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对抗 豆瓣
作者: (美) 诺曼·弗里德曼 (Norman Friedman) 译者: 石健 海洋出版社 2017 - 7
★享誉世界的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分析家诺曼·弗里德曼的著作
★全书共分两册,分别是“海上战争和舰队”、“主力战舰和未来的教训”,讲述了一战波澜壮阔的海上对抗,以及海战背后的战术技术演变!
★di一次世界大战的海上对抗跨越了整个地球,在海上拥有比陆地广阔得多的前线,探索一战中的海上战争更能够使我们看清一战的真正面目!
★di一本从海上战争的“战略”和“技术”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一战的著作。一战中飞机和潜艇的应用使海上作战空间di一次成为三维的,战略、战术和技术的革新也由海上拉开了帷幕。
★爵级司令巴斯勋章获得者、优异服务十字勋章获得者、副官、副郡尉、di一海军军务大臣、海军参谋长乔治·赞贝拉斯爵士亲自作序!
★英德海军在茫茫大海上的逐鹿争霸,英美海军在海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密切关系,本书深入分析了一战中各大国在战略战术及技术方面的海上博弈!
★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海上历史,海军“锻造”了现代世界。本书除了为一战的海上战争提供一个综合的、引人注目的、有说服力的历史分析之外,对当下时代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世界还像一百年前那样依赖于海洋。
★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专业的翻译水准使读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军事阅读体验!
★美国国家档案馆、海军部、海军历史和遗产中心、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海上力量中心、法国国防部档案馆等多家单位为本书提供珍贵的历史档案和照片!
★专业严谨而又不失易读性的语言风格!
★了解海上战场如何运转,探索海军的战略战术及技术的发展变化,才能真正看懂一战!
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印象就是西线战场上血腥的僵局,虽然大部分行动确实发生在陆地上,但战争的整体形态——甚至是英国人参战的必然性——都是围绕着海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让人们知道,海上战斗空间可以成为三维的,飞机和潜艇开始引起战略、战斗、战术以及技术的革新,而这一切都是在海上发生的。本书聚焦于交战双方如何利用海洋以及阻止对方利用海洋,因此书中不仅描述了战争期间快速发生变化的舰船和武器,还描绘了海战是如何构想和展开的。战斗带来了很多惊喜:有的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如水雷和鱼雷带来的影响,但本书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探讨过的主题,如创造性的新战术,指挥和控制的改进等。期望与现实的差别不仅对战争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还左右了战后海军发展的方式。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视角,独创性地从战略、技术和战术方面重新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也证明了一战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的发展。
田所广海勤务日志 豆瓣
作者: 田所广海 译者: 瞿斌 / 江枫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 11
“勤务日志”是旧日本海军舰艇专用的工作日记,由尉官撰写,舰长查阅并盖章为证,分两个部分,一为表格页,记载舰艇每天的所在位置、航向、海流、水温、气温、风向等,另有简短的记事,二为附页,记载重要事件。这部日志是田所广海担任海军尉官期间的亲笔记录,原文共二册,时间跨度为明治24年(1891年)至明治30年(1897年)。这部日志由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名城大学吉田旷二教授于2010年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吉田先生是著名的反战人士,主要研究、教授中日战争史。这部日志最主要的史料价值,是记述了吉野舰从归属日本海军到参与甲午战争的完整过程。
戦藻録 豆瓣
作者: [日]宇垣纒 原書房 1996 - 7
本書の名称は「戦の屑籠、否戦藻録と命名」とはしがきにあり宇垣本人によるもの。1941年10月16日から1945年8月15日の死まで宇垣により続けられた陣中録。海軍甲事件で負傷した時期も宇垣の口述筆記で部下によって書き続けられた。
宇垣は軍の要職を歴任した人物であるため、第一級史的資料として見られる。彼の人生哲学、処世感、思考なども読める。「鉄仮面(黄金仮面)」とあだ名され喜怒哀楽を表さない冷血漢と見られた宇垣が亡妻を思いやるなど意外なほど家庭的な一面持っていたことなども読みとれるという。
海那边 豆瓣
作者: 章骞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7 - 8
已故军史名家章骞生前编订遗作。国内海权思想最前沿,充满新奇、深度的世界海军历史。全书分为海权与战略、战史随笔、日本海上自卫队研究三部分。
Admirals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Andrew Lambert Faber & Faber 2009 - 7
The true story of how Britain's maritime power helped gain this country unparalleled dominance of the world's economy, <i>Admirals </i>celebrates the rare talents of the men who shaped the most successful fighting force in world history. Told through the lives and battles of eleven of our most remarkable admirals - men such as James II and Robert Blake - Andrew Lambert's book stretches from the Spanish Armada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culminating with the spirit which led Andrew Browne Cunningham famously to declare, when the army feared he would lose too many ships, 'it takes three years to build a ship; it takes three centuries to build a tradition.'
My War at Sea 1914–1916 豆瓣
作者: Heathcoat Grant Smashwords 2014 - 5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wartime recollections of Heathcoat S. Grant, captain of HMS Canopus from 1914–1916. It is publish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War Letters 1914–1918 series.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war at sea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Grant provides a highly readable insider's view of the action at Coronel, the Battle of the Falklands and the attempt to force the Dardanelles.
Seven Seas, Nine Lives 豆瓣
作者: Pike, Richard Casemate Pub & Book Dist Llc
Captain Alan William Frank Sutton's enthralling biography starts when, as a young midshipman he was in command of a small rowing cutter returning a potentially mutinous crew to the battle-cruiser HMS Repulse in which he served. Amazingly it ends in the open cockpit of a Fairy Swordfish torpedo bomber during the legendry night attack which destroyed the Italian fleet at Taranto. This biography has been written with the full cooperation of Captain Sutton who has given the author every detail of his lengthy naval ship and airborne career during World War II.
特拉法尔加战役 豆瓣 Goodreads
The Campaign of Trafalgar
作者: [英] 朱利安·S. 科贝特 译者: 陈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4
1805年10月21日,作为拿破仑与英国之间一系列博弈的结果,由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角外的海面相遇。激烈的战斗了持续5小时,法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而英军主帅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 这场海战被视为海军史上最为著名、最为辉煌的胜利。
《特拉法尔加战役》是一部关于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全景战史。作者科贝特兼具海军历史学家与海军战略学家的双重身份,他的著作将细节的把握与精密的思考相联系,通过对这场著名海上战役的通贯叙述,呈现出拿破仑战争时代庞大纷繁的政治军事史图景,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关于海军战略原则的种种思绪。
科贝特写作本书时使用了大量档案文件(政府档案及海军部档案)及参与战斗的舰艇日记、航海日志、将领的书信等一手材料,再加上对当时战略环境、英法两国的斗争、海军将领们的行动的描述,还原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发生过程,并对海军战略和战术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自1910年首次出版后,该书多次再版,至今仍被公认为对这场海上战役最为精良的研究作品。
The Battleship Bismarck(ANATOMY OF THE SHIP 1) 豆瓣
作者: Stefan Draminski Osprey Publish 2018 - 9
The Bismarck i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 and notorious - warship ever built. Completed in 1941, the 45,000-ton German battleship sank HMS Hood, the pride of the British Navy, during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encounters in naval history. Following the sinking, Bismarck was chased around the North Atlantic by many units of the Royal Navy. She was finally dispatched with gunfire and torpedoes on 27 May, less than five months after her completion. Her wreck still lies where she sank, 4,800m down and 960km off the west coast of France.
Drawing on new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his edition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Bismarck ever published. It includes a complete set of detailed line drawings with fully descriptive keys and full-colour 3D artwork, supported by technical details, photographs and text on the building of the ship and a record of the ship's service history.
六舰 豆瓣 Goodreads
Six Frigates : The Epic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U.S. Navy
作者: [美]伊恩·托尔 译者: 何文忠 / 吕望洋 2019 - 6
谁能想到美国海军的建立是被北非海盗逼出来的,只是为了不再交赎金!美国宪法墨迹未干,建立常备军事力量的提议就摆到美国新政府的面前,建国元勋们——杰弗逊、麦迪逊、汉密尔顿和亚当斯——争论甚是激烈。建立军队是否会导致集权?建立保护美国免受海盗侵扰的海军是否会抽空国库,引发其他国家的敌意?毕竟单单大英帝国已经有数百艘强大的战舰。而没有了法国舰队的保护,美国商船经常遭受北非海盗的袭击、绑架和勒索。
1794年,美国国会不得已通过法案组建海军并订造六艘军舰,1797年建成下水。从建造六艘战舰正式成军,到1799年在美法准战争中初露身手,到1804年在的黎波里与北非海盗国家的惊险战斗,到1812年战争中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在美国海军羽翼渐丰的过程中,在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的交锋与合作中,独立的美国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
以美国国父般的洞察和《怒海争锋》式的文笔,伊恩•托尔讲述了波澜壮阔的美国海军早期历史,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还原出从总统到水兵的鲜活形象,以及从议会辩论到海上鏖战的精彩过程。这是一个讲述忍耐、勇气、政治博弈、技术革新的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是一支海军从无到有、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故事,读后能获得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启发。
-------
欧洲大国的舰队随意出入你的港口,扣押你的商船;你的海军甚至不敌非洲海盗,遭到他们的肆意敲诈——这不是别的国家,正是刚刚建立的美国。谁能想到,今天的海上霸主,也曾有如此不堪的过往?从不愿承担经费放弃海军,到为抗击海盗被迫设立海军,到击败海上霸主英国海军,赢得“第2次独立战争”,这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
在错综复杂、强权林立的国际环境中,一个新兴国家如何巩固独立地位,并快速成长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本书以海军的创立与军事决策为线索,深入展现建国不久的美国内政外交的演变过程。这不仅是海军创建的过程,亦是一个国家如何不畏强权、自立自强的史诗。
关于美国海军史绝好的非虚构作者。本书内容基于大量史料,可靠地描绘出风帆时代海上战争的真实状态和美国早期政治中的生动场景。从美国国父、外交使节到普通士兵,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叙事如小说般精彩曲折、引人入胜,而其情节和对话皆有出处,如纪录片般真实可信。
200年后,中国正在走向海上强国的路上,被外界视为既有海权格局的挑战者。美国海军逐渐崛起的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镜鉴和启发。
荣获《纽约时报》编辑选择奖、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奖(Samuel Eliot Morison Award for Naval Literature)和威廉•E. 科尔比奖(William E. Colby Military Writers Award),国外长期畅销。
复仇女神号 豆瓣
Nemesis: The First Iron Warship and Her World
作者: [英]安德里安·G.马歇尔 译者: 彭金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复仇女神号由东印度公司投资制造,以蒸汽为动力、以铁甲为装备、配备水密封舱,1840年下水后一路向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担任主角,正式开始它的服役生涯,后随同其他英国战舰,为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活动提供战斗、托运、邮运、驻守等服务,于1855年退役。本书借助复仇女神号的航迹,揭露大英帝国海外殖民的野心,揭示十九世纪中叶云谲波诡的东南亚政治形势,呈现充满铁与血的亚洲近代史发展。
复仇女神号,铁壳蒸汽战舰,由荣誉东印度公司出资、莱尔德造船厂制造,1839年11月23日在伯肯黑德下水,一路南下,绕过好望角,经印度驶往东亚,后在东亚和东南亚海域一带随英国海军服役,提供战斗、托运、邮政等服务,1855年退役,终身实际服务对象为英属印度政府。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担任主角,参加大英帝国东南亚殖民活动。各方面装备领先于同时期其他蒸汽战舰,是第一艘在海上航行、真正采用水密舱壁、绕过好望角的铁壳蒸汽船。它是历史上的一个开拓性角色,具有重要作用:它对推动铁壳船体应用于战船上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自己航行前往东方标志着海上蒸汽航运的转折点(在复仇女神号之前的铁壳蒸汽船多被分装运至东方),其良好的试航和战斗结果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订购大批铁壳船的主要依据。
名家推荐:
蒸汽和钢铁对大英帝国的影响全体现在这艘船上,在每一个螺母和螺栓上。
——《华尔街日报》
历史爱好者一定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展现了东印度公司最后几年广阔的历史背景。
——BBC《亚洲知识》
二战巅峰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豆瓣
作者: [英]安格斯·康斯塔姆 译者: 王大风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 - 1
《二战巅峰对决:猎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从攻击者的实力、防御者的实力、作战目标和作战过程等维度,全景剖析了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和皇家海军航空兵针对德国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开展的一系列空袭行动。 &nbsp; &nbsp; 本书由英国战史专家安格斯&amp;middot;科斯塔姆撰写,作者立足保存至今的战时资料,力求以严谨、专业、客观的视角,还原空袭“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系列行动的真实情况。此外,作者还精选了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多幅彩绘场景图和示意图,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nbsp; &nbsp; 本书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模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军事科普读物。
海战指挥 豆瓣
Command at Sea
作者: 迈克尔·A. 帕尔默 译者: 刘宏伟 2022 - 8
本书是以海战指挥为专题的著作,作者帕尔默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研究了从风帆时代至蒸汽时代500余年海战史,重点分析了英荷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前后的多场辉煌的战例,从中寻求海战指挥方式的演变规律。
指挥官在海上不仅要与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做斗争,还要与通常被称为“战争迷雾”的不确定性做斗争。多少世纪以来,绝大多数海军将领都抑制不住天性的诱惑,渴望从新技术中找到对部队实施集中控制的手段。但也有一些指挥官已然意识到此“雾”的本质:一种恒定的,仅靠技术手段无法解决的不确定性。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的那样,战争中的阻力、迷雾和不确定性,只能在战斗过程中通过正确的指挥加以解决。500年海战指挥的历史表明分散处理不确定性比集中处理不确定性效率更高,充分发挥下级主动性的分散指挥更具优势
现代企业管理与军事指挥有异曲同工之处,海战指挥也不例外,因此本书既适合职业军人和军事历史爱好者阅读,也会给企业管理者以启发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