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屠猫记 豆瓣
The Great Cat Massacre
8.6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吕健忠 新星出版社 2006 - 4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这种残酷的仪式何以在他们眼中如此“好笑”?十八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一一召唤而出,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猫大屠杀那幺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猫大屠杀》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作者在书中提供了治疗文化震荡所不可或缺而且入口难忘的一帖药剂。尽管这是一本学术著述,在作者以带有强烈文学趣味的随笔体例写作的策略下,读者绝对可以获得一次既有益又有趣的阅读经历。
革命节日 豆瓣
作者: [法]莫娜·奥祖夫 译者: 刘北成 商务印书馆 2017
《革命节日》一书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与传统史学研究不同,奥祖夫从文化史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节日,把文化因素纳入了大革命集体行动的分析。该书透视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既剖析了革命节日与传统的联系与不同,又揭示了革命节日对于法国革命时期集体行动和集体心态的意义。
记忆之场 豆瓣
Les Lieux de Mémoire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皮埃尔·诺拉 主编 译者: 黄艳红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學術人 豆瓣
Homo Academicvs
8.3 (7 个评分) 作者: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译者: 李沅洳 譯 / 林錚 審閱 時報文化 2019
一本「要燒掉的書」?
一本震驚法國學界的書!
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嚴謹而銳利的自我審視,
具體分析出身背景與人脈資源對於學術地位的影響。
《學術人》(Homo Academicvs)是已故法國知名社會學者--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在一九八四年出版的暢銷著作,震動當時的法國學界,在他寫作這本書之前,並沒有人勇於自我挑戰,具體檢視學界,也就是學者自身所處場域。
布赫迪厄透過分析醫學院、法學院、文學院以及自然科學學院四大學術領域,其組成成員的社會背景及他們在人脈網絡中的角色,他們的實際活動情況與所能取得的權力地位,進而直剖法國高等教育長久以來的問題。藉由檢視法國數十年來的高等教育問題,看出一九六八年五月的高等教育危機如何發生,及其後學界如何變化。
布赫迪厄在書中所談的問題,雖然時空背景與今不同,但其中人的出身與隱形資源造就將來社會位置的差異,以及人們對於醫學院、法學院、文學院以及自然科學學院四大領域所能帶來的身份地位象徵,這類的問題直到今日仍非常相似,也使《學術人》於今仍具有高度參考性,不僅是一本重要的社會學研究著作,更是理解當代社會階級問題與高等教育僵化情況不能錯過的重要著作。
记忆之场 豆瓣
9.8 (6 个评分) 作者: [法]皮埃尔·诺拉 译者: 黄艳红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当代法国史学界里程碑式的历史著作。
*1993年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法兰西学术院戈贝尔大奖获奖作品。
*2016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
*“lieu de mémoire”(“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国语文词典。
*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写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不可错过的作品。
*本中译本从原书5000页135篇中精选了11篇;全译本翻译出版工作正在进行。
内容介绍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自2015年出版推出后广受欢迎,此次推出精装本,在装帧升级的基础上,对译文也做出了再次审校。
媒体评价
这本书的作者们——法国当代一些最卓越的知识分子,运用“记忆之场”的概念,探讨了诸如凡尔赛宫的象征意义、查理曼大帝不断变化的遗产、记忆在构建历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法国地区主义的无所不在等一系列主题……值得那些对法国引以为豪的国家认同感兴趣的人阅读。
——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
剖析、解释和赞扬法国人对自己过去的迷恋的一次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时报》)
它大胆、卓越、雄心勃勃,旨在书写一部新的法国历史,一部不是政治或社会的,而是文化和知性的历史。
——Library Journal(美国《图书馆杂志》)
一项伟大的成就。
——The New Republic(《新共和》杂志)
《记忆之场》也许是关于法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的历史文献之一。……这一史无前例的系列作品是在法国的民族身份经历关键性的变革、法国正挣扎着为自己下定义的时候写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作品记录了法国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以及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记忆之场》英文版介绍
无知的教师 豆瓣
9.1 (29 个评分) 作者: [法]雅克·朗西埃 译者: 赵子龙 2020 - 1
本书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朗西埃的哲学奠基之作,其中的思想要点,贯穿了他之后所有的研究。而本书写法,像是讲述故事,讲了一名法国教师雅科托的不凡经历。雅科托依据一本传统的小说课本,创设了他的教学法,他从书中的第一句话开始,教给只字不识的人如何阅读。而其中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并不授以具体的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教师只用“验证”学生是否学会。所以这套办法,甚至可以授以贫民父亲,让他们教孩子读书识字,解放智力。这不仅促生了一种社会改良的有效办法,更提出了一种平等的哲学。
物体系 豆瓣
Le Système des objets
8.4 (11 个评分) 作者: [法]让·鲍德里亚 译者: 林志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1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物品的身影。可以说,我们的所有活动都跟物品有关。鲍德里亚试图对种类繁多的物品加以区分,并勾勒出一个物品的层级与体系。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家具代表一种系列,而古旧物品或者极其昂贵的奢侈品则代表模范。普通人因为居住空间有限,只能选择可随意折叠、拆卸的现代系列家具,而只有少数富人才能负担得起笨重、华丽的实木古典家具。
系列与模范的区分实际上是人的阶层的区分,是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分,也是一种符号和语言。对于那些资金有限又想占有奢侈品的人来说,分期付款或者信用贷款则是一种福音。过去先积攒财富,再购买奢侈品的模式被抛弃了,靠预期收入先行占有奢侈品的做法广为流行。当下,无所不在的广告依靠关心人的情怀推销各种模范、品牌。物品变成了一种消费能力的符号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出于自由选择的购买因为消耗了未来预期的收入和生命而使人变得不自由。于是,人们生产物品、消费物品,最终却被物品所奴役,被物品背后的资本所奴役。
视觉机器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保罗·维利里奥 译者: 张新木 / 魏舒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8
《速度与政治》的作者维利里奥努力要定义一种图像的新型逻辑。
确实,在不同的技术旁边,在图像的后勤旁边,还存在一种逻辑和传播的时代,它们标示了近来的历史。
形式逻辑的时代,就是绘画的时代、雕刻和建筑的时代,它与18世纪同时结束。辩证逻辑的时代,就是摄影的时代、电影的时代,或可称之为照片的时代。
反常逻辑的时代,就是随着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的发明而一道开启的时代。似乎到了20世纪之末,现代性的终结本身就由公共再现的逻辑终结来标示。然而如果说我们足够了解传统绘画再现的形式逻辑的现实,并且在低等程度上了解主宰光学电影再现的辩证逻辑的现状,那我们只能很困难地理解这种反常逻辑的潜在能力,即视频通信、全息摄影或合成图像的潜能。这正是保罗·维利里奥这部《视觉机器》如今要回答的问题,他试图澄清再现手法演变的意义。在这种再现中,城邦的“公共空间”突然让步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一实时在场将替补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空间。
编辑推荐
《视觉机器》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关于新技术与图像新型逻辑的重要文集,共收入五篇文献:《地形失忆症》《不及一幅图像》《公共图像》《天真的摄像机》《视觉机器》。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梳理了再现手法的演变,它由绘画、雕塑和建筑时代的形式逻辑,到摄影和电影时代的辩证逻辑,进而发展到当今时代的反常逻辑。在今天这个由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而开启的时代中,城邦中的“公共空间”突然让位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个真实时间将替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真实空间。作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澄清其意义。
小王子 (2015) 豆瓣 Min reol TMDB
Le Petit Prince
7.7 (725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奥斯本 演员: 杰夫·布里吉斯 / 麦肯吉·弗依
其它标题: Le Petit Prince / The Little Prince
灰蒙蒙的都市丛林,美丽的小女孩眼神中没有渴望和雀跃,她跟随妈妈穿梭钢筋水泥的光影之间,按照社会既定法则亦步亦趋。她的未来似乎早被注定和规划,即使生日礼物也找不到些许惊奇。为了进入好学校,母女俩搬到郊外一幢独栋房子里,旁边则是一间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破房子。某天,一个飞机螺旋桨突然破墙而入,从而建立起女孩和隔壁那个怪爷爷的友谊。老人自称曾是一名飞行员,年轻时他迫降沙漠,在那里认识了有着纯真心灵的小王子。女孩听老人讲述着有着童话般瑰丽色彩的往事,不知不觉间心驰神往……
本片根据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同名作品改编。
浪荡儿 (1953) 豆瓣 TMDB
I vitelloni
8.2 (140 个评分)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演员: 弗朗科·英特朗吉 / 阿尔贝托·索尔迪
其它标题: I vitelloni / 小牛(台)
影片的主人公是年近30岁的5位年轻人,他们终日游手好闲,热衷于恶作剧并沉溺于梦幻般不切实际的计划里。其中最年长的浮士德让最年少的摩拉德的妹妹桑德拉怀了孕,基于责任心及周围人的力劝而结了婚。浮士德在一家古董店工作,但因为恶习不改企图勾引店主的老婆而被解雇。一天,桑德拉得知浮士德带着一名舞娘到一家廉价的旅馆过夜,于是第二天她带着孩子离家出走;狼狈的浮士德第一次感到桑德拉的重要性。于是和她的兄弟四人拼命寻找桑德拉的下落,终于找到桑德拉的浮士德一边遭到父亲的痛斥;一边恳求桑德拉的原谅。见到二人重修旧好的摩拉德在次日清晨不辞而别,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马丁·伊登 (2019) 豆瓣 TMDB
Martin Eden
7.9 (118 个评分) 导演: 皮耶特罗·马切罗 演员: 卢卡·马里内利 / 杰西卡·塞西
其它标题: Martin Eden / 马丁伊登(台)
马丁(卢卡·马里内利 Luca Marinelli 饰)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之中,没有上过几年的学,如今和姐姐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并且成为了一名终日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的水手。一天,马丁邂逅了名为爱莲娜(杰西卡·塞西 Jessica Cressy 饰)的千金大小姐,爱莲娜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借给马丁看。马丁这辈子从来都没有看过这样的文字,一下子便被深深的吸引了,在海上漂泊的漫长时光里,他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些知识,并且渐渐开始产生了自己写作的念头。
马丁失业了,借此机会,他决定正式走上写作的道路。他不断的投稿,又不断的遭遇退稿,唯一没有想过的就是放弃。最终,马丁的小说被出版了,这令他收获了无数的名誉和财富。
爱神 (2004) 豆瓣 TMDB
Eros
7.3 (250 个评分) 导演: 王家卫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演员: 巩俐 / 张震
其它标题: Eros / 爱神之手
该片是一部三段式主题(爱和性)电影,由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危险临界点》)、史蒂文•索德伯格(《平衡》)和王家卫(《手》)三位导演联合执导。
《手》讲的是1960年代的香港,年轻的裁缝(张震)多年不计回报地爱着交际花华小姐(巩俐)的故事,影像华丽,充满了质感又略带伤感。《平衡》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纽约,广告人尼克•彭罗斯(罗伯特•唐尼)总是被春梦困扰,只得向他的心理医生珀尔(阿兰•阿金)求助,基调虽荒谬反常,却也可看成颇有自嘲意味的幽默喜剧。《危险临界线》则仍是安东尼奥尼一向关注的现代社会中的男女关系主题,哲学味道浓烈。
苦月亮 (1992) TMDB 豆瓣
Bitter Moon
8.4 (584 个评分)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演员: 彼德·考约特 / 艾玛纽尔·塞尼耶
其它标题: Bitter Moon / 钥匙孔的爱(台)
奈杰尔(休•格兰特 Hugh Grant 饰)陷入了七年之痒的婚姻中。他和妻子菲奥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饰)决定乘坐游轮前往印度旅游,尝试改变糟糕的关系。船上,他遇见了瘫痪作家奥斯卡(彼德•考约特 Peter Coyote 饰)和他的美艳妻子咪咪(埃玛纽埃尔•塞纳 Emmanuelle Seigner饰)。奥斯卡似乎要把他和咪咪之间的异常关系告诉陌生人奈杰尔。
奥斯卡认识咪咪之初,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情欲之火熊熊燃烧。然而咪咪摄人的魅力只让奥斯卡着迷了一段不长的时间。他开始厌倦,尽管咪咪为了他堕胎、割除子宫、对他一往情深,奥斯卡还是残忍的把她支走。一场车祸后,躺在医院的奥斯卡却赫然发现,咪咪就站在他的病床前,怒不可遏的把他拖下病床,奥斯卡终身残废。
他们继续生活在一处。咪咪从来没停止过对奥斯卡的虐待,二人却还相爱。当咪咪遇上菲奥纳,心中燃起了奇妙的爱火,二人相拥而舞。最后,奥斯卡却对着咪咪扣下了扳机。
女性瘾者:第二部 (2013) 豆瓣 TMDB
Nymphomaniac: Volume II
7.9 (482 个评分) 导演: 拉斯·冯·提尔 演员: 夏洛特·甘斯布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其它标题: Nymphomaniac: Volume II / 性上瘾:后篇(港)
故事紧接着上一部,乔伊(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 饰)徐徐讲述,从来不知情欲为何物的赛里格曼(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亦深深着迷。乔伊和杰罗姆(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有了孩子,但这颗爱情的结晶却并没有让在欲海中越陷越深的乔伊感到快乐,生活的重负让原本相爱的杰罗姆和乔伊渐行渐远。
之后,乔伊加入了一家SM俱乐部,羞辱和鞭打为乔伊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将她引向了毁灭的边缘。在L(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 饰)的手下,乔伊找到了一份讨债人的工作,精于此道的乔伊很快就爬上了事业的顶峰。眼看着乔伊的年龄越来越大,L为她物色了名叫P(米娅·戈特 Mia Goth 饰)的接班人。就这样,乔伊成为了P的养母,两人之间的关系日渐亲密,直到某一天,乔伊发现杰罗姆成为了自己的下一个讨债对象。
青春冒险王 (2015) 豆瓣 TMDB
Microbe et Gasoil
8.6 (37 个评分) 导演: 米歇尔·贡德里 演员: 安格·达尔让 / 希奥菲尔·巴奎特
其它标题: Microbe et Gasoil / 两个沸青去旅行(港)
总被班上同学戏称为女孩的青涩男孩丹尼尔·盖雷,与名字老被人联想成汽油的转学生西奥·勒卢瓦尔,老被排挤的哥俩好为自己的苦闷找到出口,突发奇想计划一场疯狂冒险。随着暑假来临,两个小鬼头一点都不想和家人共度无聊的夏天。一台割草机引擎与几片木板,他们以土法炼钢的创意打造自己专属的动力房车, 踏上横跨广大法国城镇的公路旅行。
我的舅舅 (1958) 豆瓣 TMDB Min reol
Mon Oncle
8.6 (236 个评分) 导演: 雅克·塔蒂 演员: 让·皮埃尔·佐拉 / Adrienne Servantie
其它标题: Mon Oncle / 糊涂舅父(港)
于洛先生(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饰)从乡下来,到了巴黎的姐姐(阿德里安娜·色万提 Adrienne Servantie 饰)家里小住,对姐姐家中各种现代化设备极其不适应,经常被搞得手忙脚乱。还好小侄子杰拉德喜欢这个舅舅,和他到处去玩,杰拉德同样不喜欢家里的现代化设备,因此于洛还带他去郊区老屋玩耍。于洛的姐夫阿尔贝勒先生(让·皮埃尔·佐拉 Jean-Pierre Zola 饰)帮于洛在自己工厂找了一份工作,可是于洛同样不适应现代化的操作机器,搞砸了许多事情,闹了许多笑话,姐夫对他忍无可忍,决定介绍另一份工作打发他离开,而于洛开心地同小侄子话别,只当结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
本片是雅克·塔蒂“于洛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
魔术师 (2010) Bangumi 豆瓣 TMDB
L'illusionniste
8.7 (373 个评分) 导演: 希尔万·肖默 演员: Jean-Claude Donda / Eilidh Rankin
其它标题: L'illusionniste / 幻术家
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剧场风云变幻,人们迷恋电视、迷恋摇滚,对于曾经伴随他们长大的各种杂耍则不再关注。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魔术师,舞台上得体从容,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了可怜的生活费而流转于各个表演场所,上至华贵的音乐厅,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馆,不变的是他对魔术的执着。在苏格兰某个乡间逗留时,魔术师结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感叹于那些神奇的魔法,于是偷偷离开故乡,转而追随魔术师的脚步。他们辗转来至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
本片荣获2010年欧洲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201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
绝代艳后 (2006)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Marie Antoinette
6.5 (208 个评分)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演员: 克斯汀·邓斯特 / 詹森·舒瓦兹曼
其它标题: Marie Antoinette / 玛丽皇后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法兰西王后的一生,讲述了那个年代,法国大革命前贵族们奢华迷乱的生活。奥地利公主玛丽(克尔斯滕•邓斯特 Kirsten Dunst饰)非常聪明,生性活泼,14岁的时候,在一场政治婚姻中,从奥地利公主变成法国的太子妃。由于某些原因,王子对玛丽非常的纵容,婚后,玛丽一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同样,玛丽也一直无法与内心的寂寞彻底脱离。这部电影将给我们带来关于18世纪法国宫廷和社会的各种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欲望交织的爱情,以及最后法国人民的怒吼。
无姓之人 (2009) TMDB 豆瓣 Min reol
Mr. Nobody
8.2 (548 个评分) 导演: 雅克·范·多梅尔 演员: 杰瑞德·莱托 / 萨拉·波莉
其它标题: Mr. Nobody / 小国民尼谟(港)
在2092年的未来,火星已成了地球人热衷的度假胜地。118岁高龄的尼莫·诺巴蒂(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是最后一位仍会死亡的自然人。记忆混乱的他在一次次的催眠及采访之中不断回忆自己的童年,却在每个人生分岔点都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人生。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有母亲(娜塔莎·雷托 Natasha Little 饰)和父亲(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饰)离婚后再婚而变成了尼莫“妹妹”的安娜(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有身患抑郁症婚后情绪不稳的埃莉斯(萨拉·波莉 Sarah Polley 饰),还有与他育有三名子女的亚洲女孩吉恩(范林丹 Linh Dan Pham 饰)。交织在宇宙大爆炸理论、超弦理论和时间特性的解释中,尼莫的人生真相究竟为何呢?
本片获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并获虚构类最佳传记电影奖和Golden Osella最佳技术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