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
别了,李香兰 (1989) 豆瓣
さよなら李香蘭
导演: 藤田明二 / 于黛琴 演员: 泽口靖子 / 山田邦子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2024年10月2日 看过
《国产007》里周星驰弹钢琴时唱的那首歌叫《李香兰》,其实就是本片的主题曲《行かないで》。
相比上户彩的版本,泽口靖子这一版更有史诗感,能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主人公在两个祖国之间的左右为难,身为无法决定时代走向的一员,只能被时代推着走,而上户彩版里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只是主角的一个办公地点,并没有让角色融入场景,以致于故事结尾李香兰离开中国时并没有让人有很强烈的感触。
要说泽口版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泽口的中文不标准,虽然剧中的很多中国人是日本演员演的、中文也不标准,但李香兰毕竟是一位杰出的华语歌星,这使得剧中过于不标准的中文歌词格外让人出戏(不得不说同样不会中文的上川隆也真的是神人,在《大地之子》剧组里唬住了很多中国职员)。
另一个缺点是对李香兰本人刻画得不够深入,她更像是一个时代见证人,故事真正的主角是她遇到的一个个在时代中挣扎的人物。
另外,川岛芳子演绎得比上户彩的版本出彩。
PS:李香兰第一次去日本时,因为身穿旗袍而被日本战狼痛骂一顿,这个场景放在今天显得格外的讽刺……
9分 反战
西线无战事 (2022)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Im Westen nichts Neues
7.9 (450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贝尔格 演员: 费利克斯·卡米勒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其它标题: Im Westen nichts Neues / 新西线无战事
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同名经典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好在保罗命大,有惊无险地熬过了所有的危机。距离停火协议生效只剩15分钟了……
2022年11月4日 看过
《西线无战事》三个电影版我都看过了,1930版最出彩;1979版最还原小说内容、但画面表现力不如前一版;2022版我理解它想换个拍法,但结果却是去其精华、画蛇添足。这版最大的问题是,除了添加和谈内容却频频打断了主线,还过度地把重心放在表现战场激烈程度上,但其实1930版的精髓,在于花了相当的篇幅思考极端爱国主义,故事后期历经沧桑的保罗获得休假回到家乡,结果却被一群处在和平生活里的战狼气得返回战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只剩下战友,这段剧情是全片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没有出现在2022版中。男二卡钦斯基的塑造也很一般,缺少旧版的老油条感,最后居然还是作死被杀。此外在前两版,保罗是死得很路人的,一点也不悲壮,其中1979版还原了小说结局,在保罗卑微地死去后写了一句“当天,德国军部报告上写着‘西线无战事’。”这也是片名的由来。
7分 反战 德国
艾达,怎么了? (202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Quo Vadis, Aida?
8.1 (90 个评分) 导演: 亚斯米拉·日巴尼奇 演员: 贾丝娜·德尤里奇克 / 伊兹丁·巴乔维奇
其它标题: Quo Vadis, Aida? / 突袭安全区(港)
1995年7月,斯雷布雷尼察。艾达是联合国的一名翻译。当塞尔维亚军队入侵波什尼亚克飞地并接管那里的权力时,她和她的家人和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在联合国营地寻求保护。激烈的政治谈判开始了,阿伊达不得不进行翻译,通过翻译她得知了致命而残酷的信息。但尽管信息的爆炸性极强,她还是坚持着逃脱迫在眉睫的命运的希望。
2022年8月24日 想看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反战
作家山崎丰子~审视战争与人性 (2015) 豆瓣
作家 山崎豊子~戦争と人間を見つめて~
8.7 (6 个评分) 演员: 仲代达矢 / 唐泽寿明
其它标题: 作家 山崎豊子~戦争と人間を見つめて~
[NHK纪录片][作家 山崎丰子 ~审视战争和人类~]「白色巨塔」「命运之人」等等巨作的作者山崎丰子,执着于通过小说去质问,”对个人来说,战争为何? 国家为何?”坚持去触及霓虹人感到羞愧与悔恨的问题。如果山崎老师仍健在,又会向活着的人们追问些什么呢?
2021年12月28日 看过
(7/10)还是谈得有些浅了,山崎丰子的话题不应该这么软趴趴……感觉剧组在小心翼翼、很努力地去避免得罪任何一方,于是就把话说得很软、很琢磨字眼,很多内容都是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还不如看山崎本人的作品来得爽快。
7分 反战 纪录片
朝鲜战争 (2010) 豆瓣
한국 전쟁
9.4 (7 个评分) 演员: 金日成 / 李承晚
韩国战争60年,过去的悲剧似乎正在成为即将失去的记忆。
但是,60年间一刻也未停息的停战下的紧张。
《KBS 特别企划 韩国战争》是关于,60年前起于韩半岛,持续了38个月,
因半岛敏感的意义,活生生只留下了国境线,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的
那场悲剧性战争的故事。
1990 年,10部作《纪录片 韩国战争》
过去的1990年,《6.25 40周年 特别制作班》所制作的10部作,被美国Time Wamer社的《The Entertainment Weekly》评为世界100部最佳纪录片而广受国内外的瞩目。
本作品搜集了全世界所能找到的全部有关档案,播出史上第一次以客观视角,整理了战争的起因、展开过程、直至最后停战。
不仅如此,对缩小战争时期和战后时期差异性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起了战史学界及普通观众巨大反响的里程碑式作品。
第一部 分裂
第二部 战争信号
第三部 暴风
第四部 北进
第五部 后退
第六部 又一个战争
第七部 战争的阴影
第八部 停战
第九部 未结束的战争
第十部 尾声
2021年11月8日 看过
(9/10)强烈推荐。虽然是韩国角度,但不影响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视野广阔,并不局限于朝鲜半岛,而是结合整个冷战背景讲述这场战争。视角也比较全面,采访的对象包括了中美俄韩朝各方人员。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中国人完全不熟悉的,比如战前半岛的社会局面、战时双方底层百姓的痛苦、双方士兵忍受的饥寒、普通士兵向父母说的话、还有停战瞬间中美士兵互相挥手……涉及韩国的部分也没有过于宣泄民族情绪,相反这部作品有着非常强烈的反战色彩,描述战争经常是用某某城易主多少次突出战争的悲惨,后半部(尤其第7集)很值得一看,反映战争对平民的伤害(谴责对象包括韩军)。没有丑化中朝,对卢泰愚和中朝修好关系持正面评价。对战时很多半岛人来说,朝鲜战争并非【美韩VS中朝】,而是【百姓VS中美韩朝】,他们只是农民,哪懂得什么左翼右翼
9分 反战 纪录片
摩加迪沙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모가디슈
7.5 (345 个评分) 导演: 柳昇完 演员: 金允石 / 赵寅成
其它标题: 모가디슈 / 绝路狂逃(港)
1991年,在韩国为加入联合国而疲于奔走之时,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爆发了内战。当地成为一片废墟,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韩国驻当地大使馆的职员及其家属也均陷入枪林弹雨,生死攸关。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朝鲜大使馆相关人员敲响了韩国使馆的门,以寻求帮助。此时,南北的共同目标仅有一个——逃出摩加迪沙…
2021年10月28日 看过
(9/10)索马里内乱时期,朝鲜和韩国双方大使馆合作出逃的真实事件。正如某个网友说的,这是一场内战中的内战。
9分 反战
第二十二条军规 (1970)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Catch-22
7.4 (21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尼科尔斯 演员: 艾伦·阿金 / 马丁·鲍尔萨姆
其它标题: Comma 22 / Punkt 22
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一部黑色反战喜剧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有很多官兵想法逃避飞行任务及获得不法之财。本片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黑色反战喜剧,开始的片段拍得很有气派,但其后的发展却稍嫌混乱松散,未能贯穿主题。不过,有许多片段都拍得相当出色,而且娱乐性不低。
2021年10月6日 看过
(7/10)虽然两小时无法还原小说的篇幅,但电影版的情节取舍还是很有问题的,主线也不明确,每个角色的篇章都引用了一点,但却都引用不全,导致每个角色都个性不突出、戏份不完整,其中米洛的形象比小说版更差(19版电视剧虽然有美化米洛的成分,但至少人物塑造是非常好的)。氛围也没有还原黑色幽默,相较之下19版就做得比较好了。总的来说这个故事看19剧集版就行了,虽然19版存在过度删除牧师、奥尔等人戏份的弊病,但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7分 反战
摇摆狂潮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스윙키즈
7.8 (213 个评分) 导演: 姜炯哲 演员: 都暻秀 / 朴惠秀
其它标题: 스윙키즈 / 摇摆男孩(台)
叛逆青年奇秀在战俘营中被美国大兵的踢踏舞深深吸引,于是加入了名为“Swing Kids”的舞团。然而,只想在战俘营中尽情跳舞的小小梦想,却让这群不分南北阵营与国籍的舞者身陷危机…
地堡 (1981) 豆瓣
The Bunker
导演: George Schaefer 演员: Anthony Hopkins / Richard Jordan
其它标题: The Bunker
安东尼·霍普金斯版希特勒~
2021年1月10日 看过
(8/10)《帝国的毁灭》应该就是翻拍自这部影片,很多镜头还大体一致。两部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片只有地堡视角,而《帝国》加进了一些地堡以外的内容,戏份方面削弱了施佩尔、加强了女秘书。饰演希特勒的是安东尼·霍普金斯,限于时代因素本片对希特勒的塑造还是显得很拘谨,不像《帝国》那样放得开(但在当时对比同期二战片已经算是比较客观的了),但相较之下布鲁诺·甘茨的演绎更有张力,恐怕是很难超越的一个“希特勒”角色了。希特勒死了,但纵观他的思想在当今的各国借尸还魂、还被拿来表演爱国秀,网上越来越流行各种对战争的吹嘘,我想希特勒并不是输了,而是赢了……
8分 反战 德国
第22條軍規 (第二十二条军规) (2019) 豆瓣 TMDB
Catch-22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第22條軍規
8.4 (48 个评分) 导演: 乔治·克鲁尼 / 格兰特·赫斯洛夫 演员: 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 凯尔·钱德勒
该限定剧由Luke Davies及David Michôd执笔,讲述主角Yossarian(Christopher Abbott饰)在二战时的意大利,因为Cathcart上校(Kyle Chandler饰,原本由George Clooney饰演)的个人问题,他迫使下属飞行大队不停进行危险的飞行任务。而Yossarian原本想装疯来逃避任务,但他被告知军队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虽然指疯子可免飞行,但得自行申请,然而「自行申请」一事却反证明申请者本人是理性下不想死,因此根本不是疯子,故该军规形同虚设。
2020年11月4日 看过
(9/10)全程黑色幽默,但看完后却是一阵悲凉。作为美军拥有无上道德感的二战,在作者笔下美军军营却充斥着各种荒诞和对人格尊严的一再践踏,对战争吹捧得最起劲的,永远都不是真正在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的人,慷慨激昂的军官也许实际上连作战地图都没搞清,而强奸民女的美军士兵也可以拿“爱国”当挡箭牌。事实上《22条军规》就是改编自作者本人的经历,在二战时执行了60次飞行任务的他,笔下的战争并不是什么战狼的精神,而是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我不认为每部二战片,都必须去表现其他国家人的痛苦(这与我当年的《批评再见萤火虫》观点不同),但很多日本二战片都只是强调主人公想“活下去”,却没有思考主人公被军官逼着去参加战争的荒谬性,而《22条军规》则是严肃地讲述主人公悲剧命运背后的原因,这让主人公想“活下去”这一点显得更为沉重。
9分 反战
天上再见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Au revoir là-haut
8.0 (228 个评分) 导演: 阿尔贝·杜邦泰尔 演员: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 阿尔贝·杜邦泰尔
其它标题: Au revoir là-haut / See You Up There
演而优则导的法国演技派男星亚伯杜庞蒂自导自演的《天上再见》,改编自犯罪小说大师皮耶勒梅特的同名小说,讲述两名因目睹长官犯罪而惨遭惩处的军人,没想到退役后长官飞黄腾达,自己却一贫如洗,为不让小人得志,他们决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影片精采刻画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法国社会,从血肉横飞的泥泞战场到纸醉金迷的华美派对,但即便面具绚丽华美,也掩盖不住背后的人生伤痛。
大幻影 (1937)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Eggplant.place
La grande illusion
8.3 (122 个评分) 导演: 让·雷诺阿 演员: 让·迦本 / 迪塔·帕尔洛
其它标题: La grande illusion / 幻灭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三名法国俘虏在德国集中营越狱的故事。
三名法国飞行员在一次任务执行中被德军击落,波迪奥、迈克和罗森塔尔三人被带到战俘集中营。波迪奥与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都是贵族出身,有着共同的政治见解,二人在狱中成为朋友。三人随后发现狱友正进行越狱计划,他们挖出一条逃跑的通道。迈克和罗森塔尔也加入了挖掘行动。最后他们集体越狱,德军全力追捕,在逃亡中,波迪奥被罗芬斯坦击倒,两名法国俘虏迈克和罗森塔尔逃到一个德国农妇家中,在她的帮助下,二人经过种种波折逃到瑞士。
本片是最早的越狱片之一,被评为最伟大的“越狱电影”之一,同时也是导演让·雷诺阿的反战杰作。
乔乔的异想世界 (201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Jojo Rabbit
8.1 (1468 个评分) 导演: 塔伊加·维迪提 演员: 罗曼·格里芬·戴维斯 / 托马辛·麦肯齐
其它标题: Jojo Rabbit / 乔乔兔
二战时期,男孩乔乔(戴维斯)和母亲(斯嘉丽)生活在纳粹德国统治下,他不知道母亲在家中藏着一个犹太女孩(麦肯齐),而母亲秘密为抵抗军工作。乔乔渴望加入希特勒青年团,他脑内出了一个颠覆版的希特勒,这个希特勒有魅力、傻傻的、天真可爱,是他的朋友,帮助他应付生活中的困境。
2020年1月12日 看过
(9/10)也许所有的喜剧本质上都是悲剧……影片的主题是告诉德国小孩犹太人也只是普通人,但这部电影本身,又何尝不是告诉观众德国小孩同样是普通人呢?满脑子纳粹思想的乔乔,本质上只是个想成为“了不起的人”的孩子,但在那个时代氛围中,“了不起的人”又能是哪些人呢?纳粹根本不可能教孩子们英美人权思想之类,“了不起的人”只能是纳粹,而乔乔心中幻想的鼓励自己成长的英雄,只能是希特勒。(老实说我小时候看了哆啦A梦后,也幻想过穿越到过去和东哥做朋友,并阻止某些事发生,好让东哥变成完美的人。)
9分 反战
夏利特医院 第二季 (2019) 豆瓣
Charité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夏利特医院
8.4 (5 个评分) 导演: 安诺·绍尔 演员: 玛拉·昂德 / 乌尔里希·诺登
时值 1943 年,柏林夏利特医院的工作人员努力应对二战和纳粹统治带来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优生医疗实践。
2019年12月25日 看过
(8/10)即《战火中的夏利特》。从德国医护人员的视角反映二战。应该说这部片里的人物都挺复杂,神医夫妇的节操还是很高的,但就算他们想当好人,也得被迫着跟着纳粹这艘失控的船一起前行。出卖伤兵的女主、给残疾孩子打毒针的女主丈夫、把女孩送去集中营的老护士,却可以说是这个乱世里的良心。而全片形象最差的那个护士,她何尝不是在救死扶伤呢?而她也曾有一颗不为钱只想谈场恋爱的心。讨论一个国家大概做了什么很容易,但要具体到每个个体在做什么却很难,这个故事提供的是一个小视角,不过某种程度上也是以小见大,在国家暴力这台机器面前,谁又不是一个齿轮呢?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只是被历史劫持的人质。
8分 反战 德国
一九四四 (2015)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1944
8.2 (62 个评分) 导演: 埃尔莫·纽加农 演员: 卡斯帕·威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其它标题: 1944 / 1944铁甲连(台)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2019年10月31日 看过
(8/10)两帮爱沙尼亚人,却只能为了两个外国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用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开头写着的“小国草民,生逢乱世。”八个字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8分 反战
心理测量者SS3:在恩怨的彼方 (2019) TMDB 豆瓣
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Sinners of the System Case.3「恩讐の彼方に__」
7.0 (62 个评分) 导演: 盐谷直义 演员: 关智一 / 诸星堇
其它标题: 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Sinners of the System Case.3「恩讐の彼方に__」 / PSYCHO-PASS|SS 第三部
2116年に起きた東南アジア連合・SEAUnでの事件後、狡噛慎也は放浪の旅を続けていた。南アジアの小国で、狡噛は武装ゲリラに襲われている難民を乗せたバスを救う。その中には、テンジンと名乗るひとりの少女がいた。かたき討ちのために戦い方を学びたいと狡噛に懇願するテンジン。出口のない世界の縁辺で、復讐を望む少女と復讐を終えた男が見届ける、この世界の様相とは…。
2019年10月1日 看过
(8/10)这集更像是外传,基本上就是一部有狡哥登场的反战片,但主题和心理测量者系列没什么联系。唯一的彩蛋,就是给狡哥回日本提供了理由。
8分 动画 反战 赛博朋克
心理测量者SS2:第一卫士 (2019) TMDB 豆瓣
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Sinners of the System Case.2「First Guardian」
7.6 (56 个评分) 导演: 盐谷直义 演员: 东地宏树 / 有本钦隆
其它标题: 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Sinners of the System Case.2「First Guardian」 / PSYCHO-PASS|SS 第二部
常守朱が公安局刑事課一係に配属される前の2112年夏、沖縄。
国防軍第15統合任務部隊に所属する須郷徹平は、優秀なパイロットとして軍事作戦に参加していた。
三ヶ月後、無人の武装ドローンが東京・国防省を攻撃する事件が発生する。
事件調査のため、国防軍基地を訪れた刑事課一係執行官・征陸智己は、須郷とともに事件の真相に迫る。
2019年9月30日 看过
(8/10)最烦反派BOSS这种天天拿着大喇叭到处吹嘘自己多爱国的嘴脸了,不但做作,也虚伪。
天天在道德绑架别人,搞得好像只有他这样张张嘴才算爱国、而别人遵纪守法认真干活就不算,但他本质上不过一个通过表演爱国秀,以此达到赚取名声、最终为自己捞钱要权力的小丑而已。
8分 动画 反战 赛博朋克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 (2019) 豆瓣
中国“改革開放”を支えた日本人
9.1 (28 个评分) 导演: 小柳ちひろ 演员: 邓小平 / 稻山嘉宽
其它标题: 中国“改革開放”を支えた日本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引进市场经济的宏大实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迄今已40年。 如今中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其实,中国仿效的是日本模式。从政经界首脑到建设现场,从政府到民间,无数日本人不遗余力,援助中国的改革开放。本片以小松制作所、新日本制铁等事例为中心,通过在中日两国的采访,披露不为人知的秘闻轶事。
2019年3月12日 看过
(9/10)这不仅仅是个讲述日本援华的故事,也是一个讲述中国改革开放来之不易的故事。今天我们没有变成第二个朝鲜、能够坐在电脑前打下这些字,完全凭当时部分政客的一念之差,而改革开放也曾有一度流产的危险。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四十年来全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并非某一个领导人的功绩,但这一切的起点,无疑就是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他的理性和决心改变了之后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9分 反战 纪录片
养家之人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Breadwinner
8.3 (534 个评分) 导演: 诺拉·托梅 演员: 莎拉·乔德利 / 索玛·查亚
其它标题: The Breadwinner / 持家小木兰(港)
塔利班残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过着水深火热犹如地狱一般的生活。倔强的小女孩帕瓦娜(莎拉·乔德利 Saara Chaudry 配音)随父亲(Ali Rizvi Badshah 配音)外出挣钱养家,不仅目睹了父亲被昔日的学生辱骂羞辱,更和家人目击了父亲遭到非法逮捕的一幕。家中有病弱的母亲、成年的姐姐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年幼的帕瓦娜只能剪去秀发,伪装成男孩走出家门,踏上生死未卜的养家之路。在此过程中,她遇到了同样扮成男孩的昔日伙伴,也与一名沉默魁梧的塔利班分子成为朋友。当战争的阴影再度逼近时,帕瓦娜想方设法要找到下落不明的父亲,将他带回家中……
本片根据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2019年2月6日 看过
(9/10)看到女主剪头发那段很难受,虽然在现实中我是个短发控,但如果不是出于审美而是为了生存才这么做,那就太沉重了。这片故土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这里是女性的地狱。只有坚强无法活下来,还得像女主一样聪明和勇敢。还好女主最后遇到了还存有善心的大叔,在这个糟糕的乱世里,没有比当一个好人更可贵的了。
9分 动画 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