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没有了鲔鱼,没有了黄油 豆瓣
7.0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0
“今天的日本虽说是夕阳国家,就整体生活的水准而言,却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但是东京夕阳无限好,日本真正的没落是现在才开始的。”
没有了鲔鱼,没有了奶油……还有秋刀鱼;
没有了御宅族,没有了梦中企业……还有最爱的咖哩饭;
没有了小室哲哉,没有了贵族首相……但还有不谈恋爱的年轻人。
你是否曾经想过,现在的日本就是我们的未来?
在日本,小室哲哉曾经是排名第四大有钱人,后来却像乞丐一样到处骗钱,
九百万人的大阪城,搞笑艺人成为政治领袖,让人傻眼相对还是拍手称奇?
在日本,三分之一的上班族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五十个小时以上,
二分之一的大学招生人数不足,恐怕面临倒闭的危机,
过去年轻人谈恋爱比什么都重要,但在今天工作比约会重要……
在日本,新流感戒备比谁都紧张,少子化对策比任何一国都提早设想,
食物风波惹得满城风雨,企业谢罪不断上演,
这样的日本很难想象,富足成熟的社会,另一方面却残酷冷淡……
2018年5月31日 已读
2018.05.27 ~ 2018.05.31
这一本还行,算是有点内容,而且没想到会在书中看到“赵志刚”这三个字。新井的随笔不是说完全不能看,但花二十几块钱看一本十来万字的小书,其中一半还是菜名的罗列和晒幸福般的生活流水账,以我的经济实力来说还是过于奢侈了一些。这套书里感觉就《我这一代东京人》还值得一看,其余几本虽水准有高有低,但都是“不看也罢”那类的。
外国文学 政治 散文 文化 文学
伪东京 豆瓣
6.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0
2007年,日本大众选出的“今年的汉字”竟然是“伪”。
“今年的汉字”虽说是民间团体举办的半游戏式活动,但多数人共同选出来的一个汉字,每年都相当巧妙地表现出那一年的整体社会风气来。
也难怪,这一年的日本社会确实发生了太多“伪装”、“伪作”、“伪造”案件:从挂着牛肉的牌子卖了猪肉、羊肉、兔子肉的肉商起,篡改消费期限的巧克力商(北海道名产“白色恋人”)、和果子店(伊势特产“赤福”)、快餐餐厅(日本麦当劳),以及蒙混原料产地的老字号和食店(船场吉兆),直到厚颜无耻重复撒谎的官僚、政客为止,“伪”的一族席卷了日本群岛。
12月12日,日本的“汉字节”。当在北风呼啸的露天舞台上,穿着紫色法衣的京都名刹清水寺住持大笔一挥写出“伪”字之际,日本老百姓的感受好比是被老天看见了自己的愚行,大家不约而同地缩缩脖子……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豆瓣 Eggplant.place
6.8 (4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
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
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
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当年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
走向国境边界,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
花费最多机票钱,说最多外国话,多少次飞越太平洋……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
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
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
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2018年5月22日 已读
2018.05.16 ~ 2018.05.21
比《我这一代东京人》差好多呀,全程流水账,味同嚼蜡。
历史 散文 文化 文学 日本
我这一代东京人 豆瓣
7.4 (4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小津安二郎记忆里的东京,是银座服部大钟夜晚八点准时响起时,透过五丁目鳗鱼店苇门,看到的金黄色夜景。
鲁迅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夜晚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
村上春树记忆里的东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状的狭窄破烂屋子里,免费享受灌进屋子里的阳光与凉风。
老东京人记忆里的东京,是风铃、煤炭炉、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Always幸福的清贫生活。
我记忆里的东京,是在春天的东京湾浅滩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鳗鱼,是在上野公园百年木造音乐厅里,聆听来自过去的乐音。
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这一代东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着……
2018年5月17日 已读
2018.05.12 ~ 2018.05.16
小书很可爱,作者口吻轻快而真诚,内容对外国读者而言也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美中不足是编辑实在有够草率,专有名词前后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书中插图的清晰度欠奉,这么黑乎乎的一团,此时有图不如无啊!
历史 散文 文化 文学 日本
柏林谍影 豆瓣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8.7 (3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刘险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柏林墙脚下。利玛斯明白他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的谍网已彻底破裂。屈辱,挫败,颓唐,凄凉。不甘心就此失败的他,决定最后一搏,加入由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行动:深入东德,离间对手。然而,阴谋层层包裹着,一波紧似一波,让人猝不及防。他原本以为可以从寒冷中归来,却一脚踏进了刺骨的严冬……
2018年5月15日 已读
2018.05.10 ~ 2018.05.15
还是很流畅的,但到底只是勒卡雷的第三部小说,有些稚嫩,部分地方有“画公仔画出肠”的感觉。
kindle 人性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末日逼近(上下) 豆瓣
The Stand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韩劲草 等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作为斯蒂芬·金恐怖小说三部曲之一的《末日逼近》,讲述的是一种流感病毒悄悄在世界上衍生,恐怖笼罩着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世界上大部份人口莫名其妙地死去,当最后仅存的一小群人挣扎着重建文明时,恶魔把他的魔掌伸向了美洲的幸存者们……
病毒的侵袭,道路上成堆的尸体,脚下倒下去的亲人的尸首,政府的谎言和镇压,百姓的质疑和对抗,幸存人的挣扎,魔鬼的威胁……斯蒂芬·金用魔鬼般的手指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气氛,无时无刻不在震慑着读者,将读者带人惊悸和颤栗的深渊:带来上帝旨意的阿巴盖尔妈妈、弱智的汤姆、聋哑人科伦、“黑衣人”弗拉格、对弹药和武器有独特敏感性的“垃圾虫”劳埃德、患难中的斯图夫妇……一个个离奇的人物命运紧紧地攥着你的心……
《末日逼近》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城镇生活和恐怖故事的结合,故事所反映出来的人们被恐惧和死亡所缠绕的焦虑心理,普通市民与恐怖恶魔搏斗的英雄气概,使光大读者在活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因而受到了广大追求刺激和幻想者的青睐。
《末日逼近》不仅在心理上制造恐怖,同时故事的曲折离奇和小说语言的独特性也为我们展示出作者的大师风范。
2018年5月4日 已读
2018.04.18 ~ 2018.05.04
我并不怎么喜欢斯蒂芬·金,对他的一些趣味也不怎么感冒,但《末日逼近》写得真是挺不错的,尤其是那种社会学实验的感觉,很有启发。
kindle 人性 友情 外国文学 小说
欢乐之家 豆瓣
作者: 伊迪斯·华顿 译者: 赵兴国 / 刘景堪 译林出版社 1993 - 11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上流社会摧残人生与理想的悲剧。莉莉·巴特聪明美丽,她有高雅的情趣与追求,但因家庭破产而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地。莉莉决心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智慧改变自己的处境,然而由于没有金钱做后盾,她处处碰壁受挫。莉莉最后在贫困与孤独中死去,用生命换取了一身清白。
小说文笔隽永,刻画人物心里细腻深刻,堪称美国小说史上一部独具风格的名篇。
2018年4月2日 已读
2018.03.27 ~ 2018.04.02
看着莉莉一章比一章“堕落”真是令人痛心,然而她的悲剧注定无解。这样的背景怎可能安于贫穷?这样的审美怎可能忍受与劳工阶层为伴?这样的人品怎可能允许自己使用不体面的手段谋求幸福?这样的心灵怎可能享受没有爱的婚姻?放在以前,我可能会责怪那个杀人不见血的社会,但现在我明白了,莉莉最大的悲剧是她爱上了看似完美实则眼高手低、胆小懦弱、情感淡漠却还自以为是得不得了的塞尔登。莉莉是个很简单的女孩,似乎追求的是“给我钱”,实际却是彻头彻尾的“我要爱”,她可以为爱抛弃一切,但塞尔登这种人给不了爱这么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东西。
kindle 人性 伊迪丝·华顿 历史 友情
纯真年代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伊迪丝·华顿 译者: 赵兴国 / 赵玲 译林出版社 2002 - 1
《纯真年代》的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那是伊迪丝度过童年与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儿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最后嫁给波士顿的爱德华·华顿,并度过了婚后的最初几年。时隔40年后,作为小说家的她回顾养育过她也束缚过她的那个社会,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亲切的眷恋,又有清醒的针砭。
作家把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它又尖又滑,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处在塔顶,真正有贵族血统的只有二三户人家:华盛顿广场的达戈内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卢顿先生是第一任荷兰总督的嫡孙,他家曾与法国和英国的几家贵族联姻;还有与德格拉斯伯爵联姻的拉宁一家。他们是上流社会的最高阶层,但显然已处于日薄西山的衰败阶段。上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以明戈特家族、纽兰家族、奇弗斯家族为代表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祖辈都是来自英国或荷兰的富商,早年在殖民地发迹,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比如纽兰·阿切尔的一位曾外祖父曾参与过独立宣言的签署,还有一位曾在华盛顿部下任将军。正如阿切尔太太所说的,“纽约从来就是个商业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这些殷实的富商。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富有却不显贵的人们,他们多数是内战之后崛起的新富,凭借雄厚的财力,通过联姻而跻身上流社会。
时光流逝 (1992) 豆瓣
Where the Day Takes You
导演: Marc Rocco 演员: Laura San Giacomo / Dermot Mulroney
其它标题: Where the Day Takes You
2018年3月13日 看过
2018.03.12
逃家少年们的故事,拍得还蛮有味道的。他们仿佛没有明天般,活得那么恣意,又仿佛没有希望般,活得那么颓唐。你想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却问不出口,因为你知道他们心里没有答案,即便有,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有一些孩子,他们只能/只会/只愿那样生活。Dermot那么斯文,也能演街头浪子。
DermotMulroney i&i 友情 喜欢的人死了 爱情
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3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陈亚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5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恩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重返美丽新世界》结合现实,以人口膨胀、组织臃肿、独裁统治、自由理念等关键话题入手,再次诠释了虚构的“新世界”,反映了科技文明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提出了人类该何去何从的课题。在虚幻、现实与未来的交错中,不妨让我们重新回到“新世界”,再次思索科学技术的真正意义。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2018.01.15 ~ 2018.01.25
《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在不同的年龄读,感觉大相径庭,想起那句“三十岁前如果不是自由主义者,就是没良心;三十岁后如果还是自由主义者,就是没脑子”。《重返美丽新世界》其实不能被称为续集,它根本不是小说,其中的观点以现在来看,有些已经比较陈旧了,有些在逻辑上并不十分严密,但总体而言还是很有启发的。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心理学 政治
人生密密缝 (2017) 豆瓣 TMDB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8.2 (342 个评分) 导演: 荻上直子 演员: 生田斗真 / 桐谷健太
其它标题: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 当他们认真编织时(港/台)
友子(柿园玲佳 饰)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母亲常常徘徊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每天都喝到深夜才回来,友子虽然年幼,却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某日,母亲在丢下了生活费后又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友子只能找到舅舅政男(桐谷健太 饰),暂时住在他的家里。
在舅舅家,友子见到了政男的同居“女友”伦子(生田斗真 饰),伦子虽然拥有着柔软的胸脯,却是个货真价实的男人。在友子面前,伦子展现出了无限的温柔和体贴,渐渐让友子找回了缺失的母爱,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奇异却充满了温暖的家庭。可爱乖巧的友子让伦子渐渐产生了想要将她永远留在身边的念头,可就在此时,友子的母亲回来了。
单行道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7
阿多诺写道:“本雅明首次在1928年出版的《单行道》一书并不像人们粗粗翻阅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本断想集,而是一本意象集。”
书中意象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如加油站、中国古董,甚至梦境等。作者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处理并非简单的堆积和罗列,而是推翻固有的概念思维,深入事物的本质,以探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书中含有格言、笔记和杂感等各种形式,它的语言晦涩、寓意深邃,往往令人反复咀嚼思之再三仍不得要领。当然,作者有时也幽默得让你捧腹;有时也一目了然,让你兴趣倍增;有时也勾起你的童年回忆,让你感慨不已。
佛罗里达乐园 (2017) 豆瓣 TMDB
The Florida Project
8.1 (609 个评分) 导演: 肖恩·贝克 演员: 布鲁克琳·普林斯 / 布丽娅·维纳特
其它标题: The Florida Project / 欢迎光临梦幻乐园(港)
魔法城堡旅店坐落于破败的佛罗里达州基西米县,这个经济萧条的小县城距离奥兰多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大约有25-30分钟的车程 。莫妮是一个早熟的六岁女孩,她和她失业的年轻妈妈海莉住在魔法城堡旅店的一个廉价单间里,过着艰难的生活。她们靠垃圾食品、慈善捐助为生,有时还不得不对源源不断地去往迪士尼乐园的游客进行乞讨或者小偷小骗。在暑假里,莫妮和她的朋友们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
2018年1月14日 看过
2018.01.14
把一种风格贯彻到底,是好电影的必要条件,本片在这一点上完胜《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后劲”蛮大的,儿童嬉戏的欢乐表象下,是悲惨的现状和几乎毫无希望的未来,想到这儿就心里堵得慌。佛罗里达的夏天很长,而无忧无虑的童年很短。
亲情 儿童 友情 喜剧 家庭
追忆似水年华 豆瓣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9.6 (46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译者: 李恒基 / 徐继曾 译林出版社 2012 - 6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2018年1月12日 已读
2017.08.05 ~ 2018.01.11
译者里大概只有三四位是合格的,剩下那些简直让读者怀疑他们读法文和写中文的水平是不是太成问题。受译者拖累,本书的阅读体验在大部分时候非常糟糕,当然,作者本身也并非一点问题没有:非叙事性部分的写作极其随意,文字臃肿,思路紊乱,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体现了意识流的潇洒魅力,可我只从中看出了作者人懒逻辑差。
人性 历史 同志 外国文学 小说
无耻之徒(美版) 第二季 (2012) 豆瓣
Shameless Season 2 所属 : 无耻之徒
8.9 (267 个评分) 导演: 马克·米罗 演员: 威廉姆·H·梅西 / 埃米·罗森
在这部剧集里,获得艾美奖的William H. Macy扮演有六个孩子的单身父亲Frank。他收入不高,整天酗酒,根本不管儿女们的死活,不到20岁的大女儿Fiona(Emmy Rossum)不得不承担起照顾五个弟妹以及养家糊口的责任。
读高三的Philip(Jeremy Allen White扮演)绰号「Lip」,虽然到处惹是生非,但学习还算用功。班上出了名的小荡妇Karen(Laura Slade Wiggins扮演)总是在课后找Philip「单独辅导」,并以口交作为「回报」。他们俩干那档子事的时候,Karen的母亲Sheila(Joan Cusack扮演)就在厨房里烤甜饼,但是却装作不知道。
读高二的Ian(Cameron Monaghan)是个同性恋,课余时间在当地一家杂货店里打工。Ian和老板Kesh保持着秘密的性关系。Kesh是个有家室的男人,膝下有两个孩子。尽管Kesh是个穆斯林,但他的妻子却是个白人,还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只有10岁的Debbie(Emma Kenney扮演)是家中「最正常」的孩子,只不过……她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与此同时,她8岁的弟弟Carl(Ethan Cutkosky扮演)虐待动物成瘾,偷人家的自行车,而且还从教堂的募捐盘里偷钱,美其名曰是「补贴家用」。没人注意的时候,整瓶整瓶喝啤酒是他最大的乐趣。
最小的孩子Liam刚刚学会走路,是个黑白混血儿。他是Frank的亲生儿子。Frank和Fiona请不起保姆,只好全家人轮流照看Liam。等轮到Debbie的时候,她把Liam带到学校里当「展览品」。
Veronica(Shanola Hampton扮演)是Fiona最好的朋友,Veronica的男友Kevin在Frank常去的酒吧里打工。Veronica和Kevin喜欢玩「女王性虐」游戏,经常可以看到Kevin双手双脚被捆住,嘴里塞着钳口球,而Veronica穿着紧身皮衣在旁边玩弄他。
第一季共12集,第二季于2012年1月8日播出。
与此同时 (1984) 豆瓣 TMDB
Meantime
6.7 (11 个评分) 导演: 迈克·李 演员: 蒂姆·罗斯 / 菲尔·丹尼尔斯
其它标题: Meantime / 민타임
撒切尔主义”统领下的英国,社会阶层的分裂和不平等加剧,从中产阶级到失业工人,从家庭主妇到光头党青年,迈克李用一个简单的故事铺陈出一副生动的时代画卷,“白痴”弟弟与“痞子”哥哥,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游手好闲,无法摆脱的无力感,逃离真的是唯一办法?争吵、误解的悲剧在这个国家同时上演着
2017年12月31日 看过
2017.12.30 ~ 2017.12.31
去戏剧化的电影,但很有张力(昨天看了30分钟,看不下去了,今天重来,发现调整心态后沉浸进去,电影的确相当出色),配乐烦到令人抓狂,不知是否有意为之。每个角色都不讨人喜欢,但又使观众不忍心厌恶,演员的表现非常出色。
TimRoth 家庭 电影 社会 英国
家族之苦2 (2017) 豆瓣 TMDB
家族はつらいよ2
8.0 (201 个评分) 导演: 山田洋次 演员: 桥爪功 / 吉行和子
其它标题: 家族はつらいよ2 / 嫲烦家族2(港)
在平田周造(桥爪功 饰)与妻子富子(吉行和子 饰)闹离婚后的数年,长男幸之助夫妇担心高龄者的危险驾驶,计划让老爸周造还掉自己的驾照,然而顽固的周造偏不还,让平田家族里再次蒙上不安的氛围。某日,周造与居酒屋女老板和开车回到故乡广岛的同级生丸田吟平偶遇,丸田已经变成落寞的孤 寡老人,周造组织了场同学聚会设法让丸田过得快乐,丸田在感动之余倾诉了他这些年的遭遇,当晚在睡梦中离世。……
2017年11月29日 看过
2017.11.28
前半段是有些失望的,觉得有种“为续集而续集”的感觉,情节都琐碎到甚至有些无趣,搞笑内容也比较生硬……没想到送别丸田看得我飙泪啊,而且是又哭又笑,哭和笑都停不下来。山田洋次太厉害了!
亲情 人生 友情 喜剧 日本
钢脚趾 (2006) 豆瓣
Steel Toes
导演: Mark Adam / David Gow 演员: 大卫·斯特雷泽恩
其它标题: Steel Toes
犹太人丹尼是个无偏见的人道主义者,法庭指派他作麦克的的辩护律师,麦克是新纳粹秃头党,因种族原因谋杀了东印度移民。当他们两个探讨情绪和理智上的分歧时,他们发展了密切而暴躁的关系。本片进行了争论性的探讨,它让我们深思在社会里隐存而逃避不了的问题--种族和宗教层面上的缺乏宽容
2017年11月25日 看过
2017.11.25
根据舞台剧改编,所以本片的“电影性”较弱,律师Danny和罪犯Michael的对话是影片绝对的主体,一起过失杀人案,让人思考移民、种族、宗教、社会。
DavidStrathairn 人性 加拿大 喜欢的人演律师 宗教
The Big Nowhere 豆瓣
作者: James Ellroy Mysterious Press 1998 - 5
Los Angeles, 1950 Red crosscurrents: the Commie Scare and a string of brutal mutilation killings. Gangland intrigue and Hollywood sleaze. Three cops caught in a hellish web of ambition, perversion, and deceit. Danny Upshaw is a Sheriff's deputy stuck with a bunch of snuffs nobody cares about; they're his chance to make his name as a cop...and to sate his darkest curiosities. Mal Considine is D.A.'s Bureau brass. He's climbing on the Red Scare bandwagon to advance his career and to gain custody of his adopted son, a child he saved from the horror of postwar Europe. Buzz Meeks-bagman, ex-Narco goon, and pimp for Howard Hughes-is fighting communism for the money. All three men have purchased tickets to a nightmare.
2017年11月8日 已读
2017.10.20 ~ 2017.11.08
这本比《黑色大丽花》难读,“黑话”太多,看起来比较累。故事的高潮其实是Danny发现真相和走向死亡,之后只是漫长的收尾罢了。Mal、Buzz和Danny之间的感情很动人。
kindle 人性 伦理 外国文学 小说
The Black Dahlia 豆瓣
作者: James Ellroy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07 - 2
On January 15, 1947, the torture-ravished body of a beautiful young woman is found in a Los Angeles vacant lot. The victim makes headlines as the Black Dahlia-and so begins the greatest manhunt in California history.Caught up in the investigation are Bucky Bleichert and Lee Blanchard: Warrants Squad cops, friends, and rivals in love with the same woman. But both are obsessed with the Dahlia-driven by dark needs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her past, to capture her killer, to possess the woman even in death. Their quest will take them on a hellish journey through the underbelly of postwar Hollywood, to the core of the dead girl's twisted life, past the extremes of their own psyches-into a region of total madness.
2017年10月20日 已读
2017.10.06 ~ 2017.10.20
结构、节奏都好得没话说,将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与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完美结合,所有的“宕开一笔”都自有其吸引人之处,并在最终令人惊喜地呼应、攀结主线。书中的人物塑造不追求生活化的自然,而是拥有戏剧化的真实,一个个都非常鲜活、极有力量。
kindle 人性 友情 外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