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持灯的使者(增订版) 豆瓣
作者: 刘禾 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 全新修订增补
【新增10余万文字】真实再现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和激情,重返诗歌的精神家园,让读者朝着朦胧派的诗人和艺术家走得更近,看得更清楚。
【3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大量一手文献和图片,悉心收藏多年,首度公开,具有丰富的历史现场感。这批珍贵原件现藏于香港城市大学邵逸 夫图书馆。
★一场横跨近40年的文学盛会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运动的见证人自述。记录朦胧诗精英们的初面孔,讲述一代人共同拥有的诗歌故事,食指、北岛、芒克、阿城、多多、舒婷等悉数登场。
欧阳江河 汪晖 唐晓渡 舒婷 张新颖 洪子诚 陈思和 王家新 韩东 翟永明 联袂推荐
☆ 内容简介-------------------------------------------------------------------------------------------
《持灯的使者》是一本散文集。书中,不仅有朦胧诗派诗人的事迹,如:食指、舒婷、多多、顾城等,他们穿梭于白洋淀、杏花村、北京胡同之中,创作了一首首经典的朦胧诗;还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诗歌记忆,通过不同作者的手笔,寻得共通的诗歌阅读体验。这些气氛和体验贯穿始终,使得我们返回并重新思考诗歌那古老而常新的源头。这本书是对“朦胧诗”在发生学或现象学意义上的一次探索,同是也是一种自觉的写作尝试,具有文献资料意义,而通常意义上的文献并不刻意经营写作。本书使得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文学史一贯的写作手法,因为它所代表的倾向是另一类的文学叙事,一种散漫的、重视细节的、质感较强的文学史写作。
☆ 名人推荐-------------------------------------------------------------------------------------------
作为一个诗人,我非常庆幸能够在二十多岁时赶上《持灯的使者》一书所叙述的那个物质极度匮乏,但心灵如此高贵的诗歌时代。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外省诗人,狂热地献身诗歌。如今回头去看那段历史,真有恍若隔世之慨,仿佛逝去的岁月不是三十年,而是有一百年之久。每个与文学和诗歌有关联的人,都应该认真读读这本书,因为在这本书的叙述深处,有我们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之“起源”的东西:那些名字,那些地点,那些写作,游历,坚韧与见证,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种真实但又超越真实,深深楔入“词的奇景”的发生。
——欧阳江河
这是一部以各不相同的个人的经验连缀而成的关于诗歌、友谊、政治和时代的集体记忆,一泓从中国的六七十年代内部奔涌而出的清泉。从白洋淀到大西洋、太平洋,从北京到整个世界,伴随着“今天”群体的漫游,这个记忆的河流早已不在同一条河道上,却总能溯源至《今天》的前史:不仅是白洋淀、杏花村、北京东四胡同里的“七十六号”大杂院、十三路公共汽车沿线、前拐棒胡同十一号等等,而且更是那些为“八十年代”的光芒遮蔽了的名字和与诗联系在一起的日常故事和真挚情感。
这是散文的诗,诗的散文。
——汪晖
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然而,这从来就没有成为他放弃类似努力的理由。一个悖谬只能用另一个悖谬来平衡:逝者如斯的背后,是不可任其逝去者亦如斯。在这个意义上,《持灯的使者》与其说讲述了一群人,或一代人共同拥有的诗歌故事,不如说是一部打开的诗歌发生学或现象学。它迫使我们重返并重新思考诗歌那古老而常新的源头。
——唐晓渡
通常讲“文革”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多是以“伤痕文学”为开端,一路说下去;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讲法,那就是从以民间刊物《今天》为代表的文学创作讲起,往上追溯到“文革”期间一些青年知识者的写作活动,往下延伸到整个八十年代文学的自主追求和探索,这样就有可能显现一种更复杂、更生动、更有深度的文学史情景、线索和精神。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非常看重眼前的这本书。
—— 张新颖
“今天”诗人发出的是一种巨大的毁灭和献身激情,这种激情的光芒,“帮助了陷入短暂激情真空的青年”,“形成一种新的激情压力方式和反应方式”,包括对“自我”的召唤、反抗和创造,浪漫理想和英雄幻觉。
——洪子诚
70年代末中国文学的另外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是“朦胧诗”的崛起。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文革”期间知青诗人食指和“白洋淀诗派”的创作,当北岛、芒克等自办的民间文学刊物《今天》(从1978年12月到1980年7月共出九期)创刊以后,这一具有全新的审美精神的诗歌倾向在诗坛上开始发生重大影响。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我本是鼓浪屿海滩一枚再平常不过的贝壳,经由《今天》,带上大海。是偶然的机缘,抑或历史的必然,让边沿与中心有了联接,我至今不清楚。只是在解冻与破冰时期,顺应人心,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微弱声音。
—— 舒婷
即使从“启蒙”的角度看,《今天》的划时代意义,也可以和“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相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中,《今天》和“朦胧诗”都是不可抹掉的记忆。作为一个被照亮者,我会永远带着对它的感念之情。
——王家新
《今天》的出现并非是延续,也不是复兴,不是所谓的“兴灭国,继绝世”,而是意义远为重大的开端。恰如北岛的一首诗的标题所示,是“结局或开始”。无中生有以及先知色彩是不可避免的。我本人便直接受惠于《今天》的启蒙,是在它的感召下开始写作的……《今天》在我看来不仅是一本文学刊物,不仅是一群写作的人以及某种文学风貌,更是一种强硬的文学精神。
——韩东
在那之后,阅读《今天》杂志,成了我的一件持续的事情。从当年曲磊磊设计的黑白木刻封面,到现在印刷精美、以当代最著名艺术家作品为装帧的封面;这中间,几乎能够看出中国民间诗歌刊物走过的道路。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民间诗歌杂志,三十年,它涵盖了中国当代诗歌各个时期的广泛探索和个人表达。也呈现了各个文学潮流以及个人的原生写作状态。今天看《今天》,它的意义还在于:三十年之后,中国的当代诗歌,还将生生不息,《今天》,还将继续见证这一过程。
——翟永明
2017年4月4日 已读
见证一个年代,见证一个圈子。一读到阿城那篇顿时高下立判……差距太大啦
文学 诗歌
春秋来信 豆瓣
9.0 (28 个评分) 作者: 张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 - 2
《春秋来信》是著名诗人张枣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本书的篇目由诗人生前亲自编定,收录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一共六十三首。凭借这本诗集,张枣为汉语贡献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他也成为当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中的第一首诗《镜中》,现已成为张枣流传最广的作品,歌手周云蓬、钟立风分别为其谱曲,广为传唱。张枣的诗歌声誉,仍然还在与日俱增。
荒原 豆瓣
The Complete Poems of T. S. Eliot
8.9 (94 个评分) 作者: [英] T·S·艾略特 译者: 裘小龙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艾略特被称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是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本书全面收录了T·S·艾略特的诗歌。他在诗歌中通过用典暗示、启发读者,含蓄而且深刻地表达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看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诗的八堂课 豆瓣
8.1 (33 个评分) 作者: 江弱水 商务印书馆 2017 - 1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2017年3月7日 已读
爱不释卷!读此书犹如当年听朱淼华老师讲课,动人至斯。
江弱水 诗歌
铁币 豆瓣
7.5 (2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译者: 林之木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8
每一件事物,不管是多么短暂和轻微,都会给我们一种特别的美感。每一个词汇,尽管已经存在了多少个世纪,却仍然能够开始一个新的篇章和对未来产生影响。
我会记下梦中听到的模糊话语并取名为《一个梦》。我会将一首关于斯宾诺莎的诗重写并且很可能改得很糟。最后,我会沉醉于先辈的信念和那另一个为自己的晚景增彩的发现:英格兰和冰岛的日耳曼渊源。
我没有枉生于一八九九年。
另一个,同一个 豆瓣 Goodreads
8.9 (83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8
博尔赫斯创作于一九六四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收诗七十五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2017年1月14日 已读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英文诗两首》
博尔赫斯 拉美文学 诗歌 阿根廷
欢乐颂与沉思颂 豆瓣
作者: [英国] 约翰·弥尔顿 译者: 赵瑞蕻 译林出版社 2006 - 10
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大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启蒙思想的先驱。《欢乐颂》和《沉思颂》是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在这两首诗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所有人 豆瓣
All of Us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舒丹丹 译林出版社 2013 - 6
卡佛诗全集《我们所有人》自1996年起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相继出版后,引起了英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价。美国当代著名诗人,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前美国诗人学会主席卡罗琳•基泽尔就曾说,“假如卡佛不写小说,他会被公认为极好的诗人,正如事实本身。
卡佛最好的诗就像他短篇小说的缩影: 卡佛诗歌形式自由不拘,诗歌与散文或小说文本叠加,与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卡佛的诗有一种“蓝调音乐般打磨过的朴素”,除了这种哀而不伤的布鲁斯调子外,卡佛有些诗在节奏感上更有一种说唱乐风格。此外,卡佛多数诗歌采用一种美国式会话口语体诗歌语言写作。
【此诗歌全集含300余首诗作,涵盖其一生创作的所有诗歌作品,文学价值尤为珍贵。】
卡佛诗歌具有其小说所有的美德:对于物质世界的深切关注,将广阔情感压缩在朴素瞬间的非凡能力,以及谈话式的亲切的诗歌声音。同时,他亦创造了一种奇妙的卡佛式的诗歌语调:柔软而克制,朴素而深邃,微妙地掌握着语言的尺度与抒情的适度。这种迷人的气息,像一层薄雾,淡淡地笼罩在卡佛的每一行文字中。卡佛的爱和感伤都隐藏在这种柔软的冷叙述里。
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 豆瓣 谷歌图书
8.3 (16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收录了青年学者、诗人包慧怡2005—2015年间的代表诗作,是作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歌集。
包慧怡的诗具有一种罕见的女性气质,它不同于诗歌角色中的女性意识;某种意义上,它更近乎法国人德鲁兹指认的——在写作中成为女人的那种深刻而自觉的生命冲动。她的诗写得很大气,感受绵 密,体察细致,但又呈现了一种得体的心智之美。她的诗歌语调也很迷人,并且更可贵的,它几乎从不步于感性和装饰,而是总能借助语言自身的力量,将诗人的洞察推进到生命意识的深处。她的平衡能力也极其出色,不论多么细小的感受,她总能找到一种语言的方法,将它们像变魔术一般展现为一出小小的戏剧。
——臧棣
包慧怡的诗里有一种完美的融汇之力:神秘主义的思想源泉,以情人私语的方式流淌;异域文化的花式,编织进了旅途中的星空;繁复奇特的华彩背后,隐现古老的神话原型。在我和很多读者眼中,她早就是当代最杰出,最有活力的汉语诗人之一。
——王敖
复旦毕业、又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复旦任教的青年女诗人包慧怡,学问渊博,才情卓异,而勤奋多产;学术研究与文学写作兼备,诗、文、译,三体俱佳,实属凤毛麟角。她的诗歌情态摇曳多姿,意识曲叠幽暗,既有知识女性优雅的审视,又含当代生活疼痛的感触。她的诗歌语言辨识度很高,修辞丰富,色彩斑斓;她诗歌中的声音尤其迷人,她每首诗的第一句几乎都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破空而来,无中生有,她的诗歌就诞生在此音调上。她诗歌的发展也是在此音调的变幻中展开,它既有照各种复杂对位法构成的复调繁响,也有主调之下多声部的戏剧性冲突,也有纯粹单声的寂静抒情。她的诗可谓飘向远方又萦绕心间的音乐。
——雷武铃
2016年11月25日 已读
反而最喜欢辑二、辑三、辑四。很有包姐姐专业中世纪文学的神秘、魔幻。
包慧怡 诗歌
渴望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Longing
7.3 (2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莱昂纳德·科恩 译者: 孔亚雷 / 北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1
《渴望之书》中的诗歌是科恩在南加州伯地山禅修中心、洛杉矶、蒙特利尔、孟买写下的,距他上一本诗集出版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本灿烂动人的诗集同时收录了科恩顽皮挑衅的画作,这些作品和玄思冥想、无始无终却又隐隐透露着晦暗幽默的诗作相映成趣。《纽约时报》评论:“《渴望之书》的书写范畴独特,清晰却又氤氲着水气,辽阔无边却又私密,顽皮却又深刻。”
叶慈诗选 豆瓣
Selected Poems of W. B. Yeats
6.8 (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巴特勒·叶芝 译者: 杨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6
叶慈(叶芝),爱尔兰有史以来至为伟大的诗人,也是近世极受重视、极受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精美深刻的诗篇,始终萦绕着沉重的爱尔兰,萦绕着爱尔兰的神话传说和海滩乡野。
本书由台湾著名诗人——杨牧,着力精译叶慈一生重要诗作近八十首,附以原文汉英对照,另有导言、注释等,以完整的体例呈现,名家编译,确非凡响。
2016年11月11日 已读
不太喜欢这个翻译,虽然书的装帧真的很好,刚好被朋友拿走了,省心。
叶芝 诗歌
诗的见证 豆瓣
The Witness of Poetry
8.5 (2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黄灿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米沃什向来直接,甚至简单。他有能力把诗歌的快乐归还给普通读者,而在他的散文中,如同在本书中,他则使你怀疑我们时代知识阶层最大的罪孽,是害怕明显的东西。
──《名利场》
[米沃什]在《诗的见证》中以某种平静、卓越的才智说话,这使得他所作(关于诗歌)的辩护……成为我们时代的一部经典。
──《星期六评论》
米沃什这六个讲座的重量和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诗的见证》以其浓缩和简洁阐述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一把了解米沃什诗学历史哲学、哲学和美学的钥匙。当然,米沃什全部著作提供了对二十世纪困境的最深刻反应之一。他反对各种一般见识,这些见识认为我们文明是没有前景的,而文化的异化则是可无逆转的事实。他的反对,对他的波兰读者来说似乎可能更自然。毕竟,在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当代诗歌不止一次地证明它是社会的存在不可或缺的;它发挥见证现实、抵抗压迫和成为希望来源的作用,这作用不是抽象原理,而是很多人具体和亲身的经验。
──《新标准》
先人祭 豆瓣
DZIADY
9.0 (6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亚当·密茨凯维奇 译者: 易丽君 / 林洪亮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5 - 8
本书是伟大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代表作《先人祭》的首个汉语全译本,包括了诗剧全四部,以及序诗、附诗,由知名翻译家易丽君、林洪亮、张振辉从波兰语译出,翻译时间跨度达四十年。其中第三部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著作。该剧长演不衰,最新的波兰剧院(弗洛 茨瓦夫)版引起轰动,北京人艺特邀2015年七月底在北京演出,备受各界瞩目。波兰剧院的院长应邀为本次出版撰写了介绍。

《先人祭》是密茨凯维奇的重大戏剧成果。作为一部弥漫着难以定义的情绪的戏剧作品,它在波兰文学中开了先河。……之后,它成为某种民族神圣戏剧,有时候会因其对观众的强烈影响而被审查当局禁演。它是浪漫主义最复杂和最丰富的作品之一,把梦与残酷的、现实主义的讽刺糅合起来,被戏剧导演尊为对他们的技能的最高考验。 ——切斯瓦夫·米沃什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豆瓣 谷歌图书
二十億光年の孤独
7.2 (62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译者: 田原 雅众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8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他影响了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北岛等无数人,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本书由谷川与他的知音译者田原从其创作的诗歌中,共同遴选出120首(其中17首为新作首发 )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篇目,是目前最全最美的谷川俊太郎诗歌集。
他描绘自然、生命和爱,诗句满溢着清澈和温暖;他咏叹宇宙、星辰和风,字间流淌着永恒的孤独和诗意的感伤。
本书由中日诗歌研究专家、著名诗人田原翻译。
…………
该书分为世界的约定、春的临终、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语言的胎盘、悲伤的天使、如果语言六个部分。作者用他蕴含着精湛技艺和惊人想象的诗篇,向这个世界吟唱出悠远而纯粹的恋歌。
…………
我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诗人,可在见到谷川的诗歌才华之后,我放弃了这一梦想。
——大江健三郎
如果我是天才的话,谷川俊太郎就更是天才。
——荒木经惟
他持续不断的创造活力令人钦佩。他的许多诗富于深刻的暗示性,既是为人生的,也是纯艺术的,不艰涩,而且饱含真情实感。其语象质朴,保持着恰当的空灵和鲜润感。他以杰出的实绩,真正实现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寻找着语言”。
——著名评论家、诗人陈超
他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并激发了一些诗人的创造活力。
——第三届中坤国际诗歌奖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豆瓣 Goodreads
8.4 (152 个评分) 作者: [叙利亚] 阿多尼斯 译者: 薛庆国 译林出版社 2009 - 3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阿多尼斯作品的首个中译版,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诗”到2008年的最新作品,时间跨越半个世纪。
佩索阿诗选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葡]佩索阿 译者: 欧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6 - 3
《佩索阿诗选》选译佩索阿以本名及阿尔贝托•卡埃罗、里卡多•雷依斯、阿尔瓦利•德•坎伯斯等多个异名创作于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作,呈现出诗人的自我寻找之路,及贯穿其创作始终的重要主题:伴随诗人一生的局外感和自我放逐。
张枣的诗 豆瓣
8.4 (63 个评分) 作者: 张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7
这本诗集首次结集了张枣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诗歌作品130多首,展示了这位当代最“低产”的杰出诗人的全部诗歌面貌。其中首次收集了诗人《镜中》之前的许多作品,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镜中》之前张枣。也收入了张枣后期的全部重要诗作。如《大地之歌》、《父亲》、《告别孤独堡》以及诸多短诗,包括张枣在病中的诗作。张枣生前的好友及学生搜集了诗人迄今能见到的全部诗作,编成这本诗集。
张枣随笔选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张枣 / 编者 颜炼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4
《张枣随笔选》是继《张枣的诗》之后,诗人张枣的又一本书。张枣人生履历丰富,生性萧散不羁,常着迷于食色趣味。 这本《张枣随笔选》荟萃了他生前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序跋、演讲稿、课堂讲稿、访谈和少许译文。纵览张枣的散文作品,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如下优异性:在修辞上,他借重丰厚的西方语言文学素养和眼界,有意识地采集古典汉语中各种“甜” 的元素,发明了一种儒雅而精确的文风;在精神内涵上,他力图因地制宜地在生活中萃取出那些最不可思议的、最能安慰我们的存在的部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即寻找内在于生活的秘密庆典。
2016年6月13日 已读
本就是二手书,被翻阅得更旧了……
张枣 诗歌 随笔
春天与阿修罗 豆瓣
8.1 (44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泽贤治 译者: 吴菲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5
《春天与阿修罗》是宫泽贤治的一部诗集。作为曾经的诗坛“异类”,宫泽贤治至今仍是昭和诗人中独特的,也是日本影响力大的诗人之一,被选为日本千年来伟大的作家第四位。《春天与阿修罗》开宇宙诗风之先河,代表了早期现代诗歌的成就,中原中也、谷川俊太郎等名家直言受其巨大的影响。
2016年5月17日 已读
宫泽贤治的诗是如此的清丽、透彻。极其适合抑郁的天气苦闷的心情读上几首,一扫阴霾。可常备床头。
宫泽贤治 日本 诗歌
请你种下这本诗集 豆瓣
Please Plant This Book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理查德·布劳提根 译者: 恶鸟 联邦走马 2017
书名很直接,叫做《请你种下这本诗集》(Please Plant This Book),来自美国“垮掉派”诗人理查德·布劳提根(Richard Brautigan)。
1968年,布劳提根融合了诗歌创作和设计理念的《请你种下这本诗集》在美国出版。整个诗集一共九首诗,八首植物诗,包括加利福尼亚原生花、夏斯塔雏菊、金盏花、香雪球皇家毯四种花卉种子和欧香芹、小南瓜、胡萝卜、生菜四种蔬菜种子,以及一首写成诗歌的种植方案。八首植物诗被印在八个信封正面,背面是种植方法,里面则藏有相应的植物种子。
封面的图案则是布劳提根的蜡笔手绘,红、黄、绿的胡萝卜和鲜花围绕着一匹黑色的马。封底手写有“这本书是免费的。”
这是布劳提根的第四本诗集,也是他最后一次独立出版,融合了他在诗歌创作和设计理念上的尝试。
《请你种下这本诗集》初版只在美国本土发行了不超过5000册,随后的几十年里,曾以英语、法语、德语、波斯语、俄语再次出版过。他的诗作持续影响着菲利普·迪昂、村上春树、W.P.金赛拉等知名作家。但包括这本诗集在内,布劳提根的作品几乎从未在中国正式出版,尽管不少中国诗人早已对他的作品着迷不已。
这次由联邦走马重制的中文版,不仅完全依照原版的内涵再现了诗集的形态,而且也依照布劳提根的要求依然是免费赠阅。目前首印3000册已经全部赠送,预计最多加印到5万册。线下可以在方所、先锋书店、单向街书店等实体空间获得,线上可以在附录文艺App上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