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ei - 标记
子夜 豆瓣
作者: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 4
《子夜》主要内容: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7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豆瓣 Goodreads
9.3 (38 个评分)
作者:
[俄]契诃夫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待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求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变化。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而多样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及赞扬,对堕落者的否定和厌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现实的抨击,而且浓郁的抒情意味常以“客观”而含蓄的叙述笔法为载体。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基于所描绘的人物和事件的性质各异,他巧妙地发出有着微细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笑声,淡淡的幽默往往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练,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契诃夫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的作品的社会一艺术价值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契诃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是人民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契诃夫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的作品的社会一艺术价值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契诃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是人民的宝贵财富。
彷徨 豆瓣
9.5 (24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内容简介】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而“感到寂寞”“荒凉”,“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寻找新的战友,部署新的战斗。”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彷徨》,比起其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来,“技术虽比先前好一些,思想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志却冷得不少。”
新版《彷徨》完整收录鲁迅从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编辑推荐】
陈丹青说,“他庆幸儿时的阅读。‘文革’初年,一切文学解读暂告休止,中小学停课,没有课本。没人摁着我的脑袋,告诫我:孔乙己与阿Q‘代表’了什么,我甚至不知道,这就是文学。"少年陈丹青,就这样读了《彷徨》,纯粹地喜欢,并成为了他“最令我沉迷惚恍的小说。单看书名就有魔力:‘彷徨’,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无聊赖地乱走。”五十年后,他重读果麦新版《彷徨》,会是怎样的感受呢?3058字的后记,陈丹青诚意推荐。
青年画家慕容引刀,为本书倾情创作十一副版画插图,精美绝伦,值得收藏!
【名人推荐】
“我十二岁的时候,从我母亲手里得到《鲁迅选集》,在那之后直至二十岁,好像还数度阅读过鲁迅的作品,尤其是被收录到《呐喊》和《彷徨》中的那些篇幅短小、却很尖锐、厚重的短篇小说。”——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94)
“最令我沉迷惚恍的小说,还是鲁迅。单看书名就有魔力:“呐喊”,而且“彷徨”,天哪, 我也想扯开喉咙乱叫——虽不知叫什么,为什么叫——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无聊赖地乱走。”——陈丹青,艺术家,文学评论家
“要看鲁迅的原文,少看我们这些研究鲁迅的人的文章。这是真的。”——孙郁,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鲁迅博物馆原馆长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而“感到寂寞”“荒凉”,“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寻找新的战友,部署新的战斗。”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彷徨》,比起其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来,“技术虽比先前好一些,思想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志却冷得不少。”
新版《彷徨》完整收录鲁迅从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编辑推荐】
陈丹青说,“他庆幸儿时的阅读。‘文革’初年,一切文学解读暂告休止,中小学停课,没有课本。没人摁着我的脑袋,告诫我:孔乙己与阿Q‘代表’了什么,我甚至不知道,这就是文学。"少年陈丹青,就这样读了《彷徨》,纯粹地喜欢,并成为了他“最令我沉迷惚恍的小说。单看书名就有魔力:‘彷徨’,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无聊赖地乱走。”五十年后,他重读果麦新版《彷徨》,会是怎样的感受呢?3058字的后记,陈丹青诚意推荐。
青年画家慕容引刀,为本书倾情创作十一副版画插图,精美绝伦,值得收藏!
【名人推荐】
“我十二岁的时候,从我母亲手里得到《鲁迅选集》,在那之后直至二十岁,好像还数度阅读过鲁迅的作品,尤其是被收录到《呐喊》和《彷徨》中的那些篇幅短小、却很尖锐、厚重的短篇小说。”——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94)
“最令我沉迷惚恍的小说,还是鲁迅。单看书名就有魔力:“呐喊”,而且“彷徨”,天哪, 我也想扯开喉咙乱叫——虽不知叫什么,为什么叫——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无聊赖地乱走。”——陈丹青,艺术家,文学评论家
“要看鲁迅的原文,少看我们这些研究鲁迅的人的文章。这是真的。”——孙郁,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鲁迅博物馆原馆长
乐高神话 豆瓣
The Cult of LEGO
作者:
John Baichtal
/
Joe Meno
译者:
王睿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7
乐高不仅仅是一种玩具——它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乐高神话》将带领你在乐高社区和他们的作品中穿梭游历。在书中,你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乐高粉丝,有专业的艺术家南森·萨瓦亚,乐高电影制作人大卫·派格诺,谜一般的伊格·莱纳德和许许多多在他们的作品上花费了数不清的时间的成年乐高粉丝们。
书中一页又一页的彩色图片展示出乐高社团搭建的富有创造力的复杂模型。你会为真实大小的剑龙、微型比例下的洋基体育场、22英尺长(6.7米)的“二战”战舰、由MINDSTORMS驱动的巨型象棋套装、遥控爪哇沙漠爬虫(带可运动的传送带)而震惊。同时,《乐高神话》还将告诉你,你可以去参加乐高粉丝的集会,在那里有大量的作品展示。另外你还可以通过乐高疗法、原型机和团队建设等应用发掘出乐高严谨的一面。
无论你是真正的成年乐高粉丝还是只是看着储藏室盖满灰尘的乐高盒子沉思的人,约翰·白赫泰(John Baichtal)和乔·美诺(Joe Meno)的这本讲述乐高世界的书都会令你振奋地拿出那些颗粒,试着搭建些东西。
书中一页又一页的彩色图片展示出乐高社团搭建的富有创造力的复杂模型。你会为真实大小的剑龙、微型比例下的洋基体育场、22英尺长(6.7米)的“二战”战舰、由MINDSTORMS驱动的巨型象棋套装、遥控爪哇沙漠爬虫(带可运动的传送带)而震惊。同时,《乐高神话》还将告诉你,你可以去参加乐高粉丝的集会,在那里有大量的作品展示。另外你还可以通过乐高疗法、原型机和团队建设等应用发掘出乐高严谨的一面。
无论你是真正的成年乐高粉丝还是只是看着储藏室盖满灰尘的乐高盒子沉思的人,约翰·白赫泰(John Baichtal)和乔·美诺(Joe Meno)的这本讲述乐高世界的书都会令你振奋地拿出那些颗粒,试着搭建些东西。
围城 豆瓣 谷歌图书
9.2 (60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6
《围城》三十年来横贯常销畅销小说之首。《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9.4 (63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小顾聊绘画·壹 豆瓣
7.4 (76 个评分)
作者:
顾爷
中信出版社
2014
- 3
☆微博最红的艺术科普作家
☆18万粉丝推崇备至的艺术长微博
☆数十个穿越时空的e时代笑点
☆形似ppt的精简艺术故事展演
☆脱口秀一般充满诱惑力的旁白解说
☆6万个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组合成让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非凡艺术故事!
《小顾聊绘画》系列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是真的站在风口浪尖哦~),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隐约有些变态倾向的德加,还有附赠的史上最贵的“附赠品”——塞尚。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18万粉丝推崇备至的艺术长微博
☆数十个穿越时空的e时代笑点
☆形似ppt的精简艺术故事展演
☆脱口秀一般充满诱惑力的旁白解说
☆6万个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组合成让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非凡艺术故事!
《小顾聊绘画》系列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是真的站在风口浪尖哦~),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隐约有些变态倾向的德加,还有附赠的史上最贵的“附赠品”——塞尚。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地下 豆瓣
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
8.0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6
村上纪实重磅推出
村上春树转型力作
追踪地铁沙林事件事实真相
深刻反思“责任回避型”封闭的日本社会
-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 。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
《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
《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
-
读罢胆战心惊……村上春树编织的这个真实故事,令人信服地讲述了正常人遭遇反常现实的状况。
——《星期日论坛报》
强大的观察力……生动地记录下了暴力与恐怖。
——《柯科斯评论》
村上春树转型力作
追踪地铁沙林事件事实真相
深刻反思“责任回避型”封闭的日本社会
-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 。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
《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
《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
-
读罢胆战心惊……村上春树编织的这个真实故事,令人信服地讲述了正常人遭遇反常现实的状况。
——《星期日论坛报》
强大的观察力……生动地记录下了暴力与恐怖。
——《柯科斯评论》
图解TCP/IP(第5版) 豆瓣
マスタリングTCP/IP 入門編 第5版
7.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竹下隆史
/
[日]村山公保
…
译者:
乌尼日其其格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7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议相关技术、TCP与UDP、路由协议、应用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引导读者了解和掌握TCP/IP,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放心的网络环境。
本书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开发、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议相关技术、TCP与UDP、路由协议、应用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引导读者了解和掌握TCP/IP,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放心的网络环境。
本书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开发、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儒林外史 豆瓣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吴敬梓
/
张慧剑 校注
译者:
程十髮 插圖
/
有2020年3月37印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否定、鞭挞科举制度,谴责官僚集团,揭露封建礼教,同情人民群众,这样一些内容使《儒林外史》成为一部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的名著。被科举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变态的范进;本是贫寒青年,但在黑暗社会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抛弃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夺他人的土地,霸占寡妇的财产,专靠欺诈哄骗饱食终日的严贡生等人物形象,是中国讽刺文学中最早出现、最具影响的艺术典型。《儒林外史》还写了一些下层人民,表现了作者对他们深切的同情和热爱,颂赞他们正义、朴实的高贵品质和非凡的才能。鄙视功名的王冕,真诚善良的伶人鲍文卿,淳朴的农村小生产者卜老爹和牛老爹,便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黑客 豆瓣
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7.7 (20 个评分)
作者:
Steven Levy
译者:
赵俐
/
刁海鹏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
2011
- 10
黑客文化和伦理的奠基之作,计算机专业人士必读。
二十五周年新版,涵盖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理查德·斯托曼、史蒂夫·沃兹尼克等著名黑客的最新资料。
多年前,射击游戏之父、Doom游戏的作者约翰·卡马克由于读到本书,坚定了游戏开发的决心。
谷歌首席信息官本·弗里德也是本书的忠实读者。
探寻黑客文化的本质,体会黑客精神的精髓。
二十五周年新版,涵盖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理查德·斯托曼、史蒂夫·沃兹尼克等著名黑客的最新资料。
多年前,射击游戏之父、Doom游戏的作者约翰·卡马克由于读到本书,坚定了游戏开发的决心。
谷歌首席信息官本·弗里德也是本书的忠实读者。
探寻黑客文化的本质,体会黑客精神的精髓。
天人五衰 豆瓣
天人五衰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天人五衰》描写了被本多收为养子的安永透知 道了自己只是他人转世之身,并不是能自由选择命运 的人,从而服毒自杀的故事。七十八岁的本多繁邦收 少年安永透为养子,而安永透在骄傲心理的驱使下梦 想将自己的养父踢到失败者的位置,自己坐享其成。 本多一心等待安永透二十岁的到来并希望由此证实他 是否是金让转世;不料本多的好友庆子因为看不过安 永的行为而将转世之事向其全盘托出,本多因此与庆 子绝交。安永透在读过松枝清显多年前留下的梦的日 记之后自杀,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双目失明。他黯然渡 过了二十一岁,之后日渐消沉。本多因为丑闻遭杂志 大肆报道,决定拜访六十一年未去的月修寺,与聪子 再会。交谈中,聪子却否认了清显的存在,表示这一 切只是本多的梦。 《天人五衰》由三岛由纪夫编写。
Fingersmith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英国] 萨拉·沃特斯
Riverhead Books
2002
- 10
No one and nothing is as it seems in this Dickensian novel of thrills and reversals. Sue Trinder is an orphan, left as an infant in the care of Mrs. Sucksby, a "baby farmer." Mrs. Sucksby’s household also hosts a transient family of petty thieves—fingersmiths—for whom this house in the heart of a mean London slum is home.<br /><br />One day, the most beloved thief of all arrives—Gentleman, an elegant con man, who carries with him an enticing proposition for Sue: If she wins a position as the maid to Maud Lilly, a naïve gentlewoman, and aids Gentleman in her seduction, they all will share in Maud’s vast inheritance. <br /><br />With dreams of paying back the kindness of her adopted family, Sue agrees to the plan. Once in, however, Sue begins to regret her decision.
日本小史 豆瓣
A History of Japan: From Stone Age to Superpower
7.2 (5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尼斯·韩歇尔
译者:
李忠晋
/
马昕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日本自建国以来,一直有一个明确而强烈的愿望——要建造强大的、受人尊敬的国家,至少要受到中国的尊敬。因此,日本人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能力,将外来的、新的东西加以日本化,尤其是采纳、适应和学习潜在的对手或敌人的长处。从1000多年前,日本开始向中国学习,直到摆脱附庸国地位并转变为自视优秀种族的国家;尤其从明治时代开始,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内,日本从一个偏僻、孤立的田亩之地发展成世界列强之一;几十年后,日本再度从战败的灰烬中迅速重生,并成为全球最富有的超级经济强国。
作者讲述日本从石器时代到世界强权的发展历程,检视日本历史上所造就的“奇迹”外表下的不同切面:现实与理想的调合、对集体权威的高度服从、道德上善恶的界限宽容、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国家使命感、善于师法强国的民族心理等等。全书文笔流畅、条理清晰,每一章均可作为单独的专题来阅读,且均有综述与摘要列表。此书可说是研读日本史的最佳且最新的教材,对普通大众而言,也是一本了解日本及其历史的轻松读物。
作者讲述日本从石器时代到世界强权的发展历程,检视日本历史上所造就的“奇迹”外表下的不同切面:现实与理想的调合、对集体权威的高度服从、道德上善恶的界限宽容、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国家使命感、善于师法强国的民族心理等等。全书文笔流畅、条理清晰,每一章均可作为单独的专题来阅读,且均有综述与摘要列表。此书可说是研读日本史的最佳且最新的教材,对普通大众而言,也是一本了解日本及其历史的轻松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