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冰岛渔夫 菊子夫人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皮埃尔·洛蒂 / [法国] 皮埃尔·洛蒂 译者: 艾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
《冰岛渔夫菊子夫人》是法国近代著名作家皮埃尔·洛蒂的传世之作,《冰岛渔夫》描述的两对恋人扬恩和梅维尔以及西尔维斯特和扬恩的妹妹都是布列塔尼的淳朴渔民。西尔维斯特应征入伍,在战场上受伤后死去。扬恩与梅维尔虽然经过波折后成为眷属,但结婚仅六天扬恩即出海捕鱼,不幸葬身海底。洛蒂在本书中描写了大海的无情,普通人的不幸,使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菊子夫人》是洛蒂的又一部力作,主要描绘日本这个岛国的山川之美以及这个民族的气质、情趣和风俗习惯;菊子则是一个被外国军官租用的可怜女性;世界著名歌剧《蝴蝶夫人》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
2016年12月24日 已读
2016.12.11 ~ 2016.12.23
写得应该是不错,译笔也很优美,无论是《冰岛渔夫》的诗意唯美,还是《菊子夫人》近乎纪实的白描风格,都极具文学性。尤其喜欢那句“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几乎是没有爱情的”。不过,作为东方人,看到作者用那样毫不掩饰的鄙视和轻蔑来描绘东方人,心里总不会很舒服的。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化 文学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0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2016年12月11日 已读
2016.12.05 ~ 2016.12.10
写得很动情,甚至令人不忍卒读,但作为商品,本书比龙应台以前的作品“水”很多。此外,我个人不是太能接受把临终的父母入书挣版税的做法,感觉是对最沉重的亲情的亵渎,因为“有些回忆,应该只留给自己”。
中国 亲情 人文 家庭 散文
金翅雀 豆瓣
The Goldfinch
8.0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唐娜·塔特 / Donna Tartt 译者: 李天奇 / 唐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使我们更接近真实与美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由于父亲早已遗弃他们母子,西奥只能寄住在有钱的同学家。陌生的环境令他不知所措,崭新的人际关系令他倍感挫折,但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失去母亲的伤痛。
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唯一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成年后的西奥游走在名人画室和自己工作的古董店之间。他并未与这个世界变得亲近,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处于一个正在逐渐缩小的危险的圆圈中心。
《金翅雀》由美国著名女作家唐娜•塔特耗费十余年时间创作,一部会让你挑灯夜读、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伟大小说。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普利策奖获奖小说
美国文学女神唐娜·塔特万众瞩目的大师级巨作
——————
•唐娜•塔特凭借《金翅雀》入选《时代》“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作者唐娜•塔特与莫迪亚诺、昆德拉等同时位列《费加罗报》年度作家
•安德鲁•卡内基杰出小说奖
•美国书评人奖短名单
•百丽女性小说奖短名单
•希拉里•克林顿推荐书目
•版权售出32个国家或地区
•销量超300万册
•出版三年,仍位居《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
•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畅销书
•《每日野兽》年度20部“好书中的好书”第2名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5部小说第3名
•《卫报》年度6部最佳小说第1名
•《书页》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科克斯评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经济学家》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北美时尚快报》年度图书
•巴诺书店年度最佳小说之一
•《傲骨贤妻》第六季第四集致敬书目
•《饥饿游戏》电影公司取得版权,即将改编成电影或迷你剧!
•斯蒂芬•金,村上春树,希拉里•克林顿,李•佩斯……从作家、政治家到演员,众多名人一致追看
•美国亚马逊有史以来评论数最多的20本书之一
——————
媒体推荐
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有人对小说失去兴趣,这本书会让他再次产生对小说的爱。最后几页表达的思想严肃、宏大、复杂,但作者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
——《卫报》
一部现代史诗,一场旧式朝圣……带枪的狄更斯,嗑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玩古董的托尔斯泰。如果这部小说还不能为塔特赢得主要由男人组成的美国伟大小说俱乐部(约翰•斯坦贝克,哈珀•里,菲利普•罗斯等),那我们应该关闭这个俱乐部,再开个世界伟大小说俱乐部,因为这本书完全配得上这个名头。
——《泰晤士报》
很难说明《金翅雀》对作为读者的我产生了多大影响,以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影响。我一向喜欢“好男孩和妈妈”的故事,所以读到十三岁的西奥用残忍而美丽的文笔讲述他深爱的母亲在爆炸中丧生、他的命运被改变,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场景转换时,我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怪诞、悲伤、虚弱、酗酒、且经常干些小坏事的西奥的模样扎根于我的心里。不过,这本引人入胜的七百多页大书不止讲了悲剧和失去,还是一部关于失踪名画的盘子铺得很大的神秘小说,一部关于友谊、艺术和表象的沉思录。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生活的编年史:有时恢弘,偶尔紧张但总是感人。
——美国亚马逊编辑月度推荐
唐娜•塔特的最新小说英文版有784页,但整本书的叙述有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迷人的急迫感,和作者另一杰作《校园秘史》一样悬疑性十足。
——《出版人周刊》
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大长篇锐利、无畏、引人入胜、迅速,情节如巨蟒盘绕,细节清晰绵密,感情丰沛纠结,焦虑渐渐加深,无穷无尽……深刻检视了幸存的神秘和忧伤,美和沉迷。
——《书单》
一部凶猛的杰作。
——《华盛顿邮报》
耀眼夺目……这部令人着魔的交响乐似的小说汇集了塔特女士所有的叙述才能,读这么一本书会获得巨大的喜悦。
——《纽约时报》
《金翅雀》完全是关于艺术的一本书,我们从读第一页起就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唐娜•塔特:快速的情节,优雅的文笔,仿佛正在纸页间呼吸的人物,引人入胜的完美场景……欢乐与悲伤存在于同一瞬间,整本书会久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名利场》
一部期待已久的优雅沉思录,关涉爱,回忆,和艺术迷人的力量……宏大,自信,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一部杰作,值得我们等这么久。
——《科克斯评论》
这是一部经典,你如果没读过,读吧。你如果已经读过,再读一遍。
——《今日秀》
——————
名人推荐
唐娜•塔特的《金翅雀》读了就停不下来。
——李•佩斯(Lee Pace)
唐娜•塔特女士的书我也喜欢,新作《金翅雀》最好看。和她也聊过不少,是位相当风趣又有魅力的女性。
——村上春树
《金翅雀》是每十年才会出现几部的那种珍品,这部璀璨的文学作品直抵心灵和意识的深处……唐娜•塔特的这部小说太特别了。
——斯蒂芬•金
我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堆我正在读的或者希望能马上读的书,一般我会同时读好几本书。我正在读的是唐娜•塔特的《金翅雀》、玛娅•安琪罗的《妈妈和我和妈妈》和哈兰•科本的《想念你》
——希拉里•克林顿
一部优美的成长小说,一本直抵内心、能引发强烈共鸣的书,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男孩和一幅躲过劫难的名画的故事,人物刻画细致鲜活。
——普利策小说奖授奖词
你该把阅读《金翅雀》作为家庭作业。
——戴恩•德哈恩(Dane DeHaan)
去年每个人都在谈论这本书,现在你也可以读了。
——弗洛伦斯•韦尔奇(Florence Welch)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金翅雀》,非常喜欢。唐娜•塔特创造的人物非常丰富,情节也很吸引人。
——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
你读过《金翅雀》吗?那本书写得太美了,完全是关于艺术和生活的。
——《傲骨贤妻》第6季第4集
我真嫉妒那些比我早读到这本书的读者,因为他们比我早享受到西奥这个人物和他的奇妙旅程。
——萨拉•杰西卡•帕克
2016年11月25日 已读
2016.11.15 ~ 2016.11.25
写得确实好,敏锐、细腻、真诚。我更喜欢童年在纽约的部分,孩子的孺慕与孤独令人心碎。后面的拉斯维加斯少年、纽约青年和荷兰冒险部分也很好,但于我缺了那种亲近感,只能纯理智地去欣赏、品读了。
kindle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菊与刀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丝·本尼狄克特 译者: 北塔 上海三联书店 2007 - 11
揭示日本人的性格隐秘,了解日本文化的最好读本。
小鞋子 (1997) Eggplant.place TMDB IMDb 豆瓣
بچه های آسمان
8.9 (676 个评分) 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 演员: 默罕默德·阿米尔·纳吉 / 法拉赫阿米尔·哈什米安
其它标题: 천국의 아이들 / 運動靴と赤い金魚
家境贫寒的男孩Ali(Amir Farrokh Hashemian)帮妹妹Zahra(Bahare Seddiqi)取修补好的鞋子时,不慎将鞋子弄丢,为了不被父(Mohammad Amir Naji)、母(Fereshte Sarabandi )责罚,他央求Zahra暂时保密,说两人可以替换着穿他的鞋子上学,并答应一定会帮她买双新鞋子。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亲进城打工挣的钱帮Zahra买双新鞋,父亲的意外受伤打消了他的美梦。看到全市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时,Ali决定参加比赛,但是他错过了报名日期。几经哀求,老师(Dariush Mokhtari )破例让实力出众的Ali参加了比赛。比赛场上,Ali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2016年11月22日 看过
2016.11.21
小孩子的善良,真是这世界上最纯真的东西了。小孩子的苦难,也是这世界上最令人不忍的东西。
亲情 伊朗 儿童 电影 社会
白色巨塔 (2003) 豆瓣 TMDB
白い巨塔 Season 1 所属 : 白色巨塔
9.6 (499 个评分) 导演: 西谷弘 / 河野圭太 演员: 唐泽寿明 / 江口洋介
财前五郎(唐泽寿明 饰)和里见修二(江口洋介 饰)是同期实习的医生,但二者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财前凭借高超的个人技术成为了外科部实际上的第一教授。财前的咄咄逼人让即将退休的第一外科教授东真藏(石坂浩二 饰)感到威胁,东教授决定另立他人。因此极具野心的财前寻求其岳父— —财前妇产诊所院长财前又一(西田敏行 饰)和第一内科教授鹈饲(伊武雅刀 饰)的帮助,通过贿赂和拉帮结派,历经波折,最终获得了第一外科教授的职位。而他的同期,第一内科助教里见却是位实事求是,热心研究的学者。二者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最后不同的命运。位高权重的财前终于到达梦想的高处,却发现不胜寒风,悲剧也因此上演。
本剧改编自山崎丰子的同名巨作。号称“日本国民级小说”。前后经历过五次翻拍,数次被搬上荧屏。内容直指医院的黑暗面,时隔多年,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我在伊朗长大 豆瓣
Persepolis
9.4 (61 个评分) 作者: 玛赞·莎塔碧 译者: 马爱农 / 左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
伊朗,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长期以来人们谈起她总是将之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作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作者出身豪门,以当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为背景,用客观的眼光叙述了国王被推翻、两伊战争等事件。伊朗的政治、历史、文化也随这个女孩的成长经历以及那黑白分明、质朴有力的有版画感的图画,走近了读者,震撼人心。出版后,先后获得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最佳漫画奖,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拍成动画片后,入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第33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六大奖项提名,并获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本次将原来的四册合为一本出版。
新月佳人 (1997) 豆瓣
The Moth
导演: Roy Battersby 演员: Jack Davenport / Juliet Aubrey
其它标题: The Moth
故事发生在1913年的英国,罗伯(威廉·加米那拉 William Gaminara 饰)是一名木匠,虽然年纪轻轻,却拥有着横溢的才华和无量的前途。离开了封闭偏僻的家乡,罗伯满怀着对未来的希冀来到了叔叔的家具厂工作,然而,在那里生活的日子却并不能令罗伯开心起来,因为叔叔的性格十分固执,两人之间常常爆发激烈的争吵,不仅如此,罗伯脾气怪异的表妹亦常常找罗伯的麻烦。
之后,罗伯离开了叔叔的家具厂,来到了声势浩大的托曼家替他们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托曼家的两姐妹莎拉和米莉,在相处的过程中,三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一段纠葛的恋情,面对两位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子,罗伯不知该如何选择。
2016年10月23日 看过
2016.10.23
其实按原著的体量和那细腻的风格,拍迷你剧最合适,电视电影的篇幅太不过瘾了,另外不该把女主角的名字由Agnes改成那么普通的Sarah。片子保留了原著所有的狗血桥段,但感情刻画未免变得粗线条了。好在有JD,他演Robert实在太过斯文俊秀了,但真的好讨人喜欢呀!
JackDavenport i&i 人性 文学作品改编 爱情
慢性 (2015) 豆瓣 TMDB
Chronic
5.8 (9 个评分) 导演: 米歇尔·弗兰克 演员: 比茜·图诺克 / 蒂姆·罗斯
其它标题: 크로닉 / Chronic
讲述一名临终护理护工戴维的三段经历:给中风的前建筑师看片子,帮癌症晚期的独居女人安乐死,以及和儿女之间的情感羁绊。一丝不苟、高效、热爱工作的他建立了超出医患间的关系,并和他的病人们创造了真正的私人空间,但在私生活中,他低效、笨拙并腼腆,他就像病人们需要他那样需要他们。
The Moth 豆瓣
作者: Catherine Cookson
When Robert Bradley gave up his job in the Jarrow shipyards to work at his uncle's old-established carpenter's shop in a small village, he found that life with domineering Uncle John did not always prove easy. As a diversion, he began exploring the Durham countryside and it was there that he had his first strange encounter with Millie, the ethereal girl-child whose odd ways and nocturnal wanderings had led to her being known locally as 'Thorman's Moth'.
The time came when a dramatic turn in Robert's affairs brought him into a close involvement with the Thormans of Foreshaw and especially with the eldest daughter, Agnes, who alone of the family loved and protected the frail, unworldy Millie. But this was 1913, and anything beyond the most formal relationship had to face the barriers and injustices of a rigid social hierarchy that was soon to perish in the flames of war.
2016年10月21日 已读
2016.10.11 ~ 2016.10.21
一个狗血而又清新的爱情故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笔触轻盈,相当细腻。故事其实很简单,但书的篇幅却并不小,读来倒丝毫不觉冗长。
kindle 亲情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发条女孩 豆瓣 Goodreads
The Windup Girl
8.7 (3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保罗·巴奇加卢皮 译者: 梁宇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7
2009 年《时代杂志》年度十大小说
2009 年《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年度科奇幻类推荐小说
2009 年《图书馆期刊》(Library Journal)年度科奇幻类推荐小说
2009 年《轨迹杂志》(Locus)年度科奇幻类推荐小说
2009 年 Barnes & Noble 书店年度最佳科奇幻小说第二名
2009 年星云奖(Nebula Award)最佳科奇幻小说得主
2010 年雨果奖(Hugo Award)最佳科奇幻小说得主
2010 年轨迹奖(Locus Award)最佳新人科幻小说得主
2010 年约翰.坎贝尔纪念奖(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得主
2010 年康普顿.库克奖(Compton Crook Award)得主
2010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参考及读者服务学会」(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Association)书单推荐最佳科幻小说
2010 年科奇幻评论网站 SF Site年度读者票选第二名
2011 年英国科幻协会奖(BSFA Award)最佳科幻小说入围
2012 年日本星云奖海外最佳长篇小说得主
近未来的世界,石化资源近于枯竭,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分崩离析,人类社会进入了严酷的后石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生物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庞大的粮食公司、种子公司所垄断。凭借它们掌握的基因修改技术,这些跨国集团获得了超越政府和国家的权力。在此之后,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和无止境的贪婪又让这些所谓卡路里巨头肆意滥用手中的技术。结果就是,基因修改生物几乎破坏了全世界的生态系统。
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泰国。由于偏僻的地理环境,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得以保持其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侥幸逃过了灭国的劫难。王室和政府仍能维持统治,而且貌似强硬,以此抗衡对此地生物资源垂涎欲滴的跨国公司。政府与公司、公司与公司、国民与外来难民,几方勉强形成了脆弱的平衡。
谁都没有想到,打破平衡的竟然是一个沦为玩物的基因修改人。这个“发条女孩”加上一个野心勃勃的大班、一个忍辱负重的难民、一个来历可疑的执法官员,在这个国家掀起了惊涛骇浪。
2016年9月27日 已读
2016.09.21 ~ 2016.09.27
内容是真的好,视野宏大、细节丰富,对基因技术泛滥后人类生存状况的生动展望令读者不寒而栗。最大的问题在于,本书篇幅相当大,但没有明确的情节线索,这很影响阅读体验。
kindle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万历十五年 豆瓣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9.1 (8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中华书局 2006 - 8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精选彩色历史图片10余幅。
故乡 (1984) 豆瓣
Heimat - Eine Chronik in elf Teilen
9.4 (7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嘉·莱兹 演员: Marliese Assmann / Eva Maria Bayerwaltes
Heimat 号称是 People’s history of Germany,现代德国的史诗,Edgar Reitz自编自导。第一部 Heimat (A German Chronicle) 1984年播出,11集,全长16小时;第二部 Heimat (The Second Heimat: Chronicle of a Generation) 1994年播出13集,全长 26小时。第三部 Heimat (A Chronicle of The Endings and Beginnings) 2004 年播出,6集全长约700分钟。
我们是恶魔 (2015) 豆瓣
Wir Monster
导演: 塞巴斯蒂安·科 演员: 梅迪·内博 / 雅尼娜·福茨
其它标题: Wir Monster / 谎言铸成大错
女儿声称将自己最好的朋友杀害,离异的保罗夫妇决心帮助女儿隐瞒一切。但女儿朋友的父亲步步紧逼,随后夫妇两人陷入了一连串麻烦之中……
2016年8月26日 看过
2016.08.24
戏剧性过强了一些,显得不够自然,但也正因为此,影片很“好看”。
人性 伦理 家庭 德国 犯罪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1970) 豆瓣 TMDB
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8.3 (50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奥·贝多利 演员: 吉安·马里亚·沃隆特 / 弗洛琳达·布尔康
其它标题: 완전 범죄 / 殺人捜査
一个道貌岸然、威风凛凛的警官因为嫉妒和侮辱而杀死了情妇,并若无其事地调查此案,后来因心虚毁灭证据。由于他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在强有力的证人面前承认了罪行。但所有同事和长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阻止他认罪,并“循循善诱”。在众人的启发和教育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清白无辜”,证明了自己是“不受怀疑的公民”。这是意大利70年代著名的政治电影,对法西斯式的政治作风和警察局内部的罪恶腐败进行了猛烈抨击,手法辛辣而不失沉稳,情节也起伏跌宕,男主角的表现更令人难忘。本片获197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16年8月21日 看过
2016.08.20
感觉有点问题,看不太懂,或者说,我的理解不断被剧情进展推翻,而剧情进展本身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不顺之处。
意大利 政治 法律 犯罪 电影
四百击 (1959) 豆瓣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Les Quatre Cents Coups
8.9 (854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皮埃尔·莱奥 / 克莱尔·莫里埃
其它标题: 400번의 구타 / 大人は判ってくれない
  特吕弗的半自传体作品,探讨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安托万(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 饰)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成长土壤。他面对着僵化保守的学校教育制度、四分五裂的家庭坏境和残酷冰冷的社会面相,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出路。他逃课,见到母亲和他人偷情,跟老师谎称母亲去世,谎言被揭穿后,他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并为了归还偷走的打印机而被警察当场抓住,带去了少管中心,但他还是在大家不留神的时候逃走了。安托万拼命往外跑,身后警笛鸣起,迷惘的安托万一直朝着大海奔跑……
2016年8月7日 看过
2016.08.06
哪怕半个世纪后观看,都会惊叹于影片镜头语言的漂亮:干净利索,意图明确,却又诗意盎然,将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实效完美融合。大人们都不坏,可就是无法给孩子他们真正想要的关爱。
亲情 儿童 友情 教育 法国
名利场 豆瓣
Vanity Fair
8.5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萨克雷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绝顶聪明。她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从寄宿学校毕业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师起步,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交际明星。这一尤物的发迹历程,在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映衬下,展现了堪称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女冒险家艺术形象。萨克雷的词锋犀利,机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书问世将近一百六十年来,一直被誉为一面讽世明镜、一部警世宝典。
惊梦美国 豆瓣
Our America
导演: 欧内斯特 R. 迪科尔森 (Ernest R. Dickerson) 演员: Josh Charles / Brandon Hammond
其它标题: Our America
2016年6月25日 看过
2016.06.25
芝加哥南部黑人贫民区的生活,如同这两个孩子说的:我们这里就好像越南,每天都生活在绝望之中。然而依旧有人走出来了,有好心人给他们机会,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始终鞭策自己保持清醒,不放弃梦想。
JoshCharles 亲情 友情 悬疑 犯罪
人生的枷锁 谷歌图书 豆瓣
Of Human Bondage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柏然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2016年6月20日 已读
2016.05.22 ~ 2016.06.17
毛姆真是很有“读者意识”的作家,能做到使作品雅俗共赏。本书写得好,译得也好,绝对值得一读。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化 文学
The Zookeeper's Wife 豆瓣
作者: Diane Ackerma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 - 10
在线阅读本书
A true storyas powerful as Schindler's List in which the keepers of the Warsaw Zoo saved hundreds of people from Nazi hands.
When Germany invaded Poland, Stuka bombers devastated Warsawand the city's zoo along with it. With most of their animals dead, zookeepers Jan and Antonina Zabinski began smuggling Jews into empty cages. Another dozen "guests" hid inside the Zabinskis' villa, emerging after dark for dinner, socializing, and, during rare moments of calm, piano concerts. Jan, active in the Polish resistance, kept ammunition buried in the elephant enclosure and stashed explosives in the animal hospital. Meanwhile, Antonina kept her unusual household afloat, caring for both its human and its animal inhabitantsotters, a badger, hyena pups, lynxes.
With her exuberant prose and exquisite sensitivity to the natural world, Diane Ackerman engages us viscerally in the lives of the zoo animals, their keepers, and their hidden visitors. She shows us how Antonina refused to give in to the penetrating fear of discovery, keeping alive an atmosphere of play and innocence even as Europe crumbled around her. 8 pages of illustrations.
2016年6月14日 已读
2016.06.01 ~ 2016.06.15
对这本书,我的感觉有些矛盾。首先是题材上,应该算是纪实文学吧,却时不时地运用论文写法,不断地引用原始资料,不断地罗列并不太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民俗学信息,导致我的阅读情绪也不断被打断,感觉作者难以有力把握材料的取舍。然后是书中的角色,动物角色明显比人物角色鲜活,路人甲明显比主人公动人,或许是作者太爱女主人公了,笔下的她都不像人而近乎神了。最后是对波兰在那段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感觉作者还是带了滤镜,毕竟事实上,普通波兰社会反犹程度令人发指。不过即便如此,读这本书时,我还是数次红了眼眶。
kindle 人性 传记 历史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