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Less 豆瓣
7.5 (6 个评分) 作者: Andrew Sean Greer Lee Boudreaux Books 2017 - 7
Who says you can't run away from your problems? You are a failed novelist about to turn fifty. A wedding invitation arrives in the mail: your boyfriend of the past nine years is engaged to someone else. You can't say yes--it would be too awkward--and you can't say no--it would look like defeat. On your desk are a series of invitations to half-baked literary events around the world.
QUESTION: How do you arrange to skip town?
ANSWER: You accept them all.
What would possibly go wrong? Arthur Less will almost fall in love in Paris, almost fall to his death in Berlin, barely escape to a Moroccan ski chalet from a Saharan sandstorm, accidentally book himself as the (only) writer-in-residence at a Christian Retreat Center in Southern India, and encounter, on a desert island in the Arabian Sea, the last person on Earth he wants to face. Somewhere in there: he will turn fifty. Through it all, there is his first love. And there is his last.
Because, despite all these mishaps, missteps,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takes, Less is, above all, a love story.
A scintillating satire of the American abroad, a rumination on time and the human heart, a bittersweet romance of chances lost, by an author The New York Times has hailed as "inspired, lyrical," "elegiac," "ingenious," as well as "too sappy by half," Less shows a writer at the peak of his talents raising the curtain on our shared human comedy.
2019年12月31日 已读
好像从来没读过comic novel? 比喻太有意思了,听有声书的时候能笑出声来。“From where I sit, the story of Arthur Less is not so bad.” 作者的度掌握得很好,自嘲也很到位. Who would feel sorry for an almost-fifty white gay man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just to escape ex-lover’s wedding? 当Less到了京都坐在川端康成最爱的房间里吃怀石料理的时候,我几乎打算讨厌他了。一个永远天真没有盔甲又笨拙的人真的就会获得更多偏爱么?这个世界大概是不太公平的,也能有人suffer with a reward…
2018 Pulitzer 小说
八部半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黄昱宁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8
罗辑思维“得到”APP明星讲书人黄昱宁,用自己的小说解读当下都市生活
————————————————————
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每个故事都起于一个诡诈的、疯狂的念头,都在捕捉人们在幻觉、执念和伤痛中编织的那张亮晶晶的生活和意义之网。
作者被誉为一个“年轻的阿特伍德”,一位“女麦克尤恩”。
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作序推荐;李敬泽、陈村、孙甘露、毛尖、徐则臣、小白、黄德海联名推荐。
————————————————————
《八部半》是著名翻译家、出版人黄昱宁的第一部个人小说集,收录了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八部半”这个书名,既代表了本书收录的作品数量,也暗合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同题名作。电影《八部半》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组成影像奇观,而这也是小说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标。本书所收录的八篇小说中,六篇是现实题材,两篇是带有科幻意味的现代寓言;而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指向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带有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最后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以小说家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追溯了作者亲历的一段亲人从海外归来的往事;同时,又根据历史材料虚构了亲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经历,力求以家族故事来折射上海乃至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开大合。
————————————————————
以“媒介”为中心,揭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
本书所收录的八个虚构故事,大部分围绕某个“媒介”展开:《呼叫转移》中的短信和微信,《三岔口》中的微博专栏和微信,《水》中的楼板,《你或植物》中的诗,《幸福触手可及》中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水星很忙》中的网络专栏和电子邮件,《千里走单骑》中的真人快递和全息虚拟墙,《文学病人》中的机器人和打分系统。这些“媒介”,有些是现代媒介,有些是前现代媒介(比如楼板),但它们都展现出媒介一致的本质:传递,同时隔绝;理解,同时误解。作者从“媒介”入手,深入挖掘现代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并在现实和科幻的交错中,以高度浓缩的戏剧性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本书可以看作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
立足都市,关注现实,刻画各阶层人物,剖析中产和准中产的困境
本书所收录的九个故事,其发生的主要舞台都是都市——无论是当下五光十色的超级都市,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日都市。不同于淳朴而带有诗意的乡村,都市热闹、繁华,都市也嘈杂、冷漠,而这样复杂的都市环境,正是现在的读者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本书的九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他们既相互窥视,也相互隔阂,既相互羡慕,也相互猜忌。《八部半》在刻画不同阶层的人物上皆有所突破,而其中格外关注的是中产和准中产阶层男女的生活和心理困境——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他们自身的虚弱和困扰,以及他们处境的复杂性等等。
不拘一格的写作技巧,强烈的戏剧性和画面感,变幻多姿的文本体验
本书作者是一位有着很好的世界文学素养的资深翻译家,因此本书中的每篇作品,也都在写作技巧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些作品,有的采用多人物第一人称接力叙事的方式,有的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有的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穿插超现实的想象场景,有的将虚构的叙述手法与非虚构的叙述内容无缝对接,有的则以科幻形式针砭现实问题……除了长期浸淫世界文学习得的写作技巧外,这些作品还反映出作者对戏剧冲突的热爱,并处处透露出她所受到的影像文化的影响。这些小说的节奏和意象,戏剧感和画面感,对于喜爱影视作品和戏剧性故事的读者来说精彩不容错过。
2019年11月18日 已读
前几部有些描写很妙,感觉可以代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体验,但是后几部还是感受到掉书袋(即使是自嘲)之后的贫乏感。不过说“在小说中扮演别人”就过头了,即使是《呼叫转移》,也只是换了个视角(小镇青年)来窥探中产生活吧。比较喜欢《三岔口》。作为睡前读物还是可以的。
中国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黄昱宁
豆瓣
7.6 (14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8
☆《碗》是金宇澄继《回望》之后的另一部非虚构力作。一老友在聚会上追忆三十年前的岁月,引发了一场千里赴约的温故之旅。在历史的斑驳印记中,辨认早已碎裂消失的苍凉青春。
☆非虚构的记录与三十年前的小说相互映照,小说笔法与真实事件相互渗透,展现文学技艺的世故与讲究。
☆附作者手绘插图,展示文字与图像错落交叠的多重叙述。
------------------------
“姑娘,你长得多像你妈妈。”
三十年前,在农场,上海青年小英死于井中。三十年后,一名女孩忽然出现,原来,她就是小英的女儿——小英生前,从东北赶回上海,秘密生下了一名女婴。
面对年轻的生命,这些历史的幸存者们才终于面对不愿追述的往事,并且承认:曾经至为重要的东西都已经纷纷碎裂、消失。
只有青春的回忆,和早逝的同伴一起,无法平静,不能安息。
------------------------
金宇澄的非虚构里,充溢着小说家笔法,这是一种文体的自觉和清醒,透着精心和讲究。但更重要的,是其中思想的力量。他对知青年代的反思,对那段生存的展现和认知,让我觉得超出了我所读过的同题材的作品。
——钟红明
《碗》中记叙知青生活人物命运走向,几种时空闪回,荒芜峥嵘。金宇澄近年作品,开始体现一种直插历史路径的自由清明,还原语言之魅。
——《明报》
金宇澄《金宇澄作品选辑:轻寒、方岛、碗》写的是大时代的小人物故事,苍凉中见人性温暖,长篇运镜迷离整个像一部电影,短篇则充满金宇澄特殊的南方的忧愁以及对“屈辱”的反思。
——台北书展评审团
2019年9月29日 已读
睡前读完觉得好冰冷,苍凉的北方,深不见底的水井,和再也追不回的被“耽误了”的岁月,真是在大写的”青春万岁“背后全是不甘和无奈。
小说 文学 金宇澄 非虚构
不吃鸡蛋的人 豆瓣
6.4 (28 个评分) 作者: 钱佳楠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
女孩周允生长在简朴的工人家庭,母亲精明好强,父亲温和懦弱。从童年起,她就被视作母亲改变命运的“稻草”,一直乖巧懂事地成为着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甚至为了省一笔住校费用,假装自己对鸡蛋过敏。直到遇见特立独行的男孩魏叔昂,她渐渐意识到内心暗藏的那个真正的自我。从十几岁到三十岁,她一次次试图跨过成长的深河,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坚持一份不被理解的爱情,但复杂的家庭关系,始终是她的阻碍。终于,周允做出了可能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
钱佳楠的书写克制而疏离,即便在最热情的段落里,也依然隐藏着一个冷眼旁观的作者。小说里氤氲着冰冷的空气,任何离别都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一部书写爱的作品:爱意味着接纳加诸在我们身上的限制和约束,使它们成为我们的选择。
——张悦然(著名作家)
******
《不吃鸡蛋的人》是一个家族故事,也是一个女孩子的身体历史和内心史。书中的上海市民家庭被困窘所摄,超出自己掌控的社会变迁磨损了他们,鞭子挥向女儿,带着爱的声响。
——淡豹(著名媒体人、作家)
******
这不单单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故事。时代总是骤然断裂,骤然碰撞,旧人挣扎着变成新人,适应着新的装束,新的图景,新人又要面临时代变旧,自己被撇到时代边缘。于是有了挽歌,有了诗,有了画,有了钱佳楠的故事。有了凡俗的人世里,一点点难解的关怀。
——韩松落(著名影评人、作家)
2019年4月20日 已读
去三番的飞机上终于读了这本书,其实不太喜欢,不喜欢女主通过talent“轻易”的致富然后面临穷小子/富二代这样的选择,同时觉得弑母情结或者母女纠结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挖掘。如果说是爱情故事的话,魏叔昂这个角色未免太梦幻了。不过感受到作者可能带有一定“自传”性质地用心写下的故事,刻薄亲戚部分的刻画很到位,希望未来的作品更好吧!
小说 钱佳楠
无中生有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刘天昭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0
“她不过是想要知道人要如何生活才是正当的”
70万字自传体小说,从姥姥家的炕席缝说起,写出这整个世界。
狂妄、结实,精细、深邃,繁复、广阔,势大力沉、超越期待。
【编辑推荐】
1. 作家刘天昭70万字自传体小说,写出了这整个世界——主人公以过度燃烧的意识将日常生活中大片的、转瞬的灰暗无意识照亮,以浮动不确定的视角看到许多故事、许多人生的片段,这些故事在她以第一人称追述往事的章节中得到细密的展开,以隐秘的家族史折射出繁复的人性光谱、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时代变迁。
2. 这是一本云烟之书——这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故事,讲述一个人在青春末期试图将人生与世界彻底想明白、并且以为非如此不能开始生活的努力。主人公持续地观察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剖析内心缠绕的情感、欲念和思想,绝望地想象一个坚实纯粹的自我。在书中,作者放纵过度醒觉的意识和永不止息的怀疑,复活那些精神上的具体,让语言不断重复、循环,像海浪推沙,撞击边界。
3. 这是一本具有冒险精神的先锋之作——作者以一种可怕的野心,试图突破文学对“真实”的修饰和遮掩。作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一边试图理解生活一边对自己的理解充满怀疑,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比书中的社会生活或者历史记忆都更具时代感,呈现出这个时代最深处最紧张的精神内核。
4. 这本书真实得令人震惊——它完全根植于此时此地,描写了70后和部分80后的人生经验——不仅是童年生活的集体记忆,还有成年之后的迷茫困惑。作者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许多同龄人不愿意面对、甚至不希望被写出来的东西。那些令人不安的经验,经由文学的处理和再次呈现,带给读者的却是深沉的平静和勇敢的力量。
5. 这本书并不难读——虽然作者经常会“想太多”,但是那些想法都是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的,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地方。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远,会发现“想更多”是对“想太多”的解决。书中有太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人生的小片段,不计其数的小心得和小体会,像叶子上的露珠必须在那叶子上才闪闪发光不会枯竭。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线讲述的是一个本世纪初留学归来的女青年,带着想要把自己和世界彻底想明白的心情回到家乡,家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被她当成“真实世界”的信息来处理,继而进入自己持续的内心疑问。一方面,作者将那些精神上思想上的具体复原到生发的现场,将那些抽象的命题重新植入到经验易感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作者以充沛的意识灯光将大片幽暗的无意识的生活流照亮,呈现出其中生动的细节,潜流的情感,若无其事又令人动容的虚幻与真实。
小说的另外一条故事线,是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既有对家族史的追溯,也有对成长历程的整理。一方面自述故事独立成篇,以后知后觉的全景式叙述,描绘了人物命运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性百态。另一方面,这些在绵长的时间线上从容展开的人物与故事,与主线空间中不时浮现的生活片段彼此回应。如果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表面化的生活现场提供了精神维度,那么这部分追忆则补充了它的历史维度,令“只有一个的世界”完整饱满地呈现出来。
球状闪电 Goodreads 豆瓣
球状闪电
8.4 (409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6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少年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将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将他变成孤儿的自然之谜。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被纳入进“新概念武器”开发计划,他所追寻的球状闪电变成了下一场战争中决定祖国生存或是灭亡的终极武器!
当被禁锢在终极武器中的大自然的伟力被释放时,一轮冰冷的“蓝太阳”升起在大西部的戈壁滩上,整个戈壁淹没在它的蓝光中,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怪异。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测者的注视下,降临在人类面前……
2019年2月13日 已读
高中时候读的第一本刘慈欣长篇,当时觉得冲击很大,没想到多年后他竟然突破了科幻界的次元壁进入了”主流“。
中国 刘慈欣 小说 科幻
我的相亲路上满是珍禽异兽 豆瓣
作者: 酸菜仙儿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只要坚强地活下去,总会遇上更奇葩的人……
29岁这年,我相亲无数,却在为孤独终老做准备。
我叫吴映真,从小爱看《动物世界》,所以后来相亲的时候总会把对方想象成一种动物,就像一个代号,方便我和死党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无忌惮地吐槽我的相亲对象:
弱气的银行职员丹顶鹤先生,
钢铁直 男斑驴先生,
油滑的二手车经纪雪猴先生,
骄傲的艺术青年孔雀先生,
花心暖男东北挽马先生,
低欲望青年熊猫先生,
偶像包袱太重的猫先生……
后来,连我的相亲对象都开始给我介绍相亲对象了!
2019年1月3日 已读
之前在豆瓣阅读上追过,作者文风还是很风趣的,看得很开心。
女性 小说 情感
平民之宴 豆瓣
下流の宴
7.8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林真理子 译者: 王秀娟 东方出版社 2017 - 6
坚持认为人有贵践之分的由美子、用尽心思想嫁给有钱人的可奈、发奋读书决心要考取医学院的珠绪,还有被母亲的期待压迫到放弃了所谓完美人生的翔……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才是对的,拼命撕下身上原本的标签,贴上自己想要的。可是,标签终究是由别人来决定的,他们又真的能左右自己的人生吗?
2018年7月2日 已读
三星半吧,书封用的”看懂中产阶级焦虑“的噱头多少让人更加困惑,究竟人们怎么区分出“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并笃信这两个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的呢?翻了些评论,看人们无非是对自己的阶级认同更加感同身受而更加焦虑了,这真的是作者想要传递的讯息么?
中产阶级 小说 日本 林真理子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 豆瓣
5.7 (7 个评分) 作者: 邓安庆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9
本书是作家邓安庆首部中短篇小说集,是作者继《山中的糖果》《柔软的距离》之后首次直面城市青年的游走生活。书中包括《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毕肖普之夜》《消失》《你说今晚月光那么美》《光明的道路》《凤招》《碧珠》《拯救》8个中短篇小说。8个小说真切雕琢8场情感历险,是8次 前途未卜的冒险之旅。
我们用尽所有时间和不同的人相遇,在发现那个最重要的 人之前,所有相遇都是徒劳。可一旦发现了,所有的相遇就变成了最珍贵的经验。
“我总觉得我又变回了吃糖的小女孩,他的声音被我的耳朵吞吃,总也吃不饱。”(邓安庆)
2018年5月1日 已读
大概是一个月之前看的,然后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 -感觉作者在很努力地尝试各种题材和结构的写作,加油!
小说 短篇小说 邓安庆
红豆生南国 豆瓣
7.6 (17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6
红豆生南国
此物最相思
《长恨歌》后十年
王安忆再写都市人间绵绵情缘
他的恩欠,他的愧受,他的困囚,他的原罪,他的蛊,忽得一个名字,这名字就叫相思。
——王安忆
《红豆生南国》是著名作家王安忆2017年zui新中篇小说集,收入《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三部中篇小说。三部小说的故事分别发生于中国香港、纽约和上海,讲述了生活在这三个城市的“都市移民”的故事,他们的青春,爱与孤寂。
2017年8月21日 已读
还是很喜欢王安忆的行文节奏的,三个都算是“移民”的故事,倒是因为司空见惯而感到亲切。宏大背景下兜兜转转地追寻,说到底还是心安之处才是家啊。
2017 中短篇 小说 文学 王安忆
恋爱中的骗子 豆瓣
Liars in Love
8.2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耶茨 译者: 孙仲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恋爱中的骗子》是理查德·耶茨继《十一种孤独》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七个短篇。它完美地展示了耶茨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和描述力。耶茨借由本书再次证明了短篇小说的力量。显然更有兴趣描写“失败人生”的耶茨,凭借他敏锐的心灵与独到的观察角度,仿佛拼贴艺术般,将美国“小人物”及其生活片断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失败的艺术家、生活艰难的单身母亲、疏离的亲情、劳燕分飞的婚姻、叛逆的女儿、转瞬即逝的情事、不可靠的梦想……
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
——《泰晤士报》
耶茨悲天悯人的力量和敏锐的观察力使这部作品脱颖而出成一个文学大事件……令人瞩目的成就。
——《独立报》
这是二战后一位伟大却被忽视的美国作家令人难忘却长期被遗忘的作品。
——《新政治家》
耶茨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让人边阅读边流泪。
——《卫报》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9.1 (312 个评分) 作者: 林奕含 游擊文化 2017 - 2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裡,她的臉和她可以想像的將來一樣漂亮。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同樣崇拜飽讀詩書的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說,妳的程度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我吧,不收妳周點費。思琪聽話地下樓了。老師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
思琪的初戀是李老師。因為李老師把她翻面,把他的東西塞進去。那年的教師節思琪才十三歲,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
如果這是愛情,為什麼覺得暴力?為什麼覺得被折斷?為什麼老師要一個女學生換過一個女學生?如果這不是愛情,那滿口學問的李老師怎麼能做了以後,還這麼自信、無疑、無愧於心?
這是一部驚人而特別的小說,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妳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2017年7月10日 已读
”忍耐不是美德……生气才是美德。“看了是真心生气。”能看到你的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文风的确有刻意堆砌的匠气,也能看出作者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根本不可能和解,只是越写越痛苦,不断采取不同的角度说服自己,制造出不同的分身,可还是无解。不禁更憎恶禽兽。
2017 台湾 小说 林奕含
繁花 豆瓣 Goodreads
8.7 (282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2017年7月5日 已读
回味无穷,亲切备至。牺牲,还是牺牲品,真讲不明白么?“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不响,真是个伟大的填词游戏。
2013 上海 小说 金宇澄
此岸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马曳 中信出版社 2016 - 4
踏上美国国土的时候,王微想,美国总是被称为大洋彼岸,现在她是在大洋此岸了。
中文系毕业的王微一举考入哈佛法学院,这真是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样的开头。然而这世界毕竟是公平的,命运给王微打开一扇通往光明前途的门,便也顺手结束了她少年时的恋情。
多年以后王微回想起她和陈正浩的分分合合,确如萧世伯所说:既不单纯,也不勇敢。
从波士顿到纽约,再从律所到投行,王微慢慢从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成长为纽约中城众多金融才俊里的一员。她在此岸收获了事业,友情和相濡以沫的伴侣,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只是当经济下行的周期到来,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方向。王微发现,历史仿佛又在重演……
————————————————————————————————————
编辑推荐:
☆《此岸》是一部未出先火的长篇小说。小说仅凭最初几个章节,便在精英人群高度集中关注的公众号“奴隶社会”一炮而红,成为周末黄金档热门,数万读者每周疯狂追看。
☆《此岸》取材于作者在哈佛法学院求学和中美两地工作的见闻,记录了中美金融圈的生活,以及身为留学生的情感经历。小说在细节上见微知著,情感细腻丰富,让每一个曾经有过海外生活经历,或是曾经面临过与主人公类似的职业与感情冲突的读者,都能产生深深的共鸣。
☆30万字的篇幅,通过讲述主人公王微从北京高中生到美国投行精英的人生经历,她的朋友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全景呈现大时代背景下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他们的迷惘和困惑,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问和寻求。
☆美国律师的职业身份赋予作者犀利又不乏细腻的语言风格。叙事干脆,直击要害,却又总能在寥寥数语中,让人读出起承转合、风清云淡的慈悲心肠。
————————————————————————————————————
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渡,有人越过小溪,有人越过海洋。
2017年1月17日 已读
嘛,还是蛮容易代入自身种种的,毕竟对纽约对“上海某高校”熟得要唏嘘。职业啊爱情啊都是一念之间吧,到底就是没什么正确答案嘛。
小说 留学 美国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7 (11 个评分) 作者: Ted Chiang Small Beer Press 2010 - 10
One of the best short story collections of the last ten years, back in print in a new edition.
2016年10月6日 在读
先看了Story of Your Life,超赞。过去和未来的同时性而非线性,循环的思维方式表现得好巧妙,用的语言学和物理背景也很相称,一直都可喜欢Sapir–Whorf hypothesis了。好期待其他的短篇。
TedChiang 小说 短篇 科幻 美国
Stoner 豆瓣 Goodreads
Stoner
8.7 (41 个评分) 作者: John Williams NYRB Classics 2006 - 6
William Stoner is born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to a dirt-poor Missouri farming family. Sent to the state university to study agronomy, he instead falls in love with English literature and embraces a scholar's life, so different from the hardscrabble existence he has known. And yet as the years pass, Stoner encounters a succession of disappointments: marriage into a "proper" family estranges him from his parents; his career is stymied; his wife and daughter turn coldly away from him; a transforming experience of new love ends under threat of scandal. Driven ever deeper within himself, Stoner rediscovers the stoic silence of his forebears and confronts an essential solitude. John Williams's luminous and deeply moving novel is a work of quiet perfection. William Stoner emerges from it not only as an archetypal American, but as an unlikely existential hero, standing, like a figure in a painting by Edward Hopper, in stark relief against an unforgiving world.
2016年7月29日 已读
好像无法理解人们对这本书的推崇,无法理解为什么藏身于校园和文学世界就是平庸生活里的英雄。语言的确美,尤其喜欢弥留之际的自省。可是Stoner消极处事的方式还是很难理解。大家是纷纷从他消极处事又不失初心的行为里找到了共鸣了么?
JohnWilliams 小说 英文
A Strangeness in My Mind 豆瓣
Kafamda Bir Tuhaflık
作者: Orhan Pamuk 译者: Ekin Oklap Knopf 2015 - 10
2015年11月29日 在读 和Museum of Innocence同时在读,一个底层社会视角,一个上层社会视角,几乎交织出Istanbul的全景。|去年十月刚出英文版就开始读了
OrhanPamuk 土耳其 城市 小说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豆瓣
作者: Haruki Murakami 译者: Philip Gabriel Vintage 2000 - 3
In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 the simple arc of a man's life--with its attendant rhythms of success and disappointment--becomes the exquisite literary terrain of Haruki Murakami's most haunting work.
Born in 1951 in an affluent Tokyo suburb, Hajime-- beginning in Japanese--has arrived at middle age wanting for almost nothing. The postwar years have brought him a fine marriage, two daughters, and an enviable career as the proprietor of two jazz clubs. Yet a nagging sense of inauthenticity about his success threatens Hajime's happiness. And a boyhood memory of a wise, lonely girl named Shimamoto clouds his heart.
When Shimamoto shows up one rainy night, now a breathtaking beauty with a secret from which she is unable to escape, the fault lines of doubt in Hajime's quotidian existence begin to give way. And the details of stolen moments past and present--a Nat King Cole melody, a face pressed against a window, a handful of ashes drifting downriver to the sea--threaten to undo him completely. Rich, mysterious, quietly dazzling,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is Haruki Murakami's wisest and most compelling fiction.
2015年8月25日 已读
其实小时候看过中文版,但是不怎么记得了。读英文版的开头觉得整个文风好亲切,和以前用中文读的村上都有点不一样(每次读英译都有这种感觉)。年龄渐长读书的乐趣竟然多出来一项:重读的时候像从没读过一样。其实和挪威森林气氛差不多,人的孤独和终究莫名妥协掉的爱情。这个阶段村上写的每本书都像是path not taken的他自己。
小说 日本 村上春树 英文
暗店街 豆瓣
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8.0 (84 个评分) 作者: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 王文融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
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一张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占区时丧失的?
在这部独特、优雅的小说中,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塑造了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男人。他神秘的过去被掩藏在德占时期的巴黎,那是法兰西记忆的黑洞……
解忧杂货店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8.2 (1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其它标题: 解忧杂货店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2014年12月23日 已读
真是温柔善良的注视和牵绊。其实除了没有罪案,行文风格还是很东野的嘛。
东野圭吾 小说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