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变形记 豆瓣
8.6 (17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叶廷芳
/
赵登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4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 [5] 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上山·上山·爱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李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 5
《上山·上山·爱》是李敖继“北京法源寺”后的第二本长篇小说,这本曾一度被视为“黄色”的小说自发行以来以每月上市高达三百六十万本敖居小说排行榜,究竟是小说的魅力还是李敖的“打开天窗说
亮话,脱了裤子谈思想”的魅力呢?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各有一位女主角在二十岁生日那天,都在同一座山上、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上,前后虽有三十年的间隔,但两人并不陌生,因为她们是母女;但又陌生.因为她们从没见过面,母亲生产时立刻羊水栓塞昏迷死亡,在人间,女儿接替了母亲,也在三十年后的同一张床上,跟母亲当年的情人,躺在一起。她全不知道,具买之中,她接替了生命,也接替了爱情。当年的情人也在最后才知道,事隔三十年,原来她们是母女,他不愿说出真相,为了死者和生者,他只好把一切长捐心底。小说结束在乱伦的悬疑里,没人知道最后的故事……
本书虽为情爱秘岌、男女圣经,但是功夫深处,却是“思想挂帅”的智者、强者文学,不想再看娘娘腔文学作品的读者,何妨一读此书,正所谓:
清者阅之以成圣
浊者见之以为淫
清浊之分,关键何在?
亮话,脱了裤子谈思想”的魅力呢?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各有一位女主角在二十岁生日那天,都在同一座山上、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上,前后虽有三十年的间隔,但两人并不陌生,因为她们是母女;但又陌生.因为她们从没见过面,母亲生产时立刻羊水栓塞昏迷死亡,在人间,女儿接替了母亲,也在三十年后的同一张床上,跟母亲当年的情人,躺在一起。她全不知道,具买之中,她接替了生命,也接替了爱情。当年的情人也在最后才知道,事隔三十年,原来她们是母女,他不愿说出真相,为了死者和生者,他只好把一切长捐心底。小说结束在乱伦的悬疑里,没人知道最后的故事……
本书虽为情爱秘岌、男女圣经,但是功夫深处,却是“思想挂帅”的智者、强者文学,不想再看娘娘腔文学作品的读者,何妨一读此书,正所谓:
清者阅之以成圣
浊者见之以为淫
清浊之分,关键何在?
神秘岛 豆瓣 Goodreads
L'Île mystérieuse
8.7 (60 个评分)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联星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
- 5
《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仍探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海底两万里 豆瓣
8.6 (268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沈国华
/
钱培鑫
…
译林出版社
2002
- 9
本书是法国举世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十九世纪下半叶,“异国风情”曾受到不少作家,画家的青睐和读者的追捧,《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为异域风情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海洋小说”不仅在当时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而且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欢迎的原因。
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十九世纪下半叶,“异国风情”曾受到不少作家,画家的青睐和读者的追捧,《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为异域风情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海洋小说”不仅在当时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而且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欢迎的原因。
兄弟(上) 豆瓣
8.2 (181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水浒传(全二册) 豆瓣 Goodreads
水滸傳 [Shuǐhǔ Zhuàn]
8.3 (197 个评分)
作者:
罗贯中
/
施耐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 1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我们,我们(上下册) 豆瓣
作者:
何睿
/
刘一寒
2004
- 8
本书囊括了几乎全部的,在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活跃着的“80后”实力写手的佳作, 是“80后”写手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80后”写作群的第一次如此整齐地集体出场。
书中文章均由作者本人签约授权,是作者最具代表性作品的结集。力图以此为中国文学 的新进程提供一份证明。
原应邀作者多达百数人,总字数在200万左右。经过反复地比较、遴选,现在的文集分 上下两册,收入了75位作者的80万字作品。本书尚未出版已受众多媒体关注。
书中文章均由作者本人签约授权,是作者最具代表性作品的结集。力图以此为中国文学 的新进程提供一份证明。
原应邀作者多达百数人,总字数在200万左右。经过反复地比较、遴选,现在的文集分 上下两册,收入了75位作者的80万字作品。本书尚未出版已受众多媒体关注。
花朵消失在时光机场 豆瓣
作者:
陈景尧
/
吕晶
…
2005
- 4
当“80后”写作成为一种标签或者符号时,其文学上的意义已经失去了,而与文学似乎没有什么关联的年龄、生理等外在因素成了八卦记者和写手们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了,刚开始出道的一批年轻写作者被别人冠上了“80后”,而一批批的后来者不需要任何人授权,从写作这初就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这一标签之下了。事实上,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写作的动力,而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我们应该告别“80后”了,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们在现实面前变得更为成熟与理性,他们应该承担起消灭“春青神话”的责任,让“80后”这种并不持久的符号有一个完美的终结。
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写作者们以自己青春的视觉来描写他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与事,里面有着伤感与无奈,有着梦幻与理想,有着触手可及的情感经验,还有着更多的耐人寻味和意味深长。
《花朵肖失在时光机场》是一本美文集子,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散文、随笔、评论和杂文。文字青在随意而不拘一格,在更多特立独行的文本中透出这一代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写照。
我们应该告别“80后”了,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们在现实面前变得更为成熟与理性,他们应该承担起消灭“春青神话”的责任,让“80后”这种并不持久的符号有一个完美的终结。
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写作者们以自己青春的视觉来描写他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与事,里面有着伤感与无奈,有着梦幻与理想,有着触手可及的情感经验,还有着更多的耐人寻味和意味深长。
《花朵肖失在时光机场》是一本美文集子,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散文、随笔、评论和杂文。文字青在随意而不拘一格,在更多特立独行的文本中透出这一代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写照。
倒数三秒我们一起跑 豆瓣
作者:
韩寒
2005
- 4
当“80后”写作成为一种标签或者符号时,其文学上的意义已经失去了,而与文学似乎没有什么关联的年龄、生理等外在因素成了八卦记者和写手们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了,刚开始出道的一批年轻写作者被别人冠上了“80后”,而一批批的后来者不需要任何人授权,从写作这初就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这一标签之下了。事实上,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写作的动力,而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我们应该告别“80后”了,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们在现实面前变得更为成熟与理性,他们应该承担起消灭“春青神话”的责任,让“80后”这种并不持久的符号有一个完美的终结。 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写作者们以自己青春的视觉来描写他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与事,里面有着伤感与无奈,有着梦幻与理想,有着触手可及的情感经验,还有着更多的耐人寻味和意味深长。
《倒数三秒我们一起跑》这本集子里有二十来篇短篇小说,都是作者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风格上也各有特色,这是目前青春文学趋向多元化的一个展现。
我们应该告别“80后”了,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们在现实面前变得更为成熟与理性,他们应该承担起消灭“春青神话”的责任,让“80后”这种并不持久的符号有一个完美的终结。 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写作者们以自己青春的视觉来描写他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与事,里面有着伤感与无奈,有着梦幻与理想,有着触手可及的情感经验,还有着更多的耐人寻味和意味深长。
《倒数三秒我们一起跑》这本集子里有二十来篇短篇小说,都是作者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风格上也各有特色,这是目前青春文学趋向多元化的一个展现。
一座城池 豆瓣
7.7 (23 个评分)
作者:
韓寒
馥林文化
2006
《一座城池》為年輕不羈歲月的回顧,書名「一座城池」可視為主角們的烏托邦,在那座城裡,年輕就能瘋狂、目中無人、隨意撒謊、背叛與被背叛,都只是為了要活得更自由。
書中的敘述者「我」及好友「健叔」都像《麥田捕手》裡的荷頓,無法好好的完成學業,被學校放逐後的成長、蛻變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因為一場烏龍的意外殺人事件,敘述者「我」及其好友健叔展開了莫名其妙的逃亡生活。逃亡生活,總是缺錢又常常想很多非逃亡時不會想的事情。所以當讀者讀到離奇的經歷、怪誕的找錢方式和無厘頭的人生體認時,毋需驚訝。
書中對話多,隨處可見韓寒獨特的幽默與人生觀。《一座城池》是韓寒自認迄今最滿意的作品,以尖銳幽默調侃了大學生活的虛無與熱血。
書中的敘述者「我」及好友「健叔」都像《麥田捕手》裡的荷頓,無法好好的完成學業,被學校放逐後的成長、蛻變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因為一場烏龍的意外殺人事件,敘述者「我」及其好友健叔展開了莫名其妙的逃亡生活。逃亡生活,總是缺錢又常常想很多非逃亡時不會想的事情。所以當讀者讀到離奇的經歷、怪誕的找錢方式和無厘頭的人生體認時,毋需驚訝。
書中對話多,隨處可見韓寒獨特的幽默與人生觀。《一座城池》是韓寒自認迄今最滿意的作品,以尖銳幽默調侃了大學生活的虛無與熱血。
京华烟云 豆瓣
7.9 (70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张振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7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本书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
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