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琥珀·恋爱的犀牛 豆瓣
8.4 (92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新星出版社 2008 - 3
《琥珀》和《恋爱的犀牛》是近年来倍受瞩目的编剧廖一梅最重要的两部戏剧作品。两剧由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搬上舞台,皆是中国剧坛的话题之作。《琥珀》2005年3月在香港艺术节首演,后在各地巡回,被称为亚洲剧坛的旗帜性作品。《恋爱的犀牛》1999年首演,长演不衰,是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之一,被视为小剧场史上的奇迹。《琥珀》的剧本是首次出版。
2013年9月22日 已读 单论故事而言我是不太明白《犀牛》这种罔顾对方意志甚至干扰对方生活,一个劲强调我有多么多么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我不离开你也不让你离开我的神经病情感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也许舞台表现会好些?去年其实想看的,未遂,看了另一部,原雨妹子俺の嫁!(跑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
饥饿的女儿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虹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5
《饥饿的女儿》内容简介:她,出生在饥荒年代的重庆,排行老六,在母亲的恶骂、父亲的叹息和兄姊的白眼中孤独长大。终于,十八岁那年,所有的秘密在时代的暗潮裹挟中一一揭开……
点击链接进入:
《饥饿的女儿》
《阿难:我的印度之行》
《虹影:英国情人》
2013年9月16日 已读
不知为何又想到林白,似乎中国的现当代女作家都很爱写这种带有一股浓浓中二小(xiong)姑(hai)娘(zi)怀旧气息的自传体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不计后果地把自己献给一个渣渣大叔(一般还伴随堕胎情节)然后觉得可独立可忧伤?挖槽年轻人的世界我不太懂……
+虹影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城南旧事 豆瓣
9.1 (61 个评分) 作者: 林海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5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她以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者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城南风光适切地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
除了不断再版的小说,著名导演吴贻弓将《城南旧事》搬上银幕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经典作品。
2013年9月14日 已读
对北京的了解,永远是从书上看来的旧日回忆比客居的这五年亲身体验要生动得多。当年也曾有个千山万水飞来非要带我喝豆汁(……)吃芥末墩的人,这些沉浮大概最后都会随着这座城市一同老去吧?
+林海音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钟鼓楼 豆瓣
8.1 (30 个评分) 作者: 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7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待同和居何师傅来操办酒席,因为她的二儿子薛纪跃今天结婚。而薛大爷却和平时一样到什刹海后海边去遛弯儿打拳了。大儿媳孟昭英迟迟未到,薛大娘心里着急,同院的小伙子荀磊帮她在院门两边贴上大红喜字。荀磊的爹是退休工人,现在以修鞋为业。荀磊从小家教严,读书认真,外语成绩好,中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被外事部门招去,送到国外培训。今年夏天回国在重要部门当翻译。这时,年轻人路喜纯正骑着自行车往薛大娘家来。他在崇文门附近一家小饭馆工作。同和居掌勺师傅老何为了让儿子顶班提前退休来这家小饭馆掌勺,见路喜纯心地纯正、好学上进,便收他为徒。今天,路喜纯就是替师傅来薛家操办婚宴的。住四合院外院三间南房的是京剧演员澹台智珠。“文革”中她受迫害被弄到纽扣厂当包装工,和普通车工李铠结了婚。薛大娘看她夫妻和美,儿女双圭,图吉利请她陪大儿媳去迎亲。但剧团里给澹台智珠唱小生的濮阳荪和两个伴奏的突然来告急:拉京胡的老赵和打板鼓的老佟被另一位更有名的女演员拉走了。李铠讨厌满身女人气、和自己老婆同台演出的濮阳孙,愤而出走,澹台智珠去寻,陪孟昭英去迎亲的只好换成薛家对面的詹丽颖。詹丽颖50年代大学毕业,心地善良,为人热情,但说话嗓门高,不知轻重,又任性,常得罪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改造20多年,与四川的一位冶金技术员结婚后至今两地分居。让这个生活不美满的人去迎亲,薛大娘心中有些遗憾。住四合院后院的是某局长张奇林。他本应今天上午出国访问,因飞机改为下午起飞,于是让女儿张秀藻帮他整理书橱。张秀藻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书,偷偷爱上了荀磊,但荀磊已和同单位的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生冯婉姝相爱,她暗自伤心。荀磊父亲荀师傅对满身洋味儿的冯婉姝并不满意。他是河北人,解放前和同乡郭墩子一起参军,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后来又一起进城当工人。1960年两个人的妻子同时怀孕,便说定如果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就让两个孩子长大结婚。郭墩子后来下放回老家农村,贫病交加而死。今天,他女儿郭杏儿要来北京看荀师傅一家。杏儿家在农村搞责任制之后富了起来,今天她第一次进北京,下了火车背着包裹先到天安门照相,又到王府井爬了渴慕已久的三层都营业的百货大楼,然后买了一大包酒、蛋糕来到荀家。见了冯婉姝她大大方方,但听不懂冯婉姝说的“电脑”、“信息”什么的,便反问冯婉姝知道不知道田里一种叫涝稆的野菜人吃了脸会肿。最早来薛家吃婚宴的是29岁的独身汉卢宝桑。他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其父卢胜七当年是北京丐帮中一个讨饭的,曾被当局用馒头收买,去打宣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其母黄氏据说是解放前在天桥卖虫子药的“大兵黄”的女儿。卢宝桑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满身无赖气,不带礼品,进屋就要烟要糖,还嫌烟糖规格不高。新郎薛纪跃今天并不高兴,他想起为结婚所受的委屈和艰难。为了给未婚妻买块镀金雷达小坤表,父母用去了省吃俭用存了3年的钱。他还有另外一种难言的苦衷:一个风雪之夜,一位女性主动与他求欢,他居然没有成功,这给他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新娘潘秀娅在一家照相馆干点开票、收底片的杂事。她父亲本是个小买卖人,解放后在洗染店当店员;她母亲的娘家本来也是摆货摊的,经营假发。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潘秀娅自卑感很重,所以常常和大多数营业员一样对顾客摆架子,寻找一点精神满足。她找对象并不看重“爱情”,而主要考虑是否“合适”。在试图通过追求教授之子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受挫之后,她挑中了薛纪跃。一辆租来的轿车把她接到薛家,婚宴开始。詹丽颖接了新娘回来,忙回自己屋照应两位客人,那两人是被她硬拉在一起谈对象的。男方嵇志满是詹丽颖大学同学,现在在中学教数学,40多了依然未婚,爱好集邮。女方慕樱就住这个四合院,和薛大娘家两间房相连的那间房是她家。她搬来时间不长,是医生,常住单位医务室,所以詹丽颖对她并不了解。建国初期她凭一时冲动嫁给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残的英雄,取名慕英。被保送上大学之后,观念发生了变化,与英雄离婚,嫁给了同学葛尊志,改名慕樱。“文革”中葛尊志变得平庸、胸无大志,她又与葛离婚,爱上了一位刚恢复工作的部长。詹丽颖硬拉她和嵇志满见面她只好来见,但只向嵇志满讨了一张那位部长梦寐以求的邮票。局长张奇林家中午也不平静。刚提拔为情报站长的庞其杉要他从国外买一本书,一封匿名信又揭发局里的行政处长在分房过程中以权谋私。薛家的婚宴进入高潮,醉熏熏满嘴流油的卢宝桑耍无赖羞辱路喜纯,说路喜纯父亲解放前在妓院给嫖客、妓女当跑腿。路喜纯被人揭了伤疤,想打卢宝桑,但又不愿搅了薛家的喜事,委屈得坐在做饭的大棚子底下哭。卢宝桑撒野掀桌子,被同桌会正骨术的殷大爷点中穴位瘫倒。因教育不当而走下坡路的中学生姚向东随着贺喜的人混入薛家,偷走了新娘的雷达表和准备送给厨师的礼钱。新娘不胜委屈,善良的荀大爷让荀磊拿钱去买了同样的手表,谎说是小偷丢在门外被人捡到,送还薛家。和澹台智珠家并排住着的是老编辑韩一潭。他培养了许多诗歌新秀,也曾遭神经失常的“文学青年”纠缠。今天,一位投机取巧、道德败坏的“文坛新人”来讨7年前就作废的稿子,并当面羞辱他,几乎把他气疯。澹台智珠被人拆了台,丈夫又不知去向,在街上乱走,看到一群老人在钟鼓楼下晒太阳,说古道今。胡爷爷讲起50年前在故宫当小工,海老太太讲起40年前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四合院里,婚宴将要结束,薛纪跃的大哥薛纪徽才回来。他在运输队当小组长,今早起来带着小组去抢任务,路上又帮人修车,误了自家大事。薛大娘被路喜纯的朴实和善良所感动,说定以后作为亲戚来往。这时,张奇林坐在飞机里仍在考虑单位的工作,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荀磊、冯婉姝、张秀藻、郭杏儿几个年轻人正准备聚会,交流信息,讨论青年人的使命。……生活千姿百态,钟鼓楼高高屹立着,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2013年9月8日 已读 结构和几个片段还不错,但是细化到具体的描写和叙述(还有无处不在横插一脚的评论)时简直哀鸿遍野惨不忍睹……这点文字审美能力,怪不得也就只能翻来覆去艹秦可卿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我爱比尔 豆瓣
作者: 王安忆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7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她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上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娼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关押上海女犯的白茅岭劳教农场,聚集着最有故事的女人。善写女性的王安忆,在白茅岭找到了自己要创造的阿三。在阿三身上,王安忆找到了中国的文化故事。
2013年9月2日 已读 也就到了结尾能看出点王安忆的风格来……阿三这种脱俗的女人反而是写着写着最容易落入俗套的类型,手滑的典型请看严歌苓《寄居者》。好好写王琦瑶嘛亲,我还是挺喜欢《长恨歌》的_(:з」∠)_
+王安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四世同堂(上下) 豆瓣
9.0 (24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6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丧家犬也有乡愁 豆瓣
作者: 刘原 新星出版社 2011 - 6
2013年5月21日 已读 就像看林白,故乡人还是有一丝亲切。前半本在火车上看的,让我这不看球的人也觉得有趣,回来之后又看了半本,却有点千篇一律地无味;丧家犬啊,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 【随笔】
风也悄悄 豆瓣
作者: 严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 - 9
2013年5月20日 已读 东方白带了点匠气;琼瑶感叹句式之傻逼不必多说,连剧情都怒抄夏洛蒂和艾米莉;严沁太小清新了完全不像言情,可惜结尾有点仓促,不信服(。 #先谢军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言情
活着 豆瓣 谷歌图书
9.0 (253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5 其它标题: 活着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2013年5月11日 已读
低于期待值,老陶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他人的生死本来就隔了一层,余华也没能在书里写出一个可供移情的人物去感受,所以总觉得缺了点啥。不过还是挺喜欢首尾加意重复的那一段话,“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
+余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 豆瓣
8.1 (84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我的帝王生涯》是苏童糅和写实手法和现代的技巧创作的历史小说。也是苏童发挥创造性的想象,随意搭建的宫廷,按自己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年代朝代人物都是虚无的,故事却讲的真实可信。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
2013年5月2日 已读
我去年买了个表,我这两天是被人扎草人了吗连续看了两本心目中奆奆的黑历史!苏童奆奆你说实话你在起点和晋江有几个VIP号!是不是没事就写宫斗穿越和总裁虐恋赚外快!ps.大燮王朝的燮我总看成變,怪我咯!
+苏童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生死场 豆瓣
8.3 (106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5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2013年5月1日 已读
虽然我也认为萧红是现当代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作家没有之一,但是你们真的觉得这篇剧情散漫人物单薄措辞颠三倒四的小说打得上五星?还有人说这比呼兰河传更见功力?拉鸡巴倒吧真是(摔kindle
+萧红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女性
小艾 豆瓣
作者: 张爱铃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 - 7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共在大陆发现了10多篇当年张爱玲作品,其中有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1986年10月份,陈子善在研究周作人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亦报〉(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张爱玲作品〈小艾〉,意外惊喜之余,陈子善把〈小艾〉复印下来,寄给了香港〈明报〉月刊的编辑黄俊东。黄曾经编辑过〈张看〉散文集,与张爱玲通过信,看到〈小艾〉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让陈子善写一篇发现经过的小短文,配着〈小艾〉一起发表在〈明报〉月刊1987年第1期上。随后被台湾〈联合文学〉转载。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起法律诉讼,经过交涉以后,和出版社以和解告终。
因为在香港就出现了盗版书〈小艾〉。张爱玲被迫出版了〈小艾》,但是作了大量的修改,删去了68段最后一段和69、70、71节全部删去。同时, 〈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对这一作品也做了大量修改,将小说里写的18年改为14年,砍掉4年。
2013年4月14日 已读 写得最好的还是小艾之前在席家当女佣的部分,张爱玲总之跳不出那个题材。但是想到这书后来成为她不愿直视的黑历史,顺路引起许多高贵冷艳孤傲决绝的脑残粉们呼天抢地扼腕叹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根源我就……爽翻了嘻嘻嘻嘻嘻嘻嘻。
+张爱玲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哥伦比亚的倒影 豆瓣
8.6 (94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2013年4月13日 已读
“不良的是融雪之日,融雪之夜,檐前滴滴答答,儿时作诗,称之为'晴天的雨声'。滴滴答答,极为丧气,像做错了事,懊悔不完了……” 为了时常能看到这样漂亮的譬喻,也就原宥了略显矫情和炫才的行文 #妈蛋谁不会用文青词汇#
+木心 {中国现当代文学} 【随笔】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豆瓣 Goodreads
8.4 (337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013年4月11日 已读
大半本书都在嫌弃那简陋的文笔和讨嫌的作者意识,不过越往后越明白“平凡”这个词涵括的究竟是多么广袤的世界啊。这么长的故事#瞬间觉得自己老了#: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 /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路遥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扶桑 豆瓣
7.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 10
扶桑,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女子;克里斯,一个同时代的白人少年。他们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识,发生了恋情。因为扶桑是个20岁的中国妓女,而克里斯是个家境殷实的白人少年,这爱情不仅凄迷,而且成了命运的挑战。
性格即命运,因为扶桑怪异的性格,也使得她在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中挣扎起来。从被卖为妓女,到被人轮奸,到与自己的丈夫失之交臂,这一切仿佛都无法在扶桑的内心印上烙印。她从从容容地听从本能的体认,以三寸金莲走过一个又一个灾难。扶桑的性格在作者如此刻画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
2013年3月18日 已读
连这么早的作品都这样……更让我确定严歌苓已经彻底毁在了叨逼叨女人的母性神性宽容伟大跪着原谅全世界的沉醉和自恋情怀里了……有没有人能告诉她写五本书十本书五十本书都是同一个题材同一个腔调好烦人(哭喊 #论脑残粉的倒掉#
+严歌苓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故乡相处流传 豆瓣
8.4 (7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3
《故乡相处流传》又是一部长篇寓言。作者一边信口开河、信马由缰、虚虚实实地叙说着他的故事,一边不住地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作者的一些寓意也许读者体会不到,但读者却体会出许多作者未必预料到的寓意。无论其戏剧性,还是幽默感,都绝对是一流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
2013年3月14日 已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指桑骂槐的好手(拇指。议论的火候掌握得好,不至于像某些人天花乱坠地说着说着就把剧情发展给忘姥姥家里了=。=
+刘震云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神作
红高粱家族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红高粱家族》(1987)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2013年3月5日 已读 莫言一定非常自傲于自己通感得没谱儿的抒情手法以至于一段好好的叙事常常发展成离题万里的rambling也舍不得删减分毫。。看得心好累=。。=
+莫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我们夫妇之间 豆瓣
作者: 萧也牧 花城出版社 2010 - 11
《我们夫妇之间》内容简介:萧也牧以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成为1949年后第一个受大规模批判的作家。《我们夫妇之间》描写知识分子丈夫与工农干部出身的妻子在进城后的矛盾;中突及最终的相互理解、融合,描写一瓢一饮的最日常、最普通的家庭琐事,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萧也牧的小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在当时的文艺界不啻一枝独放的奇葩,由此招致猛烈的抨击与批判,作者也因之获罪惨死干校。
从1951年至1970年,十九年的指责、白眼、迫害,直至惨死;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一篇大约14000字的小说。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真实的一页。
芙蓉镇 豆瓣
7.7 (35 个评分) 作者: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芙蓉镇》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 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2013年1月17日 已读
……前半部和后半部是同一个人写的吗差距也太大!虽然说文章宁复见为人,看到下面某篇喷作者是投机分子的评论还是心情很微妙(。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巴金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 - 2
《家》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2013年1月14日 已读
个人命运与时代兴亡外加上帝视角说教这一点果然是在向托翁致敬?老一辈作家对厚重的西方文学是真爱,老祖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反倒在今天被人家极简主义当宝贝捡回来了,有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桑感……ps.妹子们嫁人前最好搞清楚对面有没有什么梅表姐愫表妹的,太,坑,了……
+巴金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