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外国文学史(上) 豆瓣
5.6 (14 个评分) 作者: 郑克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5
内容提要
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欧美19世纪以前的文学,下册包括欧美20世纪文学和亚
非文学。从内容上看,近现代文学多于古代文学,亚非文学占适当的比例。参编者在编写过
程中注意吸收了近年来的科研新成果,内容和体例较新,比较符合教学需要。
本教材适合大学中文系教学使用。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外国文学史教程用书。当时读的文学作品还是没跟上相应书相应的体量 估计也是瞎折腾一般地学的
study
文学理论教程 豆瓣
6.5 (13 个评分) 作者: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也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修订二版内容与原版本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内容分为五编:第一编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第三编论述文学创造的过程;第四编介绍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作品类型,分析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及其内在审美形态;第五编论述文学消费与接受的关系。《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适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以被其他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教材使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还配有导学光盘和学习卡,学生通过导学光盘的引导和学习卡上的密码路径即可进入网络环境的学习当中去。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文学理论用书 不说什么了...当时蛮烦理论的 但到大学临毕业时倒因为老师的关系而多了几分好感。
study
外国文学作品选 豆瓣
作者: 郑克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2版)》是与郑克鲁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全国统编教材)相配套的作品选。为弥补已有选本只节录名著片断的不足,以完整的作品入选,使读者看到作品的全貌。《外国文学作品选(第2版)》共收入诗歌一百一十九首,小说和散文六十五篇,皆为外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的名译,旨在使读者浸润其中,体悟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永恒之美,感性地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既适应教学需要,又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收藏。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外国文学教程的附加读本。选材内容不错。
study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 6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ISBN:9787532530304,作者:朱东润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古代文学用书 一套陪伴了差不多一整个大学。选本内容不错 只是自己一直芥蒂于当时的教学未曾深入地将「阅读」和研究展现出来 现在呢 更多还是觉得自己并未深究 也不能怪师长的不得力了。
study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 豆瓣
4.8 (5 个评分) 作者: 朱栋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8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
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全书分为上编(1917~1949)和下编(1949~1997),共37章。《中
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
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自1917至1997年的发展史
;全面客观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以及
他们的作品;内容的阐述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吸收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
果;增加了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学接受,有益于启迪学生思维。《中国现代
文学史(1917-1997)(上册)》文字顺畅,资料翔实,知识点系统合理,内容
具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教
材及考研参考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文学史教程用书。一般...
study
中国当代文学史 豆瓣
作者: 王庆生 编 高等教育 2007 - 1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后又纳入教育部“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全书分为绪言,20世纪50一70年代中期的文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四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史》以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中心线索,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剖析,再现了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与同类教材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作品放在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的实绩和对当代有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评介,反映了文学史应当是文学创作所构成的历史的理念。《中国当代文学史》吸收了该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在框架结构、层次区分等方面均有鲜明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社会读者阅读。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教学用书。当代太喧嚣。
study
语言学纲要 豆瓣
6.2 (8 个评分) 作者: 叶蜚声 /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 4
《语言学纲要》是由语言学家叶蜚声、徐通锵专为大学中文系和外语系“语言学概论”课程所编写的教材。《语言学纲要》以中文系的要求为主,兼顾外语系的需要,这是一本教材,有一定的深度,《语言学纲要》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理解的程度作为掌握的标准。有些章节的内容偏深、偏难,教学中可酌情安排。本书深入探讨语言的社会功能、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以及语言的流变、操触和语言系统的发展;选材客观谨慎,立论切实可靠,是研习语言学极佳的参考书。
2016年7月22日 已读
现代汉语课程 课堂用书。比较实在的知识
study
说文解字 豆瓣 Goodreads
9.2 (18 个评分) 作者: [汉] 许慎 撰 / [宋] 徐铉杨 校定 中华书局 1963 - 1 其它标题: Paraphrasing Texts and Words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如《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又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窥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由此可见,《说文》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有助于我们博古通今。
历来有关《说文解字》的版本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以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遵循“存真可靠,方便实用”的校订原则,在每个小篆字形下一次排列出甲骨文、金文、简帛文、货币文、石刻等材料中能够反映该单位汉字演进序列的有代表性的字形,并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今音,便于使用者比较研究。同时附有部首笔画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2016年7月22日 已读
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先翻几本浅显的 再慢慢耗
study tools
比较文学概论 豆瓣
作者: 陈惇 / 刘象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5
《比较文学概论》介绍了国际国内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况,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定义、理论和方法,但它的作者不是单纯地介绍,而是把自己也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而又不强加于人,以讨论的口吻,与读者平等对话。
2016年8月4日 已读
大学比较文学用书。内容偏向基础 不过就之前和当前而言 阅读量不足够依然是硬伤。
study
跟各国人都聊得来 豆瓣
6.8 (10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本尼·刘易斯 译者: 王婷 / 黄姝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 - 10
跟各国人都可以聊得来?没钱没时间没天赋也可以?
是的!本书作者本尼•刘易斯原本是一个没有任何语言天赋的“学渣”。他学了6个月的西班牙语,却只敢问东西的价钱和厕所在哪里,以为这辈子注定只能讲英语一种语言了。后来,他用几年的时间变身“语言达人”,不仅可以流利地说12种语言,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年度旅行者”。
作者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
◎没有语言天赋这个东西。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相比,不成功的学习者唯一缺失的就是对语言本身的激情和热爱。
◎语言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使用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经历很失败,唯一的可能就是你一点也不用它去交流。
◎使用语言是最能培养热情的方式了。从学习语言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尝试着去说。
◎语言学习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学语言并不一定要出国,足不出户也可以创造体验式的语言环境。
◎每了解一门新的语言,都会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如果你只会几句英语,也可以去旅行,但会错过很多当地人才知道的有趣东西。
……
本尼•刘易斯的语言学习博客(fluentin3months.com)活跃度排名首位,先后助数百万人学会了新的语言。
2017年5月4日 已读
实践出真知 提到的关于语言学习的不少内容都蛮戳心的 至于方法 相对来说也算靠谱 哪怕听着有那么点急功近利 但对于初期入门 入门了 雪球塑成了 就可以自发滚动了呀。现在越来越觉得 很多时候 学习的最大阻碍都是自己 自己的无知 盲目或着懒惰。有生之年还是希望多习得几门新语言 多开几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窗户也好啊 反正也能钻能跳的。另外 当下 可能也是有史以来学习新知 最为便利的时代了吧 真好。
language study
大脑也有这么多烦恼 豆瓣
脳はこんなに悩ましい
作者: 池谷裕二 / 中村兔 译者: 黄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10
本书通过著名脑科学家和著名作家之间的一问一答,为读者展示了不为人知的大脑功能。全书内容充满趣味性,两位作者的语言诙谐,深入浅出,只要读起来,就会让人欲罢不能。
男女之间的差异
全人类皆变态
美与病之间
女人为什么要化妆
撒谎癖为什么无法改正
金钱和名牌,大脑最最爱
大脑与身体的纠结关系
只有动手,才能动脑
大脑能轻而易举地骗过身体
"最坏打算"是最好的减压法
全世界的"苦"都一样
数字、音乐中的"色彩"
大脑的进化
惊人的"睡眠重启力量"
女人是矮猩猩,男人是黑猩猩
"大器晚成"符合脑科学规律
脑与人的互相欺骗
自由意志只是"幻觉"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酗酒基因和烟瘾基因
初潮和闭经也不例外
血型性格论意外地准确
脂肪与智商的取舍
大脑如何感知幸福
2018年3月25日 已读
对话录。双方是科学家与作家 引发激荡的是从事脑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带来的种种说法。大脑的迷人之处在于 即使是拥有着无时无刻不在运行着的大脑的我们 也没法勘破它的奥秘。经由精彩的对话 倒是获取了不少的新奇知识 包括一些具有颠覆意味的新观点。此外就是 作为依托身体而存在的人 其实也是受限于生物生理与物理的状态而在开展着自身活动的 在很多的问题上 真的不能忽略身体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brain japan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