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关山夺路 豆瓣
9.4 (29 个评分)
作者:
王鼎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着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各色人物的面目与选择,以此来对应和诠释被意识形态长期遮蔽的真实历史,触及与国共内战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为方式之差异,揭示一方败退一方胜利背后的谜局。
“战争给作家一种丰富,写作的材料像山一样坍下来,作家搬石头盖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内战、抗战永远有人写,一代一代写不完,也永远不嫌晚。”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三部,记录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国民党军,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 ,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俘虏营训练,穿着解放军服,徒步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一路上,对照、危机、冲突各自延长,互相纠缠,滚动前进,惊心动魄。作者将这四年的愤怒、伤心、悔恨蒸馏、升华为一部超越政治、阶级、个人得失恩怨的独特回忆:“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
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王奇生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王鼎钧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战争给作家一种丰富,写作的材料像山一样坍下来,作家搬石头盖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内战、抗战永远有人写,一代一代写不完,也永远不嫌晚。”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三部,记录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国民党军,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 ,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俘虏营训练,穿着解放军服,徒步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一路上,对照、危机、冲突各自延长,互相纠缠,滚动前进,惊心动魄。作者将这四年的愤怒、伤心、悔恨蒸馏、升华为一部超越政治、阶级、个人得失恩怨的独特回忆:“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
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王奇生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王鼎钧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启示 (2006)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Apocalypto
8.2 (230 个评分)
导演:
梅尔·吉布森
演员:
鲁迪·杨布拉德
/
达利娅·埃尔南德斯
…
其它标题:
Apocalypto
/
启示录
…
玛雅文明末期,奢华淫靡之气蔓延,为了祭奠那些刚刚落成的金字塔以及驱散众神的愤怒,玛雅王国派出强悍的军队入侵丛林深处的弱小部落,将战俘作为祭天的牺牲斩杀。
年轻骁勇的战士虎爪(Rudy Youngblood 饰)和族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有可爱的儿子和美丽的妻子,并且不久将迎来新的生命。但玛雅军队打破了这一切,他的部落遭到袭击,虎爪及时将妻儿藏在深坑之中,自己却不慎被俘。
经过一路坎坷,他和其他战俘来到玛雅城。无数头颅被可耻的刽子手斩落,但即便在这个时刻,虎爪也念念不忘丛林深处的妻儿。只要一息尚存,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妻儿的身边……
年轻骁勇的战士虎爪(Rudy Youngblood 饰)和族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有可爱的儿子和美丽的妻子,并且不久将迎来新的生命。但玛雅军队打破了这一切,他的部落遭到袭击,虎爪及时将妻儿藏在深坑之中,自己却不慎被俘。
经过一路坎坷,他和其他战俘来到玛雅城。无数头颅被可耻的刽子手斩落,但即便在这个时刻,虎爪也念念不忘丛林深处的妻儿。只要一息尚存,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妻儿的身边……
什么是民粹主义? 豆瓣 Goodreads
What is Populism?
7.9 (57 个评分)
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译者:
钱静远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但人民去了哪里?——贝尔托·布莱希特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科举史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马云超
后浪丨大象出版社
2020
- 6
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晚年集大成之作
一本书带你看透科举制度
▷编辑推荐◁
☆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晚年集大成之作,一本书看透科举制度。
☆本书脱胎于早期作品《科举:中国的考试地狱》,增补了科举的沿革、近世中国社会与科举等篇章,成为一部完备的全方位研究科举制度的史学著作,是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里程碑式作品。
☆本书与《九品官人法研究》堪称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作品中的双璧,是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次全面研究与总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分量虽重,但语言轻松,结构精巧,作者在200 余页的篇幅中展现了完整的科举制度发展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本书带你看透科举制度
▷编辑推荐◁
☆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晚年集大成之作,一本书看透科举制度。
☆本书脱胎于早期作品《科举:中国的考试地狱》,增补了科举的沿革、近世中国社会与科举等篇章,成为一部完备的全方位研究科举制度的史学著作,是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里程碑式作品。
☆本书与《九品官人法研究》堪称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作品中的双璧,是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次全面研究与总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分量虽重,但语言轻松,结构精巧,作者在200 余页的篇幅中展现了完整的科举制度发展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什么是文化史 豆瓣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8.9 (1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彼得·伯克
译者:
蔡玉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什么是文化史》内容简介:文化史的实践已经不限于说英语的世界,它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从讨论雅各布·伯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所提出的文化史的“经典”术语入手,并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尤其是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之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
《什么是文化史》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读者的入门手册,也是关心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读者的必读书。
伯克从讨论雅各布·伯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所提出的文化史的“经典”术语入手,并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尤其是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之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
《什么是文化史》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读者的入门手册,也是关心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读者的必读书。
一袋弹子 (2017) 豆瓣
Un sac de billes
8.0 (29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丁·杜瓦
演员:
多里安·勒·克利奇
/
巴蒂斯特·弗勒里埃尔
…
其它标题:
Un sac de billes
/
A Bag Of Marbles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德军占领,纳粹主义在当地横行。莫里斯(巴蒂斯特·弗勒里埃尔 饰)和乔(多里安·勒·克利奇 饰)是一对生活在法国的犹太人兄弟,父亲靠经营一家理发店养活孩子们,虽然生活得很辛苦,但是一家人之间的感情非常亲密。
德军要求每一个犹太人在外衣缝上黄色六角星,与此同时,社会对犹太人的接纳程度也在急剧下降,兄弟两人因为他们的血统在学校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眼看着势头不对,父亲决定让莫里斯和乔两人先行逃往自由区避难,自己则随后跟上,一家人在尼斯汇合。就这样,两个孩子踏上了逃亡的旅途。
德军要求每一个犹太人在外衣缝上黄色六角星,与此同时,社会对犹太人的接纳程度也在急剧下降,兄弟两人因为他们的血统在学校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眼看着势头不对,父亲决定让莫里斯和乔两人先行逃往自由区避难,自己则随后跟上,一家人在尼斯汇合。就这样,两个孩子踏上了逃亡的旅途。
中国绘画三千年 豆瓣
作者:
杨新
/
班宗华
…
外文出版社
1997
- 1
中國繪畫三千年》一書,一部首次由中、美兩國學者共同執筆的中國繪畫史,全書共30餘萬字,收錄畫作圖片約330幅,內容涵蓋舊石器時代(約100萬年前)到現代(約二十世紀)的各個時期;融合中西美學觀點,諸史研究專家權威論述,堪稱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國繪畫史」最完整、全面性的著作。
《中國繪畫三千年》由楊新、班宗華、聶崇正、高居翰、郎紹君、巫鴻等當今最傑出的六位中美藝術史家分別執筆,以獨樹一幟的論述方法和風格,闡述中國繪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風格及特點。書中一開始,分別由代表中西當代學者,從不同的背景及觀點,談論中國畫的鑑賞問題,再由各學者就其擅長,分別撰寫斷代畫史的部分。六位當代大師,將各自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個人見解及心得,濃縮在各篇章內,要言不繁地勾勒出各時代、各流派的起承、延傳、以及重要畫家的歷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領讀者一窺中國繪畫堂奧,也讓讀者對於中國繪畫淵源、演變及發展有一更全面性了解及見識!
《中國繪畫三千年》由楊新、班宗華、聶崇正、高居翰、郎紹君、巫鴻等當今最傑出的六位中美藝術史家分別執筆,以獨樹一幟的論述方法和風格,闡述中國繪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所呈現的風格及特點。書中一開始,分別由代表中西當代學者,從不同的背景及觀點,談論中國畫的鑑賞問題,再由各學者就其擅長,分別撰寫斷代畫史的部分。六位當代大師,將各自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個人見解及心得,濃縮在各篇章內,要言不繁地勾勒出各時代、各流派的起承、延傳、以及重要畫家的歷史地位及代表作品的介述,引領讀者一窺中國繪畫堂奧,也讓讀者對於中國繪畫淵源、演變及發展有一更全面性了解及見識!
上学记 豆瓣 Goodreads
9.2 (99 个评分)
作者:
何兆武
/
文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8
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
黄泉下的美术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巫鸿
译者:
施杰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
"“我对“墓葬”这个题目的选择有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墓葬文化在古代东亚,特别是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二是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三是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 巫 鸿"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我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 巫 鸿"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二季 (2018) 豆瓣
9.4 (27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张越佳
…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 (2018) 豆瓣
8.9 (77 个评分)
导演:
徐欢
/
张越佳
…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国家宝藏 第二季 (2018) 豆瓣
8.8 (35 个评分)
导演:
于蕾
演员:
张国立
/
蓝天野
…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重要精品项目之一,《国家宝藏》第二季继续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从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馆(院)手中接过了讲述中国故事、让国宝活起来的接力棒。
观众还将看到熟悉的舞美、熟悉的环节、熟悉的001号讲解员国立叔,听到熟悉的来自那英的《一眼千年》,以及会让很多粉丝单曲回放一整晚的背景音乐。与之同时,“国宝盒子”会以更为震撼的体量和视效呈现在观众眼前;节目会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丰富;会请上不一样的27组国宝守护人,讲述不一样的国宝、不一样的荡气回肠、前世今生。
观众还将看到熟悉的舞美、熟悉的环节、熟悉的001号讲解员国立叔,听到熟悉的来自那英的《一眼千年》,以及会让很多粉丝单曲回放一整晚的背景音乐。与之同时,“国宝盒子”会以更为震撼的体量和视效呈现在观众眼前;节目会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丰富;会请上不一样的27组国宝守护人,讲述不一样的国宝、不一样的荡气回肠、前世今生。
国家宝藏 第一季 (2017) 豆瓣
8.0 (172 个评分)
导演:
于蕾
演员:
张国立
/
李晨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热播,今年,逐步被定格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8月22日,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纷纷“周二见”的秘密被揭晓,央视文化节目大家庭又将新增一位重量级成员: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场关于9家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金牌制作团队2年酝酿筹划、强大顾问团保驾护航、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实景取材、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位与之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将用创新演绎的传奇故事,串联每一个守护者的讲述,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用时尚鲜活的综艺形态,搅动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全力解密和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资源。
秦汉官制史稿 豆瓣
作者:
安作璋
/
熊铁基
齐鲁书社
2007
- 1
在整个古代官制史中,秦汉的官制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秦汉以前的官制,班固说是“夏、殷亡闻焉”。师古曰:“盲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①当然,事实上并不是毫无所闻,只不过无系统的记载罢了。而班固所说的 。周官则备矣”②,也不尽然,《周书》、《周礼》的记载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总之,秦汉以前的官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秦汉以后在官制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方面是“汉因循而不革”,即所谓的“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同时又是“颇有所改”。改变的地方实际上很多,本书中随处可见。“因循”当是就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精神
而言,从这方面说,不但是“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秦汉宫制又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这就是秦汉宫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秦汉官制的特殊地位又是和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时指出:“如果说,秦以前韵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①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制度,放在世界史中去考察,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是秦朝开始,汉朝逐渐完善的。
秦汉以前的官制,班固说是“夏、殷亡闻焉”。师古曰:“盲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①当然,事实上并不是毫无所闻,只不过无系统的记载罢了。而班固所说的 。周官则备矣”②,也不尽然,《周书》、《周礼》的记载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总之,秦汉以前的官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秦汉以后在官制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方面是“汉因循而不革”,即所谓的“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同时又是“颇有所改”。改变的地方实际上很多,本书中随处可见。“因循”当是就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精神
而言,从这方面说,不但是“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秦汉宫制又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这就是秦汉宫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秦汉官制的特殊地位又是和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时指出:“如果说,秦以前韵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①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制度,放在世界史中去考察,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是秦朝开始,汉朝逐渐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