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豆瓣
Catch-22 所属 作品: 第二十二条军规
8.9 (52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海勒 译者: 吴冰青 译林出版社 2012 - 8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鼻祖约瑟夫•海勒力作
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TOP10
特别推出重译本,充分再现原著神韵
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带着恐惧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
——约瑟夫•海勒
在我看来,过去50年美国小说最好的有两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金
如果说20世纪的作家最终只保留一份崇拜的话,我希望把这个荣誉留给美国作家约瑟夫• 海勒。我认定他在小说领域达到的境界只有科学领域中的爱因斯坦能与之相提并论。
——马原
我在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超过在昆德拉作品中找到的。
——王朔
2021年6月22日 已读
电视剧版删除了牧师的主要戏份,其实在原作中牧师这个角色很重要。表面上是写二战,其实是写美国社会,但感觉作者批判的这些,现在已经不止出现在美国……原作提到约塞连一开始是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去参战的,但发现和战友们流的血、最终只变成政府和高官吹嘘的资本,于是才变成电视剧里那个想逃离战场的形象。笑完之后,却让人不寒而栗。另外某个角色说:德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向来都对自己国民很残忍……
小说
动物农场 谷歌图书 豆瓣
Animal Farm 所属 作品: 动物农场/译文40
9.4 (609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
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2021年5月5日 已读
我居然没给这本看了很久的书打分……前几天在少儿节目看到这个故事的广播剧(纳尼?!),演讲的老师用讲童话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还时不时俏皮地说“哎呀,在动物眼中,我们人类可真坏啊……” 节目组是认真的吗,大概是觉得主角们是动物于是这就是个童话故事吧……??反正原作我这成人看了结局都毛骨悚然的……
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所属 作品: 卡拉马佐夫兄弟
9.7 (172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矛盾和人性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我们 豆瓣
所属 作品: We
7.8 (97 个评分) 作者: [俄] 尤金·扎米亚金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0
作为第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便叫“D-503号”。D-503号是一名联众国培养成人的数学家,他对联众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威哉壮哉的联众国。
怎料,联众国再发达文明,也仍旧奈何不了残留的人性。某个美艳过人的女性号码I-330突然出现,完全震撼了D-503号的纯洁心灵。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作品的结局是出乎意料、震撼人心的。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乌托邦作品。
2021年4月28日 已读
作为三大反乌邦小说之首,《我们》还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这部作品一直被两个青出于蓝的后辈(1984、美丽新世界)压着光芒,甚至一些不熟悉反乌托邦小说史的人还误以为“三大”中的《我们》只是个凑数的,其实这部小说刚动笔时苏联都还未成立,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包括《1984》和《美丽新世界》之内的这一百年几乎所有反乌托邦作品,而在故事结构上,它与《1984》几乎一致,但要表达的主题两者却是不一样的,《1984》更多的是压抑下的苍凉感,《我们》则偏向于对理性主义的思考。这本书在创作当初就被苏联禁掉,认为是在反俄,其实作者怎么会把苏联这种小脚色放在眼里呢,他是走到哪骂到哪,只是相比同样被骂的英国和法国,苏联就显得小家子气和心胸狭隘,而作者和《攻壳机动队》一样,想要思考的是人类的终极话题,而不是区区一个苏联。
小说
自動鋼琴 豆瓣
Player piano 所属 作品: Player Piano
作者: 馮內果 译者: 陳佩君 麥田出版 1994
一群創造機器的社會菁英;一群被機器取代的失業人;一群與機器較勁的社會邊緣人;在易洛魁河兩岸、伊利安廠內外,展開一場人與機器的主權爭奪戰。
保羅.普得士,伊利安石油廠經理,在晉升匹茨堡大廠經理的途中,他發現人造機器而反被機器控悲慘命運,為了找回「人的尊嚴」,他被朋友出賣,被愛妻拋棄,被機器列為破壞者...,茫然無助宛如一位偉大音樂家被一部「自動鋼琴」所取代。
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簿(01) 豆瓣
所属 作品: 药师寺凉子之怪奇事件簿
作者: 田中芳樹 / 垣野內成美 译者: 林慧如 尖端 2005
藥師寺涼子--一個擁有美麗的外貌、聰明過人的智慧,以及良好家世的天之驕女。而泉田準一郎則是--一個平凡無奇的警察。一次意外的調動,卻使他變成涼子的搭檔。這兩個完全不搭軋的絕妙組合,將聯手挑戰犯罪!
2021年4月19日 已读
田中大婶的书就这风格了,主线剧情明明很简单,但他偏要在20分钟的剧情里插入80分钟的故事背景介绍,但偏偏这些设定又是比正篇剧情还要有趣的存在,动画版删掉这些多余的内容后,反而使片子显得平淡无奇了……如果要问第1卷说了什么故事,那就是凉子打倒了一头怪物,然后没了。但你要问第1卷提到了哪些设定,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完的了,里边谈到了丑陋的官场,谈到了职场的勾心斗角,谈到了各种名人的做作,甚至提到了二战日军在搞人体实验,在介绍某官员还不忘附上了一句【他写出了《觉醒吧,日本!》这种光看标题就丢人现眼的书。】……
小说
魔女宅急便3 豆瓣
魔女の宅急便 その3 キキともうひとりの魔女 所属 作品: 魔女宅急便3
作者: (日)角野荣子 / (日)佐竹美保(绘) 译者: 蔡春晓 南海出版社 2008 - 8
故事要从十六年前说起。在茂密的森林和长满柔软青草的小山问,有一座小镇。一个名叫琪琪的小女孩就出生在这里。女孩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她的爸爸奥其诺是普通人,妈妈柯琪莉却是个魔女。也就是说,琪琪有一半魔女的血统。
十岁那年,琪琪暗暗下了决心,将来要像妈妈那样当一个魔女。可她并不会使什么高超的魔法。妈妈柯琪莉不仅会骑着扫帚在天上飞,还会配制止喷嚏药。可是琪琪觉得制药太麻烦了,没有坚持学下去。所以她只会骑着扫帚在天上飞这一种魔法。说到这种魔法,琪琪使得可不差。扫帚上载着黑猫吉吉翻个筋斗,直上云霄,对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黑猫吉吉从出生起就和琪琪在一起,她俩一直互相帮助,一起成长。不过,虽然吉吉常被叫做什么魔女猫,可是它会的魔法只有一种,就是能和琪琪交谈。
每个魔女都必须在十三岁这一年开始独立生活,找一个没有魔女的城镇或村庄住下来,凭借自己的魔法过上一年。这是成为一个真正魔女之前的见习期。这项重要的规定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世界上仍然有魔女。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琪琪,在三年前来到了一个叫做柯里柯的海滨小城。她借住在舒诺夫妇开的“石头、剪子、布”面包店那问堆放面粉的屋子里,凭借她会的唯一一种魔法——飞行,干起了快递的工作。顺利度过一年的见习期后,琪琪回到了家乡。(《魔女宅急便》)
可是,让柯里柯镇仅仅成为一个回忆,琪琪办不到。再说,蜻蜓这个重要的朋友也住在柯里柯镇。渐渐地,琪琪萌生了在那里一直住下去的念头,于是返回了柯里柯镇。这一年她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递送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也经历了酸甜苦辣。
可就在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琪琪的心情变得不再平静。作为一个魔女,她想为自己开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琪琪回到家乡,让妈妈柯琪莉教自己配制止喷嚏药。第二年夏天,琪琪用自己亲手培育的第一批草药,配成了止喷嚏药。“魔女宅急便”的招牌旁边,又挂上了一块写着“为您提供止喷嚏药”的招牌。琪琪在小城居民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忙碌了。(《魔女宅急便2》)
2021年4月18日 已读
和之前两卷不同的是,第3卷是有主线的,剧情也从各种琪琪送货的单元故事,变成了琪琪和小魔女蔻蔻之间的恩怨。在很多动漫和影视作品中,常会讲述天分极高的主角到了某职场后慢慢挤走了原本的大牌明星,最后主角和观众享受着过气大牌明星气急败坏地离去或认怂,可是,如果这一切反过来呢?如果主角就是那个逐渐被天才后辈挤走的过气大牌明星呢?琪琪面对天分更高的蔻蔻完全无能为力,慢慢沦为蔻蔻的陪衬,最后伤心之极想离开小镇。但琪琪是什么样的一个主角?她并不是被主角拿来练级的苍白背景小怪,在前两卷读者早已见证过琪琪一步步的成长,所以她的离去必然是充满悲伤的,几年的小镇生活化为了一段段回忆。但蔻蔻也不是反派,她的故事直到最后一刻才展开,尽管早已有铺垫。琪琪和蔻蔻的关系,就像最后的歌词唱的那样:总有一天,你会遇到另一个自已。
小说
魔女宅急便2 豆瓣
魔女の宅急便 その2 キキと新しい魔法 所属 作品: 魔女宅急便2
作者: (日本)角野荣子 著 / (日本)广野多珂子 绘 译者: 蔡春晓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3
琪琪在学习新魔法的过程中
终于明白妈妈制作喷嚏药的苦心
完成更有趣的任务、认识不一样的朋友、学会新的魔法!
下定决心成为魔女的琪琪,必须在她十三岁那一年,选择一个满月之夜,带着心爱的黑猫吉吉告别家乡与父母,到另一个没有魔女的城市展开修业之旅。只会骑乘扫帚飞翔的琪琪灵机一动,开了一家「魔女宅急便」,帮克里克城里的居民快递对象,并在那里认识了好心的面包店女主人索纳太太、热爱研究飞行的男孩蜻蜓等人。一年过去,返乡探望过父母的琪琪再次回到克里克城──
魔女二年级生的修炼更加艰巨了,琪琪不但要应付雇主们的无理要求,还遇到调皮的捣蛋鬼搅局,甚至被认为是带来邪恶诅咒的可怕魔女……不过琪琪也慢慢发现,宅急便工作其实大有学问,她得更细腻的体会每个委托人的心情,才能做一个带给众人幸福的称职魔女。为了弥补能力上的不足,琪琪这回准备要来学习新的魔法啰,更具挑战性的魔女生涯即将展开!
2021年4月13日 已读
琪琪15岁时候的故事,每一章的剧场感更加突出了,犹如在看一集动画。原作者说到,为什么琪琪只会飞行一种魔法呢?因为她想要写的,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主角,而是一个真正能被表现出聪明智慧的女孩,正因为琪琪只会飞行魔法,所以她必须想尽方法、利用这唯一的技能去克服一切困难。琪琪也是凡人,也有自已的烦恼,她对别人的帮助不是强大魔女的施恩、而是凡人的成长,从刚入城时饱受众人偏见、到现在逐渐被人们接受,让读者见证琪琪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小说
魔女宅急便 豆瓣
魔女の宅急便 所属 作品: 魔女宅急便
9.5 (8 个评分) 作者: (日)角野荣子 著 / (日)林明子 绘 南海出版社 2007 - 7
宫崎骏《魔女宅急便》原著
飞到屋顶上方三米的高度,琪琪觉得心情畅快无比,
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点蓝天的味道。
好想飞到更高的地方,更高,更高……于是,她决心要成为真正的魔女。
十三岁的月圆之夜,魔女琪琪离开父母,带着黑猫吉吉降落在海边的柯里柯镇,用自己唯一擅长的飞行魔法,开了一家魔女宅急便。在完全陌生的大镇子里,琪琪将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独立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呢?
【获奖情况】
IBBY优秀文学作品奖
日本安徒生奖
野间儿童文学奖
小学馆文学奖
路傍之石文学奖
2021年4月11日 已读
动画版主要对应琪琪最初半年的经历(大体相当于第1卷前半段),应该说宫峻骏对很多细节的改动是很出彩的,甚至部分地方处理得比原作还好。大结局琪琪从飞空艇旁救下蜻蜓的那一段,原作是在海滩边救了一个小男孩,蜻蜓实际上直到此时才登场,动画版大概为了顾及蜻蜓的男主位置让他提前登场了,但琪琪和蜻蜓的矛盾却被动画版放大了,原作琪琪之所以会对蜻蜓不满是因为他偷了自已的扫把,但这个不满并没有维持多久两人便和好。此外原作琪琪并没有失去魔法(吉吉也没有变得无法说话),作者本人不太喜欢动画版的这一改编,根据宫峻骏自已的说法,是希望借用短暂失去魔法的经历来让琪琪成长,原作琪琪最后也成长了,但形式不同于动画版。
小说
电力马戏团 豆瓣 Bangumi
電気サーカス
9.1 (21 个评分) 作者: 唐辺葉介(瀬戸口廉也) KADOKAWA/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013 - 11 其它标题: 电气马戏团 / 電気サーカス
まだ高速デジタル回線も24時間接続も普及しておらず、皆が電話回線とテレホーダイを使って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していた時代。個人サイトで自己表現を試みる若者達がいた――。
奇諾の旅 the Beautiful World (22) 豆瓣
所属 作品: 奇諾の旅 the Beautiful World (22)
作者: 時雨沢恵一 / 黑星紅白 译者: K.K. 台灣角川 2020 - 9
★《奇諾の旅》歡喜迎接第二十周年!感謝讀者一路以來的陪伴!
★系列作累積銷售超過820萬部的輕小說界不朽名作!!
★描述少女奇諾與會說話的摩托車漢密斯周遊列國,體驗各地獨特的人文特色。
★短篇集結的寫作手法,串聯出前所未見的新感覺小說。
正當奇諾與漢密斯在沒有任何人的市區中行駛時──
接著,他們在國家的南方,發現了一座巨蛋。
「很好,就過去看吧。」她將漢密斯的車體傾斜,彎向通往那座巨蛋的路上。
在昏暗的巨蛋中,有一片廣大且平坦的石地板。
而在那地板上隨意散落的,則是各式各樣的白骨。
在昏沉的陰暗中,骨頭簡直像散落且鑲嵌於四處的寶石一般發著光。
「原來如此……」「一個謎題解開了呢。」
奇諾將漢密斯那幾乎不曾點亮過的車頭燈打開,一道直直的燈光迅速打亮了巨蛋地板。
「走嘍。」「好啊。」
(節錄自「飼料之國」)本書收錄了共11話的作品。
2020年12月10日 已读
这一卷最喜欢《撤退之国》和芙特线的《明年的计划》,但最后的《饲料之国》就很俗了,后记是闹哪样,不承认。
2020年12月11日 评论 随便写的22卷观后感 -   去年没有小说新作,等了两年后终于有22卷了。停更一年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刀神神域外传》更好赚钱,所以把精力那边去了。理解时雨泽的想法,但在这个动漫市场一味卖腐、卖肉、龙傲天泛滥的年头,真的担心这种纯粹在好好讲故事的作品会走向消亡……   观后感不知道写什么好,以前总有热情写一大堆观后感,但现在总提不起劲,就随便写几句吧。   这一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撤退之国》,关于人性的故事。《面具之国》也挺不错,大体就是你关心别人但并不真正了解人家。精彩的故事还是不作太多剧透了,总之推荐一看。   师父现在很少扮演早期那种盗亦有盗的灰色形象了,相反还经常以温和的大姐姐形象登场,从《交换之国》的剧情来看,也许师父线以后会多出一个新主角?   《议论之国》最初让我以为是隐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但考虑到作品创作时间应该不大可能。看过后感觉剧情是在对应《多数人投票之国》,两个故事两种极端,但却是同样的荒谬。   《送货的故事》是希兹的前传,与陆刚相遇时的故事。我记得以前就有一个短篇是讲述希兹和陆相遇的,这个故事应该是那个短篇的扩展版。   《明年的计划》是芙特线。现在除了奇诺线,我最期待的就是芙特线了。这条线的故事往往偏向治愈系,其存在丰富化了故事类型。   至于《饲料之国》和后记就很无聊了,尤其《饲料之国》很老套,完全没有任何新意和内涵,这在《奇诺之旅》系列很少见。   一年一度的任务,完成。
奇诺之旅 小说 轻小说
神经漫游者 豆瓣 谷歌图书
Neuromancer 所属 作品: 神经漫游者
8.0 (188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吉布森 译者: Denovo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3 - 6
“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2020年3月13日 已读
如果说《银翼杀手》为“赛博朋克”文化创造了外壳,那么《神经漫游者》则创造了内核。“赛博朋克”是哪位作家缔造的科幻模式一直有争论,我个人更同意其实没有谁是唯一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几十年前中,很多作家都为“赛博朋克”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然无可质疑的是,《银翼杀手》和《神经漫游者》是贡献最大的两个。在《神经漫游者》的身上,可以看到《攻壳机动队》等作品的雏形。不过由于这部小说至今还未影视化,宣传“赛博朋克”内核的使命最终落到了《攻壳》和《黑客帝国》身上,在影视圈内成为《银翼杀手》的接棒者。
小说 科幻 赛博朋克
美丽新世界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BRAVE NEW WORL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所属 作品: Brave New World
9.2 (267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胥黎 译者: 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6 其它标题: 美丽新世界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2020年1月4日 已读
“如果让我从1984和美丽新世界中选一个的话……” 
-“你能选个屁!”
(你在输入法、QQ/微信、T宝/拼夕夕、微博/脸书、百度/谷歌……上打出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提交到服务器,你每天吃什么、上几次厕所……官方都了如指掌,毫无隐私可言,这就是《我们》;这些被上传的数据会被卖给各个商家,变成各种广告骚扰你、让你变成消费的奴隶,这就是《美丽新世界》;统治者可以随时查阅这些数据,对民众有远超过古代的掌控力,这就是《一九八四》。)
小说
鸽子隧道 豆瓣
The Pigeon Tunnel 所属 作品: 鸽子隧道
8.2 (8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勒卡雷 译者: 文泽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6
☆ 从军情五处的间谍,到英国国宝级小说家。《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
☆ 他是约翰·勒卡雷,也是大卫·康威尔,近四十个人生片段,狙击一个伟大小说家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自我。
☆ 间谍生涯与小说写作其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都要随时准备好去窥视人类的罪过,以及通往背叛的种种途径。
☆ 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
-----------
服务过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初试写作,就震惊文坛。
这是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再现一个伟大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多重自我。他目睹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布罗茨基获得诺奖的瞬间,也亲历了电影大师弗里茨·朗的失意;他写下骗子父亲与自己既疏离又难舍的亲情,并苦苦思索间谍与作家的异同。
“逃避与欺骗是我童年非有不可的武器。青少年时期,我们都是某种间谍,而我却早已是退役的老兵。情报世界拥我入怀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
在这本书里,有两个勒卡雷,一个是作为间谍小说作家的他,他写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就像是托尔金写中洲世界;另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当代小说家,搜寻着出逃的自我。
——《卫报》
流浪地球 豆瓣
所属 作品: 流浪地球
8.0 (288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11
此书为刘慈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集,收录有《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获奖佳作。
2019年2月13日 已读
大刘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不是《三体》,事实上我觉得大刘很多短篇更精彩,比如《赡养人类》、《山村教师》、还有《流浪地球》等等。看《流浪地球》小说原作是十年前了,当时深深地被前半段的观看太阳和后半段的地球内乱情节吸引。我不止一次幻想着它被影像化。期间找过很多网友制作的同人,比如66RPG某个网友制作的R剧,使用了《羽翼》的配乐,还有橙光的同名视觉小说。
小说 科幻
赡养人类 豆瓣 Goodreads
8.5 (55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6 - 7
一个职业杀手的经历,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
财富和技术向着少数人集中,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变大。突发的状况,使得富人开始向穷人抛洒财富,甚至需要 “雇佣杀手来消除不愿拿钱的人”的地步。 是什么使他们抛弃自己的财富?
2019年2月7日 已读
很久以前看过,这恐怕是大刘的作品,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作了,一层一层地展示:底层的人们,还可以更不幸。
看小说时我一直把故事背景脑补成赛博朋克………………………………
小说 科幻
当恐龙遇上蚂蚁 豆瓣
白垩纪往事 所属 作品: 当恐龙遇上蚂蚁
6.9 (1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 6
《世界之谜少年奇幻小说:当恐龙遇上蚂蚁》主要内容:如果就这么正常发展下去,恐龙和蚂蚁的社会大概都不可能继续进化了。这两个物种刚刚燃起的智慧之火将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熄灭,就如同在它们之前和之后的无数物种曾经有过的那样,只是地球历史的漫漫长夜中闪现的两点转瞬即逝的萤光。
2019年1月16日 已读
《白垩纪往事》的加长版,把原来的短篇变成了长篇。(大刘写恐龙开飞机,画面太美不敢想像……)
在一群傻逼战狼中,那个头脑清醒的科学家简直可怜到了极点,他完全是时代的弃儿。
小说 科幻
湿婆之舞 豆瓣
作者: 江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10
《湿婆之舞》收录了实力派科幻作家江波近十年发表的主要优秀作品,其中,《洪荒世界》、《太阳战争》、《银河漂流》合称“洪荒世界”三部曲,发表后广受资深科幻迷喜爱;《湿婆之舞》获2008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提名奖,《时空追缉》力夺2009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杰作奖。这些精美的科幻小说,雄浑壮美,恢弘瑰丽,技术含量很高,充分展现了江波的学识修养和过人的前瞻想象。
2018年12月3日 已读
总感觉有些既视感………………………………
小说 科幻
银河帝国15:苍穹一粟 豆瓣 Goodreads
Pebble in the Sky 所属 作品: Pebble in the Sky
7.7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1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2018年9月22日 已读
至此终于看完了整个系列。第13册《繁星若尘》完全可以跳过,它不但是最差的一卷,也是唯一一个与其他14卷毫无联系的独立故事。这一卷的主角史瓦兹是个很可爱的胖老头,有血有肉的一个角色。相较之下艾伐丹就很猪队友了,不过人家有言情男主光环。女主虽然不是很讨人喜欢,但她对男主说的话却很有理:你在努力改变偏见,不必在意史瓦兹纠着你还未来得及改正的地方不放,如果他用同样小人的心态去审视他自己的心灵,他也会觉得自己丑陋不堪。
小说 科幻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豆瓣
The Currents of Space 所属 作品: The Currents of Space
7.4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1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2018年8月18日 已读
泰伦斯是《银河帝国》中最另类的一个主角,他不是作者的道德喉舌,相反更像一个反派。作为一个贱民却可以为了权力不停地向上攀爬,为了得到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不择手段,最后面对失败也像一个反派一样垂头丧气。但同时泰伦斯也爱着自己的故乡,在得知自己的星球将被毁灭的时候,选择了和故乡一起走向毁灭。在泰伦斯年少时抬起头看大亨的那一刻,就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一生,不管好坏,这一抬头是从一个贱民变成人的第一步。
小说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