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豆瓣 Goodreads
three days to see
8.1 (61 个评分) 作者: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译者: 李汉昭 华文出版社 2003 - 1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流动的盛宴 豆瓣
7.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蔡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本书记录了海明威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的一段生活。书中描述了作者记忆中巴黎的一幅幅图景。《流动的盛宴》是指巴黎历久长青,人才荟萃,一些献身艺术的人来到这里奋斗也在这里成名,文人沙龙、歌台舞榭,年复一年而岁岁不同,像一席流动的盛宴。
2010年9月21日 已读
巴黎 是一个流动的盛宴 讲述海明威在巴黎的青年岁月 他的朋友 他的经历 他的写作 他恣意又有些许诗意的生活 带着些许幽暗 还有 幽暗里的光芒。因为那不可重复的时代 那不可重复的青春
leave mfl paris prose us
追逐日光 豆瓣
6.4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尤金·奥凯利 译者: 蒋旭峰 中信出版社 2007 - 1
时年53岁的尤金·奥凯利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他担任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也是全美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他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妻子、孩子、家庭和好友都让他感到欢欣愉悦。他也在脑中企划更美好的未来:准备下一次商务旅行,永续公司的长青基业,安排和妻子在一起的周末活动,参加女儿初二的开学仪式。
然而,仿似晴天霹雳,在2005年5月,尤金·奥凯利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还能活上3到6个月。命运就是这般无常。他原本想象中的光明未来一下子就蒙上了阴影。他必须当机立断、改弦易辙,修改他原来的人生计划,拿出在高尔夫球场上为有多一点的打球时间而不时追逐日光的精神,好好把握住所剩无几的有生之日。
这本书正是尤金·奥凯利人生最后旅程的告白。从得到确诊的消息到他辞世中间只有不到4个月,但是其中所记述的心路历程却让人久久难忘。
切·格瓦拉之死 豆瓣
作者: (古)冈萨雷斯 / (古)库普尔 译者: 徐文渊 2008 - 6
在这茫茫的无情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如此的一个象征。或许,也没有任何一个象征能比得上他——如此不可撼动、如此持久地影响着世界。
在这乏美的庸碌人世,唯有他的魅力,如同一个不可抗拒的磁场。随着世界性的沮丧、失败和文化的低潮,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了:他是一种深刻的批判,他是一种可信的精神。他没有死,就在那个玻利维亚的贫瘠小村里,他矗立着,发散着强烈的引力。
在这彷徨无依的地球上,当你穿行在资本的全球喧嚣之中,咀嚼着正义感的孤立无援,怀疑已经前途断绝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角落,你发现了他的头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内心遇上温暖的体验,新鲜而又普遍。确实,无论在欧洲、在非洲,无论你在热闹繁华的马德里还是在炮火纷飞的中东;更不用说在美洲,在墨西哥恰帕斯的丛林里,或安第斯大山腹地的库斯科——那幅英武狮子般的头像,被一代代青年视做最爱,印在胸前,刺在臂膀,如同一个时代信息的传播,如同一个革命幽灵的徘徊。
这就是切·格瓦拉,一个在1967年死于南美山林中的游击队员。
我的奋斗 豆瓣
7.4 (85 个评分) 作者: 罗永浩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4
《我的奋斗》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作者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九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
读“老罗式”的幽默,可以感知他的诚恳和热情;读老罗的传奇经历, 可以领悟如何用剽悍的内心创造传奇。
《我的奋斗》读者对象:中学生、大学生;老罗在新东方和老罗培训学校的学生;都市里奋斗的年轻人;15-40岁的读者。
《我的奋斗》附赠品:罗永浩全国高校巡回演讲DVD光盘。
2010年10月30日 已读
看老罗怎么给他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 那一条来路 那一路的热诚 还有幽默的口吻 倒也让我读得乐了
cc leave winds
浮生六记 Goodreads 豆瓣
浮生六記 [Fú Shēng Liù Jì]
8.6 (179 个评分) 作者: (清)沈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有所谓“足本”者,后二记系伪作。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本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飞吧.乔舒亚!-与神对话的乌鸦 豆瓣
作者: [英] 克里斯托弗•福斯特 译者: 蒋玉洁 2009 - 8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温暖故事。有一只年轻的乌鸦,他相信生活中除了吃喝与玩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追求。在面临困境的每个转折点,他都试着去寻找和认识生活的真正目的,获得心灵的宁静。
克里斯托弗·福斯特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英雄的旅程,一步步地呈现一个敏感的、积极向上而不畏艰苦的乌鸦,是如何追随自己的命运,实现了作为乌鸦的爱与梦想。跟随乔舒亚一起在这迷人的寓言中探险,我们会发现其实生命的答案并非远在千里之外,而是在我们宁静的内心。
本书邀您于繁忙和紧张中驻足片刻,体验宁静的岁月以及简单的快乐
世界因你不同 豆瓣
7.9 (55 个评分) 作者: 李开复 / 范海涛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罗西与苹果酒 豆瓣
作者: [英] 洛瑞·李(Laurie Lee) 译者: 朱岚岚 / 周易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 11
在《罗西与苹果酒》中,洛瑞•李以他在故乡山坡上的号叫开启记忆之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那个死亡阴险缭绕的灰白村落,进入童年时期的各式幻想与梦魇之中。透过他诗样的笔法,那段已然远去的岁月,那个不复存在的时代与生活方式,在我们眼前栩栩重现,宛如一部朴实而美丽的怀旧电影……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豆瓣
作者: 16开 文学 2007 - 1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走进沈从文的〈边城〉》:在本套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揭示出经典是如何生成的。大师们创造的经典固然伟大,但创造经典的过程更加耐人寻味。阅读经典的目的,一是获得知识,二是学习那些大师特有的品质。后一点比前一点更重要。因为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经典不是凝固的化石,而是鲜活的机体。我们最大的期望是:当你放下书本时,能够感觉到那些大师的经典是栩栩如生的,就像刚刚从身边走开的师长兼朋友,他们亲切而智慧的话音还萦绕在耳旁。本套丛书特意附上大师生平与创作的年表,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我们的另外一个愿望,则是能够以生动流畅、浅切清新的方式和语言来阐释经典。真正成为经典的东西,都能深入浅出,以平易的笔调谈论深邃的思想,既有思想的光彩,也有文字的优美。介绍经典的文字更要继承这种文风。这套丛书结合作品内容选用了大量图片,也是出于这种目的。
此外,本套丛书还特别强调经典选择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古今中外众多的经典中特别选取了文学、哲学、社会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经典。就每本介绍经典的书而言,则注重选取大师们最重要的代表作,同时兼顾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如巴金作品首选《家》而不选《寒夜》,达尔文作品首选《物种起源》而不选《人类的由来》,卓别林作品首选《摩登时代》而不选《大独裁者》等,都是经过慎重挑选的。
荒原狼 Goodreads 豆瓣
9.1 (132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赵登荣 / 倪诚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吧女郎赫尔米娜,获得肉欲欢乐;经赫尔米娜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尔米娜杀死。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岁月的泡沫 豆瓣
L'Écume des Jours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鲍里斯·维昂 译者: 陈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法国第一才子书。
被一代年轻人奉为经典的作品。
这是一部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
玫瑰色的云团会裹着恋人散步,小灰鼠会追逐着阳光碎末嬉戏,钢琴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调制出不同的鸡尾酒,而爱人的胸口却会长出一朵不能根除的睡莲。在维昂的笔下,万物皆有灵,而各种爱情都不完美,各种爱情甚至都很危险。
————————
这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也许比沉浸在丧妻之痛的科兰还要难过。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让我留在维昂的童话世界里,不走出来。
——张悦然
当代最凄美动人的爱情小说。
——雷蒙•格诺(法国作家)
维昂已被整整一代激进的年轻人经典化了。这部纯洁得令人难以忍受的幻想作品,是对青春和纯真的一次肯定。
——美国《新闻周刊》
我不认为还会有哪一个作家,能像维昂那样隐秘地感动我。
——胡利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
在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鲍里斯•维昂意味着一切:诗人、小说家、歌手、破坏分子、演员、音乐家和爵士乐评论家。他是我的朋友,我很佩服他如此激情地醉心于折衷主义、毁灭性的反讽,以及对挑衅的偏爱。
——路易•马勒(法国导演)
2011年6月21日 已读
奇想的生活 灿烂和忧郁并存的日子 谁也没有办法解救谁的爱情 如果说可以 只是用心 或者任性地爱 非凡的是让人诧异的种种情节 那追逐阳光的小灰鼠 播放着能让房间膨胀的唱片 根据不同曲子调制出口味各异的鸡尾酒的钢琴 还有 爱人胸口那朵生长着的花 那里 有爱不可得的伤悲 有无法守护住心爱的苦楚 还有面对跨越阶级婚姻的手足无措
france leave love mfl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 豆瓣 Goodreads
Comment j'ai raté ma vie
8.1 (116 个评分) 作者: [法] 贝尔当·桑帝尼 文 / [法] 贝尔当·哥地尼 图 译者: 武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1
一个男人言简意赅描写了自己的人生,长大之前他英俊、应有尽有、从不寂寞,堪称上帝的宠儿,长大之后他丑陋、贫穷、虚伪,过着谎话连篇和庸俗不堪的生活,他是怎样毁了自己的一生呢?
成功和失败、幸福和悲哀,一段有如过山车般的人生。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的人生又应该被定义为“失败”呢?
一则简练而深刻的人生寓言。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2002 - 10
2011年9月14日 已读
唯美主义 是否在加个前缀 黑色。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道林·格雷 他最终还是没有战胜罪恶的诱惑 却也害得自己死亡。美丽自然是魅力 青春也让人渴望 即使多半不可求 但以灵魂换取 终究只是远离幸福而求了浅薄的快乐。另外呢 一个好的朋友和引导者 可以让人的生命更有意义 却不是谁都可遇 或者懂得珍视
leave mbl wilde
这些人,那些事 豆瓣
8.5 (240 个评分) 作者: 吴念真 译林出版社 2011 - 9
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
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
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这些人和事,透过他真情挚意的笔,如此跃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泪交织的同时,也无可取代的成为烙印在你我心底、这一个时代的美好缩影……
特别收录 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遗书》,写下对胞弟离开人间的真情告白
特别邀请 作家雷骧绘制插画,看两位大师以图文激荡出精采火花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这些人,那些事》
2011年12月30日 已读
昆德拉说 人注定是扎根于前半生的 吴念真这个名字似乎也成了这句话一行温柔细致的注脚 为铭记爱恋过的那个叫真的女子而想她念她到以名志之。而本书展现出又是对他所经历过的平和岁月骚动年代的个人回忆 生动的是人物 清晰的是故事 至于时代的烙印 也深深刻划在一个个人的身上。阅读的你我 是在感受他人的生活
cc essay leave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豆瓣 Eggplant.place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7.8 (74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赵晓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有些故事注定要从结局讲起的——其实,所有的结尾又何尝不是开端呢? 《相约星期二》随着莫里的阖然长逝而告终。六年后,在米奇·阿尔博姆的全新力作中,纪实换成了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了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
他叫爱迪,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殒命游乐场。醒来时,爱迪已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是牧歌萦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
2012年1月13日 已读
每个人在天堂都会遇到5个人 由他们引导着 来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而那一个个我们共度或者看似陌生人的人 都在讲述着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都在讲述一个真理 我们彼此曾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那 的确是有缘由的。在天堂里 学会面对过去 面对那个被过往岁月所掩藏的真实自我 然后去用心接受 即使艰难。就是这样。
cal heart leave 米奇·阿尔博姆
人生 豆瓣
8.0 (99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5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2012年2月7日 已读
在理性与温情的抉择中 理性地选择也本没错 何况 那是选择一生的路。面对现实 忠于理想。只是 在辜负一颗金子般的心的时候 那样决然 如同当初注视那对深情的眼眸 不自觉陷进去。不顾一切的愚蠢 更是悲哀。而现实之中横亘着太多的不可预知 作为个人面对突变又总是脆弱不堪。他将勇敢 带着伤 也带着自责 背负着遗憾 继续、继续生活。好心酸。
leave mcl
I, Steve 豆瓣
作者: George Beahm Agate B2 2011 - 10
Drawn from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media coverage--print, electronic, and online--this tribute serves up the best, most thought-provoking insights ever spoken by Steve Jobs: more than 200 quotations that are essential reading for everyone who seeks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inspirations applicable to their business, regardless of size.
Jobs, who passed away on October 5, 2011 at the age of 56, co-founded Apple in 1976. He stepped down from that role in August 2011, bringing an end to one of the greatest, most transformative business careers in history. Over the years, Jobs gave countless interviews to the media, explaining what he called "the vision thing"--his unmatched ability to envision, and successfully bring to the marketplace, consumer products that people find simply irresistible.
Jobs made an indelible mark in multiple industries, and played an enormous role in creating others. Consider how Jobs and Apple shaped the following fields: personal computers (laptop and desktop), apps (for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computer animation (Pixar), music (iTunes), telecommunications (iPhone), personal digital devices (iPod), books (iBook), and, most recently, tablets (iPad). Jobs was the greatest business visionary of our era.
"I, Steve" is the perfect gift or reference item for everyone interested in this great American original.
2012年6月14日 已读
乔布斯的公众演讲 采访和谈话等相关资料汇集本。一半是辑录的乔布斯语录。读来还是蛮有感慨。一个时代的标杆 靠的不止是幸运 无疑还有对科技透彻的把握 于时代深刻的领悟和那种一以贯之的孤傲,又多半明智的勇敢。
l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