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大黄蜂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Bumblebee
6.6 (687 个评分) 导演: 特拉维斯·奈特 演员: 海莉·斯坦菲尔德 / 小豪尔赫·兰登伯格
其它标题: Bumblebee / 大黄蜂大电影
意图征服一切的霸天虎全员出击,塞伯坦即将陨落,B-127(迪伦·奥布莱恩 Dylan O'Brien 配音)临危受命前往地球。在1987年的加州,B-127不仅遭到特工伯恩斯(约翰·塞纳 John Cena 饰演)的追捕,更被闪电(大卫·索博洛夫 David Sobolov 配音)殴至重伤,语言模块和记忆模块严重受损。B-127变形为大众甲壳虫,被失去了父亲(蒂姆·马丁·格利森 Tim Martin Gleason 饰演)的查莉·沃森(海莉·斯坦菲尔德 Hailee Steinfeld 饰演)发现并开回家。查莉为B-127取名大黄蜂,双方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长,反射弹(贾斯汀·塞洛克斯 Justin Theroux 配音)与粉碎(安吉拉·贝塞特 Angela Bassett 配音)追至地球,利用美国军方的卫星网络追踪到大黄蜂,并企图将霸天虎大部队召唤到这里。为了阻止反弹射和粉碎,大黄蜂和他的新朋友一起踏上了保卫这个蓝色星球的征途……
驱逐舰 (2022) 豆瓣
Destroyer
导演: 梅尔·吉布森
其它标题: Destroyer / 拉菲号驱逐舰
梅尔·吉布森将执导二战题材影片[驱逐舰](Destroyer,暂译),影片根据乔·伍科韦斯特纪实文学《Hell From the Heavens: The Epic Story of the USS Laffey and World War II’s Greatest Kamikaze Attack》改编。罗莎琳德·罗斯操刀影片剧本,故事围绕1945年4月冲绳岛战役展开,通过对战役幸存者采访,船员、水手的回忆来讲述当年拉菲号驱逐舰的不死神话(该驱逐舰又名“不死的驱逐舰”)。该片暂无其他消息。
螺旋地带 (1987) 豆瓣
Spiral Zone
可能是本片给人的感觉比较阴暗吧,或者是因为当年播出时间很短,大多数观众对《螺旋地带》印象不深。在炭疽热成为头版标题以及担心恐怖分子可能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恐怖袭击之前,其实,早在80年代就已经有一部动画片对这一切进行了演绎。我们对于恐怖威胁最糟糕的设想在“螺旋地带”里成为了现实。在可遇见的未来,一个名叫“黑寡妇”的邪恶组织在全球释放了一种传染性病菌,可以控制人类的思想。这种生物剂在全球以螺旋形式传播,已经覆盖了近半个地球。感染地区都被标示成螺旋地带,感染的人类被称为“地带人”,是受到黑寡妇控制的无自主意识的奴隶。为了抗衡黑寡妇,一支被称作“地带骑士”的国际精英战队应运而生,由自由世界的各个国家组成。地带骑士从世界各国军队的特种兵中选拔。依靠特别制装甲以保护其不受细菌感染,地带骑士的使命是要从和黑寡妇和他们的邪恶势力作战中,解救整个世界。
2019年8月12日 想看 其实长大了一想病毒的各种特征:中毒后红色感染条、被洗脑、恐怖组织也感染了但是意识还是自主的、反抗者都是自由世界的人们…这病毒不就是布尔什维克么!
1987 动画 动画片 科幻 童年
骗局 豆瓣
Deception Point
7.3 (5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信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3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塞奇威克·塞克斯顿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支持,形势对现任总统的连任极为不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总统报告了一项惊人的科学成果:他们在北冰洋之下有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对美国的航空航天政策和迫在眉睫的总统大选都意义重大。
为了证实这项非同小可的发现,总统派遣国家勘测局的情报分析员,同时也是总统竞选对手的千金雷切尔·塞克斯顿前往冰川覆盖、气候恶劣的北极圈,与极富个人魅力的偶像型科学名人迈克尔·托兰以及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道对之进行核查。雷切尔和迈克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科学骗局。
还没来得及跟总统取得联系,雷切尔和迈克尔就遭到了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几个神秘杀手的袭击。这些杀手被一只企图不顾一切掩盖真相的幕后黑手操纵。雷切尔和迈克尔开始了惊险刺激的逃亡之旅,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后一丝希望就是要查明真相……
白星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詹姆斯·塞耶 译者: 林云中 新星出版社 2006 - 7
简介:
曾令人胆寒的狙击手怀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退隐,在纽约市任职检察官,希望享受平静生活。但连续发生在身边的血案却显示对手不肯放过他,他只得被迫应战。但他还会像以往那么幸运吗?
《白星》是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塞耶放弃二战军事题材的转型之作,与《弹着点》、《巴比伦阴影》并称三大狙击手小说。对枪械知识的介绍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被认为是《白星》的最大特色。

媒体评价:
引人入胜!塞耶写得流畅清晰,没有任何冗言,那种小说节奏只可能出自胸有成竹的名家之手。
——《纽约时报》书评
一场极大的心灵震颤。
——《波士顿环球报》

前言:
关于《白星》
你可能听过有人这么说,小说——尤其是流行的畅销小说,要凭故事取胜。故事讲得是否动听,直接关系到小说的成败,甚而可以称一个成功的畅销小说作家为“storyteller”,当然前面还有一连串的形容词。这么说来,《白星》很难以这个标准衡量。但事有例外,畅销也无定例可循,这本上榜小说不仅成为擅长军事题材的詹姆斯•塞耶(James Thayer)的成功转型之作,也得到了《纽约时报》书评不吝笔墨的赞扬。
评论者为《白星》用了恐怕每个畅销书作家都会心动的形容词:引人入胜!这是极高的评价。对一本畅销读物来说,阅读快感是第一位的,所谓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人物刻画之类,都是评论家才会操心的事,沉浸书中享受快感的人根本应无暇考虑。拿起书,翻开第一页,前几句还算入眼,耐住性子看下去直到舍不得放下,心无旁骛、废寝忘食——这样才看得痛快,看得尽兴,大概也才对得起引人入胜这个词。
《白星》确实很难说是靠故事取胜的,基本上是好莱坞大片惯有的套路,被迫害——溯源追凶——决斗。情节也并不复杂:曾有过辉煌战绩的狙击手在久别战场、成为检察官后,突然受到不知来自何方的威胁……但詹姆斯•塞耶深谙抓住读者眼球的手法,全书以一段充满神秘感又极具暗示性的描述开头:
“来自无限虚空的那颗星星乍现于天际,像要争取活命的机会般努力眨着,刺穿永恒的黑暗送出微弱的光。然后,它全力放射,让天堂之顶充满银白色的光芒。”
随即转换场景,紧张的法庭审讯前,检察官格雷下意识地用废纸折了一个白色的星星。此后情节自然而然地展开,如书评所说,流畅清晰,毫无冗言,故事节奏的把握更是老手所为,达到引人入胜自然就不难了。
《白星》的主角、也是“白星”绰号的所有者格雷,是个在此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一个有故事的人——曾经有过傲人射击成绩,但现在却被某段隐秘的过去逼得几乎发疯,从而不得不对枪械敬而远之。此类人物和题材经常被畅销书作者作为制造神秘感的上佳素材,兜兜转转、添油加醋,不把读者绕个七荤八素绝不罢休。塞耶由以往写作二战背景下的间谍小说转向狙击手题材,在处理这段素材时候一反常例,没有对格雷的经历做任何神化,平铺直叙,甚至在全书一半不到的时候就揭开了杀手的面纱——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就能猜到格雷为什么会成为他狙杀的目标。所以这本书从头看起,可能会感觉到沉闷,不过更像一种看足球比赛时候的煎熬——在被当下进程吸引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最后这场宿怨到底如何了结。
塞耶在小说前两部分里加入了许多枪械知识以及野外作战技巧的描述,让人大开眼界,这和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华盛顿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因成绩优异入选某荣誉团体,还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成员。但显然,他的着力点是在最后的部分——两个狙击高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对决。塞耶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白纸黑字的描述如同发酵了,准确地传递着爱达荷州丛林里的紧张气氛,好像看书的人也必须像狙击手一样,一举一动都得屏住呼吸万分小心。本书在国外出版后,正是凭借这一点上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放射着“白星”的光芒。
最长的一天 豆瓣
The Longest Day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科尼利厄斯·瑞恩 译者: 李文俊 / 陶洁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 - 1
看过《最长的一天》这部作品的人都曾被它深深震撼,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生动描述了血腥海水和钢铁火焰构成的战场奇观,还细致入微地写下了双方的将帅和士兵作为个人所遇到的传奇般的命运,以及在每个生死瞬间所经历的痛苦、迷狂和心惊胆战。
空军战士 豆瓣
作者: 史蒂芬・E・安布罗斯 译者: 贾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5
本书是美国著名军事题材作家史蒂芬·E·安布罗斯继《兄弟连》之后的又一扛鼎之作。史蒂芬·E·安布罗斯是多部历史著作的作者。他的著作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公民战士》、《无畏勇气》和《D日》,还包括多卷本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传记和理查德·尼克松传记等。
史蒂芬·E·安布罗斯被公认为研究二战欧洲战场的资深历史学家。在三本叫好又叫座的书中,他已经讲到很多普通年轻人的勇敢无畏、坚定不移和正直坦率——他们是战斗不息的公民战士,是一起战斗的“兄弟连”。
一群在二战中驾驶B-24轰炸机飞过德国上空的年轻人,面对重重危机,成为另一支非凡的“兄弟连”。在本书中,安布罗斯以生动的细节描述和细腻的感情,讲述了这个杰出团体的英勇、训练有素、大胆,以及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安布罗斯有着真实再现战斗紧张气氛的天分,他把我们带进拥挤难耐而危险的B-24机舱,随机组成员于死亡搏斗——穿过厚厚的黑烟和致命的防空火力网,到达目标上空,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
细菌 豆瓣
作者: [美国] 迈克尔·克莱顿 译者: 张绪忠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8 - 6
美国人造卫星斯古普七号重返地球,降落偏僻小镇——皮德蒙特。八小时后,镇上居民几乎全部离奇暴毙。  由全国最顶尖科学家所组成的野火计划小组立即应召出动。部分成员深入险地,寻回人造卫星及两名生还者——身患重病的老人和健康的初生婴儿,同时又发现死去的居民全身血液凝成硬块,原因令人费解。  野火计划小组带回所有线索进入设备先进的底下实验室准备研究,希望可以解开这个死亡之谜
救生员 豆瓣
作者: [美国] 詹姆斯·帕特森 译者: 陈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
《救生员》是亚马逊网络书店十周年最畅销书作家、惊悚小说之王詹姆斯·帕特森最新作品,曾荣登《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畅销书排行第一名。危险并非掩藏在水中。奈德·凯利,佛罗里达休闲胜地的一名海滩救生员,无意中遇到了他的梦中情人。身份悬殊!一个崇尚鱼子酱和玛诺罗的高跟鞋,一个则喜欢汉堡和夹脚趾的凉鞋。想攀高枝的奈德很无奈,因此当他的表兄米奇请他加一次报酬丰盈的行动时,他毫不犹豫。入室偷盗。风险很高,回报更高——数百万美元……然而那个晚上一切出乎意料,他们落入圈套,所有的伙伴被残忍的谋杀,奈德是唯一的幸存者,他成为FBI与幕后职业杀手的双重目标。追捕追猎,分分秒秒,心惊肉跳。真相寸寸揭开……
2010年2月17日 已读
美国人就喜欢YY一个楞头小子突然成为拯救世界的全能英雄,还总有贵人相助怎么都打不死,最后灭掉Boss还能赢得美人归
小说 悬疑 流行小説 美国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豆瓣
作者: (美)贝文・亚历山大 译者: 郭维敬/刘榜离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10
朝鲜战争后,有关各国几十年来先后有多种关于朝鲜战争的论著与记叙出版,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的这部书取材比较全面,立论较为客观,主张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同时本书总体上对美国的好战势力及上层的错误决策,是采取谴责态度的;更对战后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各届政府执行的一项项反华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由于作者是朝鲜战争的亲历者,又占有包括美国解密档案在内的丰富资料,所以他对整个战争及朝鲜停战谈判中一些问题的记叙,也比较接近真实。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力图表明,美国领导人,战前已收到了充足的信号,倘若他们对此信号作出反应,则有可能避免红色中国介入战争;即使不能避免共产党中国的介入,也有可能以很小的代价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本书还试图说明,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公然进行侵略而被挫败;红色中国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而获得胜利。本书还着力如实地展现朝鲜战争的作战情况,以及在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的高下之别。本书充分展示了战争双方人员为他们所铭记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的贡献,以及人类令人敬畏的献身精神与奋斗力量。
西方世界的兴起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托马斯 / [美国] 道格拉斯·诺斯 译者: 厉以平 / 蔡磊 华夏出版社 2009 - 6
本书稿是1992年诺贝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早期作品,也是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本书中对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时采取了不同于过去的论述方法,而运用了交易成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所有权理论,从而被认为实现了“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的统一”。本书中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试图改变从某一偶然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找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的偏见,而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本书的观点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很大的兴趣,在新经济史学研究领域不断有追随者和仿效者出现。成就了诺斯成为诺奖得主的主因。在中国出版后引起巨大的反响,是经济学指定的必读书。
国际经济学 豆瓣
作者: 萨尔瓦多 译者: 朱宝宪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 7
《国际经济学》(第8版)是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多米尼克·萨尔瓦多的精心之作,有500多个英语国家的院校选择《国际经济学》(第8版)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本社于1999年曾出版过《国际经济学》(第8版)第5版的中文译本,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亦被多所高校选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或参考书。第8版在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外汇市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收支调整、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补充了国际经济学理论、外汇市场、亚州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新的案例和新内容,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实务发展和前沿问题的一个权威的概括。《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另一个特点是严格按照教材的编写体例,结构分明、内容全面、形式统一,非常适合教师安排教学。
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 豆瓣
作者: E.B.斯莱奇 译者: 张志刚 译林出版社 2010 - 5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二战中参加贝里琉和冲绳战役时训练和战斗的经历。珍珠港事件后,斯莱奇进入亚拉巴马的马里恩军事学院就读。1943年,作者违抗父命,执意加入海军陆战队,因为“晚了就赶不上参战了”。作为一名迫击炮手,斯莱奇亲历了贝里琉和冲绳战役,虽然此前经过了长时间的严格训练,但贝里琉登陆仍让他感受到了强烈震撼。战争间隙,他在随身携带的一本《新约》上做了大量笔记,后整理成本书。战后斯莱奇成为一名生物学家。
音乐的故事 豆瓣
作者: [美国]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马晓晗等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 9
《音乐的故事》是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史的通俗文图本,以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为源头,讲述了宗教音乐、歌剧的发展,乐器的发展,著名音乐流派与音乐家等。其主要内容有: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宗教音乐的发展、剧场点滴、歌剧的发展、法国歌剧后来居上等。
财政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罗森 译者: 郭庆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财政学》(第7版)关于政府部门职能的经济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考察政府部门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及其控制;(2)分析政府融资的方式、方法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3)探讨政府收支活动对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4)研究政府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理论分析,就构成了财政学的主要内容。
红色的英勇标志 豆瓣
作者: [美] 斯蒂芬·克莱恩 译者: 谷启楠 / 刘士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红色的英勇标志》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奠定了作者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在美国史学上的地位。小说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间一个不谙世事却胸怀崇高理想的青年在战火和死亡中成长的故事。亨利!弗莱明由于战火和死亡的恐惧而逃跑,又因为受到道德和荣誉心的鞭策而归队,重使用面对炮火,他奋勇当先,表现顽强,终于赢回了荣誉和信心,从而成熟起来。《红色的英勇标志》是一个描写年轻人在战火中成长的故事,重点表现战争环境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不谙世事的小伙子享利•弗莱明到爱国宣传的影响,出于对古希腊英雄的崇拜,不顾母亲反对,执意报名参加了北部联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