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豆瓣
黄征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5日 出版发行: 太合麦田
黄征2010首发单曲《卖》揭示当今社会现实问题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黄征的音乐格言
继签约内地顶级娱乐机构太合麦田首张专辑《我是谁的谁》大获成功后,音乐时尚型男黄征再次摆脱内地华语乐坛情歌俗套,独辟蹊径将创作题材无限扩大至当下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都市敏感话题。用音乐感怀都市白领、蚁族游走在丰满梦想与骨感现实中的困顿与挣扎!
《卖》----- 2010年黄征第一主打单曲《卖》,本年度犀利歌!
职场情场无论你是出人头地还是一败涂地,都是在商品社会的时代流水线上贩卖自我。在嚣张的欲望中迷失自己还是宁愿流血不流泪都是一次为了各自梦想努力挣扎的过程。凝重的曲风辅以犀利的歌词,开启2010年黄征探索音乐寓言的首轮攻势!
新包青天 (2008) 豆瓣
6.4 (5 个评分) 导演: 刘立立 演员: 金超群 / 范鸿轩
我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朝廷中都免不了皇亲国戚特权横行,欺压忠良。在社会上,更是免不了贪官污吏,藏垢纳贿。或是土豪劣绅,官商勾结,鱼肉乡民,荼毒百姓……
若是一旦有清廉好官为民喉舌,代民伸冤,锄奸去恶时;则百姓必定大人心,人人喝彩。
本剧专以南侠展昭为主旋律,编织一部爱恨情仇、恩怨难解的侠情单元连续故事,使恶有恶报 、善有善终,而大快人心!
第一单元《打龙袍》
南侠展昭侠肝义胆名震江湖,江湖宵小闻名丧胆,黎民百姓却敬佩仰慕;开封府府尹包拯为官清正,展昭仗义投身官府协助办案。仁宗皇帝赐封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又封御猫称号。陷空岛五鼠不服,锦毛鼠白玉堂进宫盗去仁宗贴身玉佩挑战展昭,展昭独闯陷空岛以武功气度慑服五鼠认罪投案。仁宗特准将功赎罪协助包拯追查悬宕二十余年之宫闱奇案――狸猫换太子。
众人协力之下方将仁宗亲生母亲李妃冤屈洗刷,刘太后与总管太监郭槐俯首认罪后,仁宗亲迎李妃进宫。谁知李妃却要包拯治仁宗不孝之罪,然而自古以来却从无以臣审君之理,包拯机智以打龙袍替代打君,方才母子团圆。自此李太后入主内宫,展昭继续协助包拯办案。
第二单元《白龙驹》
商州士兵孙强抢夺民财问成死罪,包拯查知孙强竟是一名孝子,大惑不解,决心前往查探究竟。展昭于前往商州途中巧遇盗贼打劫百姓,仗义出手救了沈蝶主婢。包拯查明商州马军竟然苛扣军饷方才导致孙强犯法,于是留在商州深入追查。展昭与沈蝶再度巧遇,却发现沉蝶身染绝症不久人世,公孙策精通医道大胆施以剖腹之术将之治愈留在驿馆养伤。展昭与沈蝶朝夕相处,情愫日生互许终身,沈蝶之兄商州马军指挥沈让更以白龙神驹相赠作为嫁妆。包拯却查出沈让竟因爱马成痴而不惜贪赃枉法,苛扣军饷正是因此而起。展昭公私两难之下断然依法究办,沈让虽然伏法却让展昭与沈蝶一对恋人黯然分手,空然留下无限惆怅。
第三单元《黄金梦》
青州山间一处矿场无数矿工在官兵监管下开采金矿,名为官矿,其实却是官府盗采,无辜百姓以莫须有之罪名押至此处成为永远无法离开的奴工。田青本是青州勘矿师之子,其父在勘察出此矿脉之后便被害身亡,田青也被人蒙住双眼绑至矿区充任矿工,为报父仇及为数百无辜矿工伸冤,众人协助下田青逃出矿区前往开封府击鼓鸣寃,包拯派展昭先往青州暗查,另假借探望老友柴王爷之名亦前往青州。柴王爷本是前朝后蜀皇室之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特封蜀帝柴宗训为郑王并世袭后代。包拯追查下方知盗采金矿主谋竟是柴王爷之子柴玉,意图以金矿充做军费伺机谋反夺回柴家天下。包拯忍痛铡去柴玉,老友二人不禁嘘吁不已。
第四单元《铡美案》
新科状元陈世美文才人品均获太后赏识将之招为驸马,朝野同庆。村妇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春哥、冬妹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夫,原来她竟是陈世美的妻小。陈世美当然不认,将母子三人逐出府去,秦香莲得展昭之助来到包拯台前具状申告。包拯心知驸马弃妻再娶犯下了欺君之罪,又怜惜香莲母子孤苦无依,有心规劝陈世美认妻安顿。陈世美为绝后患竟派出手下韩琪意图杀妻灭子,展昭及时出手搭救,韩琪仗义自刎留下驸马府钢刀为凭尽诉驸马恶行。包拯大怒设计驸马来到开封问罪,陈世美自恃有太后公主撑腰,而太后公主也适时来到开封府要人。包拯两难之际,秦香莲悲叹世间无青天,包拯汗颜羞愤之下,不惜自摘顶上乌纱硬将驸马立铡龙头铡下。
第五单元《通判劫》
通判一职乃是北宋时期皇帝派驻地方考察监督知州的官吏,与知州平级又称监州官。登州通判连连无故身亡由朝廷补派,新任登州通判唐真乃是包拯门生,其父唐冀本是监察御使,与包拯同僚。包拯照顾之余命展昭陪同唐真履新。到任之后,方知登州知州与富商李坤官商勾结犯下无数贪渎罪行,包拯等人更查出李坤以四海钱庄作为掩护,进行私造伪币铜钱的不法勾当。李坤见事迹败露,乃唆使手下江湖人物对唐真包拯施下毒手,幸赖展昭机警一一将之化解,方才侦破为害朝廷金融财政之重大弊案,更追出无数涉案官员进而端正朝纲。
白蛇全传 豆瓣
所属 作品: 白蛇全传
作者: 梦花馆主 岳麓书社 2004 - 6
在中国民间,白娘子的故事流传得极为广泛,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因此历代文人以此素材创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很多。这些作品有个特点,即随着作品产生年代的演进,内容由简单逐渐趋于复杂,情节由平实逐渐趋于纷繁。这也恰恰印证了民间文学演进的普遍规律。
《寓言讽世说都前后白蛇传》(民国上海广益书局印本),其中《前传》四十八回,《后传》十六回,就是民国年间一位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根据大量的口头传说和书面作品重新编撰的章回小说。作者在传说基础上添枝加蔓、横生枝叶,从而增添了内容的厚度和情节的趣味,使作品的可读性大为加强。乃至后出的戏曲和影视作品,多以此本作为蓝本。至于作品的意义,作者在第一回中,即开宗明义向读者交代:“这书看似神怪,颇含着讽世的深意”,通观全书,与这个意思看来是吻合的。
更早一些的《雷峰塔奇传》为玉山主人所作,大约初刊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据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金陵兼善堂本)。三篇小说分别展现了白蛇故事演化的不同阶段的面貌,这样,有关白蛇传的古代白话小说作品,大致就完备了。我们将此三篇小说收在一起,施以标点、分段,并改正了原本的一些明显错讹,统名曰《白蛇全传》
中国小说史略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 鲁迅 / 周锡山/释评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5 - 1
《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著者鲁迅。这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初版本于1923年12月及次年6月分上下两卷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发行,由讲义名《中国小说史大略》改名《中国小说史略》。1925年9月,作者稍加修改后由北新书局合为一册印行。1930 年,又对其中3篇作了修订,再版重印。全书共有28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是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另有《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1篇,是作者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是《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现收入《鲁迅全集》。单行本亦附载此篇。
红楼小讲 豆瓣
所属 作品: 红楼小讲
8.2 (10 个评分) 作者: 周汝昌 北京出版社 2002 - 1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豆瓣
所属 作品: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7.8 (8 个评分) 作者: 蔡义江 中华书局 2004 - 9
修订重排本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是在初版的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十分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或“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附编”收了对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版本简介》一文,吸收了红学界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作者: 曹雪芹 沈阳出版社 2005 - 4
《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指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年,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花间词 豆瓣
作者: 赵崇祚 / 校注 周奇文 译者: 周奇文 注解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11
《花间词》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与蜀地无关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与西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亦可以把他们称为“西蜀词派”。
名家名著经典文集 豆瓣
作者: 王晖 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0 - 1
梁实秋文集
三毛文集
徐志摩文集
朱自清文集
罗兰文集
林语堂文集
冰心文集
张爱玲文集
茅盾文集
鲁迅文集
2010年7月18日 已读
读过其中的曹禺,林语堂,徐志摩文集。林语堂的尤佳
中国 文学 文集
乡土中国 豆瓣
所属 作品: From the Soil
9.3 (43 个评分) 作者: 费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8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包公案 豆瓣
作者: 冯不异 校点 宝文堂书店 1985
本书原名《龙图公案》,这次校点出版,按民间口头通称,书名改署《包公案》。
《龙图公案》专讲包拯断冤折狱故事,共有百则,往往是先叙述案情和诉状,后边是判词和结局,各则故事之间互不相通。这是一部短篇公案小说集。
三侠五义 豆瓣
所属 作品: 三侠五义
作者: 石玉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 6
近代小说。原名《忠烈侠义传》,120回,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石玉昆(约1810~1871),字振之,天津人,咸丰、同治间著名说书艺人。其说唱之《龙图公案》,今犹有传抄本,唱词甚多。后有人在此基础上,删去唱词,增饰为小说,题《龙图耳录》。光绪年间,问竹主人又加以修改润色,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均为 120回。近代学者俞樾认为本书第1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1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所以今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两本流传。
《三侠五义》所叙,是宋朝包拯审案断狱、安境保民,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这两者之间,相互为用,以期达到“不负朝廷”或“致君泽民”的共同目的。它的出现,表明近代传统的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完全合流。小说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前70回,主要写包公断各种奇案冤狱以及锄庞昱、葛登云和为李太后伸冤等故事,其中穿插南侠封“御猫”,五鼠闹东京并归服朝廷和授职事。后50回,以颜□敏为中心,写他在众侠客义士协助下,剪除马朝贤、马强、襄阳王赵玉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这个版本和近期流行的版本有所区别,主题体现在语言上面的差异,旧版本更加生动活泼,语言诙谐,新版本则更像评书。
七侠五义(全二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七侠五义
作者: 石玉昆 译者: 俞樾 宝文堂书店 1980
《七侠五义》是清代石玉昆所著、俞樾修订的古代武侠小说,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改编,由近代学者俞樾改《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三侠五义》清代石玉昆所著。石玉昆,贵族弟子,号问竹主人。他“博学善辩”,乃“西派之超绝者。自著《三侠五义》等书,谈唱皆雅。殁后有《赞昆》子弟书,名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