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 - 标记
潮汐图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8.6 (80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1
这真是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南方叙事,一座早该由广东人吐露成型的海市蜃楼。我需要再三重读,好看清林棹如何放荡她那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从珠江江底泥层疍艇的尸身,打捞出十九世纪海洋帝国那水彩般的残影。
——梁文道
幻象中蕴含着自然饱满的躯体,方言里埋藏着民族丰盈的神识,以缜密的虚构技艺,林棹描画出一个特殊时空的异样风姿。
——黄德海
一八二〇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自杀,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这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2023年8月17日 想读
来自新世界 (上下) 豆瓣
新世界より
8.9 (14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贵志祐介 译者: 丁丁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离开小町回头去看,有一件事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小町,很扭曲。
为了维持小町的安定和秩序,不断杀害孩子们的小町,还能称之为人类的社会吗?人类从涂满鲜血的历史中走过,才抵达如今的状态。然而即使是和过去最黑暗的时代相比,今天的小町也是并不值得自豪的替代品。
我们已经无法在神栖六十六町活下去了。小町不许我们活下去。只要被打上了失格的烙印,便无法再回到当初了。这不是对待人类的方式,而是和甄选不良品一样的做法,你不觉得吗?当烧瓷窖开启的时候,走型的、有裂纹的瓷器,等待它们的就是被敲碎的命运。”
2023年8月17日 想读
希腊棺材之谜 豆瓣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8.3 (7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王敬之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埃勒里·奎因介入调查,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
2023年8月17日 想读
莫失莫忘 Goodreads 豆瓣
Never Let Me Go
8.8 (131 个评分)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译者: 张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 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迄今为止最感人的作品
★ 一部笔触细腻、技艺娴熟的经典巨作
★ 一场史无前例的情感体验 一部生物工程时代的《一九八四》
★ 2010年翻拍为同名电影,英国女星凯拉·奈特莉主演
★ 2016年翻拍为10集日剧,绫濑遥、三浦春马等主演
《莫失莫忘》是石黑一雄一部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说,曾入围2005年布克奖和美国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学校中,凯西、露丝和汤米三个好朋友在这里悠然成长。他们被导师小心呵护,接受良好的诗歌和艺术教育。然而,看似一座世外桃源的黑尔舍姆,却隐藏着许多秘密。凯西三人长大后,逐渐发现记忆中美好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
2023年8月16日 想读
持续交付 豆瓣
Continuous Delivery: Reliable Software Releases through Build, Test, and Deployment Automation
作者: Jez Humble / David Farley 译者: 乔梁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10
Jez Humble编著的《持续交付(发布可靠软件的系统方法)》讲述如何实现更快、更可靠、低成本的自动化软件交付,描述了如何通过增加反馈,并改进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和项目经理之间的协作来达到这个目标。《持续交付(发布可靠软件的系统方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持续交付背后的一些原则,以及支持这些原则的实践。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全面讲述了部署流水线。第三部分围绕部署流水线的投入产出讨论了更多细节,包括增量开发技术、高级版本控制模式,以及基础设施、环境和数据的管理和组织治理。 《持续交付(发布可靠软件的系统方法)》适合所有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和项目经理学习参考。
2023年8月15日 想读
人月神话(40周年中文纪念版) 豆瓣
The Mythical Man-Month
9.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克斯(Brooks, F. P.) 著 译者: UML China翻译组,汪颖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在软件领域,很少能有像《人月神话》一样具有深远影响力和畅销不衰的著作。Brooks博士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最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又有大量软件工程的实践。本书内容来自Brooks博士在IBM公司SYSTEM/360家族和OS/360中的项目管理经验,该项目堪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典范。该书英文原版一经面世,即引起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后又译为德、法、日、俄、中、韩等多种文字,全球销售数百万册。确立了其在行业内的经典地位。
在本书第一次出版4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整理了Brooks博士的经典内容,并将国内软件开发领域先行者们对《人月神话》中的实践及系统理论的使用经验和心得集结成册免费赠与大家共享,更使本书成为国内从业者的必读经典之一。
本书读者包括:软件开发人员、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等IT从业者。
2023年8月15日 想读
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国] Eric S·Raymond O'Reilly Media 2001 - 1 其它标题: 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Musings on Linux and Open Source by 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
Open source provid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et Age. According to the August Forrester Report, 56 percent of IT managers interviewed at Global 2,500 companies are already using some typ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in their infrastructure and another 6 percent will install it in the next two years. This revolutionary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being embraced and studied by many of the biggest players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from Sun Microsystems to IBM to Intel. 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is a must for anyone who cares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or the dynamics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Already, billions of dollars have been made and lost based on the ideas in this book. Its conclusions will be studied, debated, and implemented for years to come. According to Bob Young, "This is Eric Raymond'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 to the adoption of Linux-based operating systems, and to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 users and the companies that supply them." The interest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has grown enormously in the past year. This revised and expanded paperback edition includes new material on open source developments in 1999 and 2000. Raymond's clear and effective writing style accurately describing the benefit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has been key to its success. With major vendors creating acceptance for open source within companies, independent vendors will become the open source story in 2001.
2023年8月15日 想读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8版) 豆瓣
作者: [美]罗杰 S. 普莱斯曼 译者: 郑人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 11
本书自第1版出版至今,30多年来在软件工程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8版不仅加入了移动应用软件项目等与时俱进的内容,而且调整了篇章结构,更利于教师针对不同课程进行选择。同时,第8版全面继承了之前版本的风格与优势,全面且系统地讲解软件过程、建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涵盖相关概念、原则、方法和工具,并且提供丰富的辅助阅读资源和网络资源,指导有兴趣的读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本书适合作为软件工程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软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2023年8月15日 想读
履单 豆瓣 Goodreads
Fulfillment: Winning and Losing in One-Click America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亚历克·麦吉利斯 译者: 曾楚媛 文汇出版社 2023 - 6
“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
十余年追踪!「全美最优秀记者」挑战「全球互联网巨头」
> 贝索斯的巨富从何而来?
> 科技和资本的共谋如何加速不平等?
> 互联网巨头如何吸干一个国家的血液?
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美国,认识资本垄断、官商勾结、房价暴涨、城乡差异、就业困境、新闻之死。
·
☆ 罗宾·托纳政治报导奖 × 乔治·波尔克新闻奖 双奖记者 重磅非虚构
始于2008经济大衰退,终于2020瘟疫大流行
双线剖析亚马逊崛起和美国分裂,展现科技加速的社会如多米诺骨牌倒下
☆ 关乎所有人的警世之作,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我们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
> 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
> 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和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全景俯瞰互联网产业上下游,一本书展现资本如何侵入你我的日常
> 实体经济持续衰退 > 中小型零售商倒闭 > 本地经济活力丧失 > 附近的消失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匹兹堡邮报》
☆ 非虚构写法 & 社会学视角 & 数据剖析,揭示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
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
短短二十余年间,亚马逊崛起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第二大私营雇主,其负责仓储和运输的“履单中心”散布全世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长达十年的调查中,美国资深记者亚历克·麦吉利斯见证了这家曾代表技术进步的公司,如何发展成架空国家的资本巨兽。它带来“一键下单”的便利,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实体经济持续衰退,传统社区纷纷凋敝;在垄断的挤压下,中小型零售商苟延残喘;劳工被困在高压的效率系统中,失去作为劳动者的尊严。
以亚马逊为透镜,亚历克·麦吉利斯捕捉了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展现了一个在地理与阶层上被资本分裂的美国。通过全景的俯瞰视角,本书也展现电商行业的上下游,从产业工人到普通买家,无一不陷入监控资本主义的奴役陷阱——
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我们一键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数码产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却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以及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麦吉利斯是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他总是独树一帜,寻访他人避之不及的故事和真相。本书描绘了亚马逊带来的毁灭性图景,也为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的宏大叙事赋予了人性化的声音。《履单》是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履单》扎实而广泛地考察了美国的经济鸿沟,它不仅仅关乎零售,也关乎房地产,关乎游说、数据中心和中央情报局。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麦吉利斯巧妙地揭示了亚马逊对美国的强大控制力,以深刻的人性化笔触描绘了受亚马逊影响的社区,展示了一幅摇摇欲坠的当代美国图景。——《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由记者操刀,以个人故事为切入点,在麦吉利斯看来,相互交织的不平等是现代美国经济的决定性特征。而亚马逊既是这个故事的关键动力,也是其恶果的典型案例。——《雅各宾》
麦吉利斯在本书中的重要贡献,在于指出了分歧的关键所在:赢家通吃型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专业管理精英与其他所有人走向了对立。如果你对经济民粹主义背后的驱动力感兴趣,这是一本必读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这一历史时刻,本书的价值毋庸置疑。麦吉利斯的丰富报道极具启发性,它不仅描述了一家公司,更描述了它所帮助重塑的国家。本书带给读者一种感觉,大流行只不过终结了这个故事的一个章节,另一章节旋即开启。——《金融时报》
麦吉利斯所做的工作与众不同。亚马逊既是现实的成因,也是隐喻。它是地区不平等背后的实际引擎,这种不平等使不同地区间“彼此无法理解”,阻碍了美国的团结意识。它令一些美国人欣欣向荣,而另一些人岌岌可危。麦吉利斯认为,一键式的满足感令我们抓不住重心、看不清大局,而只有保持耐心、设身处地,才能辨别出更大的图景。——《纽约时报》
透过司机、送货员、分拣员、瓦楞纸板制造商、政客、说客、活动家、艺术家等人的眼睛,记录了亚马逊王国的生活。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贸易政策、去工业化、工会的崩溃、反垄断执法的消亡、报纸的死亡、竞选财务法、游说史、房产价格、地区不平等和税收政策。——《美国展望》杂志
本书是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强而有力地全面描述了美国人民和地区间日渐严重的不平等现象。麦吉利斯利用宏观的经济学与自己的精彩报道,讲述了亚马逊的飞速崛起、从中获利的经济和政治精英,以及常常承担其代价的普通公民的动人故事。——雅各布·哈克,耶鲁大学教授
在麦吉利斯的新书中,亚马逊无处不在,其规模好比荷马史诗《奥德赛》。书中的故事既具感性又具分析——他探访了受亚马逊影响的人物和行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个帝国正不可挽回地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生活。如此平常,以至于很难发现,而麦吉利斯令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真相。——《波士顿环球报》
缜密到难以置信,综合城市史、报告文学、心理侧写,以及对受影响的人与地方的研究。麦吉利斯生动描绘了经济形势,呈献了一部大大小小的悲剧汇编。——《旧金山纪事报》
这是一部美国经济史,零距离描绘了生活和工作在亚马逊阴影下的人,他们的故事广泛而深远。麦吉利斯通过诸多细节,揭示了亚马逊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确立地位的。——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而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麦吉利斯邀请我们认真思考,在大流行期间大发其财之际,亚马逊究竟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本书启示相当清醒:“这家公司和它所在国家的命运完全背离。”——《匹兹堡邮报》
一次亚马逊合众国地面巡礼。本书中的个人故事让人不寒而栗,同时还讲述了一个受蛊惑的政治体系的故事,它相信凡是对亚马逊有利,对美国也有利。——《华盛顿邮报》
一次包罗万象、印象深刻的旅程,这个国家的公民生活与一家公司交织在一起。麦吉利斯是最早开始记录社会经济剧变的记者之一,这种剧变帮助乡村锈带由蓝转红。当富有的公司及其高级雇员在屈指可数的富裕沿海城市定居时,美国其他地区的机会则被尽数榨干。——《大西洋月刊》
麦吉利斯干练地记录了亚马逊的快速扩张如何从方方面面给社会带去严重创伤……他的镜头足够宽广,足以捕捉到整个国家的图景,其中许多人的生活水平日渐下降,大片地区被彻底遗忘。——《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揭露了一个长久分裂的国家,以及一家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将公共政策的失败转变为私人权力的公司。《履单》的每一章都如此动人,故事的细节时而令人折服。如乔治·奥威尔的《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或迈克尔·哈灵顿的《另一个美国》,本书向较宽裕的人展示了贫穷者的困境。——《新共和》
一份以人物为导向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亚马逊对美国经济和劳工市场的影响。这项令人信服的广泛研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出版人周刊》
2023年8月14日 想读
The Founders 豆瓣
作者: Jimmy Soni Simon & Schuster 2021 - 2
“Deeply reported and bracingly written, this book is an indispensable guide to moder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alter Isaacson,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Code Breaker
A definitive, deeply reported look at the origin of PayPal and its founding team, including Elon Musk, Peter Thiel, Reid Hoffman, Max Levchin, and others whose stories have never before been told. They have defined the modern world. This experience defined them.
Today, PayPal’s founders and earliest employees are considered the technology industry’s most powerful network. Since leaving PayPal, they have formed, funded, and advised the leading companies of our era, including Tesla, Facebook, YouTube, SpaceX, Yelp, Palantir, LinkedIn, Pinterest, and Airbnb, among many others. They defined 21st-centu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still shape that template today. Their names stir passions; they’re as controversial as they are admired.
Yet for all their influence, the story of how they first connected and cut their start-up teeth has gone untold. Before igniting the commercial space race or jumpstarting social media’s rise, they were the unknown creators of a scrappy online payment company called PayPal. It would grow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companies, but that success was anything but certain. From the outset, the team faced industry skeptics, bruising competition, internal strife, the emergence of widespread online fraud, and the devastating dot-com bust of the 2000s.
In The Founders: The Story of PayPal and the Entrepreneurs Who Shaped Silicon Valley, award-winning author and biographer Jimmy Soni pulls back the curtain on PayPal’s turbulent early days. With hundreds of interviews and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thousands of pages of internal material, Soni shows how the seeds of so much of what shapes our world today—fast-scaling digital start-ups, cashless currency concepts, mobile money transfer—were planted two decades ago. He also reveals the countless individuals whose stories never made the front pages nor earned banner headlines—but whose contributions were vital to PayPal’s success.
The Founders is a story of iteration and inventiveness, one that casts a long and powerful shadow over modern life. Jimmy Soni’s narrative offers deep insight into how this once-in-a-generation assemblage of talent came to work together and how that collaboration changed our world forever.
2023年8月4日 想读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Sahil Lavingia Portfolio 2021 - 10 其它标题: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How Great Founders Do More with Less
书名:《极简主义企业家: 伟大的创始人如何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Pay attention.”—Jason Fried
A revolutionary roadmap for building startups that go the distance
Now more than ever, you don’t need a fancy office, Ivy League degree, or millions of dollars in venture capital to launch a business that matters for the communities you care most about. Software, the internet, and remote work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entrepreneurs to start for free, make a customer of anyone, and grow a profitable, sustainable company from anywhere.
Packed with hard-won, battle-tested lessons from Lavingia’s own journey of building Gumroad, a platform for creators to sell their work,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teaches founders how to:
• start then learn
• build a community, then solve a problem for them
• charge for something even before you’ve built anything
• avoid running out of money and, more importantly, energy
• run a tight ship amid the rise of the gig economy and remote work
• own a business without it owning you back.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is the manifesto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founders who would rather build great companies than big ones. This is essential knowledge for every founder aspiring to build a business worth building.
中文版内容介绍:
由风投出资、IPO驱动的十亿美元级别的神话公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裂缝——它们不再盈利,而且存在不道德经营的行为——企业家们正在寻找另一条可以建立有价值的、可持续的健全企业道路。《极简主义企业家》一书就是新一代企业家的宣言,相较于大公司,他们更想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
2011年,萨希尔•拉文吉亚(Sahil Lavingia) 离开了拼趣(Pinterest)二号员工的位置,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创建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他的初创公司Gumroad发展迅速,很容易就筹集到风险投资。Gumroad公司是提供一个链接创造者和买家的平台,现在它有着华丽的办公室和高效的招聘,正一步步迈向独角兽公司之列。
直到一个季度后,经济增长放缓,一切都崩溃了。但拉文吉亚还是从头开始重建了Gumroad。与第一次尝试过程中的浪费和为了利益增长而过度增长的心态不同,这一次他选择成为一名极简企业家。他将自己在Gumroad的经历和其他有着相似想法公司的经历结合起来,为那些选择长期增长而不是不可持续增长的企业家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独角兽公司并不是初创企业的最佳或唯一道路。《极简企业家》一书教会创始人如何避免会导致失败的投资,如何在零工经济和远程工作高速发展中严加管理,如何开发和发布产品才不会很快就失败或者经常失败,以及如何实现并且保持盈利。
面对契机:书中拉文吉亚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有关个人经历的文章在硅谷引发了轰动。他在文章中清楚地表达了大家对风投驱动的创业模式日渐增长的不满,这种模式并没有给那些利润丰厚但增长速度不快的公司留出空间。这篇文章发出后在Medium平台上获赞超过了11.5万,在推特上获赞超过了1万,同时也受到了Basecamp创始人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戴维•海涅迈尔•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on),以及投资人马克•库班(Mark Cuban)、克里斯•萨卡(Chris Sacca)、纳瓦尔•拉维坎特(Naval Ravikant)等人的广泛讨论,在精益创业大会和MicroConf上也多有提及。
抓住时机:我们逐渐认清一个事实:风投投资和IPO驱动的企业并不像他们吹嘘的那样。每天都有新的头条新闻指控优步(Uber)、WeWork、Away、Glossier以及The Wing等公司存在商业违规和道德违规的行为。企业家们正准备走上不同的道路。
崛起中的明星:通过这本书以及在《连线》和《快公司》上的简介,拉文吉亚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关注已经转变为不断增长的关注者和订阅者。他现在有1.1万电子期刊的订阅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Gumroad现在也在可持续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为了抵御大流行病而建立的,同时它也吸引了寻找其他收入来源的创造者的兴趣。
2023年8月3日 想读
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 豆瓣 谷歌图书
99 Ways to Tell a Story: Exercises in Style
7.8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特·马登 译者: 黄远帆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 - 11
风靡欧美的动漫画工作坊经典教科书,已被译为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者马特·马登因漫画创作成就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国内读者期待多年,漫画版《风格练习》简体中文版首度公开
.
汉化经典原版设计,呈现讲述同一个故事的99种灵感
动漫画作者、广告文案、影视编剧、故事写作者必备的案头书
由《小说机杼》《破格:论文学与信仰》译者黄远帆翻译
英文版在豆瓣有近500人标记,评分9.0
.
这是知名漫画家马特•马登基于雷蒙•格诺的名作《风格练习》创作的漫画,以99种不同的漫画风格或形式讲述同一个简单的故事。它开发了讲故事的诸多可能性,每一种风格都是一个独特的设定:多视角,视觉与语言戏仿,格式变换,对故事内容的彻底重组,等等。马登这些不可思议的讲故事的方法,将给面临困境的讲故事的人带来全新的思考,为他们拓宽风格的限度。阅读本书,将开启一趟充满哲思的故事世界之旅,富有趣味,暗藏惊喜。
.
《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由美国漫画界最具创造力的头脑之一创作,巧妙而富有趣味地探索了漫画创作的各个层面,带给人形式上的纯粹乐趣。
——斯科特·麦克劳德(美国著名漫画家、漫画理论家)
愉悦迷人,令人信服。这是一部幽默杰作,欣赏起来就像是罗伯特·斯蒂文森、伊塔洛·卡尔维诺以及动作漫画的结合体。
——哈里·马修斯(美国作家,第一位入选“乌力波”的美国人)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忧郁的热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2 (72 个评分) 作者: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译者: 王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9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成为作家 豆瓣
Being a Writer: Advice, Musings, Essay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Authors
7.7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特拉维斯·埃尔伯勒 / [英] 海伦· 戈登 译者: 木草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 9
《成为作家》是一本具有阅读趣味与实用功能的、有关“写作的艺术”的轻松读物。本书涵盖从18世纪至今250年间近200位伟大作家对“如何成为作家”进而“如何生活”的思考和意见,其中包括狄更斯、福克纳、托尔斯泰、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门罗等众多写作大师,可以视为一部剑走偏锋的现代文学史。
作者通过整理这些作家的日记、书信、公开演讲、著作等文本,提炼出他们或严肃或幽默的写作体验与意见。从狄更斯到门罗,从王尔德到J.K.罗琳,每位处于不同时代的作者将在本书中形成时空交错的对话,本书包括“开始写作”“方法与途径”“不可避免的失败”“写作的艺术”“如何结尾”五个部分,同时有20多福极具个性而简练的插画,与文字呼应。
希拉里·曼特尔说:“一点儿骄傲会给你很大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建议:“选择对你而言的最佳写作时间。”
洛夫克拉夫特索性直接点明深夜是最佳写作时间:“一个人在没有试过开夜车写作之前,没法知道自己是不是个作家。”
威廉·福克纳提倡广泛阅读:“读,读,读,读垃圾,读经典……先吸收,再动笔。”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说:“写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写强。”
海明威说:“在写得顺的时候停笔,别再想它,第二天继续。”
约翰·斯坦贝克说:“别去管什么时候写完,每天写一页就对了。”
米兰达·裘丽说:“别担心写坏的初稿,初稿是最难的部分,有了初稿后面就相对容易了。”
菲茨杰拉德分享了切肤之痛:“不要一边喝酒一边写作。”
扎迪·史密斯说:“请在一台不联网的电脑上写作。”
穆里尔·斯帕克说:“养一只猫,如果你想集中精力思考一些问题或写重要作品,你应该养一只猫。”
--------------《上海书评》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齐马蓝 豆瓣
Zima Blue
7.6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 译者: 陈楸帆 / 刘慧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7
2019年,Netfilx 播出 大卫·芬奇 监制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深邃厚重的思想内涵征服了整个二次元世界,《爱死机》迅速成为全球热议的现象级爆品。作为大卫·芬奇的御用编剧,雷诺兹亲自操刀改编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齐马蓝》《天鹰座裂隙之外》,由《齐马蓝》改编的《齐马的作品》也被全球观众公选为《爱死机》第一季的 TOP1 佳作。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第7集、第14集原著小说作者,英国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短篇小说集中文版首次推出。
★13个短篇,篇篇好!看!到!爆!炸!科幻与悬疑相交融,暗潮与波涛在孤独的宇宙中回荡。在记忆与艺术的探寻中,宇宙正在道出自己的真相。
★《齐马蓝》图书收录了《齐马蓝》《真正的故事》《伊诺拉》《从信号到噪音》《卡迪夫的消亡》《隐藏》《明拉的花》等13篇科幻短篇小说,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地球上不远的未来,有的则是跨银河系的新太空歌剧。
雷诺兹在这些科幻故事里不断地向哲学发问——
当机器托管了人类的记忆,当人类不断被机器改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艺术又何以诞生?
这儿有个关于火星拓荒者的故事,他会告诉你人类登上火星后,说出的第一个词是“狗屎”。
为战争而生的机器,会梦到和平吗?人类文明毁灭前的全部记忆都在它的脑中。
如果平行时空里,她还活着,你想不想给她“打个电话”,信号中断前的噪音里留下什么信息?
为了隐藏起来免遭屠戮,你愿意抛弃肉体,变成机器内部的一串代码吗?
也许你以为自己传授的技术可以拯救一个星球,但结局未必是你想看到的。
当整个宇宙只剩下一个人类,他得做什么才能不让自己发疯?
…………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豆瓣
7.8 (37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卢梭 译者: 邓冰艳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3
○ 本版译自1876年典藏版(现为法国图书馆官方唯一认证版本)原著。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
○ 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
○ 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
○ 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其学术地位和内容影响,成为国内各大本科院校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专业的必读名著。
○ 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奠定了西方社会形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在本书的基础上深论而写成。
○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学术名著中公认的不朽经典,也是人文科学爱好者最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中文版)SUBCULTURE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英]迪克·赫伯迪格 著 译者: 修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4 其它标题: 亚文化
Normal University Pub 2023-04-01 224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The meaning of subculture is always controversial. and in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its style. we see the most passionate collision.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foun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抓落叶 豆瓣
Before You Go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汤米·巴特勒 译者: 赵思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11
如果你也偶尔思考人生的意义,常把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深夜听着《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默默流泪,那么请看看艾略特的故事。
艾略特8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黑影一样的怪物,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他,还觉得他是个喜欢撒谎的怪胎。这个世界不欢迎不一样的人,这是生活教给艾略特的第一课。于是他开始努力迎合别人的期待,不再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去理会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难过,也不再快乐。他用尽全力地活着,还是无法阻止世界下沉,因为人生的失控都是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开始:为了讨好哥哥故意输了比赛;听父母的话做稳定的会计工作;听上司的话给公司账目动手脚……从他放弃倾听自己的内心开始,人生就像落叶一样随波逐流,被生活推着走。
他想结束这一切。
如果你跟艾略特一样,答应我,走之前跟他一起看完两个故事:《创世的故事》和《未来的故事》
2.《创世的故事》
人类是由某个地外文明创造的,主要负责人的是工程师梅利亚姆和乔利斯。
梅利亚姆完成人体的制作,看着远处湛蓝的地球,有些担心:人类去了那么美丽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不愿意回来怎么办?于是她想了个办法,在人体心脏旁边,开了一个洞:如果人类在地球的旅程永远无法感到满足,这样他们就愿意回来了吧。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人类一心只想追求快乐,但快乐只是众多情感中的一种,供不应求,所以人类变得非常痛苦。为了弥补这个错误,梅利亚姆和乔利斯决定帮助人类实现内心的愿望。他们变成圣诞老人、牙仙、小矮精的样子,实现人类的愿望。但问题显而易见:人类永远都不会满足。
3.《未来的故事》
未来人类可以与死者对话。当然,是有一定限制的。刚死亡的人大脑联机之后,意识可以继续“存活”,但是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这种情况下的对话总是进行的很仓促,而且内容也很实用:密码是什么?爱过吗?谁杀了你?为什么自杀?回答并不都让人满意。有些话活着的时候不想说,死了也不会告诉别人。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买“治愈”按钮,其实是用来体面自杀的按钮。当你按下去之后,电脑会检测你内心深处是否真的放下生命中担忧、怨恨、后悔、希望和快乐。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自杀按钮会帮你实现心愿。大多数人不是真的想自杀,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好。
生命科学是未来人类最关心的事。影响人类寿命的DNA粒端可以进行移植了,就像器官一样,如果捐赠了粒端,捐赠的是生命。可想而知,最先捐赠生命的是想要自杀的人,曾被视为可耻的自杀行为变成了有意义的事,可以让真正想要活的人继续活下去。人类因此对于生命的看法彻底改观了。人类是一整个共同的生命体。生命的长短不再重要,充分地利用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人类可以尽情开始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
人类追求自由走到了至极。终于消灭了支配人类最后的意志——生存意志。关掉本能的呼吸开关之后,人类本不是立即想要死,只是不需要本能地活下去。比起治愈按钮,这才是对人类致命的打击。
人类全凭理智决定要不要活着,只要负面情绪过多,人类就决定去死。结果就是,随着人口骤减,人类消灭了大部分负面情绪,地球环境变好了,但人类也变成了情感单一的物种,同理心这样的特质尤其匮乏。关掉生存基因的开关是错误的。为了人类的存亡,一切回到原点。
人类的烦恼和忧伤都回来了,世界再次变得丰富多彩。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鸽子隧道 豆瓣
The Pigeon Tunnel
8.2 (8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勒卡雷 译者: 文泽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6
☆ 从军情五处的间谍,到英国国宝级小说家。《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
☆ 他是约翰·勒卡雷,也是大卫·康威尔,近四十个人生片段,狙击一个伟大小说家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自我。
☆ 间谍生涯与小说写作其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都要随时准备好去窥视人类的罪过,以及通往背叛的种种途径。
☆ 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
-----------
服务过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初试写作,就震惊文坛。
这是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再现一个伟大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多重自我。他目睹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布罗茨基获得诺奖的瞬间,也亲历了电影大师弗里茨·朗的失意;他写下骗子父亲与自己既疏离又难舍的亲情,并苦苦思索间谍与作家的异同。
“逃避与欺骗是我童年非有不可的武器。青少年时期,我们都是某种间谍,而我却早已是退役的老兵。情报世界拥我入怀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
在这本书里,有两个勒卡雷,一个是作为间谍小说作家的他,他写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就像是托尔金写中洲世界;另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当代小说家,搜寻着出逃的自我。
——《卫报》
2023年7月31日 想读
中国文化读本 豆瓣
作者: 叶朗 / 朱良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 6
本书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显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
2023年7月3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