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十月围城 (2009)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十月圍城
7.5 (605 个评分) 导演: 陈德森 演员: 甄子丹 / 王学圻
其它标题: 十月圍城 /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1905年,香港中环。革命志士惨遭暗杀。知悉孙中山(张涵予 饰)即将抵港,清廷遂派遣将军阎孝国(胡军 饰)前来剿杀。他收买赌徒沈重阳(甄子丹 饰)作密探。适逢商人李玉堂(王学圻 饰)之子李重光(王柏杰饰)考学庆典,沈重阳见前妻月茹(范冰冰 饰)与幼女已成他人家眷,黯然离去。为护孙,《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 饰)邀戏班班主(任达华饰)出手,令其惨遭灭门,其女方红(李宇春 饰)侥幸生还。陈少白被擒,与阎孝国相见,师生决裂。独子游行好友被擒等变故,使李玉堂投身革命,引得探长史密夫(曾志伟 饰)查封报馆。其间,李玉堂帮车夫阿四(谢霆锋 饰)与恋人阿纯(周韵 饰)订婚。月茹夜会沈重阳,要他弃暗投明。打女方红、小贩王复明(巴特尔 饰)、乞丐刘郁白(黎明 饰)等人也先后加入护孙行列。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由此展开……
本片投资1.5亿人民币,史上首度以 1:1的比例,在上海重铸了1905年的香港中环。
安妮日记 (2009) 豆瓣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8.4 (23 个评分) 导演: Jon Jones 演员: 艾丽·肯德里克 / 凯特·阿什菲尔德
影片讲述花季少女安妮·弗兰克(艾丽·肯德里克 Ellie Kendrick饰)为躲避纳粹和家人一起藏匿于密室的生活记录。两年充满恐惧和迷惘的密室生活,让写日记成为了安妮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她认真的记录着这段辛酸岁月的种种苦痛和弥足珍贵的欢笑快乐,自由的只有她的思想。可不幸还是在两年后降临在了这个家庭,他们被送往集中营。坚强乐观的安妮和其他家人朋友都不幸遇难,只有她的父亲幸运逃生。战争结束后,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遗愿——将这本日记出版问世。安妮最后一篇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记录下了在纳粹统治下,人民苦难的战时生活,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影片根据安妮·弗兰克同名自传体小说《安妮日子》改编。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黛博拉·莫盖茨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幕。
建国大业 (2009)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维基数据
建国大业
5.6 (345 个评分) 导演: 韩三平 / 黄建新 演员: 唐国强 / 张国立
其它标题: 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 建國大業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2009年11月3日 看过
见过大爷大妈们了。冯小刚最有派。拍到最后越来越恶,的确是国民党的演员比共产党的演员帅。
2009 中国 历史 群戏
中国大历史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China
7.9 (11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8.3 (35 个评分) 作者: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4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激荡三十年(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激荡三十年(下)
9.0 (56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下卷记载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书中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使人们能从宏观上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和民企在突围中的奋斗,无论成功与失败,都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作者在企业史的写作中,摒弃了从文件到概念的模式,以鲜活灵动的典型形象,以人物为主体,以事件为血肉,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界的脉动,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大败局Ⅱ 豆瓣
所属 作品: 大败局Ⅱ
9.0 (12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 4
《大败局Ⅱ》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宋如华)、发明家(顾雏军)、博士(仰融)、军医(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孙宏斌)等等。他们也并非对风险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华在创业之初就曾经专门拜访落难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向他们当面讨教失败教训。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华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
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激荡三十年(上)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激荡三十年(上)
8.9 (79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 1
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册)
8.8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爱德华·吉本 译者: 黄宜思 / 黄雨石 商务印书馆 1997 - 2
被吉本所贬抑的古代基督教,可参看古罗马教父奥古斯丁合自传和对天主的歌颂为一体的《忏悔录》等。至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承接,启蒙思想先驱孟德斯鸠写过一本《罗马盛衰原因论》,博览群书的吉本是肯定读过的。不过两人的看法和侧重点不一样,孟德斯鸠认为罗马之盛是因为共和制度和开明法律等,衰则是君主独裁等造成;他以古讽今,将历史写成政论,通过此书第一次概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来反对当时的专制暴政。
沿着此类思路,启蒙运动影响所及,第一个伟大成果是法国大革命。在这一事件上,到底是由英国式自由文明浸淫出来的吉本,与法国思想家们分道扬镳了。对此,很多人感到可惜和不解,如《吉本自传》的中译者戴子钦说,吉本在评价历史时首先强调独立和自由,但在现实中却保守、落后、反动,最突出就是对法国大革命强烈反感,反对民主。鲲西《罗马古寺旁的沉思》也说,从吉本“对柏克《法国革命感想录》热烈的称许已可看出他对法国革命所怀的恐惧了。很难想像一个对千年以前罗马帝国兴亡的命运如此热烈关切的人,会对发生在自己时代的事缺乏历史的清醒认识。”指这是吉本的“狭隘或局限”。今天我们已能从不同角度重新看待法国大革命和柏克等,对吉本是否明于史而昧于时,也就另有所思量。以我粗浅的了解,很喜欢吉本的平和、通达、理性、睿智。这样一个看透了历史更替、帝国兴衰的人,会对现实不清醒?的确“很难想像”。也许正是他太清醒了。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7.3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爱德华·吉本 译者: 黄宜思 / 黄雨石 商务印书馆 2002 - 4
本书详细的讲述了几次大规模的入侵、帝国在西部的终结、意大利概况、查士丁尼的时代五、神学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来临、东部帝国的衰亡、十字军东征、罗马帝国的终结、中世纪的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曙光等内容。
访苏归来 豆瓣
所属 作品: 访苏归来
9.7 (6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李玉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4
我国十年浩劫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本书所涉及问题的是是非,早已十分明了,再谈文中这些批评、见解如何正确和基于善意,而攻击他的那些观点又如何荒谬和偏执,今天看来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我们固然佩服纪德的先见之明: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看出苏维埃政权要解体的种种征兆,并且提出了忠告。我们固然也钦佩纪德坚持正义的勇气:在世界范围左翼思想成为主流思潮的红色30年代,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题,站出来讲真话,触怒当时以苏联为核心的进步力量。对与错,从来就不能以一个政党、一条路线或一种思潮来划分,这一点早已被历史屡屡证明了。今天读《访苏归来》,最发人深省的,还是纪德这次面对大是大非急转弯的思想轨迹和心理历程。我们在敬佩之余,要看一看一代知识分子的佼佼者,如何不避艰难,走了这样一段历程。
赤都心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赤都心史
作者: 瞿秋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4
上个世纪2O年代初至3O年代中,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渐凸现,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在这样的忧患年月里,东西方各国的正直的知识分于都不约而同地把日光投向“社会主义实验场”--苏联。可是,当他们亲自踏上那块真实的土地时,反应又是多么的不同啊!五四青年翟秋白希望用“俄式革命”救治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同是东方作家,泰戈尔却断言:“……布尔什维克可能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不能持久的。” 法国的两位大作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者纪德与罗曼・罗兰几乎在同一时期访问了苏联。结果,前者是痛苦的失望,后者...
俄罗斯书简 豆瓣
所属 作品: 俄罗斯书简
作者: [印度]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译者: 董友忱 / 白开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3
泰戈尔在苏联短短两周的访问,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这让他又惊讶,又欢喜。他看到苏联各阶层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建设新生活的高涨热情,看到了苏联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新型的民族关系,看到了苏联在惠及广大民众的普及教育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向往的东西”,他怎能不满怀喜悦、欢欣鼓舞呢?他还十分赞赏苏维埃政权把人民群众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因为“俄国革命者在十年内就把千百万人从愚昧和耻辱的社会底层拯救出来,并且不仅教他们读书识字,而且还教育他们尊重自己的人格”。他在第七封信中写道:“不管别的国家的宗教人士怎样谴责他们,反正我是不会谴责他们的。无神论要比宗教迷信好得多!”旗帜鲜明地站在苏联的一边。
长征 (2001) 豆瓣
7.8 (20 个评分) 导演: 金韬 / 唐国强 演员: 唐国强 / 刘劲
电视剧以史诗般的气魄再现红军当年长征的悲壮场面和历史性意义。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红军节节败退,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长征之路。毛泽东的决策起初并没有被起用,直到遵义会议,确立其在领导地位,长征中,毛泽东(唐国强 饰)及党内主要领导人率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经历了一场场出生入死的革命时刻,终实现会师。
莫斯科日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莫斯科日记
作者: [法] 罗曼·罗兰 译者: 袁俊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一起访问苏联。期间写的日记被作者本人尘封50年,终于在作者逝世50余年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是罗曼.罗兰唯一一次对苏联访问,在这次访问中,斯大林两次会见了他,还与布哈休、亚戈达等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有过多次私下接触。作者用较大篇幅分析了斯大林、高尔基和亚戈达的品格特性并十分尖锐地写出了高尔基的个性弱点。
(198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6.6 (28 个评分) 导演: 张一 演员: 徐枫 / 王尔利
其它标题: The Maples / Feng
故事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卢丹枫(徐枫 饰)和李红钢(王尔利 饰)本是感情十分要好的情侣,却分别加入了对立的“红旗派”和“井冈山派”,成为了水火不容的阶级敌人。
某日,李红钢被俘,本着昔日的情分,卢丹枫悄悄将他放走。然而,重获自由的李红钢立刻就开始着手布置起了正对“井冈山派”的袭击行动,然而,在他的内心里,依然保留着对于卢丹枫的感情。一场激烈的斗争中,卢丹枫丧失了理智向李红钢开了枪,尽管身负重伤,李红钢一派最终还是获取了胜利。之后,卢丹枫和李红钢终于决定面对面谈一谈,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悲剧。
缅北之战 豆瓣
所属 作品: 缅北之战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新星出版社 2007 - 4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驼峰”航线维持。因此,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国驻印军的补充、训练大致完成,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业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黄仁宇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度的蓝伽姆,设立新一军的总部,此后一年半他就参与了反攻缅甸的行动,并且成为一名前线观察员,当起了战地记者,一边服役一边写了十余篇文章,投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公报》及其它报章。一九四五年三月结集后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着作。
本书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正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对于黄仁宇的人生观与历史观当有更多的了解。
黄河青山 豆瓣
所属 作品: 黄河青山
7.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译者: 张逸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时光中的时光 豆瓣
所属 作品: 时光中的时光
8.6 (14 个评分) 作者: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译者: 周成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6
塔氏日记卷帙繁多,但因涉及私隐与品藻等故,一直未有全本发行。除了筹划中的俄文版,目前较好版本为英、法、意和波兰文等译本,并各有所长。这本《时光中的时光》,乃《雕刻时光》英译者基蒂·亨特-布莱尔(Kitty Hunter-Blair)直接译自俄文原件,这也是当今公认的最佳英译本。除了日记,书中并收录五则塔氏访谈、演讲记录与个人创作笔记,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与日记和《雕刻时光》的相通之处。
日记的时间跨度为十七年,即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塔氏筹拍《飞向太空》,终于一九八六年病逝巴黎之前两个星期。就其创作生涯而言,几乎涵盖塔氏所有作品(包括《雕刻时光》一书)的酝酿、实施与完成。不仅如此,更显露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经济困境,家庭与人际关系,创作艰辛,与苏联官僚的苦斗,也有内心彷徨,焦虑,怀疑甚至绝望。全书最重要亦最令人震撼之处,是塔氏日记贯穿始终、不断坚定的信念。这一信念,是对艺术、生命及真理的赤诚之心与身体力行,读来不仅感慨,更能烛照心灵,予人超越坎与创造的勇气。
储安平与《观察》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谢泳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 9
《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1946年9月1日的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后被国民党查封。1949年11月1日复刊,1950年5月奉命改为《新观察》。
想给储安平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储安平与<观察>》的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