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
一生的学习 豆瓣 Goodreads
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9.4 (7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张南星 群言出版社 2004 - 10
《一生的学习》介绍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足,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长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豆瓣
three days to see
作者: [美国] 海伦·凯勒 201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详细讲述了海伦·凯勒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觉和听觉,但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不仅学会了读书认字,而且开始独立地认识世界,并以优秀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最终成长为著名教育家及作家的故事,传递了海伦·凯勒乐观、自强的精神。同名文章是本书中最精彩、最有影响力的篇章。在散文中,海伦·凯勒假想自己如果有三天的光明将会去做什么,她想象的三天的活动充实而短暂,海伦·凯勒以盲聋之人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豆瓣
8.6 (24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 B.欧文 译者: 胡晓阳 / 芮欣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 1
多数人向往良好的生活,却只有少数人了解它的前提。你的人生也许就差这本哲学书,牛津大学出版社畅销哲学普及读物,不朽经典《沉思录》当下生活践行版。古老的斯多葛智慧赋予你全新的目光,让你重新审视和把握生活,增强行动力,获得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西方哲学不朽名作《沉思录》践行版! 像古罗马人那样高贵地生活!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一书中,作者威廉· 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哲学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了新生命的路线图。
几千年来,世界改变了许多,但人类心灵的变化却非常有限,今日人们饱受各种消极情感之苦,和前人面临一样的羞辱、悲伤、衰老,我们甚至比前人面临更多的焦虑、诱惑、竞争,但我们仍然束手无策。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作为人类行为敏锐的观察者,他们深谙世事以及人性之幽明,因此斯多葛哲学家们的实践技巧和生活忠告对现代生活有着高度的适用性和神奇的指导性,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把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本书虽是哲学读物,却没有学究气息,没有高言大志,没有玄思幻想,有的是简洁、明晰、流畅。因为建基于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之上,因而它不提供廉价的励志泡沫,而把古圣先贤行之有效的深刻洞见一一呈现。斯多葛哲学家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们不但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者。本书即聚焦于斯多葛哲学的实践方面。阅读《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是一个不断与欣喜相遇的过程,先贤们所提出的疗治之法,简单明了,直击要害,代价微而功效巨,如消极想象、控制的两分法、宿命论等技巧,虽称为技巧,其实植根于深厚的人类心理,一见之下,便豁然开朗、永难忘怀。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还能教会读者如何成为自己生命的观察者与哲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注意观察并基于观察反思自己,我们就能更好地找到焦虑的源头,避免种种痛苦,真正创造快乐的生命。 你若渴望生活的改变,请拿起这本《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大多数哲学作品都将自己的内容定格在其理论介绍上,试图研究学派的逻辑性和实体性,而本书《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则更多地将关注点锁定在斯多葛主义哲学的实践应用上。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少焦虑,释怀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斯多葛哲学家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不但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者。本书即聚焦于斯多葛哲学的实践方面,诸如:消极想象(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控制的二分法(论变得无敌),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责任(论热爱人类),社会关系(论与人交往),侮辱(论容忍奚落),悲伤(论用理性战胜眼泪),愤怒(论战胜反快乐),个人价值观(论沽名钓誉),老年(论被赶到养老院),死亡(论良好生活的善终)……本书可谓斯多葛哲学不朽巨著《沉思录》的践行版。
2021年7月16日 已读
2021年7月16日 评论 如何感恩 - 以下是本书教会我的一小部分: 女儿上的学校,是合作社式的学校,需要父母在学校担任一些职务,承担一些工作。 妻子承担的是女儿班上的助教,每星期一次。 女儿的班上,每天都有一个Circle time,也就是大家围坐一起,彼此交流,其中的一项,就是每个人轮流说,今天你感恩些什么。我想,这目的是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发现惊喜,发现可感恩之事物的习惯。常怀感恩之心。 妻子觉得这是很好的仪式,于是决定把它带到家中,成为家庭就餐前的仪式。 妻子女儿在学校经常做这个练习,自然是很熟悉。就连儿子,也很快学会了,在生活中找到感恩的话题。 而我,一直觉得这对于我来说很难。毕竟,我的生活,并无波澜。我也不追求天天都有精彩事情发生。不追求,精彩的事情,就真的不经常发生。于是,我常常是觉得并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事情发生啊。每天起床,跑步,读书,洗漱,穿衣,吃饭,去工作,下班,陪孩子,吃完饭,读书,收拾厨房,洗漱,睡觉。我是很甘于这样的生活的。但,要从中找到的闪光点,拿到晚饭前的感恩分享环节,也确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然后,我看了这本书,豁然开朗。 书中讲斯多葛学派的先哲们,有一个高招,能让人立即过上满意的生活。那就是消极想象。 消极想象书中有定义,有理论,想了解的,自己去看书。我这里只讲,这个方法是怎么能够让人我非常容易的在我的貌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中找到丰富的可以感恩的事物的。 消极想象,就是想象自己过的更悲惨的样子。 比如,财务状况不佳的人,仍可以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恩。比如,你经常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而感到不满。不能躺平,没有赚够那些钱能支持我那样做。不能到处旅游,因为我还在为自己的房贷发愁。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把你所有的积累的财富都失去了,那会怎样?你会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你无法去为了自己的职业而考虑,而不得不为了下一顿饭去做一些马上能拿到钱却挣得不多的工作。怎么样,这样一想,你是不是会为你眼前的一碗热饭而感恩?为自己头顶有片瓦遮风挡雨而感恩? 就是这样的简单。消极想象,让我立即就注意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有贤惠美丽知书达理的妻子,有时而活泼的乱蹦乱掉,时而安静的看书画画的两个孩子;有房子,而且冬暖夏凉。家的附近有图书馆,提供给我看不尽的书。走不多远,就用公园,有湖,环湖跑一圈正好五公里。我还有可以跑步的身体…… 我要这么写下去,真的写不完。 我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却又真的是一天天变好。 我感谢这本书,交给我一个方法,让我在生活中发现如此多的值得感恩的事情。让人真的体会到幸福。 它值得我一读再读。
人生哲学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