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教父家族 (1990) 豆瓣 TMDB
The Godfather Family: A Look Inside
9.2 (15 个评分) 导演: 杰夫·沃纳 演员: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马里奥·普佐
其它标题: The Godfather Family: A Look Inside / La familia de El Padrino en profundidad
本片主要介绍了教父系列电影的一些幕后花絮,主要由剧组人员访谈组成。片中还收录了部分演员为教父电影试镜的片段,以及教父3片场偷拍的镜头。
2020年3月10日 看过
Caan试镜Michael的片段,De Niro试镜Sonny的片段都太有趣了。没想到Al Pacino一直到拍摄枪杀Sollozzo的时候才得到认可。真是一个家族拍摄的另一个家族的故事啊。
1990 1990s AlPacino FrancisFordCoppola RobertDeNiro
守护者 (2017)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The Keepers Season 1 所属 : 守护者
9.4 (64 个评分) 导演: 瑞恩·怀特 演员: Sister Cathy Cesnik
《守护者》由瑞安·怀特 (《审判八号提案》、《披头士女助理》) 执导。这部精彩的 7 集纪录片讲述了巴尔的摩修女被害悬案和其中的恐怖秘密,以及她遇害后近 50 载仍挥之不去的痛楚。
记录片从修女凯茜·切斯尼克的失踪事件展开,她是巴尔的摩一位备受喜爱的修女,也是天主教会高中的教师,她于 1969 年 11 月 7 日失踪。大约两个月后,人们发现了她的尸体,时至今日,她的遇害仍是一桩悬案。
直到 90 年代,修女凯茜·切斯尼克曾经的一位学生 (一位匿名“无名氏”的女性) 说出了自己遭受高中牧师性虐待的可怕经历,这件案子才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女子透露,在人们发现修女凯茜·切斯尼克的尸体之前,她曾被带到跟前接受警告“看看说别人坏话会有什么下场”。尽管有上述证据以及其他受害者和目击者的证词,但并没有人被追究责任,而且此事在巴尔的摩外鲜有报道。
通过走访数十人,包括修女凯茜的朋友、亲戚、记者、政府官员和决心找出真相巴尔的摩市民,怀特拼凑出事件的大体,不仅涉及受人喜爱的天主教会学校老师之死,还牵涉到神职人员性虐待、被压抑的回忆以及政府和宗教机构,他说:“说得好听点是 (政府和宗教机构) 过去 45 年存在失职,说得难听点就是他们隐瞒了事实真相。”
舞者 (2016)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Dancer
8.5 (36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坎托 演员: 谢尔盖·波卢宁 / 大卫·拉切贝尔
其它标题: Dancer / 刺青舞者(台)
本片记录了芭蕾王子——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蹈家Sergei Polunin几近成名前的故事。影片跟随着Sergei的舞步从美国到英国再到乌克兰,带观众体验世界各国舞蹈的魅力。而影片更是展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幕后故事,和舞蹈家们人性的一面——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但内心深处都同样充满细腻、热爱。
三十二 (2014) 豆瓣 TMDB
三十二
9.0 (171 个评分) 导演: 郭柯 演员: 韦绍兰 / 罗善学
其它标题: 三十二:中国幸存“慰安妇”生存现状 / Thirty Two
《三十二》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纪录片。“慰安妇”这三个字,曾经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曾几何时,又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心知肚明。
尘埃无足 轻重,所以无人留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飘落的尘埃,足足三十二秒,隐喻着我们的视角和态度,讲述这一段真实却“随风飘落”的故事……
荣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永久馆藏
2013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 展-特别奖
2015美国里士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展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马尼亚人权国际电影节
英国梅德韦视野电影节
美国纪录片电影节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观看地址:

预告片:
俄国人生七年1 (1991) 豆瓣
Age 7 in the USSR
9.6 (33 个评分) 导演: Sergei Miroshnichenko 演员: Seva Novgorodtsev
其它标题: Age 7 in the USSR / 生于苏,长于俄:时年七岁
Inspired by Michael Apted's "Up" series from Great Britain, Born in the USSR: 7 Up explores the lives of 20 young people from throughout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s they discuss moral values, cultural attitudes, national identity and religious faith.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they all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y were born in a country that no longer exists.
史蒂夫·乔布斯:遗失的访谈 (2012) 豆瓣
Steve Jobs: The Lost Interview
9.4 (28 个评分) 导演: Paul Sen 演员: 史蒂夫·乔布斯 / Robert X. Cringely
其它标题: Steve Jobs: The Lost Interview / 贾伯斯–遗失的访问(台)
A conversation with Steve Jobs as he was running NeXT, the company he had founded after leaving Apple.
万物与虚无 (2011) 豆瓣
Everything and Nothing
9.3 (51 个评分) 导演: Nic Stacey 演员: 吉姆·艾尔-哈利利
其它标题: Everything and Nothing
Two-part documentary which deals with two of the deepest questions there are - what is everything, and what is nothing?
In two epic, surreal and mind-expanding films, Professor Jim Al-Khalili searches for an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as he explores the true size and shape of the universe and delves into the amazing science behind apparent nothingness.
The first part, Everything, sees Professor Al-Khalili set out to discover what the universe might actually look like. The journey takes him from the distant past to the boundaries of the known universe. Along the way he charts the remarkable stori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ho discovered the truth about the cosmos and investigates how our understanding of space has been shaped by both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The second part, Nothing, explores science at the very limits of human perception, where we now understand the deepest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lie. Jim sets out to answer one very simple question - what is nothing? His journey ends with perhaps the most profound insight about reality that humanity has ever made. Everything came from nothing. The quantum world of the super-small shaped the vast universe we inhabit today, and Jim can prove it.
那天,大海 (2018)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그날, 바다
9.0 (131 个评分) 导演: 金智永 演员: 郑雨盛
其它标题: 그날, 바다 / 那一天,大海(台)
2014年4月16日,追踪世越号航线,对至今尚未查明的沉没原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记录。对于事故发生时间的陈述,各自不同的记录以及消失的航迹,以乘客的采访和目击者的证词及专家咨询等为基础,重新组织了那天大海上发生的事情。
耗资9亿韩元,经过科学验证及坚实的CG还原,再现沉 船过程。航线再构成花费六个月,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缜密调查,从物理学博士的咨询开始,首次公开世越号幸存者的另一种证词和资料等客观证据。
并非单纯的“提出质疑”,而是以“事实”为依据,完全不同的新的世越号纪录片诞生。由执导《백년전쟁 1부》(《百年战争第1部》)、《프레이저 보고서 1부-누가 한국 경제를 성장시켰는가》(《Fraser Report第一部-谁让韩国经济增长了》)通过犀利的目光和执着的采访被称为“疯狂的金导演”的金智永担任导演。
2020年3月9日 看过
伟大的纪录片。_x000d_调查结果:“每当世越号经过岛屿的时候就会出现船身朝左侧摇晃的特别信息,船在左转的同时向左倾斜,且离岛屿很近,沉没前倾斜的速度甚至让乘客飞起来。最为可能的情况是左侧的锚与暗礁接触之后将船拉沉。”纪录片调查团队联合物理学家和能够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通过对细节的近乎疯狂的探索,最终找出了能够解释沉船的最合理的原因。那么下锚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为因素?后续缓慢不力的救援又作何解释?这些秘密就更加难以得知了。最后竟然出现了一段死去的孩子们的生前录像,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
2018 世越号 亚洲电影 人性 灾难
音乐的故事 (2013) 豆瓣
Howard Goodall's Story of Music
8.9 (7 个评分) 演员: 霍华德·古道尔
Howard Goodall traces the story of music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day.
「影片从史前三万多年、法国南部的肖维岩洞壁画开始讲述,回眸人类音乐从石器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变迁过程。这部纪录片的特点在于始终避免采用过于专业的音乐术语,甚至“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这样的分类也被略。戈达尔说:“这部纪录片可以被任何一个没有音乐基础的观众接受,但它足以在人们心中建立最稳固的音乐知识根基。我们会用最直观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音程,什么是八度。”
与惯常的理解不同,这套纪录片的六集分别被命名为“发现”、“创造-高雅”、“敏感”、“悲剧”、“叛逆”、“普及”。戈达尔不单阐明了古典音乐对流行乐的影响,也揭示了爵士乐和其他世界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乃至历史进程的。他说:“每一样事物必然有它前一轮历史的影响,所以今天的音乐和早期音乐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纪录片里我把舒伯特和流行歌手阿黛尔进行比较,你们会发觉两者之间的相似度是那么大。”

这部纪录片让音乐的两翼——古典与流行,从未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个理想的实现得益于今天的地球已经允许一个高度共享艺术的社会。此时,若让古典音乐再局限于专业术语和孤芳自赏的小圈子内,对音乐发展本身毫无助益。戈达尔的这部纪录片《音乐的故事》或许就是破冰的第一步。」
via詹湛
二次大战启示录 (2009) 豆瓣
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
9.4 (65 个评分) 导演: Isabelle Clarke / Daniel Costelle 演员: 马修·卡索维茨
《二次大战启示录》以精彩的影片述说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这些影片包括业余者拍摄的片段、最高机密影片,以及当年并未使用的新闻影片。这些重新被挖掘出来的影片上了色彩,带给观众在战争中身历其境的感受。本系列最强而有力的特点,在於以新颖的方式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以观众前所未见的方法呈现非典型的影片,提供了一般平民百姓对战争的见解。
启示录: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4) 豆瓣
Apocalypse la 1ère Guerre mondiale
9.0 (30 个评分) 导演: 丹尼尔考斯特尔 演员: 弗朗索瓦·阿诺德 / 马修·卡索维茨
Colorized historical footage in ascending order of World War 1. Not only the relatively known Flanders and France battles, but also the generally unknown Italian-Austrian, German-Polish-Russian, Japanese-German, Ottoman Empire- Allied and African German Colonies, and other unknown or forgotten fronts and battles. Original French production retold in English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as: World War 1: The Apocalypse
植物王国 (2012) 豆瓣
Kingdom of Plants 3D
9.5 (38 个评分) 演员: 大卫·爱登堡
3D技术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在植物的生命,从最离奇最美丽的。在这种耸人听闻的系列,拍摄超过一年的过程中,戴维·阿滕伯勒探索他们迷人的世界。3D微距摄影中使用三维时间推移和开拓技术,他从他们的土地上开始追溯其性质的重要场所今天,一路上露出新的启示。他走到他们从我们的时间尺度,揭示植物的本色,是每一个位动态和积极的作为动物的生物。大卫发现这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昆虫饲料和品种,花的荧光和植物相互沟通与动物利用气味和声音。他会见了非凡的动物和真菌有牢不可破的关系,与植物的世界,从天蛾和蝙蝠微小的箭毒蛙...
急诊室故事 第一季 (2014) 豆瓣
9.5 (52 个评分) 导演: 郭娜 / 王昕轶
《急诊室故事》利用全球最先进的固定摄像技术,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跟踪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真实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同时为确保真实还原,现场将使用66路全方位收音,确保急症室各处都可以收到现场声。节目核心立意是直面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并始终坚持“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主导思想,通过深入挖掘一个个真实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救治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过程中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各种情感迸发,赞颂生命的力量与尊严,传递社会正能量。节目将全方位纪录、还原真实医患关系,直击中国医疗现状,带领观众感悟人生百态。
巴黎小小厨房 (小小巴黎厨房) (2012) TMDB 豆瓣
The Little Paris Kitchen: Cooking with Rachel Khoo Season 1 所属 : 巴黎小小厨房
8.8 (38 个评分) 导演: Ed St. Giles 演员: Rachel Khoo
Croydon-born Rachel Khoo demonstrates her flair for the cuisine of Paris.
英籍美女厨师Rachel Khoo為了追求学厨的梦想,毅然放弃自己的时装公关事业,即使不諳法语,仍然坚持独自到法国,入读最有名的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并花三個月学习甜品,然后长居法国,租住一个小地方,开始她的「私房菜」,继续追寻她的煮食之梦。
Rachel擅长将个人的创意灵感混入传统菜式,为美食添上更多新鲜感。別以为小妮子像其他大厨一样,可以在宽敞的厨房內享受烹饪之乐,其实,她只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在這个小天地,她精心炮制出一流的食物。Rachel深信,不一定只在米其林星级餐厅才可以尝到法国名菜,即使在这个只能容纳四位宾客的小小空间內,同样可以令她的支持者食指大动!
这位可人儿除了下厨之外,还会走到法国街上,搜罗种种新鲜食材,並且为观众介绍不同国家对法国菜式的影响,解释了为何在部分法国菜中,也可品尝到摩洛哥、苏丹及越南的风味。节目令观众垂涎三尺之余,还会大开眼界,对法国食品有更多的认识。
生门 (2016) 豆瓣
8.4 (117 个评分) 导演: 陈为军 演员: 李家福 / 夏锦菊
其它标题: This is Life / Welcome to the World
中南医院妇产科,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从没有停过,5万块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手里只有5千元的丈夫,借钱、贷款、抵押房产此时都行不通,“拯救小凤之女”变得不可能完成;李家福——“拆弹部队”首领,面对夏锦菊保住子宫的请求,露出艰难而犹豫的眼神。心脏两次停跳,换血2万毫升,他如何剪断“炸弹”上的红蓝线,她又能否在“鬼门关”前转身?命悬一线之际,“生死时速”让人目不转睛。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引产似乎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李家福团队却提出实施刨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救,可能倾家荡产,一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救,可自己的骨肉,如何走上内心的审判厅。年轻的爸爸该如何踏上这段产房的“釜山行”。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2012) 豆瓣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8.4 (86 个评分) 导演: 马修·艾克斯 / 杰弗里·杜普雷 演员: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乌雷
其它标题: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 凝视玛莉娜(台)
本片跟随记录了素有当代行为艺术祖母之美誉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 Marina Abramovic 饰)于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的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过程。该次展览中,艺术家曾经最著名的几件行为艺术作品通过受邀的30位年轻当代艺术家重现,而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本人则在对艺术与人类无限的追逐反思中再次创作了一件惊世骇俗却又动人心扉的行为艺术作品。同时本片还回顾了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与曾经的灵魂伴侣Ulay之间的爱恨情仇。而Ulay与玛瑞娜在表演现场的和解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本片获得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2013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等多项提名,并夺得2012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听风的歌 (2007) 豆瓣
Heima
9.1 (94 个评分) 导演: 迪恩·德布洛斯 演员: Sigur Rós
其它标题: Heima / 在家
音乐纪录片《听风的歌》用诗意的镜头和绝美的音乐,记录了冰岛著名后摇乐队Sigur Rós在家乡冰岛小镇上举办的一系列免费演出。一首连着一首的灵魂乐音,飘荡在不论是教堂、废弃工厂、小镇的表演厅还是在空旷无人的荒野寂境。钢琴,木吉他,木贝司,敲击板,提琴,小号,甚至是石块之间的撞击声,这些原始的音色都在Sigur Rós创作下,编织出最接近自然与家乡气息的感觉,打动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的人们或驱车或徒步地纷纷赶往演出场地,将自身放逐在冰岛的边疆。
本片是Sigur Rós首部官方电影,交织表演实况与团员访谈,纪录了令人动容的归乡旅程。Heima,冰岛语中意思是“回家”。本片正是2006年夏天,Sigur Rós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世界巡回演出之后的回归之作。
阴道独白 (2002) 豆瓣 IMDb
The Vagina Monologues
9.1 (75 个评分) 导演: 伊娃·恩斯特 演员: 伊娃·恩斯特 / Steven C. Lawrence
其它标题: The Vagina Monologues
《阴道独白》是美国女作家伊娃·恩斯勒(Eve Ensler)的剧作,近年来,上演这出话剧,已经成为国际性“妇女战胜暴力”运动的标志性活动。
《阴道独白》1997年在美国获奥比奖(Obie Award),1998年成书出版。恩斯勒本人是剧作家、诗人和行动主义者,她曾在纽约百老汇之外的剧场和大学里表演此剧,还曾出演伦敦、耶路撒冷、萨格勒布(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城市)。她的作品《必要的靶子》在百老汇义演,收益用来资助波西尼亚的妇女难民。
自1999年以来,在传统的情人节期间上演《阴道独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妇女战胜暴力”(Victory over Violence)运动,情人节也因此被赋予新的含义。作家欢迎任何人在V日发起活动中上演《阴道独白》,以“提高觉悟,反抗针对妇女的性暴力”。
恩斯勒的挑战性、直言不讳的叙述风格,从她为书写的前言的第一个词就开始了:
“阴道”,我说出来了;“阴道”,再说一遍。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个词我重复多少遍了。我在剧场说,在学校说,在客厅里说,在咖啡店说,在午餐聚会中说,在全国的电台节目里说。假如有人批准的话,我愿意在电视里说。我每个晚上演出时要说它一百二十八遍。
恩斯勒说,《阴道独白》是在采访基础上完成的,她采访了不同群体的两百多个妇女,了解她们关于阴道的感受。‘阴道’这个词被认为是不该说的,“它是个看不见的词,是一个搅起焦虑、难堪、轻蔑和厌恶的词。但是,不被我们说出的东西,它就不被看见,得不到承认,不被记忆。我们不说的东西成为秘密,这些秘密产生羞耻、恐惧和神话。我把它说出来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够轻松地说,不再觉得羞耻和不好意思。”
《阴道独白》共有十八个片段,叙述形式以独白为主。其中还可再分为口述实录风格的独白、混声形式的访谈集锦;混声里有时是作家和被采访者对话的形式,有时是多人话音的穿插。在多数独白之前,有作家的说明——描述创作意念的形成、交代人物的背景、把故事献给某一位或某一组妇女。
揭露战争施与女性的暴力形式——强奸,这是剧本的主题之一,由一位波西尼亚女性的独白来表现。作家谈到,1993年,大约有两到七万妇女在欧洲中部的战争里被强奸。她看到报纸上被轮奸的妇女的照片,深为震惊,由此联想她们内心的改变。她到克罗地亚和巴基斯坦做了两个多月的采访,到波西尼亚去了两次,而凝结在剧本中的只是一段简短的诗性叙述:“我的阴道是我的村庄”。在剧本中,过去和现在的心境由两种不同的字体区别开来,正体和斜体穿插并置,形成对照:“我的阴道是绿色的田野、是流水轻盈的粉色田野,牛群哞叫太阳升起可爱的牛郎用柔软的金色稻草轻轻抚摩它。”但是士兵们用枪支、棍棒、瓶子、扫帚塞进挤入撕裂,他们连续七天的轮奸,让那里发出粪便和腌肉的恶臭:“我变成一条流淌毒液脓汁的河流,所有的庄稼死去,鱼也死去。”重新想象妇女的身体,让女人的欲望、幻想获得新的文化表达,从这里展开了该剧意义更丰富的层面。反对针对妇女的性暴力,不仅是要暴露暴力的恶果,更重要的是改造我们的传统和文化,让妇女的身体获得解放,让妇女肯定自己、壮大自己,重新塑造女性的主体意识,重建文化主体。剧中把人们羞于启齿的性经验、女性的欲望和幻想等角度都包括进来,从而敞开了女性言说自己的深度空间,敞开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欢笑和幽默的天地。该剧在哈佛大学演出时,全场不断爆发笑声。正如剧作家所说:“随着更多的女人说出‘阴道’这个词,说它就不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它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阴道变得完整、可敬和神圣。它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与我们思维相连,点燃我们的精神。耻辱消失,暴力终止;因为阴道是看得见的、真实的;它们与强大、智慧、敢于谈论阴道的女人们相联系。”
《阴道独白》最后一幕是一首诗,作家把它献给儿媳。题目中《我曾在那个房间》,指的是医院的产房。在那里,作家目睹这羞涩的孔道变成考古隧道、运河和深井。阴道改变颜色,血像汗水一样渗出、屎和血块撑开所有的孔道……母亲们、丈夫和护士围在床边,她们忘了阴道,直待小生命冒出头、胳膊,落入人世。医生血淋淋的双手把撕裂的阴道缝合起来,这时,它就像一颗贲张搏动的红心。这诗篇结束全剧:
心有能力牺牲,
阴道也一样;
心能够原谅和修复,
它能改变形状容纳我们,
它能扩张让我们出去,
阴道也一样;
心能为我们疼痛、为我们伸展、为我们死,它流血,
而流血是为了我们进入这个困难的奇妙的世界,
阴道也能够;
我曾在那个房间。
我记得。
《阴道独白》英文版2001年在上海演出,中文版于2003年在广东进行了首次演出。
互联网之子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9.2 (285 个评分) 导演: 布莱恩·耐本伯格 演员: 亚伦·斯沃茨 / 蒂姆·伯纳斯-李
其它标题: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 斯沃茨的故事(台)
本片《互联网之子》讲的是编程天才和信息活动家 亚伦·斯沃茨 的故事。
从参与基础互联网协议RSS到联合创办Reddit,斯沃茨的足迹遍及整个互联网。
但斯沃茨在社会公正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信息存取的雄心壮志,
使他陷入了一场两年之久的法律噩梦。 亚伦的故事也触动了对他如雷贯耳的网络社区之外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