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银河帝国8 :我,机器人 豆瓣
I, ROBOT
9.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 9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讲述了让我们回到两万多年前,机·丹尼尔还未被制造出来的那个年代,当时地球还是个可住人的行星,人类正忙于制造机器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三大法则的逻辑无懈可击吗?这三大法则,是让机器人更温顺了,还是更危险了?“美国机器人公司”首席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讲述了她记忆中最深刻的9次事故。
2004年好莱坞科幻大片《我,机器人》电影原著!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
《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1977年经典电影《星球大战》,偷取了《银河帝国》构思。
2009年史上最卖座电影《阿凡达》,抄袭了《银河帝国》创意。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
9·11事件之后,英国《卫报》报道,本·拉登正是依据《银河帝国:基地》的战争策略,建立了同名恐怖组织——基地……
出版60年来,《银河帝国》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2019年1月17日 已读
阿西莫夫的魅力到了机器人三原则又回来了。特别喜欢以各种情况下的逻辑推论为核心的故事。
小说 科幻 美国 阿西莫夫
动物集 豆瓣
Bestiario
7.9 (33 个评分) 作者: [墨]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译者: 轩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动物集》是阿雷奥拉的一部精彩的微型小说集。在书中,阿雷奥拉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绘了二十三种动物。阿雷奥拉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文中折射出的却是他对人的看法。每篇故事的篇幅都非常短小,但阿雷奥拉总是能够用寥寥数笔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寓意。阿雷奥拉的比喻直接、干脆,不带丝毫犹豫,有时甚至是定义性的,密度极大的比喻交织结成动物凿实的轮廓线条,如银针笔所作的插画一般笃定,我们也因此得以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那更为深刻和决定性的相符相合。
2019年1月8日 已读
短小精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金句迭出。
小说 拉美文学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豆瓣
Drury Lane's Last Case
9.2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林淑琴 新星出版社 2017 - 1
留着七彩胡子的访客给萨姆巡官带来一份奇怪的委托——保管一封特别的信。来人坚称里面藏着价值百万的秘密,在特别时期,需要哲瑞•雷恩在场才能开启。接下来,萨姆巡官面对的是一连串离奇的案件:无端出现又无端消失的神秘蓝帽人;被偷窃而后又被归还的珍本书;聪明的女儿遭遇拦路抢劫……三百年前莎士比亚的生死之谜,竟然须靠三百年后莎翁演员的精彩演出方能澄清真相
2019年1月7日 已读
奎因的逻辑推理永远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每次都想和作者较量却只能猜个大概。悲剧系列名副其实,没看过普遍评价不高的Z,光Y和最后一案就可以让这个系列在推理小说史上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
午夜文库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美国
默尔索案调查 豆瓣
Meursault, contre-enquête
作者: [阿尔及利亚] 卡迈勒·达乌德 译者: 刘天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5
★ 本书荣获二〇一五年度龚古尔首作奖 ★
“今天,妈妈死了。或者昨天,我不知道。”一九四二年,加缪在他的首部小说《局外人》开篇写下了这样著名的句子。七十年后,阿尔及利亚作家卡迈勒·达乌德在他的首部小说《默尔索案调查》开篇写道:“今天,妈妈还活着。”
加缪的主人公就叫默尔索,他在海滩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到审判,而那个被他杀死的人,在书里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卡迈勒·达乌德展开了他的调查,他的主人公就是被害者的弟弟。被害者首次有了一个名字,他叫穆萨;七十年来,只有弟弟和妈妈记得他,搜寻着证据,保存着关于他的蛛丝马迹。他曾是怎样一个人,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我认为,您是加缪所称那种反抗的人的典型。您把《局外人》输回到你们的文化中,您让加缪完全成为一个本地人……而我们,则把您的阿尔及利亚调查输回到我们的文学宝库里。”
——雷吉斯·德布雷,龚古尔首作奖颁奖词
纯真博物馆 豆瓣
Masumiyet Müzesi
7.7 (94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陈竹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1
2008年5月的北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在其首个中国媒体见面会上,志得意满的当庭宣布:“我刚完成一部600页的小说。”——正是这部《纯真博物馆》!
“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
—————————————————————————
没有哪个以色欲沉迷开始的故事,能像本书这样,让你体会到痛失所爱的幸福与感动!
—————————————————————————
1975年的春天,伊斯坦布尔,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与名媛茜贝尔订婚在先,却意外遇到出身贫寒的远房表妹——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两人炽热的爱恋过后,凯末尔最终与茜贝尔解除了婚约,却发现芙颂早已离他而去。
凯末尔追随着少女的影子和幽灵,深入另一个伊斯坦布尔,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流连于露天影院。在被民族主义分子的炸弹破坏的街道上,在被油轮相撞的大火照亮的海峡边,在军事政变后的宵禁里,他努力向芙颂靠近,直到无法承受的思念使生活完全偏离。
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爱过的,甚至是她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
·纯真博物馆
1. 帕慕克为写本书,确曾走访全球各大小博物馆。他“泡馆”颇有瘾,有照片为证。
(详见:http://www.masumiyetmuzesi.com/)
2. 该博物馆确会存在。帕慕克多年前曾在伊斯坦布尔购置一处房产,所在地正是书中所写芙颂家的住址——楚库尔主麻的达尔戈奇•契柯玛泽街24号。此地会以本书命名并改建为特色博物馆,藏品主要反映伊斯坦布尔当地的文化和城市生活。纯真博物馆计划于2010年起接待游客,凭书中所附门票可得到一次免费参观的机会。
+++++++++++
文景已出版的帕慕克作品:
《杰夫代特先生》
《寂静的房子》
《雪》
《黑书》
《新人生》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白色城堡》
《我的名字叫红》
+++++++++++
敬请关注:
《别样的色彩》2010年6月上市
2019年1月1日 已读
比起我的名字叫红好读许多,但拗口的人名、陌生的社会风俗和如自言自语般的情感表述还是让我读得很慢。从头到尾都没有被爱情故事打动,最迷人的部分其实是跟随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徐徐铺开的伊斯坦布尔70年代的社会风情画卷。最喜欢的人物是茜贝尔和塔勒克先生。无法忽视的咪蒙书评真是让人反胃,韩松落的评论非常适合用在这里:这是一种初代人工智能评论,只要几个模板,几个关键词(小三、渣男、捉奸、出轨、闺蜜、前任、奇葩、屌丝、逆袭、撕逼、穷、富、赚钱/不赚钱、三观正/不正)就可以轻松评价上至荷马史诗,下至上周新片在内的所有文艺作品。道长说““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如果无论读什么书看什么故事都是以自己狭隘的世界观去judge,那有这个时间还是看看八卦刷刷抖音吧,效果没差别。
土耳其 小说 爱情
廊桥遗梦 豆瓣
8.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沃勒 译者: 梅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
一对兄妹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翻检出了一段尘封往事。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婚后生活平静琐碎,缺乏激情。《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为拍摄麦迪逊县的廊桥而来,与居于此地的弗朗西斯卡相遇、相识和相恋。面对迟来的爱情与家庭责任,弗朗西斯卡选择了后者,而罗伯特则选择了成全。四天的完美之恋换来了半生的彼此怀念。
2018年12月27日 已读
能让我感动落泪的爱情故事不多,作者写得太好,一个简单而理想化的爱情故事却让人备受感动。女主人公做的决定是明智的,若真随他走了只怕再强烈的感情都会在生活琐事中隐没光泽,蒙上尘埃;两人天涯相隔,她能保全家庭责任,还有足以回味半生不会随时间褪色定格在完美阶段的感情,心有所托。没什么不好。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可以选择要担负的责任。看这样的故事对我完全不存在道德困境,即使男女角色对换,比如纯真年代。
小说 爱情 美国
红与黑 豆瓣
Le Rouge et le Noir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司汤达 译者: 郝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红与黑》内容简介:司汤达,法国著名作家,《红与黑》是他的主要作品。主人公于连出身于小业主家庭,醉心于拿破仑丰功伟绩的他,一心希望出人头地,无奈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从军无门的他选择了教会的道路,由于能够背诵整本《新约》,于连被当地市长看中,成为他家的家庭教师,后又经教会举荐,为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担任私人秘书。但最终,一封告密信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红与黑》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且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于连丰富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在野心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2018年12月25日 已读
那些对所谓“贵族阶级”有着不切实际幻想,还哀叹可惜中国没了贵族阶级的人,真的会想活在这种社会中做一个和于连同阶层甚至更低的人吗?这书里法国人对情妇情夫的宽容态度也印证了麦瑟尔夫人在巴黎吐槽自己丈夫出轨问多少观众的伴侣出过轨时台下一片举起的手。
小说 法国 爱情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豆瓣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8.9 (2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菲利普·迪克 译者: 许东华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 移民到外 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 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2018年12月11日 已读
比高堡奇人好看多了!和银翼杀手探讨的重点非常不同,小说更深入,层次也更丰富。最喜欢这种在科幻背景探讨道德伦理、存在性和人性的科幻小说了。书里虽然没有最著名的独白,但触动人心的部分很多很多。很喜欢这句仿生人的表白「
“我爱你。”蕾切尔说,“要是我走进一个房间,发现一张沙发是用你的皮做的,我在沃伊特·坎普夫测试中的得分就会非常高。”」
小说 科幻 美国
清明上河图密码3 豆瓣
8.0 (22 个评分) 作者: 冶文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5
《清明上河图》描绘人物824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5米多长的画卷,画尽了汴河上下十里繁华,乃至整个北宋近两百年的文明与富饶。全图824位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翻开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与刺客已经潜伏入画。824个人物逐一复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

《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分别以士、农、工、商、兵五大行业为背景,深度描写了北宋末期不同社会阶层的风貌,揭开了埋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帝国秘密。
系列1-5部每部一个主题,主角各不相同,故事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汴京五绝:“讼绝”赵不尤、“牙绝”冯赛、“斗绝”梁兴、“作绝”张用、“相绝”陆青依次登场破局。
在第6部大结局中,京城汴京又现怪象,五个紫衣妖人相继出现,以五行妖法杀人,并分别以木遁穿门、火遁升空、金遁撞钟、水遁沉河、土遁隐地妖法当众消失。汴京五绝沿着各自所遇清明谜案留下的线索,不断破解离奇命案,并各自遭遇一妖。最后,“五绝”聚首,共揭终极秘密。
19年间谋杀小叙 豆瓣 谷歌图书
no one innocent in 19 years crime
7.5 (121 个评分) 作者: 那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7
与谋杀者的通信,与生死彼岸的通信,与不可能的爱情的通信,与叵测命运的通信。通信串起十九年的时间,串起愤怒、悲伤、不甘和眷恋,也串起了一宗又一宗的谋杀事件。当柳絮看见谋杀于面前上演,以为是一切悲剧的开始。实际上,她踏进了一条暗河的中游,无论是向上追溯,还是顺流而下,都布满 了死亡的漩涡。
2018年12月1日 已读
还记得《萌芽》时期《返祖》的连载,第一次知道那多,一晃十多年。比起当时的青涩,新作显然成熟和完整得多。有些地方气氛营造有些刻意和过分了。我晚上一个人在家吓得瑟瑟发抖。我无法控制地非常讨厌主角柳絮,三体过后很久没有对女性主角产生如此强烈的反感了;另外父亲文红军也让我齿冷——我无法摒弃他才是一切悲剧的源头的念头;幕后主谋对借着看起来崇高的理由进行的种种龌龊也没什么值得同情的。
中国 小说 推理
茶人三部曲(全三册)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王旭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5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风起陇西 豆瓣
7.7 (66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 1
三国时代的间谍战争,见证情报大师诸葛亮的暗面锋芒
一场不知敌人是谁,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
三国最成功的间谍与反间豪杰们的惨烈传奇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
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
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
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
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
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
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
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
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
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
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2018年11月28日 已读
多加一星给丞相。一向喜欢这种历史小说,但蜀汉的悲剧早已写定,人物和情节还要符合史实,能发挥的实在有限,就没有亲王其他作品那么精彩了。只看过青少版三国演义的我对很多人物的了解竟然都来自三国杀(´・_・`)
历史 小说 悬疑
高堡奇人 豆瓣 Goodreads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8.1 (64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译者: 李广荣 译林出版社 2017 - 10
“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成长于西方科技文明创造出的崭新辉煌的时代。彼时,人类进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催生出主流科幻小说对人类创造力的无比自信,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撑起了西方科幻的黄金时代。可是,迪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主人公迷惘于亦真亦假的世界上,挣扎于文明的陷落中,充满了对生命的依恋和对人性的追求。
《高堡奇人》是菲利普•迪克代表作之一,架空历史最杰出的经典,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小说以《易经》牵引情节,讲述了一种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分割霸占,集权政治与东方哲学相互碰撞,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与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著名科幻作家韩松长文导读。
2015年,亚马逊将这部小说改编成13集系列剧《高堡奇人》,并在2016年12月出完第二季,再次让这部小说成为话题爆点,引发观众和读者热议:如果同盟国输了二战,世界将变怎样?
小说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种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2018年11月24日 已读
受设定吸引看的,并不是期待的那种借想象世界讽真实世界的描写详细的虚构小说。(可能是受亚马逊拍了剧的事实影响)写得很玄乎,易经成了美国人民的新上帝般的存在的情节使得一切更玄乎了。作者非常消极悲观。独特的风格使得成为那种爱者极爱,厌者觉得都是bullshit的作品。其实早就买了这位作者的电子羊(毕竟很迷银翼杀手)但还没看。那估计对电子羊也不用怀着对一般科幻小说的期待。
小说 科幻 美国
荷兰鞋之谜 豆瓣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伤痕 新星出版社 2014 - 10
埃勒里前往荷兰纪念医院,找一位老朋友商讨一个医学问题,恰好赶上了观摩一次外科手术。手术对象是百万富翁、商界女强人、医院创始人阿比盖尔•道恩女士,主刀则是道恩女士如儿子般倾力培养的杰出外科医生杰尼。可是手术还没开始,躺在手术台上的道恩女士却已经死亡,脖子上缠着一根铁丝。警方封闭医院后只在电话亭里找到了一双可疑的鞋,而杰尼医生的行动也让人无法理解……
2018年11月6日 已读
五星全部给严密的逻辑推理,解谜的那段推理太舒服了,严丝合缝。把我有限的推理能力能想到的片段都串起来了。相比起来动机太弱之类的缺点都可以忽略。就想知道这书原版到底给不给平面图?我对着开头参观的文字和后来发生案件之后的描述画了半小时平面图,结果是矛盾的。我到解谜结束都没搞清楚几个重要空间的关系。看评论翻译里还有东南西北这种重要方位写错的。这特么怎么玩??
午夜文库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美国
弓区大谜案 豆瓣
作者: (英)伊斯瑞尔·冉威尔 译者: 周晶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10
一个冬日的清晨,同情工人运动的青年亚瑟·康斯坦在自己的床上被杀。当退休侦探格罗德曼被惊慌失措的女房东叫来现场,他发现门窗紧锁,而康斯坦躺在床上……喉咙被可怕地割开。死者没有挣扎的痕迹,现场的窗子从内锁住,凶器却凭空消失……
格罗德曼和警官爱德华·温普斗智斗勇,都要在这一神秘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占据上风。案件的内幕逐渐揭开,直到最后令人惊愕的结局……
该小说最早于1891年连载在《伦敦之星》报纸上,被后世尊为“第一部长篇不可能犯罪作品”,在短篇推理之王霍克等人推出的密室十大经典榜单中,本书列第六位。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以及造成的伟大的开创性。
2018年11月5日 已读
看的新星出版社的《弓区之谜》,这种老作品果然得早看。中间部分关于当时社会情况的描写不算长的过分,没到看得耐心耗尽的地步。密室犯罪相关比重太少。对“第一部长篇密室推理”这个评价有所怀疑,还不如《黄屋奇案》的长度。结局出乎意料,完全没想到。(2016年看的,条目被删了)
密室 小说 悬疑 推理 英国
西班牙披肩之谜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孙蓓雯 新星出版社 2015 - 9
埃勒里与父亲的挚友麦克林法官一同前往西班牙岬角附近的海滨小屋度假,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位手脚被绑、受伤昏厥的女子。岬角主人的千金洛萨遭人绑架,她的舅舅更是被掳去海上,不知所终。匪夷所思的事还在后面,当埃勒里赶到戈弗里家时,命案已经发生,全裸的约翰•马尔科死在露台,一条披肩诡异地围在他的身上……
H庄园的午餐 豆瓣
Sad Cypress
7.0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黄夏青 新星出版社 2018 - 1
一个英国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
“无论多么细密的诡计都逃不过波洛的眼睛。” ——《每日邮报》
年轻美丽的埃莉诺•卡莱尔平静地站在被告席上。她是H庄园女主人韦尔曼太太的侄女,被控谋杀了她的情敌——H庄园门房的女儿玛丽•杰拉德。证据确凿:埃莉诺准备了那份致命午餐,也只有她拥有作案动机和时机。
然而,在那个充满敌意的法庭上,只有一个人依然认为埃莉诺直到被证明有罪之前是清白的。赫尔克里•波洛挡在了埃莉诺和绞刑台之间……
2018年10月23日 已读
高中时候看阿婆的书的前半部分铺垫向来看不下去,昏昏欲睡。现在的速度我自己都怕,才周二就敢看到两点。很喜欢的人物、故事和诡计。但结尾的新证据新证人就很不令人信服了。
小说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沉睡的人鱼之家 豆瓣 Goodreads
人魚の眠る家
7.4 (5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王蕴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内容简介】
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
一起事件,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改变。仿佛跌入蛛网般绝望的挣扎,可这黑暗的尽头在哪里?世界还会有光亮吗?薰子放弃所有,坚持守护的这一切真的像想象的那样吗?
我心里的可爱宝贝,却成了別人眼中骇人的怪物。他们说我把瑞穗当成玩具,說我在玩弄一个死去的人。我不懂,瑞穗明明还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呢?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绝望的守护,遥远的念想,无尽的挣扎。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
【编辑推荐】
★《解忧杂货店》之后,东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
既悲伤又温暖,这是一个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的故事。
★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
★一个让人流泪,也让人收获坚强的故事。
★没有一部推理小说,像这样令人心碎;也没有一本书,像这本书一样给予我们“生命”的信念。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所有人陷入深思。在阅读中,和薰子一起体会那种跌入蛛网之中拼命挣扎的绝望。
★掀起热议,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
★写出这样的故事真的好吗,我现在仍然在烦恼之中。(东野圭吾)
【媒体评价】
写出这样的故事真的好吗,我现在仍然烦恼着……——东野圭吾
“即使世界陷入癫狂我也有非守护不可的东西。”薰子这句话对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也想拥有像薰子那样的坚强。——筱原凉子(日本知名女演员)
2018年10月16日 已读
到底哪位评论说这是篇骨科特么骗我读了这么个故事。我这种思想存在派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维持不可能恢复意识的肉体的行为完全无感,更何况还是个母亲的一厢情愿,所谓“母爱”也不能给我带来任何感动。前期只看到了身为母亲的执念强行让女儿“活着”,还搞些奇怪的事,和把女儿当一个洋娃娃养有什么区别?结局还不错吧,希望有更多父母能想明白把夭折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我觉得这是让孩子生命延续的最好方式。所以东野圭吾是改行写温情鸡汤小说了吗?
小说 日本
元年春之祭 豆瓣
7.2 (56 个评分) 作者: 陆秋槎 新星出版社 2016 - 3
“从初读《离骚》,到通读屈原的全部作品,结合种种资料的记载来分析,在我看来,屈原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大夫,同时也是参与楚国国家祭祀的巫女,而且是自幼身着男装直至暮年的巫女。”
天汉元年,初次探访楚地云梦泽的长安豪族之女於陵葵,就以上述观点惊动了曾经执掌楚国国家祭祀的观氏一族。由于家族世代传下来的规矩,身为长女的於陵葵将作为主持家中祭祀的“巫儿”,终生不得出嫁。此番造访,她与观氏家族的幺女观露申一直关系紧张,而突然发生的连续命案,更令露申怀疑,这个外族人就是一切噩梦的源头。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凶手的动机究竟是与祭祀活动有关,还是与四年前观氏一族的血案有关?赌上家族的名誉,於陵葵决意找出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