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可能性的艺术 豆瓣 Goodreads
8.8 (248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4
「内容简介」
一个和平“爆发”的年代?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预言?
……
面对林林总总的政治问题,作者带领我们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就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名人推荐」
比较政治学当中的“比较”,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研究的视野。当你把你所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的视野”。
比较的视野本质上是一种俯瞰的视野,从“此时此地”抽离,来到多样性的“上空”,从宏观开始领略,然后慢慢聚焦到微观,也就是从森林开始,慢慢聚焦到树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管你在分析多么具体的问题,在你脑海的深处,始终有一种比例感,有一片隐隐约约的森林,它提醒着你,你所见到的只是现象,而现象未必是真相。
可能我思考得越多,就越相信,智慧的本质就是对事物比例的公正判断。
——刘瑜
以比较的视野辨析相似与差异,从妙趣横生的事例引向缜密的逻辑推论,澄清认知的盲点和误区,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抵达高深的学理分析,最终揭示政治世界的种种奥秘。刘瑜的写作天赋与学术训练功力都已为人所知,在这本书中,二者达到了几近完美的融合,为我们呈现出真正深入浅出的典范。
——刘擎
什么叫“可能性的艺术”?在这个年代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整套影响我们生活、塑造我们日常社会行为的政治制度,还有什么可能吗?
人类历史上所有政治制度的出现、形成、演变的空间何在?很多时候要透过比较才看得到,而由刘瑜老师来讲述,则是再精彩不过了。
——梁文道
「编辑推荐」
★ 学者刘瑜比较政治学新著。继《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出版近10年后,政治学者刘瑜新作出版。在保留其理性而灵动的语言风格、清晰而缜密的逻辑叙述的基础上,这一次,她带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政治,从高处看国际格局,形成广阔的俯瞰视野。
★ 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比较视野。围绕比较政治学两个核心维度——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将不同国家、地区、古今纳入其中,带来全方位的比较。同时,书中不仅有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析,也有对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国、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绍;在分析经济发展、民主转型的成功案例时,也会剖析失败案例,以此突破认识的偏见,将当下问题纳入历史长河,以历史为尺度,形成看问题的比例感,跳出现象,对问题做出公正的判断。
★ 政治在社会中,从政治之外看政治。“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本书通过分析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带我们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途径,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
★ 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化为通俗的讲述。本书基于作者在看理想平台的音频节目而成,保留了作者通俗的讲述风格,同时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优秀的写作能力以及对现实的敏锐分析,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以易懂的方式讲给我们听。
★ 对多变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思考,形成社会洞察力。比较产生冲击,冲击带来思考。政治的多变与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它的思考很难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不断重返基本的道德问题和历史经验,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将“此时时刻”和无数的“他时他刻”联系起来,以此形成明晰的社会洞察力。
★ 于差异中寻找规律,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将每个国家编织在同一网络下,以此理解他国,也照见自身,于差异中寻找规律,进而定位现实,理解我们自身。
2024年9月12日 已读
虽然很口语化,部分例子也不合适,但是小白友好,收获很多知识点。
[2024] 人文社科 非虚构
经济学原理(第8版) 豆瓣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e)
9.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 曼昆 (N. Gregory Mankiw)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5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此外,第8版还配套了英文版的MindTap在线学习平台,内容包括互动电子书、视频导读、视频讲解、学习指南、在线测试题、拓展阅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本书为曼昆《经济学原理(第8版)》的微观经济学分册,适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以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使用。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4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包刚升政治学讲义 Eggplant.place 豆瓣
作者: 包刚升 新星出版社 2024 - 3
很多人都觉得政治学很枯燥,很艰深,跟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但是,包刚升老师试图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政治学是一种思维方式,遇到不能用经济学解释的现象,你其实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去解释。政治学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书脱胎于得到课程《西方政治学通识30讲》,作者搭建了一个系统的政治学框架,从5大维度、30个关键词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政治问题,系统地讲解了政治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5大维度:权力如何管理社会、社会如何控制权力、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政治中的分歧与冲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全面解读各种政治现象。
30个关键词:国家、战争、君主制、官僚制、共和、议会、民主、自由、政党……30个关键词,也是看待政治的30个坐标。
读完这本书,你会理解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政治现象。多一个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比如:
为什么说民主制度起源于海盗?
为什么说战争塑造了国家?
为什么君主制延续了数千年?
为什么很多非洲国家建立了民主政体,却日益走向衰败?
为什么很多国家并不支持建设福利国家?
……
除了让你用政治学的眼睛理解世界,本书还能带给你更多的收获。
比如:
掌握结构化认知,建立思考政治问题的脚手架;
建立全新的思维模式,理解不合理现象背后的政治动因;
获取一幅关键概念地图,重新理解多数人日用而不知的概念;
结识重量级的思想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到亨廷顿、福山,等等;
体验领袖如何艰难做出选择,获得真正的领导力的启迪。
翻开这本书,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编辑推荐
● 给普通人的政治学通识讲义,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得到讲义”系列重磅新书。“得到讲义”是一套定位于“学科通识”的丛书,致力于让所有的专业知识变得好读——用深入浅出的自然语言,为读者系统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科,提供解决方案。
● 专业性与好读性兼具。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政治学,却毫不枯燥,好读好懂。以30个耳熟能详的政治学概念为抓手,以30个问题为线索,搭配丰富的案例,为你条分缕析“民主”“国家”“议会”等政治学概念之下的底层逻辑,给你一个看世界的不同视角。
● 了解政治学的“敲门砖”。包刚升老师是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且极具个人魅力。他在得到APP开设的《西方政治学通识30讲》有4万+用户订阅,课程评分4.8分,广受好评。
● 自带畅销书基因。作者包刚升出版过多部政治学相关著作,销量与口碑俱佳,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上。近两年出版的《抵达》《儒道法》《演变》等,也受到较多的市场关注。
国家的视角 豆瓣 Eggplant.place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8.8 (13 个评分) 作者: [美]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 王晓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5
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极具原创性的著作中,詹姆斯•C. 斯科特分析了在各个领域中,由国家主导的大型规划项目遭遇失败的例子。斯科特指出,当国家权力坚持推行简单的规划方案,而这种方案对复杂且不易理解之相关性尤显粗暴时,中央主控的社会规划项目就很难取得成功。进而言之,针对社会组织的设计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依靠这样一种认知:即地方知识和实践知识与常规知识和技术知识同等重要。作者列举了令人信服的例证,并质疑了“发展理论”,同时反对独裁权力主导的规划项目对国民价值、愿望和目标的忽视。“社会的清晰性提供了大规模开展社会工程的可行性,极端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愿望,独裁的国家有实现这一愿望的决定权和行动能力,软弱的公民社会则提供了等级社会作为其实现的基础。”在作者看来,上述四个因素的结合,往往使得悲剧难以避免。
2024年10月13日 已读
前面看得醍醐灌顶,后两章太困了。
[2024] 人文社科
社会心理学(第11版,平装版)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戴维·迈尔斯 (David G.Myers) 译者: 侯玉波 / 乐国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1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美国700 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心理学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译自第11 版。
全书共分四编: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第1 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读者系统完成后面四编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编(2~4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第二编(5~8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从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第三编(9~13 章)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了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利他、冲突与和解。第四编(14~16 章)着重将前面章节中的理论原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其实贯穿全书,但这编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司法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展望了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在面临人口增长、过度消费、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时,社会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甫一问世即成为同类图书的翘楚,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迈尔斯都会向全球心理学的师生们征求意见,以保证本书学术的前沿性、定义的精确性、研究的严谨性、理论的全面性。此外还通过一些专栏启发读者思考,如“聚焦”关注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研究;“研究特写”介绍当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研究背后的故事”则能让读者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研究之路。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鸟类的天赋 豆瓣
The Genius of Birds
8.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珍妮弗·阿克曼 译者: 沈汉忠 / 李思琪 译林出版社 2019 - 4
我们经常忘记钥匙在哪里,乌鸦却能记住5000个贮藏食物的地点。
.....................
▼内容简介▼
人类与鸟类在演化之路上走向不同的分支,我们习惯于以自身的尺度衡量智力,从而严重低估了其他物种的潜能。《鸟类的天赋》用一段寻找最强鸟脑的旅程,颠覆了人类对鸟的认知。本书从工具制造、沟通、鸣唱、审美、空间感和 时 间感、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展示了鸟类的智力奇迹,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身边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精灵。珍妮弗·阿克曼以平易优雅的文笔记录自己在世界各地所做的鸟类调查,并介绍鸟类学的新近科研成果,使本书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
中文版由鸟类学者刘阳作序推荐。
.....................
▼荣获奖项▼
第十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第十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佳作奖
《华尔街日报》2016年度十大非虚构类好书
《科学星期五》2016年最佳科学图书
《观察家》2016年度好书
《星期日泰晤士报》2016年度自然图书
.....................
▼媒体推荐▼
《鸟类的天赋》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并颠覆了我们过去的看法,颇具启发性。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并让我们秉持道德的精神关怀世间所有的生灵。
——作家、环保主义者里克·巴斯
本书为鸟类的智力奇迹提供了一份诗意盎然的证词。
——《科学美国人》
魔杖之外 豆瓣
作者: [英] 汤姆·费尔顿 译者: 靳婷婷 / 余汀 新星出版社 2024 - 9
揭秘“最佳反派”德拉科·马尔福的养成!
辛酸、有趣、令人大开眼界的一手内幕,带你踏上重返霍格沃茨之旅!
------------------------------------------------
★内容介绍
走出华纳兄弟片场五号门,如何成为一名平凡的麻瓜?
“最佳反派”德拉科·马尔福的高光与暗影
起底汤姆·费尔顿鸡飞狗跳的成长碎片
汤姆·费尔顿有个不平凡的童年。在成为巫师之前,他已经在《反斗神偷》《安娜与国王》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中崭露头角,自十二岁开始饰演《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铂金色头发的知名反派后,他便一脚踏入了全球性流行文化的中心。然而走出片厂的五号门,如何作为一名平凡的麻瓜生活?脱下斯莱特林长袍后,汤姆·费尔顿一度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汤姆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身为魔法世界一分子的成长经历,写下了自己与艾伦·里克曼、玛吉·史密斯女爵、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等人在十年里建立的深厚友谊,以及为了成为一个平凡的麻瓜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
★编辑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巴诺书店最佳回忆录,翻译为20余种语言出版!关于“哈利·波特”辛酸、有趣、令人大开眼界的一手内幕,献给所有热爱魔法的你!
◎走出华纳兄弟片场五号门,如何成为一名平凡的麻瓜?“最受欢迎反派”德拉科·马尔福的高光与暗影,起底汤姆·费尔顿鸡飞狗跳的成长碎片,以及与艾伦·里克曼、玛吉·史密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等人在十年里建立的深厚友谊。直视内心那些美好、痛苦的一切和名声所带来的高潮与低谷,献给所有曾陷入迷惘、在人生旅途中彷徨前行的读者真挚的告白。
◎艾玛·沃特森撰写推荐序+收录新增章节《迷失之章》+@哈迷疯子诚意推荐
◎30余张珍贵片场照+戏里戏外从未公开的老照片,带你踏上重返霍格沃茨之旅,同人爱好者狂喜之书!
◎直视内心那些美好、痛苦的一切和名声所带来的高潮与低谷,献给所有曾陷入迷惘、在人生旅途中彷徨前行的你我真挚的告白。
◎精装双封,壳面烫金,随书附赠异形书签,首刷限定给中国读者的专属印签+仿拍立得收藏卡+贴纸!
------------------------------------------------
★媒体推荐
恰如其分地看待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是这本回忆录的魅力所在。《魔杖之外》最具洞察力的部分在于费尔顿将自己的故事转化为更为普世的情感。“拽哥”从来不是“活下来的男孩”,但反观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这个称呼太适合他了!
——《华盛顿邮报》
《魔杖之外》不只是一本献给粉丝的作品,费尔顿的叙事充满自省的魅力,精准地捕捉到了青春期的成长之痛。
——BookPage书评网
德拉科·马尔福无疑是一位令人刻骨铭心的反派,因为观众总觉得他身上有更多未被发掘的东西。事实上,他的扮演者也是如此。汤姆将令人难忘的反派角色成功带入大银幕,而《魔杖之外》则是一部令人惊艳且印象深刻的回忆录。
——《柯克斯评论》
《魔杖之外》里充满了多姿多彩的魔法世界的“行话”,对“哈利·波特”死忠粉来说意义非凡!……这本书是一座魔法世界的金矿。
——Deseret News《德瑟里新闻报》
------------------------------------------------
★读者推荐
趣味横生的童年生活、成长中的小怪癖,以及努力对抗心理问题时的坦率深深地打动了我。汤姆·费尔顿和德拉科·马尔福截然不同,他怀揣着一颗善良的真心!
——Goodreads读者 阿什利
这本书不仅仅写给“哈利·波特”的粉丝,也写给了所有一度叛逆以及曾经犯过错却依然想活得更好的你和我。
——Goodreads 读者 贾斯汀
比起一本自传,《魔杖之外》更像是一次与老朋友的促膝长谈。
——Goodreads读者 Alishia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豆瓣 Goodreads
8.1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简·雅各布斯 译者: 金衡山 译林出版社 2006 - 8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2024年11月10日 已读
33万字,AI大纲一页纸就写下了。头一次看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没看进去。不如直接读AI大纲,浪费生命的书。
[2024]
日暮时分 豆瓣
해질 무렵
8.0 (7 个评分) 作者: [韩] 黄晳暎 译者: 徐丽红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4 - 9
■这个世界还年轻,我的故乡却老了。
入围2019年国际布克奖、获2018爱弥尔·吉美亚洲文学奖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韩国诺奖实力候选人 黄晳暎 长篇小说首次引进
房子、砖墙、羊肠小道都不见了,我出生的地方只剩下了树桩,全世界的故乡都消失了。
--------------- -----------------------------------
“我们以前住过的地方,早已从地球上消失了,成为记忆中的标本。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留下的是什么?”
当记忆不由自主地袭来,朴敏宇回想起那个他以为已经被抛在脑后的世界——覆盖整座山的低矮的石板屋顶,错综复杂的狭窄胡同和聚集在小店门前的孩子们的笑脸。
驱赶,拆除,重组,霓虹掩住星光,水泥代替土地。他不停地追逐向阳地,庆幸自己逃离了简陋龌龊的贫民区,从不好奇那些被从家园赶出来的故人,去了哪里,又以什么为生。当停下脚步,猛然回头,身边空无一人,记忆里的故乡无迹可循。
一往无前是开拓者的姿态,不将背影留给他人,被抛下的就是自己;不毁灭旧的世界,就无法到达新的乌托邦。羁绊越来越少,目光越来越冷,最终只剩回忆,陪伴生命迫近傍晚的自己。
---------------------------------------------------
如果让我说谁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想说的是土耳其帕慕克、法国勒克莱齐奥、中国莫言和韩国黄晳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日]大江健三郎
韩国文学非常值得一座诺贝尔文学奖,就我个人而言,黄晳暎是很有力的诺奖候选人。——2008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法]勒克莱齐奥
“如果说韩国作家里面有什么传统,我觉得就是黄晳暎作家说的 ‘我站在去世者的这一边’。我们想要善待去世的人,其实等同于我们珍惜人生,我们珍惜生命。”——韩国著名作家 金爱烂
李沧东一开始就把如何摆脱黄晳暎小说的影响当作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并做出了努力。——韩国评论家 秦炯俊
这部小说所蕴含的生命深度是无法估量的。——韩国文学村出版社
黄晳暎的《日暮时分》是韩国社会的一个完美切片。——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这是一部强大而又谦逊的深思之作,黄晳暎的文字蕴含着一个人来之不易的智慧。——英国《卫报》
----------------------------------------------------------
◆每个韩国人都知道的韩国国宝级作家,2019年、2024年两次入围国际布克奖,韩国民众呼声最高的“诺奖”候选人黄晳暎代表作品首度引进!
◆金爱烂、李沧东的文学引路人,穿越苦难而来的现实主义风格,克制冷静、凌厉深刻,能够改变你对韩国文学乃至东亚文学认知的重量级作家!
◆既是写韩国往事,也是写东亚百姓的共同记忆——他们被现代化的大潮淹没,被甩在身后,陷入冷漠而且孤独的困境,独自舔舐着被时代车轮碾压后的伤口。
◆那些拆毁故乡的人,会被过去永远流放。一部小说版的“山河故人”,从拆毁故乡的“侩子手”和漂泊无根的“城市游民”双视角,揭露急速现代化进程中的拆迁和重建问题,剖析普通人的挣扎与异化。
◆2023年豆瓣年度译者、2023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译者翻译家徐丽红担纲翻译;翻译家薛舟撰写独家长篇导读,深度解析黄晳暎的世界。
2024年11月1日 已读
从头到尾都很平缓,主角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感。似乎差点什么。没看出特别大的亮点。3.5
[2024] 外国虚构
白露春分 豆瓣
作者: 辽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 - 9
✨《新婚之夜》《有人跳舞》《晚婚》作者
✨迟来的讲故事高手、80后实力作家 辽京
✨看见家庭生活中被忽视的女性,书写日常表象下的另一重故事
·
僵硬。七十五岁的李秀梅醒来之后的第一个感觉,明确的感觉,是僵硬,好像被钉子钉在床板上睡了一夜。早上睁了眼,需要将钉子一个个地起 出来,夺回一点自由。
衰老使她的生活渐渐演变成一场无声的战斗,尤其在入冬以后。
·
这是一个家庭故事,或者说一个家庭最终会走向何处。
奶奶秀梅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成为家中人人避之不及的难题,只有孙女佳月经常给予陪伴和关心。秀梅每况愈下,儿女们人心四散,各怀心事和怨怼。
佳圆和佳月是一对堂姐妹,见证彼此的成长。佳圆曾被前男友囚禁、殴打,她却感受到耻辱的安全感,因为童年里她的父亲也是这样对她施加暴力的。经历了家庭关系与亲密关系中的一系列变故,佳圆和佳月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开始互相懂得,她们各自面对生活难题,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
·
那时候她们什么也不懂,除了好奇和勇气一无所有。
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长大就是把一切都翻转过来的过程。
世界一点点撕掉迷离的面纱,向长大的人显露崎岖的真容,而真相是谈不上善恶美丑的,因为它不会结束,没有终点,所有的定论都操之过急,所有的答案都追不上它。
“你只要向前看。”
·
这本书无人可赠,像朝着虚空递出一份礼物,等着一双手来接,或者在暗夜中点燃一支烟花,不知道烟花之下,还有谁的脸庞被照亮,我们一起仰头看着,直至点点光芒散尽。——辽京
地理学与生活 豆瓣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8.1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格蒂斯 / [美] 朱迪丝·格蒂斯 译者: 黄润华 / 韩慕康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2024年10月23日 已读
适合美国初中生的地理教材。第一篇对我来说刚刚好,后面很浅。
[2024] 人文社科 非虚构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豆瓣
9.9 (17 个评分) 作者: 瞿同祖 商务印书馆 2010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渺小一生 豆瓣
A Little Life
7.7 (50 个评分) 作者: [美] 柳原汉雅 译者: 尤传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四个相识于大学的好友毕业闯荡纽约,共同努力从黑暗中赢回一生。
一段大写的友情,四个人的三十年。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环境,却可以在外面的世界找到真正的家人——因为有我,你不会独自向下跌落。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外国文学小说类第4。
★方所书店三年来史无前例一路全票通过,采购端与门市端选书双冠王。
★ 荣获科克斯评论文学奖,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决选作品。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报等数十家媒体年度好书, Apple年度最佳文学类图书第1名,最终成为年度“Best of the Best Book”(每年年末,综合考量入选最多媒体年度好书榜以及蝉联各大排行榜的最受欢迎图书,评出本年度最佳图书)
★ 持久不衰、长年霸榜的热点话题书,“有关创伤与友谊的史诗之作”(《华尔街日报》),“我们这个焦虑时代的完美编年史”(《卫报》),“在这个不信神的世界里,友谊是我们唯一的慰藉”(《纽约客》)——出版四年来影响力从文学圈扩散,发展出了强大的粉丝社群,创造了丰富的粉丝亚文化,小说中位于利斯本纳街的公寓成为书迷朝圣地、纽约的文艺地标。
.
内容简介:
英俊、善良的威廉在餐厅打工,梦想成为演员;自信、幽默的杰比试图在艺术圈闯出名声;家底殷实的马尔科姆在一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却丢失了对建筑最初的热爱;还有内向、谜一样的裘德,一个才华横溢的助理检察官。
结识于马萨诸塞州一所著名学府,他们初来纽约闯荡,意气风发却不名一文,漂泊不定。直到年岁渐长,事业有成,横跨三十余年的友谊却迎来了最大的挑战——难以捉摸的裘德本人。他不愿与人提及过往的阴影,选择在孤独中一次又一次地自我伤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裘德内心的防线逐渐消解……
“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意义,因为我是个好朋友。”《渺小一生》是一首兄弟情谊的赞美诗,也是一场探寻生命意义的奥德赛。在友谊中,被毁损的我们将重新完整。
.
评论推荐:
《生活大爆炸》“谢耳朵”,英国著名创作型男歌手萨姆•史密斯,《X》档案女主角、《性爱自修室》吉莲•安德森,蔡康永推荐。
“马丁•艾米斯曾经问道:‘除了托尔斯泰,还有哪个作家真的让幸福在书页上荡漾吗?’令人惊讶的答案是柳原汉雅:与直觉相反,《渺小一生》中最感人的不是那些残酷的部分,而是温柔的部分,当裘德从朋友那里得到善意和支持的时候。在这个不信神的世界里,友谊是我们唯一的慰藉。”——《纽约客》
“柳原打破了我们对于美好结局的预期;这本书审视了人类的残忍所能达到的极限,以及能与之相抗衡的,友谊的治愈性力量。”——《纽约客》
“《渺小一生》是我们这个焦虑时代的完美编年史,它提供了所有随之而来的戏剧要素(自虐、狂欢和暴力),以及它的慰藉:友谊、旅行和爱情。如果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负担,那么友谊就是它的镇痛剂。”——《卫报》
“柳原擅长捕捉美丽、温暖、善良的光芒。在《渺小一生》中,这些在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光芒或许,但只是或许,能够拯救你。”——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一部有关创伤与友谊的史诗之作,它将成为未来用来衡量诸多讨论这类主题的作品的基准。”——《华尔街日报》
“二十一世纪一部关于爱情和友谊的史诗,触及了小说所能到达的最黑暗的地方,却又以某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突破黑暗,走进光明。”——Amazon
2024年11月7日 已读 虽然我没资格说,但我理解裘德。完全共情(真实事件)
作者一场人性心理、极端情绪、友情深度的实验。(刻意塑造出层层叠加、极端痛苦的情境)
[2024] 外国虚构
见树又见林 豆瓣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艾伦·G.约翰逊 (Allan G. Johnson) 译者: 喻东 / 金梓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3
在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问题中,艾伦·G·约翰逊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学的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是可以在日常点滴中实践出来的。它或与我们的社会承诺相关,或与我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相关。只有当我们对周围的复杂生活有所洞识时,我们才能产生与他人他物和平相处的智慧,懂得与他人彼此尊重。这种洞识和智慧又会让我们相信:即使个人的力量很卑微,也能够促使社会向上提升。
《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从生活出发,娓娓述说社会学的点点滴滴,不掉书袋子,几乎找不到多少术语,但最后你会发现,你也能像社会学家一样地思考问题了。请打开它吧。好好看看这扇通往世界的窗子,仔细瞅瞅这面照见自我的镜子。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感觉真正的书还没印出来,这本只是每章内容节选的试读本。
讲的有点简单(还是我没看懂),得到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作为入门书来说勉强及格。
[2024] 人文社科 非虚构
国富论 豆瓣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者: [英]亚当•斯密 译者: 孙善春 / 李春长 作家出版社 2017 - 6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几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反对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3 (287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大雨无边无际,召唤南洋胶林深处的情感与记忆
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黄锦树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雨》是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得奖作品,同时也是 2018年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收录了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得奖作品《归来》。作者黄锦树是马来西亚华文重量级作家,曾获台湾重要文学奖 — —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雨》是黄锦树作品首次以原貌引进大陆。
☆ 不管在创作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黄锦树在当代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性都毋庸置疑。梁文道曾说:“马来西亚的作家的一种特质,这个特质就在语言文字的经营上格外用心。坦白讲甚至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我们所谓的中州正韵的原生地,同代的许多的小说家都不一定有他们那么地圆熟,那么地精巧。”
☆ 黄锦树以创作、立论对抗历史的遗忘,寻觅马华文学的出路。他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
☆ 本书笔调魔幻,刻划细致,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
※内容简介※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
※名人推荐※
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就像沈从文诉说他的湘西故事……但黄锦树不是沈从文。沈从文面对天地不仁,却能经营一种抒情视野……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不论讽刺白描或乡愁小品,你都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这倒令我们想起了鲁迅的风格。“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是拼命的事业,闲人最好莫近。我们的文坛假情假意惯了,突然来了个拼命三郎,当然求之不得。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自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从精神到样貌,总是跋涉。现在读了锦树的小说,竟是迅速之诗。可说来辛酸,能够迅速,正是因为马华文学的文化资产欠缺,甚或没有。……他本属学界,那几本核量级的文论(我读了不止一次《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即使没读过,方圆内也感受得到辐射能。才华有余,他写着小说,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马华同行都洞察着这个没有,并戮力善用之,那成为他的“变形记”体。
——台湾作家 朱天文
非常厉害,非常美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对读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致,画面的显影解析更历历如绘,故事里的人物因为不是为一个之后要发动的魔术或叙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里五官清晰,置身的场景愈栩栩如生。
——台湾作家 骆以军
2024年12月13日 已读 本身就很混乱的叙事方式之间又夹杂若干不属于《雨》的作品,越看越乱。单说《雨》一至八号作品又太“单薄”,无法撑起一本书的内容。
[2024]
经济学原理(第8版) 豆瓣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e)
9.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N. Gregory Mankiw)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5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此外,第8版还配套了英文版的MindTap在线学习平台,内容包括互动电子书、视频导读、视频讲解、学习指南、在线测试题、拓展阅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本书为曼昆《经济学原理(第8版)》的宏观经济学分册,适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以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使用。
要件审判九步法 豆瓣
作者: 邹碧华 法律出版社 2010 - 9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一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这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形成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使审判活动成为一门裁判艺术。通过它,您将了解法官的思维模式和办案思路;通过它,您会发现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要件审判九步法》对于法律从业人员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对于律师办案、法官审案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引作用。
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 豆瓣
대도 시의 사랑법
7.9 (11 个评分) 作者: 朴相映 译者: 盧鴻金 潮浪文化 2023 - 6
一描繪千禧世代的孤寂與情感,懺情經典之作—
甜蜜而迷惘的戀情,苦澀卻動人的青春讓人掩卷後熱淚盈眶,想要再談一次戀愛!
*入圍國際布克獎、都柏林文學獎*
四部中篇小說X四種心痛滋味=新世紀戀愛讀本以秒為單位的情感起伏,每秒延伸數千公尺的感情—被熔岩覆蓋的龐貝戀人們,就是這種心情嗎?
穿過首爾霓虹閃爍的夜晚及睡眼惺忪的早晨,大城市裡寂寞惆悵的心,尋找著專屬彼此的熾熱靈魂⋯⋯
入選韓國KBS「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說」,引領韓國文學未來的年輕作家!
甫上市即26刷,高居韓國各大書店排行T0P5!
售出全球逾30國版權的韓國現象級小說!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聯合推薦太YES24入圍年度圖書
*青年作家獎大獎、申東燁文學獎、許筠文學作家獎獲獎作家太紐約時報書評選書
*BuzzFeed 年度最佳 LGBTQ+ 圖書
*衛報、柯克斯評論、出版者周刊、書單雜誌、圖書館雜誌、奧普拉日報等國際媒體熱情盛讚
#文藝青年 #TOP5 #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說 #年度圖書 #成為韓國文學未來的年輕作家 #愛的類型#不尋常的愛#愛的意義 #酷兒
朴相映是韓國現今最被看好的年輕作家之一,這本風趣感人、甜蜜又惆悵的小說在韓國甫推出即火速躍上所有大型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前五名,以二十六刷的紀錄遙遙領先。全書收錄四部中篇小說,描述一個年輕男子在首爾這個城市中跌跌撞撞,尋找幸福的故事。這些故事道出了新世代對於友情和愛情、家庭、工作的焦慮及生活樣貌,深受讀者喜愛,更獲得文學評論家一致好評。本書於韓國出版前即獲英國出版社青睞簽約,此事在韓國文壇受到極大關注,堪稱前所未見的盛事。英語版亦在二O二二年出版後即入圍國際布克獎。
本書收錄朴相映獲得青年作家獎大獎之作〈一條石斑,宇宙的味道〉等四篇作品,閃耀著作者獨特的文風魅力。讀完情書勸他改行寫作卻讓他只想尋短的摯愛、陪著他走過迷惘青春最後卻選擇結婚只留下冰箱裡的紅色萬寶路的死黨室友、試圖以寫作療傷卻令他明白過往只能凍結在回憶裏的戀人、重回異地酒店與約會軟體相識對象的做愛後動物感傷⋯⋯四篇故事以輕快卻惆悵的筆調道盡千禧世代的孤寂迷惘,寫下了文學評論家讚譽的「如同電影《花樣年華》般的美麗結局」。
全書的四篇故事由同一位主人翁「映」串連而成。〈在熙》先是回顧了映年少輕狂的歲月,以摯友在熙的婚禮做為開場,再將時光倒轉至他們的學生時期。那時的映每天在家裡、學校、以及Tinder約會軟體配對的一夜情不停打轉,和在熙用冰鎮的燒酒和香菸來消除對愛情、家庭和生活的焦慮。隨著時間推移,在熙邁向婚姻,映才發現無論多麼美麗的時光,最終可能都留不住。
獲獎作品〈一條石斑,宇宙的味道》則充分展現朴相映驚人的創作才情。故事描述映在照顧癌症末期母親的同時,收到了多年前舊愛的來信。他以一貫自嘲式的獨特文風,追憶母子相處的日常及與戀人相識相戀的種種過往。這個戀人讓他明白了哲學家筆下四十八種情感也難以指認的激情,更讓他經歷了心痛的蛻變與成長。〈大都市的愛情〉則描述另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兩人決定共赴上海共築未來卻面臨現實的考驗。〈遲來的雨季假期〉則將場景帶往曼谷,透過約會軟體結識新對象,在豪華酒店共度的那一夜才徹底明白,最難忘的仍是刻在心底的摯愛……
朴相映的文筆在抒情中帶著自我解嘲似的黑色幽默,充滿讓人微笑卻又帳然若失的特殊魅力。全書以幽默風趣與情感洋溢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首爾閃閃發光的夜晚及睡眼惺忪的早晨,描繪出千禧世代的孤寂以及情感生活。故事場景將首爾的大街小巷編織其中,字裡行間充滿鮮活生動的魅力。背景自首爾延伸至曼谷,更呈現網路世代打破疆域的無國界特質。內容涵括年輕人身陷社畜職涯的現實、對未來的無力茫然、約會軟體的交友方式……真實無比。最動人的是瀰漫在故事裡洶湧的情感,作者筆下流露出古典而永恆的哀愁,讓人深刻共感,餘韻無窮。
本書已宣布授權改編影集開拍,作者朴相映親自執筆編劇,由四位導演分別執導,2024年播出,令人期待。
本書特色
•席捲韓國書市的現象級小說,韓國上市前即售出國際版權,在韓國文壇掀起話題。
•場景穿越首爾、上海、曼谷,打破疆域界限,呈現網路世代的無國界特質。
•聚焦當代生活,涵蓋社畜職涯的現實、對未來的無力茫然、約會軟體的交友方式,真實無比。
2024年12月14日 已读
真正自己想看的书,韩剧的画面感,轻松,看完心情愉快的小书。体验感五星⭐️
[2024] 外国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