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龙争虎斗 (1973) IMDb TMDB 维基数据 豆瓣
Enter the Dragon
7.6 (91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高洛斯 演员: 李小龙 / 石坚
其它标题: Enter the Dragon / 龍爭虎鬥
少林叛徒韩先生(石坚 饰)背叛少林后,斥资买下一座小岛将其改造成私人王国,韩先生及一干手下在岛上制贩毒品,强迫女性卖淫,警方欲将其绳之以法却苦无证据。少林高徒李(李小龙 饰)的功夫已经超越有形境界,他受师傅与政府请托,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由韩先生主办的比武大会。比武大会期间,是登陆孤岛搜集证据的唯一机会。同时韩先生的私人保镖熬加达曾经杀害了李的姐姐,是李恨之入骨的仇人。
比武大会的邀请发出,世界各地选手纷纷聚集,有债务缠身的鲁柏、勇于对抗不公的威廉士等人与李一同登岛决一雌雄。李找到了政府在岛上安插的情报员美玲,在后者的帮助下,李与各路选手以及韩先生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猛龙过江 (197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猛龍過江
7.9 (130 个评分) 导演: 李小龙 演员: 李小龙 / 苗可秀
其它标题: 맹룡과강 / ドラゴンへの道
  新年前夕,香港青年唐龙(李小龙 饰)受远在罗马经营餐厅的陈清华(苗可秀 饰)之叔父所托,远赴罗马助陈清华一臂之力。原来,陈清华从父亲手中接管餐厅不久,当地的商业集团看中了餐厅所在的地皮,而陈清华想守住家业不愿出售,商业集团随使出下三滥手段,日日派流氓骚扰,令餐厅生意难以为继。唐龙甫一到罗马,因语言不通闹出不少笑话,陈清华则以为强援是律师,岂料是一莽撞的乡下青年,不免失望。餐厅众服务员为了抵御流氓,自发学习空手道,但仍然被对方欺侮,危急时刻唐龙出手,将一众流氓痛打。不甘失败的商业集团欲至唐龙于死地,陈清华担心其安危劝唐龙离开,面对将陈清华绑架的下流对手,唐龙忍无可忍,与商业集团聘请的众多高手展开连番搏杀……
2009年7月23日 看过
超搞笑,只是结局很悲凉……
9分 李小龙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 (1974)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
8.7 (103 个评分) 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 演员: 布鲁诺·斯列斯坦 / 瓦尔特·拉登加斯特
其它标题: 하늘은 스스로 돕는 자를 돕지 않는다 / カスパー・ハウザーの謎
  一间封闭的地下室,肮脏、腐臭,孤儿加斯·荷伯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依靠水、乾面包以及一只玩具马长大的加斯·荷伯被养父从地窖里架了出来,第一次见到阳光   养夫将他送到城市里,交给一位军官照看。军官叫来了一个书记员,以德国人典型的严谨方式记录下加斯·荷伯身上的每一处伤疤,携带的每一件物品,记完之后还不禁自豪地说:多么完满的记录啊。加斯·荷伯迅速成为小城里各色人物寻奇的中心,人们向对待天外来客一般,将他当作文明的试验品,用剑和火刺激他的反射神经,甚至用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鸡来吓唬他也成为人们的乐趣。最终,人们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并抱怨养活他已经成为社区的负担。于是他被送往马戏团,以自己的呆拙目光被马戏团主持宣称为“欧洲第一怪人”,成为换取人们片刻欢娱的工具。
2009年7月16日 看过
如果你喜欢《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盲山》这类纪实性很强的电影,应该就不难爱上本片了。

这个故事可不是虚构的。推荐一篇很好的影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029901/
9分 德国
浮士德 (1926)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8.5 (75 个评分) 导演: F·W·茂瑙 演员: 格斯塔·埃克曼 / 埃米尔·雅宁斯
其它标题: 파우스트 / 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
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爱米尔·强宁斯 Emil Jannings 饰)以浮士德的灵魂为赌注打赌,梅菲斯特坚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浮士德(格斯塔·埃克曼 Gösta Ekman 饰)会在欲望的引诱之下日渐堕落,而上帝则相信浮士德的理性终究会打败欲望。梅菲斯特化身成为一条黑狗来到了浮士德的身边,并且成为了随时随地满足他任何愿望的仆人。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浮士德返老还童成为了神采奕奕的青年,并且邂逅了单纯善良的玛格丽特(卡米拉·霍恩 Camilla Horn 饰),在梅菲斯特的作弄之下,玛格丽特坠入了爱河,却在意外之中误杀了自己的母亲,她的哥哥亦死在了浮士德的手中。绝望的玛格丽特最终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关入了监狱之中,而浮士德的旅途却并未走到尽头。
2009年7月13日 看过
在我目前看过的黑白默片中,深觉这是最好看的一部。

作为一部爱情剧,本片有些失败,但若以思辨的方式来看待这个故事,则非常出色,尤其女主角被绑在柱子上时,围观群众的各种表情,堪称神来之笔。

个人感觉魔菲斯特更像是主角,浮士德始终很被动,没有起到主导剧情的作用。
9分 德国
钢琴之森 (2007) 豆瓣 TMDB Bangumi IMDb 维基数据
ピアノの森
7.6 (63 个评分) 导演: 小岛正幸 演员: 上户彩 / 神木隆之介
其它标题: ピアノの森 / 森林中的钢琴师
刚转学到乡下的雨宫修平(神木隆之介 配音),是一个励志成为钢琴家的小学5年级学生。刚进新班级就被班上同学捉弄了,同学一濑海挺身而出替他解围(上户彩 配音),两人从此相识。在一之濑海的带领下,雨宫修平见到了一架被舍弃森林中的钢琴,并发现这架钢琴只有一濑海能弹出悦耳的琴声。音乐老师阿字野(宫迫博之 配音),在听说海能够弹响这架钢琴之后,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激动。原来,那架钢琴正是阿字野丢弃的。一濑海知道许多音乐家的曲子,当他回到森林演奏时,发现只有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无法演奏。于是,第二天便拜托阿宇野教自己演奏小狗的方法,却被教导弹音阶。在几天的练习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能弹小狗了。作为回报,海答应完成阿宇野的一个愿望——参加全日本钢琴大赛的地区预选赛,他能通过预赛,并弹出属于自己的心灵音乐吗……
本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一色诚的同名漫画。
2009年7月9日 看过
很多人将本作称为“励志片”,但其实这部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的理念并非什么“勤奋”或“天赋”之类,而是对独立思维的追求、对死板教条的挑战、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磨合。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钢琴奏鸣曲K310,是当年身为卑微的宫廷乐师的莫扎特,为挣脱命运束缚、对自由理想而创作的曲子
2009年9月28日 评论 只不过是“日本第一” -     上帝也是会犯错的,你看他不就创造了人类吗? ——题记1     规矩是用来服务人、而不是用来烦死人的,可是很多时候,规矩却恰恰被用来烦死人。 ——题记2     《钢琴之森》的主题可以是任何一种解释,唯独不是所谓的“天赋与勤奋”——很多人的讨论都止于这点,恕我难以苟同。 这部作品的真正主题毫无疑问是“独立与自主”,追求自我解放和思维独立,敢于挑战“权威”和“规则”,这才是本片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都说“身心自由”,然而比身体自由更加难以解放的,是心灵的自由。     老实说初看本片之时,我压根没有去联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10来贯穿整个故事,后来看到了我的朋友Ericson_写的一篇观后感(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37812/ ),方知该曲大有来头,放在本片特别具有寓意。 到了网上查了一下该曲的资料,差不多也就是Ericson_所描述的那样:     “片中那首贯穿前后两位主角都弹奏的参赛作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隐喻了导演的思想,莫扎特这首曲子创作于1778年,此时小莫的身份仍然是一名卑微的宫廷乐师,渴望自由民主的精神使得他最终摆脱了大主教的束缚,做他真正想做的思想意志独立的作曲家,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莫扎特还是死于饥寒交迫之中,K310也成为他挣脱生命束缚、追求理想的代表作之一。”     莫扎特正因为勇于摆脱命运的束缚,大胆地创新,弹奏出属于自己个人风格的钢琴曲,这才有了被世人奉为经典的K310,可是到了那些钢琴大赛上,K310却成了钢琴手们必须弹奏的死规则,基于自由理想的创新,却被当作不容质疑的权威来束缚他人,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讽刺。     莫扎特固然是个了不起的钢琴家,但凭什么必须非得以他——或者谁谁谁——的曲谱,来作为衡量一个人弹奏钢琴的绝对标准呢?凭什么非得弹得和他的曲谱一个样,才能得高分呢? 我这么说,绝无任何一丝企图去贬低伟大的莫扎特,只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下,到底是莫扎特>钢琴,还是钢琴>莫扎特,亦或钢琴=莫扎特。 显然这类观念纯属扯淡。     孔子没有强迫别人非得遵从儒学不可,马克思没有蛮横地剥夺他人质疑《资本论》的权利,释迦牟尼没有说只有加入佛教才能去谈论佛典,耶酥没有禁止世人信奉基督教的同时不能信奉其他宗教,莫扎特没有规定只有西装革履的人才有资格弹钢琴,更没有规定只有按照他的曲谱来弹奏钢琴才能算是弹奏钢琴。 可是后世的人们,却用他们的创新,来束缚他人,并且不允许被人质疑。 是的,他们杰出、卓越,所以他们是圣贤,可圣贤并不是完人。不但圣贤们会犯错,上帝也是会犯错的,你看他不就创造了人类吗?     《钢琴之森》这个故事,其实正是三个钢琴手摆脱命运束缚的过程,他们都被不同程度地“束缚”着。 小海不必多说了,刻意的模仿阿字野老师的弹奏风格结果遭到了批评,于是天生叛逆的他,开始寻找自我突破之路,他成功了,他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掌声——除了几个思维死板、自以为是的大赛评委。规矩是用来服务人、而不是用来烦死人的,可是很多时候,规矩却恰恰被用来烦死人。这场钢琴大赛的评委们,遵守着最为死板的规则,把原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比赛搞得死气沉沉,硬是将一个天才拒之门外,从而收留下了那些遵照他们的意志去行事、却缺乏“自我”的选手们。大赛的狭隘,已经容不下充满朝气的小海。那个在世人眼里高高在上的“日本第一”,在阿字野老师的眼里,只不过是日本第一而已。小海的舞台不该局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更广阔的天空才是属于他的。 誉子的情况和小海一样,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其实观众们都知道,她的弹奏能力完全不在小海和修平之下,把修平视为“威胁”,是她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就如修平将小海视为“威胁”一样。然而阿字野老师却认为,钢琴其实是不用比较的,每个人都只需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即可,还是那句大俗话: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对此就不多说了,不然又得扯出一堆你我皆知的大道理。 修平是被“束缚”得最深的一个,出身于钢琴世家的他,注定了他不能辱没家族的“盛名”,从小就在父辈的说教下弹奏着沉闷的曲调,成为钢琴家是他必须的“任务”。在修平的内心深处,钢琴简直就是他的敌人,是剥夺了他心灵自由的敌人,为了讨好大人们,他不知因此牺牲掉了多少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弹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儿,而只是一种“责任”,那些耳熟能详的大道理——“乐在其中”、“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关键就是要让自己快乐”等等,不知跑到何时何地去了……如果没有遇到小海,不知修平会否真的如他所推断的那样,总有一天会恨上钢琴呢?     莫扎特不断地自我突破,成了一代名家,他被后世人视为“权威”和“真理”,神圣得“不可侵犯”。 于是乎,某某钢琴手这段莫扎特的曲调弹得好,那段贝多芬的曲调弹得妙…… 搞了半天,除了复制与模仿,还是复制与模仿。殊不知莫扎特们并非天生的。 然而实际上,所谓的“权威”不也就像世界纪录,是为了被挑战而存在的吗?所谓的“真理”,不也是经受了一次次的验证,才能证明它的正确性吗? 没有对华罗庚的挑战,何来陈景润的数学定律?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纠正,何来咖利略的铁球落地?孟子尊敬孔子而不盲从孔子,朱熹则将孔子奉为零缺点的神明,所以孟子能够成为孟子,而朱熹则只不过是朱熹。 真理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被质疑,因为它驳不倒,所以不怕被质疑,反复验证只能证明它的确“驳不倒”,只有伪真理,才会害怕被质疑。 曲谱正和文学一样,是积累了各种生活经验,才被不断地创新出来。狄更斯不是马克吐温,歌德也不是凡尔纳……正因为有了百家争鸣,文学的世界才会精彩。我并不懂得钢琴,但我认为音乐也是如此。     音乐本来就是开明的、无国界的、没有死规则的,而贝多芬更是以一曲《命运交响曲》提倡人们不该被规则绑绑得死死的……音乐是为了丰富人的生活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成为一种负担。不断的创新才是音乐生命力的来源,难道不是么?     《钢琴之森》这部作品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它带给我的感动绝不是很多人所说的“天赋与勤奋”,而是那种自我超越、追求独立思维的精神。 附1:片中的《致爱丽丝》     小海说到他老妈的八音盒播放的曲子正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我想这个情节具有一定的隐喻。 关于这首曲子,网上的资料如下: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附2:《钢琴之森》的主题不是天赋与勤奋!(文:Ericson_)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37812/
9分 动画 治愈系
枪火 (199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鎗火
8.9 (671 个评分) 导演: 杜琪峰 演员: 吴镇宇 / 任达华
其它标题: 鎗火 / The Mission
黑社会老大文哥(高雄 饰)被人追杀,其弟阿南(任达华 饰)安排五个人来做其兄的保镖,并命令他们查出暗杀文哥的幕后人物。这五人分别是阿鬼(黄秋生 饰)、阿来(吴镇宇 饰)、阿Mike(张耀扬 饰)、阿信(吕颂贤 饰)和阿肥(林雪 饰)。阿来和阿信是知名的高手,阿鬼、阿Mike、阿肥则是金盆洗手的昔日英雄:阿鬼是文哥以前的手下,阿Mike是神枪手,阿肥是枪械专家。五人同心协力,将杀手擒获,并查清了幕后主使人。五个不认识的江湖人成为肝胆相照的好友,这时,阿南告诉阿鬼,阿信与文哥之妻通奸,要求阿鬼去杀死阿信,阿来坚决不允许这么做。阿Mike和阿肥又分别支持阿来和阿鬼,最后他们约定在一家小餐厅解决这个问题,互相对准的枪口真是一触即发……
2009年7月6日 看过
香港最杰出的黑帮片之一。要注意的是,本片有太多的“隐藏情节”,很细腻,观看时不要停留在“表面剧情”上,留心点,留心!
9分 黑色幽默
忍者乱太郎 (1993) 豆瓣
忍たま乱太郎
8.7 (88 个评分) 导演: 芝山努 / 河內日出夫 演员: 高山南 / 田中真弓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普通人家出身的男孩猪名寺乱太郎祖辈曾是忍者,在父亲的劝说下,他离开家乡摄津,进入当时一流的忍者学园学习。在学校,他认识了与之同龄的新兵卫和雾丸。新兵卫是一个出身富商家庭的小胖子,为人迷迷糊糊,对吃尤为感兴趣;雾丸则是身世贫苦的孤儿,为人精明,贪财吝啬。这三个性格迥异却的小家伙成为好朋友,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经常因为考试不及格受到处罚。当然,以校长大川平次涡正为首的老师们也都是性格古怪且鲜明的爆笑人物,乱太郎他们和周围的同学、老师一起上演了连番搞笑、有趣的精彩好戏……
本片根据漫画家尼子騒兵衛原著《落第忍者乱太郎》改编,改编成动画时,因NHK电视台的禁忌而将“落第”二字去掉。
2009年7月5日 看过
★这部作品还在无限期连载中,每年都有推出新作品,中国大陆观众对本片的印象,基本停留在辽艺引进的前90集(45X2集)上,每集十几分钟。辽艺后来还译制了第二季120集、第三季88集(44X2集),再之后的作品陕西华图译制了一部分。
2010年8月30日 评论 《忍者乱太郎》:我心中的一号忍者片 -     这部作品还在无限期连载中,每年都有推出新作品,但中国大陆观众对本片的印象,恐怕只停留在辽艺引进的前90集上,或者说是“45X2集”更准确些,每集只有11分钟,国语版将每两集合并为一集播放,网上流传的所谓“92集”版本,其实有两集是重复的。     辽艺之后应该还译制了第二季(64集)和第三季(40集)。     尽管《火影忍者》现在大红大紫,并成了“忍者”的代言者,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每当提起“忍者”,首先想到的动画片只会是《忍者乱太郎》,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忍者片。     可能因为“忍者”是以偷袭为主的职业,看起来有些不光彩,不够“光明磊落”,不大适合正义一方的人物,所以中日两国的影剧虽然很痴迷忍者,但很少有真正以忍者为主角的片子(从这点来看,很多“忍者片”里的人物并不算真正的忍者,很多“间谍片”里的人物也不算真正的间谍)。     不过既然不能让主角以小偷小摸去诠释“正义”,那不妨让故事变成无厘头吧,没有了一脸正气和高大全,也就无所谓“堂堂正正”了,于是学生作弊、背后偷袭、欺诈对手、以多欺少、装疯卖傻、临阵脱逃……这类放在别的片子里让人不耻的行为,到了本片里反而让人引以为荣了……     更关键的是,主角们都一点也不有型……     乱太郎在这部搞笑片中显得比较“正常”,导致特点不够鲜明,要不是他的中文配音实在太出色的话,就很难对这类角色留下印象了。按现在的说法,乱太郎的人物属性是“吐槽”,这是一种很被动的设定,单独列出来的话很不显眼,以致于他非常依赖和阿丸、新兵卫这两个暴走角色待在一块。乱太郎没和两位同伴在一起时很少有亮点,基本上只有第一集开头时的那段“冒险”、以及暑假期间为了逃避作业忽悠山田老师这两段情节能把人逗乐。不过对于细心的人士,还是能发现乱太郎是一个极具重要性、而且还拥有不少优点的角色,他本身虽然不发光,但却是一支催化剂,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所有角色的特点。     阿丸可以说是这部片子的实际主角,他是个形象非常丰富的人物。一方面他很吝啬,见钱眼开,一枚铜钱就足以让他上刀山下火海,贪财程度在全国排行第三。不过他也是个颇有原则、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贪财,并且经常浑水摸鱼,但从不对有困难的人落井下石。而他的吝啬,也是建立在不违背正直的基础上的,甚至他也有慷慨的一面,有一次他就帮助一个女孩偿还了债务(债主是贪财程度排行全国第二的老太婆),还有一次,在接受了狗熊送来的野菜后,阿丸爽快地将其拿与同学们分享。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抢眼的角色。     新兵卫不用多说了,光是那条长长的鼻涕,就足以成为动漫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传奇,还有他呆头呆脑的程度也堪称一绝。也许时间久了以后,你会忘记新兵卫怎么说话、怎么办事、甚至忘了他怎么有钱,但恐怕不会忘了那条刺眼之极的鼻涕。在这部片子里,你应该把乱太郎、阿丸、新兵卫视为“三位一体”,把他们拆开的话,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精彩了。     土井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在五大主角之中,他拥有最英俊的相貌,却也最容易被破坏形象(注意是“被破坏”,不是“自我破坏”),他平时说话有条有理,但却总是被学生们气得抓狂,他在表面上对学生们很严厉,暗地里却很关爱,他整天说学生们很笨,却容不得他们被别人瞧不起,有一次土井老师和一个优秀班级的老师打赌,谁的学生输掉了比赛就让他们的老师裸奔一圈,学生们也罕见地给他争了气,只是赢了比赛后新兵卫却……除了个性塑造上的出彩,土井老师的中文配音也很出色,给他配音的是刘喜瑞,他简直是土井老师的代言人。看过之前我给《魔神英雄传》写的感后观的朋友,就会知道我对刘老师是非常推崇的,他经常出演一些滑稽角色,人如其名“喜瑞”,片中的那条狗嘿姆嘿姆也是他配音的,绝对的双重搞笑。但恰恰是这个给无数人的童年带来欢乐的配音员,后来患上了自闭症,目前他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山田老师的戏份在五个主角中相对较少,但却最抢眼,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个“伪娘”,当时带给我的冲击力,恐怕只有梁家辉能相比了。和土井老师经常被别人气疯不同的是,山田老师很乐于自毁形象,几乎每次“伪装”都是穿上村姑的衣服再染上口红然后到大街上去乱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胡子和脚毛没刮干净)……除了男扮女装,我对山田老师的最深印象还有咀咒院长的那集,他在院长的咀咒人偶前唱的那段台词让人捧腹:“你这老鬼,我咀咒你,快点给我,加工资……” 院长小气、自私、爱出风头、还整天尽出歪主意,这种评价可不是对他的贬低,因为这是一部搞笑片……关于院长,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情节,一是书画被撕的那集,犯人是谁不必多言;一是“风啊,你吹吧!雷啊,你打吧!”结果……PS:给院长和山田老师配音的都是酷哥专业户韩力。     食堂大娘的表情基本只有一个:怒火中烧。台词基本只有一句:“快给我吃干净!一点也不许剩下!!”户部老师的表情基本只有两个:横眉冷对、软弱无力。台词基本只有两句:“且慢……且慢……”、“肚子好饿……”他要么无敌得可以秒杀任何人,要么虚弱得连剑都抬不起,从来没有正常过。这两个角色都是以不断重复简单的镜头和话语来让人难以遗忘的类型。     别忘了还有嘿姆嘿姆,院长的“心腹”,那条武艺高强的跟屁狗,光是它那古怪的变态笑声,就足以青史留名了…… 附:《忍者乱太郎》CAST 乱太郎——刘艺 新兵卫——王小燕 阿丸——刘子煜 土井老师——刘喜瑞 山田老师、校长——韩力 食堂大娘——刘莉     本片的配音员们大多还参与了《美少女战士》的译制,不妨将这两者比较一下吧~(括号内的“R”是指第二季。刘艺老师罕见地出演女性角色,而且还是反派,包括安和黑暗小姐,后者也就是小小兔。) 《美少女战士》CAST(部分) 月野兔——王小燕 小小兔/黑暗小姐(R)、安(R)——刘艺 水野亚美(R)、月野进悟(R)、可安(R)——刘子煜 爱野美奈子、倩尼迪女王、露娜(R)、卡拉迪亚斯(R)——刘莉 地场卫——韩力 亚提密斯、蒲和良、雄一郎、丁比特、涅夫莱特——刘喜瑞
9分 动画 治愈系
忍者小英雄 (1983) 豆瓣
伊賀野カバ丸
8.3 (6 个评分) 导演: 小華和ためお / 本郷みつる 演员: 中尾隆聖 / 神谷明
伊贺野郎(亦作 小熊伊诺)从小失去父母,他和好友西俊自幼在爷爷的监督下进行忍者训练。不过,对于爱吃得他来说,童年没有什么幸福可言。爷爷将食物据为己有,野郎和西俊只能分到可怜的一点。某天,爷爷吃东西时噎死,临终前将野郎托付给年轻时的恋人,一个年逾古稀,如今已是某所高中理事长的阿婆。
野郎作别自幼生长的大山,进入城市。阿婆悉心照料着野郎,而她的孙女兰(梅儿)却十分讨厌这个没有礼貌、贪吃无度的野孩子。一连串搞笑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改编自亚月裕少女漫画《伊贺野カバ丸》。
2009年6月29日 看过
如果你是80后,也许会记得这句经典台词吧:“炒面!炒面!!”本片的搞笑元素就不必多说了,但也不乏感人的内容。日语版配音更出色些,可惜网上找不到带字幕的日语版。
2010年3月20日 评论 日文版9分,中文版6分 - 日文版和中文版(台湾)的区别,绝不仅仅只有配音的不同。如果你将两个版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中版的水准真比日版逊色了不止一个档次。 首先,中版删掉了不少情节,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几乎每一集都有删节。 第一集被删的内容是麻衣做的一个“噩梦”,中版只有麻衣突然被惊醒的镜头,不过观众都猜得到她做的是什么梦,日版则有具体的画面显示,至于是什么样的内容各位想都想得到。呵呵~ 也许有人注意到了,怎么中版进行大量删节后,每集的长度依然和日版差不多,都是在23分钟左右? 原因很简单,中版很多镜头拖慢了。日版的人物说话很快,然而正因为这种快节奏,才使得本片显得尤为滑稽,不少画面的播放速度放慢后,原来的那种幽默效果反而丧失了。 除了情节上的删节,一些背景音乐和音效也被去掉了,这实在是中版的一大败笔,很多滑稽场面配合着那些音效无疑会更好些,之所以删掉,原因恐怕还是画面被拖慢的缘故,原版音效(及音乐)的长度无法与中版达到同步,所以干脆就去掉了。 中版的前四集还将主题曲和片尾曲替换成没有歌词的音乐,好在这个影响不是很大,不多说。 其次,中版并不完全按照日版进行翻译。这当中有些颇有意思,有些则难以理解。 先说人名,比如四个主角:小雄、梅尔、西俊、海亚。他们原来的名字分别是:河马丸、麻衣、沈寝、疾风。 河马丸这个名字实在老土得有够可以,很符合主角的风格,不过相信很多人已经接受了“小雄”这个译名。 除了小雄,其他三个主角(以及大多配角)的名字,都是音译的,那个年代的动漫界似乎很流行如此翻译日本人名,比如《魔神英雄传》的主角小度,那时译成“瓦塔诺”,听着也觉得满好的(恐怕得归功于出色的中文配音)。 人名的问题不大,有些字句的翻译就很失水准了。看过日语版的人士,一定能听出某些字句中版译得不大准确,这个也就算了,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翻译出来的语句往往缺乏韵味,部分台词还译得很罗嗦。 第4集小雄嘲笑女会长的名字像“米田共”的台词,也译得有些无理取闹,看得令人一头雾水,日语和汉语有太多的差别,用日语念起来很搞笑的话,直译成汉语就未必同样很搞笑了,这段情节只有看日版的才能体会到那种暴笑的效果。 在没有网络字幕组注释一部外国影片的时代,像上边这样的情节,诸如上译之类高水平的译制集团,一般会采用“意译”的方式,也就是说既然无法用“直译”的方式念出原话,不妨适当地修改一下台词,只要能把原来想要传达的那种幽默感表现出来就行了。 再来说说两版的配音。日版近乎完美,中版则很一般。 日版的配音显然更搞笑些,对镜头的细节掌控得很好,夸张的表情和搞怪的语调总能够同步进行。 相比之下中版就差多了,主角小雄的配音还马马虎虎,西俊除了首次登场的第2集,之后一直发挥得不错(可能不是同一个人配音的),其他角色就有些做作了,尤其女主角梅尔,那个扭捏的声音实在让人受不了。 虽然我在这里说了这么多日语版的优点,但还是不得不泼一下冷水,那就是:网上无法找到带有中文字幕的日语版!! 最后说一下日语版的声优。 王玉学院的女校长妤太太(中文版译成“苏夫人”)、以及童年时代的小雄都由野泽雅子担任配音,相当大家对她不会陌生,没错!《龙珠》里的悟空、悟饭、悟天都是她扮演的。 女主角麻衣(梅尔)的配音员也叫麻衣,不知这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 海亚的声优是“老爸专业户”田中秀幸,一般他扮演的角色都是些老阿伯之类,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圣斗士》里的黄金狮子小艾。 西俊的声优是神谷明,他扮演过的知名角色那可太多了,最经典的莫过于《北斗之拳》的主角健四郎(虽然有个日本化的名字,但其实是中国人),另一个名气很大的是《城市猎人》的主角冴羽獠,中文名一般译成“寒羽良”或“孟波”,近期最有名的应该算是《名侦探柯南》里的小五郎大叔,不过神谷现在辞演了,不再担任这一角色。其他知名角色还有《圣斗士》里的北欧神斗士齐格飞(捷克弗列德)、《盖塔机器人》里的流龙马、《火鸟·宇宙编》里的牧村、《超时空要塞》里的福克队长、《相聚一刻》里的三鹰瞬、《福星小子》里的面堂终太郎(以前的译制版居然译成“唐太宗”!)……总之,这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声优。 第一主角小雄的配音员,则是名气很小的中尾隆圣。虽说如此,我却对他一直颇有好感。我喜欢的声优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能一听TA的声音就能立即认出TA来,然而中尾的声音实在太有个性了,风格强烈,一旦记住就能轻易将其认出。第一次听到他的配音,是在《圣斗士》的海皇篇,他的角色是独眼海斗士艾尔札克,当时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过耳不忘。中尾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两类。一是配角居多,少数像《学校怪淡》里的天邪鬼这类达到主角级别的,也没有太多台词,戏份较多的则有《盗贼王》里的二号主角KIR,小雄估计是中尾唯一扮演过的台词很多的一号主角了;一是反派居多,典型的有《圣斗士》的艾尔札克、《龙珠》的弗利萨、《柯南》的泽木公平等等,这次扮演的小雄终于……啊,还是反派!! 《忍者小英雄》可谓是我童年时的感动,那会儿同一时期播放的搞笑片还有《森林好小子》。 《森林》记得最清楚的,是“X老师”,而《忍者》则不用说了,那肯定是:炒面!炒面! PS:《忍者小英雄》还有一部剧场版,故事中小雄和梅儿已经结婚,不过这一集并没有引进我国,在网上也找不到。
9分 动画 治愈系
下水道 (195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Kanał
8.6 (53 个评分)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演员: 特雷莎·伊泽夫斯卡 / 塔杜施·扬查尔
其它标题: Kanał / 搞战地狱篇
1944年9月底,悲剧性的华沙起义已接近尾声,一支波兰“国家军”在中尉查德拉(Wienczyslaw Glinski 饰)带领下驻防一栋破败的建筑。华沙市内被德军分块切断,与家人失散的作曲家米考只好在这支30人小队中栖身。悬殊的军事差距让战士们心灰意懒,米考的钢琴声有些怪异的飘荡在废墟上空。德军的小型攻势很快让队伍无法招架,全员进入下水道转移阵地。
波兰战士们在没有饮食的下水道中茫然前行,德军不时投放毒气,有一些战士疯掉了,但更多人死在了下水道中。查德拉的队伍很快迷失了方向,战士们也分别迷失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
本片获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导演安杰依·瓦伊达(Andrzej Wajda)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
2009年6月21日 看过
瓦依达战争三部曲之二。波兰最好的二战片!!
9分 反战
卡廷惨案 (2007) IMDb TMDB 豆瓣 维基数据
Katyn
8.1 (110 个评分) 导演: Andrzej Wajda 演员: Andrzej Chyra / Maja Ostaszewska
其它标题: Katyn / 爱在波兰战火时(台)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发动闪电战,抢占波兰西部地区。16天后,苏俄由东部进入波兰,并俘虏了约25万波兰军人,将他们分别关押。1943年,入侵苏联境内的德国宣布,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埋葬波兰军人尸骨的万人坑,而苏俄正是残忍杀害这些军人的真正凶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最终将这个波兰国内长久以来的禁忌话题搬上银幕。本片荣获2008丹佛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卢布尔雅那国际电影节观众大奖以及波兰电影节最佳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最佳配乐、最佳音效等7项大奖。
2009年6月21日 看过
我认为,波兰最好的二战片,前四名依次是: 《下水道》(瓦依达执导)、《卡廷惨案》(瓦依达执导)、《钻石与灰烬》(瓦依达执导)、《一代人》(瓦依达执导)!
9分 反战
百万英镑 (1954)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The Million Pound Note
8.0 (168 个评分) 导演: 罗纳德·尼姆 演员: 格利高里·派克 / 罗纳德·斯夸尔
其它标题: The Million Pound Note / Man with a Million
本片拍摄于1953年,根据马克·吐温的小说《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改编。
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想以此验证一个穷人拿到这张巨额钞票的结局。哥哥认为这张钞票对一个穷人毫无价值,最终他还是会穷困潦倒;而弟弟则认为他会因为这张钞票摆脱困境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证明各自的理论的正确的,兄弟两人为此打起了赌。他们将这张钞票留给穷困潦倒的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后出国旅行了,留下对未来一片迷茫的亨利。
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不仅如此,这位幸运的小伙子还取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从此以后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2009年6月20日 看过
牛X的原著,同样牛X的电影。_x000d_
_x000d_
PS:中文版配音还不错~
9分 喜剧
再见,孩子们 (1987) 豆瓣 TMDB IMDb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Au revoir les enfants
8.5 (110 个评分) 导演: 路易·马勒 演员: 加斯帕·曼尼斯 / 拉斐尔·费伊特
其它标题: Au revoir les enfants / 再见童年
二战末期,德国的反犹政策还在坚定不移地推行着。来自马赛的犹太孩子波奈特(拉法艾丽·弗托Raphael Fejtö 饰)因此家破人亡,被送到法国的学校念书。在这里,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守着他的秘密,但还是因为新生的关系常常遭到同学戏弄。其中就有法国有钱家庭出身的朱利安(加斯帕尔·马奈斯Gaspard Manesse 饰)。
朱利安和波奈特成为了室友,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朱利安发现,这个经常被欺负的男孩有着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一面。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成了童年要好的伙伴。当朱利安从种种迹象猜测出波奈特的犹太人背景时,他没有疏远波奈特,而且还帮忙隐藏这个秘密。也许在孩子的心中,政治世界在真挚的友谊面前显得太过渺小。
然而,大人的魔掌还是侵入了波奈特的人生,保护犹太孩子的神父和波奈特都被出卖了……
2009年6月19日 看过
“法奸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影片是《拉孔布•吕西安》和《好奇心》。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伟大的法国电影!

永远忘不了那位老人的话:“再见,孩子们,再见!”
9分 反战 德国
朗读者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Reader
8.5 (1017 个评分)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演员: 凯特·温丝莱特 / 大卫·克劳斯
其它标题: The Reader / 为爱朗读(台)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2009年6月18日 看过
(9/10)本片的原意是好的,但我实在很不喜欢片中的那些裸镜(尽管这对塑造人物很重要)。影片的后半部才是我所喜欢的。对于曾经的法西斯,“理解”不等于必须“代为反思”,这部片子难得的地方就是将“理解”和“谴责”同步进行,自作多情的陆川一郎的确得再好好地学学。
9分 反战 德国
罗宾汉大冒险 (1990) 豆瓣
ロビンフッドの大冒険
8.5 (11 个评分) 导演: 真下耕一 / 红优 演员: 伊仓一惠 / 松井菜樱子
十二世纪的英国诺丁汉郡,亚鲁恩男爵(江原正士 音)和夏佛多主教(島香裕 音)相互勾结,鱼肉乡民。一向以正直善良著称的汉帝克顿家族公开反抗他们的压迫,却惨遭灭门,最终只有少年罗伯特(伊倉一恵 音)和几个兄妹侥幸逃出。在此之后,汉帝克顿最后的血脉逃入夏伍德森林,并与盘踞在此的山贼葛雷多·约翰等人成为朋友。罗伯特拿着父亲的弓箭,以“罗宾汉”的名字与男爵和主教展开对抗。他们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却也遭到权贵的憎恨。正邪双方你攻我伐,争斗不止。另一方面,被迫成为男爵人质的兰卡斯特家族的千金玛丽安也成为罗宾汉他们的一员,而她所佩戴的十字架似乎又隐藏着重大的秘密……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改编,由NHK电视台制作,1990~1992年期间播出。
2009年6月18日 看过
回忆啊,回忆!那记得那首悠扬的草笛声吗?广东版的国语配音很赞,可惜失传了,现在网上只能找到台湾版的……
9分 假小子 动画 治愈系
ON YOUR MARK 吉卜力实验剧场 (1995) IMDb 豆瓣 TMDB
On Your Mark ジブリ実験剧场
8.5 (150 个评分) 导演: 宫崎骏 演员: CHAGE & ASKA
其它标题: On Your Mark ジブリ実験剧场 / ON YOUR MARK
未来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早已无心身边美丽的点点滴滴,甚至不惜予以破坏。某天,政府军队闯入某神秘组织的大厦。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这群邪恶之徒消灭,并在仓库找到了长着一双美丽翅膀的天使。军人恰克和飞鸟眼睁睁看着天使被军方接走进行试验研究,这令他们心中闷闷不乐。经过一番准备,他们乔装打扮混入实验室,救出了失去自由的女孩,全力以赴将她送回自由的天地……
本片为宫崎骏为日本著名流行组合恰克与飞鸟(Chage & Aska)拍摄的音乐录影带。
2009年6月16日 看过
宫崎骏执导的短片动画,故事虽短也没有台词但却很动人。两位男主角是现实中的飞鸟和恰克。
9分 动画 反战 治愈系
Gettysburg: Music From Th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豆瓣
Randy Edelman
发布日期 1993年9月28日 出版发行: Milan Records
US only 180-gram 2 LP pressing.This realistic portrayal of one of the bloodies battles ever stars Martin Sheen and Jeff Daniels. The soundtrack features the compelling and original score by Randy Edelman. His accompanyment creates an emotional ride that complements and enhances the Gettysburg experience. Edelman's score plays a huge role in Gettysburg, which chronicles the major battle of the U.S. Civil War. His evocative, emotional and courageous work helps shape this film and the feeling gained that is still alive and well today.
2009年6月16日 听过
(9/10)《盖茨堡战役》的OST,很激昂!
9分
星界系列 (星界的纹章) (1999) 豆瓣 Bangumi
星界の紋章 所属 电视剧集: 星界系列
9.0 (5 个评分) 导演: 长冈康史 / 山口美浩 演员: 今井由香 / 川澄绫子
故事发生在位于海德星系的马汀行星之上,在这里,人类建造了大型宇宙殖民地,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场意料之外的爆炸令亚维人类帝国舰队找到了入侵的途径,他们占领了殖民地,成为了这里的统治者。
洛克是马汀政府的主席,为了保一己之身,他不惜出卖同胞,换来了在新帝国之中的位高权重,成为了海德伯爵。一晃眼就是七年过去,杰特(今井由香 配音)是洛克的儿子,为了继承父亲的爵位,他来到了帝都,进入学校接收星界军的翔士教育,途中,杰特结识了名为拉斐尔(川澄绫子 配音)的女子,两人结为了好友。没过多久,人类统合体舰队发动了起义,四国联起手来,要夺回他们被占领的土地。
2009年6月15日 看过
《星界》系列的第一作,由于有“战争”这一背景,很容易被当作战争片,但其实故事更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情感世界,而且配乐也很暖和。之后的续作《战棋》三部曲彻底沦为口水太多郎,反倒没那么温暖人心了。(不过《战棋3》还是挺感人的,这一作我喜欢。)
2010年3月11日 评论 大爱拉菲尔——一个让我无法忘却的Tomboy -     我所喜欢的动漫女孩,大多是短发的,但最喜欢的三个女孩,却有两个为长发:     拉菲尔(《星界》系列)、阳子(《十二国记》)、奇诺(《奇诺之旅》)。     我之所以如此偏爱短发女孩,倒不完全是纯粹的审美问题,而是日漫里的短发女孩,往往很活跃、开朗、自信、自主……这是很多长发女孩所不具有的特点,而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女性类型。     当然,这并不是一条铁公式,就像拉菲尔,她留着一头长发,没有刻意地去模仿男孩,却拥有着不输给任何一个男孩的风度和顽皮。     这类女孩在国外被称为“TOMBOY”,中文译作“假小子”。很多人经常将“假小子”和“男人婆”混淆,但其实两者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有时候还是一对反义词。     不少动漫角色,喜欢了一阵后就没感觉了,但像拉菲尔这样持之以久地让我为之着迷的,却少之又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诸多的动漫人物,除了拥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就没有多少实际的内涵了。     所以我实际上所欣赏的,是一个女孩的气质,而并非简单的长发或短发。我不喜欢过于娇柔造作、或者故意把自己打扮成“小鸟依人”的女生。     理解了这一点后,各位应该不难从拉菲尔、阳子、奇诺这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身上,找到共同点。     有位网友曾经这样地评价奇诺:     “她身上有种奇妙的东西,不是可爱,不是美丽,甚至不是善良,而是——坚强。她的冷静,她的原则,她的为人处事,她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从来没有在动漫中见到过这样的女孩子,没有开朗少女的闹,没有温柔少女的笑,没有三无少女的冷,没有经常在其他女主人公身上出现的修饰与做作,只觉得奇诺是个不平凡却并不让人惊异的女孩,是个真实的存在。”     这段话在我看来,也适合用于拉菲尔。     是的,就是坚强。这样的女孩,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或者更准确地说,无论男的女的,我总是容易被坚强的人所感动。     奇诺的坚强,来自于她的洒脱;阳子的坚强,来自于她的知耻近乎勇;拉菲尔的坚强,来自于她的随意性。     她们都拥有着一颗飞鸟的心——自由的心,不甘于被束缚,用最实际的行动,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由,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更不是用错误和不幸来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这样的女孩,我怎么能够不被她们所感动。     作为男主角的津特,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动漫人物。我很少同时喜欢一部动漫的男女主角,但《星界》系列却是个例外。     津特并不帅气,然而能够让我产生的好感的男主角,恰恰总是长相平庸的那些,在他们身上,往往绽放着偶像帅哥所没有的优点,这类男主角缺少了外表这一“先天优势”,就只能从后天的独特个性去散发他的魅力。     真的,津特和拉菲尔是如此地搭配,那种男女主角缺一不可的“互补”,在两人之间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星界》系列经常被视作星际战争片,并被拿来与《银英》、《超时空要塞》这类片子作比较,但其实《星界》的战争场面远无法和其他星战片相比,当中的单调就不必多说了。且不谈那些战争场面很豪华的星战片,就单说《银英》吧,虽然也是属于战争场面比较单调的类型,然而作者对整个战争的形势的交待却是非常出色的,从而形成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而这却恰恰是《星界》所缺乏的。     不过,在情感戏方面,《星界》则是相当一流,鲜有出其右者。     这个系列我最爱看的是第一部:《纹章》。虽然《星界》是以对话多著称,但《纹章》却并不因此而乏味,个性鲜明的主人公、温暖的音乐、深蓝的色调,很大程度地调和了剧情发展的缓慢。     如果说《纹章》有什么地方我觉得不好的话,那莫过于第12集了。就如我前边说过的,本片文戏好于武戏,然而这一集却是战争场景占去了一大半。当然,所谓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我对整部作品的喜爱。     PS:《纹章》TV版全长280分钟(最后一集40分钟),而根据TV版重新剪辑而成的SP只有90分钟,本来我以为这一个半小时能够浓缩着全片的精华,但看过后却有点失望,感觉“简化”未必就是“精简”,造成如此的绝非只是片长太短了,而是剧情严重详略不当,很多有意义的情节删掉了,而次要得很的那些却被保留了下来。有些情节还明显的取舍不当,比如津特和拉菲尔抢走汽车这个情节被删掉了,但两人却在后边的剧情里被警察指控抢车,未免有些滑稽了。不过SP比TV版多了一段有趣的情节,片尾史波茹嘲笑完拉菲尔的染发后,突然问起如何把发色恢复原状,经过一阵探讨,津特得出了一个结论:回到刚刚逃出来的那颗星球,到那里去买蓝色染发剂……近年来常有日本动画被剪辑成SP,当中也有一些剪辑得非常出色,然而《纹章》却不是其一,要是能够重新剪辑一遍那就好了。     PS2:川澄绫子的配音实在太好了,很好地将拉菲尔那种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的气质给演绎了出来!
9分 假小子 动画 旅行 治愈系
替天行道三人行 (2004)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
7.7 (23 个评分) 导演: 汉斯·魏因加特纳 演员: 丹尼尔·布鲁赫 / 尤莉亚·延奇
其它标题: 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 / 好日子到头了
故事发生在德国当代,简(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皮特(斯坦奇·艾塞克 Stipe Erceg 饰)和朱莉(朱丽娅·耶恩奇 Julia Jentsch 饰)是三个社会上随处可见的普通青年。但在他们的内心里,愤怒和失望的火焰从未停止过燃烧,对于国家的现状,对于政府的不满,对于富人的仇恨,为了给这些汹涌的感情找到出口,他们必须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他们在夜里潜入豪宅之中,在大肆恶作剧一番后留下写有“好日子到头了”的恐吓纸条,这样一种行动让三位好友在情感上得到了发泄,也在精神上获得了快感。一次行动中,朱莉造成的意外导致他们不得不重返“犯罪现场”,不幸的是,他们刚好撞见了归家的房主,情势所迫,三人做了一件他们都不愿意做的事情——绑架。
2009年6月15日 看过
30岁以下不‘左’的人是没有灵魂的,30岁以上还‘左’的人是没有头脑的
9分 德国
棋魂 (2001) 豆瓣 Bangumi
ヒカルの碁
9.2 (239 个评分) 导演: 西泽晋 / 神谷纯 演员: 川上伦子 / 千叶进步
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藤光(川上友子 配音)无意中翻出了爷爷家的旧棋盘。触碰棋盘的一瞬间也释放出了寄居在其上的平安时代棋士藤原佐为(千叶进步 配音)的灵魂。附身于小光体内的佐为视棋如命,小光在其软磨硬泡下开始下围棋,接触了一批厉害的棋士,其中不乏他的同龄人。小光开始对围棋产生兴趣并展现了他的天分,而佐为则成为了小光的秘密老师……
《棋魂》改变自堀田由美的同名作品,漫画由小畑健执笔,并由日本棋院的女棋士梅泽由香里担当监修。当年上映引起轰动后,引发了一股学习围棋的热潮,借由佐为的附身改变了主人公进藤光,讲述了其棋艺和心灵的成长,也在其中普及了围棋知识,意义深远。
窃听风暴 (200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as Leben der Anderen
9.1 (1439 个评分) 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演员: 玛蒂娜·戈黛特 / 乌尔里希·穆埃
其它标题: 타인의 삶 / 善き人のためのソナタ
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乌尔利希·穆厄 饰)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塞巴斯蒂安·寇治 饰)和他妻子演员克里斯蒂娜(玛蒂娜·杰蒂克 饰)的生活,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一篇刊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头目的注意,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德莱曼写的,并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够从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审问克里斯蒂娜的正是魏斯曼。
2009年6月15日 看过
其实我想给的是四星半。就柏林墙电影而言,我觉得《再见列宁》更出色一点
9分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