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党员、党权与党争 豆瓣
9.3 (23 个评分) 作者: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 2010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2020年7月12日 想读
成为黄种人 豆瓣
作者: [美]奇迈可(Michael Keevak) 译者: 方笑天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2020年7月12日 想读
透明社会 豆瓣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6.6 (19 个评分) 作者: [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 译者: 吴琼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0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
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透明”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
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中國和日本 豆瓣
China and Japan: Facing History
作者: [美] 傅高义 译者: 毛升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9 - 10
中國和日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密切連結可追溯至一千五百年前,但如今兩國關係緊張而危險。日本對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深感焦慮,而二戰時日軍暴行給中國留下的創傷至今未癒。近年來對對方國家抱有好感的中日國民比例尚不及10%,他們都認為對方應以更開放的態度正視歷史,否則兩國關係難以改善。
本書以七世紀推古天皇派出遣隋使開篇,述至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向日本借鑑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考察了中日關係史上的多個重要轉捩點,包括朝貢貿易、甲午戰爭、殖民滿洲、中日戰爭、日本對華經濟援助、近年來中日關係的惡化等等。縱觀中日交往的歷史,在最初一千多年,中國憑藉廣博的文明和豐富的資源佔據上風。但到十九世紀,日本成功實現近代化改革,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從而扭轉局勢,後來居上。近四十年來,雖然各界人士推動貿易往來和觀光交流的努力不斷,二戰創傷之巨仍使兩國合作困難重重。
傅高義認為,如今作為世界第二、第三經濟體的中日兩國間充滿敵意的緊張關係並非兩國關係中的歷史常態。他以歷史社會學的視角,指出中日一千五百年的交流史中更多的是欣賞對方、向對方學習、大海無波、和平共存的歷史場景。
傅高義強調日本應為戰爭中的侵略行為鄭重道歉,同時也力勸中國將日本視為亞洲地區潛在的重要合作夥伴。為了世界秩序的穩定,這兩個大國必須從環境保護、災難管理、全球經濟及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共同利益出發,重塑彼此間的關係。
~~~~~~~~~
本書對中日之間長達十五個世紀、深刻而複雜的關係作了精闢論述,堪稱非凡之作。傅高義作為一位對中日兩國都有濃厚感情、並能提供理性的「旁觀者」視角的外國學者,我想不到會有第二個人能比他寫得更精彩,更能精準地理解這兩個歷史悠久並懷有深刻歷史關懷的國家。
—王賡武,香港大學前校長、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
傅高義先生是久享盛譽的中國與日本研究的社會學家,《中國和日本》則是他第一次把中日兩國作為合一研究對象的新著。八十九歲的傅高義,以中日兩國朋友的身份,以抱同情態度的旁觀者的身份,期待兩國面對歷史,以同理心尋求互解互諒,開啟一個和平、發展的歷史交流的新起點。這是一本充滿「善意」與「智慧」的好書。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這必將成為一本必讀書。本書展現了傅高義一生在英文、中文和日文資料上下的深厚功夫,他也是碩果僅存的一位既可以和中日兩國領導人,又能與街頭百姓平等交流的思想家。
—杜登(Alexis Dudden),康涅狄格大學歷史系教授
傅高義的這本《中國和日本》,其價值遠遠超越了學術界。這本權威論著基於他超過半個世紀的研究,追溯了中日兩國間源遠流長的交流史,秉筆直書,毫無偏袒,並涵蓋兩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廣泛聯結。一般讀者和學者都可通過閱讀這段非凡的中日邦交史獲益良多。
—傅佛果(Joshua A. Fogel),加拿大約克大學歷史系教授
全面而引人入勝的敘述……本書研究博通、書寫精簡,及時提醒我們公眾認知是如何被政治謀略塑造的,以及新一代領導人和宣傳機器如何抹去現存的善意。
—《日本時報》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暹罗连体人之谜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李小刚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故事发生在一座孤山上。森林大火正在往山顶侵吞,奎因父子爬行在山上,觉得无助、疑惑,在最终找到临时的避难所后,又遇上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避难所的主人死在书房中,凶手无疑就在避难所中他们这一群身处不平常境地的人之中。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中国橘子之谜 豆瓣
7.3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方力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一位陌生的访客进入了唐纳德•柯克先生的接待室。几个小时后,人们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打开来,是一具尸体和一切都倒置的诡异场景。没有人知道,这个倒毙在密室的死者究竟是谁……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闸边足迹 豆瓣
The Footsteps at the Lock
作者: (英)诺克斯 译者: 杨晓霞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闸边足迹》是作者的第三部长篇推理小说,也是典型的古典本格推理的代表产品。 故事因一份财产遗嘱而起。德里克和奈杰尔是一对堂兄弟,也是这分遗产的第一、二顺序继承人。一次泰晤士河泛舟,第一继承人德里克失踪,接着第二继承人也不见了踪影。两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失踪、遇害?还是另有内情?保险公司特聘探员麦尔斯·布莱顿衔命出马调查,在风光明媚的泰晤士河上逐步解开谜团。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红桃4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魏红 / 郝红梅 新星出版社 2008 - 10
最普通的扑克牌,演绎最不寻常的谋杀。
这是一个以好莱坞为背景的故事。杰克•罗伊尔和布里斯•斯图尔特是声名显赫的电影明星,他们曾经相恋,却彼此仇视了二十余年。某天,复合的消息神秘地传了出来。终于,盛大的空中婚礼在万人瞩目之下举行。飞机载着新人对幸福的憧憬缓缓升空,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条不归路——死亡。不仅如此,死亡的威胁还在逼近他们依然彼此仇视的明星子女…… 伴随威胁而来的,是一张张扑克牌,黑桃J,黑桃7,梅花9,红桃4……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一的悲劇 豆瓣
一の悲劇
作者: 法月綸太郎 译者: 黃心寧 / 郭清華 皇冠文化 2008 - 9
『新本格派』代表作家法月綸太郎
出道二十年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1992年度最佳推理小說TOP 20!
●日本『探偵小說研究會』最受歡迎的本格推理小說票選BEST 100!
『是誰殺了我的兒子?!』我多想理直氣壯地如此大聲吶喊。
可是一旦揭穿了這個秘密,
多年來我拚命保護的一切就將瞬間化為烏有!
我好害怕,比什麼都害怕……
『山倉史郎,是你殺了茂!』富澤路子幾近瘋狂的控訴在我腦海裡不斷回響著……沒錯,是我殺了她的兒子茂。若不是我沒能及時交付贖金,可憐的茂也不會被撕票;若不是綁匪抓錯了人,現在躺在太平間裡的應該是我家的隆史;若不是七年前我一時鬼迷心竅背叛了妻子,跟路子上床,茂根本不會誕生在這個世界上!茂其實是我的私生子,然而此刻我卻僅能望著他的『父親』哭喊兒子的背影。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憤怒──到底是誰?竟然如此殘忍地殺害一個孩子!我發誓,一定要揪出這個可恨的兇手……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刽子手的杂役 豆瓣
作者: 黑克·塔伯特 译者: 伤痕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9
暴风雨中的孤岛,烛光下的神秘聚会。
小岛的主人杰克·弗兰特,与自己的同母异父弟弟伊万争吵了起来。伊万对哥哥下了个奇怪的恶咒;于是,杰克应声倒下,就此身亡。
当晚,当宾客们去看杰克的尸体,发现尸体竟然高度腐烂,像是死了很久的样子……
赌徒罗根·肯塞德也是被邀请的客人之一。他如何才能克服警察的愚蠢干扰,凭一己之力,破解这个神秘莫测的死亡之谜?
不可能犯罪小说奇才黑克·塔伯特的处女作,令人震惊的情节设计,带给人难以企及的阅读快感!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石猴子 豆瓣
The Stone Monkey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夫里·迪弗 译者: 谭端 新星出版社 2008 - 7
在美国政府徵召下,林肯.莱姆接下了这个几乎不可能达成的任务,与搭挡艾米莉亚一起追踪一艘载有二十多名中国偷渡客的货轮,以及恶名昭彰的杀手——绰号『恶鬼』的蛇头。
他们必须抢在恶鬼之前,在纽约市如迷宫一般的中国城中,找到那两个侥幸逃过船难的家庭。除了惊险的追捕行动,还有激烈的情感纠葛,莎克斯竟与偷渡客发生了关系!而後果势必将直接影响到她与亲密爱人暨工作夥伴林肯.莱姆……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千岁兰 豆瓣
作者: 文泽尔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 - 6
本文在作者的写作提纲中所记下的名字是《双面车牌》正式动笔时,却又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太过直白且无趣,反复斟酌之后,改作了现在的这个名字。
小说创作中,虚构角色作为,现实人”的断面而存在,也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概括所带来的分类学与文学之间的矛盾——此种隐晦说法的实际意义在于:我们应尽量避免过分典型的概括,避免脸谱化创作所带来的文化刻板现象。
《千岁兰》的命名也和这样的警示相符——作者在植物的特征和小说的脉络之间找到了不止一处的衔接点:如此具有对称美感的呼应,在创作过程中轻易地打败了刻板,不自觉地使我在写作之初所拟定的“断面”显得更富有活力与张力。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求生無門 豆瓣
どこまでも殺されて
7.7 (11 个评分) 作者: 連城三紀彥 译者: 林敏生 林白 1998 - 2
有一個到哪裡都會被殺的我。有一個隨時都會被殺的我......
本書將日記和告白的記述性詭計予以充分活用,創造出超越常識理解範圍的迷團,以及令人驚悚、戰慄的結局。
日記和告白的記述性詭計
有一個到哪裡都會被殺的我。
有一個隨時都會被殺的我......
那是六歲的時候。由於是小學的入學典禮那天,可知我的確是六歲。背著閃閃發亮的簇新書包,腳穿嶄新運動鞋,我被嬸嬸牽著走向小學。嬸嬸嵌我的手時,不會像真正的媽媽那樣緊握,所以在到學校之前的途中,我和嬸嬸分散了......
那是盛開的櫻花在光影和風中搖曳的道路,白色人行步道上,繽紛的花影比飄落的花瓣更多,每當風一吹掠,白色花瓣與黑色花影重疊交錯翻飛......
在光和影交織而成的奇蹟般璀璨世界中,我忘記自己失散之事,追逐著花瓣玩。從花朵縫隙間射下的朝陽恰似幾隻箭矢......不,也許是夕日的光輝吧!因為,在和嬸嬸分散後,我在那條路上獨自玩到夕暮時分......
本書將日記和告白的記述性詭計予以充分活用,創造出超越常識理解範圍的迷團,以及令人驚悚、戰慄的結局。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十一字殺人 豆瓣
11文字の殺人
6.1 (14 个评分) 作者: 東野圭吾 译者: 羊恩媺 皇冠文化 2008 - 6
你以為的『答案』,永遠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
東野圭吾充滿懸疑動感的本格推理絕妙力作!
這十一個字,由地獄般的憎恨而生!而所有的謊言與藉口,也因這十一個字而逐漸顯現……
我的男友川津雅之被殺了!他先被毒死,接著後腦勺遭到重重一擊,最後被棄屍在港口。兇手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要這麼殘忍地殺害他呢?我想起不久前,他曾害怕地說自己『被人盯上了!』而且有人從他的遺物中偷走了某樣資料……身為推理小說家的我,決定自己來追查真相,沒想到我接觸過的人也一個接著一個被殺了!而他們死前,都收到了一張白紙,上面只有十一個字:『來自於無人島的滿滿殺意』……
《十一字殺人》發表時,
正逢綾□行人發表《殺人十角館》揭起新本格推理往後風起雲湧的年代,
同樣是本格推理的核心創作,
也同樣面對本格推理復興的年代,
把推理小說寫作當作是職業的東野圭吾,往後的創作觀念,
與同時代的新本格推理作家雖有同質的重複,
卻有截然不同的本格推理領域的拓展方向。
-藍霄-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绿色危机 豆瓣
Green for Danger
7.0 (6 个评分) 作者: 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 译者: 蔡中恒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4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百转千回的精致行文。最好的医院谋杀案,最纯粹的古典解谜小说。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的成名作、代表作,考克瑞尔系列的无上顶峰!
——这是一家饱受空袭的战地医院,静静诉说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某日,一名邮递员被送往手术室里,不料却因麻醉而死。这是意外事故,还是蓄意谋杀?无形的威胁笼罩医院,无声的恐惧萦绕人心。考克瑞尔探长亲自赶来调查,哪知护士长玛丽恩•贝茨竟惨遭凶杀。所有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所有人都没有明显的动机!凶手到底是谁?
《绿色危机》自1944年出版之后,至今犹被欧美各国不断再版。1946年更被搬上银幕,引发极大轰动。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豆瓣
8.6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林淑琴 新星出版社 2009 - 4
一辆凯迪拉克截在路中间,一个蒙面人从车上跳下,手里拿着一支枪。佩辛斯尖叫出声,但枪狠狠地打在她的手上。“把信交出来。”蒙面人要挟道……
当萨姆巡官收到一张一千元的钞票,被委托保管一封信时,他认为这是别人跟他开的一个玩笑。但是,但蒙面人劫持了他女儿,他知道自己碰上了一起诡秘、透着死亡气息的案件。
在这次的谋杀案调查中,伟大而杰出的雷恩演绎了最精彩的一幕!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命運的模型(下)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謝如欣 尖端 2006
當案情陷入膠著之際,在醫院療養的寺林高司和遇到瓶頸的西之園萌繪,都收到來自同一人的神秘訊息。
將兩邊如謎語般的詩做了交互比對後,竟出現某個驚人的致命危機。
犀川和西之園師生,將以絕妙的推理打破命運的迷思。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狂骨之梦 豆瓣 Goodreads
7.6 (78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蔡佩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2
继《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后,京极堂系列第三部。
连续杀死丈夫四次的女人朱美,一个有强迫症的精神科医生,一个不信神的牧师。梦境与现实纠缠在三个人之间,奇怪的事情一再发生。
在海上漂流的黄金骷髅头,深山中发生的集体自杀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各自被怪异的梦境所苦…接二连三发生的诡异事件却将他们一一串连起来……到底什么是梦境、什么又是真实?错综复杂的谜团,却在书末有最干净明快的答案。
“狂骨”即为「发狂的骸骨」,论者认为,由于过去典籍并无「狂骨」此类怪物,因此应为热爱创造妖怪的鸟山石燕所创造,他在《今昔画图百鬼拾遗》中这么形容:骷髅头下挂着单薄的骨架,尽管披挂的长白发看似女性,身体轮廓却隐约不可辨识,总在井中的汲水桶中以双手垂放、身下无脚的幽灵姿态现身。
后来在江户时期变成固定的怪物,相传为被弃尸在井中的冤死者,化为妖怪后总在井边出现,遇到人便会叫他「喝水吧」,路人若依言喝水,便可无事离去;若不听,则狂骨会舞动全身骨骸以示人,据闻听到其骨节撞击声者便会发狂投井身亡。
2020年7月11日 想读
铁鼠之槛(下) 豆瓣
8.6 (68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王华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6
中禅寺敦子为采访古剎,偕同鸟口守彦进入箱根荒僻深山,不料他们下榻的旅馆却在雪地中凭空出现呈坐禅姿势的僧人尸体。
京极堂受邀调查从土堆中挖掘出的书库,孰料其中不但满是禅学经典,更有「不可能存在的东西」,他所指为何?
穿着盛装和服在荒凉雪地漫游的吟歌少女,十三年来不曾长大?十多年前的一场大火,如何将僧人禁锢寺内十三年?向盲眼按摩师坦承自己杀人的和尚,却又改口说杀的是牛,自己是老鼠!
年代、派别来历及财源都不明的谜样古剎明慧寺,史书记载中遍觅无踪的明慧寺,寺内僧人接二连三死于非命,甚而巨鼠成群流窜、四处啃咬,向来气定神闲的京极堂遭逢前所未有的难关……
“铁鼠”又称“赖豪鼠”,是平安时代末期说书人热爱的题材之一,据延庆本《平安物语》所言,白河天皇立关白藤原师实之女为后,人称中宫贤子,两人极其恩爱,因此希望能让贤子产下皇子,天皇听说三井寺赖豪阿阇梨法力灵验,故命其代为祈愿,并应允“事若有成,一切恩赐不难”。后赖豪阿阇梨尽心祈祷,拜此愿力,敦文亲王随之出生,天皇大悦,询问阿阇梨意欲何赏赐,赖豪阿阇梨答曰:“望得天皇敕许三井寺建立戒坛。”
天皇一时爽快应允,但是却忽略了其时三井寺于比叡山侧,天台宗延历寺即在此处,闻得天皇特许三井寺建立象征统率佛寺地位的戒坛,特别动用政治关系,向天皇进言,最终天皇觉得不可让天台宗分裂,于是收回前令。
赖豪阿阇梨闻得此变化,怒道:“皇子乃我费心尽力祈愿修验得来,如今天皇负我,吾今将其带至魔道去矣。”语毕,即不进粒米,终至绝食毙命。是时,天皇枕边出现一白发妖异僧侣,握持锡杖站立在床前,让天皇大惊不已,令比叡山僧侣祈福攘祸,可惜敦文亲王不到四岁便已死去。
据民间传说,赖豪阿阇梨将自己关到密室中,不修须发不剪指甲,一百天来不眠不休焚香诅咒,待得死去后,化为八万四千只巨鼠,有着铁般的牙齿、石头般的身体,一路往比叡山去,将佛像、经典尽数啮破。由于有着铁般的牙齿,因此鸟山石燕在《画图百鬼夜行》中将其称为“铁鼠”。
2020年7月1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