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
玫瑰之名 (2019) 豆瓣
The Name of the Rose 所属 电视剧集: 玫瑰之名
7.8 (34 个评分) 导演: 乔科摩·巴蒂亚托 演员: 法布里齐奥·本蒂沃利奥 / 詹姆斯·科兹莫
该剧改编自翁贝托·艾柯的符号学推理经典小说,讲述修道院中的谋杀案:1327年的意大利,方济会修士威廉(特托罗)和他的学徒Adso(达米安·哈顿)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僻静修道院,目击了一系列谋杀。调查途中,他们被教堂检察官Bernardo Gui(艾弗雷特)追捕,后者无情起诉任何对于天主教教义有批判的人。
芳华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芳华
7.1 (1301 个评分) 导演: 冯小刚 演员: 黄轩 / 苗苗
其它标题: 歌声离我远去 / Youth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寄人篱下的少女何小萍(苗苗 饰)经过重重试炼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文工团,哪知道这里和她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并无不同,她依然得忍受遭人唾弃和欺侮的生活。唯一给过她温暖的,是刘峰(黄轩 饰),不仅仅是对何小萍,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把自己的爱情和温暖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人。
实际上,刘峰一直爱慕着美丽活泼的林丁丁(杨采钰 饰),当他选择将这份感情勇敢的表达出来时,却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战争开始了,刘峰、何小萍和萧穗子前赴后继的走上了前线,在枪弹和炮火之中,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和热血绽放着属于他们的芳华。
2018年2月27日 看过
有点无感。只属于一代人的抒情和叙事吧。原来每一个人感动自己的青春,在外人看来都是一样的平常。而个人的青春竟是如此容易被时代裹挟。过去那个时代给后来中国人最好的启示正是,不要轻易被时代欺骗。
对比小说后更觉得电影有问题,不敢揭承认命运本身的残酷。哪有什么芳华,青春往往就是荒谬和浪费
小说改编 青春
月亮和六便士 (1942)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The Moon and Sixpence
导演: Albert Lewin 演员: 乔治·桑德斯 / 赫伯特·马歇尔
其它标题: The Moon and Sixpence / 달과 6펜스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天路历程 (1944) 豆瓣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导演: 约翰·斯塔尔 演员: 格利高里·派克 / 托马斯·米切尔
其它标题: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 A.J. Cronin's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弗朗索瓦(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也是一名年轻的传教士。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之下,他千里迢迢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国,决定在这片陌生的国土上播撒基督教的种子。然而,这过程比他想象的要艰难的多,面对一群语言不通,完全没有接受过基督教文化洗礼的中国人,弗朗索瓦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在贫穷,疾病和敌意之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爬起来,终于,在数年之后,弗朗索瓦身后有了一群追随他的信徒,他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在中国的大地上为基督教开拓出了一片处女地。
我不是潘金莲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我不是潘金莲
6.6 (620 个评分) 导演: 冯小刚 演员: 范冰冰 / 郭涛
其它标题: 我是李雪莲 / 我叫李雪莲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范冰冰 饰),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没想到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接着变成了第三件事。十年过去,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但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李雪莲要纠正的这句话是她前夫说的。她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李雪莲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潘金莲。
2016年11月20日 看过
2016年11月21日 评论 秦香莲还是潘金莲 ——传统中国语境下的“事”与“义” - 首先说一句,对于众人吐槽的李雪莲的刁民设定,恰恰是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如果没有看出这一点,就根本没有看懂电影。后文会详细提到。 形式上,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最大胆之处,当然就是圆形和方形构成的的全新取景方式。在我看来,这种取景首先倒不是出于审美的考虑,而是在时刻提醒观众:这是一个很“中国”的故事——也就是说,如是类似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布景方式,其实是在提示观众们,虽然景色里的一切都是“现代的”,但故事本身却在传统中国的固有语境下展开。可以说,圆形镜头和方形镜头里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原封不动地纳入几百年前的中国框架下。 影片无非是讲了一个农村妇女被丈夫抛弃后,一路寻找青天大老爷,最后负心汉遭受天谴、皆大欢喜的故事。从这个角度上说,秦玉河是陈世美,李雪莲更像秦香莲(不知秦玉河之姓是否与此有关)。李雪莲遇到了微服私访的皇帝(首长,旁边英文chairman已经很明显表明了此人的至尊身份),于是冤屈得以昭雪,狗官被严惩……秦香莲的故事于是到此结束。 电影当然没有罢休,接着引出潘金莲的故事,与赵大头的恋爱坐实了她“潘金莲”的称号。到此,李雪莲与前夫的瓜葛仅仅成为一条隐线、一个叙述背后的推动力,而不再是叙述本身的内容了。赵大头作为爱人出场,官员也全部换新。此前的一切,不论是恋爱、还是上访无效,都再次重演。李雪莲的愚蠢不在于她是法盲,而正在于她再一次相信了男人许诺中的幸福庇护、和依靠上访取得公正的可能性,重蹈覆辙。她信得太深,因为这是她心中行之有效的逻辑,当这逻辑终于失效的梦醒时分,她选择上吊。 一、现代中国的事与义 故事体现的荒诞性与幽默在于,在这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巨大国家中,事与义的偏离。事,也就是具体的事件、行为,已经与古代不同。无论是雪莲的穿着、离婚分房的导火索、车水马龙的繁华北京。 所谓“义”,就是社会运行背后的逻辑,人们行为里隐藏的哲学根源。这些新酒,还装在酒瓶里。电影中的故事,没有逃脱古老的欲望动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乃至对正义的定义。只要观看者觉得影片的故事可以成立、值得相信,就说明电影里展现的逻辑也同样真实成立。对性、权力、和公义的渴求,分别推动了秦玉河与赵大头、各层官员、和李雪莲的行为。在法院审判令其失望后,李雪莲追求“正义”的办法分别是上访、雇凶杀人、和求神。这四种手段有自己的逻辑,在现代体系失效后,雪莲诉诸古老的方法。首先是中国百姓朴实的忠奸二分思路,下层的奸臣必须让上级惩治;然后是同归于尽的自杀法,要亲自实现“正义”;最后是相信上天自有公道,转而求神拜佛。这三种在我们今人看来几乎无效的办法,却成为李雪莲寻求“公道”的最大着力点。这不是因为李雪莲奇葩,而是我们今日的语境在发生变化,在这变化里应该有我们的思考和未来,这一点后文还会提到。 对雪莲“冤屈”的无能为力,是现代法律在处理社会问题时面临的困窘,但这窘迫不应由法律本身承担,就像王公道说的,这不关法院的事。 很多年前看阿汤哥的《刺杀希特勒》,当时非常费解且郁闷的是,为什么刺杀者不能与炸弹共处一室、同归于尽,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却偏要借口出去,最终露出马脚呢?黄继光不就是这样的吗?炸死希特勒难道不比一个籍籍无名者活着更有意义吗?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自己原来的思路背后,是古老的对正义、乃至对人生意义的描述。这样的“义”,在荆轲的逻辑里成立,在现代社会里却很难成立。 中国传统文化的“义”究竟是什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犹希腊柏拉图之所谓Idea者。”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三纲六纪”。初读此语觉得不免武断,但细细想来,中国传统社会正是在三纲六纪的原则下建构起来的。三纲当中,电影集中展现了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两个层面。 上级对下级的绝对权威,下对上的绝对服从,不正是“君为臣纲”?正是在这样的空间里,李雪莲可以通过层层上访,寻找“青天大老爷”;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里,官员们不怕法律,却害怕上级的一句训斥、对一条语意含混的指示频频点头。电影很聪明地把官员级别尽量放小,集中展现县级官员的嘴脸,其实同样的事,提升几个级别同样适用。不过导演又不舍得把矛盾轻易化解,于是一定要牵涉到首长、北京,提示我们这个县城与整个中国是一个整体。 家庭之中,丈夫对妻子“贞洁”的苛刻要求、对自己出轨行为的理所当然,包括妻子对自己“贞洁”、“名声”的重视,不正是“夫为妻纲”的体现?这种话语当然也在不断变化着,比如今日对妻子的“处女”要求,就很难再有立足之地了。这是旧日的纲常模式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但也应当看到,三纲五常的逻辑仍然留存和运行着。中国仍然是人情社会,社会里的方方面面都能在这个被设定在过去的故事里找到踪迹。 这是传统中国和现代文明的对接困境——我们一方面追求现代:人大会的高脚杯、葡萄酒,北京早早建立起的摩天大楼,现代法院和审判机制;另一方面,却无法建立起真正具有现代观念的个人:雪莲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懂得法律的观念却不懂人性人道的官员,只讲人道却枉顾法律的顶层设计者…… 努力现代化的中国里,事与义的冲突,才是导致这场风波的真正起因。而如何调和,也昭示着这种冲突的根本解决之道。从这个角度上讲,片尾马市长的教导,与原来那些一样,仍然是空洞的屁话——他的话不过表达了一句“为人民服务”,绝对正确的废话。就像《驴得水》的佳佳去了延安,不是提供了问题的解决策略,而只不过是一个搁置争议的休止符罢了。 二、两套话语的龃龉 故事里展现了两套话语:法律的,和人情的。前半段的官员坚持用法律方式,请她起诉、检举,结果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丢了乌纱帽。于是后半段的官员们试图用非法律思维解决,同样没有解决。这也是官员治理的无奈:法律和人治两套体系相互渗透,结果就是最微小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其实至今仍然屡见不鲜的开除党籍、双规、撤职,虽然看着大快人心,却仍然没有摆脱领导“拍脑袋”做决定的性质。什么时候出了问题,能够按照固定的追责体制,进行审判与惩罚,追责才有意义。其实某位高官是否拥有党籍并不关百姓事,也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处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我大学期间某门课程挂科没有补考,理应不允许毕业,那么现在社团乃至学生会将我开除会员资格,能代替我应有的惩罚吗? 法律代表着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人情,则是乡土社会的维系纽带。在这两种体系下,“正义”的定义和实现方式都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冲突。 三、刁民李雪莲的设定好在哪 前文已经说过,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冤屈妇女形象,那是秦香莲与陈世美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风流大胆的女性,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努力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下建立生存逻辑。 有人说李雪莲不占理,作为一个刁民,她并没有冤屈。的确,这也正是电影的高明之处。电影从来不指望着带领大家同仇敌忾,怒骂昏君贪官。首先,李雪莲的理直气壮在于她的正义与现代法律不同,民间正义与司法正义的真空始终没有被社会解决。第二,这部电影剥离贪腐问题,正是在提醒我们,打掉老虎之后又如何?官员的无能、体制效率的低下,是比贪污更可怕的事。第三,这么一个不讲道理、没有“冤屈”的妇女为什么引起了整个官僚系统的恐慌?为什么法院没有犯错却不敢承认?公正是这样被荒诞地定义着吗?第四,不在法律和公职人员范围内的社会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接管?对于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建构,在此体现出缺口。而这一社会缺口造成的后果,就是政府掌管一切,却又根本不可能管好一切。结果就是,这么微小可笑的一件事,成为地方大员的软肋,真是自作自受。第五,在这里,法律只是知识权力者的挡箭牌,却没有成为这位农村妇女的武器和理解世界的窗口。如果是这样,法律只是在单方面有意义,这样的“法律”,是否违背了“契约”的本义呢? 四、生死皆荒诞 透过黑色幽默,电影展现了故事背后的荒谬和无力感。除了李雪莲,所有人都泯灭了个性,成为体系中的一个符号——郑义、马文彬、省长、乃至首长,出奇地和谐统一,思路一贯。(如果首长显得有点不一样,那不过是因为他只有下级,不再有上级了而已。)在这套符号系统中,看似手握大权的官员们,实则非常无力,没有丝毫个人选择的余地——王公道作为法院院长几次的不满与反抗失败,就是这种无力感的最好体现。 影片中所有可笑的成分,正是由事与义的分离导致的荒谬感所产生。这种荒谬,不仅消解了雪莲的上访、消解了官员们的言行,乃至消解了生死对立。雪莲的上访不过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幻梦,即便成功也不过是一批官员的撤职;爱情不过是两次欺骗;官员们言行的分离好像从上到下都无法解决,影片着力表现下级官员的丑态,但是在寥寥几笔里,首长和县级法院职员的思路都出奇一致,整个机制的运作也就分毫毕现;至于雪莲最后的上吊,则显得最有意味,她所以在果农的调侃下放弃自杀,并非突然感到人情淡漠——这一点她早就感到了,并正是因此而决定放弃生活。电影里交代,秦玉河意外的死亡,使她十年来的生活动力突然抽空,于是生活失去重心和目标,一心向死。一场十年的纠纷,竟然因为一次意外无疾而终,碌碌的人们自以为目标明确的奔走与努力,竟都抵不过一次任意性的安排。而雪莲自己的死呢,在哪棵树上、哪篇果园里发生,对哪一家人造成怎样的影响,也都充满随机性,看似明确郑重,实则荒谬可笑。一个毫不相关者的命运(范伟或者老曹),也就将在这种随机里改写。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对比里,雪莲看见了死亡与生存根本上同质的荒谬吧。死亡既是如此荒唐,就不再构成解脱,活着也就不必承担原有的执着和自以为是。那么当初寻死的愿望本身,不也就被消解了么。 雪莲的生活好像离我们太远,远得有些不真实,却又无法否认这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就是李雪莲的故事。 至于火热的撕逼事件,跟电影本身无关,仅表达一点个人看法。我觉得冯小刚和万达撕逼的事情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的拍摄和上映本身已经非常波折,免不了电影里处处打暗语、电影外节节搞关系,这是被逼当婊子。但是到头来万达再拦一道,他当然就把相关的一切怒气都转嫁过来——摆出阻挡我片子上映的都是辣鸡的架势。当然我本身不支持这场撕逼行为,可是另一方面看,如果吴天明当时也来撕逼一通,会不会有人理?如果这部佳作也像《山河故人》一样只能上映三天,是不是对这部电影的埋没?除了下跪和自嘲,我们到底有没有给过电影导演第三种发声方式?在我看来,冯小刚的吃相再丑,也比温顺的绿茶婊们拍个小时代、国产鬼片之类的更有职业操守。
女性 小说改编 政治 荒诞 黑色幽默
老无所依 (2007)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No Country for Old Men
8.3 (909 个评分) 导演: 伊桑·科恩 / 乔尔·科恩 演员: 汤米·李·琼斯 / 哈维尔·巴登
其它标题: Non è un paese per vecchi / No Country for Old Men
美国德克萨斯州乡村,老牛仔Moss(乔什·布洛林 饰)在猎杀羚羊时发现几具尸体,几包海洛因和200万现金。Moss决定将毒品和现金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Chigurh(哈维尔·巴登 饰)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
同时,当地治安官Bell(汤米·李·琼斯 饰)也在对一连串的杀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努力保护Moss的安全。但是,让Bell感到无力绝望的是,他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Moss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Bell一边缅怀父辈们的光荣岁月,一边深感现实中老无所依的悲哀。
朗读者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Reader
8.5 (1023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演员: 凯特·温丝莱特 / 大卫·克劳斯
其它标题: The Reader / 为爱朗读(台)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2016年9月4日 看过
隐忍、自尊和羞辱,最深沉的爱未变,变的却是人。真正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那数年的飞扬岁月确值得用一生回味,尤其对那少年而言。欺骗与爱恋,原来有时并无真正界限
剧情 历史 小说改编 爱情 经典
遇见你之前 (2016)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Me Before You
7.0 (527 个评分) 导演: 西娅·夏罗克 演员: 艾米莉亚·克拉克 / 山姆·克拉弗林
其它标题: Me Before You / 我就要你好好的(台)
来自于小镇的年轻女孩小露(艾米莉亚·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饰)应聘成为了一名看护,她所要照顾的对象,是一位名叫威尔(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的男子。曾经的威尔家境优渥,热爱自由,喜欢到世界各地冒险,然而,一场可怕的车祸粉碎了他的脊椎,使他四肢瘫痪,这也就意味着,威尔漫长的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就这样,小露在误打误撞之中开始了和威尔的共同生活,但威尔很快就发现,小露和之前的看护们截然不同,个性大大咧咧的她从来不会对自己的伤痛避而不谈,但正是这种直面惨淡的勇气给威尔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在小露的陪伴下,威尔开始渐渐重新体味到了快乐的感觉,小露的坚强亦让威尔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未来。
2016年8月1日 看过
2016年8月1日 评论 借助标题丰满叙述层次的故事 - Chick flick 怎么了,还是非常好看啊!两个人都很可爱,lou坐在轮椅上和WIll一起飞驰的场景炒鸡赞。温暖又不至于傻白甜。遇见那个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好的人,是最理想的爱情了吧。此前跟PAtrick一起的七年,Lou都一无是处。 不得不说,电影名字为故事带入了一种新视角,使故事层次丰满了许多。本来我们也许不会用对比的眼光看这段经历。 当然电影并不完美,很多槽点,仍然愿意给这部自然轻快,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电影五星。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对我来说也没有wtf的地方,I just love it
小说改编 爱情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