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潜行者 (1979)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Сталкер
8.9 (408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其它标题: Сталкер / Stalker
清晨,空荡幽暗的卧室。潜行者(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Aleksandr Kajdanovsky饰)悄然无息地起身准备与另外两人会合前往一片恐怖复杂的地带。可妻子(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Alisa Frejndlikh饰)却极力哀求他不要冒险进入该地。而这位训练有素、 经验丰富的潜行者,即将穿越的是一片有着千变万化陷阱和圈套的地区“The Zone”。这块二十年前因陨星坠落而荒芜的恐怖地区,传说有一个名叫“The Room”的囚室,它能满足人们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意愿和欲望。潜行者与为寻求灵感的作家(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和为探明真相的科学家(尼古莱·格陵柯 Nikolai Grinko饰),踏上了这片变幻莫测的死亡之地。
这部极具史诗片气质,探究人类灵魂本质的科幻电影《潜行者》,用诗意而极富隐喻的长镜头,挖掘着人类潜意识与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与深层意义。1957年,一场发生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名叫玛雅卡工厂的核灾难,深深触动了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成为本部电影中的创作素材。影片也改变自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本片荣获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
荒岛音乐 豆瓣
作者: (德)彼得·鲁齐卡 译者: 朱甫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9
身为作曲家、指挥家、剧院经理人的彼得·鲁齐卡向德国66位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和有声望的音乐爱好者寄出了表格,询问他们要带到“荒凉孤独的岛屿”上去听的著名音乐作品,并找出作品的精华,找出音乐中的“历史性时刻”的演出。本书中,人与人在经典唱片的回声中相遇了。
汤加丽人体艺术摄影 豆瓣
作者: 石松 摄影 2003 - 11
《汤加丽人体艺术摄影》国内裸体写真具名第一人汤加丽,自第一本全裸写真集火辣热销后乘胜追击,再一次彻底解放自己!裸露身体和裸露灵魂,都需要勇气,何况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汤加丽其实是最欣赏自己身体的女人。相对于那些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写真,汤加丽的写真是丢弃琵琶不遮面的真写真。相对于书店里那些林林总总,或精制,或粗糙,或追求艺术品味,或是在艺术与色情之间打擦边球的所有画册,《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也是最能够给人一种美感的东西。汤加丽的写真集,证实了“艺术叛徒”刘海粟早年的一句名言:“人体美是美中之至美!”
《汤加丽人体艺术摄影》以她为主角的人体全裸写真,首印只有10000册,按她的话说是:“原只想给业内人士看一下。”但没有想到自己却一夜成名了。包括美国、新加坡及港台地区的华人媒体新闻标题纷纷出现她的名字,“汤加丽”三个字和“英雄”、“短信”一样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搜索词。这样迅捷而轻易的成名方式对汤加丽来说,有苦涩的滋味,她甚至说:“如果上天需要在这件事上有一个牺牲品,那我就只能自认倒霉吧!”
陈丹青音乐笔记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 3
《陈丹青音乐笔记》的内容是1992-1998年间,作者在纽约寓所陆续写给上海《音乐爱好者》双月刊的十几篇文章,包括“灵堂琴声”、“告别交响乐”、“赴死的演奏”、“外国音乐在外国”、“阶级与钢琴”等篇。
辛丰年音乐笔记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辛丰年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 4
在后王朔时代,当“爱”这个字眼和“屁”成为同义词,沦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时候,我们抱着一丝宽慰和感激的心情,发现现实中居然还有一个雨果小说里才可能出现的人物――辛丰年,他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灵。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也不是乐评家,却写出了许多音乐家或乐评家们根本写不出的音乐笔记。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音乐欣赏,面对浩如烟海音乐世界,作者选择曾经感动自己的曲目和音乐家,娓娓道来;第二、三部分为音乐杂感,作者谈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音乐与文化,皆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文字精练而老辣。辛丰年先生文字往往千锤百炼,数十年写下的文章并不算多,集其艺术精华的《辛丰年音乐笔记》可算是弥足珍贵。
帕格尼尼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德)Werner Fuld 译者: 刘兴华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帕格尼尼的传记,详细叙述了他丰富而跌荡起伏的一生,以详实的资料(包括很多为人遗忘的文献和鲜见的图片)和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帕格尼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节起伏就像观赏西区柯克的悬疑电影。
你眼前的古典乐坛明星 豆瓣
作者: 刘伟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 8
本书撰收当今世界乐坛老、中、青三代近150位当红古典音乐明星,其范围括及弦乐、管乐、打击乐、钢琴、指挥、声乐几大主要表演领域。内容和文字在强调可读性的同时,力求相关资讯和依据的真实与可靠,兼有工具书的功用。全书目录的排列,没有采取按字母编排的辞典式排法,而是分门别类并依照老、中、青这样一种能多少见出些传承脉络的方法排在一起。全书所选人物的标准,一是声誉显赫、资质深者;二是在其所涉足的那一领域或某一层面表现突出者;三是正式签约在国际知名大唱片公司的艺术家,其所录唱片影响广泛者;再就是青年一代中的当红翘秀。
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 豆瓣
作者: [美] 艾伦·科赞 译者: 黄意淳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你喜欢古典音乐,却不知道如何挑选吗?由《纽约时报》乐评家为100张古典音乐专辑所作的经典评论,不仅是一部丰富的、悠扬的古典音乐编年史,更是实用的音乐收藏指南!
关于古典音乐,没有单一的、绝对的、正确的演奏方式,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诠释方式,或许有些无法引起作曲家、作品与听众之间的共鸣,而又有多少可以让我们对已经存在好几百年的作品激荡出新的体验?
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最有趣刺激的,莫过于指挥家与演奏家为伟大作品所表现出多样性的技巧与情感。但是每年有数以百张的古典音乐唱片发行,因此不管是新手或行家,想要发现其中极品,皆是一项挑战。这100篇《纽约时报》的经典乐评构成一部丰富的古典音乐编年史,更是实用性强的收藏指南,引导我们领略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世界。
谁杀了古典音乐 豆瓣
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
作者: (英)莱布雷希特 译者: 查修杰 / 施壁玉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 3
从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开始,本书深入描述古典音乐这个产业,它将告诉你许许多多的古典音乐明星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也让你看到隐藏在串串音符之下的贪婪与私欲。作者认为古典音乐死了,而且是艺术自我毁灭的牺牲品,他邀请我们一起来找出谁是凶手。
2010年6月2日 已读
此公乃古典界宋祖德。不失为之一读,让我们可以立体地了解音乐的历史,特别是音乐经纪人的历史。有些野史八卦八卦还是蛮有趣的
Music 内幕 历史 古典 古典音乐
吉尼斯古典音乐大师 豆瓣
作者: (英)谢德维克 译者: 沈旋/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 8
本书是英国吉尼斯公司精心编制的音乐系列图书之一。选收自11世纪至今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影响的150位古典音乐大师,以这些大师的详尽评传、大师创作传世作品为背景材料,推荐大师的经典作品目录,涵盖从最早的合唱乐直到20世纪末的整部音乐发展历程。本书读者可以从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成就,有关个人生活的逸事以及对作品的评鉴中,找到对经典曲目的另一种诠释,是音乐专业学生和古典因为爱好者的必备。16开 附图 130幅
音乐的故事 豆瓣
作者: [美国]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马晓晗等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 9
《音乐的故事》是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史的通俗文图本,以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为源头,讲述了宗教音乐、歌剧的发展,乐器的发展,著名音乐流派与音乐家等。其主要内容有: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宗教音乐的发展、剧场点滴、歌剧的发展、法国歌剧后来居上等。
音乐札记 豆瓣
作者: 李欧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4
《音乐札记》内容简介:听贝多芬可摆脱心神不安?听施特劳斯圆舞曲有助反省、沉思和松弛?听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能消除郁悒心情?听帕格尼尼《A大调大提琴奏呜曲》能增进胃肠蠕动作用?听德彪西钢琴协奏曲能够催眠?听拉威尔《波莱罗》能令人精神振奋不眠不休?昕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春》能消除疲劳?听瓦格纳《汤豪舍》序曲可让人信心百倍?……
音乐就是日常生活。作者以此为信念潇洒为文,在生活与古典音乐之间畅游,充满了奇思妙想,行文趣致幽默、意态悠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是一本献给所有聆听古典音乐自得其乐者的音乐之书。
处处有音乐 豆瓣
作者: 辛丰年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 1
《处处有音乐》是著名老乐迷辛丰年先生于1999—2005年间所有谈音论乐文字的最新结集。上个世纪末的最后十几年里,辛丰年的音乐随笔一度充当了很多人亲近西方音乐的津梁。“今日龙钟人共老”,老人依旧隐居在江滨小城中,继续着他钟爱了一生的音乐生活。这本新的集子里,我们不仅可以再度品味到老乐迷灵动浑然的读乐文字,也会看到一个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乐隐”辛丰年。
乐迷闲话 豆瓣
作者: 辛丰年 译者: 有2011年2印本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10
《乐迷闲话(修订版)》是辛丰年先生的第一本音乐随笔著作,一九八七年一月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九九五年九月重印。台北宏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将它更名为《乐迷乐话》,于一九九六年三月刊行繁体竖排版本。这次我社重刊《乐迷闲话(修订版)》,特邀作者对全书做了较大规模的增订,重要的增补内容逾七十处近万字,较之初版更为翔实和完备。
这本小书反映了槛外人的随意性。但是虽似游谈,并非无根。多年来,不满足于就曲听曲,还有所知,因为有所知颇有助于倾听。于是对各种资料多方涉猎,日积月累,细大不捐,搜罗了一大堆,我不想自秘,就写成此书,与同好共享。
幕落时分/艺术家卷 豆瓣
作者: 李桂芳编选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 5
幕落时分,ISBN:9787800916847,作者:李桂芳编选
2012年10月5日 已读
第一次知道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演员的自我修养》
艺术 随笔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3册) 豆瓣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8.7 (2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麦格雷戈 译者: 余燕 新星出版社 2014 - 1
◎ 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藏品 / 讲述人类200万年历史
◎ 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 联手打造
◎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 / 历时4年,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参与
◎ 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巨献。——《纽约时报》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 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空前绝后的巨献”。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本书是以收藏全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本书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华尔街日报》
世上其他的博物馆可能想要效仿大英博物馆的这项巨献,但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与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广度相比拟”。——《纽约时报》
大英博物馆拥有真正的全球视野,既具严谨的智识,又有开放的心胸,这个项目所达到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博物馆的藩篱。——“艺术基金奖”颁奖委员会
2018年10月26日 已读
断断续续四个多月,在地铁上看完了。微信读书上的玻璃心评论真实地反映了这国国民的心理状态:傲慢、无知、愚蠢、盲目
世界史 博物馆 历史 大英博物馆 文化
埃及神话 豆瓣
The Egyptian Myths:A Guide to the Ancient Gods and Legends
7.4 (19 个评分) 作者: [英] 加里·J.肖 (Garry J. Shaw) 译者: 袁指挥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
一览古埃及神话系统
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读物
双色印刷,大量来自古埃及的雕像和壁画图片
《刺客信条:起源》背景设定地的众神和传说
………………
※编辑推荐※
在金字塔、亡灵书和法老的国度里,人们在对彼此讲述怎样的故事?
尼罗河岸的星空,夜幕降临后进入危险之地的拉神,塞特与荷鲁斯之间似乎永无休止的战争,末日来临时将要覆盖整个世界的汪洋……埃及人用这些故事向自己解释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他们真真切切地担心着太阳神拉的行程是否安稳,担心着荷鲁斯是否在与塞特的战斗中占了下风,因为这威胁到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秩序。
这本由加里·J.肖博士撰写的小书将为我们系统地介绍古埃及的神话。古埃及神话的资料来源十分散乱,作者已经尽力为我们整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样貌。不论是对于普通的古埃及神话爱好者来说,还是对于古埃及历史的研究者来说,这本小书都为了解古埃及的神话系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并将引领读者踏上寻找“真实的古埃及”的道路。
………………
※内容简介※
古代尼罗河地区的居民是以怎样的目光打量其周遭世界的呢?手中这本简便的小书试图为我们描画出答案的轮廓。全书共三编,“诸神的时代”讲述了世界的诞生和演变,以及埃及诸神王的统治;“活人的世界”告诉我们埃及的神灵是如何在自然界中显现自身,以及埃及人是怎样与周围的不可见力量打交道的;“死亡神话”讲述了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即杜阿特)的信仰,以及他们将在其中经历的磨难及其最终的命运。
………………
※媒体推荐※
这本书用朴实且常常是幽默的方式来讲述神话故事,这很符合本书的气质。人类情感的整个图谱在书中都有展示,从太阳神的怒气到丧偶的伊西斯的悲叹……去尼罗河旅行的人拿一本添到自己的书库里是很合适的……躺在扶椅上读它会是一件有趣且惬意的事。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大多数的神话书只是把手里的资料编成一些古代的故事了,而故事就仅仅是故事而已。但本书的作者绕到背后为我们讲述神话的背景,解释它们是怎样与普通埃及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从生到死,甚至是在死后。插图、图示、图画,还有出自纸草文献的异常吸引人的文段,描绘了诸神所展现出的活跃的力量,也描绘了诸神的生活是如何在各个神话故事里展开的。
——《密涅瓦》(Minerva)
肖的这本书是关于埃及神话的一部生动的导论,它在学术上是可靠的,有着轻松易读的写作风格,书中还有一些精心挑选的男神和女神的大量插图。
——《当代世界考古》(Current World Archaeology)
非常精美……讲了很多不太常见的故事……还有那些更加为人所知的神话,这是一部关于错综复杂的古埃及神话系统的极好的导论,也是讲述古埃及人理解其周围世界的独特方式的极好的导引。
——《古埃及》(AncientEgyptMagazine)
2019年3月23日 已读
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神话故事集,而是一本古埃及人神学及世界观研究的通俗读本。翻译尚可,但不知道是古埃及人本身的神学逻辑混乱(也许是考证来源太过混杂)还是确实翻译有误,有一些地方略混乱
2019 历史 后浪 埃及 文化
企鹅日历2020 豆瓣
作者: 企鹅兰登中国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0
这是企鹅兰登首次在中国范围正式发售的日历产品。豪华作家阵容、国际新锐插画师绘制 、众多出版佳话、企鹅经典封面设计,共同呈现企鹅图书改变世界的历程,呈现文学如何将我们平庸的生活诠释为每一个闪亮的日子。文学大师、经典作品、佳句品读的呈现,每一天都是给读书人的一封情书。精美的视觉设计和知名插画师的手绘画作,风格迥异、充满巧思,以更当代的方式让企鹅经典书封有了更丰富的呈现,或炸裂、或治愈、或哥特、或温暖,赋予了书籍更鲜活的生命。因为一张画爱上一部作品,因为一句话找到承载灵魂的那本书……
企鹅激光唱片指南 豆瓣
作者: 伊万・马奇等 商务印书馆 1999 - 6
在这本享誉全球的权威大书里,我们将走进一个精彩、奇异的音乐大世界;这也将是一个无限的音乐欣享之旅。今日的音乐录音制品足以使爱乐者倾倒、入谜和兴奋不已,明日的灿烂无疑将企足可待;音乐这门艺术博大精深,涉及面深而且广不论有财力或没财力、有闲功 夫还是没闲工夫的爱乐者都希望有一份“必读曲目”和“可读曲目”以备查考,而《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 爱德华・格林菲尔德、 罗伯特・莱顿、伊万・马奇 的新版《企鹅激光唱片指南》将向我们唱片收藏者提供一分最佳音乐CD的综合评价,它同以往的音乐评介书书籍有所不同,不是单纯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而是着重介绍演绎者(包括指挥、演奏员、独奏家以及独唱、合唱者)及其演绎过程。《企鹅激光唱片指南》在分析乐曲、评论乐手、诠释其优劣之余,还对音响效果给予适度的关注,这种新的欣赏方式带来的艺术享受或感官刺激所产生的快感也是旧日的爱乐者所无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