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豆瓣
8.9 (19 个评分)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刘北成 商务印书馆 2013 - 3
《拱廊研究计划》是本雅明对巴黎19世纪城市景观的研究计划。在19世纪与20世纪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者”本雅明接受列宁所说“最后阶段”,相信资本主义的末世不远,萌生了通过研究巴黎拱廊这样一个大都市异化景观来研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盛世”的计划,即《巴黎拱廊计划》。在这项研究完成之前本雅明自杀身亡,遗留下来的只有两篇提纲(1935年提纲与1939年提纲)和两篇关于泼德莱尔的论文。这些所有遗留的文字即是本书《巴黎,19世纪的首都》。虽然是一部未完成作品,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其重要性。
西域考古记 豆瓣
On Ancient Central-Asian Tracks
作者: [英] 斯坦因 译者: 向达 商务印书馆 2013 - 2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域考古记》是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朝圣者的碗钵 豆瓣
7.9 (23 个评分) 作者: [法]菲利普.雅各泰 译者: 光哲 商务印书馆 2020 - 1

法国大诗人菲利普•雅各泰对莫兰迪画作的八次沉思。他带领我们一一观看莫兰迪的画作:静物、风景、花朵、水彩。他以里尔克、但丁、帕斯卡、莱奥帕迪、巴赫、维米尔、贾科梅蒂等诗人、哲人、画家、音乐家为观照,深入剖析了画家的思想、艺术观。

"他一生专注,如僧侣;如他们一般, 与尘世隔绝,在自己小小的画室里;与尘世隔绝,背对世间,以及这世间的日月"
用一生,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朵花,一点点风景,那么几个瓶瓶罐罐。
有限的形里,却仿佛有无尽相。
罗马城外,以马忤斯的大路上,朝圣者在离去。心已涣散。而复现 的基督,又把它收聚。莫兰迪的画作亦有此奇功。
它神秘。繁深如炼金术士,简朴如海棠,如青草。
莫兰迪的这秘密....... 诗人雅各泰尝试照见,而他用以观照的是:里尔克、但丁、帕斯卡、莱奥帕迪、巴赫、维米尔、贾科梅蒂:诗人,哲人,画师,乐手,在召唤中纷至沓来,自相映发。
“那谜,须得从种种角度趋近。须得天真殆尽。”
法国诗人雅各泰轻轻地走过画前,静静深深地看,神游:在莫兰迪的画作里,亦诗亦思,引领我们飞升。

继里尔克谈塞尚,斯特兰德谈霍珀之后,“眼与心“书系的第三本。
大诗人谈大画家,郑重而深入,可遇不可求。直观而诗性的艺术写作范例。
以诗心探微画意,一超直入,带领我们瞬时领略莫兰迪的第一义。
中国社会史研究导论 豆瓣
作者: 何兹全 2010 - 4
《中国社会史研究导论》记录了作者研究中国社会史的行踪,集中体现了我的社会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主要学术思想。全书内容包括《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国的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及其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汉魏之际人身依附关系向隶属关系的转化》等。
屠猫狂欢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吕健忠 商务印书馆 2017
《屠猫狂欢》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罗伯特•达恩顿的代表作品。本书围绕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末,巴黎圣塞佛伦街一群工人虐待并屠杀了工厂周围所有的猫,特别是他们工厂师傅老婆的宠物猫的事件展开,详尽描述并解释了这一诡异的事件,由此展开对十八世纪法国人的思考方式——不只是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他们怎么思考——的论述,并通过解读“鹅妈妈的故事”、“小红帽的故事”等童话故事以及警察档案和知识树等多种文化现象,对法国文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本书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新文化史学派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日趋成熟,堪称经典之作。对历史学、哲学等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契约论 豆瓣
Du Contrat Social
8.9 (83 个评分) 作者: 卢梭 译者: 何兆武 商务印书馆 2003 - 2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史籍举要(修订本) 豆瓣
作者: 柴德赓 商务印书馆 2015 - 10
史学入门必备
完整保留柴德赓原著
增添珍贵研究资料
许大龄、黄永年、邱敏编撰、整理、校订
名家推荐:
“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是一定感激不尽的。”——吕叔湘
《史籍举要》(修订本),通俗易懂,是在修订内容里加入了邱敏先生的十几条校记,和黄永年先生罗列的该书的错误以及存疑之处。整体装帧素色淡雅,开本为16K,大气自然。本书在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依据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先生在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一课的手稿和部分讲义整理而成。
本书主要目的是使高等院校历史系和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青年,在自己能够初步阅读中国古代史料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代史籍有一个大致的掌握,从而能够较快进入历史学习研究的阶段。本书按类将中国古代史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作了介绍,对史籍作者及其时代、史料来源及其编纂方法、优缺点及其在史学上的地位、注解及版本等做了详细的梳理。同时,也在其中穿插了搜集史料与整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对于初学者以及研究者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 豆瓣
作者: [法] 保罗·利科 译者: 王文融 商务印书馆 2018 - 3
《时间与叙事》三卷集是保罗·利科继《活的隐喻》之后又一部探讨语义创新现象的力作。本书是《时间与叙事》的第三篇(第二卷)《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它对应于第二篇《历史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皆在扩展、深化、充实和开放亚里士多德的情节安排概念;在模仿活动Ⅱ的范围内,探讨在虚构叙事(此处专指文学作品)中时间塑形的特征和手段。
历史与正义 豆瓣
作者: 赵明 商务印书馆 2019 - 8
◎内容简介
★史迁其人的心灵传记,《史记》其作的信解详注,华夏文明的千年回望
全书以讲稿形式呈现,共六讲,六个角度剖析《史记》文本。继而以此为引,一路引向史迁其人——他的品、他的思、他的志、他“伟大而孤独的心灵”;一路引向《史记》其作,掸去历史积尘,凸显其作为心灵史、英 雄史、文明史、当代史、谏书的本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一气化三清:化身“人性”战士,请文王武帝下神坛,拉纣王始皇出鬼域,寻回了周公孔子的凡胎肉体,还华夏族一部“人”的历史;化身孤独心灵的知音,前追孔子项羽,后携木心尼采,回应司马迁那回响千年的孤绝心声;化身解牛庖丁,持史迁所铸英雄观与正义观两把牛刀,游刃于华夏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解离个性与教化、权力与道德、制度与正义的真相与纠葛。
◎编辑推荐
此书最大的亮点有三:
一、这是一部“为读者”的诚意之作,易读易懂易接受。全书以口述体写成,明快练达,节制使用术语,力避艰深理论,虽普通读者也可无障碍阅读;叙事说理皆以人性和常识为据,不穿凿附会,不故弄玄虚,使读者畅享思想探幽之乐,而免受云山雾罩之扰;不人云亦云,不顾左右而言其他,一字一词皆直抒胸臆,虽做道德文章,却无腐儒气与说教气,符合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易被接受而化诗书为气华。
二、内容鲜活泼辣,言人所未言,金句迭出,新颖而有力。“孔子也不是什么儒家,孔子就是孔子,是个孤独者。”“纣王最后失败了,败了就败了,自己穿得工工整整,纵火自焚,与项羽一样,蛮有骨气的!”一句话足以开人眼界,一句话就能重塑认知。
三、以历史的长镜头,扫描典型个体生命,拼凑出华夏文明演进的动态图景,统观可拓宽眼界、澡雪精神,缕析可增长知识、锻炼思维。
◎学者推荐
复盘历史不但要有史料、史观和史识,还要有血性,这就是赵明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易中天
鲁迅说,读中国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只有两个字:“吃人”;然而,他却盛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读一读赵明君的《历史与正义》,你或许会恍然大悟。——邓晓芒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豆瓣
19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8.6 (5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略特.温伯格 /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 译者: 光哲 商务印书馆 2019 - 2
◆入选 豆瓣·2019年外国文学非小说类年度十佳
◆编辑推荐
有关汉语诗歌翻译的经典之作。
当今昔皆为汉语的一首诗,变成一首英语诗、一首西语诗、一首法语诗,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发生呢?
伟大的诗歌正是在不断的变形、不断的翻译之境中活着:诗作死于穷途末路。
◆名家推荐
温伯格如同一位古中国的琴师,在山间,寂寞地调音、眺望世间 。
——北岛
世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本书是最经典的标本。艾略特.温伯格让我们眼界大开。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方式所构造出的文化差异令人深叹翻译之难。但有意义的翻译总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完成自己的方式超出我们的想象。
——西川
◆内容简介
温伯格逐一检点了王维的《鹿柴》这首五言绝句的十九种以及更多种译本。在这段文本的细读之旅中,一面在翻译的横向上挪移,一面在诗的纵向上深入,向我们展示翻译的艺术、存心的得失,展示诗的幽微迷人、难以把捉。当然,也展示了汉语以及英语、法语、德语、西语等每种语言的质地、特色,以及运用。
一部简短而深美的经典小册。
对所有喜欢汉语、英语,喜欢翻译、喜欢诗的人来说,将开启一段迷人的短旅,尤其对于那些爱诗的人,更将如此。而那些在古典诗歌与当代诗歌两地犹疑,甚至把彼此划为敌对阵营并投戈相向的人,也许,会在这次短旅中温和地走向彼此,走向更远。
◆媒体推荐
温伯格对文字的敏感以及清晰思考的天赋在本书处处可见……渊博而迷人……
——《纽约书评》
……有关翻译最好的一个微型读本……同样最有趣、最渴切。
——《巴黎评论》
任何一个对翻译感兴趣的人都不可错过的一次阅读。
——Complete Review
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下) 豆瓣
History and Historia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作者: 乔治·皮博迪·古奇 译者: 耿淡如 商务印书馆 1998 - 1
有一些著名作家的著作,由于出版了廉价本而获得了许多新读者,当我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排入这些作家的名单,我深感荣幸。我希望:有些读者能阅读我的书而获得某种愉快,象五十年前我在编写它时所曾感到的那样。在我的著作中,《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主要因为它论述了一个具有无限趣味的题目——文化的全部戏剧性故事。正如波普所说的那样,“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
一个八十多岁的历史学家能够以十分满意的心情来回顾各个学术研究部门在他的一生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我读书时的那些遥远日子相比,我们今天能以更广泛的知识、更清晰的见解、更冷静的头脑,来综述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全部人类经验。现在,一般的学术标准确实较前提高。我们已经不那么过于自信,不那么受偏见的支配,而且不那么容易作出似是而非的概括性论断。我们的崇高理想和首要责任,是要不辜负我们读者的无限信任。兰克有一句不朽的名言:“编纂历史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任何一个为自己的种族、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党派或教会大声辩护的人,是无缘进入历史女神之庙的。如果有人要我起草历史学家的“十诫”,我将首先写道“不要忘记你们对读者的道义上的责任”。历史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由血肉之躯构成的人,而且作者的个性将始终隐约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但我们必须竭力保持公平,尽量了解遥远时代的生活状况以及那些我们所未曾具有的思想意识。凡是历史研究者不应该根据某一作家或某一本书来论断象宗教改革运动和法国革命这类有争议的题,因为在涉及我们内心最深切的情感的某些领域内,要想取得完全一致,未免奢求。我所要求的也只在于:学者们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竞技场上的斗士,在各自的支持者喝采声中进行搏斗;而应该认为他们是一心一意地献身于追求真理的兄弟。在本书所述的许多历史学家中,各人在什么程度上已达到或接近于这个崇高目标,让读者自行判断吧。
人们时常谈到“历史的结论”、“历史哲学”、“历史科学”。但没有一致同意的结论,只有个别的结论;没有一致同意的哲学,只有互相矛盾的思想意识的混合;没有一致同意的科学,只有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我们继续在热烈而又永不停止地探求真理,但斯芬克斯仍然对着我们微笑不肯吐露她的秘密。对于我们研究人类历史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现在或将来会有最后的答案吗,如果有的话,它们还没有被找到。
G.P.古奇
1958年4月

灯塔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导 论 近时的历史研究
1952年以来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从文艺复兴到法国革命
第二章 尼布尔
第三章 沃尔夫、博克和奥特弗里德·缪勒
第四章 艾希霍恩、萨维尼和雅各布·格林
第五章 德意志史料集成
第六章 兰克
第七章 兰克的批评者和门生
第八章 普鲁土学派
第九章 法国浪漫主义学派
第十章 法国政治学派——基佐、米涅、梯也尔
第十一章 法国的中世纪时代和旧制度
第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第十三章 拿破仑
第十四章 哈兰和麦考莱
第十五章 提尔华尔、格罗脱和亚诺尔
第十六章 卡莱尔与弗劳德
第十七章 牛津学派
第十八章 加第纳、莱基、西莱与克莱顿
第十九章 阿克顿和梅特兰
第二十章 美国
第二十一章 诸小国
第二十二章 古代东方
第二十三章 希腊和拜占庭
第二十四章 蒙森和罗马史研究
第二十五章 犹太人和基督教会
第二十六章 天主教史学
第二十七章 文明史
索 引
编后记
历史及其图像 豆瓣
History and Its Images: Ar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st
作者: [英]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译者: 孔令伟 / 杨思梁 商务印书馆 2018 - 1
《历史及其图像》初版于1993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撰写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史巨著。本书对西方史学界长久关注的“图像的历史想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图像证史”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梳理。
图像在历史阐释中一直扮演着作为史料的重要角色,无论是钱币、绘画、雕刻、建筑,还是其他历史遗物,都在传达着文字记载所无法传递的信息,但图像的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其史料价值,更在于它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甚至“历史本身”。作者以16、17世纪钱币学家、古物学家,18、19世纪历史学家、文化史家、艺术史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为线索,通过考察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著作与观点,揭示了“图像证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无法避免的思维和情感陷阱,这些陷阱既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中的经典问题,也是艺术史学科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草原帝国 豆瓣
8.3 (19 个评分) 作者: 勒内·格鲁塞 译者: 蓝琪 商务印书馆 1998 - 5
《草原帝国》一书,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
本书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开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开路人。
哲学史教程(下卷) 豆瓣
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14th ed., 1950)
作者: 文德尔班 (Wilhelm Windelband) 译者: 罗达仁 商务印书馆 1997 - 2
威廉·文德尔班(1848—1915 )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本书作者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史做出伟大的改造,确立了十九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书中全面而精练地描述了欧洲种种哲学观念的演变,通过这种描述 ,旨在向读者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本书选材精当,选取哲学家所提出的既新颖又富有成果的东西,着重于阐述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发展史,并将这种发展史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哲学史教程(上卷) 豆瓣
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14th ed., 1950)
作者: 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 译者: 罗达仁 商务印书馆 1987 - 4
威廉·文德尔班(1848—1915 )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本书作者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史做出伟大的改造,确立了十九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书中全面而精练地描述了欧洲种种哲学观念的演变,通过这种描述 ,旨在向读者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本书选材精当,选取哲学家所提出的既新颖又富有成果的东西,着重于阐述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发展史,并将这种发展史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法]埃里克·斯马加 译者: 肖梅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本书是一部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医学和社会人类学等多种手法来探讨“笑”这一人类现象的本质的著作。笑似为人类独有。但在观察了灵长类后,人们产生了怀疑。笑似令人联想到欢乐这一轻松形式。但不是也有“神经质的笑”一说吗?它如反射一般突然发生。然而,即便如是,一切皆难定…… 人们一面鼓吹笑的益处—如其治疗作用—一面执拗于对这个基本行为的偏见。笑为何物?因何发笑?笑什么?通过精神分析、生理学、动物生态学、文学、哲学、人种学、本书剖析了笑的各个层面。让我们笑而知其所以笑!
2018年1月3日 已读
笑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社交游戏表情的系统的遗传产物。人类之笑衍生出多态性、多功能性和多义性,因此通过变通社会规则具有可变性。对抗死亡和死亡历程,笑所体现的面部-声音寓意或许正是生命的大捷。因此,开怀大笑或许象征着生命瞬间的光辉。
2016 哲学 商务印书馆 幽默 文化研究
中世纪的城市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 译者: 陈国樑 商务印书馆 2006 - 7
本书是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重要的中世纪城市史著作。1925年首次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作者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在城市起源问题上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问题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曾引起西方历史学家很大的注意,提出了很多理论:如“罗马城市论”、“世袭领地论”、“马尔克论”、“城堡论”与“市场论”等。亨利·皮雷纳(Henri Pirenne)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 豆瓣
Pour un autre Moyen Age
作者: [法] 雅克·勒高夫 译者: 周莽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收录了负有盛名的法国的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关于中世纪的研究文章,论及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等概念,通过这些研究来审视中世纪社会的历史。作者结集展现这些文章是想对后工业时代西方的历史人类学的建构有所贡献,为中世纪历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元素。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英]马林诺夫斯基 译者: 弓秀英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开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豆瓣
作者: 何兹全 商务印书馆 2013 - 1
本书是何兹全主编的《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之一。内容包括:东汉末年城乡经济的破坏,依附关系到隶属关系、贫富对立到贵贱对立的过渡,国有土地的扩大化和国领民户的依附化,皇权、豪门强宗矛盾斗争的又一轮, 空虚无救中找解脱等,是何先生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