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唐代的外来文明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薛爱华 / Edward H. Schafer 译者: 吴玉贵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本书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隋唐五代史(上下) 豆瓣
作者: 王仲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4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先生继《魏晋南北朝史》之后又一部经典力作。全书分上下两册,共百余万字。对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盛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以较多篇幅叙述了隋唐时代空前繁荣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为同类著作所不及。充分反映了国内隋唐五代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隋唐五代史(上下) 豆瓣
作者: 吕思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11
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上下),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十五章,章节顺序,章节标题及删节的正文叙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复补全。除将原书的繁体直排、雙行夹注必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外,还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其他如习惯用语、行文遣句、概念术语等,均未予必动。
国史大纲(上下册)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商务印书馆 2010
《国史大纲(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人。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
唐人轶事汇编(全二册) 豆瓣
作者: 周勋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4
本书所收入人物,上起自隋入唐而主要事迹在唐代者,下至五代十国入宋而主要事迹在入宋以前者。全书收入近二千七百人。
本书人物编排次序,首列唐代诸帝及后妃、宗室、五子、公主,次列唐代各朝人物,再列五代诸帝及家人、五代人物、十国人物,均以动时代先后为序;末列不易确定具体时代者,则以所出资料之年代为序。
本书以人为目,每一条目均加以人编号,主要事迹依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年代不详者则大体按类编排。
本书所收资料,一事而涉及数人者,悉列于主要人物名下,其它人物处则酌情以参见法提示。
本书不录正史,搜采范围以唐宋人撰杂史、传记、故事、小说为主。与正史记载类同之资料,其成书在正史之前者则录入,以见正史来源;其成书在正史之后而显系采自正史者则不收。明清以来资料,除真实可信、未见更早记载者外,一般不再收入。类书从严。
敦煌歌辞总编(全三册) 豆瓣
作者: 任半塘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7
这部稿子载敦煌歌辞一千三百余首,是在敦煌曲校录五百余首的基础上不断增订,酝酿了二十多年,数量已增加了一倍;对所有严重的讹别字,也改正了十之八九,然后*告一段落,而改用了今名,曰敦煌歌辞总编。
本书是著名学者任半塘教授积数十年时间精心结撰的一部敦煌歌辞总集。全书分云谣杂曲子、杂曲只曲、杂曲普通联章、杂曲重句联章、杂曲定格联章、杂曲长篇定格联章和大曲七卷,另附补遗一卷,共收歌辞1200余首。在这本迄今为止收录最完备的敦煌歌 辞总集中,著者对所录歌辞的写本、格调、文字、方音、本事、体用、时代和诸家评议等,都逐一进行了详赡的校订和考证,其中颇多的超越前人的创见。本书的问世将为开探 古老的敦煌艺术宝藏、了解唐代的民间文学和风俗,提供极为珍贵的资料和研究上的启示。
太平广记 豆瓣
作者: (宋)李昉 等编 中华书局 2013 - 3
《太平广记》是宋初人编的大型类书之一,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名为《太平广记》。这部书是李防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的。从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开始,至次年八月结束,成害五百卷,目录十卷,六年(九八一)正月雕印(据《宋会要》及灸进书表》)。后来因为有人说这部书并非后学者所急需,就把板子收了起来,所以流传不广。
全唐文补编 豆瓣
作者: 陈尚君 辑校 译者: 陈尚君 注解 2005 - 9
清代嘉庆年间编成的《全唐文》收集全部唐代文章于一书,共得20025篇。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心源最早为此书补遗,所作《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二书,共补录3000多篇。二十世纪唐代新出土文献数量极其丰富,形成了海内外唐代文史研究的全新局面。此前仅有石刻墓志得到了系统整理,分别有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和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收录以墓志为主的唐代文章约5500 篇。陈尚君的新书则是首次对存世典籍和新见文献中的唐代文章作了全面清理和校订,采辑范围遍及四部群书、敦煌遗书、石刻文献、海外汉籍、佛道两藏等方面,在上述诸书外,辑得唐人文章约7000篇,涉及作家2600多人。全书近400万字,可以说是对二十世纪新发现唐代文献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清理,涉及领域包括唐代研究的各个方面。
全唐文 豆瓣
作者: (清)董诰等编 中华书局 1983 - 11
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一千卷。嘉庆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共收文章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编次以唐及五代诸帝居首,其次是后妃、诸王、公主,再次为各朝作者、释道、闺秀,宦官、四裔附编书末。清宫原藏有《唐文》稿本一百六十册(据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一,其编者为陈邦彦),清仁宗认为它“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于是下令重编。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用《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补其缺略,又从《永乐大典》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并旁采他书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该书在编纂、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包括文章漏收、误收、重出,作者弄错,题目和正文的讹脱,小传记事不确,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清劳格和现代学者岑仲勉在读本书的《札记》中(见劳著《读书杂识》、岑著《唐人行第录》)曾举出上述问题约四五百条。
西方音乐史 豆瓣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6th ed.)
作者: Donald Jay Grout / Claude Victor Palisca 译者: 余志刚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 - 9
西方音乐史(第6版),ISBN:9787103034088,作者:(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 余志刚 译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6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水流云在丛稿 豆瓣
作者: 邓云乡 中华书局 2001 - 3
本稿共收邓先生所著各类文章52篇。内容包括民俗学、史学、文学、红楼梦专题研究、明清科举制度等,还有一部分是介绍晚清及近代文人艺术生活方面的文章等,这些文章介绍了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事。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商务印书馆 2011
本书依托丰富的实物及图像、壁画、墓俑等形象资料,与相关的文献记载互见发明,为三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绘出清晰的轨迹,于此可以考见民族文化的演绎和各兄弟民族间的互相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有极好的史料价值。
图像中国建筑史 豆瓣
9.8 (10 个评分) 作者: 梁思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1
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在三十个世纪中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孕育并发祥于史前时期,发育并成长于汉代,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显现衰老羁直之象于明代初叶,直至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当代。这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之所以“不甚完备”,是因为它写成于战乱中的1946年,四川宜宾偏远江村李庄。这部英文著作,由老朋友费慰梅(Wilma Fairbank)女士追回丢失二十多年的珍贵图稿,直到1984年英文版才成书。80年代末,由梁思成先生的公子梁从诫翻译为中文。
商周彝器通考 豆瓣
作者: 容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容庚(1894-1983),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当代著名古文字学、青铜器学和考古学专家。早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学习,毕业后执教燕京大学,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兼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后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有《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等数十种著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梁启超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 4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它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实为梁氏学术论著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本书内容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为学术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至今仍备受学者和广大读者所推崇。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豆瓣
作者: 阎步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3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的重心是讨论秦汉时的官僚等级制度。作者把官阶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两点;基于“品位一职位”视角,提出了“品位结构”概念,用以观察各种位阶的组合、搭配和链接样式;对品秩的构成要素、品位结构变迁的主要线索、官阶研究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建构性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东晋门阀政治 豆瓣 Goodreads
9.6 (75 个评分) 作者: 田余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5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6年10月21日 已读
初读一团乱麻,后读了吕思勉先生《两晋南北朝史》后再读此书,顿觉调理顺畅,一气呵成。田氏对历史记载的处理游刃有余,论证有理有据,毫不武断。此当为史学研究之上品著作无疑矣! @2016-10-21 10:49:36
中国 中国古代史 历史 政治 魏晋南北朝
朱熹的历史世界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余英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7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怎样将这一论断建立在可以客观检证的历史事实之上,才是专业史学的本格任务。所以宋代士大夫的思维结构与行动模式在这部研究中占据了轴心的位置,本书副题主要即取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