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惡靈公館 豆瓣
悪霊の館
7.5 (8 个评分) 作者: 二階堂黎人 译者: 林敏生 小知堂 2008 - 7
★ 神秘的古宅、謎樣的家族、美麗銷魂的雙胞胎女子,在歷史扭曲人性的橫慾糾結中,一段離奇的人倫悲劇,竟也陷入了層層不為人知的犯罪深淵。在連續有人死亡的過程中,魔法陣的黑彌撒序曲也逐步揭發了昔日不為人知的醜陋面貌。在環環相扣的劇情中,導引出樂趣無窮的推理趣味。
★ 大家族的社會地位、龐大財富帶來的傲慢,成了二階堂蘭子的辦案阻礙,這位年輕的天才女神探,到底要如何突破重圍?故事的發展,自二次大戰戰後開始點燃,家族之間的爭權奪利,老者逝去留下的遺書,為整個犯罪故事增添了重重推理阻礙,一個妻妾成群的大家族,要如何善了彼此之間的糾葛,正是《惡靈公館》一書的發展主軸。
一幢聳立在廣大建地上的英國孟塔鳩特風格的宅第,深夜中竟出現了駭人的魔法陣殺人!中古世紀的騎士盔甲、美女幽魂、歷經好幾個世代而轉生的魔女,竟然同時出現在這個擁有無比財力的家族中,風暴雨急的閃電中,引燃了熊熊的罪惡之火,一層又一層的陷阱迷思,讓名偵探二階堂蘭子也陷入了重重困境!糾纏的冤魂與隔世的罪虐,能否在來自地獄的惡火中獲得自由?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驗二階堂蘭子的智慧與膽識!
本書特色
★日文原文字數多達40萬字的長篇推理大作!
★十足挑戰腦細胞的新本格推理作品!
★英國孟塔鳩特庭院宅第古堡的重現!
★廣泛的歷史知識與魔法陣、黑彌撒等奇幻場景,為劇情抹上更濃厚的趣味與知性!
2016年5月29日 已读
四星半。发光和盔甲解答中规中矩,密室是原汁原味的本格相当挺精彩,核心诡计还是挺赞的。二老师还真是喜欢毁尸。语言就那么回事但叙事很能吸引人一口气读完!垂涎这么久终于读到了还是超级开心。
二阶堂黎人 推理
北欧现代诗选 豆瓣
8.0 (10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 1
《北欧现代诗选》精选了两百余首诗作,涉及到五十九位诗人,他们来自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其中既有已经作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尔·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也有活跃在当今北欧诗坛的实力派诗人特朗罗默。诗集还介绍了对北欧诗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却一直在人们关注之外的诗人及其作品,如芬兰的索德格朗、冰岛的斯泰因·斯泰纳尔等。
2016年5月23日 已读
在某公众号读到《在旷野上》于心有戚戚焉所以找了诗集来看。有2/3译得都不错,大部分女诗人的诗都特别漂亮。发现最喜欢的意象居然是星星==,然后是关上的门。。。
北岛 诗歌
うみねこのなく頃に EP2 Turn of the golden witch 4 豆瓣
作者: 夏海ケイ / 竜騎士07 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2011 - 8
羊は,狼に喰い尽くされてしまうのか。
狼と羊のパズルになぞらえ楼座は生存者達を二つに分かつ。狼とは本当に使用人達なのか?暴風と降雨の狂想曲の中、黄金郷への道が刻まれし碑文に従いひとつ、又ひとつ、死体は積み重なっていく。最後の晩は、もうすぐ。
2016年5月20日 已读
随便马一本,上周买了EP2下的英译23333,楼座叔母爆无双那个崩坏颜实在是棒棒的!!——碑文翻译得特别有意思2333333
English 漫画
瘋狂的下午茶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艾勒里‧昆恩 脸谱出版 2005 - 7
艾勒里身穿寬鬆的英格蘭斜紋軟呢,沿著大樓走廊前行,經過一群高聲喊叫的學生,來到標有「應用犯罪學/昆恩先生」的門前──艾勒里.昆恩要開班授課了!昆恩帶領三名資賦優異的大學生,來到理查探長負責偵辦的命案現場,要如何從破碎的手錶、剛刮過鬍子的臉、壁爐中的灰渣,找到破案線索?這三位大學生能早昆恩一步揪出真凶嗎?
紐約市接二連三發生書籍失竊案,發生的原因很可能跟珍稀郵票「黑便士」的失竊有關。這枚附有維多利亞女皇簽名的郵票究竟流落何方?
被害者留下的死前遺言往往是破案關鍵,這回,畫像上的女子被加上不該有的鬍子,是被害者的暗示還是凶手的誤導?
艾勒里曾經參與偵破好幾百件案子,他堅持沒有一件比「玻璃圓頂鐘案」更簡單了。「只要具備基本的代數知識,就會發現這和解方程式一樣容易。」想來試試看嗎?艾勒里.昆恩準備了十一個有趣的案子,邀請您與他一較高下!
2016年5月20日 已读
很久没有看这么精彩的短篇集了,阴差阳错看到了这本书233333
埃勒里·奎因 推理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豆瓣
作者: Milan Kunder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87
More than 700,000 copies sold. Basis for the world-acclaimed film. "A meditation on life, on the erotic, on the nature of men and women and love . . . full of telling details, truths large and small." People
2016年5月16日 已读
仔细想想是自己第一本认真读的严肃文学。中译本看了一段觉得太难过就去借了英文,十分庆幸。简洁的文字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Kitsch那章真不愧是全书高潮。——倒数第二节的魔幻现实真心没懂(太弱。。。
English 欧美文学 米兰・昆德拉
消失! 豆瓣
7.5 (16 个评分) 作者: 中西智明 講談社 2007 - 10
分別講述了三起發生在相隔較遠的三個不同地方的人“不可能消失”的事件,在最後一章竟然有著意外的連接點。驚天的詭計,崩壞的結局,新本格第一世代的傑作!
2016年5月2日 已读
诡计本身并不新了,010+折原一爱好者应该很容易看清这个问题——以及还是有所谓的后期奎因问题(摊手)。。。作者把自己写成XXX倒是也挺拼的。。。
中西智明 推理
亲密关系 豆瓣
Intimate Relationships
9.0 (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莎伦·布雷姆 / 丹尼尔·珀尔曼 译者: 郭辉 / 肖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 10
本书探究了长期以来诗人、剧作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由于数千年来科学家对亲密关系研究的忽视,当通俗心理学占据了关系学的主导地位时,人们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领会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然而,最近20年中,如本书所记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2016年4月16日 已读
读完了!有点长但其实挺好看的,后面几章对于单身狗来说有点枯燥——我不是很喜欢依赖模型,但是进化心理学真是相当有趣的!
心理
亲密关系 豆瓣
Relationship: Bridge to the Soul
7.5 (18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克里斯多福·孟 译者: 余惠玲 / 张德芬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1 - 3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简介: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恆真挚的亲密关係,却又害怕再度受伤。《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是克里斯多福•孟继《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后,又一力作。他告诉我们如何穿透自我障碍,用爱酿造幸福秘方——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十二年来,这本书引导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及内地的数十万家庭从“幻灭”走向“和谐和爱”。2005年以来,全国37个亲密关系工作坊将这本书作为指定教程书。
这是真实婚姻成功见证者的生命经验。
2016年4月7日 已读
读过之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离开贵院以后我的心智恢复了正常以及我非常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非常幸福的童年。可问题在于——我似乎读错书了,本来应该看的是另一本偏学术的书不是这本畅销书!
心理 畅销书
西方的智慧 豆瓣
作者: 伯特兰·罗素 译者: 亚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8
《西方的智慧(图文本)》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关于西方哲学史的简写读本。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有几千篇,这些著作涉及各个领域,如哲学、数学、逻辑学、生物学、考古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家”。可以这样说,罗素对于20世纪的人类思想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是一位人类精神史上的巨人。
《西方的智慧(图文本)》是罗素在写了《西方哲学史》以后,重新进行简写而成的。作为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对于普通读者,读起来很艰难的,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也就诞生了《西方的智慧(图文本)》。如果你想了解西方文化,那么请你最先读完《西方的智慧(图文本)》,相信你由此可以进入西方文化的殿堂,并且可以走得更远。
2016年4月6日 已读
可以体会到翻译尽力了,但还是非常晦涩。内容比较宽泛,比起各个学派蜻蜓点水般的总结,反倒是历史方面的概述更加有趣一些。
哲学 罗素
After the Funeral 豆瓣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New edition 2001 - 6
When Cora is savagely murdered with a hatchet, the extraordinary remark she made the previous day at her brother Richard's funeral suddenly takes on a chilling significance. At the reading of Richard's will, Cora was clearly heard to say: 'It's been hushed up very nicely, hasn't itBut he was murdered, wasn't he?' In desperation, the family solicitor turns to Hercule Poirot to unravel the mystery.
length: (cm)17.8                 width:(cm)10.9
2016年3月24日 已读
四星半作品。各种意义上来讲一直在打犯规的擦边球。情节展开非常范式化,整体感觉非常像金田一。几个细节的铺垫做的非常好——看完一本卡尔再读这本真是能感觉到二人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有空写个长评吧。
English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The Problem of the Wire Cage 豆瓣
作者: John Dickson Carr Zebra Books 1990 - 11
2016年3月15日 已读
直到最后一章之前,本书的plot,两个精彩的伪解答都展现了超一流的水准,文笔很赞让人手不释卷——我就在想真解答有多坑爹才会赢得一致差评——然而最后一章这个所谓的真解答,真的是,乙烷啊啊啊啊!想知道死者怎么死的么——被蠢死的!
English 推理 约翰·狄克森·卡尔
邪魅之雫(下) 豆瓣
7.5 (16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王华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曾与“京极堂”同为历次事件侦破主角的玫瑰十字侦探社侦探榎木津礼二郎也成了事件的引发中心——向他提起婚约的三户人家,相继毫无理由地离奇退婚,其中来宫家婚约对象的妹妹来宫小百合更是诡异地陈尸神奈川大矶海岸。尸体无损无伤,经法医鉴定是死于剧毒。
毒杀案接二连三地发生。
在东京江户川区的河边发现了死因相同的男性,而正当警方认为这名男性之死与小百合之死之间存在着某种似乎必然又隐秘的联系着手调查时,平冢也发生了毒杀命案,死者是宇都木家的千金小姐,也曾是榎木津的婚约对象,不知何故从东京避走平冢,并被毒杀。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无论警方还是侦探根据有限的线索而锁定的嫌疑人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因连环毒杀案而丧命的人数,不知不觉达到了6个。整个事件渐渐演变得如泥潭、如深渊,令所有介入其中的人困惑和深陷。大家都追踪着那个装着“邪魅之雫”的剧毒小瓶,而这黑色的一滴,在不知不觉中牵引、召唤着所有人。
这是京极夏彦“京极堂系列”的又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却也是从内容与叙事风格讲最突破京极“本色”的一部小说,因为在这部小说中,以往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妖邪鬼魅退场,京极还原了推理小说的朴素面貌。
2016年2月14日 已读
非常精彩而复杂的plot,多线叙述的极致。某种意义上让人想到了Ever17。
京极夏彦 推理
邪魅之雫(上) 豆瓣
7.3 (17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王华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曾与“京极堂”同为历次事件侦破主角的玫瑰十字侦探社侦探榎木津礼二郎也成了事件的引发中心——向他提起婚约的三户人家,相继毫无理由地离奇退婚,其中来宫家婚约对象的妹妹来宫小百合更是诡异地陈尸神奈川大矶海岸。尸体无损无伤,经法医鉴定是死于剧毒。
毒杀案接二连三地发生。
在东京江户川区的河边发现了死因相同的男性,而正当警方认为这名男性之死与小百合之死之间存在着某种似乎必然又隐秘的联系着手调查时,平冢也发生了毒杀命案,死者是宇都木家的千金小姐,也曾是榎木津的婚约对象,不知何故从东京避走平冢,并被毒杀。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无论警方还是侦探根据有限的线索而锁定的嫌疑人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因连环毒杀案而丧命的人数,不知不觉达到了6个。整个事件渐渐演变得如泥潭、如深渊,令所有介入其中的人困惑和深陷。大家都追踪着那个装着“邪魅之雫”的剧毒小瓶,而这黑色的一滴,在不知不觉中牵引、召唤着所有人。
这是京极夏彦“京极堂系列”的又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却也是从内容与叙事风格讲最突破京极“本色”的一部小说,因为在这部小说中,以往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妖邪鬼魅退场,京极还原了推理小说的朴素面貌。
断章のグリム〈2〉 豆瓣
作者: 甲田学人 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006 - 7
2015年12月27日 已读
这一话是糖果屋了←__←,开始有点习惯这个系列特有的奇妙悲剧性结局,书本身也就是三星水准。这本的悬念设置还不如灰姑娘,猎奇度也一般。。。
甲田学人 轻小说
Sparkling Cyanide 豆瓣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2001
It's been less than a year since beautiful heiress Rosemary Barton took her own life during a birthday dinner in her honor. Her husband George never believed that his fun-loving wife would commit suicide--especially now that he's received two anonymous letters that suggest cold-blooded murder. One implicates even George himself. It's true he long suffered Rosemary's infidelities. But what about her embittered sister who was left out of the family will? Or any of Rosemary's secret lovers, not to mention their betrayed wives? Now one of them has ever forgotten Rosemary. Nor has any one of them ever forgiven her. But only one of them killed her...
2015年12月27日 已读
四星半作品,在阿婆的书里算中上。从plot来说已经足够复杂了,核心trick也挺精彩,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不过还是阿婆最喜欢写的那几种——阿婆真是喜欢写居心叵测的女人啊。美中不足一是千篇一律的动机(毁了其中某个超和我口味的人物啊喂!),二是进入主题略慢,前期有点拖沓。
English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冤罪者 豆瓣
冤罪者
6.7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折原一 译者: 袁斌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6
《冤罪者》内容简介:年轻女人接连离奇惨死,已经定案的凶手突然翻供。究竟谁是杀人者,谁又是冤罪者?折原一为何称“王”?“叙述性诡计”是日本推理小说中一种独特的悬念设置方法。一般的推理小说,总是以“凶手是谁”“怎样作案”为核心,读者的推理进程与故事中侦探同步。“叙诡”小说则另辟蹊径,作者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精妙的伏笔,将凶手巧妙隐藏起来,使读者不容易看到真相。读者极有可能被作者的 “欺骗艺术”骗到,读到最后一页,忍不住拍桌子大叫,我要冲到日本去咬他!
而读者如果重新读一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大赞作者的智慧与狡猾。这就是“读者与作者脑力对决”的由来。
折原一是日本推理界唯一专门从事“叙诡”写法的作家,将这一风格推到巅峰,被盛誉为“叙述性诡计之王”,江湖人称“魔力折原”,并因此与东野圭吾、京极夏彦同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最高大奖。《冤罪者》将“叙述性诡计”与“欺骗艺术”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被誉为同类型小说的“最高杰作”。你还在等什么?现在,请开始你与折原一的脑力对决吧。 请小心,凶手绝不会是你想到的任何一个人!
2015年12月13日 已读
又一本神经病推理,四星半。总体很难和倒错相比——成功的部分不在于折原式的叙诡而在于某个设定,不过犯罪心理看多了对这种变态连续杀人魔设定免疫了。。。
叙述性诡计 折原一 推理
命运的模型 豆瓣
数奇にして模型
6.8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胡锦超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11
那古野市的一个模型交换会上,与会者发现了女模特筒见明日香的尸体。她的头部被砍断,房间也被做成了密室。而且,密室内还有一名昏迷不醒的受害人——寺林高司,而他又是另一起女研究生被勒死案件的嫌疑人。更为离奇的是,两个案件发生在同一时段!
正当西之园萌绘信心满满即将揪出凶手之时,筒见明日香的哥哥又在寓所内离奇死亡,他是自杀还是他杀?为何自杀?缘何被杀?寺林高司又该如何洗清嫌疑?
掀开重重迷雾,当犀川和萌绘终于直面凶手时,他们因何沉默?
2015年11月28日 已读
没有那么糟糕——有点像第四作的手法偏重plot但这回似乎有点玩儿脱了。。。动机挺不错的,但有几个矛盾的地方有些轻描淡写。——SM系列就这么读完了有点失落。。。
推理 森博嗣
永劫回歸 豆瓣
今はもうない Switch Back
6.7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劉華珍 尖端出版 2006 - 1
避暑山莊裡一對貌美姊妹花遭人發現分別死於比鄰的房內。房間分別為放映室和觀賞室,並且上鎖。發現屍體時,觀賞室裡還放著電影……怪事接二連三,甚至連電話也無法接通。犀川與萌繪系列最多人物描寫、清冽的森氏推理。
2015年11月24日 已读
单论推理性也就三星,由于STAP事件让我记牢了sasai教授的姓居然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了微妙的效果。。。其实如果前面的系列读下来的话很容易看穿核心诡计,不过阅读感觉还不错,四星吧。。。
推理 森博嗣
夏的複製品 豆瓣
夏のレプリカ
6.7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劉華珍 尖端出版 2005
T大學研究生簑澤杜萌暑假返鄉時,在家中被戴著面具的歹徒俘虜。杜萌被挾持到其他地方,唯獨家人安然無恙,不過應該待在老家的哥哥卻消失無蹤。在朦朧的意識裡,什麼是夏日事件中被埋藏的過去?和《死亡幻術的門徒》同時期發生的事件。
2015年11月19日 已读
有点悲伤的结局,上一本里面本来还觉得这个妹子挺好的←__←。。。结尾那段莫名其妙展开太怪了。。。
推理 森博嗣