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妈妈咪呀 豆瓣
8.3 (6 个评分) 阿巴合唱团 (ABBA) 类型: 流行
《妈妈咪呀》BNB以Bossa Nova风格重新演绎。ABBA十四首“妈妈咪呀”经典曲目,热情甜美的编曲,遍寻ABBA永恒不变的经典音符,轻松柔和的节奏,带您重温剧中绚丽浪漫的小岛气息。ABBA是瑞典的流行组合,成立于1973年。乐队名称来自于四名成员的姓名前字母的缩写的组合,这两男两女在事业走上坡路时曾是两对夫妻,在事业开始下坡时又分别劳燕分飞,是流行音乐史上著名的夫妻组合也是著名的离婚组合。应该说,在旋律方面,ABBA还是具有相当的天赋的,他们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曲目经过不同歌手的翻唱和不同音乐形式的改编,依旧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这远远超出了一支普通流行组合娱乐大众于一时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在欧洲和澳洲,ABBA热经年不衰,甚至在乐队解散后也依旧如此,U2、Erasure都是乐队的忠实乐迷,在演出和作品中都曾表达过他们对ABBA真诚的喜爱。1981年,作为优异的声乐组合,ABBA在宝丽多(Polydor)旗下获金留声机奖,而这个奖项一般只是授予古典音乐家的。



01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胜者为王
02 MAMMA MIA 妈妈咪呀
03 FERNANDO 费尔南多
04 GIMME,GIMME,GIMME 给我 给我 给我
05 CHIQUITITA 奇琪堤塔
06 DANCING QUEEN 舞后
07 KNOWING ME,KNOWING YOU 相互了解
08 ONE OF US 我们之间
09 WATERLOO 滑铁卢
10 SUPER TROUPER 超级马戏团员
11 MONEY,MONEY,MONEY钱 钱 钱
12 I HAVE A DREAM 我有个梦
13 TAKE A CHANCE ON ME 给我个机会
14 S.O.S. 求救信号
永远的车神 (2010)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Senna
9.2 (48 个评分) 导演: 阿斯弗·卡帕迪尔 演员: 艾尔顿·塞纳 / Alain Prost
其它标题: Senna / 极速传奇:冼拿(港)
影片讲述了巴西传奇车手埃尔顿·赛纳传奇的一生。一级方程式车手赛纳在其职业生涯中参加了161场大奖赛、41次冠军、65次排头位、三次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年度总冠军,以其勇敢、智慧,奔驰在赛场上10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赛车手,被誉为“赛车王子”……不幸的是, 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的伊莫拉赛道上撞车身亡,年仅34岁。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他在作文中写道:“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2000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三级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 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妇熟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于第二名1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博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03) TMDB 豆瓣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7.6 (441 个评分) 导演: 彼得·韦柏 演员: 科林·费尔斯 / 斯嘉丽·约翰逊
其它标题: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画意私情(港)
少女葛利叶(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家境贫寒,于是来到画家维梅尔(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饰)家做女佣。维梅尔和妻子、岳母一起生活,她们常常摆出颐指气使的神情,妻子对正当青春的葛利叶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压抑的氛围下,葛利叶在维梅尔家过得卑躬屈膝。
维梅尔的画带给了她一点生活的乐趣。她收拾主人画室的时候,流露出了对艺术的天分。她跟维梅尔谈论对画的理解,二人的交心让彼此的情意慢慢滋长。葛利叶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做模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默默地,忍受着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这一刻的窒息的美丽。
德雷尔一家 第一季 (2016) 豆瓣 Bangumi
The Durrells Season 1 所属 : 德雷尔一家
8.7 (211 个评分) 导演: 斯蒂夫·巴伦 / 罗杰·戈比 演员: 凯莉·霍威 / 乔什·奥康纳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路易斯(凯莉·霍威 Keeley Hawes 饰)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了四个孩子格兰特(米罗·帕克 Milo Parker 饰)、劳伦斯(乔什·奥康纳 Josh O'Connor 饰)、莱斯利(卡伦·伍德豪斯 Callum Woodhouse 饰)、玛格(黛西·沃特斯通 Daisy Waterstone 饰),以及一笔遗产。如今,这笔遗产已经被花的差不多了,孩子们亦在渐渐长大,问题日益凸显,使路易斯感到力不从心。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路易斯决定带领一家人远赴生活成本较小的希腊科孚岛定居,希望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的决定显然没有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赞成,更何况何科孚岛甚至都没有通电。路易斯这个本想修复家庭关系的决定,却反而让兄弟姐妹们之间火药味十足。
9号秘事 万圣节特别篇 (2018) 豆瓣
Inside No. 9 Dead Line
8.5 (272 个评分) 导演: 巴巴拉·威尔希尔 演员: 史蒂夫·佩姆伯顿 / 里斯·谢尔史密斯
其它标题: Inside No. 9 Dead Line
亚瑟在墓地捡到旧手机,谁知他好死不死地非要去联系原机主。可是有些秘密最好不要揭开。随着万圣节临近,亚瑟坠入自找的噩梦中。无论今生来世,好人是没有好报的……
历史及其图像 豆瓣
History and Its Images: Ar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st
作者: [英]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译者: 孔令伟 / 杨思梁 商务印书馆 2018 - 1
《历史及其图像》初版于1993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撰写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史巨著。本书对西方史学界长久关注的“图像的历史想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图像证史”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梳理。
图像在历史阐释中一直扮演着作为史料的重要角色,无论是钱币、绘画、雕刻、建筑,还是其他历史遗物,都在传达着文字记载所无法传递的信息,但图像的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其史料价值,更在于它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甚至“历史本身”。作者以16、17世纪钱币学家、古物学家,18、19世纪历史学家、文化史家、艺术史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为线索,通过考察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著作与观点,揭示了“图像证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无法避免的思维和情感陷阱,这些陷阱既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中的经典问题,也是艺术史学科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豆瓣
9.3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斯道雷 译者: 常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7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教材,在西方学界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著作之一。《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泛涉猎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思潮,梳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城内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原著最新版的中译本。
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 (2016) 豆瓣 Min reol TMDB
Sherlock: The Abominable Bride
6.9 (948 个评分) 导演: 道格拉斯·麦金农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马丁·弗瑞曼
其它标题: Sherlock: The Abominable Bride / 新福尔摩斯(港)
《神探夏洛克》(Sherlock)2016年推出特别篇,福尔摩斯回归原著维多利亚时代,调查一宗神秘的幽灵新娘谋杀案。Thomas Ricoletti惊讶地发现,几小时前自杀身亡的妻子Emelia Ricoletti身着旧婚纱再次出现了,她的幽灵带着强烈的复仇欲望在街上徘徊。从迷雾笼罩的莱姆豪斯到被废弃的教堂深处,福尔摩斯、华生以及他们的朋友不得不想尽办法对付这个“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敌人,但最终的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2010) 豆瓣 TMDB Min reol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7.9 (1542 个评分) 导演: 大卫·叶茨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 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小站

邓不利多死后,伏地魔(Ralph Fiennes 饰)与食死徒入侵魔法学校,魔法部也被伏地魔的爪牙操控,邪恶的阴云笼罩魔法世界上空。在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17岁生日之际,凤凰社成员及一众好友护送他回到了凤凰社的据点陋居,然而这立即遭到食死徒毁灭性地打击。哈利和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 饰)、赫敏(爱玛·沃特森 Emma Watson 饰)侥幸逃亡,并且按照邓不利多的嘱托继续寻找伏地魔的魂器。死亡的威胁时刻逡巡左右,他们还要面对友情的考验。在寻找摧毁魂器方法的过程中,死亡圣器的面纱也渐渐揭开。
与此同时,为了置哈利于死地,伏地魔也在寻找最后一件死亡圣器。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2005) TMDB 豆瓣 Min reol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8.1 (1608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内威尔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 哈利波特4:火杯的考验(港/台)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学期,魔法学校的盛事:三强争霸赛在霍格沃茨举行。学生们争先报名,希翼获得永恒无上的荣誉。火焰杯在选出三所学校的三名勇士后,竟将未足年龄的哈利也挑选出来。
哈利(Daniel Radcliffe饰)的当选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连连,就连铁哥们罗恩(Rupert Grint饰)也首次和他闹起了别扭,哈利感到孤立无援,还好有教父小天狼星和赫敏一直支持他。可总有些好事者如记者丽塔等着看他的好戏。天知道这场比赛是何等艰辛危险,在龙的眼皮下偷蛋,潜入湖底救人,在迷宫中探险……一不小心,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黑魔王伏地魔的威胁渐渐显现,每一天都险象环生,动人心弦。
007:大战皇家赌场 (2006) 豆瓣 TMDB Min reol
Casino Royale
7.3 (660 个评分) 导演: 马丁·坎贝尔 演员: 丹尼尔·克雷格 / 伊娃·格林
其它标题: 007 카지노 로얄 / 007/カジノ・ロワイヤル
英国军情六处特工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 饰)这一次的任务是在赌场上赢取俄罗斯间谍手中的巨额财富,让其背后的恐怖组织势力无法达成阴谋并且击垮恐怖组织。这次,邦德有了一个漂亮的得力女助手琳德(伊娃·格林 饰)。邦德经过了赌场上的种种训练,最终来到了皇家赌场。随着赌注越来越大,这场赌局也愈来愈显示出背后交错的阴谋。邦德甚至险些死于非命。在共同的合作中,邦德和琳德不知不觉拥有了信任和默契,这种感情将会何去何从呢?
英国史(全三卷) 豆瓣
作者: [英] 西蒙·沙玛 译者: 彭灵 / 刘巍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7
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得主西蒙·沙玛,以恢弘而凝练的笔调带你进入英国故事。从罗马入侵到诺曼征服,从黑死病到伊丽莎白的辉煌,从光荣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随着他的讲述,恍如重演。人物和场景在历史幻灯中跳跃。现代文明先驱者的艰险历程令人动容。
全书共分三卷。
《英国史Ⅰ: 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第一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 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在这一卷中,西蒙•沙马唤起战争、饥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烧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亲和儿子被迫选择对立。但他也抓住了宫殿和议会的亲密关系和利润和快乐的诱惑。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示出英国贵族的众生相。这些冲突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在国会与王室之间展开。打破“联合王国”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为此丢掉了生命。比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人口比例。当宗教激情让位给可以产生利润的消费热情,它有可能成将英国变成一个致力于成为“成功的企业”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颠集合体。在几代人的经营下,英国扩展极快,他在为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帝国积蓄能量。
《英国史Ⅲ: 帝国的命运 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 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全球。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 英国从1789年法国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统治一个令人疼痛但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的国家。 混乱和革命预示着革新,但事实上家庭生活习惯和传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大英帝国承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但在爱尔兰和印度却如此相像的充斥着暴力和饥荒。 在书的最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 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
【编辑推荐】
1.值得期待的英国新通史,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
目前国内能见到的英国通史,大多是出版时间非常早的经典著作,本书是西蒙·沙玛以全新视角,配合BBC纪录片撰写的全新通史,运用了新的材料和很多BBC才能获得的特殊资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西蒙·沙玛,与霍布斯保姆和尼尔弗格森同量级的历史学家,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全美书评学会奖得主。
学术著作曾获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与霍布斯保姆并称英国历史学界双雄。
讲故事的行家、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明星。编写、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等,社会影响力只有尼尔·弗格森可与之匹敌。
3.BBC出品,必属精品,破收视和DVD销售记录。本书比纪录片更丰富、更完整。
英国高水准历史学家与BBC精良制作的结合,记录片的收视和DVD销售量都创记录。书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础上,将大量纪录片无法容纳的有趣材料和细节展现出来,同时更多的加入作者对时代状况和特征的分析和解读。
4.英国是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要了解现代化历程,当然要读英国史。
一个传统国家究竟因为何种因素转变为现代国家,从商业到宗教、从制度到文化、从科技到环境,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到底何在?。英国作为现代化的范本国家和先驱者,其历史的可读性与启发性都足够说服我们去仔细研究。
5. 涵盖英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重大事件和争议人物,对世界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
事件:诺曼征服、玫瑰战争、苏格兰叛乱、光荣革命、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建立、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人物: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们、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丘吉尔。
6. 既如小说般精彩跌宕,又有史诗般宏大视野和问题意识
沙玛既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使得本书具备通俗性和趣味性,将戏剧性非常强的英国历史还原得精彩纷呈;同时,又带着问题意识来梳理时代特征、剪裁史料、深入分析,也能为学术和严肃读者提供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叙述。
7. 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画面感十足。
8. 甫一出版,就获得比纪录片更高的赞誉和评论。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
【赞誉推荐】
沙玛著作的优点是学识渊博、风格独特、雄辩滔滔
——艾瑞克·霍布斯保姆
西蒙·沙玛的这三册《英国史》与纪录片相比更加的丰富与完整,跨度巨大且没有一丝赘语,这是一部生动到足以唤醒你的历史。
——《每日邮报》
沙玛不太在意“英国”这概念是否真的存在过。他说有,然后我们就同意了。这就是为什么这是本好书。
——《泰晤士报》
战争与和平,二者之间的林林总总,精彩纷呈的呈现在西蒙·沙玛的《英国史》中。
—— 《金融时报》
非凡之作。任何概述都无法传达这本书丰富的内容。它会让人沉浸其中,给人滋养,令人着迷。
——《纽约书评》
他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广泛深入阅读当代重构派历史,英国史的优良向导。
—— 《纽约时报》
西蒙·沙玛是天赋和成就都惊人的历史学家。
——《旁观者》
历史在他笔下恍如重演,动态跳跃与可读性兼具。
——《星期日快报》
沙玛有大师般的能力,将人物与冲突之间的关系用幻灯般的手法再现。
——《金融时报》
文明 (2018) 豆瓣
Civilisations 所属 : 文明
9.2 (86 个评分) 导演: 阿什利·格辛 / 马修·希尔 演员: 西蒙·沙玛 / 玛丽·比尔德
BBC新版《文明》,2018倾情奉献,共九集。涵盖六个大陆,三十一个国家,超过五百件艺术品。主讲人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学者玛丽·比尔德以及戴维·奥卢索加将一起探索人类创造的渴望。此外,“文明节”将通过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活动,为博物馆的珍宝赋予新的生命力。
2018年9月3日 看过
“文明的真正力量同样源于那些简单的小礼物,壶、印刷品、地毯以及雕刻品,正如它源于那些恢宏的建筑和精美画作。这些小物件较少地来源于国家的强制要求,以及富裕阶层对地位的渴望。而更多地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些天赋异禀的艺术家们心中想要为所有人创造东西的强烈欲望。正因为这些东西不依存于帝国的命数,也不依赖富人和军队。我认为它们会继续保存,会长存不衰。正如那些确凿无疑的由我们人类在过去所创造出的最好的东西,那些经自由的头脑所创造的东西,我们共同人性当中那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无法熄灭的创造之火。”
2018 BBC 人文 历史 纪录片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2002) 豆瓣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8.0 (104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克莱尔·德尼 演员: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Amit Arroz
其它标题: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 十分大师-大提琴篇
大师们的命题作文,八位电影大师用各自的手法为我们解读了时间的含义。
贝纳多•贝托鲁奇在印度寓言中寻找答案,10分钟恋爱、结婚、生子,生活如水;迈克尔•菲吉斯将屏幕分成四块,让灵魂回望10分钟,把楼梯作为生死通道;伊利•曼佐的镜头下,老去的电影明星回顾黑白电影的片段,10分钟,已是好几个人生;......最后,让•吕克•戈达尔选择了10个“最后的几分钟”,试图告诉人们时间的真相,也让人思索,时间的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
是,首相 第二季 (1987) 豆瓣
Yes, Prime Minister Season 2 所属 : 是,首相
9.8 (28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惠特莫尔 / 西德尼·洛特比 演员: 保罗·爱丁顿 / 奈杰尔·霍桑
理论告诉我们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常识告诉我们事情越多,麻烦也越多;
经验则告诉我们政治问题揭开总有个内幕,内幕揭开还有个黑幕...
我们的老熟人, 行政事务部(DAA)大臣吉姆哈克上位成功了! 在公务员体系的化身, 内阁秘书汉弗莱阿普比爵士和走钢丝大师, 私人秘书伯纳伍利同学辅佐下, 经过三年艰苦磨练(磨蹭和训练), 哈克终于入主唐宁街十号, 成为英国首相!
明暗之间棋逢对手, 新老问题此起彼伏, 首相的政治生涯之精彩, 注定不亚于大臣. 于是,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这三位老朋友周围, 走进白厅这一变幻莫测的舞台吧~
放牧人生 豆瓣
The Shepherd’s Life:A Tale of the Lake District
8.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詹姆斯·里班克斯 译者: 尹楠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书看点】
★一个有关传承、根源和归属的故事,一部21世纪的牧歌宣言。
——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关于谋生的故事,关于他周围的人,他的童年,他的父辈和祖辈,在身边的世界快速变化的时候,他们仍然这样生活和经历着一切。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造就湖区的是牧羊人一百万件看不见的工作的总和”
——在牧羊人的眼里,湖区与风景名胜并无关系。这里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无关田园风光,也无关诗情画意。放牧、收割、饲养……是日复一日琐碎忙碌的工作,是土地、天气和羊群,共同造就了湖区。他们的祖先一直这样生活,而他们也将继续这样生活下去。
★《纽约时报》、《卫报》2015年度最佳图书
——从乡村去到城市,我们称之为人生奋斗;从城市工作中脱身返回乡间,我们称之为远离尘嚣。但牧羊人的选择从无这些噱头。因为对阅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好奇,他申请并入读牛津;因为对牧场生活与土地的热爱,他又回到湖区继续放牧。放牧的劳作,就是牧羊人的人生奋斗,而乡间与城市的区分,只是因为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土地。
★特别精选32页彩色插图,呈现各色羊群、可爱的牧羊犬、精美的牧羊手杖、让人惊叹的湖区风光,以及牧羊人的五味生活。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牧羊人的生活回忆。
有些人的生活完全由自己创建,詹姆斯•里班克斯不是。他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父亲也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在湖区生活和劳作,按季节和活计的需要来安排,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如果是维京人也许会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夏天把羊放到山上,打理干草;秋季到市集上再重新补满羊群;冬天照顾羊群安然过冬;春天里羊羔出生,每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羊群又重新回到山里。
来自古老乡村的这些现代讯息讲述了一个与土地唇齿相依的故事,描绘了一种很少被注意到但深刻塑造了历史的生活方式。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关于谋生的故事,关于他周围的人,他的童年,他的父辈和祖辈,在身边的世界快速变化的时候,他们仍然这样生活和经历着一切。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媒体推荐】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流动性和自我实现的时代,里班克斯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里讲述了英格兰小型家族牧场的生活,也讲述了一个有关传承、根源和归属的故事。书中一切充满知识性的描述,因为蕴涵其中的热情和生机,都深深吸引着我们。
——《纽约时报》书评
他在强大而充满宁静冥想的字里行间,构筑了一部21世纪的牧歌宣言。它半是湖区放牧史,半是个人回忆录。精美绝伦!
——《星期日泰晤士报》
所有这些都配以完美的音调,像诉说一样流利,又准确地击中人心,在劳作与想象中毫不费力地切换。
——英国《卫报》
一本迷人的书……他继承了父祖辈和祖先们的使命,并敏锐地观察、讲述了定义放牧生活的季节节奏与仪式。
——《纽约时报》书评
Something's Changing 豆瓣
Lucy Rose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14日 出版发行: Caroline International P&D
Ace tidings abound - Lucy Rose has announced her third album ‘Something’s Changing’. The record’s out on 14th July, and comes after she shared The Staves-featuring ‘Floral Dresses’ - the album’s lead single.
The record as a whole is mainly inspired by a slightly bonkers trip Lucy took to Southern America, after a tonne of fans there asked her when she’d be visiting them to play. “If you book me a gig, I’ll come and stay,” she told them, and ended up falling back in love with music along the way.
Accordingly, Lucy Rose’s album comes alongside a fly-on-the-wall documentary, filmed along the way. “The documentary is a big part of this record and I think it explains why that trip was important and why it lead to me making the record that I’ve made,” she explains in a press release. ”The trip gave me confidence to do things like record in just one take and the songs came more easily. The songs just came more naturally after that trip, and from feeling good, and from learning so much about myself. And it’s also that I feel the most comfortable in my own skin that I’ve ever felt in my life. So there is a lot of searching but there’s been a lot of discovery which is on this record as well.”
‘Something’s Changing’ features The Staves, Elena Tonra from Daughter, Bear’s Den’s Marcus Hamblett and Matthew and The Atlas’ Emma Gatrill, and sees Lucy Rose joining Communion Records. She’ll be taking the record on a cinema tour later this year, starting in - you guessed it - South America.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2011)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8.6 (1774 个评分) 导演: 大卫·叶茨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 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2(港/台)
当又一次和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的意识连通,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断定最后一件魂器藏在霍格沃茨,于是和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Rupert Grint 饰)、赫敏(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一同返回阴云密布的学校。在好友们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驱逐了斯内普(艾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 饰),然而觉察到哈利目的的伏地魔则率领徒众向霍格沃茨逼近。食死徒、摄魂怪、巨人疯狂涌入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魔法学校,正邪决战旋即爆发,一时间血雨腥风,死伤无数。从斯内普的眼泪中,哈利不仅了解到父辈的故事,也证实了藏缅于他体内最后的秘密。在此之后,他也和伏地魔迎来了最后的对决……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J.K.罗琳的同名原著改编,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完结篇。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001)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8.7 (2177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哥伦布 演员: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艾玛·沃森
其它标题: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 哈利波特1:神秘的魔法石(港/台)
哈利波特是一个孤儿,从小寄养在姨妈家,受尽欺凌。但就在哈利11岁生日的时候,他意外收到了霍格沃茨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哈利从该学院派来接他的巨人海格口中得知,这是一间魔法学院,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哈利的父母都是伟大的魔法师,在对付伏地魔的战斗中双双献身,唯有哈利幸免于难。
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后,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飞行天赋,得到麦格教授的推荐进入了格兰芬多的魁地奇球队。另一方面,哈利发现霍格沃茨学院内有一股黑暗势力似乎在暗暗滋长,揭开谜团的关键就在有凶恶的三头犬守护的房间内。
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好朋友决定探个究竟。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2002) TMDB 豆瓣
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
8.3 (155 个评分) 导演: 陈凯歌 / 维克多·艾里斯 演员: 冯远征 / 耿乐
其它标题: 텐 미니츠 - 트럼펫 / 10ミニッツ・オールダー 人生のメビウス
《十分钟年华老去 大提琴篇》的姊妹篇,由七位知名导演各自执导摄制而成,共同讲述发生在短暂十分钟里的人情冷暖。
《狗没有地狱》里刑满出狱的男人带着女友一起远走故乡莫斯科,是坚贞的爱情与灵魂的回归;《生命线》中由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讲起,平静安详;《几千年前》讲述的是现代文明带给原始部落的冲击跟入侵;《国际组织·拖车·夜晚》借休息的女演员视角,透视着大千世界里的形形色色;《距离托那12英里》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宝贵十分钟;《我们将被掠夺》发生在戈尔竞选总统失败的最后十分钟里;《百花深处》向我们讲述一段“模拟搬家”的荒唐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