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pereia - 标记
在细雨中呼喊 豆瓣 Goodreads
在细雨中呼喊
8.5 (58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余华是获外国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中国当代作家。最近,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荣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他还以另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被法国文化交流部授予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与余华合作,全新推出“余华作品系列”。作品系列共12册,完整收录了余华现有的作品,包括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以及随笔集,是目前余华唯一的一部作品总集<br>余华,浙江海盐人,海盐这个地方,是杭
北回归线 豆瓣 Goodreads
Tropic of Cancer
8.5 (21 个评分) 作者: 亨利·米勒 译者: 袁洪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1 其它标题: Tropic of Cancer
【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其早期作品首先在法国出版,1944年盟军来到巴黎后发现了米勒的作品,遂争相传阅,并偷偷带回英美等国,米勒顿时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地下”作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解禁。
★ 亨利•米勒——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 旅居巴黎的变形生活 遭禁二十多年的自传体启示录
★ 精神世界的诅咒“散文诗” 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
★ 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在巴黎的孤独吟唱
★ 荒诞人生观、虚无主义思想、离经叛道、凤凰涅槃的完美文本呈现
★ 入围《时代周刊》“1923——2005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 入列《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
★ 入围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 入围《卫报》2009年“1000部大众必读小说”
★ 入围Esquire杂志2011年“75本大众必读之书”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描写了米勒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对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诘问了在这个杂乱无序、肮脏的世界生存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19 61年在美国解禁后更是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欧美文坛。
2012年10月17日 已读
电子书不知道哪个版翻译太他妈烂,不过掩盖不了神作的光芒TAT 我不是一个喜欢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读者,但是亨利米勒,我愿意跟着你去找那样一条广阔的河。“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忍不住加上“——为什么竟如此艰难”(黑塞在你身后,及,理想主义者必须死,嘤嘤!
+亨利米勒 {北美文学} 【小说】 神作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7.9 (349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于1981年,是雷蒙德•卡佛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本书由十七篇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如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这些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
2012年10月13日 已读
※……我就是欣赏水平不够怎么了。其实我也不大喜欢海明威的短篇? ※翻译得有些奇怪,一看是清华的工科生,懂了什么(不过从译后记来看倒是挺有研究的真爱 ※一地不规范标点,翻译就算了,责编你他妈瞎了?一看是译林,我又懂了。
{北美文学} 【小说】
罗生门 豆瓣
羅生門
8.7 (188 个评分) 作者: [日] 芥川龙之介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多为历史题材,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本书收录芥川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书山稗海,文史苑囿,于中沉潜含玩,钩没抉隐,一日发而为文,自是信手拈来,随机生发,纵横捭阖,不可抑勒。由庙堂高官到市井小民,由紫宸之深到江湖之运,其笔下无不呼之即来,腾跃纸上。芥川生性敏感,一般来说,他不重描绘而意在发掘,疏于叙述而工于点化,少的是轻灵与潇洒,多的是沉郁与悲凉。这点不难从其作品中窥其一斑。
2012年10月11日 已读
这文风,抬头一看果然林少华_(:3ゝ∠)_ 喜欢《矿车》和《单相思》这两篇,会长贴过《鼻》里的片段给我,T13术士感到被打成了筛子……
+芥川龙之介 {日本文学} 【小说】
棋王 豆瓣
9.1 (156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99 - 10
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阿城笔下著名的"棋王"王一生是近世以来罕见的一个深刻体现了道家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王一生深得老子的阴柔之气。他的性格是坚忍而沉着的。《棋王》表面上写棋,实质上则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表现着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评价和对中国文化进步的展望。
2012年10月9日 已读
现代文阅读既视感!其实不太喜欢知青题材,年少无知看了太多故事会的下场……《炊烟》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怎么破!《傻子》讲了半天练字,嘤
+阿城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莎士比亚悲剧集 豆瓣
9.4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 5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本书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这些戏剧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突然袭击出地遵守了“所有对立面相克相生”这条伟大的自然法则,表现出正义力量的不可压抑和顽强的抗争,显示出崇高理想的强烈光辉,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虽然《雅典的泰门》是经典的树倒猢狲散,不过一下子居然想不出一个可以与之对应的典故怎么回事……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 【戏剧】
原野·北京人 豆瓣
作者: 曹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
《原野·北京人》:诞生于“欧风美雨”吹拂中的中国话剧,迄今已走过一个世纪的不平凡旅程。经由几代剧作家筚路蓝缕的奋力寻索与呕心沥血的潜心创造,在并不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现代话剧即迅速登上了成熟的艺术之巅,为中国文学的宏大交响曲,谱写出了风华独具的绚烂乐章,奉献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个人风格的杰出艺术经典。
此丛书意在立足新世纪,回顾检阅与集中展示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辉煌艺术成就,向读者介绍不同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具有独创性的经典作品,为渎者提供领略话剧魅力、鉴赏艺术经典的基本读本。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原野》:乍一眼以为是呼啸山庄,看着看着变成了麦克白…… 《北京人》:袁氏父女的设定不如四凤周冲自然,曾家真是太他妈丧了!思懿虽然讨人嫌,但是放在这一屋子丧尸里突然觉得她也挺不容易。尽管愫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第三幕她和瑞贞的那一番问答还是戳破了我的抖M少女心 噗~(漏气音
+曹禺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
废都 豆瓣 Goodreads
废都 [Fei du]
6.0 (70 个评分) 作者: 贾平凹 北京出版社 1993
荆歌:
许多时候,性爱的描写成全了整个作品。比如沈从文,他作品中的性爱,使我们感到性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东西,很健康,很正常,生机勃勃的。但有时候,性描写,会毁了一部作品。我觉得贾平凹的《废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是十分喜欢《废都》这部作品的。我觉得它是20世纪末的绝唱,很多年以后,人们可以在《废都》中深刻了解中国20世纪末的社会面貌和世俗精神。但是,这部作品因为有大量露骨的性描写(我无法判定它是有必要还是没必要),让它授人攻讦诟病以把柄。人们可以单凭这一点就把这部作品灭了。就像以前灭一个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个人就无论如何也崇高不起来了。其实,《废都》有没有性描写,我以为都无损于它的优秀。
叶兆言:
《废都》当然是因为有了性更优秀。作者做了一道美味佳肴,很多人不是用嘴去品尝,而是在谈它应该不应该写性,讨论应该不应该有方框,太可惜了。荆歌: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常常还要深入研究作者这么做的动机。
李敬泽:
《废都》里的那些框框有一种反讽效果,它拓展了意义空间,指涉着禁制、躲闪,也指涉着禁制、躲闪的历史,它与主人公的经验有一种紧张关系。如果去掉,这部小说就少了一重意思。
荆歌:
敬泽这一说倒是头一次听闻,很有道理!新版《废都》听说把方框都补了出来,应该是没有必要。
——摘自《谈性正浓》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看了1/3,kindle实在不适合速读决定还是弃掉好了,按翻页按得好累不会再爱……嗯,如果我说我觉得他写得还不如《XX岂是池中物》的话是不是会暴露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风雪夜归人 闯江湖 豆瓣
作者: 吴祖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8
《风雪夜归人闯江湖》内容简介:涎生于“欧风美雨”吹拂中的中国话剧,迄今已走过一个世纪的不平凡旅程。经由几代剧作家筚路蓝缕的奋力寻索与呕心沥血的潜心创造,在并不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现代话剧即迅速登上了成熟的艺术之巅,为中国文学的宏大交响曲,谱写出了风华独具的绚烂乐章,奉献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个人风格的杰出艺术经典。
此丛书意在立足新世纪,回顾检阅与集中展示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辉煌艺术成就,向读者介绍不同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具有独创性的经典作品,为读者提供领略话剧魅力、鉴赏艺术经典的基本读本。
2012年10月3日 已读
后记写得比较感人 《风雪》:刚开始还挺好的气氛也到位,结果女主一出场洗脑光波直接把男主满血带走了……玉春姐敢问您是复姓克莱因吗!《闯江湖》:小红跟金香表白了!!!!(揍烂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
你一生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8.9 (1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特德·蒋 译者: 王荣生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2
这本短篇集收录了特德·蒋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小说。
《你一生的故事》讲述了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着力于最基本的地方:语言。科幻小说界,从来没有人把语言表现得如此细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笔下,外星人的语言仿佛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却又早已注定的结局给读者以极大的冲击。
《七十二个字母》创造了一个用“名字”驱动一切世事的世界,这里的科学完全以“名字”为基础,与我们的科学大异其趣。这个另类科学世界要解决的却是最重大的问题:避免人类灭绝。
《领悟》描写了人类智力发展到极致时的所思所想,以及这种超级智慧的终极目的。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则描写天使下凡对人世的影响:火灾、意外、伤亡,用最客观,同时又是最出乎意料的角度描写天堂和人间……
2012年9月29日 已读
喜欢炼金术士之门和审美仪那两篇,一生的故事也不错?为什么这么喜欢拿宗教写事儿,天使和真名那两篇表示看得快要睡着……
科幻
此间的少年 豆瓣
8.1 (204 个评分) 作者: 江南 华文出版社 2004 - 1
《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
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
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几乎每个人都经过过或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
2012年9月26日 已读
跟杨康这种没心没肺的人渣纠缠就是不能自己怄气啊!他不可能会懂的啊穆姐姐!只会觉得你这人莫名其妙怎么就这样了啊!我操,专注当M二十年,真替穆念慈的玻璃心捉急(摔 #补充一下,杨康俺の嫁#
轻小说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豆瓣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8.1 (158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郑冉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很久很久以前,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就是如此。这部精彩的集子囊括了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粗俗下流的故事,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从北极到亚洲——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
这些出色的故事颂扬坚强的意志、卑鄙的欺诈、妖术与阴谋,采集它们的只可能是独一无二且令我们深深怀念的安吉拉·卡特。
最初以《悍妇精怪故事集》和《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的形式出版
2012年9月24日 已读
【你获得了“因纽特博学者”的称号】觉得章节分得不太科学,毕竟大多数童话故事都兼有“好姑娘和她们的归宿”“女巫”“不幸的家庭”之类的元素吧……译者大大很用心,锦上添花(尽管审校的编辑……千金→千斤这错误也太低级了)!最后,封面美极了,但是南大你敢不敢出点开本规范的书?(看了眼致D
【论著】 女性 民俗 童话
少年维特的烦恼 豆瓣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8.5 (53 个评分) 作者: [德]歌德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译者: 侯浚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歌德(1749一1832),德国文豪。《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2012年9月22日 已读
不愧是害我一晚自习睡着两次的奇书,几年之后再看也毫无共鸣。“我要为你牺牲自己,绿蒂”——既然是自己决定的死亡,为什么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一边哼哼自己的灵魂多么冷艳高贵,一边又故意留下凄惨的信件害绿蒂永远愧疚,讲白了就是个活在自导自演的悲剧里,自我中心又意志薄弱的表演型人格障碍吧
+歌德 {德意志文学} 【小说】
飞狐外传 豆瓣 Goodreads
7.6 (69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三联书店 1999 - 4
《飞狐外传》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金庸,著于1960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该书主要是讲述《雪山飞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长历程.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为故事的中心;讲述了胡斐为追杀凤天南在路上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主人公与两位女性所发生的恋爱关系,让人觉得惋惜与无奈.体现出江湖一代大侠在爱情面前是那样的脆弱与无奈.该书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2012年9月21日 已读 小学时一个人蹲被窝里看商家堡雨夜还是很惊心动魄的,再后来看完金庸也只有杏子林哗变和嵩山夺帅两幕可与之匹敌。虽然不知为何越写越乏力,袁紫衣这种性格剧变放出去都要被喊“打死人设”了吧……可惜了程灵素,到底是没有苏樱的运气 #二周目#
N周目
道连·葛雷的画像 豆瓣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8.9 (6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美少年道连·葛雷面对好友霍尔沃德为他画好的肖像,说:“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我愿拿我的灵魂换青春!”这一荒唐的愿望构成了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王尔德唯一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情节基础。不料此言一出,竟一语成谶。环境影响和追求享乐的结果,导致葛雷在自我放纵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彻底毁灭。
书中还收入了王尔德的两部中篇名作,基本囊括了王尔德的小说精华。
2012年9月17日 已读
基本还原了王尔德那绮丽又不做作的文风,但是有个别地方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比如把那个著名的“我喜欢有未来的男人和有过去的女人”翻成“我喜欢来日方长的男人和不堪回首的女人”……为什么变成不堪回首啦!后面附的第二篇个中篇好萌www
+王尔德 {英国文学} 【小说】
二重身宫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雾舍巧 译者: 李艳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 - 9
幽默推理与全新本格推理齐集一身!
20世纪最后的新本格作家,横沟正史的继承人——雾舍巧代表力作!
在心理学上,把自己能够看到自己映像的现象称之为“二重身”。
在心灵世界中,能看到“二重身”的人,一定会遭受死亡的命运。
在这座哥特式的“二重身”宫殿中,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
一座哥特式里全部窗户均不可思议地被铁板封闭。这座名为流冰馆的豪华宫殿位于一处海角,主人冰室流侃,以寻找失踪的孙女——冰室凉香为主题,组织推理比赛,奖金100万……
作品真切,新颖,有趣,又特别适合广大读者的口味,而且在作为优秀的文娱读物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012年9月17日 已读
评分太不可思议,忍不住多给一星(那些平常嫌弃绫辻嫌弃得要死的人现在都跳出来说比起馆系列雾舍巧就是渣?呵呵要点碧莲)。伏笔的线收得真好,叙诡的部分翻译完全可以通过省略来让它变得更合理,后面加个日语语法长注有毛用……最后,动机?反正我从来不当一回事。(劳资他妈又不是在看社会派。
++雾舍巧 日系推理
乌鸦的拇指 豆瓣
カラスの親指
7.9 (30 个评分) 作者: [日] 道尾秀介 译者: 丁丁虫 新星出版社 2011 - 3
被高利贷压迫的走投无路的五个人偶然共处同一屋檐下。他们策划了一个惊天的“复活”计划!
然而故事的走向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道尾秀介导演了一幕最神奇的逆转剧。
2011年1月最新一届直木大奖得主、
人见人爱的道尾秀介导演最神奇的贺岁大片
横扫日本六大畅销小说榜单
上市三周五次加印 销量突破十万册
全票轻松斩获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大奖
评审团主席东野圭吾对此书赞不绝口
2012年9月16日 已读
很喜欢最后揭底时关于拇指的比喻,不过这书要当作推理看有些ry……无法直视的开挂……把期望值降低到轻小说之后应该会觉得还满好看吧w \老铁老武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道尾秀介 日系推理
美国众神 豆瓣
7.9 (10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戚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美国众神》描述主人公——影子从监狱释放后,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奇遇。讲他与生活在美国土地上的各种神祇相遇,由此引发了出许多精彩动人、奇诡绚丽的故事。
影子为一个叫做星期三的老头跑腿当差使,而星期三其实是一个名叫奥丁的老神仙。奥丁是在9世纪的时候,搭乘怀着早期维京探险者的挪威梦想来到北美的。他不过是美国的无数神祇之一。影子随后还遭遇了主神奥丁的兄弟、狡诈之神洛奇,来自埃及的圣猫女神巴斯特,斯拉夫的黑暗与死亡之神岑诺博格,来自西非的骗术之神南西,印度教的毁灭之神伽梨,埃及神话中的冥界之神阿努比斯,盎格鲁-撒克逊神话中的黎明之神伊斯特,等等。
2012年9月14日 已读
尼玛顺着前半部诸神黄昏的线往下写不是很好吗,最后跑出来兄弟爱搅局我真是(一脸。 另外,什么“她涉猎了很多事”之类的就不吐槽了,但是……虽然读者们的英语水平肯定能看出“斯通先生”和“伍德先生”就是“石先生”和“木先生”,但这好歹是出现了至少十次的二线人物啊统一一下译名很难吗啊。
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