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裸猿 豆瓣
作者: [英国] 德斯蒙德·莫里斯 译者: 刘文荣 文汇出版社 2003 - 2
《裸猿》是一本惊世骇俗的学术专著,作者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他把人类称为“裸猿”作为动物来研究,其中众多内容、尤其是对人类性行为的大胆直率的研究引起巨大争议,曾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但其坦率的观点、大量事实、通俗的语言使其成为全球畅销书,发行量超过了1000万册,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该书的删节本在中国内地出版,曾经风靡了好几年。本书是再版的全译本。
本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裸猿的起源
第二章 裸猿的性行为
第三章 裸猿的育儿方式
第四章 裸猿的探究欲
第五章 裸猿的争斗行为
第六章 裸猿的摄食行为
第七章 裸猿的安抚行为
第八章 裸猿和其他动物
魔山 豆瓣
Der Zauberberg
8.0 (23 个评分)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钱鸿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1
《魔山》里我们要叙述的,是汉斯·卡斯托尔普的故事。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他个人(因为读者将会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地单纯甚至是惹人喜爱的青年),而是为了故事本身,在我们看来,它是值得大大描写一番的。不过为了汉斯·卡斯托尔普着想,我们可得记住这是他的故事,而并非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任何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好久以前,也可以说已完全是历史的陈迹,因此叙述时无疑须用事隔多年的过去时态。
2015年4月5日 已读
2015.02.05 ~ 2015.04.05
托马斯·曼的“显摆”之作,每一页都仿佛看到作者傲娇的宣言:“来膜拜我吧,看我知识多渊博!”此外,翻译得也不够流畅。《绿蒂在魏玛》我很喜欢,但《魔山》,我很不喜欢。
哲学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托马斯·曼
幽灵之家 豆瓣
作者: (智)伊莎贝尔·阿连德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 - 2
埃斯特万·特鲁埃瓦是个有志青年。因家道中落,中途辍学,在首都一家公证处当上一名书记员,和姐姐菲鲁拉一起养活年迈多病的母亲。一天,他偶然遇见瓦列家族的俏姑娘罗莎。为了能和罗莎体面地结婚,他抛下母亲和姐姐,只身去到荒无人烟的北方开采金矿。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攒下一大笔钱。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从首都传来的噩耗:罗莎误饮毒酒,身遭不测之祸。埃斯特万悲痛万分,赶回首都。为罗莎送葬后,他决定到父亲遗下的三星庄园了此一生。当他到达农村时,庄园里一片破败景豫。在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协助下,埃斯特万着手重整家业。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三星庄园终于振兴起来,成为那7带的“模范庄园、随着事业的发达,埃斯特万越来越专横,宜发展到强奸妇女,连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妹妹也鹰蹂躏。另外,他还结识了当地的妓女待兰希托·索托,并赠给她60比索,帮她去首都谋生。后来,母亲病危,埃斯特万回到首都。遵从母亲临终遗言,他又到瓦列家中,向瓦列夫妇的个女儿克拉腊求婚。那年,克拉腊已经是个19岁的大姑娘了。从小,她就显出许多不同常人的地方。她具有意念致动功能、超感官能力,善卜吉凶祸福,能与幽灵交往。埃斯特方和克拉腊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名叫布兰卡。有一年,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全家到三星庄园过夏天。布兰卡和佩德罗·加西亚第三——即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儿子——相遇,并结成密友。接着,克拉腊再次怀孕,生下一对孪生兄弟:海梅和尼古拉斯。此后,埃斯特万的生意日益兴隆。他以保守立场涉足政界,在家庭生活中也成了说一不二的专制家长,与克拉借之间产主裂痕。布兰卡在和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频繁接触中渐渐萌生爱情。但埃斯特万对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叛逆精神极为不满,坚决不许他们接触。此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全国居民死伤无数。埃斯特瓦波倒塌的房屋压得骨断筋折。幸赖老佩德罗·加西亚——即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父亲——用土法医治才得死里逃生。地震后,埃斯特万依然以自我为中心,性情越发暴躁。夫妻间的裂痕日益加深。不久,老佩德罗·加西亚去世了。在送葬人中有个行动诡秘的神父。他鼓动雇工在大选中投社会党候选人的票,还在河边与布兰卡多次幽会。原来他就是佩德罗·加西亚第三。此事被一个名叫让·德·萨蒂尼的“法国伯爵”告发,埃斯特万一怒之下打了妻子和女儿,还找到木场,用斧头削去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三个手指。克拉腊忍无可忍,带着女儿返回首都。布兰卡怀孕迹象日益明显。为了遮盖家丑,埃斯特万强令布兰卡嫁给“法国伯爵”,并让他们到北方一个荒凉省份过活。“伯爵”大搞走私文物、倒卖干尸的活动,而且是个性变态者。布兰卡无法忍受,才逃离夫家,赶回首都,刚进家门就生下女儿阿尔芭。此时,海梅已从医学系毕也养成了扶危济贫的习惯。尼古拉斯终日闲荡,异想天开,学会些玄妙的玩意儿。阿尔芭七岁那年,克拉腊离开人世。特鲁埃瓦家族陷入一片混乱。尼古拉斯为抗议父亲的专横行为,赤身露体在大街上示威,终被父亲送往国外。海梅和社会党交往密切,结识了民间进步歌手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相社会党推出的总统侯选人。帝兰卡和旧情人佩德罗·加西亚第三频繁幽会。特鲁埃瓦家族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阿尔芭18岁进入大学学习,认识了激进的革命青年米格尔,她出于对米格尔的爱情,开始参加学生运动。总统大选来临,社会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最后,社会党联合其他左派力量在大选中获胜。为了打击左翼政府,右派势力制造经济恐慌,引赵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土改中,三星庄园的土地分给了雇工。埃斯特万带领几名打手赶往庄园,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结果反被雇工扣留为人质,布兰卡找到当了政府部长的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经过一番交涉才把人质救出。右派势力未能用和平手段推翻合法政府,军人遂发动了军事政变。政变中,总统壮烈牺牲,海梅和一批总统的追陋者被军人抓住,受尽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埃斯特万·特鲁埃瓦本以为经过政变,政权会落人他和其他支持政变的大资本家、大庄园主手中。不料,军人上台是要自己执政。埃斯特瓦得知海梅遇害,才下决心凭借朋友的关系把佩德罗·加西亚第三和女儿布兰卡偷送到一个北欧国家。阿尔芭坚决反对军事政变。她竭尽全力救助受到迫害的人,还把过去偷藏的武器提供给担任了游击队领导人的米格尔。一天,警察闯进了特鲁埃瓦家,当着老人的面抓走了他唯一的亲人阿尔芭。阿尔芭在狱中受尽百般忻磨。一个名叫埃斯特万·加西亚的上校对她尤其狠毒。原来此人正是埃斯特万在三星庄园强奸民女种下的孽根。他借政变成功之机,在阿尔芭身上公报私仇。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四处求情,希望救出阿尔芭。但处处碰壁,毫无结果。有一天,米格尔突然来到特鲁埃瓦家中,告知他:惟有和军事当局保持微妙关系的名妓特兰希托·索托才有办法搭救阿尔芭。埃斯特万拢到年轻时的旧相好,向她苦苦哀求,特兰希托·索托答应帮忙,以报答当初埃斯特万赠给她50比索的恩情。阿尔芭获救后,回到家中。祖孙相见,悲喜交集。
阿尔芭找出外祖母的生活记事簿,整理出恃鲁埃瓦家族的兴衰史。埃斯特瓦作为当事人,表白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想法。由此诞生了这部《幽灵之家》。最后,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在孤寂中溘然长逝。
2015年4月3日 已读
2015.03.26 ~ 2015.04.03
粗陋又华丽,粗犷又细腻,还将家事同国史结合得这么好,很有大家风范。可惜,书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塑造都胜过克拉腊、布兰卡和阿尔芭这三代女主角。
kindle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化
观念的水位 豆瓣 Goodreads
8.2 (205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1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2015年3月25日 已读
2015.03.20 ~ 2015.03.25
算是“小书”,轻快而不浅薄,虽然没有《民主的细节》那样的惊艳,但还是挺有可读性的,值得一看。
kindle 中国 人文 刘瑜 政治
教父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father
8.8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奥·普佐 译者: 姚向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4
“为了正义,我们必须去求唐・柯里昂。”向唐•柯里昂求助的人,希望从不会落空。他说一不二,不许空头支票,他是黑手党的教父,他主宰着纽约的地下世界,他是弱者的守护神。你只需要拿出真诚的友谊,就能够得到他的庇护。唐的家族拒绝染指毒品生意,遭到其他黑手党报复。唐•柯里昂受到重创,但是苦难使他和儿子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让家族变得更加强大。小儿子迈克尔•柯里昂在危机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他选择了家族、荣誉和责任,他为兄弟复仇、为家族清理门户,成为家族的继承者,成为新的教父。面对无法摆脱的宿命,你需要《教父》的指引。这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绝对公平。
2015年3月13日 已读
2015.03.01 ~ 2015.03.09
以前看过译林版的,两边翻译得都很流畅,不过这一版感觉流畅过了头,稍微有点缺少硬度,黑帮的粗糙质感被温婉到甚至有些雅致的文笔消磨殆尽了,有时甚至有种看网络小言的感觉……
kindle 亲情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巴黎烧了吗? 豆瓣
Is Paris Burning?
8.6 (47 个评分) 作者: [美] 拉莱·科林斯 / [法]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者: 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 本书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 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他们在作品的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他们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八百多人,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或者所谓纪实小说),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2015年3月1日 已读
2015.02.11 ~ 2015.03.01
战争中平凡的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最是动人。翻译得不算流畅,但却很奇异地非常够味。
kindle 历史 外国文学 战争 文学
People Like Us: Making 'Philadelphia' (2003) 豆瓣
导演: Jeffrey Schwarz
10 years after the release of "Philadelphia", director Jonathan Demme, Tom Hanks, Denzel Washington and others discuss about the making of that film and it's important legacy through the years of being the first mainstream Hollywood film about dealing with the topic of Aids, revealing its impact on culture and society. Cast and crew talk about the inception of the project, the making of it and curious stories about one of the greatest hits of 1993.
2015年1月6日 看过
2015.01.06
有笑有泪,有惊叹和感动,一部伟大电影的诞生,来自才华、努力,来自责任感和怜悯心,来自对无数在更好的世界出现前死去的人们的缅怀,以及对他们所奉献的一切的感激和珍视。
TomHanks 泪奔 电影制作 社会 美国
六度空间 (2006) 豆瓣
Six Degrees
导演: Jace Alexander / John Fortenberry 演员: 布丽姬·穆娜 / 埃丽卡·克里斯滕森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真的互不相干吗?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某一个动作是不是会影响你的人生呢?你所做的决定是不是也同然干扰到其他人的生活呢?有一个让人惊奇的说法就是,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度里,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靠着由六个人组成的链条紧紧相连。 故事讲述了互不相识的几个人之间的链条机制。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主人公。Laura这个单身妈妈是链条的开端;Whitney是个靠自己双手成功的女人,但是却怀疑自己的男朋友出墙;Steven是个摄影艺术家;永远逃不出罪犯哥哥阴影的Damian;Mae是个拼命隐藏过去的女孩;链条的末端是Carlos,一个永远搞不清自己情况的好人。 Lost和Alias的制作人创造了关于陌生人之间互相纠缠的迷人故事。故事证明了你的未来也同样受到5个人以外的冲击。这六个人过着自己普通的生活,但是从没意识到生活深深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心一意的铺垫着自己的幸福却穿梭在他人的生活里,究竟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在芸芸众生当中,每一个人都与任意一个其他人相连结。只要这种"六人链"持续下去,我们就和全世界所有人连在一起。
《六度连结》的故事是从情绪低落的单身母亲Laura开始的,她的"六人链"首先触及了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但是却被男友欺骗的Whitney;然后入链的是Steven,一个自认为失去了灵感的摄影艺术家;接下来是Damian,他无法摆脱罪犯兄弟的阴影;第五人是竭力隐藏不光彩往事的姑娘Mae;最后一个加入圈子的是Carlos,他是个好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会和这些人产生交集。
这六个完全不同背景的陌生人还像以前一样过着自己正常的生活,并未察觉相互之间已经产生了某种影响。他们就像置身于一张神秘的大网之中,总是同时发生非常巧合的事情,把他们与那些可能永远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越拉越近。甚至是一个不经意作出的小小决定,看起来也像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究竟是什么在指引我们,在推动世界前进,让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复杂?
Lost和Alias两部著名电视剧的制片人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关于陌生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纽带关系的电视剧试图向我们证明: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随便五个人就能永远改变你的未来。
2015年1月5日 看过
2014.12.23 ~ 2015.01.05
很不错的剧,精致、正派,有戏剧性又不冷血,每个角色都生动鲜活,被砍实在可惜。
ABC CampbellScott JoshCharles 友情 悬疑
夜行观览车 豆瓣
夜行観覧車
6.8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凑佳苗 译者: 闫雪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
城市里最高级的住宅区发生一起命案——男主人弘幸在自己家中被杀害,而最大的嫌疑人竟是一向温雅娴淑的女主人淳子,更加蹊跷的是,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他们的儿子,就读名校并有着明星般面容的慎司在案发后即下落不明。看似完美无缺的“幸福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透过案发家庭各个成员及众邻居的告白,这起命案的真相一点一点被拼接完整,逐渐清晰……
2014年11月24日 已读
2014.11.21 ~ 2014.11.24
又是一部湊佳苗“骗钱”的作品,内容实在很水,当然,心理描写还是比较细腻的(90%以上的篇幅都是心理描写,不细腻才怪了),但真的很缺乏现实感和可信度。
kindle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心理
白鹿原 Goodreads 豆瓣
9.1 (166 个评分) 作者: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9
This is a splendid saga of Guanzhong Plain as well as a colorful painting scroll of Chinese village. Bai Jiaxuan, the protagonist marries six wives who all died. This weird destiny indicates ill omen. Two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put on soul-stirring plays for ruling White Deer grabbing geomantic field, taking honey-trap for malevolence, dutiful son becoming gangster, kind father-in-law killing his daughter-in-law, struggles of brothers, lovers becoming enemies...Great Revoluti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ree-year civil war...The place changes dramatically-time changes, enmity of family and nation are entangled and complex. The revenge wrongly go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antique soil is trembling in the throes.
2014年11月21日 已读
2014.11.12 ~ 2014.11.21
可能是期望值过高了,感受得到作者的用心与诚意,但写作技巧方面离“大家”还是有明显距离,至少个人认为那极度频繁的插叙、倒叙体现出的松散与随意并不符合全书的基调与风格,显示出的是作者在全局观与总体架构上的不足,而不具有任何形式上的美感。此外,越到后面,“概念先行”的感觉越是强烈,人物沦为作者排布情节、设置场景的工具,不无遗憾。本书的创作意图很明显是“以小见大”的,由局部区域个体的命运看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变迁,甚至是历史发展规律,但可惜,主要“个体”的塑造并不很成功,只有小娥的真实与鲜活是个例外。总体感觉:作者很不容易,但书还可以写得更好些。
中国 中国文学 人性 历史 小说
赎罪 豆瓣
贖罪
7.3 (56 个评分) 作者: [日] 凑佳苗 译者: 贾朝勃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4
盂兰盆节期间,小学放假,人去楼空,只有十岁的惠美理和四个女同学一起在校园的角落玩球。一个男“校工”来请求帮忙,单独带走了惠美理。四个女孩毫无怀疑,等前去寻找时,却发现惠美理已遭凌辱杀害。
面对惠美理的母亲麻子和警察的询问,四个受到巨大惊吓的女孩怎么也不能清楚地回忆起男子的长相,案件陷入僵局。麻子伤心欲绝,威胁四个女孩:在诉讼时效内,你们必须找出凶手!否则,就必须赎罪,直到我满意为止! 麻子的威胁如同恶毒的咒语,彻底改变了四个女孩的人生轨迹,渴望赎罪的青春在恐惧与罪恶感中黯然凋谢……
破窗 豆瓣
8. The Broken Window (2008)
6.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弗里·迪弗 译者: 安芳 译林出版社 2010
亚瑟·莱姆因被指控犯下一级谋杀罪而被捕,著名刑事专家林肯·莱姆率队调查此案。很快,一连串案情极其相似的奸杀案浮出水面。在这几起案件中,尽管犯罪现场铁证如山,犯罪嫌疑人却都宣称自己清白,而且对罪案一无所知。莱姆的破案小组渐渐发现,有人在利用高科技进行身份窃取和数据篡改,以嫁祸于人。真凶在得知破案小组人员的身份后,开始进行疯狂反击……
东京空港杀人案 豆瓣
東京空港殺人事件
6.7 (9 个评分) 作者: (日)森村诚一 译者: 叶荣鼎 群众出版社 1999
简介泄底,已删除
2014年8月28日 已读
2014.08.26 ~ 2014.08.28
实在是太普通了,结构框架、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诡计构思乃至文笔本身,全都乏善可陈,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那么出名。
kindle 外国文学 小说 推理 文学
单恋 豆瓣
片想い
7.6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赵峻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0
一个深藏内心的秘密究竟有多大杀伤力?
哲朗与美月久别重逢,十年前的一夜缱绻如在昨日,但眼前一切恍若隔世:昔日风姿曼妙的她,如今形容举止竟全如男子!更令哲朗震惊的是,她自称刚杀过人,并爆出一个更大的秘密。
哲朗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旋涡,越卷越深。他猛然发现,美月及那起命案的真相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本书从一起命案切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复杂心理纤毫毕现,将一批多被世人忽视的边缘人的惨烈挣扎刻写得惊心动魄,悲凉命运令人神伤,曲折情节一唱三叹……
现在的我,会尽量写出即使不爱推理小说甚至不喜欢阅读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有趣的作品。——东野圭吾
2014年8月20日 已读
2014.08.17 ~ 2014.08.20
这是一个我所不了解的群体,作者写得很来劲,大段大段的心理剖析却让我有隔靴搔痒之感,总觉得作者或许对这个群体有较我为多的认识,但对于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其实他的认识恐怕也相当有限。人人都是一座孤岛。
kindle 东野圭吾 伦理 友情 外国文学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2012) TMDB 豆瓣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8.1 (27 个评分) 导演: 米拉·奈尔 演员: 里兹·阿迈德 / 凯特·哈德森
其它标题: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 我不是拉登(港)
拉合尔市集的一间茶馆里,巴基斯坦男子跟美国陌生人叨叨述说自己的故事。当夜越来越深,男子的故事渐渐透露出,两人的相遇或许并非偶然……
来自巴基斯坦没落家族的成吉思,曾经努力编织美国梦,而他也的确拥有了许多移民梦寐以求的生活: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被曼哈顿的顶尖财务顾问公司招揽,跟气质高雅的富家女谈恋爱,挤身纽约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出身的他悄悄以为,命中注定他就是要过这样的生活。然而,九一一恐怖攻击之后,什么都变了。成吉思陷入剧烈的挣扎──周遭的世界、自己深爱的女人、内心的自我认同,所有的一切开始分崩离析,而一些过去从没注意过、潜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东西开始涌出。
天空之蜂 豆瓣
天空の蜂
作者: 東野圭吾 译者: 王蘊潔 皇冠 2013 - 2
東野圭吾:若被問起「到目前為止,哪部作品讓你投入最多信念和心血?」我想應該就是這本書了!
最發人深省的東野式預言!入圍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日本熱賣突破70萬冊!
限時五小時,
一場以全國人民為「人質」的空前豪賭!
錦重工業開發的軍用直升機被劫持了!無人駕駛的機上除了大量炸藥,就只有一名九歲男童。署名「天空之蜂」的歹徒遙控直升機,在核子反應爐上方盤旋,威脅若不立刻停止全國核電廠的運作,就會讓直升機展開恐怖攻擊。空前的國家危機,透過電視台直播,恐慌開始擴散。只有五個小時的時間,面對全體國民被當作「人質」,政府卻做出了殘酷的決定……
【資深新聞評論員】范立達 專文導讀!
【推理評論人】冬陽、【作家】南方朔、【自由作家】馬西屏、【推理評論家】藍霄、【作家】羅毓嘉 絕讚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整部小說就像一齣節奏明快的好萊塢式動作片,在充滿緊張、刺激的情節下展開。日本防衛廳、核電廠員工、警探及美女等角色一一登台,場面浩大,出場人物眾多,在東野圭吾的創作生涯中,實屬罕見……他在書中除了探討核安問題外,同時對校園霸凌、民眾對公共政策的疏離感等社會現象多所著墨。顯然,東野圭吾在創作這部小說時,是充滿野心的。《天空之蜂》除了結構龐大外,看得出來,東野圭吾也希望將他關注的社會問題盡可能地一網打盡,全數呈現在讀者眼前。
【資深新聞評論員】范立達
2014年8月16日 已读
2014.08.13 ~ 2014.08.16
题材、主旨、情节设定都很不错,但写作方面有个很大的问题:东野将太多本该只存在于作者笔记本上的内容一股脑地塞进了小说里,导致大量与情节关系不大的工程方面的背景介绍消磨读者的耐心。或许是作者太想让读者知道自己为这本书付出了多少心血了……可以理解,但并不认同。
kindle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悬疑
白夜行 豆瓣 Goodreads
白夜行
8.9 (93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姿君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2014年8月8日 已读
2014.08.05 ~ 2014.08.08
雪穗童年的遭遇确实非常不幸,但这不应也不能成为她冷血地轻易毁掉无数身边人的生活的理由、借口、挡箭牌。对于豆瓣内容简介里那句“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我只想回一声:“呸!”相比小说,电视剧版实在是温柔善意太多了……
kindle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心理
幻夜 豆瓣 Goodreads
7.0 (249 个评分)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译者: 李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9
《白夜行》姊妹篇 2004年入围第131届直木奖
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她的魔性?
是什么样的幻影,操纵着他的灵魂?
我们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有如白昼,那也仅是假象。
就算与你共度的每个夜晚都是幻夜,我也愿为你化身为影,至死不渝!
地震之后,宛如人间炼狱的断壁残垣中,水原雅也借机杀了舅舅,却被一神秘女子当场目击,她答应为水原终生保守秘密。
他们相偕前往东京,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从此再无一丝太阳的无边幻夜:凡是接近过她的人,都遭逢厄运;凡是触碰过她过去的人,都不知所踪……
她,到底是谁?
黑笑小说 豆瓣
黒笑小説
7.5 (9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7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直木奖得主、“2009年度日本最受欢迎作家”、当今日本书市第一人——东野圭吾的短篇小说集。
在东野圭吾的所有作品中,《黑笑小说》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反讽奇书,令人拍案叫绝,由《又一次助跑》、《过去的人》等13篇短篇小说组成,出版后在日本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东野圭吾“千面写手”的功力在本书中展露无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笔端驰骋,不同领域、差别极大的题材信手拈来,嘲讽揶揄拷问人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辛辣幽默中透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性的执著拷问,笔走龙蛇戳穿世人假面,皮里阳秋挑战讽刺极限,一幕幕人间大戏令人捧腹,发人深思……
《又一次助跑》:这已经是作家寒川心五郎第五次入围灸英文学奖了,编辑们陪他一同在酒吧等候消息。大家都明白寒川依然希望渺茫,不料却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东野圭吾力压村上春树等大腕,荣获日本“年度最受欢迎作家”第1名
★天王作家东野圭吾颠覆力作 “毒舌三部曲”系列之1
★中文版系列销量超过120万册
★我一直都处于不安的状态。每部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从既有的自己中采撷一部分创造出来的,都有我的影子投射其中。——东野圭吾
★比起直接的“诡计”或“讽刺”,我对由之而来的“疼痛”更有意识。在写讽刺的时候,不能忘了要经常抱着“注入自戒的念头”这样的想法。——东野圭吾
★要反讽或嘲笑什么,不管在哪里都要让人感觉到一种恶意,这就是所谓“诡计”。没有意味的嘲笑或反讽没有意思。——东野圭吾
★自称“写书20年,有14年卖不出去”的东野圭吾经常有意识地与世俗保持一定距离,冷静地审视,对所有人都心存怀疑。本书正流露出他孤独的呼喊。——奥田英朗(直木奖得主)
湖边凶杀案 豆瓣
7.3 (7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赵博 海南出版社 2007 - 11
四对带着孩子到湖边参加升学集训的夫妇,还有一名尾随而至的年轻女子,深夜,女子惨遭杀害。她是谁?凶手又是谁? 妻子说:“是我杀的。”——丈夫的情人死在了湖边的别墅里。这是发生在有四个家庭参加的升中学考试集训中的事。他们为什么竭力掩盖凶手的犯罪真相?但是,事件的前后总难免会露出不自然的痕迹。真相到底如何?结局正向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 在揭开凶杀案的谜团时,也揭开了一个人性的疮疤……
真正线索并不在于命案的现场,而是藏在前前后后的人物互动之中,藉由那些外表光鲜而内部病态的社会关系,引发出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这部作品不是纯粹的本格作品,但影响不是很大。
结局的意外性是东野作品的签名性标记,这部作品的意外性并不十分构成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