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梅花档案 (2003) 豆瓣
6.9 (13 个评分) 导演: 毛卫宁 演员: 周杰 / 苏瑾
建国之初,古老的中华大地一派喜气,然而欢愉的背后仍有冰冷的暗流涌动。在四川省渝州,曾经称霸一时的土匪头子白敬斋被人民政府正法,而他曾居住过的老宅闹鬼的传闻则越传越凶。龙飞十一名来自北京的青年,他在渝州当地档案馆做文员,而档案馆的宿舍正是征用自白敬斋的老宅。由于所有人都怕鬼,因此龙飞只得一个人住进宿舍,却接连遭遇多起奇怪灵异的事件。不久,档案馆发生一起命案,刑警队长肖克由此入驻档案馆调查。在这一过程中,肖克和龙飞不仅感知到自己身上的异样,更偶然知晓了一个名为“梅花党”的特务组织的秘密……
本片由张宝瑞的长篇小说《梅花党》改编。
通往北京的道路 (2020) 豆瓣
导演: 刘怡 演员: 庄秋水 / 许知远
两个文明的相遇
一个世纪的传奇
这是古老中国与现代世界碰撞的历程
由著名历史学家方德万、马勇担任历史顾问,刘怡导演,
历史作家庄秋水领衔,
作家韩松、何书彬、徐霄鹰等精心打磨文本,
媒体精英许知远、周轶君、沈颢出镜主持,
体育解说员詹俊跨界旁白,
携手打造五集历史纪录片《通往北京的道路》,
只为回答一个长久的疑问——
当东西方在现代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历史纪录片《通往北京的道路》共五集,每集50分钟。本片拍摄历时一年,远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多地取景,寻访文化遗迹,打捞珍稀文献,吸收全球史研究成果,力图再现一个渐渐远去的时代。
搭车去柏林 (2010) 豆瓣
9.1 (59 个评分) 导演: 谷岳 / 刘畅 演员: 谷岳 / 刘畅
美籍青年谷岳(谷岳 Kyle Johnson )早年辞去在美国金融公司的工作之后,就一直是一名四处周游的旅人。在结识现任德国女友伊卡之后,谷岳便想通过一次从北京到柏林搭车的长途苦旅来表达对女友的爱。中国青年纪录片导演刘畅(刘畅)被谷岳的想法深深吸引,两人便结伴开始了这 次充满刺激的惊险旅程。2009年,两人从北京出发,全程基本全部通过招手搭车的方式逐渐向德国柏林前行。他们的旅途不仅充满了惊险,更充满了途径的各国友人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而当他们终于到达柏林的时候,他们竟然通过十分意外的情形与伊卡重逢。
纪录片同名著作《搭车去柏林》也于2011年出版。
冬日十七天 (2018) 豆瓣
17 Days of Winter
导演: 埃里克·布雷维格
其它标题: 17 Days of Winter / 严寒17日
一部以朝鲜战争(韩国称韩国战争或6.25战争)为题材的好莱坞大片将在韩国拍摄,并在全球上映。该片是3D写实电影,投资1.3亿美元(约1500亿韩元),虽然好莱坞拍过好几部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但以韩国为主要拍摄地的,该片还是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公司Madmedia的韩国法人Madmedia亚洲近日表示:“影片《朝鲜战争》(《Korean War》,暂名)以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斗为题材,将于2010年下半年在韩国拍摄。由执导了《地心历险记》的埃里克·布雷维格担任导演。”目前计划在韩国拍摄6至7成的戏份,其余部分在新西兰拍摄。
3D大片《朝鲜战争》的主要题材是“长津湖战役”。1950年冬,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咸镜北道长津湖附近被中国军队的7个师包围。在险峻的山地和寒冷中,美军战死6000多人。《朝鲜战争》描写了参与该战斗的美海军陆队队员的故事。
目前的日程安排是,在2010年7月前完成剧本,下半年开机,2012年夏天上映。但制作公司表示,很可能所有的日程都会提前3到6个月。
喋血孤城 (2010) IMDb TMDB 维基数据 豆瓣
喋血孤城
7.5 (39 个评分) 导演: 沈东 演员: 吕良伟 / 安以轩
其它标题: 常德大血战 / Death and Glory in ChangDe
1943年,侵华日军为了挽救必然失败的命运,挥军进犯湘西北军事重镇常德。驻守当地的国军第74军57师临危受命,八千代号虎贲的将士在师长余程万(吕良伟 饰)带领下,准备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决一死战。
战云密布的前夜,连长冯宝华(袁文康 饰)推迟了与未婚妻婉清(安以轩 饰)的婚事以全力备战,同日军有国仇家恨的当地苗族青年黄二虎(谢孟伟 饰)踊跃参军,敌兵未至,常德军民斗志已燃!然而在日军的优势火力迫压下,德山与河伏先后失守,常德成为一座孤城。余程万下令全师与城共存亡,虎贲将士在毒气与炮火中与日军展开一寸寸土地的争夺。最终57师用覆亡的代价谱写下抗战史中不朽的一页。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95)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一寸山河一寸血
9.8 (12 个评分) 导演: 陈君天
初版是在1995年,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为名推出;1997年,为纪念卢沟桥事变60周年,摄制组完成重返旧战场之旅,走访中国十一个省,纪录片修改第二版,以《卢沟烽火60年》为名推出; 1999年再次修订第三版,以《山河岁月》推出。第四版,仍然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为名。2007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得到郭台铭资助,修订出第五版《走进中日战争——一寸山河一寸血》。
2014年11月18日,中视丰德宣布与台湾著名纪录片导演陈君天就引进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版权达成合作共识。由中视丰德出资购买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大陆版权,由陈君天导演与中国创作团队,共同编辑、完成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版《民族抗战》。
梅花 (1976) 豆瓣
导演: 刘家昌 演员: 柯俊雄 / 张艾嘉
其它标题: Victory
林聚光和妻子文英结婚多年,两人刚刚喜得一子取名为林继先,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气氛之中。日本人池田是夫妻两人的旧友,某日,他带来一个坏消息,日军要在林家祖坟上建造发电厂,因此要求林家以及其余三家人将祖坟牵走。愤怒的林父一行人找到日军理论,却惨遭杀害。
战争开始了,林聚光参军奔赴前线,文英则接替了丈夫教书匠的工作。池田的存在让文英被人误认为是汉奸,惨遭羞辱,愤而自杀,一直爱慕林聚光的小惠收留了幼小的林继先,精心的照料着他。林聚光的弟弟林聚勇一直被认为是贪生怕死爱慕虚荣之徒,然而竟然是他成功炸毁了日方的发电厂,并因此锒铛入狱。抗战胜利了,林聚光回到了家乡,然而,此时他的身边已经伴有了名为明珠的女子。
命案十三宗 (2000) 豆瓣
9.0 (6 个评分) 导演: 高群书 演员: 刘威葳 / 李进荣
二十一集电视系列剧《命案十三宗》取材于近几年发生的十三宗真实命案,经改编创作而成,主要情节与人物都是真实的。摄制组对这十三宗命案的凶犯做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电视采访记录,并将这些采访作为一个部分放在剧中,与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影片。
他们都说肯定不想杀人,但又承认自己后来确实杀了人,那是怎样的过程?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惨剧的发生呢?他们绝非成心作恶之人,使他们走到这一步的就是人类所共有的人性弱点,自私、嫉妒、无知、狭隘、愚昧……断送了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被他们杀害的人痛苦地死去了,他们还活着,却没有了快乐。
我们可能也曾面临过困境、也曾受到过伤害和由此产生的反抗,那种维护尊严的欲望和这些杀人者都是相同的,甚至更强烈。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们都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方式。企图摆脱那种困境,却不料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根本无法挽回的绝境,剥夺了给自己造成困境的人的生命,成了一名杀人犯。于是他们成了故事中的人。
避难 (1988) 豆瓣
导演: 韩三平 / 周力 演员: 费兰德 / 吴坚
其它标题: Bi Nan / Sanctuary
1938年初春,我国南方某小城市被日军攻陷,一时间城内子弹呼啸,火光冲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惨遭日军杀害。由于城里的天主教学主教霍尔登是美国人,日军慑于国际公法暂时还汉对教堂动武。为防不测,霍尔登请国际红十字会克另斯设法将教会唱诗班的中国少女尽快转移出城。这时,三个中国女人跑进教堂避难,当霍尔登正要请她们离开教堂时,日军已包围了教堂,他只能收留和保护她们。没多久,霍尔登叫苦不迭,原来这三名中国女人竟是名妓杨柳风、胡翠华和戏子小彩月。她们玩世不恭,卖弄风骚,眼里根本就没有天主,把教堂的宗教秩序搅得乱七八糟。尴尬万状的霍尔登请求克另斯的随员魏兰孙,将她们和唱诗班少女一起带出教堂。不料,几名中国军队的伤兵躲进教堂避难,霍尔登思考再三,还是收留了他们。突然,日本军官服部率部下强行闯入教堂,杀害了中国伤兵。之后,无耻的服部又找借口要对唱诗班少女施暴,霍尔登断然拒绝服部的要求。此时,霍尔登焦急地等待着克斯和魏兰孙前来营救唱诗班少女,然而他们没有来。紧急关头,杨柳风、胡翠花和小彩月迎着日军的刺刀走过来,这为霍尔登营救唱诗班少女的计划争取了时间。夜晚,霍尔登苦盼的魏兰孙还是没有来教堂,他太失望了。在令人恐怖的刺刀下,三个浓妆艳抹的中国女人被日军押上了汽车。疾驶的汽车上,正当服部得意地欣赏着他的"战利品"时,杨柳风已把手伸进装有炸弹的手袋里,一声巨响,三个苦难的女子以生命抗议入侵者的暴行。教堂内,疲惫不堪的霍尔登默默的祈冲破上帝,上帝没有回答。
红色小提琴 (1998)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Le violon rouge
8.4 (88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吉拉德 演员: 卡洛·切基 / 让-吕克·比多
其它标题: Le violon rouge / 红提琴
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制造者,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 Cecchi 饰 )。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这期间,无论拥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价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终于,有鉴别专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壳染着三个世纪前一位大师的血和泪。
乐魂 (1995) 豆瓣
导演: 朱枫 演员: 刘子枫 / 宋艺
被迫离职的音乐学院教师沈廓(刘子枫 饰)在夜总会偶遇很有音乐天分的学生陈科(宋艺 饰),得知他因违纪将被学校开除,亲自跑去找校长(叶小铿 饰),恳求他让自己收下这个学生。他用独特的、有悖学院理论的方式教授陈科,为此他还跟自己的父亲(舒适 饰)产生分歧。同学崔艺岭(俞洛生 饰)从国外回来,他与沈廓同为沈父崔自轩的学生。崔艺岭动员沈廓出国深造,但临行前沈还是放不下陈科,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陈科的教学中。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汇报演出的时刻。舞台上,当陈科演奏的帕格尼尼大提琴曲令观众如痴如醉之时,沈廓被查出患了绝症......
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 (1985) 豆瓣
导演: 金韬 演员: 雷恪生 / 凌慧
其它标题: 雷比利号沉没在印度洋 / 死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艘英国军事运输船"雷北利号",满载反法西斯的军火行驶在印度洋上。除船长和少数船员是英国人外,轮机长、水手长、二副等均是中国人。轮机长庄海泉的儿子、二副庄三更是未婚妻唐媚及一个流落异国的中国渔女海石花也搭乘此船回国。不料,这条船遭到敌舰的袭击而沉没,船长及一些船员牺牲,轮机长庄海泉带领幸存的船员漂泊到一座死岛上。因岛上没有淡水,大家只能将仅存的几桶淡水每天分一点来维持生命。机械师李英民因忍受不了缺水的痛苦而抢水喝,遭到大家斥责。面对死亡,英国船员保罗忍受不了而自杀。
为了寻找食物,海石花尝树叶中毒身亡。二副庄三更也贪生怕死,深夜偷走仅存的淡水和食物,打算同恋人唐媚一起驾船逃命,但遭拒绝。他不听唐媚劝告,独自驾船逃走,庄海泉举起枪忍痛惩处了判逃的亲生儿子。李英民为弥补抢水的过失,试验成功了用空气浮箱蒸馏淡水,为大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还能洗上澡。为求生路,大家都争着出海去送信,水手长章水厚建议用抓阄儿的办法决定人选。章水厚按人数拣来石子,只在一个石子上标明记号,让大家抓,但一个个都没有抓准。章水厚紧紧攥着最后一粒石子,表现出被他抓准的自信神情。大家信以为真,但庄海泉夺过石子一看,原来上面什么标记也没有。
他一下子明白了章水厚的用意,无限钦敬这位同生死共患难战友的高尚品质。壮行酒洒向大海,人们目送着出海送信的章水厚。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巨浪拍打着海滩,大家由希望变为失望,盼到的只是由远处漂来的一块破碎船板。第二次出海的木排又钉好了,大家以同样的心情目送唐媚与区四斤出海,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大海里。海浪打掉了船帆,把木排推进了惊涛骇浪之中,他们一次次晕眩昏死过去,最后终于到达放邮瓶的地方。他俩放出装有求救信的邮瓶,完成了任务,坦然而快慰地唱起了渔歌。木排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着摔打着,红色救生衣在水面上显得格外耀眼。死岛上终于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声音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大家一片欢腾,而庄海泉却向大海呼唤着唐媚与区四斤的名字,这喊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
2013年6月7日 想看
轮机长原型沈祖挺先生事后获得大英帝国荣誉勋章官佐级(OBE),文革中因此遭到迫害,1970年去世
2013年6月7日 评论 主人公原型沈祖挺的遭遇 -   1947年7月5日,上海《申报》、《大陆报》、《华北日报》、《字林西报》等各大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着这样一条消息:“英国驻沪总领事奥科登于昨日下午4时,在领事馆将一枚大英帝国勋章(O.B.E.)授予中国籍轮机长沈祖挺,以褒奖其在战时英勇表现。”   这件事一时间轰动了整个上海滩。被授勋的沈祖挺是浙江舟山人,他没念过书,完全是靠自学考上的英国轮机长。这在现在都很难考,何况是几十年前。   在战火纷飞的二战期间,轮机长沈祖挺所在船舶“雷贝利”轮在往返东非运送军用物资途中,被德国潜水艇发现炮击而沉,船长等人不幸遇难。沈祖挺带领劫后余生的39名船员乘一艘救生艇漂流到一座荒岛。在这荒无人烟、缺粮断水的小岛上,沈祖挺不畏艰险,组织船员生产自救,过着现代“鲁滨逊”式的生活。直到75天之后才得以获救。   1949年后,他回到祖国效力,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技术权威,任广州远洋公司总轮机长。但他在“四清”时就挨了整。“文化大革命”初期,沈祖挺被诬蔑成“走狗”,又从他家里抄出了英国王室颁发给他的勋章和佩剑,这就成了他为英国殖民者忠诚效力的罪证而受到残酷的批斗。他受不了侮辱,于1970年自缢而死,66岁终年。死之前他挨个船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对海洋事业的挚爱与留恋之情难以言表。 据说沈自杀后,妻子与孩子无法生活,只好从深圳冒险偷渡香港。临行时只把英国女皇为表彰沈祖挺英雄事迹颁发的勋章带在身上。黑夜中的深圳边界,母子迷路于一条小河边。沈祖挺妻子因走投无路,绝望之际,拿出勋章痛哭。一队英军巡逻路过,发现小河边有闪光,遂悄悄地包抄过去。发现是中国妇女携子女哭泣,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位妇女手中捧的竟然是女皇颁发的勋章。队长下令:“全体立正、敬礼!”沈祖挺妻子与孩子被英军接到香港并予以周济,得以平安。
中国 二战 历史 战争 求生
黑砲事件 (198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黑炮事件
8.6 (337 个评分) 导演: 黄建新 演员: 刘子枫 / 盖尔哈德·奥尔谢夫斯基
其它标题: 黑炮事件 / The Black Cannon Incident
赵书信(刘子枫 饰)是某矿山公司的工程师,为人忠厚,工作勤勉。下棋是赵书信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他对自己那副棋子也格外珍惜,却于一次出差归来时发现丢失了一枚,情急之下冒雨前往邮局,发了一封“黑炮丢失301找赵”的电报给旅馆,寻找棋子。岂料这封电报招致邮局方面的怀疑,上报公安局立案侦查,上升成了所谓的“黑炮事件”。 受此事件影响,赵书信被调离原来岗位,更阻止其参与正在进行的德国合作项目。公司将精通德语的专家赵书信换成了旅游翻译冯良才,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重大影响。不久,邮局送来一个寄给赵书信的邮包,矿山公司高层领导秘密将其打开,发现里面竟是一颗棋子……
《黑炮事件》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 、刘子枫获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
恐龙特急克塞号 (2027) 豆瓣
其它标题: 恐龙战队
曾经风靡全球的明星IP ,70、80后成长集体回忆的日本电视剧集《恐龙特急克塞号》也将拍摄电影并进行全IP开发,由中日美三国团队联手打造。
2017年6月4日 想看 我应该是最后一批看克塞号的80后了吧,那时候才三四岁,实在太小了看不懂
中国 动作 怀旧 日本 特摄
冷锋:世界著名狙击手持枪生涯 豆瓣
作者: 马季 蓝天出版社 2005 - 1
十字线后清冷的目光如刀锋般冰寒凌厉,瞬间的软弱、刹那的同情、闪逝的迟疑,都可能使自己的眉心成为对手的靶心。场场是你死我亡的争斗,枪枪是生命与生命的较量。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死对峙,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责备狙击手的残酷血腥,没有资格批判狙击手的冷血无情。战争要求他们,要面对死亡不动声色,即使瞄准镜后对手的脑浆飞溅,即使战友甚至亲人在身边倒下……
亲人、爱人、第一次猎鹿的喜悦、母亲的轻斥、战后的美好家园,或许还有小儿子学步的傻样子……淡淡的微笑,澎湃的心潮 —— 然而举起枪,一切就都复归平静。平静地等待;平静地杀人;平静地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到来的死亡。
一个杰出的狙击手,冰与火交融的灵魂,在爱与恨的漩流里激荡。
2009年8月4日 已读
上当了!_x000d_
上当了!_x000d_
24块买了这么一个东东_x000d_
也不知道是它抄网上的还是网上抄他的。_x000d_
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_x000d_
还不如9.9的《白星》_x000d_
——网购回来以后我写在书签上的评语(2006年)
2009年8月4日 评论 大家千万别买这垃圾 - 上当了! 上当了! 24块买了这么一个东东 也不知道是它抄网上的还是网上抄他的。 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 还不如9.9的《白星》
中国 军事 军事题材 历史 狙击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豆瓣
作者: (美)贝文・亚历山大 译者: 郭维敬/刘榜离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10
朝鲜战争后,有关各国几十年来先后有多种关于朝鲜战争的论著与记叙出版,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的这部书取材比较全面,立论较为客观,主张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同时本书总体上对美国的好战势力及上层的错误决策,是采取谴责态度的;更对战后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各届政府执行的一项项反华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由于作者是朝鲜战争的亲历者,又占有包括美国解密档案在内的丰富资料,所以他对整个战争及朝鲜停战谈判中一些问题的记叙,也比较接近真实。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力图表明,美国领导人,战前已收到了充足的信号,倘若他们对此信号作出反应,则有可能避免红色中国介入战争;即使不能避免共产党中国的介入,也有可能以很小的代价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本书还试图说明,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公然进行侵略而被挫败;红色中国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而获得胜利。本书还着力如实地展现朝鲜战争的作战情况,以及在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的高下之别。本书充分展示了战争双方人员为他们所铭记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的贡献,以及人类令人敬畏的献身精神与奋斗力量。
怎样鉴别黄色歌曲 豆瓣
7.6 (66 个评分) 作者: 《人民音乐》编辑部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目录
一种精神腐蚀剂.......................伍雍谊
—对我国三十、四十年代黄色歌曲的认识
怎样看待港台“流行歌曲”..............周荫昌
关于“流行音乐”的对话.................瞿维
分清轻音乐与靡靡之音..................丁善德
从衡量靡靡之音的尺寸谈起..............王云阶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周大风
——谈港澳流行庸俗歌曲的渗入
还历史本来面目........................南咏
——关于《何日君再来》的答问
也谈《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应国靖
《蔷薇处处开》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陆维
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音乐”.............伍雍谊
2010年5月31日 已读
荒唐年代一奇书
2010年12月7日 评论 选段,我只看到了socialism的无力挣扎 - 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音乐” 伍雍谊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音乐”的影响,是我国三十年代 的黄色歌曲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 了解一点资本主义世界流行 音乐的情况对我们认识我国的黄色音乐是有一定帮助的。 流行音乐。是一种商品化的音乐。在这种音乐的发源地美 国,就称它为Commercial music(即“商品化的音乐”或“商 业化的音乐”)。流行音乐的乐手和歌手、作曲者,大都是受资本家 雇佣的由有些所谓独立经营的流行音乐组织,实际上也是通过经 济合同的方式受资本家的约束和支配.流行音乐一般运用比较简 易通俗的表现手法,大部分以庸俗的、色情的、感官刺激的内容 和情趣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入的力量口 再经过资本家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现代化传播工具(广播、电视、 唱片、录音带等等)的推广,以及无数夜总会、酒吧间的表演, 流行音乐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最广泛的传播。一个流行音乐作品 流传越广,资本家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大。这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 的主要原因。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爵士(Jass)音乐口爵士原是美国黑人用 以自我娱乐的一种即兴演奏、演唱的音乐,本来还具有质朴、明 朗的特点,但后来被资本家看中,把它作为攫取利润的工具,成 为商品化音乐以后,也就变质了。爵士音乐产生子十九世纪末, 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极盛时期。爵士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又产 生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拉格泰姆(Ragtime)、布鲁斯(Blues)、 熱情(Hot)、甜蜜(Sweet)、冷静(Coo)、摇曳(Swing)、可怖 (Boogie_Woogie)、正直(Straight)等等。爵士音乐歌手的代 表人物有阿尔.佐逊(Al Johson)、宾。克罗斯贝(Ding Cros— by)、法兰克.辛那特拉(Frank Sinatra)等人。 现代的流行音乐,虽然和爵士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它 的表现手法仍然可看出爵士音乐的痕迹。就以现在的港台流行歌 曲来说,它的器乐伴奏以及在演唱上依然吸收了爵士音乐的某些 表现方法。既然爵士音乐是流行音乐的祖宗,并且仍然对流行音 乐的创作、表演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了解一些它的主要特点是有 好处的。 爵士音乐约特点之一,是大量应用切分节奏。它的切分节奏 的应用和一般音乐中的切分法有根本不同的用法。爵士是配合一 种激狂的舞蹈的音乐,舞滔时.拍手、顿足、身体一上一下地颠 跃着.它采用4/4拍子,但并不依照每小节两个重音的节奏规律进 行,而是避开正规的重音,而留待舞昭者动作之后发出。比如一 首名为(苏莎进行曲》的爵士乐曲,它的节奏重音不是在舞蹈者 脚落地时发出,而是在舞蹈者的腿摆动时发出,它狡猾地规避着 人们心理上所希望的重音,而强迫人们接受非心理需要的不正常 的重音.按照这种节奏来跳舞,就像是神经质的痉挛。 为着规避那正常的重音,它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 是延迟或先发5口规律的正常的步行节奏的重音;另一种方法是使 用互相冲突的重音群而暂时地使丟的节奏线条暗晦,但并不真正 地改变它,第三种方法是几乎全部抑制所有的重音,并同时使用 其他两种方法来规避那基本的节奏.爵士音乐的节奏,违反人类 正常的心理要求,它引导人走向反常、近乎癫狂的状态中去。 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在曲调与和声进行上造成模糊的、怪诞 的效果。它的曲调,一方面为了模仿黑人音乐的风格,常使用五 声音阶的旋法,但另一方面又经常在旋律进行中降低音阶(大调 式音阶)的三度音和七度音,即所谓“蓝色音”(Blue Note), 造成调性模糊的效果,同时产生一些怪僻的音程进行。在和声方 面,使用“混杂和弦”、加六度和弦包括属七和弦在内的各种七和 弦,以造成尖锐的不协和效果。和声进行中也由于“蓝色音”的 使用,更增加了调性模糊的感觉0由于蓝色音在曲调与和声中的 应用,造成一种既非大调也非小调的游移不定的效果,这就是所 谓爵士色彩。 第三个特点、在爵士音乐的配器和乐器演奏方面。一般的爵 士乐队,用一个双簧管、一个短号、一个萨克索风、一个伸缩长 号,还有钢琴和打击乐器。演奏时,管乐器使用弱音器,或将乐 器口塞住,故意造成一种含浓重鼻音的音色、刺耳的炸裂音。伸 缩长号则不断使用滑奏法,发出怪诞的音响。这种种手法,主要 是为了制造一种感官刺激的效果,以适应夜总会之类的色情的、 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的需要。 到了五十年代,在美国出现了摇摆舞(Rock)音乐,取代了 爵士音乐的地位.这种音乐以疯狂的节奏、嘶叫般的歌唱、 简 单的旋律为其特点。到六十年代,摇摆舞音乐又发展为摇滚 <Rock and Roll)音乐,它是在摇摆舞音乐的基础上加强打击乐 器的演奏, 以激烈的噪音来造成刺激神经的效果。 美国的艾尔维斯.普列斯雷(E]vis.PresLcy工935-一工977)是 风靡资本主义世界的摇摆舞音乐、摇滚音乐的歌手。他的绰号叫 “猫王”o他到哪里表演,哪里的青少年就为主疯狂口他录制的唱 片,在资本主义世界是最畅销的。他的演唱能引发听众的潜意 识,以致随着他的演唱而欢笑、号哭、歇斯的里地喊叫。他的摇 滚音乐是一种为青年人提供的宣泄情绪的手段,他们发泄的是一 种迷惘、模糊、盲目冲动的激情。 英国的“曱壳虫”乐队,是六十年代末、七.:一年代初红极一 时的摇滚音乐乐队。许多年青人对他们的演口昌象着了迷一样,并 且模仿他们的服饰、发型, 以此为时髦。后来,瑞典的“艾巴” {Abba)摇滚乐乐队兴起,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热门的流行音 乐乐队。1977年2月,该乐队在伦敦的阿尔伯特音乐厅演出时, 这个拥有一万一千多个座位的音乐厅的五万多张预售门票被一抢 而光。3月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演出时,摇滚乐迷们连续两天冒 着连绵细雨在剧场外排队买票。自1973年至1978年,艾巴乐队 录制的唱片在全世界共售出五千万单张和三千万套,价值达1.29 亿美元。 在资本主义世界,常举行摇滚乐集会。在这种场合,摇滚乐 和酗酒、吸毒、斗殴、同性恋等等相伴而行。一场摇滚乐集会实 际上就是一场疯狂的骚乱,有人甚至在其中丧生.因此,每当有 这种集会举行,警察们就如临大敌,严防出现什么意外事件。流 行音乐发展到摇滚乐,实际上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不治 之症日 七十年代末期,又出现了迪斯科(DisCo)音乐, 现正逐渐取 代摇滚乐的地位。迪斯科音乐的特点是。把旋律和歌词减少到最 低限度,运用无强弱对比的、呆板而急促的战鼓似的连续重击节 奏。迪斯科舞则是全身不停歇的急速的跳跃或扭动。舞者可以随 意采取任何一种动作形式。实际上就是跳舞者可以釆取最适于发 泄自己内心的狂热情绪的方式。 现代的流行音乐,除了在旋律、节奏、演唱、演奏等的变化 以外,一个新的因素就是电子乐器的应用口流行音乐中使用电子 乐器,并不是要用新的表演工具来进行美好的艺术创造,而是利: 用电子乐器音量、音色变化的优越条件,制造出更具刺激性的以 及种种怪诞的音响效果。 西方的一些评论家认为.青年人热衷于摇滚音乐,是用以发 泄反对父母管教、反对社会的约束的思想感情。他们反对任何的 约束和社会秩序。而迪斯科则为那些幻想破灭了的人们提供一种 逃避现实的手段。 这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代流行音乐之所以在资本 主义世界盛行的原区,但它只接触到表面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 给以说明。实际上,流行音乐之所以在资本主义世界盛行,是由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的、精神的 支柱是自私自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价值 观念。所谓反对任何约束’实际上就是个人主义极端膨胀的结 果。而当在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人们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 现实中一旦遭受挫折,就会感到处身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 看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的破灭'看不到前途,因此他们想从流行 音乐中寻找自己的悲观消极的精神的寄托。无论是个人主义膨胀 或者是个人主义的追求的破灭,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其 本质是同样的,都是从个人出发.因此,可以说’流行音乐是反 映和宣泄个人欲望的一种手段。这是它得以盛行的原因之一。另 一方面,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为流 行音乐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物质保证,这是流行音乐得以盛行的 又一原因。 从以上介绍的流行音乐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流行音乐总是 不断地花样翻新,并且同一类型的流行音乐的曲目也频繁地更 替,它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它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迎合资本 主义社会人们的消极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资本家们为了赚钱 的需要。 最后,还应该说明,上面说的是对资本主义世界流行音乐的 基本性质的看法。在流行音乐中, 由于一些歌手处于社会的下 层,有时也运用他们所能掌握的音乐手段来表现他们以及他们周 围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揭露某些社会黑暗现 象,创作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作品。但是,这种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针砭,力量是软弱的。这类作品在整个流行音乐中所占分量 很少。同时,它也不是豢养它的资本家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即 使流行音乐中有少量的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戌份,也不可能改变流 行音乐的基本性质。
中国 中国音乐 历史 反人类 奇书
狼牙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刘猛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5 - 4
墨绿的油彩、冷竣的双眼、幽灵般的身影、他们是魔鬼的化身,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死亡!他们是来自地狱的人!自古才子配佳人,宝剑赠英雄,子弹无情人有情,他们是铁打的高手,心中却有柔情万种,这是一部全景展示中国特种部队成长内幕的小说,在国际社会军旅小说中掀起狂澜。《狼牙》以真实的笔触刻画了立体的中国军人形象,刻画了立体的军人家庭情况,让读者在作者娟娟溪流的文字中感受着那种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