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Before Sunset
8.9 (1394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演员: 伊桑·霍克 / 朱莉·德尔佩
其它标题: Before Sunset / 日落巴黎(港)
九年前,杰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饰)与席琳(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在巴黎促销新书时,杰西与席琳在书店相遇,然而他们只有一下午的时光相处,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赶回美国。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在美丽的护城河上泛舟,无所不谈,兴致勃勃。可是就像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却短暂。
杰西对席琳一送再送,难以忘情;席琳用吉他和歌声,怀念着内心深处的爱恋。太阳就快落下去了,杰西就要误了飞机,又或许他更不想错过的,是命里注定的缘分。
新订人文地理随笔 豆瓣
作者: 唐晓峰 三联书店 2018 - 4
“地理学这门学问,除了知识性这一面,还有眼光头脑的一面,就是常说的思想方法。”作者以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为读者解析有趣的文化地理现象,带领读者打开“地理思维”,体验将历史、天文、军事、社会现象、知人察事等与地理相连的乐趣。
再次出发2 (2018) 豆瓣
비긴어게인 2 Season 2
9.1 (24 个评分) 导演: 오윤환 演员: 刘宪华 / 郑世云
韩国JTBC的综艺节目,邀请韩国歌手前往陌生的国度旅行,在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地方举行街头公演,用音乐向大众介绍自己。第二季出演者为朴正炫、河琳、金伦我、尹健、李善圭、Henry、Roy Kim、李秀贤,分成两组分别前往欧洲。
我见 豆瓣
Choses Vues
9.4 (25 个评分) 作者: [法]马克·吕布 译者: 孟蕤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1
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影响一代中国纪实摄影
50年创作经典首次全面回顾
领略大师卓越影像之路
【编辑推荐】
·马克·吕布与中国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渊源,往返中国二十余次,但他始终以一个旁观者和陌生人的身份为巨变中的中国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视觉档案。
·马克·吕布擅长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生活的意蕴,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践行了他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
·“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在玛格南的信条支持下,马克花了五十多年行走、拍摄,记录这个世界和各种人生的真实面貌,不惜不悲,张弛有力。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精选其中165张。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 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以及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全书编排也十分巧妙,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正文不着一字,完全以视觉为线索承起,让读者去感受大师最本真的影像力量。
2018年4月20日 已读
真正由图像构成的伪叙事体,马克吕布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通过生活中和人类间的奇妙巧合,组成一个连环画似的图片集合,全书图像环环相扣似乎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然而其实并没有什么故事。最后的索引真正打碎了读者观看过程中的所有联想……
中国 摄影 摄影画册 摄影集 文化
从大都到上都 豆瓣 谷歌图书
8.4 (65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新星出版社 2017 - 11
生动还原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本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由这条路相连。
这条路尘封了八百年,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荡、溪流清澈、青草茂美、骏马奔腾。如今已是沧海桑田。八百年前的辉煌,隐没在 平凡的村庄和深山荒草间。
这条路是元代的辇路,是皇帝往返两都之间的专属性道路,设有十八处纳钵。
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享受历史的丰富,探寻生命的意义,重新发现中国。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了解我所研究的中国吗?我一再地问自己。”
作者的叙述平静从容,充满古典气息,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读来欲罢不能。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与现实交错,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大历史与个人小历史在书中错落交汇。
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一边是遥远的史书上的沧桑印迹,一边是近处几十年的悲喜人生。年少时不为人所知的暗恋,三十年前的半途而废的远足,二十年前暴风雪中被倒提双脚走出黑松林,风华正茂的女学生突然离世,浅淡之交故人的神奇失踪,记忆里一朵牵牛花的摇曳,都因某一地点某一场景,在路上被恍然忆起。作者五十年的人生,也零星散落在这条徒步之旅上。
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本书汇集了许多的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且金句叠出:
“挣扎多年以后,我们明白了,不是我们成就了旅行,而是旅行成就了我们。”
“旅行就好比婚姻,如果你以为你能加以控制,那必定大错特错。”
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2018年3月6日 已读
一个值得尊敬的中国学者凭借极大的勇气用脚步丈量中国的记录。开学后的第一本书,断断续续一周读完,激发了我对徒步的向往。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的故事令人感动,或许这个行为艺术能够象征这整场旅途吧。
历史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 历史学 实地考察
大地的阶梯 豆瓣
作者: 阿来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5
本书是一部长篇散文。在书里,作者从拉萨出发,沿着大渡河上游向东行走直至马尔康,介绍了沿途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民俗等诸多方面,并穿插大量自己旧年在这片嘉绒文化区的行走记忆,由此表现出各地在时代洪流中的变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川西地区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
本书可说是对《尘埃落定》在历史、地理、人文方面的一个补充和细化。书中有绮丽的山川风光,有奇特的风土人情,更有无奈的历史变革,读者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嘉绒文化式微和环境恶化的忧虑。作者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描绘出该地区曾经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画卷,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该地区当下和信仰并存的最直接的生存现实问题:原始森林的毁灭,水土流失,泥石流,塌方;被汉人侵袭的乡镇,和内地了无分别的屋舍和街市,和外来方言混杂的逐渐失落的语言;无从选择而搭配古怪的服饰;小镇青年无所事事的光阴,对大城市的渴望,由此而生的对外地人的生硬欺凌;对过去不可避免的遗忘,对财富的焦渴……
转山 (2011) 豆瓣
7.3 (192 个评分) 导演: 杜家毅 演员: 张书豪 / 李晓川
其它标题: KORA / One Mile Above
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书。
台湾青年张书豪(张书豪 饰)在大四毕业时,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正处在迷茫期的书豪意外发现了哥哥留下的骑行日志,这个不骑车的青年萌生了骑行滇藏线替哥哥完成未竟心愿的想法,在经历了女友的离去后,他义务反顾奔赴丽江。在路上,张书豪结识了来自云南的骑行者李晓川(李晓川 饰),并结伴前往拉萨。第五天,他们来到德钦,李晓川因无缘得见云雾中的梅里十三峰而沮丧不堪;第六天,他们住在盐井的藏民家中,书豪与淳朴的藏民依依惜别;第七天,他们在曲孜卡的山路艰难前行,李晓川意外坠崖重伤。冬季的滇藏线格外艰险,而剩下的路,张书豪必须独自前行……
帝国之眼 豆瓣
Imperial Eyes :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9.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译者: 方杰 / 方宸 译林出版社 2017 - 4
这是一部跨学科的经典之作,在旅行书写研究以及(后)殖民批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深入探究了18世纪中叶以来,旅行书写在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进程中的作用,以大量南美洲、非洲的案例,具体阐释了旅行书写如何为欧洲读者生产出一个“欧洲以外的世界”。普拉特细数不同类型的旅行书写,既关注帝国主义事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宗主国文化,也关注从属的、边缘的接受端文化,并强调两者接触之时产生的互动。本书史料详实,叙事生动,将会带给读者关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新认识。
转山 豆瓣
7.2 (18 个评分) 作者: 谢旺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的征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或伟大,而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摆荡”,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哪怕失败,他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
作者精选出骑行途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著为17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次艰辛的冒险之旅。两个月的旅途中有惊险,有绝望,有感动,有恐惧,透过生动的文字,作者的感悟跃然纸上。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
美丽的托斯卡纳 豆瓣
Bella Tuscany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弗朗西丝·梅斯 译者: 邱艺鸿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8
《美丽的托斯卡纳》内容简介:托斯卡纳(Tuscan),得名于伊特鲁里亚(Etruscan)文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艺术的摇篮。孕育了马基雅维利、但丁、伽利略、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乔托等一大批名人巨匠。首府为佛罗伦萨。
一幢房子,十年前在托斯卡纳拥有。
杏黄色外墙,玫瑰红壁画,面朝山谷的房屋。亚平宁山脉迤逦绵延,朴实悦目的农舍散落其间。有星,有月,有春日欣然的嫩绿,有夏日晴朗的凉夜。在家,种花植草,美味随手即得,出街,招呼连连,温情时时可遇半是主人,半是房客,不忍春日冷雨,便飞温和的地方;不喜夏日干炎,便赴灵秀的水城。进修道院感受隔绝人间的清净,寻教堂品评中世界绝美壁画……
这样,生活了十年。
点击链接进入:
《美丽的托斯卡纳》
《托斯卡纳艳阳下》
普罗旺斯的一年 豆瓣
A Year in Provence
8.5 (28 个评分) 作者: [英]彼得•梅尔 译者: 王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5
* 一杯美酒,一把舒服的椅子,聆听质朴时光的潺潺流淌。
* 此地放眼是葡萄树和山峦,生活朴素平淡。在这里,买橄榄油、采樱桃、找松露,都是大事。寻找美食,是生活,甚至是生命的重心。一个老农,一个工人,都饶有趣味。——张小娴
* 精心选配凡高油画作品。
~~~~~~~~~~~~~~~~~~~~~~~~~~~~~
普罗旺斯,地中海沿岸的瑰奇之地,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凡高,抚慰过毕加索……直到彼得•梅尔到来,它才脱下朦胧面纱,成为一个令人口中泛甜、鼻际萦香的名字。
一栋农舍,一片葡萄园,一颗逃离都市的灵魂,梅尔就是这样开始在普罗旺斯寻觅安宁。日享暖阳,夜听虫吟,品赏美食美酒,结交农人匠工,适应乡俚乡俗。四季流转中,山居生活舒缓光阴,涤荡浮躁,沉淀快乐,梅尔几成园中一棵无所欲求心满意足的蔬菜。他用雅致而幽默的文字,记下这十二个月的自在和喜悦,引领无数焦灼心灵留驻于一种叫安享时光的幸福之中。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豆瓣
Life of Pi
8.5 (6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扬·马特尔 译者: 姚媛 译林出版社 2012 - 11
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孟加拉虎,这是南太平洋上,最艰难的生存考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作者马特尔的第二部小说,但是一面市便惊艳国际文坛,获奖无数,成为畅销书。小说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故事。
历磨难而成长,因信念而不凡。小说内容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是一 个能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同时也会让读者重新认识文学并相信文学的力量。书中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
本书全球热销七百万册,获得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等7项年度好书推荐!在台湾出版后获杨照、九把刀、南方朔等各界名人推荐。2005年译林社曾推出该书,受到诸多名人如周国平、叶兆言、李敬泽等人推荐。
此次译林新推出的这个版本,独家收录欧洲著名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精心绘制的40幅全彩插图,值得珍藏。插画家以“罕见的优美画风”脱颖而出,赢得为《少年Pi的奇幻漂流》绘制插图的机会。插图色彩丰富,极具表现力,极好地传达了文字的意向,呈现出精致的文学质感。
“我深爱这个故事,曾经觉得它是没法拍成电影的,因为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终于,我决定接受挑战,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阅读的感动。”——李安
这本书是对上帝之存在的优雅证明,完美展示了故事的力量。——美国总统奥巴马
许多年来最奇特然而也是最容易读的一部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了一起。 ——《经济学人》
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作家周国平
PI不读“屁”,读“派”,就是圆周率π,一个最真实最神秘的数字。 ——书评人 小宝
我愿意把它看做一本人和世界(宇宙)的关系的小说。如果真的2012是末日,这本书可以留给任何幸存下来的人,它有太多的含义。 ——雕塑家 向京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它会在危难的时候,咆哮出柙,眈眈向人,却又与人相依为命。——豆瓣网友
化不可能为可能。它把文学的想象力推到了另一个新的前沿,既奇幻、怪诞,但又天真、写实,饶富深意。少年的奇幻旅程,最后变成了令人赞叹的阅读之旅! ──评论家 南方朔
这本小说充满了让人大快朵颐的诱惑力,因为它实在太好看了。好看到不忍心复述它的情节……惊险、悬念、流畅以及信仰,这是任何时代的读者都不会拒绝的美好大餐,何况今天? ——书评人 戴新伟
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插图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进行描绘——即Pi的视角。Pi的所见所感是通过色彩、透视、象征和手势等的运用来诠释的...因此有些场景可能看起来很现实,而其他场景则含有格式化甚至抽象的元素(比如漆黑的大海)。——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
书店之美(第二季) 豆瓣
作者: 田园 2011 - 11
《书店之美(第2季)》的内容形同随笔,基本上都是我从北京第三极书局离职以后,开始考察各地书城、书店或者大大小小各类混合型书店、书吧的观察记录。考察的缘起是要去寻找在这个网络书店称雄,而数字阅读勃然崛起的时代里,实体书店能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后会无期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后会无期
6.6 (1191 个评分) 导演: 韩寒 演员: 冯绍峰 / 陈柏霖
其它标题: The Continent / 後會無期
故事开始于虚构的中国最东边的小岛“东极岛”,智力低下的青年胡生(高华阳 饰)讲述了关于他的两个哥们儿——马浩汉(冯绍峰 饰)和江河(陈柏霖 饰)的故事。浩汉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故乡,却发现全岛面临着拆迁问题,而他最好的朋友,岛上唯一的老师江河也将被调到更为偏远的地区。于是 浩汉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开车送江河去三千多公里外的学校报到。兄弟三人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旅程,途中他们见了当临时演员的童年玩伴周沫(陈乔恩 饰),误入歧途的苏米(王珞丹 饰),还有浩汉心仪多年从未见面的笔友刘莺莺(袁泉 饰),以及不羁的摩托车手阿吕(钟汉良 饰)。看似平常的旅程却暗藏伏笔,浩汉和江河最终走到了终点,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本片是著名作家兼赛车手韩寒的电影导演处女作。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 豆瓣
作者: Robert J. Moore 译者: 张华侨 / 杨心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全球最美的自然景观》是一本绝美的图文集。
精美的照片和文字展示了这个世界上独特而生气勃勃的自然风貌。这本书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所到之处遍布世界上七个大洲的所有奇景,还囊括了太平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岛屿。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些自然美景的形成,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意义。每一处景点都配有壮美的照片,有全貌,也有细微的景致。
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本书都能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书斋旅行。地球上,自然环境区域逐渐缩小,那难以言述的沙漠、丛林、冰川、海滩、火山、瀑布和书中所提到的其他奇景,大部分都未曾遭受到人类的破坏,本书将对这些景观进行一次深度探索。
本书的照片和文字都为读者奉献了一次视觉盛宴,将自然之美尽览无疑。
在我们的星球上,有着无数异常美丽的自然奇观: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无穷无尽的撒哈拉沙漠,蜿蜒的密西西比河,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脉,神奇的大堡礁,亚马逊流域美丽的热带雨林,崎岖美丽的挪威峡湾……
本书用614幅令人称奇的照片,59张地图,清晰明了的文字,使读者从地质学、生物学以及美学角度,包揽了大自然所凝塑的最为瑰丽的奇景,其图片的震撼性和视觉冲击力超越了其他媒体。
这是自然之力的尽情宣泄,是摄影大师与优秀作家共同缔造的永恒印记。
白日梦想家 (2013)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8.0 (1061 个评分) 导演: 本·斯蒂勒 演员: 本·斯蒂勒 / 克里斯汀·韦格
其它标题: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 发梦王大历险(港)
沃特.密提(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他性格内向,甚至无法跟心仪的同事谢莉尔(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开口搭讪,面对生活他像个旁观者,时常“放空”做白日英雄梦。直到有一天公司被并购,杂志需要做最后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找到狂野摄影师尚恩(西恩·潘 Sean Penn)的一卷胶片,沃特终于开口搭讪谢莉尔,并在她和母亲(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饰)的鼓励下踏上真正的冒险之旅,冰原、大海、喜马拉雅山……沃特的白日梦远不及现实壮丽。
摩托日记 (200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iarios de motocicleta
8.1 (249 个评分) 导演: 沃尔特·塞勒斯 演员: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 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
其它标题: 모터사이클 다이어리 / モーターサイクル・ダイアリーズ
  电影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长。格瓦拉当年23岁,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长长一串旅途中。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的出发了,却不料摩托车很快就报了废。但这却一点没有影响年轻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车来完成剩下的旅程。穿过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真相、生活的苦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切格瓦拉开始思考宏大深奥的命题:人类、社会、经济、文明,人类的苦难、快乐的定义……
爱在黎明破晓前 (1995) 维基数据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TMDB
Before Sunrise
8.8 (1695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演员: 伊桑·霍克 / 朱莉·德尔佩
其它标题: Before Sunrise / 情留半天(港)
美国青年杰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饰)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两人在火车上交谈甚欢。当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塞琳娜一起在维也纳游览一番,即使杰西翌日便要坐飞机离开。与杰西一见钟情的塞琳娜接受了杰西的邀请。
他们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彼此对生活的感想,两人了解越加深刻。他们非常珍惜这美妙的晚上,这对恋人一起经历了很多浪漫的经历因为他们约定在半年后再见,而此次约会将会在日出之间结束……
寻路中国 豆瓣 豆瓣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9.2 (36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江城 豆瓣 豆瓣
River Town
9.4 (47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