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Goodreads
Flowers for Algernon
8.8 (69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周月玲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 8
这一本让人看了内心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的书。戏剧性的故事,深刻和细腻的笔调是它无数次被搬上各国舞台和银幕的原因。
故事讲述查理·高登由于先天弱智而受其父母冷眼,更是受到大环境的不平相待,但纯真善良的他以为世界万物都相当美好,将面包店欺负他的工作伙伴当作好朋友。他明白自己不聪明,未符母亲的期望,于是他成了二位科学家的实验物体,与真正的实验白老鼠──阿尔吉侬,共同接受了脑部手术。高登由弱智逐渐成了天才,生活却从云端,落入了暗黑深渊中──焦虑、不安、偏狭、猜忌。他发现原来真实社会是如此的丑恶不堪,人性并非真挚纯良,敏感的思绪为他带来智慧,亦带来纠缠不清的痛苦。这不完全的实验,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当高登在智力攀升至最高峰时,了解到这项实验注定失败,历经种种心情转折,卯尽全力寻找原因,在他顺利完成这项失败实验的研究後,智力也逐步的衰退,再度恢复原来的本质──令人心疼的痴愚!
马利与我 豆瓣
Marley and Me
作者: [美] 约翰·杰罗甘 译者: 程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1
《马利与我:和世界上头号捣蛋狗的幸福生活》是一个温馨的令人永难忘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家庭从一只极其捣蛋的狗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约翰和珍妮沐浴在爱河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当他们将小拉布拉多犬带回家后,他们的生活就此改变了。马利迅速长到九十七磅,和别的拉布拉多猎犬没什么两样,他像闪电一样冲下楼梯,对着客人大耍威风,甚至还偷女士内衣,并且把一切能往嘴里塞的东西都吞下肚,包括非常珍贵的珠宝。矫正学校对他无计可施,马利于是乐颠颠的被“退学”。
马利的心是纯洁的。他无拘无束,但是他对这个家庭的爱和忠诚却是永恒的,并且尽情施展和享受自己的活力。他分享约翰一家所有的快乐,也分担着这一家的所以苦痛。他与约翰一家血脉相连、不离不弃……从马利身上,约翰懂得:爱无所不在!
人类有可能从一只品行恶劣的狗的身上发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吗?
关于这个问题,不妨问问约翰一家,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2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秘密花园里的文豪 豆瓣
作者: [德国]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1999 - 10
人类并不只是为了解决世界各种不同的问题而生。实际上,首先必须找出问题的起源,然后停留在有把握的空间里,继续生存下去。
任何的木质不会由有而散尽,而永恒则必须靠不断努力才能到达。拥有幸福就是存在,而存在即是永恒。因为,法则保有闪闪发光的宝石,也由于有了它,才能以「全」来装饰自己。
欢欢喜喜地去工作与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是幸福的。但是,人为了了解什么事该做,应该怎么做,却必须花费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高高兴兴地做事与喜欢自己所做的事的人是幸福的。改善缺点、补偿错误是最高的幸福。
第二十二条军规 豆瓣 Goodreads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海勒 译者: 扬恝 / 程爱民 译林出版社 2006 - 6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严肃的、讽刺性极强的小说。通过这部小说,约瑟夫·海勒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之中,这个社会的一切只服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这样一种病态的、荒诞的社会只有海勒的想象力才能够包容它,只有“黑色幽默”这样的创作手法才能够较好地表现它。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象征,读者也可以看到战争、美国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疯狂和不可理喻。由于这部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真实的一面,因此它不仅在西方社会里具有普遍的意义并被译成十多种文字,而且对于我们中国读者认识、了解当代美国社会以及由这个社会造就的一代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人生目标的美国人,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非常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在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南八英里的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皮亚诺萨小岛上,轰炸手约塞连上尉像只惊弓之鸟,在一片混乱、荒谬与恐怖中,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为保存自己的性命而进行着几近疯狂的努力。在这个岛上,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逃避作战飞行。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装病住进医院,因为他发现唯有这里才是最好的藏身之地。最后,终于开了小差,逃到了瑞典。 在本书中,海勒借虚构的皮亚诺萨小岛作为舞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某飞行大队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内容,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们能够看清楚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是如何变得“全疯了”的。
教父 豆瓣
The Godfather
9.1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奥·普佐 译者: 周汉林 译林出版社 1997 - 8
《教父》这部小说的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尽管描写的全是坏蛋,但作者曲尽妙笔,竟然能让读者不痛恨个别坏蛋,而痛恨整个龌龊的社会结构。教父及其继承人——他的小儿子迈克尔本来都是坏透了的坏蛋,但是却并不显得令人痛恨,因为他们杀人是整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出来的,因为他们杀的也都是更坏的人,他们同那些在幕后“坐地分赃”的政客比较起来,在“坏”的程度上,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美国纽约五大黑势力集团之一的维托·考利昂一家采用多种极端手段,实现了在整个美国黑暗势力团体中的独尊地位。在这场斗争中有黑团伙之间的火拼;有走私贩毒的嚣张;有赌场的烟云;有红灯区的人欲横流。本书被认为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黑社会现象的最具权威的作品。
">教父 英文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 谷歌图书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0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J﹒D﹒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1998 - 9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荆棘鸟 豆瓣
The Thorn Birds
8.7 (105 个评分) 作者: [澳大利亚] 考琳·麦卡洛 译者: 曾胡 译林出版社 1998 - 7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
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同时女作家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而这部作品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百年孤独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3 (12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黄锦炎 / 沈国正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 10
《百年孤独》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马尔克斯在书中溶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他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到衰落、消亡,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小说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马语者 豆瓣
作者: [英] 尼古拉斯·埃文斯 译者: 杨玉娘 作家出版社 1996 - 5
内容提要
一个冰天雪地的早晨,在纽约州
北部,十三岁的小姑娘克蕾斯骑着心
爱的名马“朝圣者”外出,不幸与一
辆四十吨的卡车相撞。克蕾斯失去了
一条腿,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
“朝圣者”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她
虽然逃离了死亡,但这场突如其来的
横祸,给她以及亲人们带来了强烈的
冲击。
克蕾斯是纽约一位有名的杂志编
辑安妮和律师罗伯特的独生女儿。起
初,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全家人的命
运全系于“朝圣者”身上。兽医们主
张射杀“朝圣者”但安妮认为,“朝
圣者”是克蕾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
射杀“朝圣者”,克蕾斯生命的一部
分也会随之死亡。
她听人说,在蒙大家州有个和马
有通感,能与马用语言交流,治疗马
匹疑难杂症的牛仔汤姆・布克,便放
下她的事业,驱车带着女儿和“朝圣
者”,经过长途跋涉,跨越整个美洲
大陆寻找这个奇人。在洛矶山山脉的
山麓,汤姆・布克以其非凡的人格魅
力和精湛的技艺,治愈了人和马,使
“朝圣者”和克蕾斯奇迹般地康复,
克蕾斯生新跃上了马背。在这历险过
程中,安妮深深地爱上了汤姆,而汤
姆却为救克蕾斯,倒在野马的重蹄之
下……在蒙大拿广阔的天空下,这些
人完全改变了人生选择。
这是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也是
惊心动魄的心灵历险,尼古拉斯・埃
文斯为治疗在苦难中受伤的心灵,奉
献了一个凄婉,感人的故事。
兄弟连 豆瓣
Band of Brothers
8.9 (21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E.安布罗斯 译者: 王喜六 / 祁阿红 译林出版社 2003 - 10
《兄弟连》中的兄弟连指的就是101空降师中的E连,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瑞恩所属部队,是1942年美军最优秀的作战精英。1944年4月,美国把E连所属部队的6700名伞兵全部送往前线,由于飞机受到袭击,几乎所有的伞兵都没能在预定地点着陆。于是,E连一边寻找队伍,一边开展艰苦的战斗,死伤率高达150%(因为死伤后补充的人又再次负伤死去),但却围剿了希特勒位于西特斯加登的大本营。该连幸存的最年轻的士兵莱斯特,在世纪之交把自己作为盟军在诺曼底的难忘经历和对兄弟连战友血泪凝结的珍贵回忆,告诉了曾担任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历史顾问的二战史专家史蒂芬·安布罗斯,后者在对幸存者进行长时间访谈并参考了当年战士的日记和家书后,写出了《兄弟连》一书。
">兄弟连 英文版>>
BJ单身日记 豆瓣
Bridget Jones's Diary
6.0 (8 个评分) 作者: 海伦·菲尔丁 译者: 庄静君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2岁的布莉琪·琼斯是一位单身女子,没什么野心和抱负,唯一的一点点愿望就是能减轻体重和找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因为她虽然男朋友换了几个,总也找不到跟自己合拍的人。如果没有两个死党陪在身边,琼斯的生活必然过得更加枯燥无味、让人垂头丧气。
于是,在新年到来的那一天,琼斯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生活,让一切从头开始。首先,她要做的就是开始记日记,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让自己感到变化的喜悦。渐渐地,琼斯的日记成了一本最刺激、最浪漫、最疯狂的书,里面的内容从平时工作、周围的好友到锻炼、饮食、男人、性……经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每一页都能找到意料之外的惊奇,带给人贺岁的惊讶与欢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8.7 (507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走向决定性的时刻 豆瓣
Towards zero
8.7 (9 个评分) 作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译者: 斯韧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所谓谋杀的真正开始,到底是哪一刻呢?
内维尔·斯特兰奇是一名成功的网球选手,在网坛上以谦逊的态度和优雅的风度闻名。他可以说是神的宠儿,拥有一切,金钱,名誉,以及爱情。他一共有过两任妻子,奥德丽·斯特兰奇和凯·斯特兰奇。和奥德丽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奥德丽好像一直过分的爱着她的丈夫。后来内维尔遇到了凯,并被凯迷住,与凯结了婚。凯和奥德莉分别有自己的追随者,他们是特德·拉蒂默和托马斯·罗伊德。一个偶然的机会,内维尔把两个妻子同时聚到了特里西利安夫人位于海边的别墅“鸥岬”度假。这里住着思想有些保守,而且又苛刻的特里西利安夫人以及长期照顾她的玛丽·奥尔丁,她们一起相伴在此生活了十几年。碰巧的是托马斯·罗伊德,这时也从马来西亚回来,打算向奥德丽求婚;而特德·拉蒂默也追随斯特兰奇夫妇来到了鸥岬。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老律师特里维斯先生,来度假的巴特尔警监以及刚刚自杀未遂的安格斯·麦克沃特。而特里维斯先生似乎知道这几个人中有一个人有不太光彩的过去,当他把这件事公开之后,当晚就意外死亡了。随后,特里西利安夫人也被人杀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最后一个见过她的是内维尔。到底是谁,为了什么目的,杀死了这两个人,凶杀还会不会再次发生?而那个让安格斯·麦克沃特有生存价值的时刻会不会到来呢?
平静小镇里的罪恶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张涛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平静小镇里的罪恶》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飘(上) 豆瓣
作者: [美] 玛格丽泰·密西尔 译者: 傅东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79
1985年重印本《出版说明》
《飘》是美国女作家马格丽泰.密西尔在三十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初版于一九三六年,先后被译成十六国文字而畅销于世界.一九四〇年由傅东华先生译成中文传入我国。为了增进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了解,浙江人民出版社曾根据龙门书局的版本,对傅东华先生的译本作了一些文字上的订正,分别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一九八〇年二月、四月分上中下三册出版。为满足读者配套的需要,这次重印时,我们仍旧保持书的原貌。书内列了一张主要地名原译和现译对照表,供读者参阅。
简·爱 豆瓣
作者: [英] 夏洛蒂·勃朗特 译者: 祝庆英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 7
这部世界闻名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相貌平平、孤苦伶仃的家庭女教师简爱通过个人奋斗,赢得了尊严与爱情。
怪异故事集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爱伦・坡 译者: 曹明伦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 9
《怪异故事集》作者在序中写道:人们将会发现,性质形容词“怪”和“异”已足以正确地指出现在出版的这些故事的共性。但仅仅根据我在两三年就写了其共性可以这样一言以蔽之的二十五个短篇小说这一事实,尚不能公正地得出结论,那无论如何也不是真正的结论,说我对这类写作有任何无节制的、或干脆说任何民怪异的嗜好或者偏爱。作者本可以当初写作时就想到今天的结集再版,因此,作者本可以指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构思上的一致性。这的确是事实,若果真如此,甚至会发生这样的事,作者今生将不再与任何东西。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 豆瓣 Goodreads
8.8 (12 个评分) 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1999 - 10
《莎乐美》和《道林·格雷的画像》都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这两部作品中美丽的词藻和绚然烂的意象附丽于变态人物和荒诞的情节,因此长期遭到误解,其实书中另有真意。
《莎乐美》系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根据圣经故事而创作的一部著名作品,讲述了犹太公主莎乐美如何诱使继父希律王杀死施洗者约翰的故事。剧中的莎乐美向约翰求爱而遭拒绝,发誓要吻到他的嘴唇,最后吻到的是约翰被砍下的头。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故事并不复杂。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和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华顿勋爵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他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实现了。一天晚上他粗暴地对待了他所爱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回到家里,发现那肖像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原来那肖像已开始随着道林·格雷心灵的变化而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