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
圣传画集 豆瓣
7.9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CLAMP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脱胎于佛教传说的故事自始至终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宿命论的因子。一切的一切,以守护斗神、阿修罗王的一个小小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利诞生为缘起,展开了一幕幕分别以帝释天和四天王及阿修罗和"六星"为代表交织着天界种族爱恨情仇的宏大战争诗篇……在命运的安排下将会成为灭天之破的六星开始云集在阿修罗的身边,《圣传》中最为著名的两个约定也初见端倪的时候,《圣传》的出版却一度陷入了停止的状态,如鲠在喉咙的感觉,真是令人寝食难安啊!经过长时间望眼欲穿的等待之后,手捧着远在大连的朋友寄来的《圣传》最后一集,激动的心情难以压抑。现在看起来,那时的我好傻,可是那种因稀少而倍显珍贵的感触,却再难以体会了。

细心一算《圣传》里,让人为之着迷的人还真不少。有酷哥夜叉,酷姐迦楼罗王,又有酷哥阿修罗,神秘王子孔雀,还有像小猪般可爱的阿修罗和精力充沛、以家庭主妇为目标的龙王。哦、忘了介绍两名美女:性感而冷艳的苏摩(鼓掌声)和有着天使般笑容、魔鬼般心肠的乾闼婆王。以上这些你都不满意的话,还剩下一个成人版的阿修罗,不男不女的样子保证合你口味。

《圣传》中的世界是宏大而又复杂的,神界宛如人界,期间并无太大区分。即使因为畸恋而血染天界的帝释天和以抢夺手段却反而失去珍爱的毕沙门天,这些看似邪恶的人实则上也背负着深深的悲哀,令人不觉又几分同情。唯一厌恶的就是西方将军广目天及手下不是自恋就是自大,连那么美丽的的沙罗都能痛下毒手,难怪死的十二分难看。什么?迦陵频加不也很可怜吗?

《圣传》的推出带个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极大程度上迎合了读者心中渴望挚爱的呼声"我只是想看看命运脱轨的样子,这就够了"现在看来孔雀的这句话,也是分外的感动。所以说,CLAMP的成功,不但在与其精美华丽的画风,更大程度上则是依赖与其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和细致的刻画,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高素质漫画制作团体的真体实力!
CLOVER(VOL.1--4) 豆瓣
8.6 (3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CLAMP
【vol.1】
葉 a leaf
在森林之中的小鳥 tiny wings in the forest
唱歌少女 the singing waif
鳥籠 the cage
迷宮 a maze
貓 the cat
收音機 a radio
踪跡 a trace
情債 a debt
花 a flower
會議 parliament
苜蓿草 clover
電話 a telephone
飛翔於夜空之中的有翼之魚 winged fish that flies through the night
豹 a leopard
傷痕 the scar
歌 a song
不應該存在之物 nonexistent
互道晚安 goodnight
追踪 pursuit
翅膀 feathers
【vol.2】
翅膀 feathers
遭受干擾的追踪 white-out
雖然相同,卻又有些不同 the one and not the same
夜 night
有關於我的事 about me
記憶 memory
移動裝置 the vehicle
想要到達的目的地 the destination
妖精遊樂園 the fairy park
三片葉 trefoil
心情 mind
天馬 pegasus
影畫 shadow-play
殺意 homicidal intent
最後的 the one last
改變呀 change
然後呢 and then
心 heart
葉 the leaf
【vol.3】
夢之中的妖精之夢 fairie's dream in a dream
織葉 oruha
在後台的小鳥之巢 bird's nest backstage
在籠中的小鳥之巢 bird's nest in a gilded cage
再會之花 flower of reunion
蟲之眼 bug-eye
一個人 alone
二個人 two
我能聽見 I can hear
開始之時 is beginning
沒有人知道的二重唱 duet no-one knows
魚之眼 fish-eye
謊 deceit
小鳥打給小鳥她的電話— phone from bird to bird
被送來給小鳥的小鳥 bird given to bird
接觸 contact
貓之眼 cat's eye
約定 promise
舞台 stage
小鳥的悄悄話 bird's secret conversation
雨 rain
只為了特定的一個人所唱的歌 song sung just for one
鳥之眼 bird's eye
小鳥心中的小鳥 bird in the heart of bird
第一次的會面 how do you do?
小鳥和小鳥創造的歌 song that bird and bird make
小鳥她們的秘密之歌 bird's secret song
只有小鳥們才知道的二重唱 duet only bird knows
永恆的一夜 night that does not go
小鳥和小鳥的秘密 secret between bird and bird
CLOVER clover
人之眼 man's eye
小鳥的淚 bird's tear
為了已經永遠消失的小鳥之小鳥 bird for bird gone
小鳥所創造的小鳥 bird that bird made
【vol.4】
有著四片葉的苜蓿草 FOUR-LEAF CLOVER
有著三片葉的苜蓿草 THREE-LEAF CLOVER
歌唱聲 SINGING VOICE
聽見的聲音 HEARD VOICE
呼喚聲 CALLING SOUND
通訊 COMMUNICATION
約定 A PROMISE
血 BLOOD
一人 ALONE
被放逐的人 THE HUNTED
追逐者 THE HUNTER
線 LINE
反應 REACTION
蜘蛛之巢 SPIDER WEB
守護者小鳥的歌 SONG TO WATCH OVER BIRD
回歸之處 A PLACE TO RETURN TO
雨 RAIN
5 FIVE
4 FOUR
3 THREE
信賴 CONFIDENCE
任務 MISSION
印 A SEAL
願望 A WISH
對苜蓿草而言的幸福是 BLISS OF CLOVER
髮與情話 HAIR AND CARESSES
鏡與接觸 MIRRORS AND TOUCH
好焦躁 IRRITATION
因為不知道所以非常想知道 WANT TO SEE BECAUSE I SEE NOT
為每個人而唱的歌 A SONG SUNG FOR EVERYONE
兩人齊聽的歌曲 A SONG FOR COUPLE'S EARS
獨自一人唱著的歌 SONG SUNG ALONE
憤怒 ANGER
窗戶外 OUTSIDE THE WINDOW
請你要小心 BE CAREFUL
離別 SEPARATION
淚 A TEAR
二葉 TWO-LEAF
我將脫胎換骨 BEING REBORN
C->R C->R
我也 ME TOO
最後一張牌 豆瓣
作者: 张鼎鼎 風雲時代出版 1998
林跃是个二,用现代小资的话就是EQ存在明显缺陷。二十七岁的剩男,做着各种体力工作,悠然自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而在一场小车祸后,他的脑中,多了个牌王灵魂。
从此以后……两人都开始了自己不愿意的生活……
2011年3月28日 已读
萌死人了!有笑点剧情节奏也好棒!虽然半路换CP不过我喜欢后面那个所以大丈夫!(……) / 德州扑克很帅气有没有(算不清胜率的文科生
神作 耽美小说
围城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1 (793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 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 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2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机器猫哆啦A梦23 豆瓣
9.6 (59 个评分) 作者: 藤子・F・不二雄 译者: 碧日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
这是一套关于机器猫“小叮当”的非常有趣的动画故事集。本册是其中之一。小朋友们不要错过哟!
占星术杀人魔法 豆瓣 谷歌图书
占星術殺人事件
8.4 (190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王鹏帆 新星出版社 2008 - 9 其它标题: 占星术杀人魔法
四十年前,一桩占星术连续杀人案件轰动全日本!先是画家梅泽平吉在密室被人重击致死,接着是他早已出嫁的长女在家中被奸杀,最后甚至连与他同住的六个女儿也全部失踪。尸体陆续被发现埋在日本各地,而每个人身上都被切掉一部分!
梅泽平吉遗留的手记上写明他要依据“占星术”肢解重组六个女儿!难道他死而复活来完成幻异的艺术创作?当又没有证据与动机指向其他与本案相关的人——这可说是一桩找不到凶手的命案……
四十年后,眼见这桩诡谲至极的凶案变成邪灵的诅咒,本职占星师兼职侦探的御手洗洁却意外的得到一封告白遗书!悬宕四十年无解的奇案终于现出一线曙光,御手洗洁决定在一星期内破解这件史上最不可思议、超大规模的占星术杀人魔法!
钟表馆幽灵 豆瓣 谷歌图书
時計館の殺人
8.2 (70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吴崇 / 张伟年 珠海出版社 2004 - 6
钟表馆中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谜底,都将在令人胆战心惊的过程中逐渐揭晓……
《钟表馆幽灵》获得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是集过去诸多作品风格之大成的心血结晶!千万不要错过如此凄怆绚烂,结局更令人不胜惊叹的推理杰作!
看不见的城市 豆瓣 Goodreads
Le città invisibili
9.1 (26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宓 译林出版社 2006 - 8
《看不见的城市》的第一版是在1972年11月由都灵的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的。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从1972年底到1973年初,卡尔维诺曾在多家报纸的文章和访谈中谈到它。
下面用卡尔维诺1983年3月2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写作硕士班的一次讲座中的文字,来介绍“奥斯卡”丛书中的这个新版。讲座原为英文,这里用的是意大利文本,它是以1972到1973年的两次访谈为基础的,并且大部分在意大利没有发表过。(这篇讲稿后来以“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为题,发表在美国的文学刊物《哥伦比亚》1983年第8期上,第37页到第42页;意大利文本的一些部分以“幸福的和不幸的看不见的城市”为题,发表在1972年12月的《意大利时尚》第253期上,第150页到第151页。)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人们找不到能认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 我给它们每一个都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本书是由一些短小的章节构成的,每个章节都应提供机会,让我们对某个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
这本书每次只产生一小段,并且间隔的时间也长,就像是我跟随着各种各样的灵感而写在纸上的诗。我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 我有许多文件夹,里面放着我根据那些在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尔写出的纸页,或者只是我想要写的东西的简要记录。我的文件夹中有一个专用于物体,一个专用于动物,一个专用于人物,一个专用于历史人物,还有一个专用于神话中的英雄; 我有一个关于四季的文件夹和一个关于五种感觉的文件夹; 我在一个文件夹里汇集了有关我经历过的那些城市和风景的纸页,而在另一个文件夹里则是那些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的城市。当一个文件夹渐渐被纸装满时,我就开始思考我能从这里提取出来的那本书了。
就这样,最近这些年里我一直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每次一小段,经历了一些不同的阶段。有的时候我只想象悲惨的城市,有的时候则只想象幸福的城市; 曾有一个时期我把这些城市比做繁星密布的天空,而在另一个时期我总免不了要谈到每天从城市中泛滥出来的废物。它差不多变成了一本日记,记录下我的心情与思考;所有的一切最后都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我当时读的那些书,我参观的那些艺术展览,与朋友们的那些交谈。
但是所有这些纸页合在一起还没有形成一本书: 一本书(我相信)是某种有开始有结尾的东西(即使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是一个空间,读者必须进入它,在它里面走动,也许还会在它里面迷路,但在某一个时刻,找到一个出口,或许是多个出口,找到一种打开一条走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你们中的某个人会对我说,这个定义能够适用于一部有情节的小说,却并不适用于一本像这样的书,人们应该像读诗、散文或至多是像读短篇小说一样读这本书。那么,我想要说,即使是一本这样的书,由于要成为一本书,它就应该有一个结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在其中发现一个情节,一个旅程,一个结论。
诗的书我从来没有写过,但短篇小说的书我写过多本,当时我发现自己面对要给那些单独的篇章排序的难题,这有可能成为一个令人烦恼的难题。这一次从一开始我就在每页纸的顶头加了一个系列标题:“城市与记忆”,“城市与欲望”,“城市与符号”,第四个系列我曾经起名为“城市与形式”,这个标题后来显得太普通了,于是最终被分配到另外三类里去了。有一段时间,在继续往下写的同时,我在增多系列、或是将系列减到极少(最前面的两个系列是基本的)、或者使它们全部消失之间举棋不定。有许多片段我不知如何将它们归类,于是我寻找新的定义。我将那些有点抽象的空幻的城市编为一组,后来我称这一组为“轻盈的城市”。有一些城市我将它们定义为双重的城市,后来我认为最好还是将它们分到其他的组里。另一些系列,在开始时没有预见到, 到最后跳了出来,我把按别的方式分类过的、特别是像“回忆”和“欲望”那样的片段进行重新分配,例如“城市与眼睛”(其特点是其视觉属性)和“城市与贸易”,这是以交换为特征的: 记忆、欲望、路程、目的地的交换。“连绵的城市”和“隐蔽的城市”,这却是我“故意”写的两个系列,也就是说,在我已经开始明白应该给予这本书以形式和意义时,就带有一个明确的意图。正是在我堆积的材料的基础上,我研究最好的结构,因为我想要这些系列相互交替,相互交织,而同时,这本书的旅程又不过多地脱离时间的顺序,那些单独的片段都是按这个时间顺序而写的。在结尾时,我决定将自己固定在十一个系列,每系列五个片段,这些片段被重新组合进由不同系列的片段构成并且有着某种普遍气氛的章节里。各个系列进行相互交替的方式是尽可能最简单的,尽管有人在这里做过大量的研究以解释它。
我还没有说出我在一开始就应该说的话:《看不见的城市》就像是由马可·波罗向鞑靼人的皇帝忽必烈汗所作的一系列的旅行汇报。(在真实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是蒙古人的皇帝,但可马·波罗在他的书中称他为鞑靼人的大汗,而这在文学传统中保留了下来。)我并不打算追寻这位幸运的威尼斯商人的旅程,他在十三世纪一直到达了中国,然后从那里作为大汗的使者访问了远东的很大一部分地区。现在,东方是一个已经留给专业人士的主题,而我不是这样的人士。但是在所有的世纪里,有一些诗人和作家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获得启发,就像从一个幻想性的异域情调的舞台背景获得启发一样: 柯勒律治在他的一首著名的诗中,卡夫卡在《皇帝的圣旨》中,布扎第在《鞑靼人的沙漠》中。只有《一千零一夜》能够肯定自己有一个相同的使命:这部书变得就像是一些想象出来的大陆,在这里,另一些文学作品找到它们的空间;这是些“别处”的大陆,在今天,“别处”可以说已经不再存在了,整个世界趋向于变得一致。
这个忧郁的皇帝,他明白他的无边的权力并无多大价值,因为整个世界正在走向毁灭,一个幻想的旅行者在向他讲述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城市,例如一个微小的城市,它越来越大,最后成为由众多正在扩张的同心城市构成的城市,一个悬在深渊上的蜘蛛网城市,或者是一个像莫里亚纳一样的二维城市。
在这本书每一章的前面和后面都另有一段文字,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在这里进行思考和评论。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的第一个片段是我为第一章而写的,只是到后来,当我面对那些城市时,我才想到其他那些章的这种片段。或者不如说,第一个片段我付出了很多劳动,并且剩余了很多材料,于是到了某个时刻,我将这些剩余材料(使节们的言语,马可的手势)的各种变体继续进行下去,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谈话。随着我继续写城市,我展开了关于我的劳动的思考,也就是马可·波罗和大汗的评论,而这些思考每个都是来自其自身;于是我试图让每一篇谈话自己进行下去。这样我就有了另一批材料,我努力使它们与别的材料平等地进展下去,并且在这里,我做了一点在这样一种意义上的蒙太奇,这就是,某些对话中断,然后重新开始,总之,这本书是同时在辩论和诘问中进行的。
我相信这本书所唤起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城市概念,而是在书中展开了一种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从某个身为城市规划专家的朋友那里,我听说这本书涉及到了许多他们的问题,并且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背景是相同的。但并不是仅仅到了快要结束时,“人口众多”的大都市才在我的书中出现; 那似乎是对一个古老城市的回忆的东西,只是因为被与眼前的今天的城市一同去想和写,才有了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今天人们以相同的顽固谈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巨大的技术体系的脆弱,这种脆弱有可能制造连锁故障,使各个大都市整体瘫痪。过于巨大的城市的危机是自然危机的另一面。“特大城市”,也就是正在覆盖全世界的连续的、单一的城市图景,也统治着我的书。但是,预言灾难和世界末日的书已经有很多了,再写一本将是同义重复,再说也不属于我的性格。我的马可·波罗心中想的是要发现使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够胜过所有这些危机的理由。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 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 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所解释的,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我的书在幸福城市的图画上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几乎所有的评论都针对这本书的最后那句话:“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由于这是最后的几行,所有的人都将它视为结语,“寓言的寓意”。但这是本由多面构成的书,几乎在所有的地方都有结语,它们是沿着所有的棱写成的,并且也有不少简洁或简明的寓意。当然,如果这一句是在书的结束时发生的,这并不是偶然,但我们开始说,这最后的小章节有一个双重的结语,它两方面的组成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乌托邦的城市(即使我们没有发现它,我们也不能放弃寻找它)和关于地狱的城市。另外: 这只是大汗地图册上“斜体字”的最后部分,这种一直被评论者们所忽视的文字从第一个片段到最后一个片段,所做的只是向这整本书推荐各种可能的“结论”。但是还有另一种途径,这种途径认为一本对称的书的意义要在书中寻找: 有一些心理分析的批评家在马可·波罗对威尼斯的回忆中找到了这本书的深深的根,而马可·波罗的回忆就像是对记忆的最初原型的回归; 而结构符号学的研究者们则说应该在这本书的正中心点寻找: 他们找到了一种不存在的图像,名叫宝琪的城市。在这里有一点是清楚的:作者的意见是多余的。这本书,正如我解释的那样,差不多是自行完成的,只有文字本身能够允许或排除这种或那种阅读。第五章在这本书的中心展开了一个轻的主题,它与城市主题奇异地联合在一起,作为和其他读者一样的读者,我可以说在这一章里有某些片段,我认为是较好的,就像是幻想的物象,也许这些更加纤细的形象(“轻盈的城市”或其他)是这本书最为闪光的地带。我不能再说什么了。
白马啸西风 豆瓣 Goodreads
白馬嘯西風 / 白马啸西风 (Bai Ma Xiao Xi Feng) / Swordswoman Riding West on White Horse
7.9 (131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海口-南海出版社 1993 - 11
这是篇言情故事,写出了单恋的种种动人之处。
雷雨 豆瓣
8.9 (36 个评分) 作者: 曹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 9
本书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历来有研究者将本书定义为“诗剧”。
几十年来,本书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时光的淘洗不曾减褪它的华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解体诸因 豆瓣
解体諸因
8.1 (8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西泽保彦 译者: 苏友友 新星出版社 2010 - 4
杀人者,必须解体?!
凶手都是大笨蛋?!
杀人之后不赶快逃走,还留在现场「不辞辛苦」地分解尸体……
推理可以如此草根?!
分尸可以如此搞笑?!
在读过无数有关「杀人」的故事后,
这本书会让你麻木的神经重新绷紧!
「推理之神」岛田庄司重磅推荐作品!
台湾《谜诡》杂志严选日系必看的佳作之一!
豆瓣网票选内地最期待出版推理小说!
分装于六个箱子中的男人;七颗头颅被依序调换的连续杀人;短短十六秒内被分尸电梯中的上班女郎;残破不堪的玩具小熊;支离破碎的色情杂志……
九桩匪夷所思的分尸案,九次不可思议的感官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