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er - 标记
黑暗的左手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8.8 (12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陶雪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2
在寒冷的冬星上,生活着一群无性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在每月的一个特别日子,他们自由成为男人或女人。
一名星际联盟特使,被派往冬星,完成一个秘密使命。
然而,冬星上的一切——怪异的风俗、古老的传说、混乱的政局,无不冲击着特使固有的观念。
面对陌生的一切,孰是孰非,他该如何面对?
在宇宙尽头的陌生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编辑推荐
◆ 不愧是世界幻想文坛的传奇女王!
◆ 6次雨果奖、6次星云奖、21次轨迹奖、世界奇幻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卡夫卡奖、纽伯瑞奖、号角书奖、小詹姆斯•提普翠奖!
◆ 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大师”称号、作家与艺术家中的“在世传奇”、“奇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 在宇宙尽头的陌生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 刘慈欣:《黑暗的左手》这本书很文学,但是对人性的描写多了一个角度,因为作品中一个人就有两个性别,这样的作品,对人性的揭露深刻多了。
◆ 《新闻周刊》:科幻小说的至高经典。
◆ 《时代周刊》:勒古恩笔下的角色复杂饱满,让人难忘。她的作品因其无穷的魅力而不凡。
◆ 《波士顿环球报》:勒古恩,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创造了一个令我们重拾信心、卸下负担、回归自我的幻想世界。
◆ 《纽约时报》:勒古恩是美国当今科幻小说作家中数一数二的伟大作家。
◆《黑暗的左手》三部曲还包括以下精彩作品:
《失去一切的人》:理想不是一切,但失去理想如同失去一切。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宇宙深处有一面镜子,可以看见真正的自己。
媒体评论
《黑暗的左手》这本书很文学,但是对人性的描写多了一个角度,因为作品中一个人就有两个性别,这样的作品,对人性的揭露深刻多了。
——刘慈欣
科幻小说的至高经典。
——《新闻周刊》
勒古恩笔下的角色复杂饱满,让人难忘。她的作品因其无穷的魅力而不凡。
——《时代周刊》
勒古恩,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创造了一个令我们重拾信心、卸下负担、回归自我的幻想世界。
——《波士顿环球报》
勒古恩是美国当今科幻小说作家中数一数二的伟大作家。
——《纽约时报》
2018年3月9日 想读
圣殿春秋 豆瓣 Goodreads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胡允桓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9
《巨人的陨落》作者肯•福莱特开山之作 荡气回肠的历史惊悚悬疑小说
全球销量过亿 欧洲美国十大畅销小说排行榜冠军
英格兰第一座哥特大教堂建造引发善恶较量
谋杀、叛逆、纵火和残暴肆虐的王权阴谋
情欲、贪婪、狡诈和欺骗交织的兄弟阋墙
即使天堂不在,把教堂建造起来
12世纪的英格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的出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小说就以此为背景,以修建世界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为经,以王位、爵位争夺战为纬,描绘了善恶交战引发的政教冲突、兄弟阋墙,讲述了一段有关勇气、奉献、梦想、爱情、贪婪和复仇的故事。本书被评论家誉为“史诗般的巨著”,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混沌的中世纪,与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
2018年2月28日 想读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豆瓣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作者: Maurice Merleau-Ponty 译者: Donald A. Landes Routledge 2012 - 1
First published in 1945, Maurice Merleau-Ponty’s monumental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signalled the arrival of a major new philosophical and intellectual voice in post-war Europe. Breaking with the prevailing picture of existentialism and phenomenology at the tim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ndmark works of twentieth-century thought. This new translation, the first for over fifty years, makes this classic work of philosophy available to a new generation of reader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stands in the great phenomenological tradition of Husserl, Heidegger, and Sartre. Yet Merleau-Ponty’s contribution is decisive, as he brings this tradition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predecessors, particularly Descartes and Kant, to confron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our experience: the lived body and the phenomenal world. Charting a bold course between the reductionism of science on the one hand and "intellectualism" on the other, Merleau-Ponty argues that we should regard the body not as a mere biological or physical unit, but as the body which structures one’s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within the world.
2018年2月12日 想读
发条橙 豆瓣
A Clockwork Orange
8.7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伯吉斯 译者: 王之光 译林出版社 2016 - 8
《发条橙》是一部经典幻想小说。一个生活在英国未来社会的问题少年,由于青春期躁动走上犯罪道路,后受到社会制裁,被剥夺自由意志。经过思考与改造,他重新融入社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上帝手中的一只发条橙……
本书对青春迷失的写照,对自由意志的反思,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导演库布里克改编的同名电影虽遭禁数十年,却早已在世界各地被奉为经典。
亚历克斯是个无恶不作的街头少年。由于一桩人命案,他被逮捕,当局在他身上试验一种特殊手段,将他“改造”成一个一有暴力念头就会无比痛苦的人。只能行善,无力作恶,他丧失了选择善恶的能力,丧失了自由意志。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上了发条的鲜橙……
《发条橙》以天才的想象力书写自由与强权的碰撞,一出版便震惊了世界,震惊了远在美国的库布里克,由此催生了他最著名的电影《发条橙》。
2018年2月11日 想读 气得我要把这个小说看掉。
奇人录 豆瓣
作者: 尼·列斯科夫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7
尼·谢·列斯科夫(1831-1895),十九世纪卓越的俄语小说家。他的作品受到过托尔斯泰、本雅明等文学大师的赞赏,并对契诃夫、高尔基等人的小说产生过重大影响。列斯科夫“生前寂寞,死后冷遇”,是国际文坛上又一位被长期忽略的重要作家。在其去世近百年后,作品的价值才重新被世人所认识。
列斯科夫以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小说与果戈里一起开创了现代俄语小说伟大的“讲述体”形式。本书汇集了富有鲜明列斯科夫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以传奇的故事色彩、独特的叙事技巧及沉郁的俄罗斯气质,讲述了天才、疯子、狡徒和君子们在一个动荡时代里的生存故事。
2018年2月5日 想读
宏观经济学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张帆 / 梁晓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3
N•格里高利•曼昆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现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英文版自1992年出版以来,已再版四次,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教科书之一,已翻译成17种文字。《宏观经济学》是一本典型标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内容全面准确,深入浅出,涵盖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所有主要领域,准确严谨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论题,公正地介绍了经济学界达成共识的主要观点和存在的分歧。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清晰易懂。《宏观经济学》对宏经济政策问题作了专门深入的论述。《宏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讨论,涉及消费理论、投资理论和货币供求理论,内容详尽。《宏观经济学》是一本全面准确、通俗易懂、深浅适度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适合于包括高年级本科生、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决策者的广大的读者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2月3日 想读
诡辩与真相 豆瓣 Goodreads
Basic economics :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
作者: [美国] 托马斯·索维尔 译者: 罗汉 / 田菊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没有了价格阻碍,我们将容易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为什么价格管制会让人们排队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利润是加在产品上不必要的部分,那为什么在取消利润的社会里生产效率下降?资本家是寄生虫,那为什么没有了资本家一国的经济就下滑?移民寄回本国的钱让马来西亚和印尼损失,那为什么把移民赶走后他们的经济就崩溃?最低工资法可以保障就业,那为什么实行了严格的最低工资法的德国 失业率高企?贪婪的卖家总是任意定价,那为什么每年都有无数公司倒闭?发展中国家的人工成本低,但为什么国际投资的90%以上流向了发达国家?穷人聚居的地方物价应该更便宜,为什么反而总是比富人地区物价高?
索维尔用最平实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封建主义等所有社会制度中的经济学的谜题,让听惯部分媒体和政客诡辩的我们大跌眼镜。
2018年2月3日 想读
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 豆瓣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Through Jokes
7.1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卡斯卡特 / [美] 丹尼尔·克莱恩 译者: 王喆 / 朱嘉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
柏拉图代表哲学智慧,鸭嘴兽代表风趣幽默,两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对!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学校里开设的哲学入门课。本书用一个个笑到喷饭的哲学段子,向我们解释了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哲学流派和思想传统——从不可知论聊到禅学,再从解释学、逻辑学讨论到永恒。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通过笑话阐释哲学概念,以及有多少笑话本身就蕴含着精辟的哲理。最后,作者们想要表达:不仅是哲学,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这么简单、轻松、有意义!
2018年2月1日 想读
门口的野蛮人 豆瓣 Goodreads
Barbarians at the Gate
8.0 (5 个评分) 作者: 布赖恩·伯勒 / 约翰·希利亚尔 译者: 张振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9
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20周年全新译本。
深度接触资本世界,金融大鳄、国际巨头悉数登场——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尔肯、纳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卡夫、麦肯锡……有史以来最推荐的商界与金融界实战经典案例!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人脉和技巧,令当事人吐露真言,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再辅以引人入胜的妙笔,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书的前半部交待出主角们的发家史,俨然是美国经济浮世绘;后半部情节紧张,宛如悬疑小说。其间,人物们尔虞我诈,故事充满金融交易、舆论压力、决策博弈、社交晚宴和董事会议,不仅让读者见识到如此重大的收购在高层之间是如何运作的,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充满洞见的金融社会史。
在20周年纪念版中,作者又重新拜访了这场世纪收购的胜败双方,追踪余波,记叙参与者后续的成败荣辱,并指出这场收购对世界的影响。
2018年1月30日 想读 Well……I read a porn fiction based on this.
巴登夏日 豆瓣
Лето в Бадене
8.0 (7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列昂尼德·茨普金 译者: 万丽娜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5
《巴登夏日》最终得以向世,不啻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最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这部扮演“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角色的小说,手稿经过友人带到国外,于1982年3月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新报》上首次公开发表。1982年3月20日,作品风刚选载一周,茨普金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这部最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作品相继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得以出版,批评界给了它足够和全面的评价,纷纷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 ”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
2018年1月16日 想读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标题印象很深,没想到从没马过。桑塔格阅读品位那么好,想必应该是本不错的书吧。看过昨日的世界之后巴登的形象就跟战前最后的和平联系起来了,没想到这本书乍一看倒是和战争没什么关系。
The Magic of Math 豆瓣
作者: Arthur Benjamin Basic Books 2015 - 9
The Magic of Math is the math book you wish you had in school. Using a delightful assortment of examples—from ice cream scoops and poker hands to measuring mountains and making magic squares—this book empowers you to see the beauty, simplicity, and truly magical properties behind those formulas and equations that once left your head spinning. You’ll learn the key ideas of classic areas of mathematics like arithmetic, algebra, geometry, trigonometry, and calculus, but you’ll also have fun fooling around with Fibonacci numbers, investigating infinity, and marveling over mathematical magic tricks that will make you look like a math genius!
A mathematician who is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the “mathemagician,” Arthur Benjamin mixes mathematics and magic to make the subject fun, attractiv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In The Magic of Math, Benjamin does more than just teach skills: with a tip of his magic hat, he takes you on as his apprentice to teach you how to appreciate math the way he does. He motivates you to learn something new about how to solve for x, because there is real pleasure to be found in the solution to a challenging problem or in using numbers to do something useful. But what he really wants you to do is be able to figure out why, for that’s where you’ll find the real beauty, power, and magic of math.
If you are already someone who likes math, this book will dazzle and amuse you. If you never particularly liked or understood math, Benjamin will enlighten you and—with a wave of his magic wand—turn you into a math lover.
2017年12月23日 想读
饿乡纪程 赤都心史 乱弹 多余的话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瞿秋白 岳麓书社 2000 - 9
本书是瞿秋白作品的新刊,共收录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乱弹》、《多余的话》四部旧籍书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瞿秋白的思想及个人所处的历史年代。文章中史料丰富,感情真挚,不妨一阅。
2017年12月4日 想读
尤利西斯 豆瓣
Ulysses
8.9 (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译者: 文洁若 / 萧乾 译林出版社 2010 - 7
《尤利西斯》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乔伊斯一反传统的写作方法,使用极为怪诞的手法,展现发生在都柏林一天十八小时中的种种事情,每一小时写一章,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的性心理,整章只有前后两个标点符号,堪称文学一绝。加以这部作品是否属淫书的争论,在西方曾两上法庭,解禁后其影响更大。2000年英美一些重要媒体,一致将《尤利西斯》列为20世纪世界最富影响的名著之一。
2017年11月21日 想读 ……
豆瓣
作者: 库尔齐奥·马拉巴特 译者: 陆元昶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1
《皮》是意大利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代表作,以二战时期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解放意大利为背景,记述了作者在拿波里的所见所闻,生动刻画了战争背景下的意大利人民、美军军官、欧洲上流社会人士等,凸显了人性的多面性,展现了战后欧洲人民的精神状态,后被拍摄成电影。本书深刻探讨了战争与人性的主题,作者以亦真亦幻的文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为了生存和皮囊会堕落,为了尊严和信仰也会救赎,这也是本书起名“皮”的原因
2017年11月18日 想读 mark一下并不一定真的会看。这种东西是意大利人搞出来的我为什么毫不惊讶。
叫魂 豆瓣 Goodreads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1 (35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2017年11月15日 想读
忧郁的热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ristes Tropiques
9.2 (6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王志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6 其它标题: 忧郁的热带
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
《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 的人类学、文学、人类思想杰作。
2017年11月15日 想读
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 豆瓣 Goodreads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作者: [英]哈耶克 译者: 邓正来 张守东 李静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 1
三卷本的《法律、立法与自由》由“规则与秩序”、“社会正义的幻象”和“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三部分组成。本书是第一卷。尽管哈耶克费了很大的力气探讨法律与立法的关系,本书却并非是一部专业的法律学著作。他的法律理论是以解决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关系的问题为旨归的。同时,法律理论在哈耶克的著作当中又成了理解个人自由与社会治学之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前提。
哈耶克对于组织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所谓的秩序其实可分为“自生自发的秩序”与“组织秩序”,而这两种秩序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分别由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来支配。既然社会规则主要体现在法律,那么也就有自由的法律与立法的法律的区别。通常我们所说的“社会的”或者分配的正义,只是在组织秩序中才具有意义。而它在自生自发的秩序中,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大社会”或者卡尔・波普尔所谓的“开放社会”当中,则毫无疑义且与之完全不相容。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即使自由民主制度模式占据支配地位,因为代议机构(比如议会)既制定正当行为规则(如立法)又指导或管理政府,而必定导致自由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逐渐转变成一种服务于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联盟的全权性体制。正是这样,民主体制一步一步远离了它最可靠地保障个人自由的初衷。
在第一卷当中,哈耶克建构起他的自由理论,他重点论证了自由为什么是一个重要价值的问题,自由在哈耶克的整个社会哲学中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哈耶克指出,自由就是不受制于不正当的强制,这样,个人在社会当中必须具有确实地获得保障的领域。而法律就是自由的基础。
但是有组织秩序的法律,也有自生自发秩序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法与私法。为了防止混淆公法与私法,就得把法律与立法区别开来。它在学理上建构起了社会秩序规则的二元观,把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区分开来。肯定了“私益”的价值。
2017年11月15日 想读
伊凡·伊里奇之死 豆瓣 Goodreads
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
9.1 (98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许海燕 东方出版社 2017 - 10
◐54个国家100位一流作家选为100部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托尔斯泰共有三部作品入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及其他》。
◐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 曾被选入美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出版的《世界小说一百篇》,被西方各大学文学系当作教材。
◐小说对婚姻、情欲、伦理、死亡的探讨具有惊人、无与伦比的现实感。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 •哈珀推荐的第一本书。
◐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 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名家名译,译笔优美动人,完美展现托尔斯泰风格魅力。
...................
☆媒体评论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当年发表后,俄国审查官只允许发行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高价版本,美国邮政禁止邮寄刊有《克罗采奏鸣曲》连载的报纸。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后说:托尔斯泰是个性变态者。
◐著名俄罗斯文学译者、诗人、学者汪剑钊教授,小说家赵松推荐!
...................
☆内容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选,包括两个短篇《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和一个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个中短篇分别是关于婚姻、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围绕着婚姻、家庭、伦理、情欲与死亡,具有有非凡的震慑人心的魅力。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是托尔斯泰晚年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克鲁采奏鸣曲》上流贵族情感忏悔录,托翁(据说是本人写照)扮演奥古斯都、卢梭,讲述了一个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互相怨恨的贵族夫妇,因丈夫认为自己对妻子拥有类似物主的所有权,因此并不尊重妻子,而频频与妻子发生争吵,后来在丈夫对妻子狂烈的性嫉妒中杀死妻子而后反省、忏悔这种肉欲结合的婚姻关系的故事。是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当年发表后,俄国审查官只允许发行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高价版本,美国邮政禁止邮寄刊有《克莱采奏鸣曲》连载的报纸。
◐《魔鬼》则探寻了人性中的情欲。它认为人是无法控制这种欲望的,无法摆脱,直到欲望对象的毁灭或自己的毁灭。小说对情欲的巨大力量以及其与理性道德的激烈冲突的描写是摄人心魄、无与伦比的。
2017年11月15日 想读
时间足够你爱 豆瓣
Time Enough for Love
7.8 (24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海因莱因 译者: 张建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两千多岁的长寿者伍德罗的故事。作为长寿者组成的霍华德家族的族长,他领导了人类逃离状态日益恶化的地球、向外星殖民的“大散居”运动 。在漫长的一生中,他经历过阴谋、战斗,探索过从未有人涉足的行星,享受过生活的幸福。
最重要的是,他无数次享受过最甜蜜、最痛苦的爱情。他的后代遍布人类各殖民星球。于是,人们尊称他为“老祖”。
饱经苍桑、阅尽人生种种变化之后,老祖厌倦了。一天,他来到由自己亲手创建的殖民行星,准备为这似乎永无尽头的一生划上句号……
2017年11月14日 想读
飞行家 豆瓣
7.8 (229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1.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国内原创小说——这里有村上春树的奇巧构思、王小波的幽默腔调、双雪涛的北方故事。用锋刃般的语言勾勒丰富的画面,给每个故事设计奇异精巧的结构,拿戏谑幽默的腔调直面沉重与苦痛,双雪涛的作品之中有村上春树、王小波,以及许多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子。除此之外,《飞行家》将写实与传奇、童话、寓言交织起来,生存的困顿、人性的困境、命运的困厄,尽现其中;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被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2. 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为人性中珍贵的瞬间,留下虚构的记录——酷寒里有温情,黑暗里有光明,绝望里有希冀,卑微里有崇高。《飞行家》里依旧有双雪涛擅长的主题:血腥的暴力、衰落的北方、渺小的边缘人,这里有失败的小说家,枉死的工厂主,沉溺幻想的小职工,落魄潦倒的写手,被遗弃的孩子、女人或丈夫……但它更承载着爱、梦想、道德、尊严,以及人性中的光明,它们在北方铁幕般的大雪中,迸发出微小而珍贵的火光。“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这是一切的起点,作者充满浪漫与魔幻色彩的笔调中,蕴藏着丰饶的隐喻、象征,和对现实的关照。
3. 当代中国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小说家,创造“新的美学原则”——为故事而生的人,最纯粹的小说家。作为“在西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光辉底下长大”的青年作家,双雪涛开辟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原则。在故事的王国里,他不做文学舶来品的传声筒,走出对宏大历史主题的沉溺,打破对空洞生活场景的呈现。他赋予平凡生命以意义,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作者极具现代感的表达格调、所关注主题的深度和硬度,决定了他在现今中国小说界的独特地位,彰显出他绝对的大师潜质。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
缘起——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
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
扎根——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是没落的北方城市。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红星台球社……这里布满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
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被遗忘的边缘群体。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被历史的大潮拍在岸边的鱼。
在《飞行家》里,就是由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些地方,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绽放出火光。
2017年11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