗颜,因为中国人似乎和拉丁民族有太多共同特征。这个世界上最近500年最成功的族群,不论是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日本人还是北欧人,都有着某种程度上截然不同的民族特点,这一点当然政治上不正确,但也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要说美中不足,就是这本书其实也没有太多推理论证,大部分内容就是斩钉截铁的断言式结论。所以,它更多是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事实,而非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当然,书中结论很牛,不服不行。
2014 kindle 心理学 电子书
大数据时代 豆瓣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7.5 (72 个评分) 作者: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英]肯尼思·库克耶 译者: 周涛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长达14页对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
2014年8月9日 已读
和“世界是平的”一样,从目前这个世界已经在发生的事情出发,汇集各个行业先锋的最佳实践,抽象提炼出一个理论,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技术进步是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基本先决条件。从数据中发现关联关系,不要过分纠结因果关系,是大数据时代对人们固有观念的一个巨大挑战。基础性的工作,还是要数学家、统计学家和算法专家们去实现。但是这些牛人并不一定会成为获利最大者,大数据的拥有者将会包赚不赔,不管是自己用还是授权。一个威力巨大的工具被人掌握之后,必然会带来滥用的风险,大数据理念和工具普及之后,将会产生一系列与传统的公平概念、法治理念相矛盾的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威胁。作者提出了一些准则和可能的补救措施,然而听上去都不是很有约束力。
2014 kindle 电子书
拖延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8.0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简·博克(Jane B. Burka) / [美] 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译者: 蒋永强 / 陆正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2014年6月9日 已读
也许是从小基本在班级稳居前列的惯例成就了我不完美的“完美主义”倾向,潜意识里认为事情没有做到最好的理想状态便是毫无价值。也许是在一个有专制习惯毫无耐心的父亲的威严下长大,让我习惯等待别人拯救,习惯安静地待在配角位置上不用承担责任。也许是我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总是会被网络和各类百科全书式的有用无用知识干扰。总之,我是一个深度拖延症患者。拖延症让我经常在一个没有具体清晰步骤的任务和项目面前止步不前,让我在研究生一年多时间内一事无成,让我面临品牌推广部门的工作束手无策,让我的老板对我基本丧失信心。我不奢望看完这本书能够一夜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自信我已经可以客观看待自己,在我拖延的时候,客气地对待自己,鼓励自己再多做一点再停下来歇歇。
2014 kindle 拖延症 时间管理 电子书
生死疲劳 豆瓣 谷歌图书
8.1 (8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06 - 1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莫言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2014年5月27日 已读
时间跨度不写够50年的小说,怎么称得上是史诗巨著?出场人物不超过20个的也肯定不及格。能不能写出这种复杂故事好像成了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够格成为大师的基本门槛。关键在于,能不能在脑子里构建出这样一个世界,在每个人物身上注入独特的灵魂和气质,使得读者可以在翻开书的时候像推开门一样,窥见甚至走入那一个立体的世界。故事本身的内核似乎并无新意,地主西门闹一再转世,旁观着他留下的庄园、田地、老婆们、孩子们、长工们在换了游戏规则的世界中如何经历。蓝脸的坚持如一,代表了莫言的价值观,回归常识、回归自然。不尊重常识和自然规律,就会产生出各种悲剧和扭曲。
2014 kindle 小说 电子书
中国在梁庄 豆瓣
7.7 (31 个评分) 作者: 梁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1
《中国在梁庄》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2014年4月27日 已读
城镇化把农村掏空了,人走了,散开了,村庄千百年不断的习俗和文化也就散了断了。政府无力也无暇投资农村的基础建设,也没有村民自发组织建设家园的制度基础,再加上追求GDP不管将来的涸泽而渔式开发破坏了环境,农村从物理和心理上都失去了对原住民的吸引力。作者比我大十岁,她记忆中青山绿水无忧无虑的童年农村,我也还抓住过一段小尾巴。放在大背景下来看,这似乎是我们这个前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段苦痛。作者说,我们所怀念的过去,是我们的童年。我们所痛惜的今天,也许会成为我们下一代将来所怀念的童年。按照农村里通俗说法,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福。
2014 kindle 中国 农村 电子书
The World Is Flat 3.0 豆瓣
作者: Thomas L. Friedman Picador 2007 - 8
[前所未有的全球化]
弗里德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世界未来的方向,“全球化3.0”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不论是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社会部门,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员工还是自由职业者,概莫能免。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在本书中,弗里德曼还剖析了十股造成世界平坦化的重要力量,启发人们思考,当前的潮流,对国家、公司、团体或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

[权威评价]
伟大的著作的一个标志就是它可以使你从新的角度来看世界,弗里德曼的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本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提出了现代商业课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弗里德曼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
——《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评委会评语
Book Description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gives a bold, timely, and surprising picture of the state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is brilliant #1 bestseller, "the most important columnist in America today" (Walter Russell Mead, The New York Times) demystifies the brave new world for readers, allowing them to make sense of the often bewildering global scene unfolding before their eyes. With his inimitable ability to translate complex foreign policy and economic issues, Thomas L. Friedman explains how the flattening of the world happened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at it means to countries, companies,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and how governments and societies can, and must, adapt. The World Is Flat is the timely and essential update on globalization, its successes and discontents, powerfully illuminated by one of our most respected journalists.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21.1                 width:(cm)14.1
《世界是平的》中文精装版
《世界是平的》中文版
2014年3月29日 已读
似乎没什么必要写成这么厚一本书,全书最重要的结论都在标题里面,已经被我们很多人感同身受广泛接受了。然而这本书的阅读经历仍然是十分精彩,绝对值回这宝贵的几十个小时。最后以imagination和memory的对比结束,非常精彩。一个沉湎于过去的荣耀,总是回忆的人、组织、国家,没有精力思考未来,没有空间供想象驰骋。而一个面向未来,鼓励想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2014 kindle 全球化 电子书 英文
品牌洗脑 豆瓣 Goodreads
Brandwashed: Tricks Companies Use to Manipulate Our Minds and Persuade Us to Buy
7.8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林斯特龙 译者: 赵萌萌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全球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有一天突然对品牌感到厌倦,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毒”——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是,在坚持了6个月之后,他失败了。懊悔之余,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全面批露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马丁拉上窗帘,向我们 揭示了广告商和品牌是如何让我们觉得“如果不买新的产品,我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愚蠢或跟不上时代了”;展示了营销者们为了让我们掏钱而使用的最卑劣的策略和诡计,包括从众心理、激起并不存在的幼年回忆、性暗示、健康谎言等等。马丁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分享他和广告界、营销界高管以及业内人士对话,并且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
马丁惊人地揭露了营销者、广告商、零售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借助复杂的新工具和科技,追踪和分析我们留下的种种“电子足迹”:包括在商店刷会员卡、用信用卡购物或在网上查看商品,通过复杂的算法预测出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可能会购买的东西,然后为我们提供适合于个人独特心理特点的商品,对于“我们应该买什么”产生看不见又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马丁发现,我们在被“洗脑”的同时也在给别人“洗脑”,并且提出了他的终极营销秘诀。
2014年2月16日 已读
品牌是我们用来定义自己是谁的一个工具,反过来一切营销手段也都是要让你相信那个被推荐的品牌真的代表了你的心声。我们自以为是自己把握着选择的主动权,却在现今心理学和信息手段的大爆炸发展中不知不觉沦为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的俘虏。不过,不管你是怎么被忽悠来的,如果不能履行承诺,你还是有权说不,只要这个终极权力还在手中,就让那些营销人绞尽脑汁去吧。
2014 kindle 上图 品牌 电子书
思维的乐趣 豆瓣
9.1 (65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7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的正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戏谑的笑容和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的智性的迷宫,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思维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的同时,从他那里学会如何独立而自由地思考。
2013年12月30日 已读
两千年来中国的学术就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限制在小小的框框里面,孔孟先师一出,中国人世代都不需要思考了。于是乎一千余年的科举史就是在注解圣贤书,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管理思想都近似停滞不动。于是乎西方经过漫长中世纪黑夜,与古希腊传统对接之后,经过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在三五百年间就把东方文明甩在身后。科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的态度,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实现转型所必须的。愿更多人能够看到这本书。
2013 kindle 杂文 王小波 电子书
吃的真相2 豆瓣 Goodreads
7.6 (17 个评分) 作者: 云无心 重庆出版社 2011 - 1
啤酒不能配海鲜?转基因食物能不能吃?我们到底要不要补钙?胶原蛋白的美容功效到底如何?一天吃上几克螺旋藻能否治病强身?
食品营养专家、最具人气科普明星云无心延续了畅销书《吃的真相》轻松幽默却不失科学严谨的文风,运用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对近年来热炒的各种养生保健和时尚饮食话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好坏、养生大师的真假、绿豆的功用、减肥与美容产品的效果等进行了科学剖析;澄清了广泛流行的错误流言,戳穿了别有用心的炒作与虚假宣传,客观分析了存在争议的饮食观点,并别出心裁地介绍了几种饮食的实验与创新。
作者秉持一贯告诉大众如何了解食品的益处和害处的诚恳态度和追求科学依据的理性原则,让读者理性判断与自由选择。吃得聪明、咽得放心,科学养生、明智保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豆瓣
8.6 (22 个评分) 作者: 吴趼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1959年7月第1版 有1981年9月湖北2印本 兩次印475000冊
2013年12月4日 已读
100年后的中国,人心真的没怎么变,清末那种亡国败象,在今天似乎也是处处可见的。百年前的官场似乎少一些面子上的虚伪,真真正正地在干坏事,甚至连捐官都是国家公开的制度在运转,今天只是加了一层皮,潜入地下而已。
2013 kindle 中国 小说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