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小勋爵 豆瓣
作者: 弗朗西丝·白奈蒂 译者: 邹崝华 2006 - 3
这是一部在英语世界家喻户晓的小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成长。
塞德里克是个可爱的小男孩,脸上是挂阒灿烂的笑容。出身英国贵族家族的爸爸去世后,他和妈妈相依为命,生活在纽约的贫民区。日子虽然很清苦,但有朋友,有关爱,他们过得快乐而满足。
小男孩七岁的一天,命运突然发生了转折。我琳科特老伯爵失去了三个儿子,小男孩成了爵位的唯一继承人。于是,这个美国小男孩接到老伯爵身边,成为了一位英国小勋爵。
老伯爵是一个孤独、冷酷、偏激、自私的老人,尤基憎恨小男孩母亲的美国国平民出身,对小男孩母子天生怀有知敌意。然而,小勋爵幼小的心灵里充盈着友善和纯真,他用一颗爱心不仅赢得了老伯爵的用人和佃户的爱,也感化了老伯爵坚冰一般冷硬的心。中间突然冒出假勋爵继承人的小插曲,小嘪爵从容而淡泊地处之,更是让老伯爵感动,久违的爱又重新回到了老伯爵的心间。
小说甫一出版,便在英语世界刮起了一股“小勋爵风”,天鹅绒套装成了小男孩最时尚的装束。现在,“方特勒里小勋爵”已是世界著名的童装品牌。
2012年2月15日 已读
学生时代超爱这个故事,有部分原因是小时候看过世界名著剧场
名著 小说 经典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8.2 (26 个评分) 作者: 马克·吐温 译者: 张万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地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胜利。好朋友汤姆·索亚的母亲要收他作义子,但他不愿接受所谓的“教养”,宁愿继续过无人管束的生活,于是又逃了出去。每一个读者都会为他未来的命运担心。
2012年2月14日 已读
《汤姆历险记》的续作。最初看的版本翻译很烂,当时买本书又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让我留下不愉快回忆
名著 小说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
8.7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克·吐温 译者: 成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3
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费恩,让你在趣味横生的儿童冒险故事中,体会马克·吐温在机智的微笑中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和宗教的虚伪所作的极为酣畅痛快的嘲讽,透彻了解儿童心理,欣赏作者幽默才华。
续爱的教育 豆瓣
作者: (意)孟德格查 2003 - 7
本书是献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们的。学校的老师可以把每一个人必须得道路指给我们,但是要走这条路,还是需要自己的脚。
人能劳动,树能结果,而且都需要长时间的呵护,呵护树叫做栽培,呵护人叫做教育。树开花是为了结果,而你的希望就是确定一生的理想。
你的两只眼睛是完好的,就应该用双眼去观察世界;你的心灵是健全的,就应该用心灵去思考。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优秀人。
幸福的人也就是有智慧的人,同时也
2012年2月13日 已读
作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
名著 小说
爱的教育 豆瓣
Cuore 所属 作品: 爱的教育
8.2 (22 个评分)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译者: 储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1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爱的教育》(或译《心》)是他的主要作品。
这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通过记录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实、友爱的品德,提倡爱国、善良、勇敢、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对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处处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素质教育,是启蒙孩子如何为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显得真实,富有亲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9岁至13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也是一部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该书问世后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2012年2月13日 已读
学生时代很喜欢的一本意大利小说,特别是当中的《万里寻母记》。
名著 小说 文学
三国演义(全二册) 豆瓣 Goodreads
三国演义 所属 作品: 三国演义(全二册)
9.1 (333 个评分) 作者: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5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回。后来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三国演义》120回版

由于人文出版社选取的毛批版本和明嘉靖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颇有出入,将拥刘抑曹的思想发展到一个几乎病态的角度,且大量地删除了原文中赞扬曹操一方人物的诗词和评论,所以给世人造成一种三国演义打击曹操、歌颂刘备的错误印象,且该批改版将刘备一方无限神化,甚至将诸葛亮准备将魏延烧死在上方谷这样的情节统统删除,将诸葛说成是一个完美近乎神人的形象,这是大家阅读时候值得注意的地方。

由于该版本选用的是毛批改版,而且没有将毛家父子的批语选入,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该版本和毛批本是不相同的,其实本书和毛批本完全一致,不过是删除了批语部分,加入了编者的注脚。请读者朋友们阅读时注意
2012年2月12日 已读
四大名著中最先看的一本书。不过当时在看时,倒不是跟着传统盲目崇拜起刘备关羽来,而是对被作者百般贬低的人物产生研究兴趣,如周瑜并不心胸狭窄,鲁肃并不平庸,草船“接”箭的是孙权,被关兴杀死的潘璋和孔明同年去世,袁绍深得民心,吕蒙“士别三日”,另外张飞有文采……
名著 小说
双城记 豆瓣
A Tale of Two Cities 所属 作品: A Tale of Two Cities
8.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查尔斯·狄更斯 译者: 宋兆霖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 - 11
那是个最好的年代,那是个最坏的年代
有史以来最悲伤的仇恨和最缠绵的爱情
一百年多年来全球累计销量2亿多册 英国原版插图 大师译作
2012狄更斯时代 华美呈现
《双城记》是狄更斯作品中故事情节最曲折惊险、最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小说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在法国革命的旋涡中,上演了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善、恶、生、死在冲突中交融,在转瞬间变换。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强烈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的读者,而且经久不衰。
2012年2月10日 已读
小时候看得泪流满面…………………………
名著 小说
十五少年漂流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十五少年漂流记
8.4 (5 个评分) 作者: 儒勒.凡尔纳(法) 译者: 刘维美 北京出版社 1996 - 9
《十五少年漂流记》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并战胜残酷的自然环境,经过伊范森和凯特两位大人的带领下,打垮了凶狠的沃尔斯顿一伙,经历两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故事。
2012年2月8日 已读
凡尔纳的想像力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名著 小说
奇諾之旅 14 豆瓣
キノの旅 所属 作品: 奇諾之旅 14
作者: 時雨沢恵一 / 黒星紅白 译者: 莊湘萍 台灣角川 2011 - 7
「沒錯,我就是奇諾。」
「不好意思讓妳站著說話,不過我馬上說完,請妳聽一下喲!就是這個國家很糟糕的地方!」
「你說、糟糕的地方是嗎?」
「對……沒多久而已,是發生在上個月的事情。這個國家的法律,禁止了╳╳╳╳╳!想不到過去到處都可以買得到,帶給眾人歡樂的╳╳╳╳╳,現在卻被禁止!無論是製造、販售跟購買,甚至只是單純持有都不行!像我啊,還被要求繳出所有用薪水買的╳╳╳╳╳呢!要是不繳出來的話,就會被逮捕呢!」
「突然變這麼嚴格啊?」
(節錄自第三話「限制之國」),本書共收錄13話的作品。然後,這次的「後記」--!?
2011年8月12日 已读
2011年8月12日 评论 我们正确=战争 -     文章题目来自《奇诺之旅》小说版第14册,《正确之国》的英文名“WAR=We Are Right!”,而Right在英文里,还有“正义”的意思。这个题目取得真有深度……     重点话说在前头,本文有严重透剧的成份,请慎重观看,除非你像我一样爱奇诺爱到精分……     不过开始“正文”(其实木有正文)前,先来吐槽一下,我好几次见到有人说动画版看到“最后”、或者“看完了”,才知道奇诺是女娃……     对于这几位老兄,我彻底被囧到了,人类一旦脱线起来,境界绝对“不可说不可说转”级别的。     动画版前两集就已经暗示奇诺是女娃,而很多人知道奇诺的真实性别,无非是在第4集,如果有人像这位几老兄这样,把一个头留飘逸的长发、头戴粉红发夹、身穿连衣裙、红着脸给自已梳理发型、还会对男生做鬼脸的萝莉,当成是男性的话,那我真是无语了,严重怀疑其视力,除了惊叹他是继元首之后又一个到河北省来的XX,再也无力吐槽……     再说了,动画版“快结束”时,唯一显示奇诺是女生的情节,也不过是《她的旅行》里奇诺骑摩托车的场景(算上剧场版的话还有《活着的目标》),而她那副打扮早已在第4集《大人之国》出现过了,再次无力吐槽……     当然,以前奇诺的卖萌仅限穿女装的时候,中性装时更多的是突显其帅气,难怪常有人认错她的性别(再次澄清一下,奇诺的中性装除了那件外套,其他的都是女式的,并非男式)。     不过小说版最近几册奇诺即便穿中性装也卖起了萌,这点我已经在第13册的观感中提到过了,总之现在奇诺已经不需要依靠软妹子装来证明她是美女,人家就一天生的萌妹子 ~ (这点对比一下小说版各册的封面就知道了,就连作者和插画师也吐过自己的槽……)     小说第14册总的来说还是很满意的,而且作者的文笔经过十年的磨练,越来越生动了(大概翻译员也有一份功劳)。总的来说,故事质量很高,只有《差别待遇之国》比较缺乏新意(主题和《分裂之国》重复),《寄生虫之国》BUG多多,但还是挺有意思的。     最最出彩的,当属《正确之国》了,我在开头所说的“透剧”主要就指这里,所以对于还没看过14册的人士,你可以考虑在这里离开把网页给关了。     《正确之国》在情节的铺垫、细节的安排、转折点等各方面都发挥得相当精彩,对于我这个看过不少世界名著的书虫而言,也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学功底确实有所提高。     至于本章的主题,不妨参考一下故事中的这首诗: (第一段) 我们绝对无法容许战争。 我们绝对不认同战争的存在,也无法认同。 这美丽的世界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武器,也不需要军队。 认同战争的人们,永远不肯放弃武力的人们,以「必要之恶」的卑鄙借口肯定战争的人们——他们才是如假包换的邪恶。 大量残杀同种族的人类,算什么万物之灵? 他们总是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正义之战」。 他们总是这么说,「这是必要的牺牲」。 战争根本就毫无正义可言。 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必要的战争。 (第二段) 战争是万恶根源。 这世上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战争。 愚蠢的人们呀,你们可曾想过,若没有发动战争,可以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 将不会有人死去,可以把那些努力投注在建设的方向!无论多愚蠢的人,照理说都能够立刻想出答案的! 毫不考虑就制造武器的人,开心得到武器的人。 难道他们都没发现吗?没发现战争不会产生任何好处。 竟然如此充耳不闻?只想待在自己安全就好的场所。 因为轰炸而失去手臂的女子。 因为地雷而失去脚的男子。 以及几千几万个因为战争而失去父母的婴儿。 没有人听到那些哭泣声吗?或者捂住耳朵当做没听见?只想待在自己安全就好的场所。 战争绝不容许存在,也不能认同战争这种行为。 他们总是这么回答: 「这场战争或许是个悲剧,但结果却能拯救更多人。」 那些话他们敢对死去的孩子们说吗? 能够说服失去孩子的父母亲吗? (第三段) 把士兵们送上战场的政治家,总是待在安全的场所。 他们绝不会让自己去送死。但他们发表演说称那是有价值的行为,为什么不自己率先前往呢? 为了杀死他人而手持枪支的军队呀,你们何不先杀死自己的朋友?杀死自己的父母呢?你们用那丑陋的枪支开枪射击的,又是谁的朋友?谁的父母呢? 若上级命令你们对某人开枪,何不用枪支对准那家伙问个清楚? 「真的可以开枪吗?你跟对方都一样是人类哟?」 所有肯定战争的人都是邪恶的。 热爱和平的我,只想追求那个真理哟! (第四段) 所以,我热爱和平的同志呀! 杀死肯定战争的人们吧。 把他们全部杀光,让世界不再有战争。让世界找回和平。 我们大家站起来吧!热爱和平的我们,手牵着手站起来吧! 把他们当人看根本就没用,他们都是被战争这种愚蠢的行为蒙蔽心志的人渣们!不,根本就是不配当人的生物! 所以把他们杀光!将他们斩草除根,让他们灭亡吧!让热爱和平的我们,把肯定战争的人们,引发战争的人们一举歼灭吧! 行动吧! (第五段) 行动吧! 把所有军人都杀掉! 杀死支持军人的人们! 杀死想当军人的家伙! 也杀死父母亲当军人的人!因为他们是靠沾满血腥的薪水过活的!你的父母是杀人凶手!因此身为他们小孩的你也是杀人凶手! 把他们全都杀掉。只要他们活在世上一天,战争就不会消失。 把他们全集中在一处,等他们全被烧得灰飞烟灭的时候,世界一定会变美丽的。 将变成一个没有战争,比过去更加美好的世界呢。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充满和平的理想世界呢。     ……     这首诗很“二”是吧?很“搞”是吧?很脑残是吧?     不过在我看来,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绝非只是一个“笑话”。其实在现实中,也是可以找到相似的情形的(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嘛~)。     就好比很多人崇拜韩寒,是因为他们心目中认为韩少推崇自由主义,而出于对这种人格自由的向往,他们将韩少视为偶像、视为自己的“代言人”和“意见领袖”。     可是,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些“自由派”总是进行着“反对韩寒就是反对自由”这种怪胎理论,不允许别人对韩少的自由主义提出不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韩少从视野开拓者,变成了一个“束缚”,一个对观点自由的束缚。     于是乎,这些韩少的极端粉丝们,从一个精神枷锁里跳出来后,再主动用另一个枷锁把自己给铐了起来……     很怪是吧,用“五毛”的方式攻击“五毛”,用法西斯的方式反对法西斯,让人不可理喻,可这证明了时雨泽惠一编的这个故事,未必就是“恶搞”,相反,它太常见了……     我个人对韩少的看法,倒也没有那么非黑即白,他只是一个有权利表达自己观点的普通人,即非某些捧韩派说的那么“神圣”,也没有某些反韩派说的那么“反动”。韩少有些看法我很认同,深有其感、甚至有其体会,可有另一些观点,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比如他认为《三枪》是烂片,所以只配放在三线城市里播放,可是笔者我呢,正是一个来自三线城市的乡巴佬。     我认为任何观点都有其存在价值,有错的是把观点给“极端化”,再好的东西一旦极端化也会变成坏事,正如我以前举的那个给客人喝汤的例子,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主人把好喝的汤不断往客人嘴里塞,结果把客人给吓跑了。     如果只准一种观点存在,不允许有异见、甚至对所谓“异端者”采取“歼灭”态度,那么:     我们正确=战争。     ……     最后,回到小说中来。     《奇诺之旅》给我的感觉始终平平稳稳,很少有过于激烈或过于拖沓的剧情,这一特点十年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过,在看多了悬念剧的情况下,这也成了我很喜欢的另类风格,有如正餐后的茶点。从03年动画版上映算起,我也当了8年的粉丝了。
小说 轻小说
假小子戴安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假小子戴安
8.2 (18 个评分) 作者: 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 2005 - 5
《假小子戴安》(杨红樱著)中的戴安有谜一样的身世。她和未婚的妈妈相依为命,她的爸爸只出现在她的想象里,性格倔强的戴安为了不受人欺负,还要把妈妈和自己保护得好好的,她硬把自己变成一个粗野强悍的假小子。直到她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一个陌生男人的突然出现,搅乱了她和妈妈平静的生活,而戴安谜一样的生活也被揭开。
2011年5月30日 已读
杨红樱“成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正如书如,前作中登场的戴安在本书中被提升为一号主角,不过米兰老师和“坏小子”团队还是很活跃的_x000d_
_x000d_
小说
奇諾之旅 13 豆瓣
キノの旅
作者: 時雨沢恵一 / 黒星紅白 译者: 莊湘萍 台灣角川 2010 - 5
「什麼啊?」奇諾舉起「長笛」,透過瞄準鏡往目前所在的山丘俯瞰地平線。過了一陣子,才終於看出怎麼回事。原來產生那些大量塵土的,是數量多到幾乎淹沒大地的大型動物。那是擁有又大又粗壯的軀體,以及強韌四肢的暗灰色草食性動物。「牠們是棲息在這附近的一種犀牛,為了喝水而集體移動中喲。」漢密斯說道。雖然看不出灰色的犀牛群有幾千頭甚至幾萬頭,但牠們以有如濁流般的密度及氣勢,在大地前進。在牠們行進的前方--「啊……」舉起「長笛」瞄準牠們的奇諾,不禁叫出聲。(節錄自序幕「這個世界的故事.b」),本書共收錄了11話的作品。
2011年4月26日 已读
2011年4月26日 评论 奇诺越来越卖萌了…… -     自从03年接触《奇诺之旅》以来,奇诺就成了我最喜欢的动漫女主角,与《星界之纹章》的拉菲尔并列(这俩女生可视为短发系和长发系的头号代表)。     此后购买小说原作的最新连载,也成了我每年一度的习惯。 往年我都是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尽管这个版本经常会漏译一些篇章(不知是否故意……),但总的来说还是大陆地区最好的版本了,可到了第13册,却怎么也等不到内蒙出版,最后干脆买了台湾版的,虽然价格有些贵,而我的薪水又达不到国家平均标准(拖了鸡的屁后腿脸红一下,不过我可以“要加薪”吗……),但购买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咬牙”,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花点钱是值得的,而且人家的服务超周到,翻译水准也挺不错(只是个别语句的使用习惯似乎与我们大陆不同?)。     不过就在我收到书本,还没来得及打开时,就当场被萌翻了,封面上的奇诺卖萌程度和《消失》里的长门有希有得一拼,眼镜被画得像绿宝石一样,虽为静态但特别有神,生动得像是在“静态放电”。勉强用全身之力打开了书本,再度被直接萌杀…… 记得《奇诺之旅》刚连载的时候,很多人还搞不清楚奇诺的性别呢,直到《大人之国》时才被雷得下巴掉了出来,可是最近几年的奇诺,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个女孩子,而且是小美女,黑星红白把奇诺的表情、发型、静态动作都画得特别有女人味,尽管她的打扮很中性化,然而那种属于女生才会有的优雅气质,却比起任何一个穿裙子的长发美女有之而之无之不及。 可见一个女孩子有多漂亮,发型和衣着固然重要但不是绝对必然的关联,主要还是看气质,就像《星界之纹章》里的拉菲尔,虽然整天穿军装,但照样让人觉得很性感。     很多人把奇诺列为“男装美少女”,但其实上奇诺的衣服只适合女生穿,无论是衬衫还是长裤都是女式的,毕竟你总不能穿迷你裙或露肩内衣就去长途旅行吧…… 当然奇诺的风衣确实是男式的,而且对她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存在,这点就详见《大人之国》和《活着的目标》了。     在第13册的后记中,时雨泽终于正式承认了奇诺和汉密斯的名字来源,就和我们之前推测的完全一样。 奇诺来源于德语“Kino”,意为“放映”、“电影”的意思,你可以把这名字解释得浪漫点,就是什么旅行就是一场放映之类 ~ 记得在看德国电影时,画面上出现“Kino”时还颇有“亲切感”呢。 至于汉密斯就是“Hermes”,希腊神赫尔墨斯,我们都很熟悉了,他也是旅人的守护者。     虽然《奇诺之旅》小说版在电击文库上很火(同时本作的女性读者多过其他作品),但动画版的改编却没有结义姐妹《灼眼的夏娜》和《犬神》来得热,更别谈和《凉宫春日》系列相比了。 不过正是03年那部只有13集(算上后来的OVA和电影共16集)的动画,对原作小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13册又出一个篇幅很长的故事《必要之国》,感觉有点像剧场版《活着的目标》的修改版(《活着》小说与动画有很大区别),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意思,这是继《船之国》、《歌姬所在之国》、《战斗者的故事》之后最长的篇章了(话说这些故事怎么不改编成剧场版啊混蛋!!)。     13册中我很喜欢《厉害之国》这个故事,对应该章的插图也很棒,画得很唯美,还有几分温馨的感觉,满满的一堆咖啡杯上涂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图画,剧情本身也很平稳,虽然是个有点让人郁闷的故事,但作者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搞得很沉重很灰暗,颇为寓言。     另外,13册让我证实了一种说法:希兹是个带着一只萝莉追着另一只萝莉到处跑的跟踪狂。     本来以前也只觉得这只是玩笑话罢了,可当看到希兹有事没事就朝路人问“你知道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女孩吗?她叫奇诺”的时候,就知道王子大人没安好心了……     当我太过于喜欢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有时是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好者,然后溶入其中,跟着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有时候则是不想与他人为伍,变得很法西斯,容不下异己之见。我对《奇诺之旅》的热衷属于后一种情况,对这部作品,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有着自己的想像。我特别厌恶别人说奇诺“冷漠”,并认为这些人根本没有认真仔细地看过原著,不屑于和他们一起讨论。这是我法西斯的一面,也许所谓的“疯狂粉丝”,不外乎如此吧。     奇诺“冷漠”吗?     事实上,奇诺并不冷漠,她只是不够浪漫主义。     奇诺很现实,第13册中的《这个世界的故事》里,有段猎鹿的情节,最能体现奇诺的现实,就在她用枪射倒了一只小鹿的时候,附近跑来了一只母鹿,按别的动漫或小说,接下来肯定就是主角圣心大发,再回忆回忆“家庭的温暖”,然后饶了那只小鹿,有时候再肥皂一点,就是主角跑去给小鹿治伤,然后小鹿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主角感恩戴德,以后还会在主角遇到危险时跑出来报恩(按《让子弹飞》里葛爷的一句话,“有恩”就是“有不杀之恩”)。 可奇诺不是这样,她没有那么多的浪漫情调和多愁善感,那只小鹿对她来说就只是一粮食储备,在到达下一个国家之前,她如果不想办法收集备用粮,她就没饭可吃,毕竟她无法像其他动漫主角那样,几个月内只需吃一碗饭并永远精力充沛(这话可视为我对动漫俗套场景的吐槽)。 至于奇诺的其他很现实的行为,可见《访问之国》,该章就有详细的描述,不过在那个故事中,奇诺的所有陈述都被媒体篡改并理想化了。 不过要说奇诺完全不浪漫,也未必如此,奇诺是想杀小鹿,但不想杀挺身保护孩子的母鹿,虽然奇诺给出的理由是杀了母鹿就会“吃不完”,但其中又何尝没有风度呢?尽管它是有限的。     奇诺非但不冷漠,而且很乐于帮助别人,只是这种帮助,绝不能建立在“舍己”的前提上。     奇诺在《她的旅行》中曾说过,旅行的第一要素,就是“保住生命”,这一理念一直伴随着她的旅程,之后奇诺所有的帮人、亦或杀人,首先都是以考虑自身安全为主。     在帮人方面,作为一个旅行者,奇诺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决定要不要帮人,对奇诺是一大考验,比如她不可能利用“主角威能”开外挂养活一堆难民,但猎杀几只兔子救助几名遇难者还是办得到的。 在《她的旅行》中,奇诺对一个中弹身亡的人“见死不救”,她本人给出的原因是“我不是神”,我想这句应该理解为“我不是上帝”,而所谓的“上帝”就是一种牺牲与救赎。在无法保证自身的情况下,奇诺往往不会救赎他人,所以她不会对那个挨子弹的倒霉人士拔枪相助,也不会对《Solo》里的小孩伸出援手,甚至对难民群也采取一种近乎置之不理的态度。但别忘了,奇诺也曾在《吃人的故事》、《疾病之国》、《战斗者的故事》等篇章中帮助过别人,而在《竞技场》中,奇诺罕见地决定去改变一个野蛮的国家,并且为止必须冒着生命危险。     在杀人方面,奇诺奉行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 在旅行的过程中,奇诺从不主动去袭击和抢劫他人,但漫长的旅途毕竟让她遭遇过不少险情,没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奇诺决不剥夺别人的生命,比如她曾经就遭过海盗少女的袭击,但最后饶了对方一命,而在角斗场事件中,奇诺亦在血腥的赛场上创下了不杀一人的记录(不算上国王)。 然而奇诺也不是天真幼稚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有歹徒真的威胁到她的生命,那么她会毫不留情地将其射杀,比如《英雄们之国》和《必要之国》就是如此,当然,判断是否有威胁,是一大难题,奇诺就曾在《归乡》中误杀了一个想拿枪和她开玩笑的人。 总的来说,奇诺是很厌恶杀人的,这点她在《必要之国》中就很清楚地表明了,而她的杀人记录基本都是在被迫自卫反击的情况下产生的,很少有因为纯粹的正义感。     奇诺并不无情,也不会无视所有人的生命危险,《温柔之国》的最后火山爆发了,很快毁灭了那个国家,望着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小樱所居住的故乡,奇诺一言不发地站在原地呆了许久……这段情节,其实也正体现了奇诺外冷内热的一面。     有位网友总结了书中三位主人公的特点,认为奇诺是“自然善良”,希兹是“程序善良”,而师父则是“盗亦有道”。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的关于《奇诺之旅》的众多评论中,最为独到的一种。     还有另一位网友对奇诺的评价也是我非常赞同的:     “她身上有种奇妙的东西,不是可爱,不是美丽,甚至不是善良,而是——坚强。她的冷静,她的原则,她的为人处事,她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从来没有在动漫中见到过这样的女孩子,没有开朗少女的闹,没有温柔少女的笑,没有三无少女的冷,没有经常在其他女主人公身上出现的修饰与做作,只觉得奇诺是个不平凡却并不让人惊异的女孩,是个真实的存在。”     奇诺无疑是三位主角中最真实的一个,除去众主角超人的能力,现实中我们未必能像师父那样走到哪都大闹一场,也未必能像希兹那样无时不刻地贯彻着属于自己的正义,更多的时候,还是像奇诺那样,有限度地帮助别人,努力地自我保护。     师父是在冒险,希兹是在流浪,奇诺才是在旅行。     和其他动漫主角不同的是,奇诺并不属于“正义”、“邪恶”、“灰色人物”的任何一个范畴,她没有政治家的野心,可也不想当圣人。     奇诺在漫长的旅途中,经历过太多的国家,体验过各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这种经历丰富了以后,她就明白文化不有不同之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她对各国的文化都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不以“大义”去强行“纠正”一个国家的传统。就像在现实中,裸奔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某些国家中,男人光着身子是正常的事,如果旁边有女性路过时,男人还不能羞愧地遮住自己的敏感部位,因为在当地这一举动是对女性的不敬。 安全之国、塔之国……这些国家的传统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但对于见过形形色色、迥然不同的多个国家文化的奇诺而言,她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将自己的个人想法强加于人。     奇诺不但不干涉一个国度的文明,有时候也不干涉普通人之间的恩怨,比如《两人之国》中,奇诺就没有出手帮助天天饱受家庭暴力的妻子,最后妻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认识到天底下没有大救星,想要改变自己命运只有作出反抗,最终她成功地制服了丈夫……(剧情很搞笑) 请允许我说教一句,自由不是靠别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争取,况且自由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将自由行使出来却视为奋斗目标是可悲的。     当然,如果你将奇诺的“不干涉”,理解为德国牧师的那段“当初他们XX,我不说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当一个国度的规则突破了奇诺的价值观底线,她也会试图去反对,这就不得不提到《角斗场》了,故事最后以奇诺一枪击毙国王、并制定新规则要求贵族之间进行决斗告终,在这一篇章中,奇诺在连续几次坚持“不杀人”后,罕见地主动杀了人,并利用国家规则,将自己的理念渗入了这个畸形的国度。 在动画版《吃人的故事》中,奇诺救下了几个男人后却被恩将仇报,差点死于非命,可当摩托车问她下次碰到遇难者时,还会不会出手相救,奇诺回答“会”,在她的内心深处,隐隐期待着自己有难时,别人也能出手救她。这说明了奇诺的“不干涉”,并不等同于“视而不见”。     奇诺一般“不干涉”,但有时候是“无法干涉”。最为倍受争议的故事《和平之国》,就让奇诺迷惘了一回。     很多人看动画版的这一集时,总会感到愤愤不平,包括我最初观看时也是持这种心态。可是在看过很多遍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不过,这“一些”中,并不包括对塔塔达人的同情)。     是的,那两个大国很操蛋,可我们,不就是这些“和平之国”的居民吗?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用杀人武器维持着的和平、视而不见和平生活之下的血腥和残忍。     人天生具有竞争心,我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除非你已经灭绝人性,况且,否定这句话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意识。 竞争的体现小至对自身观点的维护(即争论)、大至两个国家的对抗(即战争),这两者之间只是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的区别罢。     国家之所以为国家,是因为有着自己的利益,否则世界早“大一同”、“地球村”、没有任何文化和种族的冲突了。我们和某西方超级大国之间的和平,是建立在某半岛的分裂上的,虽然搞得人家同一家庭却分离两地、几十年不能相见,可我们能用“爱国”、“信念”、“荣誉”、“自由”来解释一切。某半岛只是众多“塔塔达人”的其中一小部分罢,他们的灾难,就是我们和某大国的和平,他们的痛苦,“好过”我们和某大国十几亿人一起痛苦。没有这些“塔塔达人”,我们就得直接和某大国正面冲突了。     塔塔达人被任意主宰是很可怜的,所以奇诺忍不住质问馆长:“被杀的塔塔达人怎么办?我想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家人。”     馆长没有直接反驳,她回想起了在那场战争中,死掉的几个儿子……     “或者,你有更好的建议吗?”奇诺被馆长的这句话问得哑口无言,没等她反应过来,馆长又说了一句:     “和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被牺牲掉的对象,不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馆长搭着奇诺的肩膀,露出了只有慈母才有的亲切眼神:“等到有一天,你找到了家庭,怀上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母亲,感受到孩子在你的身体里跳动时,你就会明白我的心情了。”     是的,你我都感到愤慨,可你会赌上十几亿同胞,去为“非我族类”鸣不平吗?或者更生活化点地问:你会牺牲掉自己的家庭、父母、孩子、事业,去为他人作嫁衣吗?     再说塔塔达人,其实他们现实和疯狂的程度完全不在“和平之国”下。他们打不过两个大国,但又需要发泄自己的怒火,所以他们拿奇诺当出气桶,这不禁让人想起某XX团喊“灭洋”,结果他们不敢动侵略者军队一根毫毛,“刀枪不入”的他们不敢挑战全副武装的军人,倒是“敢”把买了一支外国铅笔的一家人给灭门了……     (打住,不想再写下去了……)     对于自己太喜欢的作品和主角,我不轻易写评论,生怕写得不好。奇诺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主角,本文虽然啰嗦了这么多,但也没能表达出我对她的所有看法。     文中的观点有偏颇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观念,唯独不变的只有对《奇诺之旅》的兴趣,也许再隔一段时间后,我会自己推翻之前的一些观点。
小说 轻小说
十月围城前传 豆瓣
所属 作品: 十月围城前传
作者: 编剧:郭俊立 / 秦天南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009
小说以电影《十月围城》的一流剧本为基础,对电影前半部分的文戏做了更进一步的扩充、阐释和深化。
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保镖和刺客的故事。在电影文本武戏的基础上,小说从文戏入手,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赌徒的蜕变,乞丐的挣扎,车夫的爱情,小贩的勘悟,少爷的理想以及方红的自由体悟。一切皆有因由,在因果中触动不同人内心的一个点。正是在这因果触动中这些寂寂无名的小人物,在良知与正义的呼唤下,放弃了爱情、事业、家庭,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那血腥的十里长街……
目录
第一章 慈禧伪照门
第二章 十二岁的少年
第三章 10月10日清晨
第四章 “聊聊正事”
第五章 “我很激动!”
第六章 方家班和女武生
第七章 10月11日清晨
第八章 小情歌和有惊无险
第九章 被一锅端的洪门
第十章 史密夫的城
第十一章 赌徒
第十二章 移情物红灯笼
第十三章 10月12日清晨
第十四章 一个人的善念
第十五章 二十分钟与三十余条人命
第十六章 我不哭,我吐血
第十七章 最原始的道德感
第十八章 10月13日清晨
第十九章 “翩翩”刘公子的相知之物
第二十章 全家福
第二十一章 最高的高手
第二十二章 唯一的“专业人士”
第二十三章 小银钗和杏燕楼
第二十四章 何谓革命
第二十五章 10月14日清晨
第二十六章 “嘀嗒,嘀嗒”
第二十七章 蒙鸠
第二十八章 绿色小娃娃
第二十九章 “X”记号
第三十章 抽签
第三十一章 10月15日清晨
中国足球演义 豆瓣
作者: 苏少泉 / 黎国尧 1998 - 6
2010年2月1日 已读
前半部写得比较好,后斗部就算了吧。李惠堂的退役,宣告了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中国足球 小说
暗黑童话 豆瓣
所属 作品: 暗黑童话
8.2 (119 个评分) 作者: [日]乙一 译者: 龚婉如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11
《暗黑童话》内容简介:因为一场意外失去左眼的高二女孩菜深,也同时丧失了记忆。在接受眼球移植手术之后,她的左眼竟开始频繁出现另一个男孩的过去记忆,包括他死亡之际所见到的最后影像。因为没有过去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她,於是决定前往男孩的世界找出害死他的凶手。但是,在那个地下室等待她的,却是暗黑澄澈而令人心痛的,爱的记忆……
2010年1月20日 想读 评价很高
小说
奔流 豆瓣
作者: 田中芳樹 译者: 希沙良 尖端 1999 - 9
中国南北朝时代,面对北朝魏威胁的南朝梁,以受皇帝萧衍信赖的年轻将军陈庆之负责防备魏的来袭。
终于,魏的中山王元英率领八十万魏军攻打位于边境淮河河畔的重镇钟离城。梁军只有不到三十万的兵力,陈庆之、曹景宗、韦睿率领的梁军能够击退压倒性的魏军吗?而在战斗的背后,还隐藏了祝英台、梁山伯的悲恋故事……
这是描写中国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战.钟离之战的历史小说杰作!
2009年12月25日 已读
完整呈现南北朝钟离之战的历史小说,各个方面都交待得很清楚,只是中间插入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显得很古怪,也很多余。
南北朝 历史小说 小说
奇诺之旅Ⅻ 豆瓣
作者: 时雨泽惠一 / 黑星红白 台灣角川 2009 - 9
書衣後面 「捐贈之國」─How's Tricks?─
--------------------------------------------------------------------------------
彩頁   「山賊們的故事」─Can You Imagine!─
--------------------------------------------------------------------------------
彩頁   「剽竊之國」─I Have Ever Seen Before─
--------------------------------------------------------------------------------
彩頁   「願望」
--------------------------------------------------------------------------------
序幕   「在幸福之中·b」─Birth·b─
--------------------------------------------------------------------------------
第一話  「正義之中」─Idiots─
--------------------------------------------------------------------------------
第二話  「惡魔降臨之國」─Talk of the Devil─
--------------------------------------------------------------------------------
第三話  「祈求之國」─Common Sense─
--------------------------------------------------------------------------------
第四話  「日晷之國」─Counter Strike─
--------------------------------------------------------------------------------
第五話  「努力之國」─Passage 2─
--------------------------------------------------------------------------------
第六話  「續·捐贈的故事」─How's Tricks?─
--------------------------------------------------------------------------------
第七話  「信的故事」─the Weak Link─
--------------------------------------------------------------------------------
第八話  「賭的故事」─Which is Which.─
--------------------------------------------------------------------------------
第九話  「集點之國」─Serious Killer─
--------------------------------------------------------------------------------
第十話  「在雲端前面」─Eye-opener─
--------------------------------------------------------------------------------
尾聲   「在幸福之中·a」─Birth·a─
2009年12月19日 已读
2009年12月19日 评论 《奇诺之旅》第12集观后感 -     本文严重透剧,观看慎重。     千盼万盼,第12集终于买到手并看完了,总来的说,作者的水准总算有所回升,我还担心他江郎才尽了,呼~     不过内蒙古出版社又再漏译了!主要漏掉了《捐赠的故事》(书中有《续捐赠的故事》),还有就是彩色页面上的《山贼的故事》只译了一部分。口胡!     先谈谈两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故事。     《努力之国》这个故事,堪称又一版的《愚公移山》,也许读者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傻逼到了极点,但其实未必!人家这种看似劳劳无功的行为,说不定反而能让他们总结出种种被常人所忽略的经验,最后突然间就发明了XXXX,科技一下子就突飞猛进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归功于他们屡试不爽的一次次失败,就像爱迪生的上千次失败,让他老人家得知世上有一千种东西不适合用来制作电灯炮一样。 相似的例子有《塔之国》,这个国家里的人们整天干着傻逼到极点的活儿,没有一件工作不是围绕着那座该死的塔进行的,但我们仔细瞧瞧,会发现该国路上到处有陶瓷建筑和陶瓷商品,可见陶瓷业之发达,这显然是由于塔之国人民的傻逼行为所带来的成果,在建塔这一前提的刺激下忽然振兴了一个产业,这对塔之国的文明而言未尝不是件幸事,未尝不值得骄傲。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今日被我们引以为傲的事物,在最初时也不过因为我们的祖先某一天突然脑残了,做了某个傻逼行为,结果一不小心就搞出大文化了。 就拿飞行来说吧,别看今日的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还可以快到目的地时找个借口返航,让人得意之极,然而在N久N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却把一对公鸡翅膀装在身上,再从屋顶上跳下去,以为从此就能HIU的一声飞起来,没想到却摔了个四脚朝天……大概现在的人会将这些事引为笑谈,然而你不能否认,这就是人类登天梦想的第一步。 再说瓦特这脑残的家伙吧,整天有事没事就盯着水壶看,结果看着看着就把蒸汽机给搞出来了,还开创了一个蒸汽时代,恍惚之间就工业革命了,对此你有啥办法叻?可见不要笑人家傻逼,你要笑了,那傻逼的其实就是你自己了,到时你就成为瓦特之辈的传记中登场的某个有眼不识泰山的路人甲,让读者笑骂道:“这傻逼的,有眼无珠,居然不知瓦特何等聪明!”。     《在云端前面》这个故事写得挺不错,但同时也看得我一头雾水。 首先本篇的主角是原创角色——一个没有名字的奴隶,奇诺则成了一个死跑龙套的,只在最后露一面(汗~这个故事也有够长的,算是中篇级的了,《船之国》奇诺好歹也有相当的戏份)。 这章故事让我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比如主角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仅仅只是像商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还是大有来头?他真的和奇诺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没有见过一次面?难以理解。也许这一条并不是很重要,但下边提到的这些,就更难理解了。 中途和主角说话的那辆摩托车,不用多说了,肯定是汉密斯,从它那臭屁得可以的语气就可以猜出了,但问题是,汉密斯怎么会待在那鬼地方? 商人们全死后,汉密斯口中所说的“高明的计略”,是什么意思?从奴隶的反应、以及汉密斯与他的对话来看,我们可以排除他是凶手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凶手就可能是另外两个人了。 第一种可能,是奇诺,但我们也知道,奇诺虽然杀人时毫不手软,但绝不是喜欢滥杀无辜的人,如果不是那群商人危害到她,就不会被她杀害,这是否暗示了那些商人其实是土匪强盗之流?他们抢走了奇诺的摩托,所以奇诺就对他们下手,最后夺回了汉密斯,还抢走了商人身上的财物? 第二种可能,是把奴隶贩卖给商人的那个人,因为嫉恨商人敲了他的竹缸,所以出于报复,把毒草卖给商人毒死他们?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解释汉密斯为何在商人的营地里了,也许是奇诺路过奴隶的国家时,出于种种复杂原因,把汉密斯给丢了? 以上两种可能,都存在着不少漏洞。     PS:话说奇诺的头发改变了不少,一开始时的发型有点类似于男孩子,但现在的模样更像是任何一个短发女生都会留的发型,看了作者的原话,似乎是有意而为之。咳咳……
小说 轻小说
东周列国志(上下册) 豆瓣
作者: 蔡元放 / 冯梦龙 译者: 刘国辉 1995 - 6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无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2009年12月17日 已读
这部是白话版的,非常好看,个人觉得比《三国演义》更出色,况且本书比较尊重史实,而不像《三国》那样有太多黑白颠倒、移花接木的内容。本书要说有什么地方不好,就是战国部分太简略了,只占全书四分之一。
2009年12月19日 评论 白话版《东周列国志》 -     《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完全不让《三国演义》,而且高度尊重史实,只有部分情节是合理虚构的,没有像《三国》那样有太多黑白颠倒、篡改历史的现象。可见精彩的故事,不一定就得胡编乱造,按照史实来写未必不能把故事讲得很生动。     不过作者喜欢在字句上喜欢咬文嚼字,相比起《三国》而言生涩了很多,虽然只要学历在高中以上、对文言文略知一二的人士,都可以很好地把《东周》给阅完,但毕竟还是使得受众范围缩小了不少。     也许正因为如此,《东周》经常被人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看过的几个版本的感受。     1:《白话东周列国志》(文联出版社,单册)     这个版本给我的印象非常差!错别字一大堆,语句也白得可以,没有什么韵味,有些地方简直像是在翻译英语,即便译成现代白话,也不用白到这种程度吧!要水平没水平,要文笔没文笔,总之堪称最差的一个版本。(封面详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04996/ )     2:《东周列国志(现代语文版)》(时事出版社,二册)     不用多说,最好的一个版本!作者不是简单地将古语译成现代文,而是对其进行加工,使之阅读起来很舒畅。不过本书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主要是部分地方有误译、漏译的现象,比如楚庄王的那段“三年不飞……”就漏译了一句,但没关系,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整部书的高水准。(封面详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39864/ )     3:《春秋战国演义》(延边人民出版社,三册)     其实这一版与上边的时事版差不多,同一班人翻译的,语句基本一样,区别就是本版加进了很多译者的观点和相关的补充内容,这些新加进去的东西,笔者的感觉是:半好半坏。有些地方有如画蛇添足,显得很罗嗦,但也有一些地方确实不错,比如对李牧生平的介绍,原著说的太简略了,而本书则补充了他对战匈奴军队的事迹。另外本书还有漏译现象,比如燕太子丹逃出秦国的那段,居然被漏掉了,好在这类情况还不是特别严重。(封面详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551247/ )     4:文白对照版《东周列国志》(沈阳出版社,四册)     这个版本我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是四册的,价格超贵,不太值。(封面详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41033/ )     5:《东周列国故事》(林汉达)     其实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就是在《东周列国志》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的,文笔通俗易懂,但相比起原著来说简略了一点(原著80万字,林汉达的书则有50万字)。中华书局的版本是最好的,但已绝版,只能在淘宝和孔夫子这些网上书店买到;文汇版最流行,但字体太小,不推荐;中国少年儿童版分为《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有删改,大约20万字左右。     《东周列国志》是公认的经典,不过书中的战国部分(84-108回)写得很简略,不如春秋部分(前83回)来得细腻。如果你觉得有遗憾的话,可以买延边版的《春秋战国演义》,若觉得还是追求原汁原味的好,就买时事版的《东周列国志(现代语文版)》吧。
历史 小说
吴大帝孙权 豆瓣
作者: 周思源 2007 - 4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在位30年,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吴大帝孙权是著名学者,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周思源倾力打造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孙权的文治武功,还历史以真实的面貌。
太平天国(上中下) 豆瓣
作者: 张笑天 1999
这是中央电视台超《三国演义》《水浒》,投资达1.5亿元的同名电视连续巨片的长篇原著(该剧由作家本人编剧改写)。作家吸收了大量太平天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客观真实,绝不戏说。经创作十年而成此气壮山河史诗般的历史长卷。小说气势恢弘,文武兼备,生动全面地再现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情景最为壮烈、教训也最为深刻惨痛的农民战争,详细展示了那场震惊中外、波澜壮阔的起义由盛至
2009年10月20日 已读
非常好看的一部书,当时我是一口气看到完的,没有间断过。只是该书自称“坚持客观真实,绝不戏说”,个人觉得“客观”还算得上,没有像课本上那样丑化曾国藩,但“绝不戏说”这个纯属扯淡,虚构的地方多着去。
历史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