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Orchestra 豆瓣
作者:
Colin Law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 6
Thi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and orchestral life is unique in its breadth of coverage. It combinesorchestral history and repertory with a practical bias offering critical thought abou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orchestra. Including topics such as the art of orchestration, scorereading,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orchestras, recording, 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n orchestral musician, an educator, or an informed listener, it will be of interest to a wideranging readership of music historians and professional or amateur performers.
普罗艺术 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DVD) 豆瓣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5
查尔斯·麦克拉斯指挥澳大利亚歌剧院于1990年演出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同样搬用的是拜鲁伊特三十余年前的旧制作,这也是战后创作的与1868年首演版本最接近的制作,布景、道具、服装和人物造型严格忠于历史,可以作为瓦格纳歌剧的欣赏入门版本。
虽然远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那里的乐团和合唱团的水平还无法和德奥歌剧院相比,但是麦克拉斯是一位非常注重细节和音色的指挥,而且他很有底气,在整体塑造上使乐团有超水平发挥。
这个版本最可称道的是有三个大明星支撑:饰演鞋匠萨克斯的唐纳德·麦金泰尔、饰演瓦尔特的保罗·弗雷、饰演爱娃的海伦娜·多伊斯,此三人都有在拜鲁伊特演唱10年以上的经验,特别是麦金泰尔,曾经是1980年代前后最优秀的沃坦演唱者。弗雷在拜鲁伊特唱过瓦尔特、唐豪塞、帕西法尔和罗恩格林,是这四个骑士角色有史以来最英俊的扮演者。这次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出,弗雷虽然已经年龄偏大,但高贵稳重的气质丝毫不减,嗓音也更加圆润,歌声很美。
其实这次演出比较令我吃惊和享受的是饰演大卫、马格达伦娜和众师傅歌手的演员,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嗓子和表演能力,把这部“喜剧”演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真让人怀疑是否他们都是从欧洲请过来的。
虽然远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那里的乐团和合唱团的水平还无法和德奥歌剧院相比,但是麦克拉斯是一位非常注重细节和音色的指挥,而且他很有底气,在整体塑造上使乐团有超水平发挥。
这个版本最可称道的是有三个大明星支撑:饰演鞋匠萨克斯的唐纳德·麦金泰尔、饰演瓦尔特的保罗·弗雷、饰演爱娃的海伦娜·多伊斯,此三人都有在拜鲁伊特演唱10年以上的经验,特别是麦金泰尔,曾经是1980年代前后最优秀的沃坦演唱者。弗雷在拜鲁伊特唱过瓦尔特、唐豪塞、帕西法尔和罗恩格林,是这四个骑士角色有史以来最英俊的扮演者。这次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出,弗雷虽然已经年龄偏大,但高贵稳重的气质丝毫不减,嗓音也更加圆润,歌声很美。
其实这次演出比较令我吃惊和享受的是饰演大卫、马格达伦娜和众师傅歌手的演员,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嗓子和表演能力,把这部“喜剧”演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真让人怀疑是否他们都是从欧洲请过来的。
修补裂痕 豆瓣
作者:
伊凡·休伊特
译者:
孙红杰
/
杨燕迪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本书是对古典音乐走完20世纪旅程后的历史反思。作者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敏感地意识到,在音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以及电子工业和互联网技术已迫使音乐接受方式发生巨大转型的当下,音乐文化的面貌已不再是丰富多彩,而是扑朔迷离——我们已进入了“新新音乐”时代,艺术已没有“雅、俗”之分和“是、非”之别,我们时时刻刻被形形色色的“音乐”所包围,却不幸地已丧失了评判其优劣的意识和准绳,甚至连体验音乐的激情也在日益麻木。音乐,是否还持续具有可供标榜的价值?如果有,它是什么;又该如何评判?这正是本书的核心论题之一。 休伊特对此采取明朗的肯定态度,认为:音乐是一种饱含价值的话语体系,具有与人性类似的“升华性”或“超越性”,因此不能对之采取漠不关心的随意态度和回避价值评判的中庸眼神[参见第一章];引领我们通向音乐价值的可靠向导不是别的,正是古典音乐以及与它一脉相承的现代精神。在休伊特看来,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并非通常所谓的“敌对关系”,而是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方案,即,当曾经统一的音乐领域迫于社会变革而四分五裂时,如何“修补裂痕”以使其复归统一。音乐领域过去曾掺杂着宇宙数学、经院哲学和社会功能,既不独立、更不统一,古典音乐是这第一道“裂痕” 的催生物,它“弥合裂痕”的办法是在不脱离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发展形式规范,从而孕育普适性的公众音乐话语;但随后由于其内部的扩张[如和声的发展、文学的渗入]和外部的融合[与流行音乐和世界音乐等“他者” ],艺术音乐重又走向了分裂,于是诞生了新音乐。现代主义者前赴后继所苦心探索的,也正是能够弥合裂痕、以使音乐领域复归统一的最佳方案[这同古典音乐相像]。而由于这些方案均有缺陷[或是脱离传统,或是脱离社会,或是缺乏形式价值,详见第六章“本真性”]且各自独立、相互轻蔑,故终未如愿,由此出现了第一段描述的种种“病态”。正是在这种境遇下,休伊特真挚地呼唤古典音乐的“超越”理想,并主张这种音乐精神应成为我们认识当今音乐文化的最佳向导。 不过作者坦言,时下乃是流行音乐派系纷呈、世界音乐异军突起、古典理想正位处边缘并日渐消融之际,把古典音乐视为价值准绳无异于冒险挑衅之举,但作者通过对各种音乐样式所主张的“本真性”[即某种音乐样式借以标示其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以及这种“本真性”在各样式的代表性曲目中的实现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介,最终说明了“古典”准绳的合理性。
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 豆瓣
作者:
丰子恺
2000
- 10
《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是父亲丰子恺撰写的世界名曲入门书。书中的十二讲最早发表在七十多年前(1929年)的《一般》杂志上。1931年5月,这些文章由当时上海的亚东图书馆结集出书,此后绝版。
原书为音乐爱好者介绍了12位大音乐家,及其名曲117首。此次校订,发现作者在介绍幕扎特的一首C大调奏鸣曲时,描述过于文学化,与作者所持的音乐鉴赏观相悖,在全书中就像一个不协和音,因而将其删去.以免误导读者。这样,全书所介绍的名曲便是116首。对这116首乐曲的名称、部分乐曲的编号及个别乐曲的乐章划分,这次均作了必要的订正。原书在介绍部分乐曲时,顺便提及当时的某种唱片版本,因已失时效,自然删去。好在当今资讯丰富,读者购藏唱片,已非难事。
由于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距今已有七十年光景,出现在书中的外国的人物、地点及部分音乐术语的译名,不免古老。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将这些古老的译名―一改为如今通用的译名。另外,原书中一些乐器名称和速度术语还直接以外文出现,这是我国现代古乐教育起步时期难免的景象。为方便读者,这次均按照现行译法作了处理,或将外又放入译名之后的括号,或直接以汉译替代外文。至于行文中原已放入括号的个别非专业性的外文词句,则已删去,以免枝蔓。书中外文有英、法、德、意等语种,且有混杂之处,这与音乐的世界性有关,不便强行统一为某一种语言。有些人名和术语的外文在全书各讲中多有重复,这是各讲的相对独立性所决定的,也就没有作出删削。书中出现的重要的音乐家和主要的音乐术语,我按照字母次序编制了一张译名对照表,附于书末,以供读者参阅。
(丰陈宝 2000年5月)
原书为音乐爱好者介绍了12位大音乐家,及其名曲117首。此次校订,发现作者在介绍幕扎特的一首C大调奏鸣曲时,描述过于文学化,与作者所持的音乐鉴赏观相悖,在全书中就像一个不协和音,因而将其删去.以免误导读者。这样,全书所介绍的名曲便是116首。对这116首乐曲的名称、部分乐曲的编号及个别乐曲的乐章划分,这次均作了必要的订正。原书在介绍部分乐曲时,顺便提及当时的某种唱片版本,因已失时效,自然删去。好在当今资讯丰富,读者购藏唱片,已非难事。
由于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距今已有七十年光景,出现在书中的外国的人物、地点及部分音乐术语的译名,不免古老。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将这些古老的译名―一改为如今通用的译名。另外,原书中一些乐器名称和速度术语还直接以外文出现,这是我国现代古乐教育起步时期难免的景象。为方便读者,这次均按照现行译法作了处理,或将外又放入译名之后的括号,或直接以汉译替代外文。至于行文中原已放入括号的个别非专业性的外文词句,则已删去,以免枝蔓。书中外文有英、法、德、意等语种,且有混杂之处,这与音乐的世界性有关,不便强行统一为某一种语言。有些人名和术语的外文在全书各讲中多有重复,这是各讲的相对独立性所决定的,也就没有作出删削。书中出现的重要的音乐家和主要的音乐术语,我按照字母次序编制了一张译名对照表,附于书末,以供读者参阅。
(丰陈宝 2000年5月)
希腊罗马神话 豆瓣
Greek and Roman Myths: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Stories
7.1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菲利普·马蒂塞克(Philip Matyszak)
译者:
崔梓健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
古典学学者写给大众的神话小书
追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前世今生
双色印刷,大量文物、艺术品图片展示
………………
※编辑推荐※
全面介绍古希腊罗马泛神论宗教的神灵体系、民间传说故事和英雄史诗。
作者学养深厚,在介绍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和故事的同时,还在字里行间暗暗勾画出了古代人的信仰系统和内心世界。
文笔严谨而不失幽默感,偶有不动声色的反讽佳句——既传达了古典韵味,又能让现代读者时时会心一笑。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业学者写给大众的书籍,严谨而又通俗地向大众读者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不仅本身就是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元素——从哲学观念到艺术作品再到游戏和科技等的源头,因此本书可以让读者认识到这些神话与今天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
※媒体推荐※
这本新出的小册子,既是本实用的工具书,也是本令人愉悦的读物,同时还是件精美的工艺品……查阅它是种享受。
——苏格兰人报
追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前世今生
双色印刷,大量文物、艺术品图片展示
………………
※编辑推荐※
全面介绍古希腊罗马泛神论宗教的神灵体系、民间传说故事和英雄史诗。
作者学养深厚,在介绍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和故事的同时,还在字里行间暗暗勾画出了古代人的信仰系统和内心世界。
文笔严谨而不失幽默感,偶有不动声色的反讽佳句——既传达了古典韵味,又能让现代读者时时会心一笑。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业学者写给大众的书籍,严谨而又通俗地向大众读者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不仅本身就是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元素——从哲学观念到艺术作品再到游戏和科技等的源头,因此本书可以让读者认识到这些神话与今天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
※媒体推荐※
这本新出的小册子,既是本实用的工具书,也是本令人愉悦的读物,同时还是件精美的工艺品……查阅它是种享受。
——苏格兰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