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 上下)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 译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 7
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能力合作、共分初级上、下和中级上、下四册。初、中级的两册各为相对独立的基础阶段,现已全部出版。
本书聘请知名的日本语学、汉学及日本语教育界的学者执笔,并充分考虑到中国读者学习日语的需要,要好基础,也不忽视实用性,力求让读者学到标准的现代日语。
实级上、下两册的程度,相当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能力考试的3级水平;中级上、下两册相当于2级水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后慨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谨此致谢。
2020年1月30日 想读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劉紹華 春山出版 2018 - 10
我不僅從麻風患者身上學到生命的韌性,也從醫師與救助者身上學到可貴的人性。在漫長的研究與書寫過程中,我發展出了一種信仰,我不知道它與宗教是否相似。我將自己當成一座橋梁,練習彎腰、承擔與跨越,因緣際會扮演起連結過去與現在、隱微與清晰、底層與公眾之間的研究書寫者角色。我有幸被人接納、聽其述說、見識歷史、體驗生活。既然幸運如我,無論有再多困難,我都得負重盡責地把這本書寫出來。
──摘自本書〈跋:黑暗中的熒熒燭光〉
人類學者劉紹華繼《我的涼山兄弟》,再次以廣受歧視誤解的疾病為鑿,敲開一段被遮蔽的歷史。
一般人聽到麻風,少有不覺駭然,此疾在患者外觀上造成的損害,有時令人怵目驚心,因此即使傳染力很低,卻仍長期背負沉重汙名。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中國原是麻風流行之地,卻在三十年後達成世界衛生組織的防治標準,擺脫疫情威脅。這項成就得來不易,彼時苦難叢生的社會主義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這是作者試圖解開的謎團。
劉紹華的漫長解謎旅程,始自二○○三年,她在四川進行《我的涼山兄弟》時,第一次踏入麻風村。此後十餘年,她走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一共正式訪問四十五位不同世代的麻風醫生。麻風醫生的身影穿梭全書,如同當年他們奔忙於國家政治與底層苦痛之間。他們的生命故事,交織出社會主義中國麻風防疫運動的後臺樣貌、乃至人道理想與革命現實難以兩全的矛盾掙扎。
單數、大寫的歷史敘事,往往充滿虛構和流失真相。何況,從一九五○年代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一九八○年代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其間巨變中國傷痕累累,官方對這段過往諱莫如深,更是緊控論述的詮釋權。本書以人類學民族誌方法為主,文獻爬梳為輔,勉力將歷史還諸沉默眾人,為時代留下複數的重要證言。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重啟咲良田 03 豆瓣
サクラダリセット3 MEMORY in CHILDLEN
作者: 河野裕 / 椎名優 译者: 李文軒 四季國際 2016 - 3
兩年前去世的少女和一切的開始,終於揭露!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人氣上榜作!
日本知名推理作家──乙一絕讚推薦!
※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 人氣上榜作
※ 日本全國書店店員熱烈支持
※ 系列改編的精彩同名漫畫版,好評上市中!
「為什麼妳會死?」
具有不同能力的三人,
擁有「記憶保持」能力的淺井惠、「重啟」的春埼美空,以及「預知未來」的相麻菫。
兩年前,相麻在瀰漫夏日氣息的校舍頂樓提出了一個問題:
「假設在我們當中,有機器人存在。」
隨著夏天的尾聲逐漸接近,三人持續思考這個問題。
機器人是誰?最偏離人類的,是誰──?
描寫兩年前去世的少女,以及一切開始的系列作第三集!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重啟咲良田 02 豆瓣
サクラダリセット2 WITCH, PICTURE and RED EYE GIRL
作者: 河野裕 / 椎名優 译者: 李文軒 四季國際 2013 - 11
「2013這本輕小說真厲害!」
人氣作品第九名 第二彈大好評上市!
※受到日本全國書店店員熱烈支持
※日本知名推理作家──乙一絕讚推薦!
「你想知道你的未來嗎?」能力者聚集的城鎮,咲良田。
某天,擁有記憶保持能力的少年淺井惠,與擁有「重啟」能力的少女春埼美空,受到管理局要人的傳喚。
那位沒有姓名、自稱「魔女」的年長女子住在一個無窗的房間,並被隔離了將近30年。
擁有預見未來能力的她,背負著監視咲良田未來的使命。
然後這位魔女,得知自己的死期將至──為您獻上眾所期待的第二集!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重啟咲良田 豆瓣
サクラダリセット CAT, GHOST and REVOLUTION SUNDAY
作者: 河野裕 著 / 椎名 優 绘 译者: 李文軒 四季J文庫
「2013這本輕小說真厲害!」人氣作品第九名
※日本知名推理作家──乙一絕讚推薦!
「這部小說是我的菜,實在太精采了!」
──日本知名推理作家:乙一,《夏天.煙火.我的屍體》、《GOTH 斷掌事件》作者 。
※隨書贈送首刷限定「特製雙書衣」和「PP珍藏酷卡」
「重啟」──光是這樣一句話,三天的世界就此死了。
咲良田,一座看似平凡普通、安詳寧靜的城鎮,
實際上城中半數居民都是擁有超能力並受到約束的「能力者」。
就讀高中的淺井惠和春埼美空,正式官方嚴密控管的對象,
因為淺井與春埼合作的「重啟」指令,
能夠讓世界如同時光倒流般回到三天前,使一切重新來過。
為了讓官方放寬監視而加入服務性社團的淺井和春埼,
某天收到了一名少女的委託:「請讓我的貓復活!」
於是,兩人為了救助貓咪,進行了「重啟」……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秘密社会与中国革命 豆瓣
作者: 邵雍 商务印书馆 2010 - 8
《秘密社会与中国革命》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S004)“中国历史上秘密结社与民国宗教研究”的最终成果。在撰写过程中,本人多次参加相关的学术讨论会,并先后发表了10篇相关论文,以期广泛征求学者同行的意见。书稿如期完成后,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反馈来的匿名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信贷立国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戴维·斯塔萨维奇 译者: 席天扬 / 欧恺 格致出版社 2016 - 3
本书综合考察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代表大会制度与公债借贷的共同发展,这在同类研究中尚属首次。这本开创性著作指出,政治代表制度的独特优势为一些欧洲国家获取早期优惠信贷创造了条件,然而活跃的政治代表制度本身,还有赖于两个潜在因素:内部联系紧密的地理疆域,以及商人的得势。通过探索欧洲早期的政治代表制度与国家借贷之间的联系,本书对欧洲国家形成以及欧洲经济兴盛等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鼠疫 Eggplant.place 豆瓣
la paste
8.6 (71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顾方济 / 徐志仁 译林出版社 2003 - 5
本书收录了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的两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这两部作品同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加缪手记 豆瓣 Goodreads
Carnets I : Mai 1935 - février 1942
9.5 (7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黄馨慧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6 - 7
《加缪手记:第一卷》包含加缪1935年5月到1942年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其人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写下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写作构思的方式,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书信手记最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 心的诸貌与真实,通过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本手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属于哲学思考、片段的描写以及从生活中搜罗而来的谈话记录。手记里的许多片段几乎一字不改地用在了《局外人》《婚礼集》和《反与正》等作品中。
第二类是读书心得,包括影响他最大的作者尼采、戴·赫·劳伦斯、梅尔维尔和马尔罗等。《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的各个主题,不论是死亡的结局、清醒的心智、无神论观点和肉体生活的价值,都有在手记里反复出现与探讨。
第三类大部分都没有用在发表的作品中,有些则改写入早期的小说《快乐的死》。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军事革命与政治变革 豆瓣
作者: 布莱恩·唐宁 (Brian Downning) 译者: 赵信敏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 5
《复旦政治学译丛·军事革命与政治变革:近代早期欧洲的民主与专制之起源》注重分析中世纪政治结构以及军事革命在近代早期欧洲的重要性,来考察民主与专制的悠久渊源。本书通过比较勃兰登堡-普鲁士、法国、波兰、英国、瑞典及荷兰等国受军事革命影响的不同情况,从军事角度剖析了近代早期欧洲各国分别走上专制或民主道路的原因。作者认为,在中世纪晚期,一系列宪政安排使西方国家有别于世界的其他地区,且铺出了一条更容易走向民主的道路。作者跳出战争这个狭小空间,把军事革命与近代国家形成、官僚化等问题联系起来,他主张军事革命的最大影响在于促使欧洲各国在政府管理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导致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变。
本书适合政治学、社会学、世界史等相关专业的学者作文献研究索引工具之用,也适合广大对欧洲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深度阅读。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以利为利 豆瓣
9.5 (31 个评分) 作者: 周飞舟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第二版) 豆瓣 Goodreads
9.7 (23 个评分) 作者: 周黎安 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8
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厄舍府的崩塌 豆瓣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9.1 (8 个评分) 作者: 爱伦・坡 / 刘象愚 译者: 刘象愚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 - 3
《厄舍府的崩塌》收入爱伦·坡《厄舍府的崩塌》等15部短篇小说。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批评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恐怖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的鼻祖,其作品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坡最有影响的是恐怖小说,如《厄舍府的崩塌》、《黑猫》、《“红死病”的化装舞会》,这些小说往往有离奇的情节、神秘怪诞的故事、浓重的恐怖气氛;《莱吉亚》、《陷阱与钟摆》,则更加侧重内心恐怖力量;《毛格街血案》、《失窃的信》,被公认为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威廉·威尔逊》、《被用光的人》,作品中包含的现代主义因素,预示了现代派作品的诞生。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豆瓣
作者: [英]马修·阿诺德 译者: 韩敏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10
19世纪后叶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代表作。作者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分为野蛮人(贵族)、非利士人(中产阶级)和群氓(平民),抨击了他们的自满、庸俗和拜金主义,倡导以美与智的文化(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通向天道和神的意旨)来对抗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与工业主义所导致的缺乏秩序、准则和方向感的无政府状态,以期实现“文化、人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完美",从而确立国家的观念、集体的最优秀的自我,和民族的健全理智。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 豆瓣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 E.P.汤普森 (Thompson,E.P.) 译者: 钱乘旦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自己的形成中。”本书为历史学领域经典之作,采用马克思主义视角,选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为考察对象,阐述了汤普森关于工人阶级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书中详尽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经历的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这个阶级的成长全貌中回顾了英国工人阶级如何作为“外力的产物”和“自身的发明”,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政治意识的过程。作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历史观见解独到,挑战了许多正统观点。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 豆瓣
作者: 陈国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5
在大学里,文学作为知识来传授,认为文化就寄存在文学或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其实这是一种信念,是没有经过检验的。究竟文学何以成为一门知识?
过去,文学通过创作来帮助人完成某种人生意义;现在大多数人通过阅读来完成过去文人创作的功能。文学研究者要有更大的关怀和思考,帮助一代代人彼此沟通和理解。
文学承载一个发挥象征意义的系统,它负载的世界远大于我们生活的物理的世界。文学的意义可以是实用的,但它要承载更大的责任。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说书人与梦工厂 豆瓣
8.4 (12 个评分) 作者: 储卉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6
本书关注一个“非法”的“社会事实”:在充满盗版和抄袭的环境下,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正日益成为娱乐文化生产的总源头,进而影响公共想象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何理解这种法律视野中的“悖谬”,以及悖谬背后传统的法律想象与新技术生产之间的张力?本书通过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的梳理,探究了著作权之于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影响,法律与社会运动背后的焦虑,以及制度讨论的社会建构性意义。
2020年1月29日 想读
叙事的虚构性 豆瓣
The Fiction of Narrative: Essays on History, Literature, and Theory, 1957-2007
作者: [美] 海登·怀特 译者: 马丽莉 / 马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3
海登•怀特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1973年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元史学》以来,怀特的作品对于历史学、文学研究、人类学、哲学、艺术史、电影传媒研究等将叙事学作为关注焦点的学科而言意义非凡。
本书由罗伯特•多兰作序,他巧妙地将怀特重要但难得一见的文章汇集成册,研究探讨他关于历史书写和叙事的革命性理论。怀特的这些文章大多采用论文体,内容涉及多位思想家,探讨诸多主题,文笔犀利,语言优美。
《叙事的虚构性》追溯怀特重要思想的演变轨迹,是历史编纂学者和学习者、历史理论和文学研究学者们的重要读物。
2020年1月2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