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潜水钟与蝴蝶 豆瓣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7.7 (5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多米尼克·鲍比 译者: 邱瑞銮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9
《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身已残疾,不久于人世,但是整日思考的,却不是自己的疾病,也不是自己的“未来”,而是冷静地思索着人来到这个世间所会遇到的一些大问题小问题——一些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诸如爱情、信仰、慈悲、良知以及安乐死、福利社会等等,作者在自己的思索中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有忧虑,有嘲笑,有悲伤,有欢乐,还有愤怒,但是,字里行间,无不透出巨大的乐观与豁达,从而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2014年5月16日 已读
2014.05.16
潜水钟里飞出的蝴蝶,轻盈地掠过读者心头,或许它并不能停留多久,但那翅膀的扇动多少还是会带来一些震颤,余波微微荡漾。说不好为什么,很难过。
kindle 回忆录 外国文学 文学 法国
绝代双骄(全三册) 豆瓣 Goodreads
绝代双骄 / 絕代雙驕 Juedai Shuangjiao / The Legendary Twins
8.1 (7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世家子弟江枫和移花宫的花月奴私奔,在路上诞下一对双胞胎,但江枫和花月奴却被移花宫主杀死。移花宫主为了报仇,决定把这对兄弟分开抚养,授以武功,等他们长大后自相残杀。哥哥花无缺由移花宫主抚养,弟弟小鱼儿由恶人谷的十大恶人抚养。小鱼儿长大后聪明绝顶,在江湖上搞出许多恶作剧。成为人见人怕的捣蛋鬼,而花无缺武功超凡,他们果然变成一对仇人,非要一战定生死不可。但他们的心地都很善良,都不忍杀死对方。在最后的决斗中,小鱼儿使用妙计,使移花宫主说出了当年的秘密,两兄弟终于相认,移花宫主花了二十年实行的这条毒计完全失败。最后自相残杀而死的,不是小鱼儿和花无缺,而是恶人谷的十大恶人。
2014年5月14日 已读
2013.06.18 ~ 2014.05.14
一颗星给真假两位燕南天,一颗星给作者对人物造型的想象力。情节胡编乱造,设定莫名其妙,人物塑造单线条,基本就没怎么认真写。被小鱼儿和铁心兰雷死,总算看完了,耶!
kindle 中国 中国文学 古龙 小说
他人的脸 豆瓣
他人の顔
6.9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杨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196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长篇小说《他人的脸》,这也是他的另一部力作。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男人,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丧失了他的脸——这个可以标明为他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别人的特征和器官,于是,一些巧妙和奇怪的遭遇就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和中篇小说《墙》中那个失去了自己姓名的男人一样,这个失去了自己的脸的男人,生活从此开始了变化。他的同事开始排斥他,妻子拒绝和他过性生活。为了从妻子那里得到原本的爱情,他请人制作了一个面具,去诱惑他的妻子和他做爱,试图找回真实的自我。但是,他还是无法确定自我的身份,在迷途中他越走越远。最终,他决定告诉妻子,他是在利用他人的脸和他妻子发生性关系的真相,但是妻子也告诉他,她知道这个事实和真相,已经原谅他了,这使他再次陷入到一种自我认同的绝境中。
小说的主题深刻而复杂,可以说,《他人的脸》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和他人、个体和社会、内心和外部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超越了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书写模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抽象而意义丰富的文学空间。
2014年5月12日 已读
《他人的脸》为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长篇小说,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珠海出版社曾出版过由不同译者翻译的版本。这一版为杨伟所译,较为流畅通顺,但长句较多,略显艰涩,不过也因此保留了日本文学的独特韵味。
外国文学 安部公房 小说 心理 惊悚
砂女 豆瓣
砂の女
8.7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于荣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自问世以来,便获得很高评价,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 ,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砂女》凝聚了安部公房之前创作和思考的精华,又为接下来的作品建立了一个关于都市的基本框架和空间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种类型的都市人不断登场,在寻找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纽带,还有自己人生的意义。
2014年5月12日 已读
2013.06
安部公房的名篇小说,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浙江文艺出版社和珠海出版社都曾出版过由不同译者翻译的版本。这一版请北京大学的日本文化专家于荣胜教授担任翻译,流畅而有韵味,是一版非常出色的译本。
外国文学 安部公房 小说 心理 文学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豆瓣
A Dog's Life
7.3 (9 个评分) 作者: 爱德华·科恩 / [英国] 彼得·梅尔 译者: 何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
本书是一只名叫仔仔的狗以第一人称自居,历数自已从出生到成为名流的经过,以及它对人性、命运、人生、爱情、快乐、政治、生存之道的独特看法。作者不着痕迹的高妙手法,不仅重新审视了人类心灵与社会现象,更唤醒了人类与动物间千百年来业已存在的神秘情感。全书充溢着人文情怀,嘻笑喷饭之余,更教人感泣动容。<br>彼得·梅尔(Peter Mayle)英藉知名作家彼得·梅尔曾任国际大广告公司的高级主管,在广告界任职达
2014年5月5日 已读
2014.04.29 ~ 2014.05.05
由自认为幽默的平凡描述组成,虽然轻快流畅,但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真的,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我是猫》的欧洲版。
kindle 动物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带我回去 豆瓣
Faithful Place
作者: [爱尔兰] 塔娜·法兰奇 译者: 穆卓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2
十九岁的弗朗科对破碎喧扰的家失望透顶,于是和青梅竹马的女友萝西相约,要一起离开他们长大的家乡——忠诚之地,去英国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生活。约定好的那个晚上,弗朗科痴痴地等了整夜,萝西却始终没出现。
弗朗科认为萝西一定是临时改变主意了。被抛弃的怨愤使他毅然决定独自离开,最终加入了都柏林警界,化身为卧底警探的一页传奇,于死生契阔中跌宕人生。多年来弗朗科不懈地找寻萝西的下落,期待能与她再度相逢,能以他的重生来报复她。
二十二年后,妹妹洁琪的一通电话让发誓再也不回家的弗朗科几乎是不顾一切飞奔回忠诚之地:在他与萝西当年相约的那栋旧屋里,发现了萝西遗落的手提箱,箱子里还有两张去往英格兰的过期船票。接下来的追踪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旧屋的地下室里,竟然掩埋着萝西荒寒多年的尸骨。原来,她从未离开!而就在发现萝西已然身亡后的两天,弗朗科最疼爱的弟弟凯文,也在那栋不祥的旧屋坠楼身亡。这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所为?两件事会有关联吗?
跋涉过漫漫沧海桑田和茫茫的人世烟云,弗朗科终于倾听到了忠诚之地最沉郁的呼吸……
2014年5月5日 已读
2014.04.30 ~ 2014.05.05
案件背后的伤痛着实令人动容。翻译得还是比较流畅的,但遣词造句文艺气息过重,感觉和书的风格有些不协调。
kindle 亲情 外国文学 家庭 小说
是,首相 豆瓣
9.2 (9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林恩 / (英)安东尼·杰伊 译者: 徐国强 / 闫春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4
《是,大臣》的续集。在《是,大臣》中,大臣哈克通过党内角力当上了首相,而老派官僚汉弗莱爵士也提前一步升迁为首相秘书,伯纳德则荣任首相的私人秘书。于是,官僚帝国的故事继续在唐宁街十号展开。
《是,大臣》、《是,首相》根据英国BBC同名剧集改编,该剧在20世纪80年代上映后,广受好评,英国下院议员为收看该剧翘班回家,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心痒客串过一集小品。该剧集获得三项BAFTA(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电视奖)编剧奖,四项BAFTA表演奖,另有三项BAFTA提名。 2004年的时候,它在英国最佳情景喜剧的投票中名列第六。这套电视剧集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史上十大最佳节目之一,至今还能在BBC电台节目中收听这部剧的录音剪辑。
之后,创意和编剧乔纳森•林恩(Jonathan Lynn)、安东尼•杰伊(Antony Jay)将剧本改编为小说,以吉姆•哈克的日记为主,辅以其他政府官员的备忘录、信件等,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记录中互相参照,幽默、辛辣,非常精彩。销量超百万,译本也非常多,位列20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图书第二、第三名。
2014年4月29日 已读
2014.04.22 ~ 2014.04.29
感觉还是《是,大臣》的讽刺意味更强,文官们将英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种种手段令人叹为观止。《是,首相》的情节性较强,但文官与政治家“狗咬狗”的游戏似乎已经无甚新意了,倒是伯纳德卖萌的本领越发登峰造极。
外国文学 小说 政治 文学 英国文学
达尔文的阴谋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翰·丹顿 译者: 向洪全 / 刘建立 新星出版社 2005 - 11
《达尔文的阴谋》是一部历史背景坚实又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它通过休•凯勒姆——一位在厄瓜多尔海岸偏僻而壮美的海岛上研究雀鸟进化变化的生物学家的眼光,重新构想、还原了达尔文在“小猎犬号”上的命运之旅以及进化论是如何诞生的惊世过程。这位生物学家偶然发现了达尔文不快乐的女儿莉齐的秘密日记,由此开始小心翼翼地侦探求索,再加上与美貌的同道贝丝的相遇,最后竟发掘出一个影响深远的骗局!
小说将历史和虚构戏剧地糅和到一起,真实与想象,过去和现在,随着书中人物承受的种种压力逐渐展开,作者丹顿熟练地将步步加深的悬念推向了高潮。令人发抖的紧张节奏、阴谋、小心翼翼的探索以及令人信服的人物发展,丹顿再一次展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所拥有的高超技艺。
2014年4月21日 已读
2014.04.18 ~ 2014.04.21
故事本身缺乏吸引力,作者笔力也不够,历史部分的描写成了流水账,虚构的信件和日记没有真实感。给三颗星,完全是为了麦考密特,应该有人写出他的故事,否则不公平。
kindle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悬疑
名侦探的诅咒 豆瓣
名探偵の呪縛
7.0 (53 个评分)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陌生而单纯的小城里,密室杀人、凶手消失谜团四起,引起恐慌。奇妙的是,这个世界不存在“本格推理”。这个世界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杀人诡计或其它犯罪手法。除了我,还有谁知道本格推理、各类诡计?还有谁进入了这个世界,进行这一连串的犯罪?
暗算 豆瓣 Goodreads
Ansuan
7.4 (34 个评分) 作者: 麦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7
《暗算》依然讲述了那个神秘之地——"701"的故事,依然是一些迷而不宣的天才人才无墨登场、绝地厮杀。依然充满了与秘密、神秘相纠缠的悬疑情节,以及与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命运。跟博尔赫斯一样,麦家偏爱书写"传奇",但目的不是讲一个传奇故事就了事,而是挖地三尺,挖得人揪心的痛,像剥除了皮肉,又洒了盐。有评论家称麦家的小说是"新智力小说"。
2014年4月17日 已读
2014.04.15 ~ 2014.04.17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甚至娱乐性都寥寥无几,想不通怎么会得茅盾文学奖……
kindle 中国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风语 豆瓣
5.6 (11 个评分) 作者: 麦家 金城出版社 2010 - 6
《风语》讲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人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他门外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却依然生死有虑。
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黑室让他变得更加神奇。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幸免于死;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要为他而死;他活着,就有传奇,就有故事,就有人世间最欢心的事、最揪心的痛。
风语,不是风的语言,而风的声音,呜咽如泣……
2014年4月15日 已读
2014.04.12 ~ 2014.04.15
这本书水得可以,每节一剧透,凑字数的意图太明显了,三百多页的篇幅,连个完整的故事都没讲清楚,比《风声》差远了。
kindle 中国 中国文学 小说 战争
超·杀人事件 豆瓣
超·殺人事件:推理作家の苦悩
8.1 (8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计丽屏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7
本书由8个口碑上佳、黑色幽默十足的短篇小说组成。东野圭吾凭借对推理小说极炽热的爱与极冷静的观察,描绘出8起精妙幽微的“超杀人事件”,辛辣嘲讽作家圈内的种种离奇荒诞,写尽人性,洞察世情。
推理作家生生扭转小说情节,令主人公从北海道转飞夏威夷并吃起牛肉火锅,到底有何内情?
畅销作家似乎江郎才尽,邀请四位编辑猜出其新作中的凶手,不料自己当晚却离奇被杀,真相究竟何在?
推理小说连载结束在即,作家却想不出谜底,胸闷气喘、无计可施的他竟陡然间成了一起事。
2014年4月11日 已读
2014.04.10 ~ 2014.04.11
总的来说还算有趣味,但讽刺得太过落力,显得有些狰狞了,不像《名侦探的守则》那样有着淡定、松弛的幽默。
kindle 东野圭吾 小说 悬疑 文学
风声 豆瓣
7.7 (39 个评分) 作者: 麦家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10
《暗算》发表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对剧中的人和事对号入座,正当作者备感费解之时,一位老教授的来访向他揭开了一段尘封六十六年的秘密,原来《暗算》真有原型,暗合了比小说精彩千百倍的真实的历史!面对如此感人肺腑而又悬疑迭起的故事,身为一个作家,麦家岂能放过?于是便有了《风声》,它并非是暗算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一段历史的精彩演绎,是对《暗算》的升华,是向那些无名英雄致敬,更为作者了却了一段传奇性的缘分!
名侦探的守则 豆瓣
名探偵の掟
7.6 (12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4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
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
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
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
《名侦探的守则》以幽默讽刺的口吻,解构本格推理小说创作模式,将历来耳熟能详的诡计与作案手法彻底颠覆,别出心裁令人击节赞叹,用心良苦让人掩卷深思。正如作家自己所述:“我想要读者大吃一惊,才无视所有小说的套路……”
我个人实在是不太能明白,身为现代的作家,究竟为什么还要去写诸如金田一耕助那种带着复古风的推理小说? ——东野圭吾
年轻的我们,重复过去的大师们历经思考所编织的各种诡计与模式,真的有意义吗?就创作者来说,是否是一种投机取巧?——东野圭吾
当我带着批判讽刺的意念,着手写出了《名侦探的守则》最早的短篇时,万万没有想到会意外得到周遭如此的好评。——东野圭吾
是,大臣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林恩 / (英)安东尼·杰伊 编著 译者: 王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8
这是一本独特的政治学兼文学著作,旨在讽刺英国文官制度。以一位大臣的亲身阅历展现英国官僚政治内幕。同名BBC电视剧曾在全球热播(当年在中国播出的“正大综艺版”也成为一代人追忆的经典),本书和续篇《是!首相》也在全世界风行。
“从这本写实的书中读者可以欣赏到圆熟的套语,逗乐的幽默、奇妙的行话,以及一连串非加注释不能懂的缩略语。书中每一章节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Y的悲剧 豆瓣
The Tragedy of Y
8.4 (9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许琼莹 新星出版社 2009 - 2
哈特家族以疯狂、恶毒著称,在邻居眼中是“可恶”的人。所以,当有一天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专制、暴戾的哈特老太太被谋杀时,没人感到特别的不安、伤心,除了她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下的女儿,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儿路易莎。同时,路易莎又遭遇两次毒杀阴谋,只是侥幸脱险。案件中的诸多线索都指向哈特老太太的第二任丈夫,约克,然而,约克早在几个月前就已自杀。陷入困境的萨姆巡官只得求助于老演员哲瑞•雷恩,一起名副其实的悲剧渐渐浮出水面。
X的悲剧 豆瓣
8.4 (13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唐诺 新星出版社 2009 - 1
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2014年3月26日 已读
2014.03.25 ~ 2014.03.26
刚看完《埃及十字架之谜》就看这部《X的悲剧》,会有深深的雷同感,好在雷恩先生的出场带来了新异性。这一部作者的废话少多了,而且我第一次那么敬佩那位凶手。
kindle 侦探 侦探小说 外国文学 奎因
埃及十字架的袐密 豆瓣
作者: 艾勒里·昆恩 译者: 莊錦樹 輕舟出版社 2002 - 7
接二連三的被害者陳屍在陽光下,兇手卻還躲在暗處..........
艾勒里.昆恩以為自己已經看遍了各種屍體,然而,如今他卻不得不承認,這三具屍體的恐怖模樣是他前所未見的。
第一具屍體被釘在路標上,第二具被吊在一個造型詭異的圖騰上,第三具被綁在一艘船艇的桅桿上。這三具屍體的共同點是:被害者的頭都不見了,身體呈T字型。
T代表什麼?是古埃及宗教的權威?是復仇者的標記?還是......
艾勒里.昆恩的一貫風格:在真相大白前,所有的線索都會呈現在讀者眼前。試試看,你是否也能根據這些蛛絲馬跡找出兇手?
2014年3月25日 已读
2014.03.23 ~ 2014.03.25 这部太牵强了,庞校长的仇敌和男仆居然都和庞校长同样体型、同样身材,老天爷是有多眷顾他啊!
kindle 侦探小说 外国文学 奎因 小说
希腊棺材之谜 豆瓣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勒里·奎恩 译者: 王敬之 群众出版社 1979 - 4
《希臘棺材之謎》爲埃勒里·奎因的名作。原名: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美国初版:Stokes,1932 英国初版:Gollancz,1932 《希腊棺材之谜》是最早被漢译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初譯本名《希腊棺材》,曾在《万象》杂志连载(1941-1943)。上海中央书店“世界名著丛书”中收录《希腊棺材 》,署名“爱雷奎宁”著,由程小青、庞啸龙翻译(此據「埃勒里·奎因作品评说」一文,但網上見到的此書書影,則係上海中央書店版,“一厚冊”,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初版,原作者署名“爱雷.奎宁”,譯者署名只有“程小青”)。大陸淪陷後出版的最早的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漢譯本爲群众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版王敬之翻译的《希腊棺材之谜》,印數甚多。
古董局中局2 豆瓣
6.9 (97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9
《清明上河图》自张择端献给宋徽宗后,辗转数十手,经历了元世祖、文宗、徽宗、明世宗、穆宗、神宗、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宣统,最终由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东北,13个皇帝曾将它视作珍宝,更吸引了近千年来无数胆大妄为的江洋大盗,拼上身家性命,要将它占为己有。它四度被收入皇宫,又四度被盗出宫,直到……
许愿从来没有想过,像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居然会和《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扯上关系,但是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